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3-09-29 07:52:34 教案

【必備】中班教案6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中班教案6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動主題:

  我在馬路邊

  二、設計思路:

  “兔子先生去散步”這個故事,如果我們只看文字,它是一本討論標志的書,由許多個標志串成的一個故事,有些是我們常見的,有些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可是只要稍稍用心去體會,便能夠猜出它們代表的意思,它不但可以得到小讀者的共鳴,有些還有讓小讀者會心一笑的幽默效果。

  4—5歲的孩子活潑好動,并且富于想象,根據(jù)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本次活動中我主要想用猜一猜的方式來讓孩子欣賞整個故事。

  第一環(huán)節(jié),我以兔子的家為導入,看看猜猜,“這是誰的家?”讓孩子在細致地觀察中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閱讀觀察的能力。

  第二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重點,用看圖猜謎的活動形式層層引入,根據(jù)故事中的標志聯(lián)想故事的情節(jié)。當然在過程中謎底不是絕對的,例如眼淚的那段,也可以是雨滴、水滴、油滴,以引發(fā)孩子的討論。在整個欣賞的'過程中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在分段欣賞時,從故事開始到“小心坑洞”的那段,內容基本不變,后面的一段留一個疑問,“兔子先生掉到洞里后會碰到什么呢?”引起孩子完整欣賞故事的興趣,在完整欣賞時了解答案。

  第三環(huán)節(jié),注重將文學作品回歸到孩子的生活中。引導孩子交流討論生活周圍的圖象與符號,自然引入社會認知的活動,活動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價值,如延伸活動“尋找生活中的標志、幼兒園、馬路上的標志等等。

  三、活動名稱:

  兔子先生去散步

  四、活動目標:

  1、根據(jù)故事中的標志聯(lián)想故事的情節(jié),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述。

  2、感受故事的趣味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并引發(fā)幼兒對生活中標志的關注。

  五、活動準備:

  PPT課件

  六、活動設計:

 。ㄒ唬┓侄涡蕾p故事

  今天讓我們去認識一個新朋友,去他的家里看看。(播放課件)這是誰的家?你怎么知道的?

  教師回應:原來房子的門上有兔子的標志。(播放課件)他是兔子家的誰呀?

  教師回應:

  1)他是兔子,他戴著紅和黑相間的條紋領帶,真神氣!

  2)他還有個好聽的稱呼,因為它是男的,我們叫他先生。

  一起來和兔子先生打個招呼:兔子先生好!

  播放課件:小朋友們好,今天我要出門去散步,你們想不想一起去呀?

  讓我們一起去散步,讓我們一起去散步,看什么樣的草地?

  教師回應:綠油油的草地,躺在上面真舒服。

  讓我們一起去散步,讓我們一起去散步,感覺陽光怎樣?

  教師回應:暖洋洋的陽光,灑在身上真溫暖。

  剛走了一會兒,是什么標志?(幼兒觀察講述)

  播放課件:噢!這是往前走的標志。

  咦!這又有一個什么標志?(幼兒觀察講述)

  播放課件:嘿!真是樓梯的標志,孩子們真聰明!如果是樓梯的標志,那么他會去哪呢?

  這個標志有點看不懂呀。ㄓ變河^察講述)

  播放課件:恩!是橋的標志呀!你們真棒!

  下面的標志可有點奇怪!是什么意思呢?(幼兒發(fā)散想象)

  教師回應:兔子先生瞧都沒有瞧。

  播放課件:哎呀呀呀,疼死我了,原來是小心斜坡的標志。

  哎呀!好疼呀!又有一個標志。(幼兒發(fā)散想象)

  教師回應:

  1)兔子先生摔疼了,小熊醫(yī)生取來了醫(yī)藥箱為他包扎傷口。

  2)看看兔子先生的臉上,原來是眼淚汪汪的標志。

  摔疼了是回家去,還是繼續(xù)往前走。(幼兒辨別)

  如果繼續(xù)往前走,你要告訴他什么?(一路順風、小心當心……)

  播放課件:是是是,知道啦!

  他看都沒有看接下來的標志,是什么意思?(幼兒發(fā)散想象)

  播放課件:唉呀呀呀!原來是小心坑洞啊!

