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社會教案

小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3-07-12 12:47:39 教案

【必備】小班社會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小班社會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聽故事,感受情節(jié)的趣味性,說說關于穿鞋子的事情。

  2、掌握正確的穿脫鞋子方法。

  3、學會自我服務,樂于幫助同伴。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

  2、故事《穿鞋子》中出現的角色手偶。

  3、一雙鞋子、一雙襪子。

  活動過程:

  1、提問題引出主題。

 。1)你收到過新年禮物嗎?是什么樣的禮物呢?說出來聽一聽。

 。2)小牛也受到了一份新年禮物,可這份禮物卻給他帶來了一些小的'煩惱?想知道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嗎?

  2、引導幼兒看故事,猜一猜情節(jié)。

 。1)請幼兒看完整翻看故事《穿鞋子》,引導幼兒按順序觀察故事畫面。

 。2)故事中的小牛在做什么?小羊為什么來到他身邊?小羊幫助他做什么?小羊和小獅子為什么也出現了?

 。3)那只小老鼠做了一件什么事?

 。4)小牛的煩惱解決了嗎?誰都給他幫助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3、幼兒欣賞故事。

 。1)幼兒分段欣賞故事,老師一邊講一邊幫助幼兒解答剛才遇到的問題。

  (2)幼兒看圖完整欣賞故事,識記并理解故事情節(jié)。

  4、老師請幼兒配合

  利用手偶和實物表演情景劇《穿鞋子》。

  5、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正確穿脫鞋子的方法,并進行演示說明。

  活動延伸:

  組織"穿脫鞋子比賽"。

小班社會教案 篇2

  一. 設計意圖:

  瓶子在幼兒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常常看見幼兒抱瓶子、滾瓶子、推瓶子、踢瓶子等,他們對用各種各樣的瓶子玩游戲親睞有加。同時,我們把廢棄的各種瓶子用于游戲,可讓幼兒知道廢舊物可以再利用的道理,從而增加幼兒對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因此,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挖掘出瓶子對幼兒的教育價值和潛能,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經驗,感受玩瓶子所帶來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在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能力。

  3.鼓勵幼兒樂于參與操作、游戲等活動,能大方地與同伴和老師交往。

  4.知道廢舊物還可以用來玩游戲,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三.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A: 幼兒已經有過各種玩瓶子的經驗。

  B:學會演唱歌曲《大貓小貓》。

  2. 教、學具準備:

  A:各種透明瓶子人手一個,瓶子上貼1~4個圓點,瓶蓋、珠子若干:紙棍,系有皮筋的彩帶若干;自制房子2個。

  B:背景音樂和歌曲磁帶《大貓小貓》。

  四.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發(fā)幼兒的興趣。

  教師:今天天氣真好,貓寶寶們,你們想不想跟著媽媽一起做游戲。

  1.選瓶:幼兒選擇一個喜歡的瓶子做好朋友。

  2.瓶子操:幼兒抱著瓶子(沒有瓶蓋)做操:變高、變矮、變胖、變瘦。

  二.引導幼兒和瓶寶寶做各種游戲,啟發(fā)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在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喂瓶寶寶吃豆(珠子)。

  引導幼兒先正確點數瓶子上圓點的數量,然后根據圓點的數量往瓶子里投放相應數量的豆子(珠子)。

  2.蓋瓶蓋。

  引導幼兒為瓶子選擇合適的瓶蓋蓋好,并通過彩色的.瓶蓋認識一些基本的顏色。

  3.瓶樂會。

  鼓勵幼兒自由搖晃瓶子,初步感知用力的大小和聲音的大小的關系,嘗試用瓶子來演奏歌曲《大貓小貓》,提高幼兒用力的大小要與歌詞相匹配。

  三.游戲活動 送瓶寶寶回家。

  啟發(fā)幼兒想出各種送瓶寶寶回家的方法,并大膽地嘗試游戲,最后把瓶寶寶送回它們的家里。

  活動小結:

  選擇的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整個活動游戲化,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易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

小班社會教案 篇3

  一、小班社會實踐活動:我們的幼兒園

  設計背景:

