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7篇(精品)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目標:
1、根據提供的線索,大膽想像相關的物品,初步學習用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2、知道太陽的作用,萌發(fā)進一步了解太陽秘密的興趣。
重點:
大膽想像相關的物品,初步學習用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難點:
學說句式“xx是xxx的、xxx的、xxx的!
準備:
PPT、操作圖片、標志圖
過程:
一、謎語導入,設疑激趣
1、猜謎:耳朵長,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飯。為什么你認為是小兔子?
2、放PPT,出現小兔?纯词遣皇切⊥米,跟他們打招呼?
3、今天兔媽媽要小兔子找一件寶貝,我們來聽聽要找什么寶貝?(放錄音)
二、學習句式,尋找太陽
1、教師出示圓圓的標志,你能告訴小兔子哪些東西是圓圓的嗎?幼兒自主選擇操作,尋找圓圓的寶貝貼黑板上。
2、兔寶寶找到的是什么寶貝呢?(放PPT)聽聽兔媽媽是怎么說的?(放錄音)現在圓變得怎么樣了?
3、教師出示圓圓的、紅紅的標志,請幼兒尋找圓圓的、紅紅的寶貝。(要求幼兒說……是圓圓的紅紅的)教師將物品貼在此處。
4、小兔找到的是什么寶貝呢?是不是媽媽想要找的寶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放PPT)聽聽兔媽媽是怎么說的。(放錄音)。
5、出示圓圓的、紅紅的、在天上的標志,請幼兒尋找出圓圓的、紅紅的、在天上的'寶貝。(并請孩子們學說……是圓圓的、紅紅的、在天上的。)教師將圓圓的、紅紅的、在天上的寶貝貼在相應的標志下。
6、你們想不想知道小兔找到的是什么寶貝?我們來看看(放PPT)兔媽媽是怎么說的呢?(放錄音)
7、出示圓圓的、紅紅的、在天上的、會發(fā)光的標志。孩子們,你們能猜到兔媽媽想找的是什么寶貝嗎?
11、我們來看看小兔找到了沒?(看PPT)小兔子又問了:媽媽,我們?yōu)槭裁匆姨柲兀?/p>
三、了解作用,經驗提升
1、還有好多朋友也在找太陽呢?找太陽、找太陽,誰在找太陽?
2、放PPT,動物在找太陽,太陽能讓我們覺得很舒服。
3、放PPT,植物在找太陽,種子發(fā)芽,花兒開放。
4、放PPT,老人和小孩都要找太陽,還可以殺滅細菌使我們少生病,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特別是小朋友要多曬太陽,這樣就能快快長高。
5、放PPT。為什么衣服和被子也要找太陽呢?
教師小結:太陽可以幫人們曬衣服,曬被子,曬許多的東西呢,曬的衣服,被子香香的有股太陽的味道;
6、放PPT。為什么玩具和圖書也要找太陽呢?殺菌、消毒的作用。
7、放PPT。太陽能熱水器。回家去找找房頂上有沒有這個東西?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想想中,理解小水滴變化單中形態(tài)(水汽、雨、雪)去旅行的有關情節(jié)。
2、激發(fā)幼兒對水進一步探索的興趣。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大圖書、小圖書、多媒體課件
重點與難點
理解小水滴變化單中形態(tài)(水汽、雨、雪)去旅行的有關情節(jié)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趣
播放多媒體課件
1、這是誰?
2、水滴寶寶會變魔術,你們猜猜他們會怎么變?
3、高數你們,這次小水滴就要去旅行了,看看小水滴在旅行的`時候會遇到什么事情呢?
二、自由閱讀
1、先請小朋友看,等會請你們來介紹你們看到些什么?
2、引導幼兒與同伴輕聲討論閱讀的內容
三、共同閱讀
1、小水滴變成了什么?怎么會變成水汽呢?
2、小水滴跟著云媽 媽飄到了哪里?他們又變成了什么?
3、這是在哪里?小水滴落到了北極后,它們又變成了什么?從哪里看出來的?
四、完整欣賞
1、小水滴在旅行的過程中,變了幾次,分別變了什么?
