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8-10 09:48:14 教案

科學教案【范例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科學教案【范例10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各種感官,初步感知三角形物體的基本特征。

  2、喜歡參與探索活動,會用“三角形的xx”講述三角形物體。

  活動準備:

  1、托盤(人手一個)放在椅子下面。

  2、圓形、方形、三角形玩具(人手一個)。

  3、圓形、方形、三角形盒子各一只。

  4、三角形物體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自由探索

  師:(邊進活動室邊開始)寶寶,你們喜歡玩具嗎?今天蔣老師準備了一些玩具,你們想玩嗎?每人選一樣,找個空地方玩一玩,看一看它們是什么形狀的?

  幼兒自由探索。

  師:寶寶們,好玩嗎?帶著好玩的玩具回座位,讓玩具也休息一下吧!(放在椅子下)

  師:你的玩具是什么?是什么形狀的?用好聽的話說一說“圓圓的(方方的)xx”

  師:你的玩具和他們一樣嗎?是什么形狀的?

  師:它有1、2、3三條邊,還有1、2、3三只角,這是三角形玩具。哪個寶寶的玩具和他一樣是三角形玩具的,給大家看一看。

  二、送玩具回家

  師:老師這有個方方的盒子,這是方方的玩具的家,這個圓圓的盒子呢是圓圓的玩具的家,這個三角形盒子呀就是三角形玩具的家,送玩具回家的時候還要說句好聽的話“xx的玩具回家啦!”寶寶們拿好玩具送他們回家啦。

  師:寶寶們真能干,玩具都回家了,這是誰的.家?對,這是三角形玩具的家,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

  三、找三角形物體

  師:在我們上課的地方也有三角形的東西,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師:你找到了什么?

  四、延伸

  師: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三角形的東西,看,這是什么?(看課件)

  師:今天寶寶認識了三角形的東西,回家后也來找一找三角形的東西。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認識5個生字,寫11個生字。

  能力目標:體會作者具體描述事件,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對科學家的敬仰、對科學的熱愛。 教學重點: 體會阿基米德熱愛科學的精神。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聽過這樣一句話嗎:“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整個地球! 知道是誰說的嗎? (生:阿基米德)

  二、揭示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共同學習第六課《科學家阿基米德》。 (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

  讀文要求:

  1.強調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默讀課文,邊讀邊把課文中的'生詞畫出來讀。

  3.通讀全文后,弄清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阿基米德的幾件事。

  (兩件:1、阿基米德愛動腦筋的特點。2、阿基米德熱愛科學的特點)

  師:具體表現(xiàn)在那?現(xiàn)在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讀一讀。

  四、深入精讀: (以學生自己朗讀為主)。

  1. 了解阿基米德愛動腦筋的特點。(3----14自然段)

  師:阿基米德怎么愛動腦筋的?(讓學生簡單敘述阿基米德利用鏡子的放射原理,把敵人的船燒著了的故事。)

  理解重點句子:

  a、“不要慌,不要慌!”忽然有個人大聲喊叫起來。 (體現(xiàn)阿基米德的沉著、冷靜、果斷。讓學生讀出沉著、冷靜、果斷的感覺) b、“快回家去,把家里的鏡子全拿來!” (體現(xiàn)阿基米德的沉著、冷靜、果斷,聰明。反復讀讀中感悟)

  c、這時候,太陽高高地掛在天空,阿基米德指揮大家拿著鏡子,把反射的陽光對準第一艘軍艦上的帆蓬。也真奇怪,不一會兒,那艘軍艦的帆蓬就著火了。海風呼啦啦一吹。火越燒越旺,把軍艦也燒著了。(理解“越燒越旺”一詞,并讓學生舉例說。)

  師:為什么鏡子的光反射到帆蓬上,帆蓬就著火了呢?(引出下一段阿基米德說的話。)

  d、“我有什么本事呀?是太陽幫了咱們的忙!保w現(xiàn)阿基米德善于觀察思考,并利于用科學原理戰(zhàn)勝敵人)

 。ㄍㄟ^這件事,師講解有關的小知識,關于阿基米德的凹透鏡反射的原理,讓學生多了解課外知識,對知識進行擴展。同時,進一步體現(xiàn)阿基米德的愛動腦筋的特點)

  師:通過這個小故事,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秘的興趣。

  2.引導幼兒了解不同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

  3.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重點: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難點:不同的動物喜歡持不同的食物。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20多種,分散在四周,青草、竹子、桃子、骨頭、玉米等圖片。