  新學期開始了,孩子們陸續(xù)入園。由于年齡小,又加上離開父母后進入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他們的心里難免會感到不安與恐懼,于是哭鬧現象屢見不鮮。為了縮短孩子們的入園焦慮起,讓他們盡快的熟悉環(huán)境和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設計了這個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接觸并學習看幼兒園的平面圖,知道我們的幼兒園很大。

  2、鞏固對幼兒園的名稱、自己所在班級的認識,知道幼

  兒園各活動場地的名稱。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準備:幼兒已經參觀過整個幼兒園,并對幼兒園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2、教具準備:墻上畫上幼兒園的平面圖,幼兒園里面比較有代表性的地方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開汽車進教室。

  老師開著汽車帶領幼兒進教室,在教室門口,老師問幼兒:“汽車到站了,這是哪里?是什么幼兒園的小三班?”老師著重“鄒區(qū)中心幼兒園”幾個字,并帶領幼兒朗讀,加深幼兒對自己所在幼兒園名稱的認識。

  二、中間部分:認識幼兒園的平面圖。

  1、帶幼兒來到平面圖前并坐下。引導幼兒看平面圖,提問:“請小朋友看這一幅圖,你能看出這是什么地方嗎?”幼兒猜過后,老師指出,這是我們的幼兒園:鄒區(qū)中心幼兒園的平面圖。

  2、利用幼兒園各場地的實例圖片引導幼兒對幼兒園平面圖的認識。

 。1)、依次出現教學1樓、教學2樓,知道有樓上、樓下。知道樓上有許多個班,樓下也有許多個班,然后貼在平面圖上。

  (2)、出示小3班門口的標記圖,提問:“這是哪里?它在這幅圖上應該在哪呢?”幼兒回答后,老師貼上圖片。

 。3)、出示東操場、西操場、北操場的圖片,貼在平面圖上,讓幼兒學習認識方位:東、南、西、北。

  (4)、出示午睡室、廚房、車棚圖片,猜猜應該貼在平面圖的哪里?幼兒猜過后老師貼上。

  (5)、小結:我們的幼兒園很大,有小朋友上課的教學1樓、教學2樓,有供小朋友游戲和娛樂的東操場、西操場、北操場,還有燒飯的廚房、睡覺的午睡室、老師停車的車棚。小朋友最喜歡幼兒園的哪里呢?

  三、操作活動:打扮幼兒園。

  提問:在幼兒園的平面圖上還缺什么?怎么讓我們的幼兒園變得更美呢?

  老師示范在幼兒園平面圖的`空地方貼上一棵樹和一朵花。

  幼兒操作,老師指導幼兒,一棵樹的旁邊貼一朵花。提醒幼兒把撕下的紙放到簍子里。

  四、結束活動:開著汽車離開教室。

  提問:你最喜歡幼兒園的哪里?為什么?

  請幼兒跟著老師開著汽車到小朋友最喜歡的東操場去滑滑梯……

  二、小班社會實踐活動:參觀水果店

  活動背景:

  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對生活在上海的孩子們來說,他們非常幸福,可以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種美味的水果?梢惨虼耸顾麄儗η锾爝@個豐收的季節(jié)是那么的陌生。對于認知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小班幼兒來說,這些水果里隱藏了許多的教育契機。為此,我們設計了本次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興趣,從而更直觀地去感知各種秋天水果的主要特征。

  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秋天常見水果的名稱,初步感知其主要特征。

  2、樂意與人交流,學習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對各種水果的感受。

  3、愿意多吃各種各樣的水果,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活動準備:事先和水果店老板約好參觀的時間。

  活動場地:幼兒園小區(qū)門口的水果店。

  活動步驟:

  一、秋天的水果——引起幼兒觀察的興趣。

  1、談話,重點提問:

 。1)秋天到了,許多水果寶寶都成熟了,小朋友,你們最喜歡哪一種水果寶寶?引導幼兒大膽說說自己知道的水果寶寶的名稱。

 。2)我們剛才說了那么多秋天的水果,這些水果都在哪里呀?水果店里是不是都有呢?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

