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8-20 13:52:31 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匯總[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科學教案匯總[8篇]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知道一些常用的夏天降溫和防曬的方法。

  2、 能通過動手操作把防曬用品和降溫用品進行分類。

  3、 愿意動手操作,嘗試降溫的方法。

  活動重點:

  知道一些常見的防曬、降溫用品并能進行分類。

  活動難點:

  喜歡探索降溫的`方法,并愿意大膽地表述自己的好方法。

  活動準備:

  1、 提供一些常見的降溫工具,如:扇子、小型風扇、冰塊等。

  2、 提供一些常見的防曬用品,如:防曬霜、太陽帽、太陽眼鏡。

  3、 每組準備一盆熱水。

  活動過程:

  一、 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夏天到了,天氣很熱,我們都是用什么方法讓自己變涼快的呢?

  幼:開空調、吃冷飲。

  小結:我們需要借助一些工具使自己變涼快。

  二、 認識一些常見的防曬、降溫工具。

  1、 認識材料的名稱。

  師:這里有許多材料,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什么。

 。ń處煶鍪舅刑峁┑牟牧喜⒁灰徽f出名字)

  師:你們知道這些材料有什么用嗎?

  小結:這些材料有的是防曬用品有的是降溫用品。

  2、 了解材料的用途。

  提問1:(出示防曬霜)這是防曬用品還是降溫物品?它有什么用?

  小結:防曬霜是一種防曬用品,涂在身上不容易被曬傷。

  提問2:(出示太陽帽、太陽鏡)這是什么?它們是用來干什么的?

  小結:太陽帽、太陽鏡是保護我們的臉和眼睛不被太陽曬傷的防曬工具。

  提問3:(出示扇子、風扇)這是什么?這些東西有什么用?

  小結:扇子、風扇是降溫工具,可以讓我們涼快下來。

  三、 把提供的材料分成降溫工具和防曬工具。

  1、 提操作要求。

  師:在每組的桌上放有一些材料,請一組的小朋友合作把這些材料分降溫用品和防曬用

  品兩類,分別裝在兩個框里。

  2、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大家互相檢查一下有沒有分對了。

 。ㄈ缬绣e誤請大家一起討論并改正)

  小結:夏天可以用防曬用品來保護自己,還可以用降溫工具讓自己涼快下來。

  四、 有趣的降溫小實驗。

  1、 教師講解如何操作實驗。

  師:現(xiàn)在在每組桌上放有一盆熱水,請一組的小朋友合作給這盆水降溫。

  2、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注意:不能打翻水,不爭搶材料。

  3、 交流討論降溫妙招。

  師:大家都成功了嗎?剛剛你們都用了什么好辦法讓水降溫的?

 。ㄓ米齑怠⒂蒙茸由、放冰塊進去……)

  小結:我們也可以用不同的工具讓自己涼快下來。

  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qū)提供各種降溫工具,供幼兒探索降溫方法。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幼兒學會捏人物的五官和表情,并能用色彩表現(xiàn)人物的情緒。

  活動準備:

  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認識不同的臉譜。

  各色橡皮泥

  活動過程:

  1."變魔術"游戲,引起幼兒變化表情的興趣。

  游戲:"會變的臉"(苦臉、笑臉、生氣的.臉、害怕的臉等)。

  2.啟發(fā)幼兒互相觀察人的面部表情特征。

  提問:"人笑時、哭時、生氣、害怕時眼睛、眉毛和嘴巴有什么不同?請幼兒分別描述出來。"(教師邊聽邊捏出來)

  3.引導幼兒體驗色彩與每一種臉譜的關系。

  提問:"當你生氣時,你的臉色會有什么變化"?(變紅)"黑色使你感到怎樣?讓你想到什么表情?":"表情不僅可以通過五官的變化來表現(xiàn),還可以用不同的色彩來變現(xiàn)。"

  4.幼兒制作臉譜,教師巡回指導和幫助。

  每個幼兒選一種表情。

  5.戴臉譜到戶外玩"猜猜我是誰"。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痹谥笇в變河^察自然角時,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許多小朋友把那些裝有各種豆子的瓶子拿著搖晃,發(fā)出各種響聲,葉梓詢拿的瓶子里面的豆子較少,他的瓶子發(fā)出的聲音最大,而湘湘的卻因為瓶子里裝滿了花生發(fā)不出聲音。湘湘急著跑過來問我:“老師,為什么他的瓶子會響,我的卻不會?”新《綱要》指出:要以問題引領幼兒進行探索,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為幼兒探索和經(jīng)驗的建構提供適宜的支持性引導。我沒有直接回答幼兒的問題,而把問題拋給孩子,讓幼兒回家通過各種方式尋找答案,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問題。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探究物體與聲音之間的關系。

