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7-25 12:05:25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教案(錦集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數學教案(錦集5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拃)及腳(腳印)作為自然測量的工具。

  2、知道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可以作為測量的工具,進一步積累測量的經驗。

  3、樂意大膽嘗試,體驗用身體測量的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PPT,記錄表、筆、衣服,活動室內布置六條小路。

  活動過程:

  一、經驗回顧:我知道的尺

  1、師:你們認識這些尺嗎?它有什么用?

  2、師:這些尺的長度、形狀不一樣,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么?

  幼:可以用來測量。

  教師小結:尺上面都有刻度,雖然它們的長度、形狀不一樣,但是都可以測量物體的長度。我給你們介紹一個小朋友,她的名字叫多多,多多的媽媽測量物體都不用尺子哦,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現場探索:理解"身體尺"

  1、手尺(引出長度單位"拃"的概念。)

  (1)師:媽媽是用什么來測量的?

  幼:媽媽是用手尺進行測量衣服的。

  (2)師:媽媽是怎樣用手來量的?什么是"拃"?

  教師小結:把手伸直,從大拇指的尖尖頭量到小指尖尖頭這么長的距離叫"拃"。

  (3)這里有兩件衣服,誰愿意來試試。

  師:你們認為他們測量的怎樣?為什么?

  教師小結:后面一個手和前面一個手接起來,這樣首尾相接才能量的準確。

  手伸直一拃,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小指按住不動哦。

  再來,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又一拃。

  (4)師:怎樣才能讓手尺盡量不變呢?

  教師小結:我們在測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手尺張到最大,每個手尺都一樣長,這樣一個手接著一個手,首尾相接的去量,才能量的準確。

  師:小手真有用,平常小手能做很多事情,現在小手還能做量一量的工具。這個工具就是一把漂亮的尺子,它叫作"拃"。

  2、腳尺

  (1)師:多多用身體的什么部位量了哪里?上面的10和12是什么意思?

  (腳能不能做漂亮的尺子呢?用腳印來量到底是怎么個量法呢?誰能來試試?)

  (2)師:多多是怎樣用腳測量的?

  教師小結:左腳右腳按順序放上去,腳跟連腳尖,從頭量到尾。

  (人有兩只腳,一個腳印量完了,后面一個腳印可以接過來,腳跟去靠腳尖。原來我們身上的腳也這么管用,不但可以走路做運動,還可以做一把漂亮的尺子。)

  3、幼兒操作

  (1)要求:這里有紅色、黃色和藍色的幾條小路,挑選一條自己喜歡的小路,從起點到終點,腳跟連腳尖量一量。并將量出的結果記錄在表格里。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3)交流:請說說你測量的.是哪條路,測量的結果是多少?你是怎么進行測量的?

  三、延伸部分:拓展經驗

  1、師:多多家還有些什么?

  2、師:猜猜多多還會用身體的什么部位來量呢?

  (師:我們的身上就只有這兩把尺子嗎?我們的書還沒有看完,后面還有好多頁,漂亮的尺子也不止這兩把。老師把書放在教室里,喜歡的話可以去看一看,看看到底有幾把尺子?)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的手、胳膊、腳,量量長、寬、高,我們的身體就是靈巧的尺子。

  教學反思:

  近兩年來學校開展了數學繪本課,為了嘗試不一樣的課,學習新的教學方式,我選擇了《我家漂亮的尺子》,作為我本學期的組內研討課。

  文中以身體中存在的尺來引導孩子了解生活中的非標準化測量,繪本先給了一個情境:在沒有尺子的情況下怎么量呢?引導學生注意繪本中提到的用手尺可以測量連衣裙的長度,而且還很準確,再讓學生思考:豆豆還會用身體的什么部位來量呢?讓學生體會:原來用我們的手、胳膊、腳等等也是很好的測量工具啊,量量長、寬、高,我們的身體就是靈巧的尺子!接著讓學生和同桌一起用一拃測量課桌的長,這時他們會發(fā)現同一張課桌兩人量的結果卻不一樣,但用自己的一拃去量課桌的長和講臺桌的寬能比較出長短,學生在玩繪本的過程中找到了不同的解決方式。同時讓孩子了解在我們的人體中還蘊含著這么多數學價值呢!孩子在故事情境的引導下發(fā)現原來在我們生活的地方,也有許多關于數學的秘密呀!

  在自然測量上設計了手拃量、腳印量、步子量、胳膊“庹”量、胳膊“抱”量等,通過與課本結合及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的考慮,我把重點放在手拃量、腳印量、步子量、胳膊“庹”量。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啟發(fā)引導,使學生通過繪本圖片體會繪本內容,而不是一味的讀繪本。

  通過學生體驗學習這些身體上的尺子,使學生明白我們的身體就是漂亮的尺子。學生互相用手拃測量同桌的胳膊,小組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繪本的最后介紹了更多的用身體的部位測量物體大小的例子,同時還有一個媽媽和孩子分別測量爸爸的身體的小活動,這個活動在課堂上沒能讓學生切實去體驗,或者我沒有設計出有新意的環(huán)節(jié)把這一部分涉及到我的教學設計中,這也是我的一個困惑。在課堂上教師的語言還是不夠簡練,有時學生說過的對的話,教師又進行了重復,這是最忌諱的。如果設計更多學生活動,讓學生自己去體會身體尺的靈巧和實用。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創(chuàng)新,讓數學繪本走進學生心里,豐富孩子們的童年,讓數學繪本落地開花。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不同的排序方法,能發(fā)現物體的排序規(guī)律。

  2、在情境中感知數學的規(guī)律美,增強觀察、分析、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觀看PPT,尋找“abab”“aabb”的規(guī)律。

  1、進入活動室

 。1)老師:今天老師想邀請你們到我家去做客,你們愿意嗎?

