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07 10:34:30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學教案集錦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科學教案集錦10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科學活動:

  會翻跟斗的猴子

  活動目標:

  1、對科技小制作活動感興趣,體驗玩的樂趣。

  2、學習看圖示制作會翻跟斗的機靈候,感知物體重心下移使物體下降的現(xiàn)象。

  3、能發(fā)現(xiàn)問題,學習比較分析及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制作圖示、電池、斜坡、紙張、剪刀等。

  【幼兒園PPT課件制作】

  活動過程:

  一、出示機靈候成品,激發(fā)幼兒對制作機靈候的興趣。

  1、引導幼兒觀察機靈候從斜坡上滾下的狀態(tài)

  2、引導幼兒圍繞"機靈候為什么會滾動"進行大膽猜想與觀察探究。

  二、觀察、探究制作材料及制作的步驟圖示。

  1、拆分機靈候的成品,展示并引導幼兒觀察作品的結構與局部的特征。

  2、提出問題:為什么藥在機靈候肚子里放置電池?

  3、展示制作圖示,引導幼兒逐圖觀察,理解圖示。

  4、師幼互動話題:

  A、制作活動由幾個步驟完成?你是怎么知道的?

  B、按步驟圖示的順序,我們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C、那個步驟圖示你看不懂,需要同伴和老師幫助?

  5、提出制作要求:根據(jù)制作圖示,有步驟地獨立完成制作;制作完成后,是否成功應在斜坡上進行驗證。

  三、幼兒分組制作,教師觀察指導。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示,有步驟地操作材料。(在電池擺放位置、紙張重疊黏貼等環(huán)節(jié)給予適當?shù)奶崾竞蛶椭?/p>

  2、引導個別幼兒分析制作不成功的原因,對照圖示,發(fā)現(xiàn)制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調整,鼓勵幼兒多次嘗試。

  四、游戲"比比誰的.小猴滾得快",幼兒從中感受玩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五、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在科學區(qū)投放相關材料,引導幼兒繼續(xù)制作翻跟斗的機靈候。

  活動反思:

  幼兒能說出小膠囊在斜面上翻跟頭是因為鋼珠在里面滾動的原因,并說出鋼珠與兩外兩個材料的不同,活動很成功。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手機資料和動手探究,萌發(fā)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2.嘗試將污水變干凈,提高探索能力 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了解污水處理廠是如何將污水變干凈的。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有關水凈化的資料。

  2.師幼共同收集石子 粗沙 細沙 棉花 廢布 干凈的玻璃杯 過濾杯(礦泉水瓶剪掉底部并在瓶蓋上鉆個洞)等材料;污水處理的錄像;水被污染的錄像(公園的湖水或社區(qū)的池塘被污染)。

  活動過程:

  1.相互交流收集來的資料。

  --說一說自己了解到的污水凈化的'方法。

  2.了解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的過程。

  --幼兒帶著問題看錄像;污水處理廠是用什么東西處理污水的?污水處理經過了哪些程序?

  --提問:污水處理廠是用什么東西處理污水的?污水處理經過了哪些程序?污水處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好處?

  3.償試操作,讓污水變干凈。

  --幼兒觀察石子 粗沙 細沙 棉花 廢布 干凈的玻璃杯 過濾杯等各種材料,猜測哪些材料使用于凈化污水。

  --幼兒5人一組,分別用各種材料做實驗,教師分組指導。

  --引導幼兒交流實驗結果。提問:你是怎樣讓臟水變干凈的?你發(fā)現(xiàn)可什么? 哪種方法比較好?

  --幼兒運用多種材料組合,再次操作,讓污水變干凈。

  --比較前后兩次凈化的水,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教師小結幼兒的操作情況。

  4.討論:怎樣保護水資源。

  --幼兒帶著問題"水為什么被污染"看水被污染的錄像。

  --討論:生活中我們怎樣保護水不受污染?怎樣節(jié)約用水?