2、小水滴真的會變魔術,會變成水汽、變成雨,還樂意變成雪。價值分析:
第一環(huán)節(jié)是猜測導入,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大膽地猜測小水滴會變什么魔術,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幼兒自由閱讀,教師引導幼兒仔細的觀察圖片上的內容,并引導幼兒輕聲第與同伴討論。培養(yǎng)幼兒安靜有序地閱讀習慣。
第三環(huán)節(jié)集體閱讀,通過教師的提問,引導幼兒理解圖書中故事的內容。
第四環(huán)節(jié)是完整的欣賞故事,引導幼兒知道水滴的變化。反思與調整: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在活動中感知自己小腳的特點,產生初步的探索興趣。
2、 知道小腳會隨著人體的長大而長大,激發(fā)幼兒對自己成長的渴望與熱愛。
活動準備:
地毯、錄音、出生證、事先脫掉襪子等。
活動過程:
1、 聽《我的身體》音樂活動小腳。
2、 和小腳做游戲。
(1) 腳上有什么?
數一數:一只腳上有幾個腳趾?(幼兒數)哪個腳趾最大?
師小結:小腳小腳真可愛,1、2、3、4、5,五只腳趾頭。
(2) 撓撓小腳:
撓撓自己的.小腳,撓撓同伴、老師的腳,有什么感覺?
師小結:小腳小腳真好玩,撓撓小腳哈哈哈,癢死嘍--3) 比比腳大小;和老師、同伴比比。你的腳為什么比老師的小?
教師出示出生證,以神秘的口吻告訴幼兒;老師的腳出生時這么小,但吃了好多飯和好多菜、水果啊,人長大了,腳也長大了。
猜猜你長大了,腳會有多大?
師小結:小腳小腳真有趣,你長大我長大,大家都長大。
3、 說說小腳的本領。
聽音樂《歡樂蹦蹦跳》展現小腳的本領。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優(yōu)美的旋律,學習自然地演唱歌曲后半段。
2.在猜測蛋里是什么小動物的游戲中,以及教師的動作暗示下,仿編歌曲后半段并演唱。
3.感受小動物破殼而出的情趣,表現對最后一個出殼動物的意外和驚喜。
活動準備:
1.知道小雞是從雞蛋里孵化出來的。
2.不同大小的雞蛋教具(圖上的門可打開)大組(附l,圖1—8)。
3.立體的蛋,可掀開的“f]”,小鴨、小鳥、小蛇教具各一個(附1,圖9~圖13)。
4.曲譜《小小蛋兒把門開》(附2)。
活動過程
1.以故事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前幾天,媽媽發(fā)現一種神奇的蛋,蛋的身上居然有一扇門,我悄悄地把門打開,咦,會出現什么呢?教師范唱歌曲,激發(fā)幼兒對“蛋”上的“門”產生好奇心。
2.教師范唱歌曲,引導幼兒傾聽、感知歌曲的旋律和歌詞
(1)教師出示一般大的“蛋”(見圖1),第二次范唱,幼兒完整傾聽,
初步熟悉歌曲《小小蛋兒把門開》的.旋律和歌詞內容。
(2)教師提問“開出什么動物呀?”幼兒說:“小雞。”教師翻圖確認。(見圖2)
(3)教師再出示大一點的“蛋”(見圖3),說:“它的身上也有門,它會開出什么動物來呢?”教師第三次范唱。
(4)教師提問“開出什么動物了呀?”幼兒說:“小雞”。教師重復:“哦,是小雞嗎?”教師翻圖確認。(見圖4)
(5)教師出示最小的“蛋”(見圖5),說:“蛋寶寶在哪兒呢?”教師引導幼兒用手做出蛋的樣子。進行第四次范唱。
(6)教師提問“開出什么動物了呀?”幼兒說:“還是小雞!苯處煼瓐D(見圖6)追問:“什么顏色的小雞呀?”幼兒:“紅色的。”
(7)教師出示最大的“蛋”(見圖7),范唱,激發(fā)幼兒好奇心。
(8)教師提問“開出什么動物了呀?”幼兒:“還是小雞!苯處煼瓐D(見圖8)追問:“什么顏色的小雞?”幼兒:“橙色的!
