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8-13 12:12:40 教案

科學教案【匯編9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匯編9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水果可以榨出果汁,對榨果汁有興趣。

  2、愿意嘗試用榨汁器榨果汁,喜歡喝果汁。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榨汁器(事先消毒)、橙子(切成一半)、橙汁、托盤(裝橙子)、人手小毛巾一塊、一次性桌布、一次性杯子。

  【活動過程】

  一、喝現成果汁。

 。▋r值取向:在觀察交流橙汁的特征的過程中對橙汁有興趣。)

  1、提問:這是什么果汁?你怎么知道的?

  小結:用亮亮的眼睛看出來橙汁是橙色的。

  2、聞聞、嘗嘗果汁。

  提問:橙汁聞起來有什么氣味,喝起來是什么味道?

  小結:橙汁橙汁香噴噴,橙汁橙汁酸又甜。

  3、小結:你們用眼睛看、鼻子聞、嘴巴嘗的辦法知道這是橙汁。

  二、動手榨果汁。

  (價值取向:對榨果汁有興趣,愿意嘗試用榨汁器榨果汁。)

  1、提問:你們有什么辦法把橙子變成橙汁?

  2、介紹榨汁器。

  提問:看看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3、自制橙汁。

 、儆變旱谝淮尾僮鳌

  提問:你用了什么好辦法榨出果汁的?

  小結:橙子橙子放放好,壓一壓、擠一擠、轉一轉,哎呦哎呦,橙汁出來了。

 、谟變旱诙尾僮鳌

  要求:試一試剛才我們說到的方法,榨出更多的'果汁。

  三、喝自制果汁。

 。▋r值取向:品嘗自己榨出的果汁,激發(fā)幼兒喜歡喝自制果汁的興趣。)

  提問:橙汁榨好了,怎樣喝到果汁。

  小結:小手小手真能干,果汁果汁有營養(yǎng),果汁果汁真好喝。

  活動反思:

  果汁是幼兒非常喜歡吃得飲料,平時他們喝得最多的是牛奶,對于這種水果飲料特別的感興趣,首先讓幼兒根據顏色和味道分辨各種水果飲料,帶著這份好奇心幼兒自己調制水果飲料,幼兒知道將水倒進杯子后要用勺子攪拌均勻,這樣飲料才能充分溶解,讓幼兒體驗自己調制水果飲料的樂趣。

  小百科:果汁是以水果為原料經過物理方法如壓榨、離心、萃取等得到的汁液產品,一般是指純果汁或100%果汁。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比較目測法和點數法在計數速度和準確性方面的差異 2. 感知數字8的數量守恒 3. 運用已學過的群數法進行快速計數

  活動準備:

  1.7只小鳥圖片

  2.8只老鼠和8只大象圖片

  3.畫有8只小白兔排成一橫的圖片和8只小灰兔圍成一個圓形的圖卡各一張

  4.氣球16個 5.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 比較目測法和點數法在計算速度和準確性方面的差異,復習群數法

 。1) 教師出示畫有7只小鳥的圖片,請幼兒說說圖上有幾只小鳥

  (2) 請幼兒一一點數,最后確定小鳥的`正確的數量

  2. 排除物體大小干擾,感受8的數量守恒

  3. 排除物體排列位置的干擾,感知8數量守恒

  4. 打開幼兒用書,完成練習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洗滌用品的名稱及用途。

  2、能講述洗滌用品變出泡泡的方法。

  3、嘗試用相應的洗滌用品搓泡泡,體驗搓出泡泡的驚喜。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泡泡器、裝水的小盆、洗手液一瓶、香皂一塊。

  【活動過程】

  一、出示泡泡器,演示吹泡泡,激發(fā)幼兒的互動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它可以干什么?

  二、啟發(fā)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表述泡泡哪里來

  教師:除了吹泡泡,平時,你們還在哪里看到過泡泡,摸到過泡泡?泡泡是怎樣變出來的?

  三、出示香皂及水盆,啟發(fā)幼兒介紹生活經驗,指認圖片真能干相應洗滌用品的.名稱,并嘗試說出其用途。

  教師:圖片上有沒有會變泡泡的東西?你們認識嗎?有什么用?

