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時間:2023-07-11 07:34:48 教案

實用的大班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大班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設(shè)計意圖

  在幼兒園里,我經(jīng)?吹絺別孩子撿到別人的鉛筆、橡皮等物品,有的幼兒交給老師,有的幼兒據(jù)為己有,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設(shè)計了《一分錢》這一活動,對幼兒進行教育。

  二、活動目標

  1、會唱《一分錢》,激發(fā)幼兒拾金不昧的精神。

  2、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大膽表演。

  3、體驗活動帶來的歡樂。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熟悉曲調(diào),唱準歌詞。

  難點:角色表演。

  四、活動準備

  1、一分錢、警察帽子、音樂、有小朋友撿到錢交給警察叔叔的圖片。(物質(zhì)準備)

  2、幼兒有聽過《一分錢》的經(jīng)驗。(知識經(jīng)驗準備)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律動《粉刷匠》。

  2、(出示圖片)提問:圖片上都有什么?在哪里?是什么時間?發(fā)生了什么?

  3、(出示一分錢)認識一分錢。

  (二)基本部分

  1、 (教師邊做動作邊范唱)小朋友們,以前是不是聽過這首歌?聽誰唱的?

  2、朗讀歌詞—逐句學唱—完整唱兩遍。

  3、表演歌曲:歌曲里唱了誰?那我們也學著歌曲表演吧?(跟著音樂邊唱邊表演)

 。ㄈ┙Y(jié)束部分

  1、請小朋友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

  2、老師也編了一套動作,請小朋友跟著老師做一做(請一個小朋友扮演撿錢的人,提示把撿到的.錢歸還失主或交給警察叔叔叫拾金不昧的人)

  3、分角色表演:男孩—警察叔叔,女孩—拾金不昧的人。

  六、活動延伸

  1、認識各種紙幣。

  2、回家與爸爸媽媽分享拾金不昧的精神。

大班教案 篇2

  設(shè)計思路

  幼兒的世界,就是一張白紙。幼兒認識東西比較直接。親眼所見的物體,就有了直觀的認識?墒墙裉煳矬w為啥會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變化呢?原來這是一個有關(guān)放大鏡的探索游戲。放大鏡是生活中常見的用品,是科學探索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

  一面普通的小鏡子,究竟有什么樣的功能, 透過這面鏡子觀察物體,物體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激發(fā)幼兒對這面鏡子的好奇與探索的興趣。,而"好奇"正是引導幼兒喜歡探究的最佳途徑。因此,我決定活動中讓幼兒自主觀擦放大鏡看物體后的奇妙現(xiàn)象"。

  從功能來看,"放大鏡是用來觀察物體的。所以,我將活動目標設(shè)計為引導幼兒建構(gòu)"觀察的經(jīng)驗",拓展他們的觀察視角。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常見物體在放大鏡下奇妙的變化。

  2、嘗試使用放大鏡對物體進行細致的觀察。

  3、培養(yǎng)幼兒根據(jù)觀察結(jié)論想象熟悉的物品在放大鏡下的變化。

  活動準備

  1、欣賞有關(guān)放大鏡觀察物體的視頻。

  2、放大鏡每小組一個、幼兒熟悉的物品每小組一個。

  3、每人一份觀察用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引入

  1、觀看視頻小白兔拔蘿卜,第一圖和第二圖對比,同一張圖片,為何第一圖沒有鏡子就小一些,而第二圖有了一個小鏡子圖上的物體就變大了?引入孩子們對放大鏡的認識。

  【設(shè)計意圖:先觀看然后引入,即讓幼兒對自己所不熟悉的放大鏡有一定的了解,又能通過物體的變化激發(fā)幼兒對放大鏡的好奇!

  教師肯定幼兒的觀察結(jié)論如:第一幅圖小,而第二幅圖大了許多。從而引入對放大鏡的奇妙現(xiàn)象的認識,原來放大鏡可以將物體變大,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

  二、使用放大鏡

  1、 出示放大鏡,簡單介紹:這就是能讓物品看起來變得清晰的放大鏡。使用放大鏡的時候,不用太靠近眼晴,也不用太靠近物品,只要對準物品,調(diào)整最佳距離就行了。

  【設(shè)計意圖:在前面奇妙視覺感受的鋪墊下,出示放大鏡,讓幼兒對使用放大鏡產(chǎn)生期待,并且通過語言幫助幼兒再現(xiàn)正確使用放大鏡的方法。為后續(xù)使用做準備!

  2、請你用放大鏡看一看,圖片上是誰?能學做一下1號的動作嗎?2號的方向是怎么樣的?4號手里拿著什么?(讓幼兒的觀察有非常具體明確的目的,讓幼兒傾聽,嘗試帶著目的去觀察。)【設(shè)計意圖:引導幼兒從無目的觀察到借助放大鏡,通過傾聽,嘗試帶著目的去觀察,進一步積累有意觀察的經(jīng)驗!