  活動過程

  1.設置懸念,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斗喜歡去動物園,現(xiàn)在動物園來了新朋友。

  聽:旺---旺—旺誰來動物園啦?鼓勵幼兒說完整的話------小狗來動物園啦。

  看:(師表演動作)誰來動物園啦?鼓勵幼兒說出小猴來動物園啦。

  猜:像熊比熊小,像貓比貓大。竹筍是糧食,密林中安家。

  評析:通過聽聲音、看動作、猜謎語把小動物小狗、小羊、熊貓、小猴、鴿子、牛等動物引出來,一下子就把幼兒帶到了動物世界,激起他們的興趣。老師簡單的問題誰來動物園啦,幼兒容易回答。,貼近生活的實物讓幼兒很快找到了說話的感覺,為下步幼兒說更多更好的話打下了成功的基礎。

  2.找朋友,感知發(fā)現(xiàn)

 。1):認識食物

  師:飼養(yǎng)員叔叔給動物準備了好多吃的。

  出示:這是什么?(這是小草)這是什么樣的小草?鼓勵幼兒說出更多的句子。

  逐一出示竹子、桃子、骨頭、玉米等圖片,用多種形式說出這是什么

  評析:通過說這些食物,可以豐富幼兒的語言,還可以在幼兒之間做一個示范,幼兒之間互相學習。

 。2)動手操作,把食物送給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師: 你把什么送給誰?

  另師:謝謝你把嫩嫩的小草送給我。引導幼兒說出不客氣

  同樣的方法把食物送給其他小動物,老師可以扮作小動物說謝謝,幼兒可以扮作小動物說謝謝,也可集體說不客氣。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了教師示范、幼兒師范、師幼之間的互動,多種形式讓幼兒說出完整的話,用不同的詞語表達同一內容,學會交往中使用禮貌語言,對發(fā)展幼兒的語言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介紹朋友,進一步感知

  師:你的`朋友是誰,他喜歡吃什么?讓多名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并引導幼兒用多種形式說。

  師:誰還能說得更好?

  語言能力實在運用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師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通過師幼之間、幼兒之間的互,幼兒即了解了動物吃什么又發(fā)展了語言。

  3: 組織討論,擴散思維

  師:動物園里還有那些小動物,它們吃什么?和你最近的小朋友討論一下 。 指名幼兒回答。

  師:你是怎樣知道的?

  師結:了解動物吃什么可以聽別人說,可以看書,可以看電視,還可以自己觀察,有很多方法。

  師:你想知道小螞蟻小青蛙吃什么嗎?怎樣才能知道?讓幼兒多說。

  師:現(xiàn)在把你喜歡的小動物請回來,告訴大家它吃什么?

  評析:通過討論,了解熟悉的動物吃什么,教師的引導,讓幼兒知道探索動物食物奧秘的方法,從而激發(fā)了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秘的興趣。

  4:動物分類,提升經驗

  師:動物園來了這么多新朋友,咱們小朋友給它們開個慶祝會,看看你的朋友應該坐幾號餐桌,為什么?

  出示三張餐桌圖畫,先讓一位能力強的小朋友放 說一說為什么?然后讓每位幼兒都把自己的動物放到餐桌上并說一說。

  教師邊總結邊提問1號餐桌上的小動物吃草、蔬菜這些植物,我們叫它草食動物,2號餐桌上的小動物吃肉 我們叫它什么(肉食動物),鼓勵說的好得小朋友,誰能給三號餐桌上的小動物起個名字?教師提示三號餐桌上的小動物既吃植物又吃肉(雜食動物)。

  評析:給動物分類即是對原有經驗的再現(xiàn)又是對新知識的提升,語言能力更是得到提高,因為句子越來越長,內容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

  5: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知道了許多小動物吃什么,可動物非常多要想知道更多的動物吃什么,就需要小朋友想辦法,咱們要看誰發(fā)現(xiàn)的多誰知道得多,告訴小朋友們。

  評析:本活動把訓練幼兒的語言貫穿始終,幼兒的語言得到扎實的訓練,句子有短到長,內容有少到多,教師提問簡潔明了。在培養(yǎng)探索動物奧秘興趣上也給與一定方法和指導,幼兒易產生了興趣。

