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時間:2023-07-10 18:12:06 教案

【實用】大班教案4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大班教案4篇

大班教案 篇1

  皮影戲是我們大班根據《民間游戲大串燒》課題活動制定的,在制定過程中還有很大的疑惑,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能完成該活動,因為皮影戲對于我們來說是比較陌生和久遠的文化。它是我國民間優(yōu)秀的傳統(tǒng)藝術表演形式,它集說、唱、演為一體,具有深厚的藝術內涵和文化價值。但是覺得這種好的藝術文化應該讓孩子多接觸和了解,所以還是進行了此活動,也算是一種嘗試。因為皮影戲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豐富教師的藝術內涵,提高教師的藝術修養(yǎng),還能幫助幼兒了解更多的民間藝術形式及其文化內涵,激發(fā)幼兒對民間藝術的興趣,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首先通過欣賞活動,幼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觀看表演時就按捺不住好奇心,還學習皮影舞里的老奶奶跳了起來。在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通過運用已有的經驗解決所討論的問題,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還能在討論中,大膽地提出新的問題。

  本課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模仿動作,我們以幼兒能理解的方式引導幼兒學習和記憶動作,如:收縮脖子的動作,我們理解為小雞吃米,形象生動的表達了收縮脖子這個動作。孩子不但學的有趣還很好理解。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始終保持著較高的興趣。通過觀看演出、調查與訪問、交流與討論、共同制作、合作表演等多種活動,還進行皮影人物頭像的繪畫和剪紙活動,豐富了孩子知識,增強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十分注意保護并不斷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以及興趣的持續(xù)性,循序漸進,引導幼兒參與活動。其次,在主題活動中大量采取了項目活動的方式,使得主題活動的進程更加具有開放性、自主性和探究性,使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參與度大大提高。

大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引導幼兒了解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與特點,鼓勵幼兒大膽進行情境表演。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教學準備:

  小動物圖片,小動物頭飾,ppt課件

  教學過程:

  1、師:(小朋友們,今天林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啊?)

  幼兒:(想。

  教師出示小熊圖片師:(小熊說了,今天是熊媽媽的生日,他想邀請小朋友們一起去參加熊媽媽的生日聚會,大家說好不好?)

  幼兒:(好。

  師:(那在去之前,老師來問問小朋友們你們生日時都是怎樣過的呢?)

  教師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日體驗,大膽積極的發(fā)言。

  師:(小朋友們都說的很好,現(xiàn)在就讓我們快快去參加熊媽媽的'生日聚會吧。

  2、分段播放ppt課件,讓幼兒熟悉故事內容,老師提出問題:(都有誰來參加熊媽媽的生日聚會了?小熊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復述謎語讓幼兒學念,并引導幼兒按照故事人物的順序把對應的小動物圖片粘到黑板上。

  3、繼續(xù)播放課件,提出問題:(誒呀!客人們誰也不做聲,誰也不吃,這是怎么回事呢?)

  引導幼兒說出是因為把菜送錯了,教師展示錯誤的配對關系圖。

 。ㄐ∨笥褌冋媛斆,現(xiàn)在讓我們接著看看小熊是怎么做的。)

  4、繼續(xù)播放課件至結束,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客人們都愛吃什么嗎?)引導幼兒進行動物與食物的正確配對 。

  5、活動延伸:情境表演《熊媽媽請客》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參加了熊媽媽的宴會,大家開心嗎?)

  幼兒:(開心。

  師:(那現(xiàn)在老師就要請小朋友們來分別扮演這些小動物,我來當熊媽媽,咱們一起來進行情境表演好嗎?)

  教師完整地播放一遍ppt課件,讓幼兒觀察揣摩人物的動作表情,鼓勵幼兒大膽進行情境表演。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是在幼兒學習了10以內的數(shù)字后安排的一個新教學內容,對于幼兒來說這部分內容比較難理解,是抽象的數(shù)字概念。因此本節(jié)教學設計以游戲為主,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在“玩”中學,“趣”中練,“賽”中增勇氣,“樂”中長才干。意在通過趣味性的游戲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把枯燥的數(shù)學知識融入游戲,使幼兒在玩中學,不知不覺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知道中心數(shù)比相鄰兩數(shù)多1和少1。通過本科教學幫助幼兒在“具體形象的思維”與“抽象概念的教學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幼兒理解掌握概念、法規(guī)等知識,引導幼兒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活動目標:

  1.認識相鄰數(shù),初步探索三個相鄰數(shù)之間的關系。

  2.在游戲的情景中讓幼兒能感知相鄰數(shù)。

  3.進行朋友間團結友愛的教育。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1.圓片教具若、,磁性黑板、1--10的數(shù)字卡片(人手1套)、1——10的大數(shù)字卡片(人手一張)。

  2.幼兒已學會10以內的數(shù)字。

  活動過程:

  一、 通過語言引出主題:

  小朋友們,你們有朋友嗎?你們的朋友是誰呢?

  二、認識相鄰數(shù),初步探索并體驗三個相鄰數(shù)之間的關系。

  1、教師在磁性黑板上貼出對應并置的兩排圓片,數(shù)量分別是2和3.師:第一排圓片有幾個?第二排圓片有幾個?第一排圓片比第二排圓片怎樣?第二排圓片比第一排圓片呢?我們可以說2比3少1,3比2多1。

  2、教師在3個圓片下面再貼出第三排4個圓片。

  師:第三排有幾個圓片?第三排圓片比第二排圓片怎樣?第二排圓片比第三排圓片怎樣?我們可以說3比4少1,4比3多1.

