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一年級的教案范文集錦九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不同形狀的煙花,學習煙花的表現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啟發(fā)學生回憶煙花的形狀,學習煙花的表現方法。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1、春節(jié)過得愉快嗎?過春節(jié)時你最開心的事是什么?
2、過春節(jié)時哪些同學放煙花了?哪些同學看見別人放煙花了?哪些同學看見電視里放煙花了?
三、講授新課:
啟發(fā)學生回憶煙花的形狀
1、你放(見)的煙花美嗎?它是什么形狀的?
2、欣賞放煙花場景,激發(fā)學生興趣,認識不同形狀的煙花。
3、煙花的表現方法
1)教師示范集中不同形狀的煙花的表現方法。
2)總結煙花的表現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點直接點出煙花的`形狀,由內而外依次點出。一個煙花可以用同一種顏色表現,也可以用多種顏色表現 。
3)找學生講講打算用什么工具來表現美麗的煙花。
四、作業(yè)要求
1、用彩色筆直接作畫,不必用黑色勾線。
2、可以表現自己見過的煙花形狀,也可以自己設計煙花的形狀。
3、可以多畫幾個煙花使畫面飽滿。
4、構圖時可以以一種煙花為主,稍加幾個其它形狀的煙花,做到主次分明。
5、適當添畫人物或場景,使畫面充實有情節(jié)。
五、作業(yè)評析
1、作業(yè)展示,學生選優(yōu)并說一說為什么?
2、教師評析。評析標準:構圖飽滿,色彩鮮艷,煙花的形狀優(yōu)美多姿。
六、課后拓展:用多種形式、材料表現煙花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材第21頁
教學目標:
1、在用回形針進行擺拼的活動中,增強對平面圖的感知,加深對100以內數的認識。
2、在拼擺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在做一做、數一數的過程中發(fā)展數感。
3、載頻白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體驗平面圖形的奧妙,感受數學美。并通過合作交流,培養(yǎng)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感受數學奧妙,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結合。
教學難點:
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結合。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彩色回形針拼成的圖案、平面圖形構成的圖案。
學生準備:
彩色回形針、膠水、卡紙
教學過程:
一、欣賞有回形針拼成的圖案。
拿出一顆回形針:同學們認識它嗎?
出示圖片:
瞧,這就是用回形針拼成的圖案,漂亮嗎?
學生欣賞,說一說,你看到了那些平面圖形?
你想不想親手做一幅美麗的圖案?
二、活動:拼圖案
1、可以自己獨立拼,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拼一幅圖,一邊拼一邊觀察:你的作品用到了我們學過的哪些圖形?
2、學生活動
3、展示制作結果:
、倌銈兤吹氖鞘裁?
②每個圖案中都有哪些圖形?
、酃酪还溃瑪狄粩,每個圖案分別用了多少個回形針?
三、欣賞由平面圖形構成的圖案。
師:平面圖形構成了五彩繽紛的圖案,點綴了我們的生活。
學生欣賞圖案。
四、課堂小結:
欣賞了這么多美麗的圖案你想說些什么?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3
[教材簡析]
在教學2~5的乘法口訣時,學生已多次經歷編口訣的過程,對于計算幾個幾的方法、乘法口訣的基本結構以及在乘法口訣與乘法意義之間建立起聯系等方面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紤]到這一點,教材給學生留出了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無論是根據場景圖中的問題填表,還是根據乘法算式編口訣,大部分都要求學生獨立完成。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學習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的積極性,增強數學學習的吸引力。
想想做做的安排側重于把記口訣與用口訣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記中用,在用中記。同時,針對一些記憶難度較大的口訣,適當增加這些口訣的練習機會,以便于學生突破難點,加強記憶。
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獨立探索,總結出6的乘法口訣。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6的乘法口訣。
2.培養(yǎng)簡潔地表達和遷移類推能力。
3.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趣引入
談話:小朋友們,你們瞧,今天誰來到了我們的課堂?(電腦顯示小動物們依次出現)你能口算一下小動物身上的算式嗎?