科學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會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過改進或設計新玩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2、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問題意識。體驗玩玩具的樂趣。

  3、知道各種玩具有大小、形狀、顏色等不同特征,并會用合適的方式加以描述。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會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并會用合適的方式加以描述。

  三、教學準備:學生準備玩具。

  四、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開始上科學課,它將把我們帶進科學的大門,去探索科學的`奧秘。這節(jié)課我們先從玩玩具開始,探索玩具里的科學。(板書課題)

  2、玩玩具、說特點。

  (1)教師提出活動要求。同學們可以先玩自己帶來的玩具,然后把你的玩具跟同學們交換著玩,還可以上來挑選老師帶來的玩具;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以小組為在玩的過程中,同學們要仔細觀察這些玩具有什么特點,可以怎樣玩,怎樣玩有趣味性,怎樣玩有創(chuàng)造性?在玩得過程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和問題,請記錄下來。

  (2)學生玩玩具,教師巡視指導。

 。3)引導學生介紹玩具的特點。

  師:誰來匯報一下你們的玩具有什么特點?可以怎樣玩,有哪些趣味玩法和創(chuàng)新玩法?

  學生匯報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這說明你們在玩玩具的同時學會了觀察。

  3、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在玩玩具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問題?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給大家說一說?

  師:這么多“為什么”,怎么去解決呢?我想只要同學們認真學習、大膽實踐,勤于研究,在今后的學習中一定會得到解決。

  4、設計或改進玩具

  提出活動要求:

  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那么多問題,你們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品質一點兒也不比科學家差,老師真佩服你們!在研究過程中,你們對現(xiàn)在的玩具還有哪些不滿意的地方?現(xiàn)在,就讓你們當一回“小科學家”、“小設計師”,充分發(fā)揮你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設計或改進一種玩具,可以把你們的想法說出來,也可以把它畫出來,小組成員要團結協(xié)作,開動腦筋?茨膫小組設計或改進的玩具最具科學性,最新穎!

  學生小組合作設計。

  師:哪些小組愿意把你們的作品介紹給同學們?

  學生展示、介紹作品。

  師:同學們認為他們的作品怎么樣?

  學生評價作品。

  師:同學們的設計都很有創(chuàng)意,你們已經邁出了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第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玩具店的櫥窗里一定會擺上你們的作品!

  5、課堂評價

  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提問:誰來說說你得了幾顆星?為什么這樣評價自己?

  6、拓展活動

  師:40 分鐘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但是我們的科學研究才剛剛開始,課下,請同學們制作一些自己喜歡的玩具玩一玩,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牡丹花的外形特征以及它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花卉。

  2.感受牡丹花的美,激發(fā)喜歡和愛護牡丹花的情感。

  3.發(fā)展觀察、比較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牡丹花視頻及圖片。

  活動過程:

  1.引發(fā)觀察牡丹花的興趣。

  這是什么花?是什么樣子的'?

  仔細看看,說說牡丹茶的顏色、形狀、氣味是怎么樣的?(花顏色多而艷,花朵大,葉子大)你還見過其他顏色和形狀的牡丹花嗎?你在哪里看到過牡丹花?你喜歡它嗎?為什么?

  2.知道牡丹花的作用。

  牡丹花這么美麗,它有什么用處呢?

 。ǹ晒┤藗冇^賞,它的根的皮,做中藥時名為丹皮,能活血散瘀,治跌打損傷,高血壓等癥。)

  3.知道牡丹花是我國特有的花卉。

 。1)牡丹花在幾月份開?(每年4~5月份)

 。1)哪兒盛產牡丹花?(河南省XX市和山東省XX市)別的國家有牡丹花嗎?(沒有,它是我國特有的花卉,是花中之王,也是我國的國花)

  (3)人們?yōu)槭裁聪矚g畫牡丹花(牡丹花是富貴、吉祥的象征,是饋贈朋友和外國友人的珍貴禮物)

 。4)牡丹花這么珍貴,我們應該怎么樣愛護它們呢?(不摘不碰花朵,常給它澆水等)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從為什么會這樣地角度對周圍事物提出問題。

  2、能在教師指導下,認識和體驗科學探究學習的基本過程。

  3、能對周圍常見的現(xiàn)象產生好奇。

  4、開始對科學課的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

  5、能從周圍自然現(xiàn)象和生活實際中發(fā)現(xiàn)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引起科學探究的興趣,激發(fā)學習科學的熱情。

  2、培養(yǎng)提問題的意識,訓練提問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 :電吹風、乒乓球、紙片、飲料瓶自制的漏斗、自來水龍頭。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談話:科學課是學什么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親歷科學。(板書課題)

  2、學習新課

  認識圖標:書上都有哪些圖標,他們是什么意思?