  3、教師以中間一個數(shù)為參照,先與前面一個數(shù)比,再與后面一個數(shù)比。

  師:3比2怎樣?3比4怎樣?

  4、師小結:3比2多1,3比4少1,所以3的“好朋友”就是2和4.通常我們就把這排在一起的3個數(shù)叫相鄰數(shù)。

  5、教師把2個圓片取下,在4個圓片的下面貼上5個圓片,引導幼兒比較4比3怎樣?4比5怎樣?所以4的相鄰數(shù)是3和5.

  6、教師把3個圓片取下,在5個圓片下面貼上6個圓片,引導幼兒比較5和4怎樣?5比6怎樣?所以5的相鄰數(shù)是4和6。

  7、教師直接說數(shù)字6、7、8、9,請幼兒說出它們的相鄰數(shù)是誰和誰?啟發(fā)幼兒用剛才學習的方法找它們的相鄰數(shù),幼兒回答后,師可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幼兒理解10以內的各相鄰數(shù)間多1和少1的關系。)

  三、玩游戲“找朋友”,鞏固對相鄰數(shù)的認識。

  1、“找朋友”的游戲。

  將幼兒分為四組,每組幼兒胸前掛有1——10的數(shù)卡。教師請數(shù)字3的'幼兒找朋友時,音樂開始,幼兒找本組的朋友時,音樂開始,幼兒找到本組的朋友,音樂停止,2、3、4的幼兒手拉手站一排。(先請10位幼兒演示,然后游戲繼續(xù)。)

  2、卡片游戲。

  師事先發(fā)給幼兒1——10的數(shù)字卡片,教師說出一個數(shù)字,讓幼兒找出該數(shù)的兩個“朋友”,并將卡片舉起。

  (通過游戲的形式鞏固理解10以內各相鄰數(shù)間多1和少1的關系。)

  四、結束部分。

  1、游戲后評價。

  2、師小結,教育幼兒要像數(shù)字寶寶一樣,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設計意圖:在數(shù)學活動中滲透友愛同伴的意識。)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流程安排合理清晰,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先是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再銜接到數(shù)字朋友中去。整個活動老師通過講述、幼兒玩找朋友的游戲、再用卡片操作、評價總結操作結果幾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幼兒知道10以內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說出10以內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理解10以內各相鄰數(shù)間多1或少1的關系,幾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達到了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孩子們情緒高漲,老師請幼兒找朋友時,孩子們的小手紛紛舉起;老師問題剛提出,孩子們就爭著回答;老師請小朋友們做“找朋友”的游戲時,活動氣氛非常活躍。

  但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還有幼兒不能迅速地找出卡片,在活動后請家長回去利用撲克牌與幼兒鞏固10以內的相鄰數(shù),在以后的游戲活動中再玩幾次類似的游戲。

  小百科: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 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lián)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朋友之間可喻為雨中的傘、指路的燈。

大班教案 篇4

  ◆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演唱時候,身體要跟著節(jié)奏動,膝蓋隨節(jié)奏顫動,“喲喲”時,中指和無名指彎曲,手胸前往伸出,再收回。掌握了后,可加上自己的動作。

  ◆游戲玩法建議

  1、游戲時,可以分組對歌,也可以自由找好朋友對歌。

  2、對歌時,可_人唱一句,也可_人唱前半句,人對后半句。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學習用RAP(說唱)的語感和體態(tài)動作學唱歌曲,感受RAP的風格。

  2、嘗試創(chuàng)編歌詞,并用說唱的形式來表現(xiàn)歌曲。

  3、在師幼合作表演中感受RAP的熱情奔放。

  【活動過程】

  1、傾聽羊叫聲,引出“羊”的主題。

  2、嘗試用RAP的`方式打招呼。

  3、學習歌曲,會用RAP的方式說唱歌曲。

  (1)傾聽喜羊羊帶來的歌曲,回憶歌詞內容。(1-2遍音樂)

  (2)觀看畫面,理解歌詞,通過各種歌詞接龍的方式,學習RAP的曲調。

  (3)講解加入帶有明顯說唱特征的身體動作。

  (4)完整演唱歌曲。(1遍音樂)

  (5)分組對唱,嘗試表現(xiàn)出RAP的快節(jié)奏和韻律感。(2遍音樂)

  4、嘗試創(chuàng)編歌詞,并用說唱的形式來表現(xiàn)歌曲。

  (1)除了這些羊,生活中還有那些有意思的“羊”呢?

  (2)觀看PPT動畫,感受生活中特殊的“羊”的趣味和意義。

  (3)加入樂曲,表現(xiàn)創(chuàng)編部分。(1-2遍音樂)

  5、來賓互動,完整表演歌曲。(1遍音樂)

  三、友情提示

  1、在學唱A段時,教師交待孩子吐詞清晰,逐步滲進B段創(chuàng)編。

  2、活動延伸:這是一首韻律感強,能調動來賓互動的說唱音樂。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06-08

《我上大班了》大班教案05-28

大班情緒教案02-25

雨大班教案05-26

大班手工教案07-09

大班手工教案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