 。3)小結: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jié),我們可以吃到很多新鮮美味的水果。

  2、交代觀察要求:到了水果店,小手不能隨便拿,水果寶寶會生氣的。

  二、參觀水果店——知道一些秋天常見水果的名稱及主要特征。

  1、認識水果,重點提問:

 。1)這里都有些什么水果?哪些是我們剛才說到過的?哪些水果是我們還沒有說到過的?引導幼兒逐一數數說說水果的名稱,豐富幼兒的經驗。

  (2)你知道這些水果中哪些水果是秋天才有的水果嗎?幼兒說不清楚的及時引導幼兒向水果店老板請教。

 。3)除了水果的名字不一樣,還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各種水果的形狀、顏色等外形特征。

  2、小結:秋天里的水果寶寶可真多,他們不僅名稱不一樣,長的形狀、顏色和吃起來的味道都不一樣。

  三、我喜歡吃的水果——愿意多吃各種各樣的水果。

  1、觀看照片,重點提問:

  (1)秋天都有些什么水果?你最喜歡吃哪種水果,它吃上去的感覺怎樣?

 。2)除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水果外,秋天還有些什么水果?

  2、秋天的水果雖然名稱、顏色、形狀不同,口味和營養(yǎng)也不同,但它們都有豐富的維生素,能促進我們小朋友健康成長,所以我們要多吃水果。

  四、延伸活動:

  明天帶一樣你喜歡的秋天的水果到幼兒園來,我們一起嘗一嘗。

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培養(yǎng)幼兒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放物品的良好習慣。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手偶小貓一個、小鴨兩個、小羊一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手偶表演:

  小貓出場:喵喵喵,小朋友你們好。ㄐ∨笥严蛐∝垎柡谩#┪医休p輕,瞧我走路多輕,老鼠一下子就被我抓住了。

  小鴨出場:嘎嘎嘎,小朋友你們好!我們也叫輕輕,大家在一起,不吵不鬧游戲多快樂。

  小羊出場:咩咩咩,小朋友你們好!我也叫輕輕,每次回家我都輕輕敲門,媽媽說我有禮貌。

  二、討論:

  1、剛才你們看到了誰?他們叫什么名字?

  2、他們?yōu)槭裁炊冀休p輕?

  3、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敲門好不好?為什么?

  教師:大聲說話,重重的敲門,這些聲音讓我們聽了很不舒服,對我們的健康有害。我們也要像這些小動物一樣要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敲門。

  三、游戲“躲過大灰狼”

  1、談話激趣: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玩一個躲過大灰狼的游戲,你們做小兔,老師做兔媽媽。喔,對了,媽媽還忘了告訴你們一件大事,大門那邊有一只大灰狼在睡覺,我們千萬不敢大聲,否則會被大灰狼抓住的。小兔怎么跳才不會把大灰狼吵醒呢?(師幼共同討論怎樣跳才不會被大灰狼發(fā)現的.方法)

  2、教師幼兒說的內容:不推、不擠,嘴巴不發(fā)出聲音,雙腳并攏用腳尖輕輕著地向前跳。

  3、幼兒練習幾次。

  2、游戲

  老師扮大灰狼,幼兒扮小兔。大灰狼背對著小兔在睡覺,小兔們一個個從大灰狼背后跳過,到走廊拔蘿卜、拿茶杯喝水,如果發(fā)出較大響聲,大灰狼就轉身去抓小兔。

  3、內化遷移

  師:孩子們,大灰狼已經走遠了,你們不用害怕了?斓綃寢屔磉厑戆伞W屛覕狄粩滴业膶氊愑袥]有少。針對活動情況進行。你們可千萬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被別人傷害啊。好了,咱們今天就玩到這里吧,走,跟媽媽回家

小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這一節(jié)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車,了解常見車的名稱、外形,特征和用途。

  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簡單的交通規(guī)則,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做一個健康快樂的寶寶。

  活動目標:

  1、掌握常見車的名稱、外形,特征和用途。

  2、了解簡單的交通規(guī)則,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注意安全。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各種車圖片、交通信號燈圖片、《汽車開來了》游戲音樂

  活動過程:

  一、提問:

  今天早上你坐什么車來的幼兒園?啟發(fā)幼兒說說車的.名稱、特征和用途?你還見過什么樣的車

  小結:馬路上的車很多,有大車,有小車。

  二、導入新課

  1、請看課本彩圖

  《馬路上的車》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車,觀察車的特點,并學習兒歌:

  “大的車,小的車,大車小車來回跑,丁零零,自行車,嘟嘟嘟,大卡車。嘀嘀嘀,小汽車。刷刷刷,掃路車。索----來,索----來,灑水車!