  活動建議:

  1.組織幼兒參觀污水處理場,指導幼兒嘗試用更多的方法凈化污水(用明礬等)。

  2.幼兒學習的難點是比較前后兩次過濾的水那個更干凈,從而知道哪種材料讓污水變干凈更有效,教師知道的重點是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比較。針對活動準備的材料,教師要先進行實驗。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對彈性物品感興趣,并能大膽探索。

  2、發(fā)現(xiàn)彈性的特點,物體受力時,它的形狀就會發(fā)生變化;不受力時,它又能回到原來的樣子。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重難點:

  在探索、制作等過程中感知物體的彈性。

  嘗試用簡單的'符號記錄活動的發(fā)現(xiàn)并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述出來。

  活動準備:

  1、刺猬球、羊角球、皮筋、絲襪每人1份。

  2、乒乓球、夾子、橡皮泥、手鏈。

  3、石頭、海綿、毛衣、彈簧、彈力球、玻璃珠、氣球、記錄表每組1份。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初步感知彈性——請幼兒自選玩具,玩耍中初步感知彈性。

  提問: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好多好玩的東西,這些東西都有一個小秘密, 請小朋友選自己喜歡的東西玩一玩,可以壓一壓,拉一拉,去發(fā)現(xiàn)他們共同的秘密。

  幼兒玩操作材料,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分享:說說你玩了什么?你是怎樣玩的?

  歸納:像刺猬球,羊角球,絲襪,皮筋這些物品,我們一用力,它們有的會變大,有的會變長,還有的會凹進去一些,我們不用力了,它們又都回到原來的樣子,這些物品都有彈性。

  二、比較嘗試,認識彈性物品和沒有彈性的物品。

  教師出示夾子,乒乓球,手鏈,橡皮泥,讓幼兒猜想哪些物品有彈性,哪些沒有彈性,并注意驗證認識有彈性的和沒有彈性的物體。

  三、分組實驗,鞏固對彈性的認識。

  1、師:現(xiàn)在老師這里有一組東西,小朋友們看看,然后猜猜這些東西哪些有彈性,哪些沒有彈性,討論說說并記錄。

  2、分組實驗,填寫記錄卡。如果你認為這樣東西有彈性,你就在“有”這個格子下打“√”,如果你認為這樣東西沒有彈性,你就在“沒有”這個格子下打“ ”。

  3、展示幼兒的記錄表,請幼兒自由表達操作中的發(fā)現(xiàn)并與預測的進行比較。

  四、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深對彈性物品的認識和理解

  在我們家里有哪些彈性物品呢?(沙發(fā)、席夢思、床墊子……)在我們的活動室里,幼兒園里有哪些彈性物品?(蹦蹦床、皮球、羊角球……)在你們的身上有哪些彈性物品?(松緊褲帶、襪子、皮筋、皮膚……)

  五、教師總結。

  課后反思:

  本堂課氣氛活躍,孩子興趣很濃,達到了活動目標,但對于彈性的極限沒有闡釋清楚,以后備課需要思考的更全面一些。

  小百科:彈性是一個物理學名詞,與撓性相對,在物理學和機械學上,彈性理論是描述一個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如何運動或發(fā)生形變。彈性在不同的領域有著有聯(lián)系但是截然不同的意義。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一、探究發(fā)現(xiàn)不同的紙在水中的變化,感知紙的吸水性。

  二、學習耐心、細致的觀察實驗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一、教具:四種紙的展板、大記錄表、塑料紙、紐扣面膜紙。

  二、學具:紙娃娃若干、幼兒記錄表、透明水盆、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主題。

  (一)出示四種紙的展板,認識紙。

  教師提問:我們每天都會碰到各種紙,看看這里有些什么紙?哪些地方可以找到這些紙?

  (二):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餐巾紙、報紙、繪畫紙和牛奶盒紙。

  過渡:我用這四種紙做了四個紙娃娃。你們看!今天紙娃娃們要做潛水運動員。

  教師提問:你們猜誰會"潛水"?為什么?

