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實用[6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學習字詞句,使學生受到識字、寫字、畫畫、說話的訓練。
2、讀讀背誦,積累成語與詩句。
3、學寫鉛筆字,認識先里頭后封口的筆順規(guī)則。
4、口語交際訓練學生學會做客,真善培養(yǎng)人際交往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鞏固所學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說話。
2、口語交際訓練。
課時劃分設計: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字詞句。通過看文字畫了解象形字的特點,感受字義組合與事物之間的天然聯(lián)系,最后在現(xiàn)實交際中完成連字成詞、連詞成句的訓練。
2、熟記成語,朗讀詩歌。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成語卡片、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出示文字畫)
2、這些都是古代人寫的字,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3、對,所以這些字都是古代人寫的象形字。
4、那么,隨著時間的推進,象形字慢慢演變成我們學的字。能把這些象形字相應的漢字寫出來嗎?
5、評比,誰寫得又正確又美觀?
6、這么多的景物,你能將這些象形字變?yōu)橐环利惖娘L景畫并介紹給大家嗎?四人一組分工合作,看誰畫得最美,說得最好。四人相互商量。
7、評選最佳圖畫,同時將學生的畫貼在黑板上。不光要畫得好,還要說得好。學生在下面說,其余三人出謀劃策。
8、指名上來說,評選最佳解說員。
二、教學第二題
1、(出示掛圖)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1)小螞蟻為什么要在炎熱的夏天就背過冬的糧食呢?
(2)為什么在窗戶上釘柵欄呢?
。3)為什么人們要忙著修筑水壩呢?
2、是呀,他們都在預防以后的困難,提前作好準備,到時就不會有什么危險了,我們可以用這四個成語概括圖上的意思。
2、自讀成語,讀準字音。
3、說說你對這些成語的意思的理解。
4、齊讀成語。
5、(出示圖)圖上畫了什么?漁夫是多么辛苦呀?
6、讀讀詩,看看圖,想想詩句的意思,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7、生互相交流。
8、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捕魚的危險和對漁夫的同情。
10、指導背誦。
第一課時作業(yè)設計
一、寫出反義詞。
早——()里——()出——()落——()深——()
粗——()人無()慮,必有()憂高興——()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學寫鉛筆字,認識先里頭后封口的筆順規(guī)則。
2、口語交際訓練,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復習,出示:同、向、扁。說說這3個字的筆順規(guī)則,并按規(guī)則每人寫一個字。
。2)出示:日。像這樣全包圍的字,該怎樣寫呢?筆順規(guī)則是什么?
。3)師范寫“月”。
3、練習。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學生作業(yè),提出表揚。
。2)共同存在的問題給予提出,并指導學生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第四題
1、(出示掛圖)圖上畫了什么?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別人家做客,在門口該怎樣做?見到主人該怎樣說?受到主人的招待該怎樣說?跟主人告別時該怎樣說?
3、生按問題一個一個地說。
4、你能連起來說說嗎?自由說,同座位互說,指名說。
5、自由組合來表演“做客”。
6、評選最好的組合。
。ǘ
教學要求
1.學用字詞句。
2.朗讀背誦成語和詩歌。
3.按先里頭后封口的筆順規(guī)則,照樣子練習寫字。
4.仔細觀察圖畫,展開想象,練習對話。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第一題。
一、審題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題要求。
二、指導第一小題
1.指導觀察。
。1)出示圖片。
思考:你能看出這是幾個什么字嗎?
2.指名說一說。(日、鳥、山、水、人、舟、木、魚、石)
3.請你將這幾個字寫在相應的.田字格里。
4.反饋,請幾個小朋友上黑板板演。
三、指導第二小題
1.讀一讀題目要求。
2.四人小組合作討論。
。1)你們準備怎么設計這幅圖?利用文字畫將設計草圖擺放一下。
。2)哪些景物需要改動?
3.你們是怎么設計的呢?
4.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干!設計得非常好!