  1、幼兒自由表述自己對洗滌用品作用的認識。

  2、引導幼兒說一說洗手液、洗衣液等變出泡泡的方法。

  四、體驗活動。

  教師出示洗手液,引導幼兒去盥洗室體驗搓出泡泡的驚喜。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概括主題思想兼而習之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前面幾節(jié)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1.第二次工業(yè)革命[19世紀70年代]以后,中國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為什么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從西方傳入電報、電話以及照相、電影等,新聞報紙、出版事業(yè)也在中國出現)

  2.你能說出以下各時期興辦的刊物名稱嗎?(組織學生“對號入座”:

  A.洋務運動時期:《申報》

  B.維新變法時期:《萬國公報》[后改名為《中外紀聞》]

  C.辛亥革命時期:《民報》[中國同盟會機關報]、《南風報》(中國同盟會廣西支部編輯)

  D.新文化運動期間:《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每周評論》

  E.五四運動期間:《京報》、《晨報》等)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

  這些報刊都是向西方學習先進文化的產物,對近代中國文化的發(fā)展起過重要作用。其實,比這些報刊更早研究西方文化的思想家魏源早在鴉片戰(zhàn)爭期間就已經出現了。近代史上,中華民族還有許多愛國知識分子不甘失敗,積極展開挽救民族危機的活動。他們在思想上、科技上學習西方先進文化,勇敢地進行趕超和創(chuàng)新,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布置學生閱讀112~116頁全課內容,對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稱等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按小組交流個人看法,要求人人過關。)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由于他們生活的時代早,而且產生了巨大的激勵作用,所以調到前面作為范例進行探究)

  1.怎樣學習有關魏源的歷史知識?(通過設問,啟發(fā)學生從生活時代、代表作[或創(chuàng)造發(fā)明]、主要內容、成功原因等方面進行了解:

  A.生活時代:鴉片戰(zhàn)爭期間

  B.代表作:《海國圖志》

  C.主要內容:“師夷長技以制夷”

  D.成功原因:崇高的愛國精神[反抗外侵];

  良好的道德品質[講誠信,不負林則徐重托];

  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批判閉關鎖國政策,破除輕視科技的`愚昧觀點]。)

  2.有關嚴復的重要內容是什么?(啟發(fā)學生運用上例,自我提煉知識要點:

  A.生活時代:戊戌變法時期

  B.代表作:譯著《天演論》

  C.主要內容:“物進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后勝于今”

  D.成功原因:崇高的愛國精神[反抗外侵,主張救亡圖存];

  良好的道德品質[勤奮好學,既學軍事,也廣泛涉獵西方政治學說];

  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為譯著加按語

  ,敘述己見,警醒世人,宣傳變法]。)

  【教師小結、過渡】向西方學習,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的基本走向;愛國主義則是激勵人們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以這些思想為支撐,科學家們在各自領域內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人修建的第一條鐵路

  你知道當年建立這項偉業(yè)的人物事跡嗎?(組織學生運用上例,自我提煉知識要點:

  A.人物姓名:詹天佑

  B.重要貢獻:自行設計和建成京張鐵路[干線]

  C.年代:1905~1909年

  D.突出成就:居庸關、八達嶺隧道

  E.成功原因:崇高的愛國精神[學成本領,報效祖國];

科學教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依據《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貫徹落實“健康第一”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健體,掌握一些基本的健身方法。采用靈活多樣、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在教學中以學生

  為主體,讓學生的思維、情緒、活動同教師的教交融在一起,使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目標,發(fā)展學生敢于動腦,大膽實踐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二、教材內容

  本課的教學內容選用了滾翻教材中的《前滾翻》和游戲《障礙跑》。

  三、課的組織、設想

  本課結合教材內容采用故事情景的教學方法。 進入情景:在課的開始,教師以“小刺猬鍛煉”的故事對學生進行誘導,通過模仿動物和練習《健身操》發(fā)展學生的活動興趣。

  情景展開(1):在滾翻教學中,展開“小刺猬鍛煉”故事情景,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玩法。把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利用小墊子進行各種自由滾翻、滾動、跨越障礙等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想象力。