  二、動手實驗。

  (一)介紹材料:每桌有一個透明塑料箱,四個不同材質的紙娃娃,一份小記錄表。

  (二)幼兒做實驗,教師觀察。

  三、分享交流實驗結果。

  (一)提問:紙娃娃放在水中有什么變化?

  (二)各組幼兒分享自己的實驗結果。

 。涸瓉聿煌募埼砸膊煌徒砑堊钊菀孜顣䴘撍,牛奶盒紙最不容易吸水最不會潛水,報紙和繪畫紙也會吸水,但是吸水的時間會長一點。

  四、延伸活動,了解不同紙的作用和好處。

  (一)由紙娃娃吵架引出面膜紙和塑料紙的對比實驗。

  (二):不管是吸水性強的'紙還是吸水性弱的紙,它們各有各的好處,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好處。

  五、延伸結束。

  請幼兒再找找不同的紙,拿到活動室來做實驗。

  六、活動反思。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操作,感知物體的內部是有間隙的,同一容器內的物體與物體間也是有間隙的。

  2、培養(yǎng)幼兒科學、有序、合理安排空間的思維方式。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每組一個托盤,盤內有一個空廣口玻璃瓶、一碗石頭(10塊左右)、2/3碗小石子、l/3碗沙子、1/3碗水(礦泉水瓶也可)、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畫有玻璃瓶輪廓的記錄紙和筆、指偶小兔。

  活動過程

  讓幼兒觀察桌上擺放的實驗用品:石頭、小右子、沙子和水、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畫有玻璃瓶輪廓的紙和筆。

  說一說,石頭、小石子、沙子和水有什么不同。

  (1)沙子和水能流動,石頭、小石子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摸起來比沙子更扎手,而且石頭比小石子兒大,也比小石子重。

  (2)小石子比沙子大而重,水是無味的',而石頭、小石子和沙子聞起來有泥巴的味道。

  (3)水是透明的,抓不住的,而石頭、小石子和沙子是能用手拿起來的。

  探究的問題:你能把石頭、小石子兒、沙子和水都裝到一個瓶子里嗎?

  試一試。幼兒用兩種方法把石頭、小石子兒、沙子和水裝到一個瓶子里。

  (1)先裝大石頭,再依次裝小石子兒、沙子和水。

  (2)先裝水,再依次裝沙子、小石子和大石頭。

  記錄實驗過程。

  說一說我的發(fā)現(xiàn)。

  (1)先裝了大石頭,因為大石頭占的地方大,然后又放了些小石子,這樣小石子就把一些空隙給填上了。后來又放了一些沙子,沙子又把石子間的縫隙填上了。最后倒水,水把更小的縫也給填上了。

  (2)先倒水,再裝沙子、小石頭和大石頭,沒有成功。

  注意事項

  1.實驗前教師要掌握好材料提供的量,以裝滿瓶口為準,課前應預先操作幾遍。

  2.本實驗先裝大石頭,再裝小石子、沙子和水,這樣裝得較多。

  3.實驗前教師應講明注意事項:拿石頭時要輕拿輕放,舀沙子時應小心,以防散落一地。

  4.提示幼兒應邊做實驗邊記錄。

  5.實驗前應讓幼兒知道,應把物品都裝進瓶子里面,堆高至瓶口以上就算失敗了。

  6.為幼兒多準備幾份相同的材料,以備幼兒再次探索時使用。

  活動反思

  大班小朋友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因此在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積極參與,積極探索的主動性。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快樂,獲得知識。幼兒既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也增強了自信心,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課題生成:

  本學期班上設立了“七色花”專欄,要求每位幼兒帶張照片,比比誰得的花多。左右?guī)砹艘粡垕雰簳r候的照片,張浩第一眼看到了,驚奇的喊:“你們看,這是誰呀?”孩子們都圍了過來,喳喳的,議論不停,這個說:“是個小娃娃!蹦莻說:“是個小弟弟,左右聽到別人的議論非常得意,笑瞇瞇地說:“這是我!”孩子驚訝不已。他們大都知道自己是由小娃娃長大的,但對周圍人與物的變化卻缺乏了解,對自然界的變化規(guī)律更是一知半解。因此我設計了“一切都在變”這節(jié)課。