  學生討論匯報。

  評:豐富感性認識,為讀懂課本做準備。

  演示實驗:用電吹風向上吹乒乓球?戳诉@個實驗你有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

  評:產生問題,激發(fā)學生提問的欲望,轉入課題。

  指導學生學習提問

  板書指導讀圖:第二頁的3幅圖表現(xiàn)了什么自然現(xiàn)象?小鼠標提出了什么問題?是用什么方式提出的?

  指導提問:觀察每幅圖的自然現(xiàn)象,你又想到了什么有關的問題?用為什么會或是怎么回事兒的方式提出了,寫在記錄本上。

  巡回觀察發(fā)現(xiàn)好的問題。

  課堂交流匯報:鼓勵學生向全班同學匯報自己的問題,肯定、鼓勵發(fā)言者。表揚積極參與者,表揚能寫出三個以上問題的學生。

  通過認識電視機,練習題問題。

  關于電視,你產生過哪些問題?你知道哪些問題?以小組為單位的`進行討論,把問題寫在記錄本上,問題越多越好。巡回指導。

  評:培養(yǎng)學生信息交流意識。

  學生回到討論結果,肯定和表揚各組成績,表揚優(yōu)秀小組。

  指導學生嘗試科學探究

  出示制片學習實驗方法:向2片紙中間吹氣,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實驗1:學生實驗吹紙片,指導學生記錄。

  指導猜測:請你猜1猜可能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把你的猜測寫在記錄本上。

  實驗驗證:發(fā)放材料每人做三至五實驗,比較試驗結果與自己的猜想是否相同。巡視指導。

  課堂交流,檢查實驗結果,進行實驗操作個別指導,保證成功率。

  引導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提出問題:對這個實驗,你產生了什么問題?把問題寫下來。提出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為什么2片紙不是分開而是靠攏?

  評:鼓勵學生提問。

  嘗試解釋實驗現(xiàn)象:你能試著說1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實驗結果嗎?把解釋寫在記錄本上。進行簡單交流,不進行對錯評價。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獲得證據,確定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鐵生銹的原因。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懂得確定一種物質是否是新物質需要有足夠的證據,培養(yǎng)證據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鐵銹是不同于鐵的物質,了解形成原因。

  【教學難點】能設計完整實驗論證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堅持觀察記錄。

  【教學準備】鐵片、銹鐵、鐵銹、電路、磁鐵、錘子

  【教學過程】

  一、出示生活實例圖片:很多的鐵制物品被銹掉了,影響了我們的使用,要控制鐵銹就要了解鐵銹。

  二、觀察鐵銹,和鐵形成對比認識

  1、提出問題,明了探究任務:鐵銹是從鐵變來的,那么鐵銹是鐵么?生答。怎樣證明鐵銹是不同于鐵的新物質呢?

  2、取出鐵、銹鐵、鐵銹(刮下來的),仔細觀察回答,如何支持我們的看法?

  3、引導思路:要看鐵銹是否是鐵,除了觀察等外,我們還要看鐵銹是否擁有鐵所具有的特性來驗證,尋找證據借鑒課本資料實驗探討填寫35頁表格。(指出:是對比實驗,注意可變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實驗注意點)

  4、反饋交流探討結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發(fā)現(xiàn)說明你的看法的?

  5、小結:我們通過觀察和敲擊、導電、磁鐵的吸引等實驗得到的'結果都說明鐵

  銹不是鐵,是鐵產生的一種新物質,那么就是一種化學變化。是鐵和誰發(fā)生的化學變化呢?這是我們控制鐵銹的關鍵。

 三、探索鐵銹形成成因

  1、教師提出問題:是鐵和誰發(fā)生的化學變化呢?也就是鐵銹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2、學生大膽討論猜測。

  3、制定研究計劃。

  4、交流研究計劃,相互質疑補充,(對研究命題作出指導,通過比較“鐵為什么生銹?鐵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與具體學生單一猜想問題作出比較,指導問題選擇的可行性,人員分工等)

  四、總結:

  下周我們再上課的時候,相信同學們對鐵銹形成的研究會有不小的收獲,我們還可以獲取避免生銹的方法。

  閱讀43頁相關資料——鐵為什么會生銹

科學教案 篇8

  第一單元

  1.1科學是……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肥皂泡,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2、學會歸納、總結,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用科學、做科學的科學志趣。

  3、小組合作,運用探究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確定自己小組研究的問題并知道如何去研究。

  教學難點:用自己準備的材料進行合作性的研究。

  教學準備

  “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關資料、錄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種肥皂泡)

  教學時間:第一課時

  教學活動過程

  (一)教學導入,激發(fā)學生研究肥皂泡的興趣

  1、談話:課間我看到有的同學在玩肥皂泡,同學們興趣很濃,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一下它,好嗎?

  2、生回答。(好。

 。ǘ┳灾鲗W習,研究肥皂泡

  1、教師:請帶了“七彩”的同學吹一吹,大家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你能提出關于肥皂泡的哪些問題?

 。1) 學生活動。

 。2) 學生回答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提)

  2、教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提出了很多問題。請思考一下,這些問題歸納起來有哪幾個方面?

  3、生回答。(顏色、形狀、大小、彈性)

  4、教師:請你選擇一下最感興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問題來研究。

  <>(學生選擇問題)請大家按選定的問題自由結組。

  (學生自由結組)

  5、教師:每組同學對你們的問題先進行一下討論,你認為這個問題是怎樣的,準備怎樣研究?

 。▽W生討論)

  6、教師:請各組選一位代表,匯報一下你們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學可以給他們提出建議和意見。

  (生匯報方案)

 。ㄈ┯^看錄像,改進自己的方案

  1、教師:老師也準備了一些資料,看完后,也許對你們的研究有所幫助。

  2、學生觀看錄像,改進研究方案。(可與學生先探討一下)

 。ㄋ模⿺U展

  1、教師:同學們的想法非常好,下課后,請同學們努力搜集有關資料,繼續(xù)豐富完善你們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準備研究所需的各種材料,也可以請老師、家長幫忙。

  2、學生準備。

  1. 2做一位小科學家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1)能夠從“玩”中提出問題。

  (2)會提問題。

  2.知識與技能:

  找出與科學家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相似之處,認識科學是什么。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樹立起我們也能做科學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學家。

  二.教學準備

  學生自備:自帶各種玩具。

  三.教學過程:

 。ㄒ唬⿲дn: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發(fā)明家愛迪生。

 。ǘ┳灾鲗W習:

  1.講科學家的故事:

 。1)同學們相互講;

 。2)學生閱讀P5的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故事;

 。3)老師講青霉素的發(fā)現(xiàn)和濾毒罐的發(fā)明故事。

  2.將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過程與我們吹泡泡的游戲比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把它記在書后的活動記錄上。

  (1)學生比較并記錄;

  (2)學生相互交流;

  3.玩自己帶來的`玩具。

 。1)玩一玩從自己家里帶來的玩具,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2)學生分組研究;

 。3)匯報交流;

 。4)得出結論?茖W就是這樣的。原來科學離我們這么近。我們也能做科學家。

  4.看P6上的一幅圖,說一說科學是什么?

 。1)學生觀察研究;

 。2)師生講座后得出:

  自然界→提出問題→觀察測量 查問資料→思考→得出結論。

  5.觀察我們周圍的事物,每個小科學家提出10個科學的問題,記在書后P74頁的表格里。提出后最好能夠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附板書:

  2.做一位小科學家

  自然界→提出問題→觀察測量 查問資料→思考→得出結論

  第二單元 2.2尋找有生命的物體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我們周圍的世界。

 。2)能夠運用文字、圖表等記錄觀察、調查的結果。

  (3)能夠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動的方法與結果。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大自然中有種類繁多的有生命的物體,認識常見的動物和植物。(2)知道生物體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到對有生命物體進行探索的興趣。

  (2)意識到生命是多種多樣的。

  (3)意識到生命是寶貴的,要珍愛生命。

  [教學準備]

  尋找一個合適的地點,準備調查用的工具材料等。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獲得關于生物的親身感受是本課重點。討論這些物體為什么是有生命的是本課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尋找有生命的物體。

  1、談話: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去校園里尋找有生命的物體。

  2、室外活動:尋找有生命的物體。

 。ㄗⅲ┓攀肿屪约喝ふ,不要有引導,讓學生憑自己已有經驗去感知“有生命”。

  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我周圍的世界,認識常見的動物和植物,體會到對有生命的物體進行探索的興趣。

  二、記錄有生命的物體。

  1、談話:在剛才的活動中,你尋找到有生命的物體了嗎?

