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13 10:21:32 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8篇(通用)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教案8篇(通用)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圖書角是孩子們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一個輕松的、與同伴交流的環(huán)境,平時,角色游戲時、自由活動時,孩子們也特別喜歡去圖書角看書,久而久之,有些書被孩子們翻破;有時候,孩子們發(fā)生搶書的現象,把書撕破了;有時一些特別調皮的孩子,故意把書弄破了。雖然已經大班了,但很多孩子對圖書的愛護還不夠,一但書撕破了,就找老師修補,老師每次都幫忙修補好,這樣,孩子對圖書的破壞只增不減,反正老師會修補的心理也成了孩子不愛惜圖書的原因,所以我設計了這樣一次科學活動,想通過讓幼兒動手修補圖書,從動手修補圖書升華到幼兒愛惜圖書寶寶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修補圖書的工具。

  2、幼兒樂意主動探索、動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修補圖書。

  3、幼兒愛惜圖書,與圖書寶寶做好朋友。

  活動準備:損壞的圖書若干、透明膠、雙面膠、膠水、剪刀等修補工具、舞會音樂。

  活動重點:幼兒樂意主動探索、動手修補圖書難點:從修補圖書升華到對愛惜圖書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教師播放哭的聲音,出示書寶寶。

 。ò乩瓐D說過:“好奇心是知識之母!睈垡蛩固拐f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設計書寶寶哭了,這一情境導入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2、幼兒觀察、討論書寶寶為什么哭了,造成書寶寶哭的原因。

 。ㄌK霍姆林斯基說過:“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通過觀察,幼兒發(fā)現書寶寶破了,所以哭了,進而引導幼兒討論書寶寶可能是什么原因破的呢?為培養(yǎng)幼兒愛護圖書的情感做鋪墊)

  二、幼兒主動探索、修補圖書

  1、書寶寶因為破了,所以很傷心的哭了,你們愿意幫助它,修好它嗎?

  (我采用游戲的形式貫穿整個活動,陳鶴琴說過:“兒童好游戲乃是天然的!薄吨改稀分幸蔡岬剑骸坝變旱纳钆c游戲本身就具有天然的整體性,幼兒各領域的學習與發(fā)展也在其生活和游戲中自然地發(fā)生并一體化地進行!保

  2、簡單認識修補圖書的工具(完成教學目標1,為下面幼兒動手操作、修補圖書做鋪墊。同時,也給幼兒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活動的條件。)

  3、分組合作,動手操作,修補圖書。

 。ā毒V要》中提到: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yǎng)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積極討論、交流、探索、動手操作,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

  4、每組介紹修補圖書的方法。

  (學習采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三、參加舞會,提升幼兒愛護圖書的情感

  1、你們用了很多的方法,把書寶寶修補好了,書寶寶很開心,它想請孩子們一起去圖書王國參加舞會,你們愿意嗎?

 。ㄍㄟ^書寶寶為了感謝孩子們的幫助,請孩子們參加舞會的形式來結束本次活動,讓孩子們體驗了幫助別人的快樂、體驗成功修補了圖書的喜悅。)

  2、每個孩子找一本自己喜歡的圖書寶寶,帶著書寶寶跳舞。

  (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在與書寶寶跳舞的情境中,升華對書寶寶的喜愛之情,同時感受與書寶寶是好朋友,以后要愛惜圖書的情感,從而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

  活動延伸:

  在我們的圖書角里,還有小朋友家里,還有很多書寶寶可能在偷偷的哭呢,讓我們去找找,去幫助它們吧。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橡皮泥沉浮起來的奧秘。

  2、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

  3、培養(yǎng)多動腦,勤動手的探究精神。

  【活動準備】

  每組一盆水,幾盒橡皮泥。

  【活動過程】

  1、玩橡皮泥,引導幼兒探究橡皮泥沉下去也可以浮起來的奧秘。

  師:小朋友,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準備了什么好玩的東西(出示橡皮泥和水),老師請小朋友把捏成各種形狀的橡皮泥放到水里,去看看橡皮泥是會浮起來還是沉下去。