3.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幼兒在感受歌詞的同時,發(fā)現太小不同的蛋中藏著的都是小雞。教師:“蛋里打開的都是——”幼兒:“小雞”。教師追問:“小雞怎么唱歌的。俊庇變鹤觥靶‰u”,教師做“雞媽媽”,引導幼兒學小雞唱歌。
4.借助“立體的蛋”,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歌曲后半段
(1)教師出示立體的“蛋”(見圖9),教師引導幼兒仿編歌 曲的后半段。歌唱1遍。
(2)教師打開一個立體的“蛋”(見圖10),激發(fā)幼兒對不同“卵生”小
動物的興趣。仿編歌曲的后半段并演唱。教師:“這是 什么動物呀?”幼兒:“小鴨!苯處煟骸靶▲喸趺闯璧难?”幼兒學唱:“嘎嘎嘎嘎??”。
(3)教師再次打開一個立體的“蛋”(見圖11)。教師:“這是什么動物呀?”幼兒:“小鳥!苯處煟骸靶▲B怎么唱歌的呀?” 幼兒學唱:“啾啾瞅啾??”。
5.借助“奇怪的蛋”讓幼兒感受意外和驚喜
教師出示一個奇怪的“蛋”,打開后展示蛋中藏著的“可怕”的動物——小蛇(見圖12),讓幼兒在前后反差中感受意外和驚喜,歌唱1遍。 活動反思:
在活動《小小蛋兒把門開》的設計中,教師首先修改了歌詞,將“開出一只小雞來”修改為“開出一只什么來?”通過兩句歌詞的對比,可以發(fā)現,用這樣的設疑方式可以給予幼兒更多想象的空間、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
在范唱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打開各種大小不同的蛋兒的門,讓幼兒愿意傾聽,從識別顏色到學習動作到愿意嘗試學小動物唱歌,一遍遍地感知音樂。在隨樂演唱的同時,教師引導幼兒關注教師及同伴,學習用動作表現從蛋變成小動物的過程,調整自己的動作,努力邊唱邊做動作。在不斷重復的樂趣中感受音樂,理解歌詞,達成目標。從活動現場看,最后的游戲環(huán)節(jié)有些拖沓,對于小班幼兒來說,請幼兒舉手選擇的方式有時會阻礙部分幼兒的參與度,造成活動的不流暢。例如:在幼兒選蛋時,教師可以直接遵從第一位選擇的幼兒,揭開紅色或黃色的
“蛋”,不必請幼兒舉手選擇。這樣活動的流暢性和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可能會更高。
小班教案 篇5
背景描述:
隨著園本課程的深入實施,每個學期教研組一個原創(chuàng)主題似乎已經成了慣例,但是,我們卻總覺得這樣以組為單位的主題實施方法存在很多弊端,最主要的是忽視了各班孩子的特點和能力差異,而孩子的差異對課程實施的效果影響是很大的。分析三個小班幼兒現狀,差異更是明顯:小一班經過一年的托班教育,各方面的能力都比兩個新小班強,如果選擇同一主題,在內容的選擇上很難體現一致性和針對性,而如果以班級為單位,由兩位老師根據自己班孩子的發(fā)展與需要選擇主題,似乎更能體現探究性課程的精神,也更有利于不同能力的孩子的發(fā)展。于是,我們就開始了自己班級的原創(chuàng)主題的實施。
一、主題的產生:
我們班的孩子雖然從表面上看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生活,來園時不哭了,吃飯、睡覺都很正常,但是,通過平時與一些家長的交流發(fā)現,其實有很多孩子并沒有完全進入狀態(tài),他們還沒有把自己溶入到集體中,自己真實的個性都沒有充分表露出來,有的甚至還刻意的壓抑自己。從幼兒心理特點分析,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很正常的:畢竟他們入園時間不長,孩子間比較陌生,對同伴及集體還缺少信任感,因此也造成了相互間交往很少的現象。我想,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了,3——4歲的孩子已經有了強烈的交往欲望,在與同伴的交往中他們才會把自己真實的個性表露出來,通過不斷的交往取得同伴間的信任。于是,“交往”成了擺在老師和孩子面前共同的需要:孩子,需要在與同伴交往中獲取相互間信任,從而大膽的展放自我;老師,需要創(chuàng)設機會激發(fā)幼兒交往的欲望。在我們的分析與思考中產生了主題——《好朋友》,主要目的是激發(fā)與同伴交往的愿望,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我們把情感體驗作為這次主題實施的主要目標。
二、主題內容及實施。
