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07-29 08:04:19 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熱)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教案(熱)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指導思想:

  通過《望廬山瀑布》的教學,力求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思想。在教師指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擁有學習的自主權(quán),使學生主動學習,善于學習,會學習,培養(yǎng)自主創(chuàng)新性學習的能力,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chǔ)。

  教學思路:

  首先,根據(jù)大綱要求,給學生整體感知,讓學生對整首詩有一個整體印象。然后,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shè)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適時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自學探究,創(chuàng)建自讀自悟的機會,讓學生充分地自主學習。從學生已知入手,探討未知。引導學生自主的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強調(diào)學生的積極參與與全程參與。其次,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導學生朗讀。以讀為本,把讀與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jié)合,并不斷提高讀的要求,使學生感受到詩詞的魅力,領(lǐng)悟到祖國文字的凝練。最后,加強課內(nèi)外結(jié)合,打破了課內(nèi)外的界線,擴大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注重了知識的積累運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詩句,了解古詩內(nèi)容,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2、學會詩中的生字新詞。

  3、背誦這首古詩。

  教學方法:啟發(fā)式、討論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式導入:

  1、請同學們背一首你最喜歡的古詩給大家聽。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望廬山瀑布》。

  二、檢查預習:

  1、學生交流所了解的李白。

  2、李白是怎樣描寫廬山瀑布的?

  3、出示圖片,老師也來做一回詩人,請同學們告訴我,應該站在哪兒來給大家吟誦這首詩呢?(望遙說明詩人是站在遠處觀察瀑布的。)

  通過老師的吟誦,廬山瀑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學生自學:

  1、出示自學提綱:

 。1)說說每句詩的意思,借助字典或聯(lián)系詩句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生、遙、川、疑、飛。

  (2)有感情地朗讀一下這首詩。

 。3)通過自學,你又產(chǎn)生了什么問題?

  2、學生自學。

  3、四人小組交流學習所得。

  四、師生共同學詩:

 。ㄒ唬┱埻瑢W們自由讀詩,交流你讀懂了哪些內(nèi)容?

 。▽W生談到哪句,交流哪句)

  日照香爐生紫煙:

 。1)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2)詩中哪個詞是升起的意思?

 。3)紅日、高山、紫霧詩人用寥寥幾個字,就把我們帶入了如詩如畫的境界,你能把它讀得那么美嗎?

 。4)學生有感情到朗讀。

  遙看瀑布掛前川:

 。1)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2)理解:川,河流。

 。3)指導朗讀:讀出瀑布的氣勢。

  飛流直下三千尺:

 。1)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2)學生體會飛流直下。

 。3)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疑是銀河落九天:

 。1)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2)重點理解:疑,體會李白詩的風格。

 。3)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二)學生質(zhì)疑:

  1、生為什么不用升?(1)學生談自己的理解。(2)生,產(chǎn)生而后升起。

  2、掛,誰能把瀑布掛在山川前面?(1)學生交流。(2)老師引導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神奇,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指導朗讀。

  (1)此時,你就是大詩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這樣的景象:萬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瀑布飛騰奔涌,傾瀉直下,你想怎樣吟誦這首詩?(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習慣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動作,有感情地讀詩。)

 。2)配樂朗讀。

  六、學習李白的另一首詩〈秋浦歌〉。

  七、拓展延伸。

 。ㄒ唬⿲W生匯報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其它詩。(學生自備投影片,把詩中的內(nèi)容講給大家聽。)

 。ǘ┱埬氵x擇你喜歡的一首詩背下了。

  八、作業(yè):

  1、預習《絕句》,了解杜甫的有關(guān)情況,并搜集杜甫的詩。

  2、選擇作業(yè)

 。1)把今天學到的詩寫在讀書筆記上。

 。2)請你用一段文字描述廬山瀑布的美麗景色。

  板書設(shè)計:

  紅日

  紫煙

  瀑布掛前川

  美

  飛流

  直下

  銀河落九天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熟讀古詩,熟背古詩,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與韻味。

  2、理解古詩的含義,著重理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句詩所蘊涵的深義和喻義。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

  4、體會作者孟郊所表達的思母情懷;并能用思想和行動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教學過程:

  一、閱讀圖片,情感鋪墊(5-6分)

  一邊聽音樂,一邊認真地閱讀《母子圖》,你從圖畫中看出了什么?(學生反饋,教師點評)

 。A案:1、年邁的母親在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制衣服,兒子在床上酣睡;2、夜已深了,母親不辭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針一線為兒子縫衣服,祝愿孩子遠行平安,并希望早日歸來。3、這是一個好學上進的孩子)

  師述:看到這樣一幅動人的母子圖,你就會想怎樣的一首詩?