  活動重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主要引導幼兒探究豆子的多、少、軟、硬、大、小在瓶子中發(fā)出聲音大小的關系。運用比較的方法,讓幼兒比較豆子的大小、軟硬、多和少在瓶中產(chǎn)生的聲音大小的關系,使幼兒明白物體與聲音之間的關系。

  活動目的:

  1、在學習操作中,探究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聲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聲音越大;根據(jù)豆子的軟硬、大小的特點,在瓶中發(fā)出的聲音也有所不同。

  2、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獲取經(jīng)驗。

  3、積極參與交流,樂于把探究各種各樣的結果與同伴分享。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各種瓶子,花生、綠豆、紅棗、米、湯匙、紙張、盤子等。

  知識準備:

  1、幼兒對所提供的農(nóng)作物已認識,能說出名稱。

  2、請家長與幼兒查閱資料或與幼兒一起做實驗。

  活動過程:

  1、以問題“豆子裝在瓶子里,為什么有的會響,有的不會呢?有的聲音較大,有的聲音較小呢?”引入,請幼兒談談自己回家尋找的答案。

  (由于是幼兒自己提出的問題,所以許多幼兒回家后都很積極的尋找答案,有的問父母,有的是和父母一起做起了實驗。當然,老師在其中是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把今天的發(fā)現(xiàn)讓父母做一個了解,以便父母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大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向幼兒介紹各種操作材料,請幼兒進行操作,驗證幼兒的答案。

 、俳榻B操作材料,引導幼兒感知豆子的軟硬、大小。

 、诟鶕(jù)幼兒提出的方法,請幼兒選擇一種豆子進行操作。

  師:小朋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那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了,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壑攸c在幼兒進行操作的過程中,指導幼兒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探索豆子的軟硬、大小、多少在瓶中產(chǎn)生聲音的大小的關系。

 。ㄔ诓僮鞯腵過程中,有的幼兒又有了新的問題的提出:怎樣才能更好地豆子裝到瓶子里,而不讓豆子掉下來呢?)

  3、請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實驗結果。

  請幼兒把自己裝好的瓶子與同伴進行交流,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瓶子,試試對方的瓶子,并能把自己實驗的結果與同伴分享。

  4、得出結論:

  ①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聲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聲音越大;根據(jù)豆子的軟硬、大小的特點,在瓶中發(fā)出的聲音也有所不同。

  ②針對操作過程中幼兒發(fā)現(xiàn)的問題—怎樣把豆子裝到瓶子里,豆子才容易掉下來呢?引導幼兒提出自己的想法,解決問題。

  5、請幼兒利用手中的瓶子與教師一起隨音樂起舞。

  活動延伸:

  怎樣把豆子裝到瓶子里?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jīng)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xiàn)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jīng)驗。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區(qū)分吸水與不吸水的布,通過動手操作直觀地感知布的吸水現(xiàn)象。

  2、激發(fā)探索興趣,樂于在活動中動手操作并嘗試記錄。

  二、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一個八寶粥的空瓶子蓋子上開一個小口、一個針筒、每組一盆水、一盤顏料、一塊紗布、圖表一張、油布(實物)麻布(實物)雨傘布(實物)棉布(實物)。

  三、活動過程:

  (一) 以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今天要給你們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想)

  1、出示兩個八寶粥瓶子,(一個里面是空的,另一個里面裝著一條紗布。)一個針筒,一盆水。將針筒抽滿水射進兩個空瓶子,將空瓶子翻個跟斗,結果一個瓶子能倒出水來,一個瓶子不能倒出水來。

  2、請幼兒猜猜水到哪里去了?

  3、教師揭曉秘密:原來有一個瓶子里有一條紗布,紗布會吸水。

  二)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感知布的'吸水過程。

  1、教師為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條紗布和一盤有顏料的水,請幼兒像提著布的一角,輕輕地碰到水面,觀察布的變化。

  2、幼兒操作。

  3、請幼兒在實驗后把發(fā)現(xiàn)的秘密告訴小朋友。

  三) 為幼兒提供各種材質的布,請幼兒再次實驗,驗證哪些布會吸水,哪些布不吸水。

  每位幼兒選擇兩到三種材料進行實驗。

  水變不見了用(√)表示,水沒有變不見用×表示。

  四) 交流實驗結果,以圖表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并展示在展示臺上。

  1、師根據(jù)圖表驗證哪些布會吸水,哪些不會吸水?