5.學生拿出紙、筆練習畫風景畫,老師巡視。
6.分小組傳看評議,展示畫得好的。
四、指導第三小題
1.讀一讀題目要求。
2.指導學生說話。
。1)指導學生說好第一句話。(我畫了一幅美麗的畫,你們看)
。2)分四人小組討論。
。3)推選出一個代表來交流。
。4)引導評議說得怎么樣,啟發(fā)學生想開去。(太陽從天山背后升起,小魚在小河里游來游去,樹木綠油油的……)
。5)每個同學連起來說一說,說給同桌聽。
。6)再指名說。
。7)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二題
1.成語。
。1)審題。
自己讀,指名讀題。
。2)指導。
A.看圖。
a.圖上畫了些什么?
b.小螞蟻為什么夏天就開始搬糧食了?
c.晴天的時候為什么要修房子呢?
小結:是呀,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的打算,就會有即將到來的憂愁,事先有了準備就可以避免災難,有幾個詞兒說的就是這些意思。
B.指導讀。
a.學生借助拼音自己練讀,要求讀準字音。
b.指名試讀,評議。
c.自由練讀,要求將一個詞連貫起來,指名讀、齊讀。
d.把四個詞語連起來讀一讀,有什么感覺?
e.老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C.指名背誦。
a.練習背誦。
b.指名試背。
c.集體背誦。
2.古詩。
(1)學生借助拼音自己練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試讀,指導讀準字音:一葉出沒舟
。3)老師范讀。
。4)指名讀,集體練讀。
。5)看圖理解大意。
A.但:只是。漁者:打魚的人。
B.打魚的人在江上干什么?你覺得他們怎么樣?
C.小結:那些愛吃鱸魚的人,體會到打魚人在大風大浪里打魚的辛苦了嗎?
。6)指導感情朗讀。
。7)練習背誦。
A.自由練習。
B.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三題:寫好鉛筆字
1.審題。
指名讀題,老師講解題目要求
2.指導。
(1)認讀:日四田
。2)指名按筆順書空,說明這三個字的筆順有何共同之處。(先里頭,后封口)
。3)復習描紅、仿影要求:一筆描成,筆筆到位。
。4)老師范寫。
3.練習。
。1)集體書空練習。
。2)學生在書上描紅、仿影。
(3)四人小組評議、修改。
第三課時
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學會做客。
一、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
2.創(chuàng)設情景用的道具。
二、審題
1.齊讀課題。
2.借助拼音讀要求。
三、指導
1.指導學生看圖,說說每幅圖的意思。
。1)小紅來到小剛家門口怎么做的?如果沒有門鈴怎么辦?按門鈴、敲門要注意什么?
(2)小剛打開門以后,他們應該說些什么?
。3)小剛拿出什么招待小紅,他會怎么說,小紅又應該怎么說,怎么做呢?
。4)小紅玩了一會兒,就要走了,他們之間怎么說、怎么做?
2.練習。
(1)指名上臺分角色表演。
。2)學生、老師共同評議,對雙方的動作和說話的語氣認真加以指導,特別要引導學生用好禮貌用語。
(3)再請一組學生表演,再評議。
(4)同桌分角色表演,交換角色表演。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會認“壓”等4個生字,會寫“垂”等12個字。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樣變化的,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有條件的可制作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課件。
2.生字詞卡片。
第 一 課 時
聯(lián)系生活,揭示課題
夏天的`午后,常常會出現(xiàn)雷雨的現(xiàn)象,你能說說雷雨時的景象嗎?