  活動目標:

  讓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自然界的基本規(guī)律: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掛歷紙、皺紋紙、金魚缸、杯子、冰、涼水、溫開水、糖、勺子,吹氣的球、高錳酸鉀、橡皮泥,抹布、酒精燈、試管夾、試管、吸管、蠟燭、火柴、范畫、相片、洗潔精、打氣筒、吸管。

  活動過程:

  1、出示照片引起興趣。

  (1)出示幼兒小時候的照片。

  老師這兒有許多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的時候要告訴其他小朋友,小朋友有什么變化?(這是誰呀!他的頭發(fā)變長了,他的個子長高了,眼睛變大了。)

  (2)出示老師小時候的照片,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張照片上的人是誰?小朋友為什么沒有猜出來。(因為老師長大了,成大人了;因為不一樣了,有變化了。)

  2、人的生長過程出示圖片。

  講述人的生長過程:開始是從媽媽肚里剛生下來的小嬰兒,然后長成了我們小朋友這么大,再長就成了老師這么大了,最后變成了老爺爺、老奶奶,小朋友學一學老爺爺、老奶奶是怎么走路的。

  3、幼兒自由做試驗、觀察物體的變化。

  老師今天準備了很多東西,請小朋友自己去試驗一下,看看還有什么東西發(fā)生了變化。

  試驗一:冰變成水(快看,冰慢慢變成水了,淌眼淚了)。

  試驗二:蠟燭燃燒(蠟燭有火的地方變軟了,越來越短了)。

  試驗三:玩橡皮泥(老師:你看我把橡皮泥捏成小豬了,你看我把它捏成了小熊貓了)。兒童網站

  試驗四:水的試驗。

  (1)紫黑色的高錳酸鉀放進水里,慢慢變成紅的“云”了。然后水全變紅了。

  (2)紙放到水里變濕了。

  (3)試管里的水放在酒精燈上燒,變成氣了。

  (4)把糖放在溫開水里(快來喝,這是糖開水)。

  (5)把洗潔精放進水里,可以吹出泡泡。

  試驗五:吹氣球。

  有的用嘴吹,有的互相幫忙用打氣筒打(看,我的氣球越變越大了)。

  4、啟發(fā)式總結談話。

  (1)你剛才做了什么試驗?都有什么東西發(fā)生了變化。

  (我看到冰變成水了;我把紙放進水里,硬的紙慢慢變濕了軟,軟的紙一提就變短了;我把蠟燭點著了,慢慢地我看到蠟燭變短了;我玩橡皮泥時,橡皮泥可以一會兒變成這樣,一會兒變成那樣;我把高錳酸鉀放里水里,水就變紅了;我用試管夾夾住試管,把它放在火上燒,試管里的水燒一會兒就變成水蒸氣了;我把白糖放進水里,白糖就沒有了,水變甜了;我想用吸管吸泡泡,我把洗潔精倒在水杯里,用吸管就能吹出泡泡;我吹氣球了,氣球越吹越大最后就炸了。)

  (2)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會發(fā)生變化?

  衣服,變舊了;頭發(fā),變長了;小樹,長高了;蠶寶寶,變成蛾子;我種的大蒜,長葉子了;我家門口的小河,變清了;雞蛋,放在鍋里三分鐘煮就熟了。

  (3)小結:我們周圍所有的東西都有變,世界上的一切都在變。

  5、幼兒作畫:《一切都在變》。

  延伸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發(fā)現(xiàn)周圍事物的變化。

  課題評析:

  一、效果分析

  活動剛開始時孩子們紛紛拿著自己的照片,向別人講述自己小時候的'事,同時也在看別人小時候的照片,非常驚奇。接著老師出示自己小時候的照片,孩子們更是驚奇不已,注意力被緊緊的吸引住了。此時,教師講述人的生長過程,讓孩子明白了人的變化,上孩子自己在玩中去發(fā)現(xiàn)其他事物的變化,激發(fā)孩子的探索欲及時幫助孩子總結“世界上的一切都在變”。最后,讓孩子把自己現(xiàn)的變化物體畫出來,加深對“一切都在變”的理解。

