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

時間:2023-07-17 07:34:19 教案

【推薦】美術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美術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美術教案 篇1

  課題: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感知巨人與小短矮人的視覺形象對比與角色變化的想像力;

  (2)學會用變形夸張與組合的手法去表現童話故事巨人和小矮人。

  2、過程與方法:

 。1)分別從巨人與小矮人的角度去觀察身邊事物的形象特征;

 。2)從不同角度觀察發(fā)現意想不到的事物。

  3、情感與態(tài)度:

 。1)積極收集與講述相關的童話故事;

 。2)共同參與畫家與同齡人作品的欣賞點評活動。

  教學重難點:如何以周圍環(huán)境襯托出自己變大或變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你認為最大的人是誰?誰來形容一下到底有多大。你認為最小的人又是誰,有我么的小呢?

  二、欣賞感知

  1、欣賞課本中的卡通圖《草叢中的世界》,感受草叢中的卡通動物世界,猜猜誰是巨人和小矮人,想想它們中間有怎樣的歷險童話故事。引導學生觀察,指名講故事。

  2、欣賞《我變大了,老虎變小了》,巨人和小矮人感受兇猛的老虎變成小動物,我變成了大人,感受一種安全感,感受畫面對比強烈的色彩。

  3、欣賞《巨人》,感受飛奔的巨人與海灘小朋友的夸張對比。

  4、欣賞《巨人筑城堡不費力氣》,體驗巨人建筑師的角色,會有什么奇跡出現呢?

  三、小組活動,啟發(fā)想像想一想,我變大或變小后有何奇遇?(如檔我們變大或變小后走在深圳的公路上會出現什么情況)說一說,把自己變成你所想像中的巨人或小矮人后所發(fā)生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四、小組創(chuàng)作

  1、小組內的'同學,把自己設計成巨人或小矮人,把本組同學所想像中的場景表現在作品中。

  2、小組合作創(chuàng)作,要集中體現本組同學的主要構想,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合作完成。

  五、作品展評自由展示作品,評一評:

  (1)誰的想像力最豐富、最新奇?

 。2)誰畫的人物表情、動作既夸張又有趣?

 。3)誰的畫面表現得最美?

美術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重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繪畫的能力。本課展示了書包實物圖片,并針對不同特點的書包的各部分結構提出問題,其目的旨在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對書包進行細致觀察和分析,從而學會分析、思考的方法,了解到書包的主要功能是為了方便人們攜帶學習用具的,了解體會出設計要以人為本的理念,為自己的設計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指導學生觀察書包的結構及細節(jié)特征用筆精細地描繪出來,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和表現力。過程與方法:

  學習用“整體-----局部”繪畫原則畫書包,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并把觀察的.感受表現出來。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發(fā)現畫書包的樂趣,并愛上學習的好伙伴——書包。

  現代教學手段:使用課件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本課的教學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觀察表現物體的某些細節(jié),畫出書包的外形,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和表現力。難點:學生學習“整體----局部”的繪畫原則。

  【教學、學法】

  教法:本節(jié)課通過“圖片欣賞、實物觀察、教師演示、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來找到繪畫的樂趣。學法:欣賞法、討論法、演示法、評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話導入

  1、根據自身實際,引出身邊的小伙伴——書包

  2、書包是我們上學的時候必不要少的工具之

  一,與我們朝夕相處,F在的書包不僅實用,而且非常的美觀,我們背著自己的喜歡的書包,就仿佛象平時穿衣穿褲一樣必不可少,它可以說是我們的貼身伙伴,F在和老師一起來欣賞各種各樣的書包。(課件展示書包圖片)

  二、講授新課

  1、我們同學的書包也是各種各樣,但是同一個書包會不會呈現不同的樣子呢?(擺放書包實物)360度有360種不同形態(tài)。

  生觀察后回答原因

  教師小結:不是書包自身的變化,而是我們作畫者的位置不同,所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書包的樣子也就不同了。(展示課件三個角度的書包)——正面、側面、背面。

  2、觀察實物書包,說出書包的結構——書包箱體

  書包背帶

  外部裝飾(口袋、拉鏈、拉鎖、搭扣、標志等)(板書)

  3、展示道具正面外形圖,側面外形圖,背面外形圖。(結合三年級線描外形講解)

  4、只有外形圖還不夠,怎樣添加書包結構?區(qū)分箱體、背帶和口袋

  生回答。(出示三個角度的第二部整體結構圖)

  4、書包有哪些細節(jié)組成,或者是有哪些特殊的功能?