瞧,小房子上面有些什么?(電腦顯示小房子上面的乘法口訣)大家一起讀一讀。
提問:你能幫小動物們找一找他們的家各在哪里嗎?(根據學生的回答,電腦顯示在算式和口訣之間畫線連結)
講述:小朋友們真棒,現在我們一起到兒童樂園玩一玩。
二、觀察思考,學習新知
1.教學例題。
。1)觀察場景圖,提出數學問題。
談話:來到兒童樂園,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想玩木馬轉轉車嗎?
提問:一次可以坐幾人?(6人)
一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幾人?3次、4次、5次、6次呢?
怎樣知道2次、3次6次各坐多少人呢?把你知道的說給小組里的小朋友聽一聽。
集體交流。
誰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
。2)填寫表格。
談話:如果列表加一加,用怎樣一張表呢?(師生共同設計出和例題一樣的表)你能把這張表格填寫完整嗎?
找一人上黑板填,其余小朋友在書上填一填。
提問:現在你知道了什么?(1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12人6次可以坐36人)
1次可以坐6人,就是幾個6人呢?2次呢6次呢?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3)寫乘法算式,編口訣。
求幾個6是多少會寫乘法算式嗎?口訣會編嗎?
找一人上黑板寫一寫,編一編,其余小朋友把書上算式、口訣填寫完整。
集體交流寫算式和編口訣的方法。
2.記憶口訣。
談話:剛才小朋友們自己編出了6的乘法口訣,現在我們一起把口訣讀一讀,記一記。通過編口訣,記口訣,你們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比較每一句口訣)
你認為哪一句口訣最好記,哪一句最難記?你想怎樣記住它?
3.教學想一想的.內容。
提問:剛才你們編了幾句口訣,這些口訣能算哪些乘法題?
下面這些算式各用哪一句口訣?
62 65 61 63 64
三、想想做做,鞏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題。
講述:今天小朋友們真棒,自己編出6的乘法口訣,現在我們來一個背口訣比賽,看誰背得好。
在小組內背,互相檢查。
2.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我們再來瞧一瞧兒童樂園里還有什么?(電腦顯示大象)你能幫大象把算式算一算,并且說說用哪句口訣嗎?
學生一起做題,寫口訣。做完后提問:看看每個大象身上的題目和口訣,你發(fā)現了什么?
3.想想做做第4題。
談話:再請小朋友們瞧一瞧,(電腦顯示小辣椒、西紅柿)今天它們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問題,想試試嗎?
出示:
。1)6個2相加是多少?
。2)兩個乘數都是6,積是多少?
一起做題后,一人匯報,集體訂正。
4.想想做做第5題。
談話:剛才小辣椒、西紅柿聽了小朋友們解答的問題非常滿意,茄子老師還想考考小朋友們。
出示第5題圖,瞧,茄子老師又提出了什么問題?
提問:你能看出搭1個長方體用了多少個正方體小木塊嗎?獨立做題后集體交流。
5.想想做做第6題。
談話:白菜老師又給我們出了一道題。請大家看書上第84頁第6題。誰能說一說圖上畫的是一件什么事?你知道了什么已知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指名回答后,獨立做題,集體訂正。
6.游戲摸一摸,說一說。(袋子里有口訣、算式、數字卡片)
交代方法:每人從袋子里摸一張卡片,如摸到算式就說出口訣,摸到口訣就說算式,摸到數字就說出算式或者口訣。
以小組為單位做游戲。
四、總結評價,延伸拓展
談話: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請大家課后把剛才想知道的問題與你的好朋友研究研究。
。劭傇u]
這節(jié)教學設計有以下兩個特色:
1.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性、自主性。學習6的乘法口訣,學生已經歷了幾次編口訣的過程,所以張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6的乘法口訣時,充分地讓學生觀察、想像、交流、嘗試。整個教學過程都注意激活學生已有的數學活動經驗,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始終體現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活動、思考和交流中體驗學習過程,讓學生編口訣,讓學生記口訣,讓學生用口訣。十分注意激勵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
2.這節(jié)課的設計既實在又靈活。整個設計依據教材安排了6次獨立練習,引導學生在不同的層次上反復練習乘法口訣,而且要求學生能記的要記,能背的要背,并體現了在用中記,在記中用;其次,教師最后設計了一個摸一摸、說一說的游戲,這個游戲雖簡單,但它既訓練了學生靈活地說出乘法口訣,并把算式、乘法口訣和得數緊密地聯系起來,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4
1課時
教學目標:認識不同形狀的煙花,學習煙花的表現方法。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點:啟發(fā)學生回憶煙花的形狀,學習煙花的表現方法。
教學準備:有關錄象,白紙,彩色水筆,毛線,膠水,彩紙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1、 春節(jié)過得愉快嗎?過春節(jié)時你最開心的'事是什么?(學生回答)
2、過春節(jié)時哪些同學放煙花了?(學生舉手)哪些同學看見別人放煙花了?(學生舉手)哪些同學看見電視里放煙花了?
