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集合【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但凡看過《射雕英雄傳》的人都會對周伯通印象尤深,這位身懷絕技,傲視群雄的武林前輩,卻怎么也正經不起來,整天嘻嘻哈哈,跟什么人都打打鬧鬧。郭靖明明是他師侄的徒弟,他偏偏要與之稱兄道弟,實在讓人忍俊不禁。
不知怎的,最近總喜歡將于老師和老頑童給扯在了一起。
其一,大概因為于老師也是沒大沒小吧!你看他在課堂上全無一點師道尊嚴,十足一個大孩子。觀摩于老師的課,只感覺是在享受一位出色的大演員和一群天真的小演員之間精彩的表演——那詼諧的語言、夸張的動作、極富變化的表情,似乎真的將你帶入了神奇的語文藝術殿堂。瞧,《狐假虎威》中,于老師成了那只“東張西望、半信半疑”的老虎,你聽他氣急敗壞地喊道:“我也沒到退休年齡,也沒有犯錯誤,憑什么叫我下崗?”多有趣!而在《荷花》中,這位六十多歲的老頭又翩翩起舞,顯盡“婀娜”身姿。只曉得他京劇唱得好,誰料他還有這個本領?唉,一旦到了課堂上,到了孩子中間,他就和“老頑童”一樣,全亂了套了。可是,孩子們偏喜歡這樣的亂,亂得沒有距離,亂得沒有壓抑,而這不也就是我們一直在努力追求的課堂嗎?
其二,于老師也是一位“絕世高手”,他處理文本,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小語界恐怕無人出其右(我是這樣認為的,不知諸位贊同否?)。于老師曾坦然自言,其“鬼點子”很多。確實,于老師的`教學設計用一個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絕”。大到整節(jié)課的結構,小到具體的讀文習詞,他總能變著法兒讓孩子“進圈套”。他極會煽情,似是很隨意地就調動起了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欲罷不能,積極自主地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去,身心和智力得到和諧的發(fā)展,從而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說到這兒,大家都會憶起于老師最拿手的經典之作——《小稻秧脫險記》。雖然過去了好多年,可如今我們在處理“有氣無力”這個詞時,仍然毫不猶豫地選擇于老師當時的做法,你說怪不怪?
周伯通之所以有如此驚世駭俗的武功,完全得益于被困桃花島的潛心修煉。在人跡罕至之處,他終日以濤聲為伴,山石為友,排除一切干擾,始成大家。我想,于老師肯定沒有這樣離奇的遭遇,但他幾十年如一日地沉浸于讓他心醉的語文教學中,卻是不容懷疑的。幾十年的探索,幾十年的研究,幾十年的積累,也終于造就出了于老師這位“武林高手”。
他們二位,都屬于“山還是山”的世外高人,做他們的弟子應該是很幸運,很幸福的。“笨拙”的郭靖尚且被老頑童調教成一代宗師,于老師肯定早已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了。寫到此處,頓生奢想,何時能得于老師親自指點呢?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以及生活積累理解詩句的意思。
3.理解詩中所蘊含的哲理。
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
教學難點:
感悟詩的意境,理解“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所表達的思 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從小學一年級或者更早的時候,同學們就已經開始接觸古 詩,通過或讀或背的形式,相信同學們也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那現在有 沒有同學愿意來背誦你所知道的其中一首古詩了?生背誦已學過的古詩。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四課古詩二首里的第一首古詩《樂游源》。
2.播放學樂師生精彩的導學成果。
二、新授
。ㄒ唬┳髡吆喗
李商隱,唐代詩人。詩作文學價值很高。 主要作品有《錦瑟》《夜雨寄北》《無題》等。 名言佳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ǘ┏踝x詩文,感知詩意
1.要求學生至少讀四遍。前兩次讀準字音,看注釋了解詩意,了解全文內容。后兩次帶著感情去讀,注意其中的停頓。
2.老師指點朗讀,糾正其中的`錯誤,指出重點掌握的字詞。
3.學生自主朗讀詩歌,讀準讀通。
讀準字音:適( ) 驅( ) 昏( )
4.指名讀,糾正字音。
5.默讀古詩,結合課文里的解釋,掌握字詞,理解詩意。
。1)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夕陽: 好: 近: 黃昏:
。2)圖文結合,談談你對整首詩的理解?