  情景展開(2):教師及時捕捉住能做出“滾翻”的學生,通過他們的展示,將滾翻滲透于生活中,讓學生掌握自我保護的技能。

  情景展開(3):引導學生學習“前滾翻”。練習中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出現的問題(如:頭頂觸墊子、團身不緊、雙腳蹬地無力等),通過教師示范、出示掛圖,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在保護與幫助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互相幫助,關心他人的優(yōu)良品質。學生基本掌握滾翻的技能后,同伴之間相互評價打分,發(fā)揮小組評價和個人評價的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情景展開(4):引導學生進行游戲《障礙賽跑》。通過小動物歌謠提高學生的游戲興趣,培養(yǎng)學生遵守規(guī)則,尊重同伴的優(yōu)良品質,滲透安全教育,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積極協(xié)作,勇于顯示個體的價值。情景結束:集休手拉手跳簡單跳躍動作以放松身心。

  教學目標:

  1、 樂于開動腦筋,表現自我,充分展示學生個性

  2、在體育活動中有一定的觀察和模仿能力

  3、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合作行為,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

  教學內容:前滾翻

  一、導課

  師:同學們,冬天來了,你們一定很喜歡 出去玩,對不對?

  師:能告訴老師,你們想去哪兒玩嗎?

  師: 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動物園里玩一玩,看看動物園里的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好不好?

  師:那我們就出發(fā)吧!你們一定要注意,到了動物園,一定要聽從指揮,注意安全!

  二、設置情景

  1、游戲一:穿過小樹林

  學習目標:調動學生興趣

  師領生跑步到森林,玩“穿過小樹林”的游戲,

  師:同學們,我們穿過了這片小樹林,就要到動物園了,大家一定要愛護小樹林。

  師:同學們,請注意啦,我們馬上就要進動物園了。師領頭穿過洞門(由兩位同學搭手成門),來到動物園。

  2、舞蹈:健康歌

  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師:動物園里的空氣好新鮮呀!同學們,我們來做做運動吧!(播放音樂,師領生跳舞:健康歌)

  要求:氣氛活躍,心情愉悅

  3、模仿小動物開運動會

  學習目標: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②培養(yǎng)想象能力及創(chuàng)造能力

 、叟囵B(yǎng)協(xié)作意識

  師:跳完了舞,你們想和小動物們一起玩一玩嗎?現在,我們就來模仿一下小動物:看看小動物們怎樣開運動會的,好嗎?

  師:我們分組進行,看看誰的想象力最豐富,模仿的最象最好,行不行?

  師:我們現在開始吧!(師參與其中)(設想:龜兔賽跑、青蛙過河、老鷹捉小雞、青蛙跳遠)

  要求:充分發(fā)揮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技巧:前滾翻

  4、栽種人工草坪

  學習目標:培養(yǎng)協(xié)作意識及竟爭意識

  師:你們模仿的真像,F在,大家累了吧?一起到人工草坪上休息一下吧,不過,我們要先栽種好人工草坪,現在我們來比一比:哪一組栽種的最快最好。

  師:草坪種好了,你最想玩什么呢,大家分組玩一玩吧!

  設想草坪圖形:長方形、圓形等。

  生:分組活動。(設想:有的在草坪上來爬去,有的在翻筋斗,有的.在仰臥起坐,有的在練習劈叉,還有的在……)

  要求:團結協(xié)作

  5、熊大哥“翻筋斗”

  學習目標:導入主題—前滾翻

  師:大家瞧一瞧,這一組的同學在干什么?

  生:翻筋斗

  師:說對了,原來,他是我們的熊大哥,在學翻筋斗呢!就象“滾圓球”一樣,現在我們把墊子拉開,排整齊,也來學學翻筋斗吧!注意:兩人一組,自由組合,看誰滾得又圓又穩(wěn)。生:練習團身滾動

  師:巡回指導,提示學生能不能不抱腿滾動呢?

  生:表演示范

  師:表演的真好,我也來給你們表演一個。同學們,老師表演的好嗎?

  生:好!

  師:你們也來練一練吧,我相信你們比老師做得還要好。現在開始。

  生:練習前滾翻;分兩組集體表演

  師:你們表演的真不錯,我想和你們比試一下,好嗎?

  生:好!

  師:表演蹲撐前滾翻起立展體亮相。老師表演的和你們有什么不一樣?

  生:開始動作、結尾動作不一樣

  師:說得很好,同學們,你們有更好的方法和更漂亮的動作嗎?分組練一練,看哪一組的動作最優(yōu)美,最有特色?