  五)請幼兒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材料容易吸水,可以幫我們來變魔術。這些容易吸水物品有什么作用。

  師總結:布吸水可以抹桌子、拖地;紙吸水可以擦汗、擦鼻涕;毛巾吸水可以洗臉;棉花做成棉簽,打針的時候用等等。今天我們可以回家找一找、試一試家里的什么東西會吸水?上面東西不會吸水?也可以把你的發(fā)現(xiàn)帶到幼兒園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討。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目標:

  1.初步感知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陛。

  2.嘗試利用磁鐵的特性,通過控制條形磁鐵讓磁鐵小車動起來。

  3.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在玩磁鐵小車時的發(fā)現(xiàn)。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準備:

  1.將兩根短吸管粘貼在一塊條形磁鐵上,分別將兩組車輪其中一邊的輪胎卸下,將連接輪胎的鐵絲穿過吸管后,再將卸下的輪胎重新裝好,制作成磁鐵小車。

  2.條形磁鐵若干,裝在筐中。

  3.白紙、彩色筆。

  玩法說明:

  幼兒不用手觸碰磁鐵小車,嘗試用條形磁鐵控制磁鐵小車前行或倒退。

  指導要點: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探究興趣:“這里有一種魔法棒(條形磁鐵),不碰到小車就能讓小車動起來,你們想試一試嗎?”

  2.觀察幼兒的探索方法。如,幼兒將條形磁鐵與磁鐵小車吸在一起,使小車動起來。,如果幼兒長時間只停留于這種玩法,可引導幼兒再試一試其他方法,嘗試不接觸就驅動的“魔法”。又如,當幼兒發(fā)現(xiàn)條形磁鐵一靠近小車就動的現(xiàn)象時,可鼓勵幼兒改變磁鐵移動速度,觀察小車行駛速度的變化。再如,一名幼兒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兩輛小車前后排列時,移動其中一輛小車,另一輛小車也會跟著移動。只要是圍繞磁鐵特性的探索,教師不必干預,應允許幼兒有自己獨特的'探索方式。

  3.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用繪畫的方式進行表征,幫助幼兒用文字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記錄在畫紙上。

  4.引導幼兒手持記錄單與同伴進行經(jīng)驗交流,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延伸活動:

  在大型紙盒內用即時貼貼出馬路、停車場的標志線等,鼓勵幼兒用“魔法棒”控制車的行駛方向,將車停進車位。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fā)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從而知道兩種顏色加到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兼容性、發(fā)散性和跨越性。

  2.通過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記錄實驗結果,初步培養(yǎng)幼兒好奇心、冒險性。

  3.通過讓幼兒讓孩子在活動中團結友愛體驗創(chuàng)造的喜悅,培養(yǎng)幼兒團結友愛、自信大膽。

  4.通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發(fā)展幼兒大小肌肉動作。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物質準備:

  A.一瓶黃顏色的水。

  B.每組三個透明的小缸,分別裝有紅、黃、藍色三種顏色、及棉簽等

  C.記錄材料每組一份,涂色紙若干。

  D.魔術師帽子。

  2.情境準備:魔術天堂

  3:經(jīng)驗準備:認識顏色、熟悉葉子、橘子、茄子的顏色和及氣球的畫法。

  活動過程:

 。保 情境導入:以看魔術表演來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1)“小朋友們看看,我是誰。扛嬖V你們,我是一個魔術師。我會變魔術!你們相信嗎?”

  2)“那你們先看看老師這有瓶什么顏色的水?”(黃色。)

  “好了,小朋友仔細看清楚了,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咯!千萬不要眨眼睛喲!”

  3)教師搖晃瓶子,變變變,請幼兒觀察。

  “好了!我們一起來喊一二三,好不好?一,二,三 變成什么顏色拉?”(綠色)

  4)教師揭開謎底,將藍色和黃色混合就會變成綠色。

  “誰看出魔術師是怎樣變魔術的.呀?他怎么變?最后怎樣?”