  3、操作幼兒使用放大鏡的方法。

  鼓勵專注觀察的幼兒。

  4、討論:

  誰愿意回答第一個問題?請上臺。

  2號的方向是怎么樣的?大家用手勢回答!

  4號手里拿著什么?一起回答——放大鏡。

  【設(shè)計意圖:通過點擊電腦上的放大功能,驗證幼兒的觀察,這也是對幼兒的觀察行為的一種肯定和鼓勵!

  三、想象和比較

  1、再看看,這像什么?

  【設(shè)計意圖:比較,讓觀察更具有目的性。隨著環(huán)節(jié)的展開,幼兒的觀察從無意觀察慢慢向有目的的觀察前行,當然,比較也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到了放大鏡帶來的`奇妙感受。】

  輔助猜謎語:不是冰塊,不是寶石,味道很甜,不酸不成,螞蟻愛吃,我也喜歡。

  2、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白砂糖,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

  3、接下去展示的圖片和我們的身體有關(guān), 找到了嗎?觀察一下,再比比圖片。仔細觀察,再認真找找,它放大了我們身上的哪一部分?(給每位幼兒發(fā)一個放大鏡,同時出示兩張圖片) 教師巡回指導,觀察幼兒使用放大鏡的方法是否正確,及時指導。

  了解和肯定幼兒使用放大鏡后的發(fā)現(xiàn):用了放大鏡,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幼兒:看得暈暈的,放得好大等)(出示照片)出示舌頭的全貌,總結(jié)幼兒的發(fā)現(xiàn)。如:舌頭上的小泡泡能幫我們分辨酸甜苦辣【設(shè)計意圖:這個部分承上啟下。既延續(xù)了上個環(huán)節(jié)的想象、猜想和比較,又讓幼兒在期待中拿著放大鏡觀察。

  四、拓展和延伸孩子們,請看——放大鏡放大東西后,也會有丑丑的感覺。這是一個引起世界轟動的科學實驗,當人們對著水,說難聽和兇狠的粗話,在比放大鏡更清晰的顯微鏡下,水分子形成了丑陋的結(jié)晶。所以,小朋友們不能說不禮貌的話,我們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孩子。

  【設(shè)計意圖:嘗試把科學探究和真善要并且拓展放大鏡的另一個種類——顯微鏡!

  活動反思

  活動讓幼兒通過觀察、了解放大鏡與我們生活的關(guān)系,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感受人們是如何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利用放大鏡來為我們的生活服務(wù)的,激發(fā)幼兒繼續(xù)關(guān)注生活中各種小工具的欲望。

大班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通過一系列的復習,鞏固幼兒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并向家長展示幼兒所學的知識內(nèi)容。

  教學準備:

  大樹、錄音機、題卡、小動物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旅游車》

  老師:這一節(jié)課杜老師請小朋友坐上旅游車去到山上上課。

 。ǘ┗静糠

  1、游戲《爬山》

  復習看數(shù)讀數(shù),看珠讀數(shù)(均達到4位),用算盤數(shù)數(shù)1—100。

  今天杜老師和你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爬山》我把小朋友分成2隊,紅隊和綠隊,老師出題,看看誰能答對,對的小朋友升一級。

  2、游戲《摘桃子》

  復習聽題算題,4位數(shù)的直加直減。

  好兩隊小朋友都爬上了山頂,現(xiàn)在,我請你們一起來摘桃子。

  3、律動《數(shù)字歌》

  請幼兒休息一下,活躍幼兒的身心。

  4、請幼兒進行聽題腦算,(2位數(shù)的直加直減)。

  5、手指律動:“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老師看誰坐的好!苯M織紀律后,請幼兒玩游戲《找家》

  玩法:把小動物的家門口,貼上得數(shù),把小動物玩具手里放好題卡,請幼兒幫小動物把題算出來,算對了就可以把小動物送回家。

  (三)結(jié)束部分

  1、聽音樂《旅游車》出教室

  好了親愛的小朋友,你們可真能干玩了一天也累了,讓我們坐上小氣車回家吧!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器官的圖形和線條相結(jié)合,進行大膽地、創(chuàng)造性的繪畫活動。

  2、體驗創(chuàng)作過程的快樂,激發(fā)幼兒對人體的興趣。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重難點:

  1、能畫出各器官的外形特征。

  2、鼓勵幼兒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組合。

  活動材料;

  成品和半成品范例若干;人手一份:畫紙、構(gòu)線筆、各器官圖片

  活動過程:

  觀察討論聯(lián)想創(chuàng)作展現(xiàn)交流

  觀察討論:

  1、談話:以人體的組織結(jié)構(gòu)引出主題。

  2、討論:如果將人體的各個器官打亂后,重新組合,會怎么樣?