(老師肯定學生的體驗后,揭示課題,看課文是怎樣寫雷雨的)
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默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老師巡視,有重點地對讀書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認讀詞語卡片。(黑沉沉、亂擺、迎面撲來、彩虹、蜘蛛、蟬、越來越響、垂、壓)
3.生字組詞,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到帶有生字的詞語和句子。
a.壓──壓下來;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b.亂──亂擺;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c.垂──垂下來;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d.虹──彩虹;一條彩虹掛在天空。
4.同桌相互聽讀課文,一人讀一段,在讀中鞏固識字,學習新詞。
朗讀感悟,理清文脈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老師引讀。(雷雨前:滿天的烏云……樹上的葉子……忽然一陣大風……嘩,嘩,嘩,雨下起來了……
雨停了……)
3.讓學生找一找,課文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前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時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后的景象,分別在書上做記號。
4.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調分別讀好這三個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5.分組朗讀,老師隨機指導。
第 二 課 時
默讀課文
一邊讀一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分段讀議
1.雷雨前:指名朗讀,讀后說說,雷雨前,我們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師小結歸納:烏云──大風──閃電──雷聲。
2.雷雨中:指名朗讀,讀后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雷雨時的景象。
老師小結歸納:雨聲和雷聲從大到小
天色由暗到亮,空氣清新
3.雷雨后:齊聲朗讀,感受雨后的美景。
填詞比較詞句
1.雷雨前: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____________下來。一只蜘蛛從網上_________下來,逃走了。蟬一聲也不叫。
2.雷雨后:一條彩虹__________在天空。蟬叫了。蜘蛛又_____________在網上。
比較“壓”“掛”“垂”“坐”四個字的用法,體會這四個字用得確切之處。
鞏固識字
1.出示本課生字和要求會寫的字,指名、集體認讀。
2.同桌交流記字方法,學生向同學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課堂練習
1.指導寫生字。
2.完成課后習題“讀讀抄抄”。
課外延伸
1.留心觀察天氣變化,寫一篇觀察日記。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山行》是一首色彩明麗、充滿生氣的秋景詩,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成了一幅濃郁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在石徑蜿蜒、白云繚繞的秋山深處,有人家居住。詩人被一片火紅的楓葉吸引住了,停車觀看,不禁發(fā)出“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感嘆。深秋在詩人筆下并不蕭條冷落,而是嫣紅滿目,生意盎然,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這首詩形象生動,色彩鮮明,是一篇千古傳誦的佳作。
教學目標:
1. 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掌握“車”字筆順。
2.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大意.
3.培養(yǎng)背誦古詩的興趣,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認“徑、斜、亭、停、車、霜”6個字,會寫“遠、亭、停、車、霜”5個字.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表現(xiàn)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徑、斜”讀音.
教學準備:
1.課文掛圖、字理演變圖、生字卡片或課件。
2.朗誦的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教師出示掛圖(或課件出示),說一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深秋,天氣已經很冷,遠處山林中傳來陣陣清脆悅耳的馬鈴聲,詩人杜牧坐在馬車上正慢慢走來,今天我們一起學一首杜牧寫的古詩《山行》。
2.初讀感知,識記生字,了解古詩大意
(1)自己讀,定位識字,讀準字音。
。2)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注意“徑、斜”讀音,石徑、坐、霜葉、紅于、白云生處等詞含義.