  二、專家點評

  此活動運用了發(fā)現(xiàn)法,讓孩子在玩中發(fā)現(xiàn)問題,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向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完成了教學目標。

  三、反思與討論

  你時常關注你身邊發(fā)生的事和兒童的活動嗎?持之以恒去觀好的課題自然生成了。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頭發(fā)

  活動目標:

  1、利用多種感官,感知頭發(fā)的基本特性,知道頭發(fā)的作用和種類。

  2、通過設計發(fā)型,發(fā)展動手能力及想象力。

  3、初步知道一些保護頭發(fā)的方法。

  活動準備:

  1、不同大小重量的瓶子(裝飾成不同大小的魚)、筐。

  2、各種顏色的假發(fā),圖片若干。

  3、人手一盒操作材料。

  4、綠發(fā)娃娃、剪刀、辮線、可樂瓶娃娃、橡皮泥、乒乓球、筆。

  活動過程:

  一、游戲“釣魚”,激發(fā)幼兒興趣。

  請幼兒上來逐一從小大到玩“釣魚”的游戲,當魚線斷了后,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會斷?看看釣魚線是用什么做的?

  幼兒討論,教師小結:頭發(fā)受到過大的.拉力,就會斷的。

  二、感官感知。

  1、將盒子里頭發(fā)與線取出放在白紙上,比比哪個粗?

  2、比一比盒子里的頭發(fā)一樣長嗎?為什么?有什么辦法可以讓頭發(fā)變長?變短?

  3、你們知道頭發(fā)有什么用呢?(鼓勵幼兒發(fā)散想象)

  4、頭發(fā)在我們人身體上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好它呢?(梳頭、剪發(fā)、洗發(fā)、戴帽子、抹頭油等)

  5、出示圖片,提問:他們是誰?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小結:人老了,頭發(fā)會慢慢變白的。

  6、我們的頭發(fā)是什么顏色?還有其他顏色的頭發(fā)嗎?(出示假發(fā),圖片)。

  小結:中國人的頭發(fā)是黑色的,但很多人喜歡染發(fā),讓頭發(fā)變得五顏六色;外國人的頭發(fā)有黃色、咖啡色、紅色、金色等。

  三、動手設計發(fā)型。

  1、出示圖片:古代婦女的發(fā)髻造型、嬉皮士的發(fā)型、普通辮發(fā)、短發(fā)等。

  (1)圖片上有些什么發(fā)型?

 。2)你喜歡自己的發(fā)型嗎?為什么?

 。3)頭發(fā)還可梳成什么樣子?

  2、請你做一位“發(fā)型設計師”,為自己或別人設計一款發(fā)型,你想設計怎樣的發(fā)型?為誰設計?

  3、介紹分組活動材料。

 。1)用剪刀為魔發(fā)娃娃剪出發(fā)型。

 。2)用辮線為可樂瓶娃娃設計不同的發(fā)型。

 。3)以乒乓球代表頭部,用橡皮泥在球上捏出發(fā)型。

 。4)在紙上畫出發(fā)型。

  4、設計過程中,教師巡回觀察,給予肯定,啟發(fā)和引導,鼓勵他們想的和別人不一樣。

  5、請個別幼兒上來講講他的創(chuàng)意設計?為誰設計?為什么這樣設計?

  四、延伸活動。

  1、將幼兒的設計作品豐富到角色游戲的“理發(fā)店”里。

  2、在區(qū)角活動中組織幼兒看有關頭發(fā)的趣聞。

  (1)各種新奇的發(fā)型、發(fā)色。

 。2)基尼斯記錄中最長的頭發(fā)及其他趣聞軼事。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對物體如何保持穩(wěn)定平衡產生興趣,能大膽地探索保持平衡的方法。

  2、交流探索方法,了解更多的有效辦法。

  【活動準備】

  1、能站住和不能站住的物品多種,如:盒、瓶、筆、羽毛、書、吸管(粗、細)等,每組一份。

  2、輔助站立的物品,如插塑積木、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一、哪些東西能像自己站?