  2、小組討論,交流。

科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與材料的組成和結構有關。

  過程與方法:

  1.用觀察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huán)使用,節(jié)約資源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用觀察的方法比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學難點】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吸水性與材料的組成和結構有關。

  【教學準備】

  學生(每小組):

  1.大小、厚度盡量相同的紙片、塑料片、鐵片、木片(紋理較疏松的)各一片;稀釋的紅墨水、滴管。

  2.放大鏡、餐巾紙、鉛畫紙。

  3.浸泡好的廢報紙、筷子、棉布

  老師:古代造紙的錄像。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小游戲:各取所需

  具體規(guī)則:教師出示木頭、紙、鐵、塑料,讓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材料,并簡單說明理由。具體情境設置舉例:做一個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導語:剛才同學們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了不同的材料,我們認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我們把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這節(jié)課,讓我們來研究材料的吸水x##b。

  二、誰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盡量相同的紙片、塑料片、鐵片、木片(紋理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誰更容易吸水,為什么這樣想?把猜測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

  2.怎么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呢?出示稀釋的紅墨水、滴管,我們請這兩位朋友來幫忙,你們打算怎么做?(學生小組設計實驗,只要求簡單設想)

  3。教師補充觀察、實驗要點:

 、伲畬嶒灥墓叫裕翰牧系拇笮『癖、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盡量保持相同。

 、冢畯膫让嬗^察水滴的變化,既要觀察水滴的變化,也要關注材料遇水部分的變化。

 、郏⒁庥涗,可以用圖畫和語言相結合,來描述觀察到的觀察。

 、埽鶕^察到的現(xiàn)象把四種材料按吸水性從強到弱排序。快的小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關?

  4.學生分組實驗后匯報。

  可預期的發(fā)現(xiàn):

  ①.紙的吸水能力最強、木頭次之、塑料和鐵最弱。

 、冢埡湍绢^都能把水吸到內部,它們的表面比較粗糙,可能中間有空隙。

  三、紙的觀察

  1.提供放大鏡、餐巾紙、鉛畫紙。

  導語:紙的吸水性最強,有些同學猜想紙的中間可能有空隙,是不是這樣呢?讓我們更仔細地來觀察兩種紙吧。

  2。我們可能用什么方法進行更深入的觀察呢?進行觀察方法的指導(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鏡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觀察的順序。

  3。小組觀察后全班交流。學生可能會說出許多紙的特點,均應給予肯定,要注意將學生的關注點引向紙的纖維和結構上去。

  4。我們在鉛畫紙和餐巾紙里都發(fā)現(xiàn)了纖維,紙的纖維是怎么樣的呢?我們可以把紙放入水中,輕輕攪拌一下,進行觀察。(學生觀察懸浮在水中的紙纖維)

  四、介紹造紙術

  導語:現(xiàn)在我們已經知道,紙是由許多纖維組成的。但不知道同學們了解過沒有,世界上第一張紙正是由我們中國人造出來的呢!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我們來看一看古人是怎樣造紙的,想想跟我們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關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紙的錄像。

  說說古人造紙與我們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纖維)

  五、我們來造一張紙

  1.有沒有興趣用短纖維來造一張紙呢?出示造紙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廢報紙。學生動手造一張紙。

  3.觀察:我們造的紙是怎么樣的?與我們使用的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相同:都由纖維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紙纖維疊加的方式等。

  4。我們能造一張厚薄均勻一些的紙嗎?紙也有不同的種類,它們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六、課堂小結:

  1。通過對紙的研究,我們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與什么有關了嗎?