小結:這首詩只用了二十幾個字,就為我們描畫了一幅這么美麗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實,這每一個字都是經過詩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來,再來細細的品味它,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3.再讀感悟,背誦古詩
。1)邊放課件,邊放古典音樂,用優(yōu)美的語言把學生帶人意境。(走在帶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盤旋曲折,斜斜地向遠處的山頂延伸。詩人一邊走一邊向遠處望去,只見那白云繚繞的地方住著幾戶人家。詩人走著走著,忽然停下了車,為什么呢?因為美麗的楓林晚景把他給吸引住了。詩人不禁贊嘆: “霜葉紅于二月花!保
(2)剛才我們跟隨詩人一起觀賞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這感受讀出來嗎?(齊讀)詩人寫的美,你們讀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來。(自由背)
4.指導寫字
。1)“雨”作偏旁時,左邊豎變點,橫折鉤變成橫鉤。
。2)“車”字的下橫要寫得伸展。
5.拓展活動
。1)填字,涂色,說說你眼中的秋天旨在要求學生鞏固生字,并能根據(jù)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結合生活經驗給秋天涂色,找到身邊的秋天并說一說身邊的秋天。教師應引導學生盡可能遵循客觀實際,
。2)背一背
《山居秋暝》(節(jié)選)描繪了雨后初晴、秋高氣爽的山中美景,《楓橋夜泊》寫出了秋天的蕭條景象,表達作者旅途漂泊的孤寂感,引導學生背誦積累。
相關資料:
1.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長安)人。杜牧的詩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詩豪放、曠達、俊逸。其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2. “白云生處有人家”的“生”字怎么理解?學生很容易把“白云生處有人家”寫成“白云深處有人家”,因為以前學生學過“云深不知處”的詩句,可能受影響。有一些唐詩版本,就是寫的“白云深處有人家”,學生在課外可能閱讀中讀到的可能就是這樣的版本,先入為主,這個詩句早已深深地引在腦子里。另外,“生”與 “深”讀音接近,而且用“生”與用“深”也都能講得通!吧痹谶@里表示“生出”、“有”、“存在”,“白云生處”就是有白云的地方,白云繚繞的地方。 “深”在這里是“濃厚”、“濃郁”、“濃密”、“深層”的意思,“白云深處”就是在濃濃的白云掩映的地方。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會認7個生字。
2、正確書寫8個生字。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感受同學之間的友愛,學會關心同學。
5、能用“可愛的”“高興地”造句。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體會同學之間的友愛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你喜歡你周圍的同學嗎?假如有一天你生病了,你猜一猜你的小伙伴會以怎樣的方式來探望你呢?(抽學生說一說)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里就有一個小朋友生病了,我們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伙伴是怎樣探望他的。
2、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并用“□”勾出要求認識的生字。
2、認記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借拼音齊讀生字。
(3)選一兩個自己喜歡的生字組成詞語。
。4)記一記生字,并給同桌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的。
。5)抽學生說說你覺得哪個字最好記?你是怎樣記住的.?哪個字最難記?
(6)用多種方法讀生字。同桌互相抽認生字條,不認識的作上記號。并教會同桌怎樣記住這個生字。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在認識字的基礎上快速、輕聲讀課文兩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讀通順。
2、同桌讀課文。
3、想聽老師讀嗎?師范讀課文,學生仔細聽,聽聽老師是怎樣讀的,并在不懂的地方畫“?”
4、請生評價老師讀的課文。
5、歸納學生不懂的地方。
指手畫腳:說話的時候手腳都在動。
逗人:惹人喜歡。
招兒:辦法。
6、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學生自由讀課文兩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7、同桌說,抽生說。
8、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能說多少就說多少,師加以引導,體會科利亞、米沙及同學之間的友愛)
9、假如你的同學生病了,你會怎樣去探望他?(四人小組討論,抽生說說)
10、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抽生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學習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把生字卡片鐵在黑板上,請生選擇喜歡的生字組詞,能組幾個就組幾個。