  1、教師有選擇地分別演示重心穩(wěn)定的物體盒子、瓶子等和中心不穩(wěn)的物體紙、羽毛吸管等,各一至兩樣。

  2、為什么有的東西一站就站住了?有的東西不容易站立?

  3、你們的桌上有什么?哪些東西容易站住?

  4、幼兒分組嘗試,并區(qū)分容易站住的和不容易站住的物品。

  5、我們把容易站住的和不容易站住的東西分開,放到筐里。

  二、幫幫他們站住。

  1、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那些不容易站住的東西站住呢?

  2、引導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辦法是物體站住。

  3、個別幼兒或小組無法使物體站住時,可以引導他們使用輔助物讓物體能站住。

  三、怎么讓他倒下?

  1、引導幼兒展示操作結果。

  2、引導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辦法。如:吸管站住不倒下,有多少種辦法?(把細管剪短,以使重心降低;把多只吸管捆成一束;插在瓶罐里、橡皮泥上,等等)用什么辦法可以使羽毛豎起來站。浚ú逶诿弊由、橡皮泥里等等)怎樣使筆站穩(wěn)?(許多筆捆在一起)怎樣使紙張站住不倒下?(一折二,折口朝下放;多次折疊,再展開,豎放等)

  【活動延伸】

  給幼兒發(fā)放記錄紙,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還有哪些東西用輔助方法使其站住不倒下,請家長幫助記錄下來。

  【活動反思】

  物體的重心位于它的底部正上方,這個物體就是穩(wěn)定的。活動中,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幼兒大膽探索上述方式;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通過互相交流表達,使幼兒更具體明確地了解更多的方法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的。在幼兒操作時,我注重對每一類型的一組幼兒進行引導,并把它們的好辦法推廣給其他幼兒,激活了幼兒的思維,使孩子們的探索積極性提高,得到了有效的教學效果。

大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意圖:

  本活動選自省編教材第六個主題活動《奇妙的影子》。在這個主題探索活動中,影子的動態(tài)變化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關注點,千變萬化的影子現(xiàn)象一直吸引著孩子的好奇心,他們總是在有光的地方尋找影子的各種姿態(tài)的變化,有的孩子還表演起了我們蒙氏教學中的手勢變化二個。為了滿足幼兒這種探索的欲望,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就是讓幼兒在了解了一定影子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共同合作、發(fā)散思維,利用各種物體的影子進行表演游戲,引導他們體會科學知識所帶了的樂趣,激發(fā)他們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科學的態(tài)度。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體會共同合作、配合默契的進行影子表演的樂趣。

  2、從游戲中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好奇心。鞏固有關影子的知識。

 。场⑴囵B(yǎng)幼兒學會觀察,動腦思考,發(fā)展其語言表達能力。引導通過運用影子來進行故事表演。

  活動重難點:

  重點:——影子表演

  難點:——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來創(chuàng)編故事。

  活動準備:投影儀、手影材料(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幼兒自己選擇合適的影子材料),音樂等

  活動流程:

  一、以游戲的形式,回顧以前學過的有關影子的知識,為表演游戲做準備,進入主題活動。

 。薄⒒仡欀R點:影子的形成——光和物體

  游戲:《捉迷藏》引導幼兒去探索有光、無光影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通過感知光,回想一下影子形成的條件。

  總結:光照到物體上,形成了物體的影子,沒有光形不成影子。

 。、回顧知識點:動作與影子是一致的。

  游戲:《我來猜猜看》,教師在幼兒身后跳舞做動作,小朋友背對教師面向屏幕猜一猜老師做的是什么動作,引導幼兒在光前有意識的`觀察影子的變化,引起幼兒思考。你們是怎樣知道的呢?——影子。