 。ㄓ變河貌牧蠂L試重新組合,發(fā)現(xiàn)重新組合后,變成了什么?)

  聯(lián)想創(chuàng)作: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重新組合身體的各器官。

  2、引導幼兒畫得大一點、夸張一點。

  3、注重個別指導,提高幼兒創(chuàng)作欲望,開拓創(chuàng)作思路。

  4、提醒幼兒要將線條畫得密,可用多種線條讓各種器官連在一起。

  展現(xiàn)交流:

  互相欣賞,找找作品中哪些線條是你沒有的?

  活動反思:

  本次教案是“一課三議”后的最后定案,本次活動上下來解決了先前提出的“重點問題”,可是依然存在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活動過程清晰流暢,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但在重點問題:3位數(shù)字排列的規(guī)律上我沒有真正的講解清楚,導致后面的4位數(shù)字有一大部分孩子沒有真的弄清楚這種規(guī)律和學會排列的方法。數(shù)學活動講究讓孩子自己去觀察——發(fā)現(xiàn)——思考——總結(jié),而我恰恰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主體性,一味的`主導孩子根據(jù)教師的流程來學習,輕視了孩子的“學”,在小結(jié)規(guī)律時,我的語言缺少規(guī)范性和嚴謹性和科學性,而這些是數(shù)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顒又校處熤蛔⒅丶w,忽略了與個別孩子的交流,在很多細小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還不是很恰當,值得在以后的活動中慢慢改進。

大班教案 篇5

  設(shè)計思路:

  隨著好吃的蔬果這一主題的不斷深入,幼兒對蔬菜品種的認識越來越多,并且在記錄媽媽蔬菜籃這一表格的推動下,幼兒也開始關(guān)注到了日常生活中的蔬菜。在區(qū)域活動中,幼兒嘗試用美術(shù)的方式表現(xiàn)各種蔬菜的外型特征,積累了一定的蔬菜的表象經(jīng)驗及色彩經(jīng)驗。隨著大班孩子抽象思維能力的逐步提高,利用重疊的方法記錄媽媽一周的菜籃子不僅能豐富孩子記錄的方式,還對孩子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加上孩子已經(jīng)積累的蔬菜的表象經(jīng)驗,相信幼兒在記錄中能夠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重疊的方法記錄媽媽一周的菜籃子,積累多種記錄方式。

  2、樂意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記錄。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各自媽媽蔬菜籃的調(diào)查表;人手剪好的蔬菜籃子一只;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交流調(diào)查表:

  你們的記錄表上記錄了些什么?誰來介紹?

  除了這些菜,你的記錄表上還有哪些不同的蔬菜?

  不同的蔬菜對我們小朋友身體有什么不同的好處呢?

  二、探索蔬菜的.擺放:

  今天我們要把這么多的蔬菜都裝進媽媽的菜籃子里,怎么擺放呢?

  小結(jié):一個個排成一排放不下,大家你靠著我我挨著你,有前有后,這種辦法真好。今天就用你們的辦法來試試記錄媽媽一周的菜籃子。

  三、示范媽媽的菜籃子

  用一名幼兒的記錄表做示范:

  1、看看媽媽星期天買了什么菜?

  2、星期天記錄好了記錄星期幾?為什么菜的一些部位看不出了呢?

  3、星期一過了是星期幾?這個菜怎么擠進去呢?怎么和籃子里的蔬菜寶寶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基本方法:看見邊就停,看不見、擋住的地方就當看見跳過去,又看見了接下去。)

  4、誰來試試把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的蔬菜擠進籃子里?個別幼兒嘗試記錄。

  四、幼兒記錄

  這種好辦法能把媽媽一周買的蔬菜都裝進籃子里,我們也來試一試。

  重點指導:

  1、提醒蔬菜揀大個的買。

  2、涂色時注意蔬菜是否新鮮?(使用深淺色自然接色)

  3、幫助個別不能成功的幼兒進行記錄。

  五、延伸活動:

  看一下這種蔬菜自己小組有幾個朋友喜歡吃?你的記錄表上自己小組的朋友最喜歡吃哪種蔬菜?