3、學生自由觀察各個生字,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生字說說,寫這個字應注意些什么。老師相機點撥。
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戶:獨體字,點在豎中線上,橫寫在橫中線上,要注意方框不要寫得太大,最后一筆豎 撇要立起來。
亞:中間是兩豎,兩邊的點和撇要向上。
周:中間的上面是“土”,不是“士”。
。鹤⒁饨榻B病字旁及其寫法。
4、學生描紅、寫字,老師巡回指導。
三、完成課后練習。
1、出示小黑板,上有課后題“讀讀寫寫”。
2、讀句子,將“可愛的”“高興地”作比較:“的”“地”讀音相同,字不一樣,“的”后跟的一般是東西,“地”后跟的一般是動作。
3、請學生用“可愛的”“高興地”說句子、寫句子。
四、拓展訓練。
課文中樹葉里的字還有兩個我們沒學,你認識嗎?認一認。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會寫“皮、巧、根、陡、踩、刺、搭、磨、斧、坡、漸、欄”12個生字。
2、默讀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的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人們?yōu)槭裁窗押髞硇藿ǖ臉蛉苑Q做“皮巧根橋”。
過程與方法
以DVD輔助教學,在品讀感悟中理解課文內弄,在討論中交流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感情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學習皮巧根不怕吃苦,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的音、形、義;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領悟人們?yōu)槭裁窗押髞硇藿ǖ臉蛉苑Q作“皮巧根橋”,并從中受到感染。
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DV.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指導書寫1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趣談話,導入新課。
1、說說你見過什么樣的.橋?(指名回答)
2、今天我們學習《皮巧根橋》,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讀文,做好標注。
2、聽DV朗讀課文,聽清生字、難字的讀音。
3、DV出示生字,同桌之間相互檢查生字的讀音。
4、指導聽讀詞語。
5、完成DV中拓展與鏈接中的連字組詞和比一比再組詞。
6、讀準多音字字音。
干:ɡān ɡàn便: biànpián
7、指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學生自由讀文,將意義相同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1-3)(4-6)(7-8)
2、合作交流,完成練習。
小河上的橋修了三次,第一次是用一棵_____,后來,木橋爛了,村民們造了______,不多久,因新修公路,這兒___________。但是這座橋一直叫做________課文贊揚了皮巧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1、選擇喜歡的方式自由識記生字。(讀、書空、描寫等)
2、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范寫。
3、學生在作業(yè)本上書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板書設計:
15皮巧根橋
皮 巧 根 陡 踩 刺皮巧根 搭木橋
村民們 造新橋
斧 坡 漸 爛 搭 磨修公路 架大橋
作業(yè)
1、讀拼音,寫詞語。
dà qiáomódāo fǔ zi jiàn jiàn
( )( ) ( ) ( )
tiě lán ɡēnběn cǎi tàcìɡǔ
( )( ) ( ) ( )
2、辨字組詞。
皮( )欄( )踩( )根( )
坡( )爛( )彩( )艱( )
3、按要求把句子寫具體。
皮巧根搭橋。(什么時間?什么地方?怎樣搭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人們?yōu)槭裁窗押髞硇藿ǖ臉蛉苑Q為“皮巧根橋”。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指名分自然段讀文。
2、小河上的橋從一根白柳變成新橋,又變成一座大橋,為什么還以皮巧根的名字命名?
二、讀中理解,突破重點。
1、引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全文,你認為皮巧根是個怎樣的孩子?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2)討論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解決以下問題
從1-3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對文章有什么作用?
看課文插圖里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與課文哪一部分相關?
從4-6自然段中找出描寫皮巧根吃苦、細心、為他人著想的語句品讀。
2、從DV中品讀句段,完成練習,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激思。
(1)自由朗讀第7-8自然段,說說你明白了什么。
(2)交流感受。
三、讀中感悟,突破難點。
1、默讀思考:人們?yōu)槭裁窗押髞硇藿ǖ臉蛉苑Q為“皮巧跟橋”?
