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中班教案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幼兒有一部分還不知道五官的作用,日常生活中不知道保護自己的五官,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有關五官的知識,學會自我保護,特選擇這一活動主題。讓幼兒感受到保護感官的重要性,學會保護五官的方法,養(yǎng)成保護的習慣。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口、眼、耳、鼻的名稱。
2、能貼五官,鞏固五官在臉部位置的認識。
3、發(fā)展幼兒運用感官的興趣和能力,懂得保護五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了解五官在臉部的正確位置并且懂得保護它 。
活動準備
幼兒頭像與五官的貼圖,幼兒每人一面鏡子,各種小動物叫聲的錄音及酒、醋、水等實物。
活動過程
一、找五官。
1、師:孩子們,你們看老師的臉上有什么?
2、幼兒自由回答。(如幼兒回答不全,或回答問題不完整時,教師可“眨眨眼睛、張張嘴巴、捏捏鼻子提醒幼兒且指導幼兒回答完整) 。
3、照鏡子。讓幼兒照鏡子看看自己的五官,說出名稱,指出在什么地方?(引導幼兒運用“上下左右中間兩邊等方位名詞)
二、學念兒歌,鞏固了解五官的位置及作用。
1、師:眼睛長在臉的那里,有什么用?用相同方法,提問其他五官。
2、學念兒歌,了解五官的作用。這是我的眼睛,眼睛看世界。 這是我的鼻子,鼻子聞氣味。這是我的嘴巴,嘴巴嘗味道。這是我的耳朵,耳朵聽聲音。
三、游戲。出示分別缺眼耳口鼻的幼兒頭像,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頭像缺了什么?請幼兒貼上所缺的五官,并引導幼兒認識這些五官的功能,缺少它們會怎么樣?教育幼兒保護好自己的五官。
四、運用五官。
1、看一看,誰的眼睛看到的東西最多?讓幼兒看活動室里的物品,并說出看到了什么?
2、聞一聞。誰的鼻子最靈?出示水、醋、酒引導幼兒去嗅、聞、比較分辨。
3、聽一聽。辨別是什么聲音,放錄音,讓學生區(qū)分是什么動物的'叫聲。
4、嘗一嘗。吃的是什么?味道怎么樣,讓學生吃切好的水果。
五、最后,讓幼兒欣賞兒歌,加以小結。
“小小鼻子本領大,長在臉的最中央,鼻子上面是眼睛,鼻子下面是嘴巴,耳朵耳朵最聽話,長在我的頭兩旁!
教學反思
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幼兒們的積極性很高,發(fā)言也非常踴躍,但由于中班幼兒知識面較窄,經(jīng)驗較少,經(jīng)常會重復同一個問題,聽到別人說什么就跟著說什么的現(xiàn)象較多。如在討論五官的作用時,這個說:眼睛能看人、看電視,那個也跟這這么說,只有在老師的提醒下才會說出還能看書、看路、看到各種東西;當討論到如何保護五官時他們回答很好,都說不把手、臟東西放到嘴里,不能拉耳朵、扣鼻子等。
本次活動在實施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幼兒在初步探索階段無法保持一定時間的興趣,比較隨意,沒有觀察到自己的五官反而注意到了其他無關的信息;顒拥谝画h(huán)節(jié)——照鏡子,找五官。原本以為借助鏡子可以更好地幫助幼兒了解相關的五官知識,幼兒也會很愿意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老師和同伴?墒屡c愿違,幼兒一個個拿著鏡子興奮得不得了,對老師的提問,充耳不聞,都是討論鏡子的框是什么顏色,還好我把鏡子及時收回,他們手里沒了鏡子,就專心地聽我說話。學習效果也明顯提高了。
總的來說,本節(jié)課還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幼兒樂意參與活動,都知道了五官的作用及怎樣保護自己的五官,達到預期的效果。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一、通過游戲、討論等活動,讓幼兒感知、了解各種各樣的口袋名稱及材料。
二、幼兒通過實踐活動了解口袋的功用,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收集各種口袋(塑料袋、網(wǎng)袋、布袋、紙袋、蛇皮袋、麻袋等)。
二、操作材料:米、水、小金魚、球、玩具、水果等,毛巾若干條。
三、知識準備:活動前組織幼兒參觀菜場、垃圾場、醫(yī)院、馬路,并與家長聯(lián)系,請家長向孩子介紹家中所用的口袋。
活動過程:
一、幼兒通過玩口袋,認識了解各種口袋的名稱及材料。
1。幼兒游戲玩各種口袋。
2。幼兒認識各種口袋。
3。幼兒根據(jù)材料的不同為口袋分類。
二、操作活動:嘗試了解口袋的用處,并討論塑料袋給環(huán)境帶來的危害。
1。幼兒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討論口袋的用處。
2。幼兒嘗試用各種各樣的口袋裝物品,并記錄自己的嘗試結果。
3。師生共同小結口袋的功用。
4。找出生活中最常用的口袋:塑料袋。
5。討論塑料袋給環(huán)境帶來的危害,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三、結束活動:把裝的物品運回教室。
總體評價意見:
優(yōu)點:
1、在豐富的材料面前展示了幼兒活動的'多樣性,在不同材質(zhì)口袋的對比中,通過實際的操作活動,幼兒感受并理解了不同材質(zhì)的口袋的特性。
2、在活動過程中,幼兒通過認識、感知、分類、操作、討論、記錄等活動來了解各種各樣的口袋,
3、在活動中,教師能給予幼兒充分的活動空間,真正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
4、教師能注重在活動中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不斷提高幼兒的活動情趣。
5、本次活動幼兒的積極性較高,幼兒始終在玩中學,體現(xiàn)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指導思想。
活動建議:
如果能讓幼兒分組記錄,就不會太擁擠,這樣效果就會更好些。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鞏固對10以內(nèi)數(shù)量的認識。
2.學習用"添上1"或"去掉1"的方法來進行按數(shù)物匹配。
3.在比較數(shù)量的游戲中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體驗自主操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白板課件《小兔子的花店》
2.花籃若干,花朵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復習10以內(nèi)的數(shù)量。
1.幼兒觀察花籃標記去采花并放入相應數(shù)量的花架,復習鞏固對10以內(nèi)數(shù)量的認識。
教師:小兔子有個美麗的大花圃,好多鮮花開放了,她決定開個鮮花店,請小朋友幫助去采花?纯葱⊥米咏o你們的花籃,她要請你們采什么花?