  總結:影子做什么動作,老師就做的什么動作。動作與影子是一致的。

  二、教師利用影子的動態(tài)變化的特點,引發(fā)幼兒用手影進行表演的興趣,體會影子帶來的樂趣。

  激發(fā)幼兒在大屏幕前,用手的動作嘗試各種影子的變化,看看像什么?(主要是探索用手影表現(xiàn)出各種小動物)。

  三、引導幼兒發(fā)散思維,利用影子來表演

 。、教師與若干小朋友表演影子故事

  ●你們的小手真靈巧,表演出了這么多不同的影子。請小朋友想一想,我們還能用什么來表演影子。

  ●欣賞故事-------分析角色(一起商量如何表現(xiàn))-----分配角色(引導小朋友找到了物體之后就可以到大屏幕前試一試,看看他的影子像不像)-------故事表演 (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方式、尋找各種材料來進行影子故事表演)。

 。、幼兒分組編故事,尋找表演道具也可以通過各種道具幼兒自己來創(chuàng)編故事

  小朋友你們能不能自己來編一個好聽的故事或兒歌,用我們的小影子表演出來呀?引導幼兒共同合作、發(fā)散思維,利用各種物體的影子進行表演游戲,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四、故事手影表演

  請小朋友分組把自己的影子故事表演給大家看看,好嗎?體會影子游戲帶來的快樂。

  小結:影子的作用還真大,今天我們又知道了一個關于影子的用處——表演故事。小朋友表演的真棒!我建議我們班成立一個劇團吧,這個劇團叫什么名字呢?小朋友都是小演員,我門去給其他班小朋友演出好不好?

大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樂于實驗,樂于與同伴交流,合作。

  2、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鹽溶于水后會增加水的浮力,鹽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3、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shù)脑~匯進行描述。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1.大小芋頭塊、碗、勺子若干;鹽、味精、糖。

  2.記錄紙、筆。

  3.有關死海的故事。死海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導,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1、師:這是一塊土豆,如果我把它放到水里,會沉下去還是浮起來?

  幼:沉下去

  師:那么你們有什么辦法可是使它不沉下去,浮在水面上嗎?

  幼兒討論,說各自的辦法。

  2、教師演示實驗。

  出示兩只杯子,一杯裝滿自來水,一杯裝滿鹽水。

  師:我把芋頭放在兩個杯子里,小朋友觀察下會不會有不一樣的事情發(fā)生呢?

  自來水杯里的芋頭沉了下去,鹽水杯里的芋頭浮了起來。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為什么這個杯子里的芋頭會浮起來嗎?

  幼兒搖頭。

  二.小組合作,操作實驗:鹽能使芋頭塊浮起來。

  1、說明實驗規(guī)則: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鹽,糖還有味精,這三種東西有一種可以使芋頭浮起來,請你們來做小科學家,小組合作來做實驗,先把碗里的鹽,糖還有味精分別舀進三個杯子中,用筷子攪拌到他們完全溶解后,再放入芋頭塊,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會發(fā)生呢?然后把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用喜歡的圖畫或者符號紀錄在這張表格上。

  2、幼兒進行實驗,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即使糾正。

  3、匯總

  師:剛才你們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讓幼兒抒發(fā)自己的意見。

  師小結:從剛才的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放了一樣多的糖、味精和鹽,但糖和味精都沒能使芋頭塊浮起來;只有鹽溶解在水中讓芋頭塊浮起來了。

  師:你們知道為什么鹽能讓芋頭浮起來嗎?

  師生共同小結:只有當鹽達到一定濃度后芋頭才能浮起來,鹽越多水的浮力越大。

  三.經驗拓展:死海的故事

  師:通過實驗我們知道:鹽溶解在水中后能增加水的浮力,鹽的密度越大,水的浮力越大。下面請大家一起來看這幅畫:這是大海,我們都知道海水里有鹽,如果人躺在海面上一動不動會怎么樣?而這片海名叫死海,聽說過沒有?你們知道死海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嗎?人在死海中躺著一動不動,它也能讓你漂浮在海面上,還能浮在海面上看書看報呢,真神奇。為什么死海能讓人漂浮在海面上呢?