。ㄈ┢纷x感悟
1.知詩人心
齊讀詩的第一、二句,思考:
。1)詩人何時驅車登古原?心情怎樣,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2)指導朗讀第一、二句,體會詩人郁悶壓抑的心情。
2.感詩景美。
。1)介紹樂游原:漢渲帝立樂游廟,又名樂游苑、樂游原。登上古原,全城風光盡收眼底。
。2)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閉目想象畫面:夕陽把它的金輝鋪灑下來, 這時的樂游原是怎樣的美景呢?遠望繁華的都市長安又是什么模樣?(學 生自由想象并表達)
3.悟詩人愁
(1) 面對美景,詩人有什么感慨?為什么會發(fā)出這種感慨?
。2)結合第三、四句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3) 指導朗讀第四句,學生體會詩人心情,讀出惆悵與傷感
三、練習
背誦古詩。
四、總結
這次他驅車登古原,卻不是為了去尋求感慨,而是為了排遣他此際的“向晚意不適”的情懷。
五、作業(yè)
這次他驅車登古原,卻不是為了去尋求感慨,而是為了排遣他此際的“向晚意不適”的情懷。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說明
識字3是本冊教材的第三單元的開篇課文。它是以對子的形式呈現,內容都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對子情境優(yōu)美,語言精煉,讀起來瑯瑯上口,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語感,積累語言。同時,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能使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大自然的神奇,產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對對子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在極富感染力的語境中教師應該在學生熟讀成誦的基礎上,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大自然的實際,采用多種方法識字。
學習目標
1、認識“霧、霜”等13個生字。會寫“和、語”等6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產生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重點:讀準字音,識記字形,學會對對子。
信息資料:生字卡片、關于大自然景物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在這個家園中有各種自然景觀、花草樹木和小動物們,我們大家都愛她。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識字3就是描寫一些自然景觀的,而且它還是一首對子歌,你們有興趣讀一讀嗎?
二、初讀課文,感知生字
1.預習反饋。有哪些小朋友已經預習過了?誰愿意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名3人分小節(jié)讀)
2.有意思嗎?你們也想讀嗎?自己輕聲地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拼音寶寶幫幫忙,也可以向同桌請教。
3.讓我們拿好書,眼睛看著書,一起來讀一讀吧!
4.讀得可真投入。∵想讀嗎?這回我們換個玩法,對著讀。
(1)師生合作讀第一小節(jié)。師板帖生字:霧、霜、霞,你發(fā)現了什么?他們的形成都和水有關系呢。利用偏旁來理解字意可真是個好辦法!
。2)第2小節(jié)指名一生模仿與同學合作對讀。板帖:蝶、蜂,你又發(fā)現了什么?為什么是蟲字旁呢?
。3)第3小節(jié)分大組合作。板帖:李、楊,你能說說你的發(fā)現嗎?為什么都用木字旁呢?
5.還想這樣讀嗎?同桌小朋友也來讀一讀。
6.會讀了嗎?真的會讀了嗎?好,合上書,眼睛看大屏幕。去掉拼音會讀嗎?齊讀。
7.(去掉對子的`后半部分)這樣你還能對嗎?好,咱們再來對對看。我們班的小朋友就是能干,讀著讀著都能背下來了!
8.我們再來拍手讀讀對子吧!
三、讀詞語和生字
1.大家讀得這么開心,我們再來玩?zhèn)游戲怎么樣?我這里有四朵云,要是你能讀準他們身上的詞語,就送給你。ㄖ该娜耍
打印后貼在卡紙上
云霧 和風細雨
花草 藍天碧野 萬紫千紅
桃李 楊柳 山清水秀 鳥語花香
朝陽——夕陽 朝霞——晚霞
(你發(fā)現了什么,誰能說說“朝”和“夕”的意思?)
2.仔細觀察云朵上的這些詞語,你有什么發(fā)現嗎?
3.多細心地發(fā)現!有些詞語拆開來就可以變成對子,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編些對子
4.請你來對對子,摘果子。
長對(短),方對(圓),黑夜對(白天)。
黑對(白),紅對(綠),山川對(河流)。
5.請你回家也和爸爸媽媽編編對子,看誰對得多,編得好。
6.小朋友們詞語讀得這么棒,我來給大家變個魔術!變什么呢?把詞語變成句子,你還能認出他們嗎?