請你仔細看看花籃上的標記,去采花吧。
采完放到花架上里,一起驗證采的花的數(shù)量。
2.幼兒集中自查驗證。
二、學習用"添上1"或者"去掉1"的方法進行按數(shù)物匹配。
1.教師出示花架,引導幼兒觀察花朵的數(shù)量和數(shù)字是否匹配。
2.學習用"添上1"或者"去掉1"的方法進行按數(shù)物匹配。
3.幼兒操作并進行集中交流驗證。
三、活動結束。
教師:我們幫小兔子整理了花架,他很開心,小兔子還要考考你,你整理花籃的.時候,花籃里花最多的是幾朵?花籃里最少的是幾朵?
請小朋友幫助他按照花籃里花朵的數(shù)量從少到多排一排,你愿意嗎?好的,我們回到教室里去整理吧!
活動延伸:
數(shù)學區(qū):提供材料,讓幼兒按數(shù)量的多少來有序的排列。
中班教案 篇4
認識長方形
目標:
1、在與正方形的比較中認識長方形及它的特征;
2、誘發(fā)學習圖形的興趣,進入數(shù)學世界。
準備:幼兒每人正方形紙、長方形紙各1張,各種長方形組成的物體。
流程:感知長方形——比較正、長方形——尋找長方形。
過程:
感知長方形:說說它象什么?(冰箱、彩梯、桌椅、輪船、寄信)這些東西都是由長方形組成的,長方形的用處很大。
比較正、長方形:讓幼兒從我手中的兩張紙中找出已認識的正方形的紙,用折線的方法對正方形的四條邊的長短,四個角的大小進行比較。引導幼兒用折紙方法對這張紙的'兩邊進行比較,使幼兒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特征。用長方形和正方形比較,說說他們不同的地方。相對的兩條邊一樣長是正方形,而這張相鄰的兩條邊不一樣長是長方形 。(幼兒學會說)
尋找識別長方形:窗和門都是長方形的,還有什么是長方形的?(汽車、樓梯......)
效果記錄:對學習長方形很感興趣,教師一拿出范例,幼兒就能準確的說出這是什么物體,由什么圖形組成?對教室里由長方形組成的物體能描繪出來,能明顯的區(qū)分長方形和
正方形相同點和不同點。
中班教案 篇5
目標
1、在揀菜的過程中進行分類比較,了解韭菜、大蒜、蔥的不同特征。
2、在種植過程中,發(fā)現(xiàn)根能吸收營養(yǎng),幫助植物生長。
準備
1、韭菜、大蒜、蔥。
2、筐若干個(三只以上)。
3、小花盆若干。
過程
1、揀菜。
—(出示一筐菜)菜場一早送來許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幾種菜混在了一起,給廚房的廚師帶來了許多麻煩。請小朋友幫忙,把這些菜分開放在各自的筐里。
—幼兒一邊揀菜一邊分別放入不同的筐中。
—討論:為什么要這樣分開擺放?
—引導幼兒說出三種蔬菜的不同特征。說說誰像哥哥,誰像弟弟,誰像妹妹。
—韭菜妹妹的葉子從上到下都是一樣粗的`,葉子是扁的、窄的;大蒜哥哥的葉子上小下大,又扁又寬;蔥弟弟的葉子中間是空的,圓柱形的。
2、種植韭菜、大蒜(有根的)、蔥(有根的)。
—取部分韭菜、大蒜、蔥,切下其下半段。
—把它們種植在同一花盆里,比一比誰長得高。
—把它們放在自然角中,鼓勵幼兒學著照顧,并觀察其生長情況。
建議
引導幼兒觀察韭菜、大蒜、蔥的生長情況,啟發(fā)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根是植物生長的重要部分。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2-11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1
中班教案07-20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中班教案(精選)07-29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