  活動反思:

  游戲的形式認識蔬菜并知道蔬菜搭配著吃對我們身體健康有好處,孩子們講得不亦樂乎,利用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了解蔬菜有很多種不同吃法,讓孩子知道蔬菜很有營養(yǎng)價值,并教育孩子不挑食,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大班教案 篇6

  游戲目標:

  1.發(fā)展跑、跳、鉆等技能,增強下肢力量

  2.探索多種走和跑的方式。

  游戲材料報紙

  創(chuàng)意說明報紙是我們生活中非常普通的物品,孩子對報紙的興趣也不是很高,一般知道把報紙可以團成紙球來玩,我們在平時的游戲活動中總是提倡一物多玩,于是我就想到了可以把報紙變著花樣來玩,由于孩子們平時接觸的不多,所以我覺得孩子們對本次活動應該會很感興趣。在熟知活動內(nèi)容、目標的基礎(chǔ)上,著重考慮如何在講解示范和提出要求時能更好地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在充分發(fā)揮幼兒主體性的同時完成教育目標,達到教育目的'。

  游戲規(guī)則

  1.幼兒將報紙平鋪在自己面前。教師發(fā)出口令:“雙腳跳上報紙!”“雙腳跳下報紙!”要求幼兒雙腳并攏跳。轉(zhuǎn)圈走,踮起腳后跟用腳尖小步走,不能走到報紙外面。

  2.走直線時用腳尖走成一條直線,不能走成報紙外;有順序,不能搶。

  3.幼兒將報紙平鋪在自己面前。教師發(fā)出口令:“順時針圍著報紙跑!”幼兒按教師的示范方向圍著報紙小跑。片刻后,教師再發(fā)出口令:“逆時針圍著報紙跑!”幼兒轉(zhuǎn)身180度圍著報紙小跑。

  4.將幼兒分成4組,1、2組幼兒面對面并相互結(jié)對,將兩張報紙重疊,各握住報紙的兩個角擺在胸前,成為一個長長的山洞,3、4組幼兒按先后順序進行鉆山洞的練習,鉆3-4詞后,站回原位,并面對面互相抓握報紙角,1、2幼兒也按先后順序鉆山洞3-4次。

  注意事項:

  游戲前提醒幼兒,在游戲中要保護自己,有順序,不能搶。

  游戲過程

  1.準備活動:

 。1)幼兒在活動場地上一個找一個點站好.

 。2)幼兒聽老師口令將報紙平鋪在自己面前。

  2.幼兒游戲。

  游戲玩法:

 。1)幼兒將報紙平鋪在自己面前。教師發(fā)出口令:“雙腳跳上報紙!”“雙腳跳下報紙!”要求幼兒雙腳并攏跳,這樣反復跳幾次。幼兒再次雙腳跳上報紙教師發(fā)出口令:“踮起腳,在報紙上轉(zhuǎn)圈走!”要求:幼兒提腳后跟,腳尖交替在自己的報紙上轉(zhuǎn)圈走;教師發(fā)出口令:“停!將報紙對折”幼兒繼續(xù)提腳后跟在報紙上轉(zhuǎn)圈走,再對折,直到不能雙腳,練習單腳站立。

 。2)將報紙按照幼兒能跨跳過的距離折疊好平鋪在地面上,教師發(fā)出口令:“跨跳報紙!”幼兒自己聯(lián)系反復跨越報紙。還可加入動作,如跨過去之后再發(fā)出口令:“轉(zhuǎn)一轉(zhuǎn)”等等。

 。3)幼兒將報紙平鋪在自己面前。教師發(fā)出口令:“順時針圍著報紙跑!”幼兒按教師的示范方向圍著報紙小跑。片刻后,教師再發(fā)出口令:“逆時針圍著報紙跑!”幼兒轉(zhuǎn)身180度圍著報紙小跑。

 。4)將幼兒分成4組,1、2組幼兒面對面并相互結(jié)對,將兩張報紙重疊,各握住報紙的兩個角擺在胸前,成為一個長長的山洞,3、4組幼兒按先后順序進行鉆山洞的練習,鉆3-4次后,站回原位,并面對面互相抓握報紙角,1、2幼兒也按先后順序鉆山洞3-4次。

 。4)師:森林里下大雨,把小橋沖走了,我們大家去造一座小橋吧!幼兒3人一組,將報紙在地上拼接成一條長龍,然后按先后順序統(tǒng)一在報紙上的一端等待。教師發(fā)出口令:“各小組幼兒按先后順序,用腳尖從報紙長龍的起點走到終點,再從報紙外小跑回起點,繼續(xù)提起腳后跟,用腳尖走!

 。5)師:今天我們和報紙玩了這么多的游戲,我們小朋友累了,報紙寶寶也累了,孩子們下面就請你們想個辦法把我們的報紙寶寶送回家,前面那些簍子就是報紙寶寶的家,請你們站在原地想個辦法把他們送回家。幼兒把報紙團成紙球?qū)屎t子扔進去。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我上大班了》大班教案05-28

大班開學教案03-16

大班《大風》教案03-15

大班時光教案03-13

大班《風箏》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