2、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四、全課小結。
你從皮巧根身上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15 皮巧根橋
愛聽英雄故事磨斧
皮巧根為什么搭橋 砍樹
(方便村民)想架橋
不怕吃苦 為他人著想
村民們:造新橋 架大橋
(皮巧根橋)喜愛感激
作業(yè)
1、給句子換一個說法,意思不變。
大人們都不允許孩子抄近路上學,但誰愿意去走遠路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樣子把下面每組句子合并成一個句子,意思不變。
例:他趕忙跑回家。他磨快了斧子。他來自白柳樹旁。
他趕忙跑回家,磨快了斧子,來到白柳樹旁。
(1)我來到圖書館。我查閱資料。我找到了《身邊的小英雄》這本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們要愛惜糧食。我們不要浪費糧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子聽到了小鳥的歌唱。王子聽到了微風在樹葉間的低語。王子聽到了小溪潺潺的流水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一件讓別人稱贊你的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蝸牛的獎杯》是《國標本(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中的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獎杯成了堅硬的外殼,只能在地上爬行。文中的第一幅插圖形象地描繪了蝸!霸谔炜兆杂傻仫w翔”和“在比賽中遙遙領先”的情景,與第二幅伏在地上爬行的兩只蝸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本文的教學我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為追求,探究有效的教學策略,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促使學生在趣味中發(fā)現(xiàn)、研讀、品味,真正讓學生在自主的閱讀實踐中理解內容,感悟形象,品味課文的語言文字,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引導發(fā)現(xiàn)
1、猜謎導入: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走。
。◣熛鄼C板書:蝸牛)
2、誰能向大家介紹介紹蝸牛?(板貼:蝸牛爬行圖)
3、師設懸念:蝸牛原來可不是這樣的,它是什么樣兒的呢?讀讀這段話大家就知道了。ǘ嗝襟w顯示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4、學生交流 (板貼:蝸牛飛行圖)
5、指導朗讀一自然段。(突出“有力”“自由”)
6、讀到這兒,小朋友你們有什么想法呀?
△ 蝸牛的翅膀怎么變成了一個硬殼?
△ 蝸牛怎么會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
△ 翅膀怎么沒了,硬殼哪里來的?
7、蝸牛怎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同學們都想知道,讀了《蝸牛的獎杯》這個故事你們就會明白的。 (相機板書:的獎杯)
8、讀題
[設計意圖]: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對于教材,應敢于進行大膽的處理,以一自然段的內容引發(fā)學生形成新舊認知矛盾的沖突,引領學生去發(fā)現(xiàn),激發(fā)學生產生與文本對話的強烈欲望。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
2、自讀課文(要求,放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 多讀幾遍。)
3、小組合作讀(分小節(jié)讀),相互評價。
4、小組展示讀,相機評點。如:生字新詞的輕聲、前后鼻音的讀法。
5、默讀,想想剛才的問題,能不能讀懂?
6、交流(蝸牛在一次飛行比賽中,奪得了冠軍獎杯,它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生怕被別人奪了去,晚上睡都睡在獎杯里,天長日久,蝸牛就變成現(xiàn)在這樣了)
[設計意圖]:在“我要讀”這一動機的導引下,學生的初讀是高效率的。同時,唯有在讀準、讀通、讀懂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產生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深入的對話。
三、精讀課文 讀中見悟
過渡:蝸牛的硬殼原來是獎杯變的呀!讓我們一齊好好讀讀故事的二、三、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樣來寫的。
。ㄒ唬┢纷x故事
1、學習二自然段
、僦缸x二自然段、齊讀
、诩偃缒憔褪沁@只蝸牛,手棒著冠軍獎杯你會怎么想?(多媒體顯示比賽場面。)
△ 相機感悟“遙遙領先”“甩”“所有”“……”這些詞、標點的內涵。
△ 師渲染:蝸牛憑著自己有力的翅膀,顯示出了非同一般的飛行本領,捧到了冠軍獎杯。此刻,它有激動、有興奮、有得意、有自豪。
△ 相機指導感情朗讀
2、學習三自然段
蝸牛是怎樣對待這來之不易的獎杯的呢?
、僮杂衫首x三自然段。
、诮涣,多媒體相機顯示:
從此,蝸牛得意洋洋。它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惟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到了晚上,蝸牛就睡在獎杯里,生怕別人偷了去。
△ 讀了這段話,你知道了什么?
△ 多個學生交流
a相機品悟“惟恐”“生怕”這一組近義詞
b相機指導朗讀
3、學習四自然段
天長日久,沉重的獎杯變成了堅硬的外殼,同學們想想,課文最后小節(jié)該怎么讀?
、僭囎x→指讀,說說為什么這么讀?