  2。用過的紙還能再利用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用過的紙?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科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用圖畫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態(tài)特征;能應用已有經驗對星座變化規(guī)律進行預測;在長期的觀察活動中培養(yǎng)記錄、分析資料并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科學解釋的能力。教學重點:學生小組觀察計劃的設計,學會一些觀察研究星座的方法。認識星座。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夠在夜間持之以恒的觀察星座和星空。

  能力目標:與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體驗與他人合作的樂趣;善于聽取他人的意見;做到尊重科學、尊重證據。學情分析:本課與上學期的《秋季星空》、《冬季星空》以及17顆《夏季星空》一起,共同組成了四季星空的長期研究活動,本課主要是研究春季星空的星座變化,了解春季的典型星座,進一步探究星空變化的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了解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北斗星、獵戶座的具體位置及變化規(guī)律;了解不同季節(jié)、不同時刻星座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課前準備:1、教師準備:《春季星空》圖片、錄像。

  2、學生準備:學生的觀察記錄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一、教學引入

  殘雪消融,枝頭綻綠,斗轉星移。轉眼間,春天到了,在秋季和冬季夜空中閃爍的星星有沒有變化?北斗七星和冬季其他星座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同學們進行交流,回答

  教師播放春季星空的錄象。

  提問:根據你平時的觀察,再結合剛才觀看的錄象,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展示課題:春季星空

  學生交流觀察結果。

  對觀察結果進行初步整理分析:從冬到春,星座在“一天之內”和“從東到春”是怎樣變化的?

  學生交流、表達。形式可以多樣。

  說出自己對星空的認識,說說北斗七星在夏季和秋季、春季的位置變化。

  通過談話的方式讓同學們在上學期學習了秋冬星空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研究天上的幾個主要星座從冬天到春天都有什么變化,為后面的學習準備好事實資料。

  重點認識北斗七星在春季時的位置。

  自主觀察

  交流總結

  一、方案制定

  經過我們的觀察獵戶座一天之中有變化嗎?從冬季到春季星座又有什么變化呢?

  同學們能不能畫出北斗七星的形狀嗎?畫出冬季和春季的北斗七星的形狀。

  大家都有了自己猜測,有的覺得星座是在自西向東動,有的覺得星座自東向西動,有的覺的星座在圍繞某個點在動但是自己的.猜想到底對不對呢??該怎么辦呢?

  觀察星座需要一些工具,你們都需要什么工具呢?望遠鏡?還是用自己的雙眼。

  共同交流完善方案。

  二、觀察實施

  1、整理去年以來對秋季和夏季星空的觀察記錄。

  2、讓我們小組合作一起動手完成1月5日、4月15日、10月15日晚9:00北斗七星在天空中圖像的繪制。

  3、仔細觀察四季中北斗七星以及獵戶座的形態(tài)和位置,你們能不能發(fā)現(xiàn)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嗎?

  4、師小結:

  斗柄東指,天下皆春;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

  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三、認識獅子座

  1、展示獅子座掛圖

  2、獅子座在北斗七星的什么方向。

  觀察獅子座的形狀。特點:

  師提示:鐮刀形、尾巴向東,由三顆星組成一個三角形。

  四、我們來尋找北極星

  展示掛圖

 。ɡ帽倍菲咝、仙后座尋找北極星)

  1、各小組繪制找星方法(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利用自制學具演示北斗七星、仙后座與北極星的關系

  3、教師小結:利用北極星、仙后座尋找北極星的方法,并下發(fā)北極星、仙后座尋找北極星的圖片,供小組練習。

  4、各小組匯報找星方法結論

  5、師總結:要找到北極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北斗七星。從北斗七星勺子上的最外第2星沿直線向外延伸5倍距離。看到的這顆亮星就是北極星。

  應用拓展1、讓學生進行尋找北極星的活動。不管學生用什么方法,只要找到就可以。

  然后堅持觀察北極星,知道晚上如何運用北極星尋找北方。

  2、評價:讓學生對自己的一系列探索活動進行評價。

  3、繼續(xù)觀測北斗七星,為學習下一課夏季星空做好事實資料的準備。

  板書設計:

  春季星空

  斗柄東指,天下皆春;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

  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北極星獅子座

  教學反思:

  1本課教學學生在進行了長期的秋季星空與冬季星空觀測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了春節(jié)星空的變化,了解了春節(jié)的典型星座,進一步探究了星空變化的規(guī)律。

  2我鼓勵學生對星空進行長期的觀測活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觀察、記錄,提示學生在課前對自己的觀察記錄進行整理,為課堂交流觀察資料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3鼓勵學生參與探究四季星空的長期科學探究活動中。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科學教案07-30

[經典]科學教案07-30

科學教案07-20

【經典】科學教案07-24

[精選]科學教案07-22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科學教案[經典]08-03

(精選)科學教案08-05

科學教案04-06

(精選)科學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