 。ㄒ觥队巫右鳌贰⒆髡撸好辖,唐朝詩人。)

  師述:孟郊唐朝著名詩人,很早時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與自己的母親相依為命,自己從小刻苦攻讀,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歲才中進士,當了一名縣官。這首詩就是孟郊當了縣官了之后,回憶往事,思緒萬千時候?qū)懢偷摹O旅嫖覀兙蛠硇蕾p這首古詩。

  二、節(jié)奏朗讀,引入情感(5分)

  出示本詩,指導朗讀,初步導出學生的感情。(用反復誦讀的方式來激動學生的情感)

 。1)請學生來朗誦。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2)讓聽的學生說出她讀出了一種怎樣的感情來?

  (預案:深情的、語氣先緩慢再強烈升高、有一種母愛的偉大與對母親的關(guān)懷的感覺)

 。3)帶全體同學朗讀,全體學生齊讀、朗誦,也同樣來讀出這樣一種感情來。

  三、理解詩意,揮發(fā)情感(7分)

  再讀一讀古詩,你說說有哪些意思不明白的。

 。ㄗ杂勺x,可以小組討論;也可以直接向參考書尋求答案)

 。1)、你認為在這首詩中,哪幾句是比較容易理解的?(1-4句)說說你的理解,并告訴老師你是借助什么來理解的?

 。ń柚簠⒖假Y料、圖畫、想象、以前的舊知識)

  (2)、最后一句話最難以理解。

  方法:

  A、先來讀一讀。

  B、這句話描述的是什么?

  C、再理解重點的詞語:

  意恐心里擔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兒女的心意;

  三春暉三月里春天溫暖的太陽。

  D、最后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母親像春天對小草般的恩情,誰說子女能報答的完呢?母親這份慈愛與關(guān)切,真不是我們微小的心意所能報答的。誰說那些綠茵茵的小草,就能報答太陽母親的光輝呢?

  四、情讀體驗,深入悟情(10分)

  師述:同學們,讓我們再一次來看看這幅圖畫,當年邁的老母親在油燈下,眼睛昏花,動作遲緩,但由于對兒女的愛牽動著她心,堅持到底,一定要為孩子縫制一件衣服。

  看到此情此景,我們就會油然地對這位母親產(chǎn)生一種崇敬的感情,請你說說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A案:一位慈祥的母親、一位愛子如命的母親、一位關(guān)心孩子的母親)

  表達了她的一種怎樣的感情?

 。A案:把自己對兒女的愛心與關(guān)切全部融入了一針一線之中,期盼孩子早日回家,早日團圓;游子穿在身上的不僅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顆母親的愛心)

  師述:是啊,可憐天下父母心,古代吳越民間有一種風俗,家中有人要出遠門,母親或妻子要為他做衣服,針線一定要縫得細密,這樣出門人才會早早歸來。你能再來有感情地朗讀文章中的前四句古詩嗎?

  師述:假如你就是那位孩子;假如你明天就要遠行,在睡眠中偶然看到此情此景;假如你就是孟郊,穿著母親為你連夜趕制的衣服你會怎樣想?

  (預案: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恩情不能報以萬一,對母親無限的熱愛與崇敬,這是孟郊的心聲。)

  是啊,母愛難忘,母情難舍,請你再來讀一讀最后兩句詩。(讀出一種深情而感激的語氣來。)

  五、嘗試實踐,延續(xù)情感(6分)

 。1)、母愛是純真的,母愛是無私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今天當你讀到這首詩的時候,體會到孟郊和母親之間的互敬,這是一種天倫。同學們,現(xiàn)在就以您的筆,寫寫自己對母親的感情。

  板書親愛的爸爸、媽媽:謝謝你十多年來對我的關(guān)心和愛護。(再聽剛才的音樂,進入情境后,嘗試書寫)

 。2)、寫好一段話,交流這段話。

  六、評價交流,深化情感(6)

  1、請幾位同學來讀讀自己所寫的文字,簡要評價。

  2、在課后可繼續(xù)學習另外的一首古詩《游子吟》。

  附1:

  游子吟

  鄉(xiāng)井土,舊田地,幾丘幾池;

  人已異,景依稀,幾回夢里。

  山千仞,水萬里,阻斷歸期;

  一根煙,一支筆,一紙鄉(xiāng)思。

  誰能會,游子意,點點滴滴;

  待何日,歸故里,落紅春泥。

  附2:游子吟的圖片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平安無事”、“逗弄”、“甩脫”等詞語。積累“干涸”、“痛楚”、“實事求是”等詞語。

  3.初步學習閱讀參考資料:能讀懂課后的注釋,懂得注釋的作用。

  4.熟讀課文,了解第二節(jié)與后面四節(jié)的關(guān)系。

  5.體會作者親近動物、喜愛動物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讀通全文

  1.同學們,你們最喜歡的小動物是什么?能用幾句話來說說嗎?