  2、分享玩橡皮泥的經驗。

  請幼兒個別講述并示范橡皮泥沉下去和浮起來的操作。

  教師小結:橡皮泥既能沉下去也能浮起來。

  3、幼兒自主探究橡皮泥浮起來的方法。

  師:橡皮泥改變形狀后能夠浮起來,F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想想,橡皮泥變成什么形狀后可以浮起來呢?我們看看誰想到的辦法最多。

  教師觀察和指導,協(xié)助個別幼兒操作,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分享幼兒成功的快樂。

  4、總結、分享經驗。

  幼兒談談自己想到的辦法和操作的'經過,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實驗過程。教師表揚幼兒肯動腦和大膽動手嘗試的好習慣,與幼兒一起分享他們努力嘗試后獲得的成功快樂。

  活動延伸:

  1、繼續(xù)讓幼兒探究讓橡皮泥浮起來的辦法,讓他們理解橡皮泥浮起來所要具備的條件,并初步學會歸納和記錄。

  2、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并動手嘗試橡皮泥更多的新玩法。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初步懂得夏季炎熱要注意防曬,不在烈日下玩耍。

  2.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3.協(xié)助幼兒認識一兩種常見的降溫工具,并簡單了解人們夏季防暑降溫的方法。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懂得夏季炎熱要注意防暑降溫。

  難點:了解幾種降溫的方法。

  活動方式:集體與個別相結合

  物質準備:

  知識:了解夏季的氣溫特征。

  物質:教具:課件:實物:小扇子、涼席、太陽帽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帶領幼兒到樹蔭下、陽光下活動,感受不同的感覺。

  小朋友,我們一起到戶外去活動,你們感覺一下,在樹蔭下、在陽光下哪里最涼快?

  二、展開:

  1、說一說,剛才活動時,你感到哪里追涼快,為什么?

 。病⒁龑в變河懻摚河惺裁捶椒ㄊ棺陨碜顩隹?

  問:“夏天里,小朋友都穿什么衣服?”“家里、幼兒園都裝上了什么納涼設備?”“我們都吃些什么來降溫?”“夏季里,參與什么活動能使自身涼快起來?”

 。常シ耪n件,進行總結:夏天到了,天氣氣溫很高,人們都采取一些防暑降溫的方法:人們穿上了夏季服裝,比較單。患依、幼兒園都裝上了空調、電扇來使人們更涼快;我們還吃一些降溫食品,如:冷飲、綠豆湯、西瓜等;夏季里,到游泳池游泳是最愉快的事情,能夠降溫,還能鍛煉身體。

  4.討論夏季防曬措施:夏季里,陽光充分,光線強烈,能把人們的皮膚曬紅,怎樣來訪曬呢?小結:可以涂抹防曬霜,不在陽光強烈的地方活動,出門帶太陽傘、戴上太陽帽,都是防曬的'好方法。

 。怠Vv故事:《小狗不熱了》小動物也有防暑降溫方法,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三、結束:提出希望:小朋友都長大了,希望你們學會自身維護自身的方法,能夠健康快樂的生長。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感知冰的涼和易融化的特征。

  2、探索讓冰塊融化成功取出小禮物的方法,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過程

 。ㄒ唬┏鍪狙b有冰塊的袋子,初步感知禮物是涼涼的硬硬的

  1、桌子上有一個神秘的袋子,里面裝了一些神秘的禮物,你想知道是什么禮物嗎?

  2、請你不打開袋子去摸一摸。

  3、你摸上去是什么感覺?(硬硬的、涼涼的)

  4、你覺得可能是什么?為什么?

 。ǘ┯^察冰塊感知冰塊的特征

  1、打開袋子,你們猜對了嗎?

  2、我們再來摸一摸、按一按冰塊,告訴小朋友你的'冰塊摸上去有什么感覺?