  外部裝飾(口袋、拉鏈、拉鎖、搭扣、標志·····)(出示三個結構的第三部細節(jié)刻畫圖)

  4、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帶來的書包,它分為哪幾部分?(出示學生帶來的書包)

 。ㄔO計意圖:讓學生觀察書包,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書包的樣式、功能,從而對這樣對書包外形有了初步的認識。)

  生交流后分小分隊不同角度寫生書包。(課件出示寫生要求)

  A:先勾畫出外形輪廓————添加整體結構————細節(jié)刻畫

 。▍^(qū)分箱體、背帶和口袋)外部裝飾(口袋、拉鏈、拉鎖、搭扣、標志等)B:大膽運筆,注意線條穿插,粗細、長短線條相結合

  C:注意搭扣等局部細節(jié)

  D:參考課本中的學生作品

  5、教師范畫,邊畫邊講:先勾出外形輪廓——按照結構特點,在添畫背帶、口袋——逐步深入刻畫。

  三、學生創(chuàng)作

  1、觀察所要畫的書包的外形輪廓

  2、按照繪畫要求,按步驟繪畫

  3、教師巡視指導

  四、學生作品展示評價

  1、學生自評:學生將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從外形和線條方面解說。

  2、學生互評:說一說誰的作品更吸引你。

  3、教師評價

  五、教師小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學會了繪畫書包文具的繪畫步驟。也懂得了用自己的繪畫作品回饋與我們朝夕相處、不離不棄的“小伙伴”。同學們,加油,愿在今后的生活里畫筆為你增光添彩!

  【板書設計:】

  書包的結構

  1、書包箱體

  2、背帶

  3、外部裝飾(口袋、拉鏈,拉鎖、搭扣、標志等)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課題:

  大的和小的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整體觀察、認識和辨別大的和小的。

  2、在比較和制作中體驗大與小的組合。

  教學重點:

  觀察和認識大與小,學會表現誰大誰小。

  教學難點:

  理解大與小的區(qū)別。自然、和諧地將不同顏色的大與小的形象組織在畫面中。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組織學生有順序地擺放學習用具及材料,然后,安穩(wěn)坐好。

  二、復習:

  請兩位同學在黑板上分別畫一個大圓圈,一個小圓圈。圓圈畫得隨意,不要求規(guī)范,只要求有大有小(也可畫簡單的物象如:大小蘋果等),由全體同學評論哪個大,哪個小。

  三、講授新課:

  1、提問:請學生到前邊指著圖象回答,為什么這個大,那個。繉W生回答:這個圓圈占的地兒多,那個圓圈占的地兒少。

  2、觀察:

 。1)教師拿出兩個大小不同的水果、水碗、書等物。演示它們的容量、體積的大小。讓學生鑒別和理解大與小。

 。2)看書第4頁彩圖:畫面中大的有什么,小的有什么?(學生齊答)

 。3)總結:

  大:就是占的地兒大、盛的較多。

  。壕褪钦嫉牡貎荷、盛的較少。

 。4)板書課題:大的與小的

  3、教師演示:

 。1)在黑板上掛8開演示底紙。選擇不同顏色的`廢舊掛歷紙,撕出一大塊和一小塊任意形紙片粘在底紙上。由學生區(qū)別它們

  有大有小。然后差開顏色撕出大小不同柱形的樹干,疊貼在已粘好的大小紙塊上。

  提問:畫中貼出的紙塊像什么?