由于小班幼兒知識經驗少,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們在選擇內容時以趣味性、淺顯性、操作性為原則,盡量選擇一些幼兒感興趣的,易于理解的,又能具體操作的內容進行實施。經過一翻梳理,我們整理出從兩條線索開始實施主題。第一條線索:從故事《四個好朋友》入手,讓幼兒了解好朋友的含義,知道有好朋友是很開心的,并用表演、繪畫的形式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表現好朋友。第二條線索:以玩具為媒介,為幼兒提供交往的機會,體驗交往的快樂。玩具是最熟悉和喜愛的東西,也是幼兒共同的愛好,在玩具的吸引下,幼兒間必然能主動的交往,而在玩玩具、分享玩具的過程中,體驗了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幼兒之間的陌生感逐漸消失了,對同伴更加熟悉與喜愛,交往的愿望就更加強烈起來了。因此,我們讓每個孩子帶來了兩件自己最喜愛的玩具,設置了玩具角,除了在集體活動中組織《玩具分類》《玩具分享日》等活動外,還利用自由活動的時間鼓勵幼兒去和同伴一起玩玩具。主題結束后,我們發(fā)現孩子對玩具的興趣仍舊很濃厚,在一起玩玩具的孩子從自己組的擴展到其他組的,于是我們決定繼續(xù)保留玩具角。讓他們在感興趣的玩玩具中與更多的孩子交往,體驗有好朋友一起玩的快樂,進一步提高交往的技能。
三、主題結果:
活動只經歷了短短一周,從實施主題到現在,我們都明顯感受到了孩子的進步:整體發(fā)展來看,由于同伴間的交往增多,幼兒普遍表現積極主動,集體活動中思維活躍,自由活動時活動能力增強,以前經?吹接泻⒆哟舸舻淖谝巫由蠜]精打采,現在幾乎沒有了,個體發(fā)展而言,一些孩子的個性開始表露出來了,比如張家維、從從等幾個孩子,現在經常能看到她們主動的在和小朋友說笑。顯然,交往使幼兒獲得了對同伴與集體的信任,從而愿意在集體中大膽的展現自我了。
反思及體會:嘗試之后總會有收獲,經過對整個實施過程的分析與思考,我逐漸獲得了一些關于小班主題實施的體會:
1、關于小班主題的來源
小班的孩子大都缺乏生活經驗,探究的.愿望也不是很強烈,如果說要生成一些有價值的內容有一定的難度,而小班孩子興趣持久時間很短,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就算有生成的契機,老師可能也很難把握住。所以我覺得小班的主題,大都應該由老師預設。
2、關于主題的選擇
主題的適宜性將直接影響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活動效果。因此,要想使主題的開展真正促進孩子的發(fā)展,預設的主題對老師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雖然主題是老師預設的,但是不能離開孩子,需要老師對孩子的發(fā)展情況有深入的了解,尋找孩子的興趣點,發(fā)現孩子需要,以“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為原則選擇適合小班孩子探究的、有價值的主題。
3、關于主題的目標
小班孩子年齡小,參與、探索、實踐的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在主題目標的確定上,以發(fā)展情感為重點,通過主題的開展,使他們形成一種良好的情緒情感,激發(fā)他們主動探索的愿望,為中大班的自主探索打大好基礎。
4、關于內容的選擇
主題目標確定后,我們往往會整合個各領域的內容進行實施。根據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我們在選擇具體內容時,除了考慮領域間的平衡,還應該把握好內容淺顯性、趣味性、情境性,盡量選擇幼兒熟悉的與生活相關的內容,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愉快的活動情境,才能吸引孩子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
5、關于主題實施的時間
小班孩子興趣持久性比較短,因此,一個主題如果安排幾個星期,到最后孩子的興趣會消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如果主題內容應該盡量安排緊湊些,主題時間也可以短一些。
總之,在這次嘗試過程中,我徹底改變了以往認為小班探究性主題實施效果不大的看法,通過實踐與思考,也積攢出了一些有益的經驗,樹立了自己的一點觀點,為更好的實施園本課程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玩玩、找找中了解五官、四肢等各部位的名稱,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樂意跟隨《小手拍拍》的樂曲旋律做模仿動作,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律動音樂:《圍個小圈圈》伴奏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場:動動動
指導重點:注意律動過程中的師生、生生互動,將幼兒自然地引入音樂活動的氛圍中來。
教師提示語: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動動身體吧!