  3、這些冰塊還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里面都有小禮物)

  (三)嘗試用各種方法取出小禮物

  1、冰塊里的這些東西是送給你們的小禮物,可怎么把冰塊里的小禮物取出來呢?老師給大家準備了鵝卵石、吸管、溫水,請選擇其中的一件,想一想、試一試,將小禮物取出來。

  2、幼兒操作,師巡回觀察,將小禮物放在自己口袋里

  3、你是怎樣取出來的?(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師現場演示)

  4、師小結:鵝卵石可以將冰塊擊碎將小禮物取出來。吸管可以吹出風將冰塊融化取出小禮物;放在溫水里,冰塊受熱融化掉了。

 。ㄋ模┙涷炦w移,了解更多冰融化的方法

  1、請你想想那除了剛剛我們用到的這些工具,還可以利用什么也可以將禮物取出來?

 。1)在太陽下曬、用吹風機吹、用手悟,接下來大家說的這些方法請你在家和幼兒園去試一試,將結果告訴我們。

  活動反思

  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小企鵝給小朋友送禮物作為這次活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切入點,我拿出這次被凍起來的禮物給孩子們看,讓幼兒用手去摸摸,去感覺一下冰的冷,然后再讓幼兒想想,我們怎么樣才能把小企鵝送的禮物拿出來,這是,幼兒的辦法很多,有的說:我們可以把冰砸碎了拿到禮物;有的說:我們可以把冰塊放到太陽下曬一曬,;還有的說:放在熱水里熱水,冰也會融化的。有的孩子說熱水有的說冷水,我當場做了實驗,驗證熱水比冷水更快。在活動中孩子的積極性高了,效果較好。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我是從哪里來的?”,當孩子面對生命的疑惑而稚嫩發(fā)問時,爸爸、媽媽都在努力用最適當的方式給孩子最好的解答。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我設計了這節(jié)活動,利用PPT和視頻讓孩子直觀地了解胎兒形成、生長的過程,知道自己從哪兒來,通過能講述交流,讓幼兒了解自己從哪里來的同時,也知道父母養(yǎng)育自己的艱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自己是從哪里來的,在媽媽肚子里是如何長大的。

  2、激發(fā)幼兒探索自身奧秘的好奇心。

  活動準備:

  PPT,胎兒生長視頻,人手一份畫冊,胎兒生長圖片,幼兒照片,氣球

  活動流程:

  情境導入—觀看PPT—觀看視頻、交流討論—制作畫冊—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與懷孕的老師交流討論,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二、觀看PPT,了解胎兒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

  引導幼兒仔細觀看,交流討論

  三、觀看視頻

  結合感恩教育,交流討論:

  寶寶出生后什么都不會,大人要為寶寶做什么?

  我們要怎樣感謝她們?

  三、制作連環(huán)畫冊:我的成長故事

  四、延伸活動:

  學做準媽媽,保護自己的氣球寶寶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沉浮是幼兒生活中熟悉和常見的科學現象,它表示了物體在水中的一種絕對的、肯定的終極狀態(tài),幼兒對它的認識是確定性的。而介于沉與浮之間的“懸浮”現象卻很少被提及,因為這一模糊、復雜的現象對幼兒來說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所以老師遇之或視而不見或避重就輕或搪塞而過,但它卻真切、實在地存在于幼兒的生活中,并時常引起幼兒極大的興趣。于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通過猜測、尋找、自我探索,讓幼兒初步感受、理解這一現象,激發(fā)幼兒從小探究科學奧秘的興趣。