  生:練習,集體展示,個別展示

  四、放松活動

  師:大家玩累了吧:我們來放松一下(意念放松),準備回家吧!

  意念放松指導語:

  1、請慢慢閉上眼睛

  2、 我感到很放松

  3、我的雙手感到沉重和放松

  4、我的手臂感到沉重和放松

  5、我的雙肩感到沉重和放松

  6、我的雙手、手臂、雙肩全部感到沉重和放松

  7、請慢慢睜開你的眼睛

  師:同學們,你們放松好了嗎?

  生:放松好了

  小結:同學們,今天,看了大家的表演,我對我們班同學有更深的了解,你們聰明、伶俐、活潑、好動,希望你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

  五、師生再見

  反思:

  這節(jié)課有多處不足。1,天氣比較熱,影響學生情緒,

  2,組織不嚴密,表現在準備部分,、我把熱身倒過來了,應該活動身體各部位,做頭、腰、雙手、腿的動作。課上是先進入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在墊上做滾翻動作。

  3、沒有及時運用激勵機制,做得好的與做得不成功一個樣,

  4、沒有跟生活聯系起來。只讓他知道怎樣滾,不顧怎樣用到生活中,因讓學生明確前滾翻粉是體育鍛煉的一種途徑。通過這個途徑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柔軟、靈敏、協(xié)調素質務基本活動能力,促進個性心理的發(fā)展。教案的設計基本結合學生的知識,自編了動物及游戲,這樣提高了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動腦思考的能力,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了和諧發(fā)展,體現了新課程健康第一的理驗。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秘的興趣。

  2.引導幼兒了解不同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

  3.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重點: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難點:不同的動物喜歡持不同的食物。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20多種,分散在四周,青草、竹子、桃子、骨頭、玉米等圖片。

  活動過程

  1.設置懸念,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斗喜歡去動物園,現在動物園來了新朋友。

  聽:旺---旺—旺誰來動物園啦?鼓勵幼兒說完整的話------小狗來動物園啦。

  看:(師表演動作)誰來動物園啦?鼓勵幼兒說出小猴來動物園啦。

  猜:像熊比熊小,像貓比貓大。竹筍是糧食,密林中安家。

  評析:通過聽聲音、看動作、猜謎語把小動物小狗、小羊、熊貓、小猴、鴿子、牛等動物引出來,一下子就把幼兒帶到了動物世界,激起他們的興趣。老師簡單的問題誰來動物園啦,幼兒容易回答。,貼近生活的實物讓幼兒很快找到了說話的感覺,為下步幼兒說更多更好的話打下了成功的基礎。

  2.找朋友,感知發(fā)現

 。1):認識食物

  師:飼養(yǎng)員叔叔給動物準備了好多吃的。

  出示:這是什么?(這是小草)這是什么樣的小草?鼓勵幼兒說出更多的句子。

  逐一出示竹子、桃子、骨頭、玉米等圖片,用多種形式說出這是什么

  評析:通過說這些食物,可以豐富幼兒的語言,還可以在幼兒之間做一個示范,幼兒之間互相學習。

 。2)動手操作,把食物送給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師: 你把什么送給誰?

  另師:謝謝你把嫩嫩的小草送給我。引導幼兒說出不客氣

  同樣的方法把食物送給其他小動物,老師可以扮作小動物說謝謝,幼兒可以扮作小動物說謝謝,也可集體說不客氣。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了教師示范、幼兒師范、師幼之間的互動,多種形式讓幼兒說出完整的話,用不同的詞語表達同一內容,學會交往中使用禮貌語言,對發(fā)展幼兒的語言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介紹朋友,進一步感知

  師:你的朋友是誰,他喜歡吃什么?讓多名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并引導幼兒用多種形式說。

  師:誰還能說得更好?

  語言能力實在運用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師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通過師幼之間、幼兒之間的互,幼兒即了解了動物吃什么又發(fā)展了語言。

  3: 組織討論,擴散思維

  師:動物園里還有那些小動物,它們吃什么?和你最近的小朋友討論一下 。 指名幼兒回答。

  師:你是怎樣知道的?