這是一個萬紫千紅的季節(jié)!
陽光下,飛舞著許多的蜜蜂和蝴蝶!
溫州是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地方。
7.生字寶寶很調皮,藏在下面的句子里和大家捉迷藏呢,你能把他們找出來嗎?
紅臉兒朝陽出東方,專給小朋友灑霞光。
碧綠的田野禾苗壯,萬紫千紅花兒香。
蝴蝶姐姐花間舞,蜜蜂妹妹采蜜忙。
楊柳搖擺千條枝,桃李傍晚送夕陽。
四、練習
1.書寫指導:秀和香
請大家仔細觀察,你有發(fā)現嗎?(禾子頭;上下結構;)
重點指導“禾子頭”:寫得扁一些;上撇是平撇,不能寫成斜撇;豎要短,給下半部分留下空間,撇和捺盡量舒展。
“禾子頭”寫3個。
師范寫“秀”,提醒秀上禾的撇稍短些,放的是下半部分的撇,因為上面的禾字頭很懂得謙讓,要不然兩撇都那么長,就會打架了,這樣一讓,這個字就更好看了。
學生自由練寫“香”。
2.完成作業(yè)本2.3題。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學習看圖識字的方法、
2、學寫“日”、“田”、“禾”“火”四個生字。
3、初步了解中國漢字的歷史,感知中國漢字的神奇魅力、
學情分析
剛入學的孩子在課堂上面臨以下幾個問題:有的學生在幼兒園或者學前班已經學過了部分知識,在課堂上容易走神;而有些孩子因為零基礎,入學后沒多久就要開始寫字還有很大難度。天性好動的孩子們在長達40分鐘的課堂教學中,注意力很難持久;诖,我始終將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貫穿課堂始終,用自然的提示語,表揚,手勢動作等牢牢吸引孩子的眼睛,使他們邁出學語文的第一步。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認識八個字,會寫四個字。
2、學習看圖識字的方法。
教學難點:
感受漢字承載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涵。
教學過程
第一學時
賞畫導入,初識“象形”
1、出示水墨畫,學生觀察交流所見。
2、解釋象形字由來。
師:古代的水墨畫美麗,古代的人們更是聰明,他們?yōu)榱吮磉_自己的情感,就依據很多事物的樣子,造出了我們最早的漢字。這些漢字與物體的樣子很像,我們叫它象形字。瞧,(出示象形字“日”)這就是一個象形字,猜猜這是個什么字?這個日字,經過悠悠幾千年,就變成了現在的模樣。(出示田字格中的日字)
由圖片——象形字“日”——簡化字“日”,初步感知象形字是形義結合,了解學法。
指名讀“日”引導舌頭卷一點。
揭示課題
師:漢字中還有很多像日字這樣的象形字,我們都可以借助圖畫來認識。今天,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識字4,請小朋友們翻開書第11面。(出示課題)
字理識字,認形知意
1、出示月亮圖和“月”字,學生交流圖片內容,了解字義,識記漢字。
引導:月字瘦瘦長長的,特別是這一撇,特別像月亮彎彎的一邊。(出示月字)誰來讀?男生讀、女生讀。一起讀。
2、出示水流圖和“水”字,學生交流圖片內容,了解字義,識記漢字。引導:這水字的樣子特別像水流的模樣。
指名讀字,注意舌頭往后卷一點。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小火車,往哪開?
3、出示月亮圖和“月”字,學生交流圖片內容,了解字義,識記漢字。引導:看看我們現在的火字,跟圖畫有沒有相似的地方?是呀,上半部分像紅紅的火苗,下半部分像這里的柴火,字由畫來,看圖認字,方法多好呀!誰想讀?全班讀。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看圖,認識了四個字。一起來讀一讀。小火車,往哪開?小火車,繼續(xù)往哪開?同學們都能大聲準確地讀出來,真了不起。
4、學法遷移。根據11頁下面四幅圖猜“日”“月”“水”“火”四個會是什么字?