  2.今天,我們來學習秦牧的作品《我喜歡小動物》。

  出示:

  26.我喜歡小動物(齊讀課題)

  3.輕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二、學習閱讀注釋

  1.同學們,我們以前是否接觸過注釋?請說說你的了解。

  2.請學生到課文中去找找注釋在哪里?(篇末)

  師:注釋有的在當頁,有的在篇末。

  3.用實物投影儀出示注釋在當頁的文章。

  4.本文的注釋有幾個?標在哪里?

  師:本課的注釋只有一個,注釋符號用數(shù)字加小圈標在題目的右上方。這個注釋是對全文作說明。除此之外,還有對文章字、詞、句的解釋,我們以前接觸過不少。

  5.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本課的注釋,交流一下你能從中讀懂些什么?

  6.學生自讀、交流,教師概括:

  從注釋中我們能了解到文章作者、主要作品、改動情況。

  7.請學生說說注釋的作用。

  8.除此之外,你對作者還有什么了解?你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集體交流。

  說明: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學會查找、閱讀資料。這節(jié)課的訓練包括兩個要求:一、指導學生閱讀文后注釋,從而使他們明白注釋能幫助自己理解課文,并了解一些有關(guān)注釋的知識,這個要求是主要的,在上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是作為重點訓練的。二、課前讓學生們通過各種渠道(如書籍、報刊、上網(wǎng)、聽家人講述)去了解作家、作品。這個要求是次要的,可根據(jù)學生的情況作相應的調(diào)整。

  三、學習字詞

  1.聽課文錄音進一步感知課文。用“△”將不理解的'詞語標出。

  2.四人小組自學生字。

  3.出示:

  鱷 鯽 鱉

  歸類識字,三個生字都和魚有關(guān),書空。

  “鱉”就是“甲魚”。指導鱉字上半部的寫法。

  4.交流不理解的詞語

  吻端:指鱉的嘴。

  逗弄:逗引……玩

  甩脫:擺脫,文中指“我”不斷地做甩手動作(可以做動作幫助學生理解),鱉終于松口了。

  平安無事:文中指沒被鱉咬到過。

  不勝其煩:勝:承受。指大人不能承受我的多次請求,煩透了。

  5.分節(jié)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感情朗讀

  1.年幼時的秦牧是一個非常喜歡小動物的孩子。他與小動物們朝夕相處,將它們當作了玩伴。課文是這樣寫的:

  出示:

  在耍弄小動物的當中,我做過一些有趣的事,也做過一些蠢事。

  個別讀——齊讀

  2.想想文中哪些小節(jié)寫的是我做的趣事,哪些寫的是我做的蠢事呢?

  趣事(3、4節(jié))

  蠢事(5、6節(jié))或(5、6、7節(jié))

  課文3-6(7)節(jié)就是圍繞第2節(jié)展開描寫的。

  3.再讀3-6節(jié),用概括的語言來說說兩道填空題。

  在耍弄小動物的當中,我做過的有趣的事情是:(將過山鯽從水缸里撈出來,放在地面上,看它們躍動。)

  在耍弄小動物的當中,我做過的愚蠢的事情是:(用手指去逗弄鱉,以致于被它咬得血淋淋的。)

  說明: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用概括、簡練的語言回答這兩題是有一定難度的。有可能學生會讀出第4節(jié)或第6節(jié)中大段的語句。那么教師就應該耐住性子,給予學生一種寬松的環(huán)境,指導學生找到文中最關(guān)鍵的詞語,表達上不求統(tǒng)一,意思正確,句子完整通順即可。

  4.你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出“趣”字,哪些地方又體會出“蠢”字?用不同的符號標示出來,在四人小組里交流一下,試著把它讀好。

  5.集體交流。

  個別讀——小組讀

  五、品詞析句,積累詞語

  1.三讀課文,找到你欣賞的詞句,用“——”劃出,說說理由。

  2.集體交流(萬一學生找不到事先教師希望他們積累的句子的話,教師可以先出示一句)。

  舉例:

  “聽說天旱的時候,它能夠從于涸的地方,不斷躍動,找到有水的地方,再度生活下去!