  (2)出示PPT(1)(一男一女站立)那你們看應按什么規(guī)律排隊出發(fā)呢?”

 。3)幼兒觀察并進行講述,按規(guī)律排隊出發(fā)(開火車)

  2.幼兒入坐

  出示PPT(2)“家”

 。1)小朋友們,我家門口到了,請你們按這個規(guī)律來坐下來吧!”(出示PPT(3))(兩男兩女)(兩個半圓座位)

 。2)幼兒觀察并進行講述,并按規(guī)律坐在椅子上。

 。ǘ┯^看PPT(4—8),

  1、你們想進去嗎?可是進我家需要經過四扇門,這些門呀都需要通行證才可進去,你們想來嘗試一下嗎?

  2、出示(PPT4第一扇門)(門上一把大鎖,鎖上畫有顏色規(guī)律排序表,如紅、黃、藍、),你們看這把鎖上都有些什么顏色?它們是怎么排隊的?那接下去應該是怎么排呢?(請幼兒講述并示范操作)

  3、出示(PPT5第二扇門)(門上一把大鎖,鎖上畫有實物規(guī)律排序表,如花、樹、草、云),你們看這把鎖上都有些?它們是怎么排隊的?那接下去應該是怎么排呢?(請幼兒講述并示范操作)

  4、出示(PPT6、PPT7第三、第四扇門)(門上一把大鎖,鎖上畫有實物規(guī)律排序表,但是難度要逐步提高,如形狀的變化可用彎彎曲曲、“z”或“t”的,規(guī)律的變化等),它們是怎么排隊的'?那接下去應該是怎么排呢?(請幼兒講述并示范操作)

 。ㄈ┲谱魍ㄐ凶C,再現物體的序列。[小精靈兒童網站]

  1.小朋友們真會觀察,發(fā)現了藏在鎖里的規(guī)律。真棒!可是,最后一扇大門,需要你們每個人制作的通行證才可進去,你們愿意來挑戰(zhàn)嗎?

  2、幼兒制作一張規(guī)律排序的通行證。(每人一把鎖型操作紙)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幼兒作業(yè)評價

  教師檢察幼兒作業(yè),制作正確的幼兒通行證貼在門上。

 。ㄋ模┖⒆觽冋姘!都可到我家了,請進!和幼兒一起跳個舞!結束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按照物體的特征進行分類,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

  2、學會發(fā)現物體的共同特征,并能表述。

  3、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5、了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蘿卜實物圖片若干張(顏色,大小,形狀和葉子數量不同的蘿卜圖片),各種標記(黃綠兩種顏色標記,三片葉子和五片葉子的標記,大小的圖片標記,圓蘿卜與長蘿卜的標記)。

  幼兒操作材料:顏色,大小,形狀和葉子數量不同的蘿卜圖片若干;框框圖片一人一份。貼有不同特點蘿卜標記的實物框框。

  【活動過程】

  一、蘿卜豐收了

  出示蘿卜,將蘿卜圖片隨意貼在黑板上。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你們看看這些蘿卜長得是什么樣的?”

  “這些是兔奶奶家的蘿卜。天氣變得越來越冷,兔奶奶想把蘿卜藏起來,你們愿意幫助兔奶奶嗎?”

  二、收蘿卜

  操作1:觀察實物框的'標記,把蘿卜圖片放入相應框內。

  提問:“你的蘿卜放在那個框?為什么?”

  總結:把有共同特征的蘿卜放在一起,這種方法就叫做分類。

  操作2:教師引導幼兒按蘿卜特征,分類放在圖片的兩個小框內!霸谀銈兊奈蛔由线有兔奶奶采來的蘿卜,它想請我們把這些蘿卜分類放在兩個框框內,你們看看可以用什么辦法把這些蘿卜分放在這兩個小框里呢?”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請幼兒表述自己分類的方法。

  教師根據幼兒的表述貼上相應標記。如:按顏色分。教師根據幼兒的敘述出示黃,綠兩種顏色標記貼在磁性筐子圖片旁邊。

  教師總結幼兒不同的分類方法。(顏色,大小,形狀和葉子數量分類)