  幼兒各自抒發(fā)看法。

  師小結:死海里的水浮力非常大,因此在死海游泳不用擔心會被淹死,人能漂浮在海面上。

  活動延伸:

  想讓花開得更鮮色,在花盆里澆一點點鹽水即可。用鹽水洗凍瘡可止癢。早上喝一杯淡鹽水,有助大便通暢。為防止洗衣服時衣服褪色,可在水中放些鹽。在鹽水中煮過的'玻璃杯或瓷碗不易破裂。用鹽可以擦掉銅器上的黑點。

  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用更多的東西來做實驗,看看每種沉下去的東西需要多少鹽才能浮到水面上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設計是基于幼兒對水的浮力特性有了初步的認識,并在認識調料和發(fā)現(xiàn)溶解現(xiàn)象的基礎上進行的。主要目的是使幼兒通過實驗,知道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并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開展科學活動教師的預操作非常重要。在活動進行之前,我為了使幼兒觀察鹽增加水的浮力效果明顯,于是使用了約1/3杯的調料粉,通過操作,我發(fā)現(xiàn)分別放進去之后,不僅鹽水里的鵪鶉蛋浮起來了,味精溶液里的鵪鶉蛋也浮起來了,原來味精里也含鹽。為了減少材料帶給幼兒的干擾因素,我有精心挑選了無鹽味精,經過反復操作,我選取了剛好能使蛋富起來的鹽量,在此基礎上,再投放同樣量的味精和鹽,問題解決了。我還選取了材料較軟的木質攪拌棒,并在每組材料中添放了備用的鵪鶉蛋,以備不時之需。

  在材料的設計上,我們?yōu)榱藴p少幼兒間的材料干擾,精心制作了像小簸箕一樣的操作盒,里面放置貼有三種調料標簽的三杯水,標簽的高度正好是水位線,另外一一對應擺放貼有同樣三種標簽的調料盒,這樣幼兒一目了然,對應投放為幼兒操作提供了方便,避免了干擾。

  在活動設計上,開始部分情景魔術“救救蛋寶寶”很快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教師在示范操作的同時還適時地向幼兒提出了操作要求,我還鼓勵幼兒大膽猜測,支持不同的想法。在實驗過程中,當我發(fā)現(xiàn)有位幼兒放在鹽水里的鵪鶉蛋沒有浮起來時,耐心和幼兒共同尋找原因,當發(fā)現(xiàn)原來是鵪鶉蛋破了時,及時為幼兒更換了好的鵪鶉蛋,達到了預期的實驗效果。在得出結論部分,我請幼兒將表格以疊壓的方式顯現(xiàn)操作結果,便于幼兒觀察得出結論。教師的啟發(fā)式提問也很重要,如: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水里加入什么蛋寶寶浮起來?——為什么水里加入鹽蛋寶寶就能浮起來呢?——鹽增加了水的什么?這樣層層遞進的方式幫助幼兒梳理知識點,一步一步向目標靠攏。當幼兒在鹽增加了水的什么?這一點仍有一點小困惑時,我又適時視頻“死海的秘密“從而用另一途徑加強了對這一現(xiàn)象的認知。

  活動結束后,我并沒有認為這是真正的結束,有全面觀察了所有幼兒的實驗結果后,發(fā)現(xiàn)有一位幼兒鹽水里的蛋沒有浮起來,于是我把她找來一起找原因,發(fā)現(xiàn)也是蛋破了,我們有更換了一個好的,問題迎刃而解。體現(xiàn)了教師關注每一位幼兒的教育理念。

  這次活動仍由一些遺憾之處,例如教師為幼兒提供發(fā)言的機會不夠充分,在座位的擺放上要更加有利與幼兒間的相互交流與探討,這也說明了教師在教育觀念上還要大膽放開,充分體現(xiàn)幼兒的主體地位,這也是我今后仍需努力改進的地方。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3-24

大班生活科學教案03-06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4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4

(經典)大班科學教案07-24

大班科學教案(經典)07-28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8-03

[經典]大班科學教案08-09

(經典)大班科學教案08-12

大班科學教案【經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