  師結:了解動物吃什么可以聽別人說,可以看書,可以看電視,還可以自己觀察,有很多方法。

  師:你想知道小螞蟻小青蛙吃什么嗎?怎樣才能知道?讓幼兒多說。

  師:現在把你喜歡的小動物請回來,告訴大家它吃什么?

  評析:通過討論,了解熟悉的動物吃什么,教師的.引導,讓幼兒知道探索動物食物奧秘的方法,從而激發(fā)了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秘的興趣。

  4:動物分類,提升經驗

  師:動物園來了這么多新朋友,咱們小朋友給它們開個慶祝會,看看你的朋友應該坐幾號餐桌,為什么?

  出示三張餐桌圖畫,先讓一位能力強的小朋友放 說一說為什么?然后讓每位幼兒都把自己的動物放到餐桌上并說一說。

  教師邊總結邊提問1號餐桌上的小動物吃草、蔬菜這些植物,我們叫它草食動物,2號餐桌上的小動物吃肉 我們叫它什么(肉食動物),鼓勵說的好得小朋友,誰能給三號餐桌上的小動物起個名字?教師提示三號餐桌上的小動物既吃植物又吃肉(雜食動物)。

  評析:給動物分類即是對原有經驗的再現又是對新知識的提升,語言能力更是得到提高,因為句子越來越長,內容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

  5: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知道了許多小動物吃什么,可動物非常多要想知道更多的動物吃什么,就需要小朋友想辦法,咱們要看誰發(fā)現的多誰知道得多,告訴小朋友們。

  評析:本活動把訓練幼兒的語言貫穿始終,幼兒的語言得到扎實的訓練,句子有短到長,內容有少到多,教師提問簡潔明了。在培養(yǎng)探索動物奧秘興趣上也給與一定方法和指導,幼兒易產生了興趣。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斷變化的。

  2、能夠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大膽的想象,并應用類比推理對溶洞以及鐘乳石等的形成進行推測。

  3、探究中能夠與人合作、積極交流,不斷體驗成功的快樂。

  4、通過研究溶洞,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從而更加熱愛大自然。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1)滴管、燒杯、稀鹽酸、澄清的石灰水、吸管、酒精燈、三角架、石棉網、石灰石、鵝卵石等。(2)收集一些溶洞圖片資料,有條件的可以讓學生課前參觀當地的溶洞。

  2.教師準備:(1)有關溶洞的聲像資料。(2)溶洞及鐘乳石、石筍、石柱的成因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識溶洞及其內部地貌特點。

  1、教師提供生動、豐富的聲像資料,引導學生認識溶洞。

  2、深入仔細地觀察并結合已有的經驗,使學生認識溶洞內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石花,并充分描述其特點。

  二、研究溶洞的形成原因。

  介紹溶洞存在的地理位置。人們經過考察發(fā)現,溶洞大多位于石灰?guī)r構成的山中。

  1、提出問題:溶洞大多位于石灰?guī)r構成的山中,溶洞的.形成與石灰?guī)r有關嗎?有什么關系?

 。1)學生分組討論。

 。2)提出假設。

  2、指導學生做巖石腐蝕實驗。

 。1)提出實驗要求及注意事項。

 。2)分組實驗。

 。3)師生交流。①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什么現象?②你們從實驗中發(fā)現了什么秘密?(石灰?guī)r的巖石都能被鹽酸腐蝕)

  3、利用類比推理分析溶洞的形成。

  三、研究鐘乳石、石筍、石柱的成因。

  1、學生根據鐘乳石的形態(tài)特點和溶洞的形成過程推想其成因,讓學生充分討論生并利用實驗驗證。

  問:當酸性水流經石灰?guī)r表面或沿裂縫滲透到巖石后,流走的水中會增加什么物質?

  2、分組實驗

 。1)用吸管往少量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氣,會發(fā)現什么現象?

  (2)繼續(xù)往里面吹氣,又會發(fā)現什么現象?

  (3)用酒精燈給再次變清的石灰水加熱,直到水分蒸發(fā),有什么現象發(fā)生?

  3、分組匯報并分析實驗結果。

  4、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推想鐘乳石的成因。

  5、播放鐘乳石形成的課件,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鐘乳石的形成過程。

  6、引導學生根據鐘乳石的形成過程,推想石筍、石柱的成因。

  7、播放石筍、石柱的形成課件,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石筍、石柱的形成過程。

  四、拓展。

  1、大便器用久了,表面會形成一種難以除去的物質,你們有什么辦法除去它嗎?

