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經(jīng)典)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語言之外還有其他的溝通方式,如:手語、旗語、行軍語等。
2、學習一些簡單的手語動作。
3、通過學習手語,體會有聽力障礙的人的不便,進而培養(yǎng)幼兒的同情心。
【活動準備】
1、擴音器(喇叭)、歌曲《感恩的心》教師學會簡單的手語。
2、旗語、行軍語圖片。
【活動過程】
一、以“歡迎客人老師”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咱們班上來了這么多客人老師,我們給客人老師表演個節(jié)目吧!
師:如果站在廣場上,為更多的人表演該怎么辦呀?
請一名幼兒上前表演(感受擴音的效果)
教師小結:話筒(麥克風)是一種傳聲器,借助于電的功能把我們的聲音擴大了,再通過音箱放出來,我們的聲音就變得非常大了。
——引出聾啞人。
二、聽不見聲音的'人們。
師:我們怎樣才能和聾啞人進行交流呢?
師:和幼兒一起創(chuàng)編簡單的手語。
——情景表演
教師小結:手語是聾啞人特有的交流方式,聾啞人的手就是他們的嘴巴。
師:聾啞人能唱歌嗎?他們用什么部位來演唱?
——表演手語歌曲《感恩的心》。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特殊的行業(yè),他們在交流的時候也不能說話。
三、了解一些特殊行業(yè)的語言。
交通語
——和幼兒一起創(chuàng)編指揮交通的手勢。
——進行情景表演。
——如果是在蒼茫的大海上,兩條船上的人想說話,他們怎樣交流?
旗語
——在大海上,兩艘船碰面了,他們是怎樣打招呼的?
——和幼兒一起看圖片,了解旗語。
(旗語是世界各國海軍通用的語言。不同的旗子代表不同的意思,我們看到的這個是手旗旗語。適用于白天、距離較近且視距良好的情況下。夜間距離較近時,一般使用燈光通信。)
——提供旗子和幼兒進行簡單的旗語創(chuàng)編。
行軍語
——特種部隊在抓捕壞人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安靜,他們也有自己的行業(yè)語言,叫做行軍語。
——觀看圖片和幼兒創(chuàng)編簡單的行軍語。
總結性談話:小朋友,剛才我們說到交通語、旗語、行軍語都是很特殊的語言,是在沒有辦法說話的情況下,用手勢、動作代表要說的話。由于他們說的要讓人家看懂,所以都是非常簡單、直接的,有些不好懂的只有他們自己的人才可以看懂的,而且還必須是有回應的語言,我們就叫它特殊行業(yè)語言。
——剛剛小朋友做的交通指揮手勢非常帥氣,很像個小警察,讓我們一起開著我們的小汽車到幼兒園的大馬路上指揮交通吧!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笑呀笑》,體會歌曲中歡快、愉悅的氣氛。
2、知道笑與人的密切聯(lián)系。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手帕一條。
3、笑臉圖及“月亮嘴”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扮笑臉”增強活動氣氛。
你們會笑嗎?你們平時怎樣笑的?請你們互相做個笑臉。
你們還會模仿別人的.笑容或笑聲。
2、學唱歌曲《笑呀笑》。
完整欣賞歌曲,理解歌詞的大意。
學唱歌曲,能夠面帶笑容歌唱。
3、討論笑與人的密切關系。
人們可以怎樣笑?請你學一學。(微笑、大笑……)
在什么時候應該微笑?什么時候可以大笑?
笑對人有好處嗎?(可以使自己的心情很好,也能讓別人的心情好,多笑可以預防一些疾病……)
4、游戲“貼笑臉”。
教師用紙板或蓋塑板剪成笑臉的輪廓,貼在黑板上(讓幼兒能夠摸出外形),請一名幼兒蒙上眼睛拿著“月亮嘴”(圖片背后稍微貼點膠)去貼,看看貼的是笑臉還是不高興的臉。
中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享受音樂律動的情趣。
2、讓幼兒在緊張的學習中得到緩解。
3、學會歌曲《上學最心》
教學重點;學會歌曲《上學最開心》
教學難點;學會歌曲《上學最開心》
教學準備;錄音帶、小貼畫。
一師生問候
小朋友們好
老師好
二;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上幼兒園開心嗎,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們,學一首歌曲《上學最開心》。
三;入課
1、教師播放錄音帶,讓幼兒欣賞歌曲《上學最開心》。
2、待幼兒欣賞完后,教師為幼兒朗誦一遍歌曲《上學最開心》
加深幼兒對歌詞的了解。
唱唱兒歌,跳跳舞,動動蠟筆,畫畫圖,舉起手兒數(shù)一數(shù),
有趣故事讀一讀,上學快樂又幸福。
3、教師給領著幼兒一句一句的唱啊,讓幼兒個深刻的感知音樂的美。
4、教師在幼兒以熟知的情況下,編一些簡單的.動作加在歌曲里,
使幼兒更深刻的記憶。
5、教師找個別幼兒表演一邊唱一邊跳。并給予獎勵。
游戲《比比誰好》
讓幼兒分好組,或找到自己的小伙伴,與他人進行比賽,既鞏固了歌曲,也達到了游戲的效果。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圍繞故事的情節(jié)積極思維,主動發(fā)問。
2、用較完整的語句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活動準備】
小雞、小鱷魚各一只,故事圖片一套,不同的結尾圖片若干,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介紹提要。
將故事提要向幼兒作介紹,同時演示小鱷魚和小雞。(介紹故事提要,主要讓幼兒了解故事大致內(nèi)容,突出關鍵)
這是一條小鱷魚當當,它和一只小雞交上了朋友。鱷魚們聽說后都說當當是個大傻瓜。當當?shù)陌职指嬖V它:雞肉是最有營養(yǎng)的美食。媽媽也勸當當和小雞見面時就吃了它補補身體。當當和小雞又在一起了?墒遣还苄‰u跟它說什么,當當就是不說話,因為它擔心自己一張嘴就會把小雞吃掉。最后小雞生氣地啄了當當一下,不愿和它玩了。
二、設疑解答。
。ㄍㄟ^設疑,引發(fā)幼兒思考的內(nèi)心需求,并能圍繞問題展開多向思維,同時為欣賞理解作品作鋪墊。)
教師設疑,請你們想一想:
1、為什么鱷魚們都說當當是個大傻瓜?