三、講授新課:
啟發(fā)學生回憶煙花的形狀
1、你放(見)的煙花美嗎?它是什么形狀的?(學生一一回答,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回答簡要評說煙花的美感并簡筆畫出煙花形狀。)
2、欣賞錄象中放煙花場景,激發(fā)學生興趣,認識不同形狀的煙花。
3、煙花的表現方法
1)、教師示范集中不同形狀的煙花的表現方法。
2)、總結煙花的表現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點直接點出煙花的形狀,由內而外依次點出。一個煙花可以用同一種顏色表現,也可以用多種顏色表現 。
3)找學生講講打算用什么工具來表現美麗的煙花。
四、作業(yè)要求
1、用彩色筆直接作畫,不必用黑色勾線。
2、可以表現自己見過的煙花形狀,也可以自己設計煙花的形狀。
3、可以多畫幾個煙花使畫面飽滿。
4、構圖時可以以一種煙花為主,稍加幾個其它形狀的煙花,做到主次分明。
5、適當添畫人物或場景,使畫面充實有情節(jié)。
五、作業(yè)評析
1、作業(yè)展示,學生選優(yōu)并說一說為什么?
2、教師評析。評析標準:構圖飽滿,色彩鮮艷,煙花的形狀優(yōu)美多姿。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運用圓形概括表現生活中的物象。培養(yǎng)觀察、想象力和用圓形進行造型的表現能力。培養(yǎng)善于觀察的習慣,并感受生活中的圓形之美。
重點:
通過回憶、聯想,發(fā)現生活中能用圓形概括的物象,學習用圖形大膽的表現。
難點:
如何借助圓形表現物象特征。
教學準備:
教師,吹泡泡用的工具。
組織教學:
是否帶齊了美術工具,每組比賽,看看那組帶得最整齊。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請一名同學玩吹泡泡的游戲。大大小小的泡泡飛起來,同學們特別高興。師提問:吹泡泡大家都很喜歡玩,我們用什么形狀可以概括這些泡泡?
老師與學生一起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筆表現泡泡。大大小小、前前后后、上上下下的.圓圓的泡泡,真是圓的世界。
板書:圓的世界
二:方法探究
1:看到這么多圓形,你還能聯想到生活中的什么?
花朵、太陽、
根據學生發(fā)言,教師用彩色粉筆把黑板上的圓改變成大西瓜。氣球,盤子。
2:欣賞圖片。思考書中的問題。
師總結:不管是自然界中的地球、花朵、還是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熱氣球、盤子、飛碟、球類都可以用圓形來概括。
3:同學再互相說一說,除了我們剛剛說的這些,還有哪些物體可以用圓形概括。
4:師示范:球類的物體,(把同類的物體概括到一個畫面中,畫飽滿,演示中滲透大小、在畫面中的位置、多少、在變化中體現美感。不要過于潦草,簡單,圓形物體寧大勿小,寧少勿多。)
5:欣賞涂色方法,欣賞書中的學生的作品,
提問:都畫了什么,用了什么繪畫材料,你看到這些畫,對你自己畫畫有什么啟發(fā)?提示學生作品:第二張,畫出了各種形狀的圓形小動物,展示了同學的想象力,畫的時候,我們可以自由的把圓進行想象與組合。
注意油畫棒黑白色的運用要考慮先后順序。
三、創(chuàng)造實踐
1、教師說創(chuàng)作要求:
。1)進行繪畫時,要注意構圖,不能太小,也不能太滿。
。2)色彩搭配要協調。
。3)要大膽想象,細心制作,繪畫的同學每人只需完成一幅,做橡皮泥的同學每人至少完成一件作品。
。4)注意收好自己的物品,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
2、學生自主做,教師巡視指導。
四、作品展評
1、教師巡視,將已經完成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圓圓的世界”白紙上。
2、提問:對于他們的作品,你有什么要說的?教師點評。
3、指名上黑板展示自己的鉛筆頭,教師點評。
五、拓展延伸
作業(yè)
1:看看能把大小不同的圓組合得更加有趣。
2:構圖飽滿,(畫面,一定要有大大的圓,東西不要畫多,幾件就行了,用幾個圓把畫面大部分畫滿,其它小的空白,用各種裝飾把它填滿。)涂色均勻。
課后小結:要組織有意組織,必要時讓學生復述一遍老師的要求,使學生對所要完成的作業(yè)清楚明白。
說你見過那些與圓有關的美麗的東西?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6
課堂上,我和學生一起回想自己家中有哪些東西需要充電,學生眼睛一亮:“媽媽的手機、電動車沒有電了,就要用充電器充電了。”
“那文中的爸爸是不是也缺電呢?”