、谟懈星榈乩首x。
[設計意圖]:從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悟出發(fā),認知需求出發(fā),推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對話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培養(yǎng)語感。
。ǘ﹦(chuàng)設情境 體味形象
1、 多媒體顯示畫面:老蝸牛帶著小蝸牛在散步,一群蜻蜓、蜜蜂、蝴蝶……飛來了,在空中你追我趕,翩翩起舞,這時老蝸牛嘆了口氣,對小蝸牛說:“唉,……”(配音)
、倮衔伵=又鴷f些什么呢?小蝸牛呢?
、谕婪謩e扮演老蝸牛、小蝸牛,說一說
、劢涣,評議
2、看到再也不能飛上天的蝸牛,小朋友們你想對它說些什么?
3、朗讀全文
[設計意圖]憑借媒體的直觀形象,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角色間的換位、移情體驗,讓學生在演、說、評、議中體味蝸牛的形象,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四、自主探究,識字寫字
1、在學習小組內自學生字,你認識哪幾個生字,說說是怎樣認識的?不認識的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2、自學筆順在書上描紅。
3、交流書寫體會,在田字格本上書寫,注意寫字的正確姿勢。
附:
第四冊語文第七課《蝸牛的獎杯》第二課時教案
鹿小 周文艷
教學內容: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4個生字,理解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
教學重點:朗讀、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投影儀、錄音、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7 《蝸牛的獎杯》。
2、齊讀課題。
3、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讀好課文。
二、細讀課文
(一)出示第一自然段
1、請大家自己讀一讀,邊讀邊想。
2、指名讀,大家聽聽哪兒讀得好。
。ㄗプ∪齻詞:很久很久、有力、自由地)
3、蝸牛它怎樣飛才是自由地飛?(發(fā)揮想象)
4、小蝸牛為什么能這么自由地飛翔呢?
。ㄒ驗樗幸粚τ辛Φ某岚。)貼有翅膀的蝸牛。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出示第二自然段
過渡語:正是因為小蝸牛有一對有力的翅膀,所以在一次飛行比賽中,它獲得了冠軍。
1、指名讀,邊聽邊想,哪些詞告訴我們蝸牛得了冠軍?
(抓住這些詞:遙遙領先、所有的對手、捧走了,讀好課文。)
2、指導觀察課文插圖,再指名讀課文。
3、板書:遙遙領先
4、你是那只小蝴蝶、小蜜蜂、小蜻蜓,你想對小蝸牛說什么?
5、齊讀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過渡:以前的小蝸牛飛行本領是挺高的,可是現(xiàn)在它成了什么樣了?(帖蝸牛圖)看著這兩張圖,你肯定有很多想法,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ㄈ┏鍪镜谌匀欢
1、帶著這些問題,自己輕輕讀讀課文,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很深?
2、把你感覺印象很深的句子和同桌互相讀讀。
3、誰把印象深的句子讀給大家聽?(指名讀)
4、邊讀課文邊理解:它干嘛把獎杯背在身上?
5、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過渡:它成天想著獎杯非常得意,(板書:得意洋洋)日久天長,獎杯——(引讀最后一段)
。ㄋ模⒊鍪镜谒淖匀欢
1、指名讀,他哪兒讀得好?
2、看到小蝸,F(xiàn)在的下場,原來跟它一起比賽的小動物有對它說什么?
3、出示名言、格言
滿招損,謙受益。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抛约鹤x讀,選選你最喜歡的讀給大家聽聽。
、浦该x。
4、齊讀第四自然段,板書:慢慢地爬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蜻、蜓、蜂,指名讀,說說它們的特點。
2、你有什么方法記這些字?
3、師示范,邊看邊想,注意什么?
4、指名說說注意點,學生描紅,并練寫一個。
5、反饋,講評學生寫的字。
五、作業(yè)
抄寫生字。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2-21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故事教案02-12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03-30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12-25
小學語文備課教案06-13
小學語文教案02-04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02-27
小學語文《鯨》教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