  設計理念

  “生活即教育”——生活中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包含著許多道理和知識,都有可能成為幼兒科學啟蒙的素材,孩子總在與周圍環(huán)境的接觸中了解和認識世界。一件在成人看來司空見慣的事,在幼兒眼里卻是那么的新奇有趣,也正是因為這些早期經驗的獲得,豐富了他們的生活內容,使得孩子的生活富有生氣和活力,他們的心智得以有益健康地發(fā)展。本次活動就緣于一次不經意的談話:班上的汪洋小朋友跟大家描述起在鄉(xiāng)下外婆家經歷的一幕情景,外婆家的一只小水缸里漂浮著許多鴨蛋,他一時興起,用手壓住蛋欲使其沉下去,可那些鴨蛋在水面上晃悠來晃悠去,不聽使喚。在旁默默聽著的曹穎馬上說道:“我看到媽媽把煮熟的雞蛋放到水里后是沉的,不是浮起來的!眰別大膽的孩子紛紛猜想著可能是雞蛋和鴨蛋、生與熟、冷水與熱水的原因所致吧!也有的孩子疑惑不解,向我投來了求助的目光。于是,一個設想在我頭腦中醞釀而成。

  本次活動分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說一說四個步驟進行:經歷了激趣——發(fā)問——探索——交流的過程,做到激之以情,調情入境;授之以法,啟發(fā)思維;導之以行,探索規(guī)律。讓幼兒在動中學習、趣中思考、奇中發(fā)現、樂中獲取,達到發(fā)展幼兒的自主性、增強活動性、鼓勵創(chuàng)造性的目的。最終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達到“我會學”。

  活動目標

  1.探索在清水里加入一定量的鹽后,雞蛋沉浮狀況的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象的存在。

  2.幼兒能兩兩合作進行操作實驗,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學習記錄和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3.能積極思維,有主動探究科學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燒杯兩只(分別裝等量的淡水、鹽水),雞蛋一個,放大的記錄紙一張。

  學具:1.實物:雞蛋、鹽、碗、盆、勺子、燒杯、抹布每組各若干。

  2.磁吸標記、記錄表、水彩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蛋寶寶沉浮的位置

  1.出示內裝等量淡水、鹽水的兩個燒杯,引導幼兒比較:兩個燒杯中的水一樣多嗎。

  2.出示雞蛋一個:今天蛋寶寶要跟水玩?zhèn)游戲,小朋友想看嗎?蛋寶寶到了這兩個裝著水的燒杯里會怎么樣呢?

  3.猜猜蛋寶寶在鹽水、淡水里的沉浮狀況。

  教師設疑:蛋寶寶到了第一個水杯里(淡水)會怎樣?它是沉下去,還是會浮上來?(幼兒猜測并用身體動作表示沉浮結果:站表示浮,蹲表示沉——實驗驗證——幼兒觀察結果——師幼一同完成記錄)

  繼續(xù)設疑:蛋寶寶到了第二個水杯里(鹽水)會怎樣?它在水里會沉下去,還是浮上來?(幼兒猜測并請幼兒分別把磁吸標記貼在自己猜想的水位上——實驗驗證——幼兒觀察結果——師幼一同記錄雞蛋在水中的位置)

 。ㄔu析:“猜一猜”形式的設計,使得活動一開始師幼雙方都以開放的心態(tài)進入氛圍,圍繞著蛋的沉浮展開爭論,大膽聯(lián)想,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民主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融洽了師生關系;同時,在讓幼兒使用身體動作和標記符號表達預測結果的過程中,使得幼兒在活動中敢想、敢說、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較好地實現了師生互動。這一過程,教師始終把幼兒放在首位,他們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使活動形成了質疑——猜測表達——驗證——記錄結果的良好開端。)

  二、找一找蛋寶寶沉浮的秘密

  1.幼兒針對觀察到的現象自主提問。

  看了剛才的實驗,你有什么想法或問題?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小問號”,把你的問題提出來,好嗎?