幽默的話語惹得孩子哄堂大笑。
“那爸爸是缺什么?到課文里去找找。”
“爸爸只會電腦打字,還不會上網、制圖……”
“爸爸電腦知識很少”
“爸爸需要更多的電腦知識!
“爸爸在充電,就是再學習,再學習電腦上的上網、制圖、計算……”
“爸爸充電就是充知識,充智慧呀!”
學生的答案真是精彩紛呈,有誰比孩子更聰明,能想到這么豐富的答案呀!看來對學生的'認識也需要充電的呀!
突然想到朱永新教授在詮釋如何做新教育時關于一鍋石頭湯的描述,好像也是基于對人性的正確認識。石頭湯的美味到底來自哪里——是來自佐料,更是來自參與者投身者的自我奉獻,我想。你找一盒火柴,我拾一點柴火,你找一口鍋,我取一瓢水,你投顆石頭,我灑粒鹽巴,你添絲味精,我放數根蔥,最終熬成的美味源于石頭湯固有的美味,但更多的一定是來自每一位參與者最自我投入的精神自足。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7
一、預期效果
1.應掌握的知識
通過說一說、掂一掂、稱一稱的活動,使學生逐步加深對輕重的體驗與理解,學會一些比較的方法,體會輕重的相對性;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光靠看一看、掂一掂不能準確地比出物體的輕重,從而認識到借助工具確定輕重的必要性和精確性。
2.發(fā)展的能力
鼓勵學生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
3.應培養(yǎng)的情感
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二、設計要旨
1.課標解讀
初步讓學生感知“輕”、“重”的含義;會用符號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其中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通過觀察、操作、嘗試體驗“輕”、“重”、“最輕”、“最重”的含義,使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知識,在探索中辯析易錯概念;第二個層面是練習,在練習中充分注意到問題的開放和答案的不惟一性,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2、內容分析
教學重點是學會比較的方法;教學難點是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
3.學情認識
學生對比較輕重、高矮、長短雖然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但對比較活動中的相對性認識不足,本單元就要通過觀察、比較、思考,使學生獲得比較多少、高矮、長短、大小、輕重的相對性的認識。
直接比較兩個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輕重等學生并不困難,但對間接比較兩個事物的大小、多少等等需要通過一定的推理才能獲得,因而是教學中的難點。
4. 經驗介紹
“輕重”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比較大小、高矮、長短、厚薄等基礎上開展的又一次體驗活動。教科書在安排上體現了三個層次:說一說——掂一掂——稱一稱。 “說一說”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兩個小動物玩蹺蹺板,使學生一眼看出誰輕誰重,認識到重量差別大的兩個物體可以通過看得出比較的結果;“掂一掂”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淘氣和笑笑動手掂一掂,獲得對輕重的感性體驗,認識到用眼不能看出輕重的情況下可以用手掂一掂;“稱一稱”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明確當看、掂都難以分辯物體輕重時,可以借助工具來比較,從而體會到借助工具確定輕重的必要性和精確性。最后通過一組練習來使學生獲得得間接比較輕重的方法,知道輕重和大小、高矮一樣是相對的,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
三、實施要領
1、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等
2、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輔導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關心學校的新同學,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習慣。
2、引導學生用繪畫、拼貼和立體制作等方法為新同學畫一幅肖像。
3、通過繪畫,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友誼。
教學重點:
學會發(fā)現、聯想、表現所想。
教學難點:
如何表現同學的特征。
課前準備:
師:課件(圖片、畫像)生:紙、彩筆、彩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范畫--美術老師自己的畫像
師:請同學們說出這是誰,你知道是誰畫的嗎?