  學生回答:像一棵大樹和一棵小樹。

  教師粘貼時注意:把大樹和小樹在底紙中安排勻稱,把遠近關系、遮擋關系安排合理。

  (2)示意徒手撕紙方法。

  4、布置作業(yè):看書第5頁范圖,了解

  作業(yè)意圖。

 。1)制作大與小,撕和剪均可。

 。2)擺與組合。

 。3)粘貼。(11分鐘)

  四、學生制作:

  1、選材:從材料紙中選擇四種或六種不同顏色的紙,將兩種差別較大的顏色為—組,擺放在桌面上。

  2、撕或剪:從每組色紙中各拿一塊,分別制作出大塊和小塊。其中大塊可以由幾小塊組成。用是一色紙制作出大小長條(1圓形或方形)紙塊,仍按顏色差別,分組擺放。廢紙屑團放在桌角。

  3、擺放與組合:在底紙上擺放大。活伾袇^(qū)別的紙塊組織成大小不同的樹。J樹干的高低分出遠近。

  4、粘貼:先粘擺放在畫面上方的再粘擺放在下處的,以解決遠近問題。粘貼時,少用膠水。

  五、小結:

  1、組織學生集體處理廢紙,整理用具。

  2、自我欣賞、互相欣賞作品。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觀察橘子的基本結構特征,并把看到的橘子畫下來。

  2. 大膽地刻畫橘子。

  3. 喜歡用粗細不同線條裝飾橘子。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圖片觀察

  (一)整體觀察

  1.教師:看一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 (橘子)

  2.橘子長什么樣?它像什么

  3.教師小結。

 。ǘ┚植坑^察

  1.師:這是切開的橘子,這樣的橘子看起來像什么?

  2.出示多種橘子的樣子,這樣的橘子像什么?

  3.第二個橘子像什么?

  4.這一個橘子像什么呢?

  二、示范點撥

  1.今天張老師也來畫一畫橘子,先畫一個圓,里面再畫一些果實

  2.現在請你也來畫一畫橘子,畫好后馬上拿上來。

  三、幼兒作畫

  要求:

  1.把你看到的橘子畫下來,注意線條的粗細搭配。

  2.畫的時候不說話,不能打擾別人;畫完蓋好筆蓋放回盒子

  3.自己把學號寫在畫紙上,不會寫的`請老師幫忙

  4.聽到鋼琴聲后自己把畫釘在kt板上,畫和畫要并攏

  四、互動評價

  1.誰能介紹以下自己的橘子,你的橘子有什么獨特之處?

  2.同伴評價:你最欣賞哪個橘子?哪里畫的最好?

  3.教師肯定評價。(結合目標)

  小結: 你們的想象力真的是豐富多彩,將橘子變得那么美,下次我們再來畫畫其他東西吧。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學習畫樹的畫法學習,對以前學過的筆墨表現方法進行綜合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綜合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樹干和樹葉的基本畫法

  難點:由筆墨變化畫出不同形狀的樹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作品和教師范畫、畫繪畫工具

  教學步驟:

  一:課件欣賞揭題

  二:講解示范

  1:了解樹的結構

  樹是由樹根、樹干、小枝、樹葉組成。畫理一般從上往下畫,先畫樹干和主枝,再添畫小枝,最后畫樹葉。

  2:示范畫畫樹的畫法

  (1)課件分析用筆用墨方法

 。2)畫樹干:畫干宜用中鋒,以使其樹干圓勁有力,用逆鋒又可表現老樹蒼勁的質感運筆注意頓挫轉折。

  對于不同的質的樹干,可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現。

  (3)畫樹葉:表現不同的`樹有不同的點葉法,教師示范胡椒點、介字點、平頭點等點葉法。,點葉法不外乎圓、尖、橫、直。

 。4)提醒學生注意:樹葉的點畫,都要有墨色變化,無論哪種樹葉形,都要圍繞著主枝一團團、一組組、一叢叢來畫,要有整體感又要生動而有變化。

  三:學生練習和體驗

  不要拘泥于樹形,在宣紙上反復用干濕濃淡筆墨表現各種樹形。

  四:優(yōu)秀作業(yè)展示,

  畫藝術源遠流長,畫樹技法多樣,今天我們學習畫樹的基本步驟和方法,以后可利用業(yè)余時間多練習和體驗,老師相信每個同學都會有進步。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20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02-17

小學美術的教案02-23

美術繪畫教案02-20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07-09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07-09

大班美術教案06-16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07-10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