  【活動延伸】

  用分類的方法,給兔奶奶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其實在我們生活中為了方便,也會把許多的東西進行分類。接下去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看看,還有什么東西需要給它分分類。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氣氛是較活躍的,大部分孩子也掌握了按物體的兩個特征分類,操作也基本是正確的。但在第一過程中,按第一特征(顏色)分類是較明顯的,按第二特征(葉子的多少)分類時,由于葉子多少畫得不夠明顯,是在老師的提醒下分出來的。在第三過程中,引導幼兒觀察標志并表達出來,這個環(huán)節(jié)已在第二過程講解的很清楚了,這樣就覺得太煩了,而且時間也不多了。另外,在黑板上操作收蘿卜時,地里的蘿卜比應收的蘿卜多出兩個,并引導幼兒別收錯了。由于受到書上操怍材料的局限性(應采的蘑菇是剛好的),這樣就出現了第三過程比第二過程簡單的現象。

  通過這個活動,讓我認識到了教師制作教具時,應注意可操作性。在集體操作時,教師不要偷懶,自己設計操作材料,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小百科:蘿卜十字花科蘿卜屬二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100厘米,直根肉質,長圓形、球形或圓錐形,外皮綠色、白色或紅色,莖有分枝,無毛,稍具粉霜。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在學習數字2—4的組成的基礎上,已經知道數字如何分成,并且能有多種分成方法。但在動手操作記錄上面卻不怎么好。因此,在接下來組織幼兒學習5的組成時,我把重點放在幼兒動手操作上面,并進一步學習5的組成。使其更深入的了解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的關系。同時,我又考慮到學習數字組成的枯燥性,采用了游戲的'形式開展本次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yōu)化的結合。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在嘗試操作活動中,學習數字5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力。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能理解5的組成與分解。

  難點是能熟練操作范例表。

  活動準備

  1.小盤每人一只,瓶蓋每人5只(也可用正反棋、雙面雪花片等)。

  2.二套練習紙每人各一份。

  3.教師用范例表各一份。

  4.數形小方塊若干。

  5.鉛筆每人一支。

  活動過程

  一、幼兒第一次嘗試

  1.幼兒每人手持5只瓶蓋,在小盤里撒,看看瓶蓋有幾個朝上,幾個朝下?(邊撤邊做記錄) 能力強:用鉛筆寫在記錄紙上。能力弱:用數形小方塊在記錄紙上表示。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討論:

  (1)你玩出了幾種方法?有幾種不同的結果?

  (2)用什么好辦法把這四種方法全部記住?

  4.小結:撒5只瓶蓋按正、反面區(qū)分有四種不同的結果。<文章.出自教案網.> (邊歸納邊有規(guī)律地記錄于范例表中)

  5.延伸活動:

  (1)可與同伴比比,看誰玩出的方法最多?

  (2)回家后,也與爸爸、媽媽玩這一游戲,比比誰玩出的方法最多?

  二、幼兒第二次嘗試

  1.幼兒每人一張圖表,上面有許多空格,請幼兒將其補填完整。提示: (1)觀察表格中的不同點。(圓點與數字的區(qū)別) (2)按照表格中圓點與數字的提示,正確填寫。(若表中的第一行是圓點,則下面的空格也用圓點表示,若表中的第一行是數字,則下面的空格也用數字表示)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能力強:用筆直接記錄于紙上。能力弱:可用5只瓶蓋操作,并用數形小方塊表示。

  3.討論:請個別幼兒在范例表中進行操作,并要求全體幼兒驗證。

  4、教師進行小結,用分合式表示,和孩子一起讀出分合式,并講解分合號、總數與部分數

  5、拍手游戲:“小朋友,我問你,5可以分成3和幾?老師,我告訴你,5可以分成3和2!币源擞螒蚴褂變菏炀氄莆5的組成與分解。

  三、講評、小結幼兒活動情況

  四、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中鞏固5的組成與分解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層層遞進,每個環(huán)節(jié)發(fā)散幼兒思維,從而知道了5的組成,并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并創(chuàng)設了較好的生生互動的環(huán)境,活動效果較好。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目標:

  1.能說出球體的名稱,知道球體的外形特征。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準備:

  1.幼兒每人一個小筐子,筐內有乒乓球、圓片紙、鉛筆、操作材料各一。

  3.教師演示用的大范例,教室內角落放有球體形狀的物體。

  過程:

  1.請幼兒拿乒乓球,從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邊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狀的。請幼兒觀察后回答。

  教師小結:乒乓球從各個方向看,它都是圓的。

  4.把球放在桌子上,讓幼兒玩球。注意不要讓球離開桌面,引導幼兒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滾動,并啟發(fā)幼兒說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滾動。

  教師小結:球能向各個方向滾動,

  5.請幼兒拿圓片紙,比較圓片紙和乒乓球的不同,進一步了解球體的特征。

  引導幼兒從各個方向看圓片紙,從旁邊看是一條線,幼兒觀察回答,教師小結。

  小結:球體的外部特征,從各個方向看都是圓的,能往各個方向滾動的,這樣的`形狀叫球體。

  6.找找哪些東西是球體的?

  請幼兒想想并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的球體形狀的,說說為什么要做成球體形狀?

  8.活動結束。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07-20

大班數學教案07-06

大班智力數學教案03-01

大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02-25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2

大班數學教案01-12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23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23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24

大班數學教案及反思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