  2、炊壺底部的水垢是怎樣形成的?

科學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利用玩具引導孩子科學地探究其中的奧秘,這不失為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它能激發(fā)幼兒強烈的探究欲望,并能讓幼兒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認識到科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本活動通過兩次實驗,不僅使幼兒了解打氣筒的構造及作用,而且更還使幼兒樹立了“用事實說話”的.科學探究精神。

  活動目的:

  1、在實驗中了解玩具打氣筒的構造及其作用。

  2、學習記錄實驗結果,并樂意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能拆裝的玩具打氣筒人手一個。

  2、記錄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 出示拆卸的玩具打氣筒,提出嘗試要求。

  2、 幼兒預測、實驗、討論。

  1)教師提問:打氣筒上有兩個不同顏色的口子,打氣管應接在哪個口子上呢?

  2)幼兒預測,并記錄預測結果。

  3)幼兒實驗并記錄實驗結果

  4)師幼共同探討實現結果:打氣管應接在哪個口子上呢?你猜對了嗎?(出氣孔)

  3、 教師再次提出問題,幼兒預測、實驗、討論。

  1)教師提問:另外這個口子有什么用呢?假如我們把這個口子堵起來,打氣筒打起氣來會怎么樣呢?

  2)幼兒預測。

  3)幼兒實驗,并記錄實現結果。

  4)師幼共同探討實驗結果:這個口子堵起來行嗎?為什么不能把它堵起來?(進氣孔)

  4、幼兒正確使用打氣筒給氣球打氣。

  5、 師幼共同收拾活動場地。

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初步感知食鹽、奶粉、橘子粉、咖啡溶解在水里后水會變味變色。

  2、操作感受有些物質在水中溶解的現象,將自己的發(fā)現大膽的表達出來。

  3、愿意參與實驗活動,對實驗操作有興趣。

  活動準備:

  1、食鹽、奶粉、橘子粉、咖啡粉若干,帶有數字標號的透明塑料杯每人4個,勺子每人一把。

  2、“年年有魚”的魔術視頻。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對水的興趣

  播放“年年有魚”的視頻

  師:孩子們,在寒假春節(jié)聯歡晚會上演了一場非常精彩的魔術,大家想不想在看一次?

  這個魔術真精彩,這個叔叔能讓畫里的魚自己游到水里,太厲害了,今天符老師也給大家變個小魔術,一個關于水的魔術,想不想看?

  二、引導幼兒感受水的奇妙

  (一)、請小朋友品嘗白開水,引導幼兒自由說出白開水的味道,淡淡的,沒有味道。

 。ǘ⒊醪礁兄钠婷

  1、教師示范在盛有白開水的一號杯子里放入白色粉末(食鹽),用勺子攪拌,請幼兒仔細觀察水里的白色粉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幼兒共同回答。

  2、引導幼兒聞一聞,水里放入了白色粉末之后味道有沒有發(fā)生變化,個別幼兒回答。

  3、教師嘗一嘗放入白色粉末之后水的味道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4、教師指導幼兒集體操作,嘗試,幼兒品嘗自己的作品,說出水的味道。

  提問:淡淡的水為什么變成了咸咸的水了呢?

  5、教師小結:食鹽碰到水,被奇妙的水溶解了,眼鏡看不到了,可水的'味道發(fā)生了變化,用嘴巴一嘗就能嘗到咸味。

  三、指導幼兒探索水的變化

 。ㄒ唬、教師引導幼兒依次將奶粉、橘子粉、咖啡粉放入水中,引導幼兒通過看、聞、嘗說出水的變化。

 。ǘ、引導幼兒比較四杯水的不同,幼兒自主回答。

 。ㄈ、教師小結:因為在水中放入了四種不同種類的粉末,所以水的顏色和味道也就發(fā)生了不同的變化。

 。ㄋ模、幼兒享用自己變魔術的成果。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科學教案07-22

【經典】科學教案07-24

(精選)科學教案08-05

科學教案【經典】08-12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科學教案[精選]08-08

(經典)科學教案07-30

[經典]科學教案07-30

科學教案[經典]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