  2、認識交通信號燈

  各種各樣的車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但是路上一定要安全行駛,必須遵守交通規(guī)則。(出示交通標志:紅綠燈)知道“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三、經典游戲:交通信號燈(指導幼兒聽音樂做游戲,鞏固對紅綠燈的認識)

  小朋友今天老師指揮交通,小朋友當司機,我們一起到馬路上瞧一瞧:請你做好準備,汽車馬上開了。(幼兒邊唱歌曲《汽車開來了》,邊模仿小司機的動作。)

  “叭、叭、叭,汽車開來了,看見紅燈不能走,看見綠燈快快走,叭、叭叭叭,叭、叭叭叭,汽車開來了。”

  活動延伸:

  這節(jié)課小朋友懂得了許多道理,還認識了馬路上各種各樣的車,那么你到底喜歡什么樣的車?請你動手畫下來,好嗎?開車回活動室。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游戲”為載體,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懂得了道理,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

  2、讓幼兒知道升旗是要立正不講話,并想國旗行注目禮。

  活動準備:

  五星紅旗一面、紅、黃、綠彩旗、幼兒用書畫面“我們來升旗”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觀察國旗,初步認識國旗。

  1、讓幼兒認識國旗,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們中國的國旗,它是紅顏色的,上面有五顆黃色的五角星。

  教師出示國旗: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它是什么顏色的?上面有什么?它叫什么名字?小朋友在什么方見過國旗?

  2、出示各色彩旗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加深對國旗的`認識。

  教師:老師這里還有許多旗子,小朋友看看它們和國旗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叫什么名字?

  二、讓幼兒知道,長國旗時不能講話,要立正站好,并向國旗行注目禮,要尊敬國旗。

  1、引導幼兒觀察大班哥哥姐姐升旗的情景。

  教師:老師這里有一幅大班哥哥姐姐升國旗的圖片,現在請小朋友一起來看看,升旗手是怎樣上場的,站在下面的小朋友又是怎樣做的?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

  2、請一起觀察圖片內容,并引導幼兒說一說。

  3、教師小結:升旗時小朋友要保持安靜,不講話,雙手放在身體兩側,立正站好,眼睛看著國旗慢慢升起,要尊敬、熱愛國旗。

  三、活動結束。

  《小班社會教案:升旗了》摘要:它們叫什么名字? 二、讓幼兒知道,長國旗時不能講話,要立正站好,并向國旗行注目禮,要尊敬國旗。 1、引導幼兒觀察大班哥哥姐姐升旗的情景。 教師:老師這里有一幅大班哥哥姐姐升國旗的圖片,現在請小朋友一起來看...

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感受聲音的輕和響。

  初步體驗在不同的場境中發(fā)出輕、響不同的聲音。

  活動準備:

  錄有大班幼兒嘈雜聲的磁帶、圖標等

  活動過程:

  1. 以講故事的`方式引出輕、響不同的聲音,幫助幼兒體驗什么時候該用響亮的聲音說話

  老師創(chuàng)設講故事的情境,聲音越說越輕,讓幼兒感受輕的聲音有時會讓大家聽不到。

  幼兒用響亮的聲音向大家介紹自己,感知什么樣的聲音是響亮。

  2. 聽錄有大班幼兒嘈雜聲的磁帶,幫助幼兒體驗什么時候該用輕的聲音說話

  播放一段嘈雜聲的磁帶,引導幼兒感受大家都在說話的時候應該用輕輕的聲音說話。

  提問:“你們能聽清楚他們在說什么嗎?為什么呢?”