 。玻 幼兒動手操作,探索顏色的變化。

 。保 師:“你們想成為魔術師嘛?你們想不想也去變一變呢?”老師為每組準備了紅、黃、藍三種顏色,請你們隨便選兩種顏色混在一起調均,看看,藍和紅兩種顏色合在一起會變成什么顏色呢?黃和藍兩種顏色又會變成什么顏色呢?然后把你的操作記錄下來。

 。玻 教師講解操作時注意事項

  現(xiàn)在,請小朋友也來當魔術師,好不好?不過當魔術師有個小小的要求:不能把顏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常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操作,并注意引導幼兒記錄操作結果。

  3. 說說顏色的變化.

 。ǎ保 師:你們用紅和黃兩種顏色變出了什么顏色的?還有哪一組和他們是一樣的?同樣的方法:紅和藍手拉手變出了什么顏色?藍和黃手拉手變出什么顏色啦?

  (2) 幼兒說一種,教師就出示一張調色卡。

  紅+黃=橘黃

  黃+藍=綠

  紅+藍=紫

  念兒歌:紅和黃手拉手,變出橘黃色畫橘子;

  黃和藍手拉手,變出綠色畫葉子;

  藍和紅手拉手,變成紫色畫茄子。

 。矗 通過涂色游戲,發(fā)展幼兒對顏色的感知力。

  (1) 國慶節(jié)快到了,我們也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變出你喜歡的顏色的氣球來裝扮我們的教室,好嗎?

  最后把幼兒的作品粘貼在主題墻“我變的顏色”。

  活動反思:

  1、這次活動的安排,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以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兒觀察老師實驗的過程中,幼兒一直很安靜很認真地看著實驗過程。

  2、給幼兒提供感性經(jīng)驗,幼兒在直觀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講述實驗的過程。

  3、鼓勵幼兒多配色,并用自己配出的顏色進行繪畫,增強幼兒的成就感。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粗細的相對關系,能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的粗細。

  2.能在周圍環(huán)境中找出不同粗細的物體,發(fā)展觀察比較能力。

  3.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粗細不同顏色不同的無根塑料管,帶有空心的珠子一顆。

  2.幼兒學習資源②第34-35頁。

  活動過程

  1.游戲“穿珠子”引導幼兒感知物體的粗細不同。

  (1)幼兒用兩根粗細不同的小棒穿珠子,有一根穿不進去,引導幼兒講述為什么。

  (2)幼兒講述自己的感受:兩根小棒粗細不同,所以粗的穿不進去。

  2.觀察三根小棒,進行兩兩比較,感知粗細的相對性。

  (1)教師根據(jù)需要提出問題:

  這三根小棒一樣嗎?哪里不一樣?你是怎么知道的?最粗的是哪一個?最細的呢?

  A小棒和B小棒哪個粗?哪個細?B和C哪個粗哪個細?為什么B小棒我們一會說它粗一會說它細呢?

  (2)小結:原來物體的粗細是比較出來的,要看他們和誰比,才能知道是粗還是細。

  3.游戲:排排隊。

  (1)請幼兒按照物體的粗細順序排排隊,說說是怎么排的.。

  (2)小結:從粗到細排一個比一個細;從細到粗排一個比一個粗。

  4.尋找粗細,發(fā)展幼兒的比較觀察能力。

  (1)引導幼兒從自身找出可以比較粗細的物體。

  (2)從周圍環(huán)境中尋找可比較粗細的物體。如樹干和樹枝比,

  5.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②第34~35頁,進一步學習比較物體的粗細。

  活動延伸:

  教師帶幼兒到戶外觀察幼兒園內物體,引導幼兒觀察不同粗細的樹,并用量一量、抱一抱的方法進行比較。

  教學反思

  1.比較的物體比較少;2.還沒能更好激發(fā)孩子對物體比較的粗細的興趣,老師說的多,孩子說的少,3.做游戲的時間比較短.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關于春天的天氣,和基本的有關天氣的表現(xiàn)圖標.

  培養(yǎng)孩子記錄的能力

  活動準備

 、 天氣記錄紙(活動紙) ② 氣象的'網(wǎng)頁 ③ 太陽, 云, 雨傘, 風等天氣的表現(xiàn)圖標

  ■ 照片準備

  觀看氣象的有關的照片.

  ■ 活動辦法

 、 進一步討論

  -今天天氣怎樣呢?

  -天氣能夠提前知道嗎?

 、 對于表現(xiàn)天氣的圖標進行講述.

  -這個圖片是什么呢 ? 雨傘是下雨的時候使用的,所以表示有雨.

 、 記錄一下今天的天氣情況.

  ■活動 tip

  一周以內的天氣情況.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08-02

中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2-15

中班生活科學教案02-17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5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7-23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4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7-26

中班科學教案08-03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8-04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