  (評析:發(fā)現問題是幼兒進行探究的先決條件,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把傳統(tǒng)教學中的教師提問專利權讓給幼兒,有利于促進幼兒積極思維的發(fā)展,形成初步的問題意識,同時更利于引發(fā)幼兒進一步深入探究的內在動機。)

  2.教師順應幼兒提出的問題設置懸念。

  哎呀,這倒奇怪了,蛋寶寶在第一個杯子里是沉在水底的,怎么到了第二個杯子里會浮上來呢?這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呢?小朋友快快想一想、找一找。

  3.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感官尋找蛋寶寶沉浮的原因。

  啟發(fā)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區(qū)分出淡水和鹽水的不同。從而找到問題緣由:雞蛋在裝有淡水的杯子里是沉下去的,在鹽水里是浮上來的。

  4.進一步把問題引向深入。

  那么是不是雞蛋在鹽水里都會浮起來呢?在加了多少鹽后才能浮起來呢?我們一起動手來試一試,好嗎?

 。ㄔu析:這既是對上一結論的不確定性疑惑,又自然滲透了對下一步驟中的實驗觀察的要求,讓幼兒帶著強烈的好奇與急切想知道結果的心態(tài)進入實驗中。教師提出矛盾性的問題,讓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對問題進行思考,盡情發(fā)表對問題的看法,這也是幼兒將頭腦中的新經驗與原有的舊經驗發(fā)生聯(lián)結、進行遷移的過程。)

  三、做一做蛋寶寶沉浮的實驗

  1.理解記錄圖表所示的實驗方法。

  2.提出實驗要求:兩兩分工合作,明確怎樣加鹽、攪拌、記錄注意點等等。

  3.幼兒實驗操作,教師觀察幼兒實驗并根據具體情況給予適時適度的.指導。

 。ㄔu析:幼兒認識事物、獲取知識大多來自直接經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痹诒敬螌嶒炛校欲}量的多少,攪拌、溶解的程度,都是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教師對幼兒的實驗結果的判定都應視不同的實驗方法而言,決不可為追求統(tǒng)一結果而扼殺幼兒自主探究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準確把握自己在活動中的角色地位,在幼兒確實因自身經驗和能力的局限使探究活動遇到障礙時,才給予一定的幫助。)

  四、說一說蛋寶寶沉浮的規(guī)律

  1.(展示幼兒的實驗記錄卡)從記錄結果中講講自己的實驗感受并發(fā)現雞蛋沉浮的規(guī)律。

  2.繼續(xù)設疑:為什么雞蛋在加入1勺、2勺鹽的鹽水中沒有浮動,在加入3勺、4勺……鹽的鹽水中會慢慢浮上來呢?

 。ㄔu析: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指出了矛盾的事實:同樣在鹽水中,為什么雞蛋有沉有?讓幼兒更深入地思考問題并通過自己的探索形成認識:不同濃度的鹽水中,雞蛋的沉浮是有一個過程的,只有在加入一定量的鹽后,雞蛋才能在水中浮動直至全部浮起來。并且通過集體討論交流,讓幼兒對自己所思所為進行一次梳理,以此強化新獲得的經驗。)

  3.除了在鹽水里雞蛋能浮起來,你還有什么辦法讓雞蛋浮起來呢?(幼兒回憶生活經驗,自由想像講述)

 。ㄔu析: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討論,讓幼兒知道:讓雞蛋在水中浮起來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從而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多向性、開放性。同時,也順應了“科學來自生活,最終必然回歸生活”的宗旨。)

  活動延伸

  1.如果在鹽水里不斷地加鹽,雞蛋還會往上浮嗎?

 。ㄔu析:科學活動是沒有終結性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將隨著人們認識程度的深入而不斷地改變,不斷地提出新的假設和解釋。因此,從小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顯得尤為必要。)

  2.鼓勵幼兒繼續(xù)探索、發(fā)現雞蛋在其他液體中(如糖水等)的沉浮情況及其他沉浮現象。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的操作活動感知物體運動與力的關系,獲取有關物體移動需要什么的具體經驗。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幼兒積極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不同的紙盒,積木;球、折紙、紙板。

  2.鐵啞鈴二對,大礦泉水二瓶(圓形),大木箱一只。

  3.粗細繩子若干,棒或木棍若干。

  4.滑輪。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的興趣

  1.介紹物品

  教師:桌子上擺著許多東西,大家一起來看看認識這些東西嗎?