2、小雞啄了當當,當當會怎么做呢?
請幼兒圍繞問題,參與解答。(幼兒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和認識作出不同解答。)
三、看圖思考
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想象結果(盡情發(fā)揮幼兒想象力,提供充分想象的機會。)
幼兒自由選擇不同結尾的小圖片,邊看圖片邊自由討論、講述故事的結尾。
四、完整欣賞
。ㄍㄟ^視聽結合欣賞,對故事情節(jié)內(nèi)容有完整的印象,感知主要角色“小鱷魚”的特殊性,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
幼兒欣賞故事,聽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一遍。(配合圖片和實物投影儀)
五、多向交流
。▎l(fā)幼兒積極設疑和參與討論,既有利于激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教師也可及時反饋幼兒理解的程度,便于分層指導。)
1、引導幼兒發(fā)問,積極參與討論。
師:有什么聽不懂的或感興趣的'地方可以問、可以講。
2、教師設疑。
當當為什么不說話?它到底是不是一個沒禮貌的家伙?
六、延伸活動
(幼兒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聽聽講講、看看講講、畫畫講講。)
1、繪畫情節(jié):
將自己感興趣的情節(jié)畫下來,并可制成不同結尾的畫冊,布置于語言區(qū)中講述。
2、意愿聽講:
將故事錄音錄好后置于語言區(qū)中供幼兒聽講。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單向擦。打圈擦。四散擦的擦畫技能。
2、通過畫面借形想象,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各色顏料、毛筆、勾線筆、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顏料畫。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兩幅畫,你們看。請你仔細看一看、想一想。它像什么?”
幼:回答。
師:等幼兒說出后,用勾線筆畫出來。
二、示范。
師:小朋友真棒。想出了這么多。那你們知道這些漂亮的畫是怎么畫出來的嗎?今天我們就來學這個新本領叫“餐巾紙擦畫”。
第1步:用毛筆蘸顏料,舔一舔,在紙上,站一站,送回家。
第2步:露出小手臂,拿出餐巾紙,先對折,再對折,把食指藏進去。
第3步:往上擦,看像什么,往左擦,往右擦,看像什么?往四周,擦一擦。
第4步:想一想,像什么,用筆勾出來。
三、幼兒操作。
師:要求:可以畫兩個或三個,把紙畫滿了。
如果你想換一種顏色,可以和邊上小朋友交換毛筆。
四、。
師:請小朋友展示作品“你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活動反思:
我設計并執(zhí)教的同題異構活動內(nèi)容為《餐巾紙擦畫》,讓幼兒借形想象。新穎的活動材料和自由的活動形式極大的激發(fā)了幼兒的活動熱情。幼兒至始至終都是積極和老師一起快樂地游戲著。
在活動設計上,開始部分教師可以直接邊用形象化的語言邊示范作畫步驟,這樣可能會更好一些。
在操作中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的想象能力有待提高,劉禹舟、楊懿帆等小朋友擦出來的和想象出來的圖案不匹配,想歸想、畫歸畫;顒又杏袔孜挥變旱漠嬅嬗行┡K,顏色和在了一起,教師的餐巾紙還不夠,應該有幾種顏色就幾張餐巾紙,就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了。在桌子的.擺放上只考慮到讓幼兒有更寬松的操作環(huán)境,忽視了幼兒需要更細致的引導其觀察和指導。如果將分三組活動改為圍站在一個大的區(qū)域內(nèi),會更利于幼兒們聽清規(guī)則和在老師的幫助下活動。
從今天孩子作品的效果來看還是挺不錯的,我覺得這種“趣味式”的美術教育活動值得嘗試。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精選)07-29
中班教案【精選】07-29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1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中班教案[精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