  3. 回憶幼兒園的生活,想一想,在什么時候需要輕、需要響。

  提問:“我們在幼兒園里,每天要做哪些事情?”(教師出示相應生活圖標)

  提問:“什么時候需要輕,什么時候需要響呢?”(師生共同討論選擇圖標分類擺放)

  4. 情境練習,進一步體驗不同的場境需要不同的聲音。

小班社會教案 篇8

  內容:

  1、花兒開了,鳥兒叫了。

  2、小朋友們樂了。

  說明:

  春天是美好的季節(jié)。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抓住春天“花兒香,鳥兒唱”等的特點展開活動,讓孩子接觸一些粗淺的知識,讓幼兒在認識春天、感受春天美景的基礎上,產生愉悅感,激發(fā)其熱愛春天的情感。

  活動目的:

  1、 觀察春天的花與鳥,激發(fā)幼兒對動、植物的興趣。

  2、 布置春天特征的環(huán)境,感受春天的美。

  3、 體驗春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活動一:花兒開了,鳥兒叫了

  建議:

  1、學念兒歌“春天說了些什么?”

  2、帶幼兒到戶外觀察:觀察花朵、樹葉、小鳥、小草等。

  3、學唱歌曲“春天”(附教材)

  ⑴ 彈奏音樂,可以做花、做鳥、做樹葉、蝴蝶、蜜蜂、小兔等動作。

 、 在音樂旋律下,拍手念兒歌。

 、 學唱歌曲,注意咬字清楚、音準等。

  ⑷ 在音樂伴奏下,學習歌表演的動作。

  4、粘貼:“春天來了”,可作展出用。

  5、手工:柳條與花朵(縐紙)懸掛在教室中。

  活動二:小朋友樂了

  建議:

  1、故事“小動物春游”。

  活動過程:

 、 引出春游

 、 幼兒自選動物頭飾,說出自己表演的'角色名稱。

 、 語言引導:你們想干什么?到哪里去?怎么去?

 、 游戲活動:小動物上公共汽車。

 、 春游途中

  ① 游戲“點名”,要求被喊到的小動物用叫聲回答。

 、 設置情景:小貓、小狗想上車。

 、 幼兒交往:

  a) 招呼小貓小狗;

  b) 給小貓小狗讓座。

 、 解決問題

  ① 老師扮演熊婆婆的角色,提出問題:熊婆婆不想去春游,她要去看病。

  ② 幼兒討論:

  a) 熊婆婆上醫(yī)院和小動物春游哪件事情重要?為什么?

  b) 怎么幫助熊婆婆?

  ③ 角色交往:

  a) 安慰熊婆婆;

  b) 送熊婆婆上醫(yī)院。

 、 引導講評

  ① 幫助別人是件最快樂的事,夸獎各位小朋友。

 、 回家告訴父母:春游途中做了哪些好事?

  2、小朋友春游活動

  ⑴ 組織幼兒到野外看蝴蝶跳舞,蜜蜂采蜜,小鳥唱歌,小朋友玩游戲。

 、 觀看大班朋友畫“我們的春天”或觀看“春天”的歌舞活動。

  附兒歌

  春天說了些什么?

  春天說了些什么?

  花兒那么聽話,都開了;

  春天說了些什么?

  小燕子那么聽話,都飛回來了;

  春天說了些什么?

  小朋友那么高興,都去春游了。

小班社會教案 篇9

  我班孩子的平均年齡為2歲,所以這次的設計均以日常行為習慣為主建立孩子感恩之心。孩子學東西很直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重在點滴事物之中,用行動和語言讓孩子感受到別人對他的關愛,同時也希望通過老師的引導能表達自己對別人的關愛。

  讓學生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長、老師的付出,離不開社會的關愛。

  教學目標:

  1、促進家庭和睦,完善人際關系。

  2、了解愛媽媽,愛長輩的美好情操。 具體要求學生從最基本做起,懂得知恩圖報和施恩不圖報的道理,即有報恩心,更有感恩行。在家庭盡孝心。應該做到:在家里,孝敬父母,孝敬前輩,孝敬老人,講文明禮貌;

  教學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并了解感恩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小動物頭飾、音樂CD。

  教學過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音樂響起)教師講故事《小烏鴉愛媽媽》

  二、基本部分:

  1、有感情的復述故事 引導幼兒感受故事的含義。]

  2、啟發(fā)提問

  提問:故事里面都有誰?