 。1)結(jié)合查字典理解“涸”就是水干的意思,用上“干涸”這個詞語使文章更有了文采。

  (2)體會過山鯽的生命力很強(從“干涸的地方”到“有水的地方”,也許有很長的距離,但它不會很快死亡,而是靠“不斷躍動”找到生的希望)。

  3.讀好自己喜歡的一句話。

  個別讀——小組比賽讀

  六、總結(jié)課文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如果我們親近它們、善待它們,它們也會以各自獨特的方式來回報我們,讓我們同動物們和諧地相處!

  七、課外延伸

  1.你在親近小動物時有什么趣事或蠢事?在四人小組里交流。

  2.全班交流。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鳥語》是一篇充滿童趣、耐人品味的好文章。課文以生活中生動真實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達了“我”傾聽、揣摩鳥語的情景,字里行間都充滿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文章寫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的獨特感受.

  二、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疏忽、頑強”造句。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4、觀察一種喜歡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三、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后,想問什么問題?(鳥兒怎么會說話呢?鳥兒會說些什么?人怎么能聽懂鳥兒說的話?)

  二、初讀指導

  1、自讀課文。

 。1)輕聲自由讀,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

 。2)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通曉矯健催促無拘無束疏忽預報應驗呆楞楞

  (3)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

  2、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生字讀音。

 。2)交流詞語的掌握情況。

 。3)指名分自然段試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三、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纯茨膸讉自然段聯(lián)系比較緊密,合起來講了一個意思,就合并為一段,哪個自然段單獨講了一個意思,就獨立成段。

  2、分組交流。

  3、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我”從小就愛鳥,愛聽鳥語,并想通曉鳥語。

  第二段(第4-11自然段);“我”從鳥兒們的語言中悟出了許多做人的道理。第三段(第12自然段)鳥是人類的好朋友。四、作業(yè)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指讀生字詞。

  二、精讀指導

  1、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1自然段,填空:我從小就愛鳥,愛看(),愛()。

 。2)自由讀第2自然段。指名講公治長的故事。理解“通曉”

  (3)指導朗讀第3自然段。“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治長’。 边@句話怎樣讀?(要把“我”那種向往的心情讀出來。)

  2、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4-9自然段,把“我”喜愛布谷鳥的地方畫出來多讀幾遍。讀后討論,相機指導朗讀。

 、偎鼈兡恰安脊、布谷”的親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們快快出工呢!從哪些詞看出“我”對布谷鳥的喜愛?(親切、分明)指導朗讀

 、谶@樣無拘無束的一問一答,有趣極了,我自己仿佛也變成了一只翩翩飛翔的鳥兒。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我”與布谷鳥對話的有趣。指導朗讀

 、垡幌肫鸩脊萨B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指導朗讀

 。2)讀第10-11自然段,體會鳥語的“豐富”及鳥語給“我”的心靈帶來的影響。

 、僖x第10自然段。人們?yōu)槭裁聪矚g“喜鵲”?從哪兒看出人們喜歡“喜鵲”?從哪兒看出“我”的愛鳥之情?

 、谥该x第11自然段,思考:從哪些詞句看出“我“與鳥兒建立了異常深厚的感情?讀后朗讀,指導朗讀。

  (3)小結(jié):“我”不光聽懂了鳥語,而且從鳥語中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3、學習第三段!拔摇迸c鳥兒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鳥兒成了“我”學習的榜樣,所以“我‘情不自禁地發(fā)出感嘆。齊讀最后一段。

  三、總結(jié)課文。

  1、朗讀全文。

  2、討論:為什么說“鳥兒的確是人類的好朋友”?

  3、總結(jié)。

  四、作業(yè)

  1、造句:疏忽……頑強……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

  1、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個自然段都只有一句話,很容易背誦。

  2、重點指導背誦其他部分。

 。1)第2、3自然段引導學生按語言的敘述順序進行記憶。

 、龠呑x邊記: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

 、诰毩暠痴b

 。2)第4-11自然段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文字在頭腦中構(gòu)成的畫面幫助記憶。

  ①邊讀邊在腦子里想象畫面。

  ②練習背誦。

  三、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2、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寫法,說說難寫的和容易寫錯的字。

  四、作業(yè)

  1、鋼筆描紅。

  2、抄寫詞語。

  3、比一比,再組詞。

  治()催()碌()預()

  冶()摧()綠()碩()

  4、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從()的燕子那里,我()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的大雁那里,我();從()的蒼鷹那里,我()……

  5、仔細觀察一種你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六、板書設(shè)計:

  15鳥語

  接近交談

  鳥語傾聽猜想(豐富)

  人類的朋友

  七、教學后記:蘇教版小語四下《鳥語》是一篇充滿童趣、耐人品味的好文章。課文以生活中生動真實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達了“我”傾聽、揣摩鳥語的情景,字里行間都充滿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文章寫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的獨特感受,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經(jīng)歷著“我”的經(jīng)歷,感受到“我”的.感受,使孩子們在與文本對話的同時,體會到深深的人鳥情,教學這一課我做了如下嘗試:

  一、激發(fā)興趣——愛鳥

  課開始,我借助多媒體播放“百鳥爭鳴”的視頻畫面,以此把學生領(lǐng)進鳥兒的世界,面對如此熱鬧的場面,學生不會無動于衷。于是,他們也像鳥兒一樣情不自禁地嘰嘰喳喳議論開來,此時的情緒表達是他們的主觀所需,于是感嘆句、反問句等表達強烈感情的話語此起彼伏:“多么可愛的鳥兒呀!”“怎么會有這么多鳥兒呢?”“太壯觀了!”“鳥兒的鳴叫真聽牙!”由此可見,鳥兒的形象美已把學生心中的“愛鳥情”激活。

  二、引發(fā)對話——知鳥

  在學生對鳥兒已有“好感”的基礎(chǔ)上,教師再繪聲繪色地講述公冶長的故事,使鳥兒的魅力倍增,“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啊!”此時也成為了孩子們的心聲!傍B兒”真能表白么?我們能否聽懂?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猜想、帶著向往走進文本。贊可夫認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lǐng)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此時,把課文讀通、感知課文內(nèi)容便是“觸及精神需要”,他們迫不及待地走進文本,進行自主、有效的對話。

  三、啟發(fā)性靈——懂鳥

  有人曾經(jīng)說過:小孩子都是有靈性的,天生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表現(xiàn)欲,他們對課文中的人、事、物都會產(chǎn)生自己獨有的感受和想法,雖然他們說不清,但一心想表現(xiàn),教師要給他們充分的機會。學生在初讀感知的基礎(chǔ)上,“我”與鳥兒動聽的交談感染著他們,由動聽到動心,他們也想嘗試著做鳥兒的知音。于是,再次播放百鳥爭鳴的視頻請學生欣賞,并創(chuàng)設(shè)讓他們表現(xiàn)的空間,即:觀后可把自己的收獲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在這種“有我之境”中,學生便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放進他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以他們獨特的心態(tài)聆聽鳥語,并將他們的獨特的感受以各種方式表現(xiàn)出來:有的在文中搜索與“我”同感的句段,細細欣賞品味;有一位學生談到“‘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說‘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嗎?”這一句時說:“有一次,我考了雙百分,放學的路上,喜鵲枝頭叫,仿佛在說:‘恭喜你呀,恭喜你呀!’所以我認為喜鵲真能給我們帶來喜訊!闭f完,他動情地朗讀了第10自然段;有的迫不及待地尋找恰當?shù)恼Z言,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表述:鴿子“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分明是催促我“多讀點書,多讀點書”,白頭翁在告訴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有的學生說,上次我過生日,同學們?yōu)槲页诉@樣一首歌“小斑鳩對我說:‘咕咕’,幸福,‘咕咕咕咕’,真幸福。你可真幸!,這次聽鳥語,我仿佛又聽到這首歌??孩子們盡情地渲染著,多角色、多層面地觸摸語言、揣摩語言,教師適時點撥。

  四、情感延伸——護鳥

  學生在上述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對鳥兒的喜愛之情已默默地滲透到他們的心中,鳥能給人啟迪、帶來智慧和樂趣,還有哪些可愛之處?聯(lián)系舊知,學生知道鳥兒是森林的護衛(wèi)天使,是人類的朋友。你現(xiàn)在最想為鳥兒做點什么?孩子們有的寫詩贊鳥,有的寫護鳥標語,有的走出校園為鳥兒護窩搭巢??愛鳥之情化為實際行動,既升華了情感又付諸了實踐。

  愛鳥、知鳥、懂鳥、護鳥,將文本激活,將舊知激活,將孩子們的情感激活。聲聲鳥語都牽動著孩子們的心,體現(xiàn)著孩子們心中的愛鳥情。的柔弱無援,還可欣賞某些寫法。以下為閱讀的第三層面:帶著問題研讀課文,經(jīng)受人文熏陶,提升心靈感悟。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2-21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麻雀》教案07-24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12-25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03-30

小學語文備課教案06-13

小學語文教案06-24

小學語文貓的教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