指名交流。
(山、石頭正音)
。ㄕf到田:(出示圖片)小朋友們如果有心,去郊外游玩,一定看過這樣的地方,方方的田地,周圍有一圈圈的田埂,農民們來往勞動,種植莊稼。就和我們的圖一樣)齊讀
。ㄕf到禾:(出示圖片)禾,就是我們常說的禾苗,瞧,禾苗慢慢生長,沉沉的稻穗壓彎了枝,經過碾壓、脫粒,就會成為大米,煮成香噴噴的米飯哦。R讀
5、讀字卡(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6、字卡游戲。課前為每位同學準備好字卡。學生拿出后與老師舉起相同的字卡并讀出字音。
7、生活識字。出示帶有生字的單位名稱,交通指示牌,餐廳名稱,甚食品包裝。學生找學過的`字。交流還在那些地方見過今天學的生字。
這么多字都在我們身邊經常出現,細心的小朋友以后可以多多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學會更多的生字哦!
規(guī)范寫字,養(yǎng)成習慣
1、小老師按筆順帶領書空“日”“田”。
2、觀察“日”“田”兩個字的相同點
3、師范寫(強調:日中間只有一橫,田要先橫后豎,兩個字都是先里頭后封口)
4、學生描紅并獨立書寫。
5、學些筆畫捺、點。(捺:從左上格起筆寫一個短橫,往右下方拉最后往右邊推出去。點:從左上方往右下方加力,像畫圓。)
6、小老師按筆順帶領書空“禾”“火”。
7、學生描紅并獨立書寫。教師巡視,特別強調寫字姿勢。
8、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點評。
拓展猜字,學法延伸
1、出示猜字練習,說清要求,學生自主連線。
2、出示答案并指導
。ǘ,這彎彎的羊角真像羊字的兩點;這鳥字的上半部分跟鳥頭還真像,特別是這一點,像鳥的——眼睛;兔字的那一點像小兔的——尾巴,這交織的網線跟網字的兩個撇點真像呀!這竹字的上半部分像圖中的——竹葉)全連對的小朋友舉手,這么多呀!表揚自己。
3、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很多新字,孩子們,要想認識更多字,我們除了看圖識字,還可以多多留心生活,從生活中識字,這樣,我們會成為更棒識字高手!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蹦苷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中的古詩。
、怖斫庹n文內容,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激勵學生努力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品味文中第二自然段,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二、復習。
⒈認讀詞語。
⒉聽配樂朗誦。
三、讀講課文,品味華山的高。
⒈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多媒體出示圖一,指導看圖,引導學生用“什么時候,誰去干什么?”句式說圖意,課文是怎樣寫的?
、浦该x第一自然段。
、橇私鈹⑹路椒ā
、染氄f:你能用“什么時間, 誰跟誰去干什么”說句話嗎?
、升R讀第一自然段。
、簿x第二、三自然段。
、抛杂勺x這兩節(jié)課文。
⑵學習第二自然段。
、俣嗝襟w出示圖二,指導看圖。
②設疑:爬華山為什么如此艱難呢?
③指導朗讀.
、艽藭r,他們會發(fā)出怎樣的`驚嘆?
相機出示句二、句三:。∪A山真高哇!競讀齊讀
、萑A山到底怎么個高法?相機出示句四、句五。
a 指名讀句子。
b 質疑問難。(多媒體出示圖二,指導看圖理解)
c 設疑:從這兩句話,你品味出華山的什么特點?
d 齊讀句子。
、拚勗挘合鄼C出示句六。點撥:“情不自禁”
⑦學習古詩:
a 指名讀。
b 小組學習:要求:你是怎樣理解這首詩的?請找出與詩句意思相對應的句子。找一找,并用“”劃出。( 師巡視)
c 指名讀句子,點評。
d 質疑問難:
e 詩文分組對照對應朗讀。
f 指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義。
g 競讀古詩。(評價)
⑶學習第三自然段。
①多媒體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讀(點評),表演讀。
②延伸:這首詩好在哪?這孩子是誰?當時幾歲?
、除R讀第四自然段。相機進行思想教育
三、課中休息。
四、齊讀全文?窗鍟、.總結課文。
五、課中鞏固
、备偙彻旁。
⒉課外延伸:
、哦嗝襟w出示動畫:欣賞華山的風光。
、剖占嘘P華山的資料。
⒊指導書寫生字:沿、頂、除
附板書:
22 詠華山
白云低
紅日近
高 除了……都……
艱難地爬登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園地教案04-10
《語文園地》教案02-21
語文母雞教案02-22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28
語文《氓》教案02-23
語文教案【精選】07-27
(經典)語文教案07-31
語文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