 。ㄖ攸c介紹:滑輪)

  2.布置任務

  教師:這些都是物體,仔細看看,現在這些物體有沒有動?(沒有)

  今天老師就請你來想辦法,使這些物體移動位置,看誰想的辦法最多。

  但有個要求,玩時不要擁擠,要相互謙讓,并要把玩的方法記住,待會兒告訴大家。

  二、幼兒動手操作,探索不同的力與物體運動的關系。

  1.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注意發(fā)現與眾不同的方法。

  2.提問:

 。1)你是用什么方法移動這些物體的?

 。ㄓ變夯卮穑部缮蟻磉叢僮鬟呏v。)

  小結:剛才有的小朋友用自己的手推、拉、拍、有的用嘴吹,還有的小朋友用腳踢使物體移動,

  這說明要使物體移動必須要用力。

  (2)同樣一件物體(出示皮球),你們用力大和用力小的時候,物體移動的一樣嗎?

 。ㄓ走叢僮鬟叡磉_)

  小結:對同樣一件物體,用力大物體動的又快又遠,用力小,物體動的慢,滾的也不遠。

 。3)移動重的和輕的東西用的力一樣嗎?

  小結:重的東西要用大大的.力,輕的東西只用小小的力。

  3.出示大礦泉水瓶(圓形)

  提問:這瓶礦泉水比較重,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移動它,用哪種方法移動它最省力呢,

  請幼兒上來操作。最后,得出結論,圓形的東西用滾的方法最省力。

  小結:移動不同的物體有不同的省力方法,以后我們還可以試著玩。

  4.出示大箱子

  提問:這兒有個大箱子很重,用什么方法移動它最省力、方便。

  (幼兒上來操作)

 。▎l(fā)幼兒用繩子把木箱綁起來,兩人用扁擔抬,用繩子拉,借助于滑坡滾球等等。)

  小結:我們人可真聰明,用其它東西來幫助我們移動物體更加省力方便。

  教師:用棍子來幫忙移動大箱子最省力了(杠桿原理)。這是為什么呢,等小朋友長大了,

  學了物理知識,就會懂的這個道理的。

  三、進一步了解使物體移動的省力工具。

  1.提問:請小朋友想想,平時在街上看到的,人們是用什么工具讓重的東西從這里運到那里,從下面運到上面的?

  幼兒自由討論。

  2.小結:現在科學發(fā)達了,人們又發(fā)明了許多省力的、更加方便的工具使物體移動。

  了解起重機的搬運過程;新型鐵路維護車搬運碎石的過程;自動吸塵機器人等。

  3.激發(fā)幼兒學習欲望

  教師:將來等你們長大了,要發(fā)明出更先進的工具使物體移動,老師等著你們的好消息哦。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地球上有許多神奇的動物,初步了解常見的動物名稱和生活環(huán)境。

  2.對動物有興趣和探究的欲望,有喜愛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收集有關動物的圖片和書籍。

  2.幼兒平時已有關于動物的相關知識經驗。

  3.動物掛圖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起幼兒興趣.

  師:“你們喜歡動物嗎?為什么?”

  2.幼兒分小組,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圖片和資料。(動物的名稱、長得什么樣?它生活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有趣的.現象?)

  3.請出介紹較好的組出來向大家介紹他們找到的小動物。

  4.討論:神奇的動物王國。

 。1)幼兒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動物,并請幼兒根據生活環(huán)境進行分類介紹。

 。2)小結:不同的動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它們和我們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生活,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注意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動物朋友。

  延伸活動:請幼兒畫出1—2種自己喜歡的動物,著色后并剪下。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01-02

大班生活科學教案03-06

大班教案科學教案11-10

大班蝸?茖W教案09-30

大班《電》科學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學教案04-13

大班科學教案06-14

大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3-24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7-27

【經典】大班科學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