  幼兒:小烏鴉、烏鴉媽媽、小燕子、小喜鵲。

  提問:烏鴉媽媽為什么不自己捉蟲子吃?小燕子和小喜鵲說什么了?

  幼兒:烏鴉媽媽因為生小烏鴉得病了。小燕子和小喜鵲說烏鴉媽媽懶。

  提問:那你們覺得烏鴉媽媽懶嗎?

  幼兒:不懶。

  提問:小燕子和小喜鵲最后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嗎?小烏鴉是個好孩子嗎?

  幼兒:知道了。小烏鴉是個好孩子,他愛媽媽。 引導幼兒大膽發(fā)言,加深幼兒對故事的印象。

  三、和幼兒討論‘我的'媽媽’

  四、結束部分(老師用最樸實的語言總結長輩對我們的愛)

  孩子們是媽媽將我們帶到這個美麗的世界,是媽媽和爸爸給了我們美麗的衣服和好吃的飯菜。在我們摔倒是是他們將我們扶起,當我們生病時使他們將我們照顧,所以我們要記住爸爸媽媽的愛并感謝爸爸媽媽

  五、家庭作業(yè)(請家長輔助)

  1、回家認真吃媽媽做的飯菜不挑食、

  2、 2、幫媽媽爸爸捶背。

小班社會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數的活動的興趣。

  2、發(fā)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正確性。

  3、引導幼兒學習7的'形成,能手口一致地點數7個物體,以達真正理解7的實際意義;認讀數字7。

  活動準備:

  1、活動前通過交談讓幼兒初步了解“買6贈1”的含義。

  2、布置超市“玩具商品”。

  3、有關7的形成的課件。

  4、數字“6”、“7”及鐮刀圖片各一。

  5、幼兒操作用學具若干套。

  活動過程:

  1、帶禮物

  聯系實際,以秋姑姑“帶禮物”為由給幼兒觀看課件1。

  (1)秋姑姑一口氣把樹葉從大樹上吹落下來。

  師:有幾片樹葉落到地上了?咱們一起來數一數:1、2、3......6,有6片樹葉落到地上了,同時出示數字“6”。

 。2)(繼續(xù)看課件)秋姑姑帶孩子們一起吹樹葉,又有一片樹葉從樹上落下來。

  師:剛才地上有6片樹葉,又落下1片樹葉,現在地上有幾片樹葉?師幼一起點數共有7片樹葉,啟發(fā)幼兒說“6片樹葉添上1片樹葉是7片樹葉”,同時出示數字“7”。

 。 觀看課件2--)蘋果樹變魔術

 。3)第一次從樹上落下6個蘋果,請幼兒點數后出示數字“6”。

 。4)第二次又有1個蘋果從樹上落下來,啟發(fā)幼兒理解6個蘋果添上1個蘋果是7個蘋果,6添上1是7,同時出示數字“7”。 2、送禮物

 。1)送花生 每個幼兒一盤花生(內裝6顆),等幼兒正確點數后秋姑姑再作為獎品送給幼兒1顆,請幼兒回答現在自己有幾顆花生?初步理解6添上1是7。

 。2)送紅棗 每組一筐紅棗。第一次請幼兒取6個棗,第二次再請幼兒添上1個棗。問:現在有幾個棗?講解6個棗添上1個棗是7個棗,即6添上1是7。

  活動結束:

  買紅果

  (1)講解“買6贈1”的含義。超市里的紅果今天特別便宜,只要小朋友買夠6個,售貨員阿姨還會再贈送給小朋友1個。

 。2)買完紅果后,請小朋友們互相檢查,如果買夠了6個,就去阿姨處領1個贈品,進一步理解鞏固“6添上1是7”。

【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社會的教案03-28

小班秋天社會的教案02-26

小班社會主題教案02-24

小班社會安全教案03-31

小班社會你好教案03-31

小班社會領域教案04-02

小班社會抱抱教案04-02

小班社會教案01-10

小班有關社會的教案03-24

小班社會春天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