教師過渡語:我們寶寶的身體真靈巧,個個都是健康的好寶寶!
二、玩玩樂樂:小手捉迷藏
指導重點:在玩玩樂樂的游戲氛圍中,引導幼兒隨樂做拍手、握手、彈鋼琴等模仿動作。注意不落痕跡地滲透游戲規(guī)則。
教師提示語:顧老師要獎勵獎勵你們,和你們玩?zhèn)小手捉迷藏的游戲。那可要聽仔細嘍!等一下顧老師眼睛閉起來,數123的'時候,你們趕緊把小手藏起來,千萬不要讓我發(fā)現哦!等到顧老師唱歌請你們小手出來的時候才可以出來哦!
教師過渡語:你們的小手本領真大,會做這么多動作,真是了不起。
三、音樂游戲:小手拍拍
指導重點:引發(fā)幼兒對自己身體其它各部位的關注,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出不同的身體運動部位,唱出來并用動作模仿,體驗游戲的樂趣。
1、教師示范游戲玩法。
教師提示語:小手除了會捉迷藏,它還會找朋友呢。請你們仔細聽聽,看看它會找誰做朋友呢?(眼睛)
2、隨音樂完整感知游戲。
3、了解游戲規(guī)則,仿編動作。
教師提示語:猜猜小手還會找誰做朋友呢?想想還有什么地方沒找過呀?可以請個別幼兒示范。
4、完整集體游戲。
教師提示語:這一次我們要邊聽音樂,邊把小手的朋友全都找出來哦!
四、跟隨律動音樂自然退場。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在游戲中感受活動的快樂。
2、愿意用動作表現自己對兒歌的理解。
3、能一邊念兒歌一邊表演。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
5、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活動準備】
鴨媽媽頭飾一個。場地上放青菜卡片。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導入。
1、教師做鴨媽媽:"鴨寶寶,今天的太陽真好,媽媽帶你們去曬太陽,好嗎?鴨媽媽先請小鴨子排好隊伍,做一群神氣的'小鴨子"
2、教師與幼兒排著隊伍一起矮矮、歪歪地學小鴨子走走,拍拍翅膀,曬曬太陽,幫助幼兒體驗與媽一起游戲時高興的情緒。
3、當幼兒發(fā)現青菜卡片時,鴨媽媽與小鴨子一起快樂地伸伸脖子吃青菜。
二、理解兒歌。
1、師:"鴨寶寶,咱們走累了,坐下來休息一下吧"。教師與幼兒一起自由松散地坐在地下。
2、理解兒歌。
"剛才鴨寶寶們跟著鴨媽媽,咱們是怎么走的呀?誰來學學看?"幼兒回答并表演。(強調:一排、矮矮、歪歪。)"鴨寶寶,我們來到草地上,還做了些什么呢?誰來說說看?"幼兒回答并表演,教師念兒歌:"翅膀拍拍,太陽曬曬,伸伸脖子,吃吃青菜"。幼兒集體表演并學念兒歌。
"鴨寶寶,咱們要回家了,應該怎么走呢?"教師帶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一起排著隊伍矮矮、歪歪地學小鴨子走回家。
三、再次游戲。
"還想跟鴨媽媽一起去草地上玩嗎?""這次咱們要念著兒歌來玩了,看哪只小鴨子最能干,念的兒歌最好聽"。一邊念兒歌一邊游戲,結束時離場。
【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感覺到存在一個缺憾。哪就是教師對幼兒的引導,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只是停留在淺層次上的交流,如果自身能從“鴨媽媽”的身份帶領“鴨寶寶”(幼兒扮演)表演兒歌,那么。就能由衷地喚起幼兒內心對“媽媽”的依戀,從而使游戲,學習過程更富人本化,真正達到富情感于學習的教學境界。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樂》03-15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03-24
小班教案【經典】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