。ぐl(fā)學生的好奇心,創(chuàng)作的欲望)
生:是美術老師。
師:像嗎?為什么?說出教師的特征。(從年齡、頭型、臉型、發(fā)型、五官)
師:老師用畫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介紹給小朋友認識。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朋友介紹給同學們和老師呢?
生: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的新朋友"。
(二)發(fā)現方法
1、觀察、思考
師:同學們想怎樣把你的新朋友介紹給小朋友?
生:畫畫,告訴姓名、喜歡什么?
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書上小朋友是如何介紹新朋友?
生:用名字、畫像。
師:小朋友動腦筋想想還有其他的方法介紹自己嗎?
。ㄗ寣W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
生:英文名字、屬性、喜歡的事、身體特征
師:你們想的真好,又有特別、獨特的.見解,老師這里也有一些同學的自我介紹,小朋友想不想認識他們。
師:出示畫片資料:①各類同學的自畫像②名人的自畫像③以名字、人的特征表現自己④喜愛的事。(感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介紹同學,讓學生有中親切感,讓學生互相認識,互相吸引,很容易記住同學外形特征)
(三)表現自己
師:同學們觀察錄像,你準備怎樣介紹你的新朋友(探究學習怎樣畫出來)
生:觀察同學的長相,也可以姓名的聯想。
師:分小組,同桌說出自朋友的特點,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師:指名匯報,把自己觀察的結果告訴同學們。
師:好主意,同學們都把想好怎樣動手表現自己,現在就動手介紹自己吧!好嗎?
(四)繪畫制作表現(方法自選)
(五)介紹新朋友
(六)講評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ㄒ唬┱J識秋天收獲的一些果實、種子和蔬菜,了解植物的果實和種子與人的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感受大自然的養(yǎng)育之情。同時,在參與觀察、分類、制作和交流等活動中,體驗自制作品的成就感,感受欣賞他人與被他人欣賞的愉悅。
。ǘ┩ㄟ^觀察秋天收獲的果實和種子的特征,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分類能力。
。ㄈ┲缼追N常見植物果實和種子的形態(tài),初步學會給果實和種子分類的方法,學會制作簡單的種子標本,進一步認識秋天的顯著特征。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感受到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
三、教學難點:
果實和種子不同的分類方法。
四、教學過程:
。ㄒ唬┱f一說都有哪些果實在秋天成熟?
。ǘ┫胍幌耄呵锾,有哪些新上市的蔬菜和糧食?
。ㄈ┛磮D片:說說你都看到了哪些實物?你認為秋天是個什么樣的季節(jié)?
(四)教師將果實按小組分給學生,說一說都有哪些果實。
。ㄎ澹┓謩e說一說自己組內的果實是什么樣的。
。┬〗M合作:將小組內的果實進行分類,并說一說是怎樣分類的。
。ㄆ撸┰诎床煌姆椒ㄟM行分類,比一比哪個小組分類方法多。
。ò耍┩瑯臃椒,認識植物的種子,并按不同方法進行分類。
。ň牛┙處熤v解如何保存種子,學著制作簡單的種子標本。
。ㄊ┕麑嵑头N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舉例說說他們?yōu)槿祟惲四男┦称泛陀闷贰?/p>
。ㄊ唬┯脴淙~、果實、種子做做裝飾品,相互欣賞。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教案02-23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03-21
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02-19
小學一年級《江南》教案08-25
小學一年級下冊教案03-07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06-09
《春天》小學一年級教案02-16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05-19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01-05
數學小學一年級的教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