  教師回應:兔子先生瞧都不瞧,,你真是粗心,剛才摔了,現(xiàn)在又掉洞里了。

  14、掉到洞里,會碰到誰?(幼兒發(fā)散想象)

  來到了誰的家?(小老鼠的家)

  這是什么標志?(這是船的標志,還有海的標志

中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1、我在設計這一活動中,打破以往上語言課的常規(guī)模式,如先講故事,再請幼兒回答的方式。我將這個小故事設計成一個游戲,讓幼兒作為游戲的主角,在背景音樂的幫助下,以"我"的身份積極,主動地思考,想象,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內容,與此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2、在讓幼兒討論過河的方法時,我給他們提供了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勇敢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力。

  3、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嘗試讓幼兒初步學習創(chuàng)作連環(huán)畫,把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畫下來,以簡單的情境組合,然后通過自己的畫冊把故事講給同伴聽,以這種方式鞏固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目的':

  1、幼兒在扮演游戲里的角色中,學會想象,思考,理解游戲的內容,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2、讓幼兒了解四季的不同特征。

  3、讓幼兒嘗試著用完整的語言表述問題。

  活動準備 :

  1、 輕緩的鋼琴曲

  2、小蝸牛頭飾、小蝸牛手指偶

  3、圖片:四季景色各一幅、春草發(fā)芽、草莓、蘑菇、冬雪等情景

  4、字卡: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叫牛不是牛,背著房子走(蝸牛)

  1)請幼兒觀察并描述小蝸牛的特征(慢)

  2)請幼兒暢想和小蝸牛有關的故事情景2、出示題目《小蝸牛走過四季》

  1)請幼兒暢談四季的不同特征2)講述故事《小蝸牛走過四季》

  3)請幼兒看圖復述故事《小蝸牛走過四季》

  a個別復述

  b集體復述

  c比賽復述

  4)角色表演《小蝸牛走過四季》

  3、幼兒討論:小蝸牛走過了哪些季節(jié)?都看到了什么?它為什么什么都沒采到?

  4、 創(chuàng)編故事。

  5、 請幼兒根據(jù)自己創(chuàng)編故事的情節(jié),把它畫下來,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說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著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后,孩子們不由的發(fā)起了感慨,為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說說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fā)言,用語言表達著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后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泥板立體造型表現(xiàn)出各種人臉的形狀。

  2.運用捏貼、刻畫等方法表現(xiàn)人物高興或生氣等臉部表情。

  3.能充分想象、大膽制作。

  【活動準備】

  1.幼兒對人物的各種表情有一定的了解。

  2.陶泥、操作工具及綜合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師幼共同玩游戲:猜猜我的心情。

  (1)師:我們的臉上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心情,比如開心的時候會有高興的表情,生氣的`時候會有發(fā)怒的表情,F(xiàn)在請你們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玩“我的表情”,說說朋友的心情。

  (2)幼兒自由講述。

  ●讓幼兒置身于游戲情境中,積極主動地講述在做各種表情時臉部五官的變化,既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又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

  2.教師交代創(chuàng)作要求。

  師:請你們在卷筒上把各自好朋友的表情做出來。你準備怎么做呢?

  3.教師示范制作方法。

  師:先把泥拍成泥板,再卷成一個卷筒,注意一定要把泥板的兩條邊連接牢固,然后在卷筒上裝飾自己喜歡的人物造型。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5.將幼兒作品布置成“我的朋友”場景,鼓勵幼兒相互講一講自己的作品。

  活動建議:

  ☆區(qū)角活動

  ①生活區(qū):提供哈哈鏡,讓幼兒觀察變形后的自己,并大膽與同伴進行交流。

 、诿佬g區(qū):提供紙、筆、橡皮泥等材料,引導幼兒用多種形式制作自己喜歡的面具。

  ☆家園共育

  請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各種漫畫人物的資料,解答幼兒的有關問題,豐富和積累幼兒有關表情的認知經驗。

中班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春天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季節(jié),因為有小花、小草和小樹,有蜜蜂、蝴蝶和燕子。通過進行主題活動《春天來了》以后,小朋友們更加了解了春天的季節(jié)特征,更加喜歡春天了。我班的孩子比較喜歡唱唱跳跳,表演的欲望較強,他們很樂意用自己的歌聲和身體來表現(xiàn)春天的美麗事物,因此,我設計了這一節(jié)音樂活動,讓小朋友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春天的美,盡情地表現(xiàn)春天美好的'事物,來表達對美麗春天的感受。

  活動名稱: 春天來了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春天來了》嘗試學唱歌曲。

  2.學習用自己的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春天美好的事物。

  活動準備:

  1.已經了解了一些春天的主要特征,如:嫩綠的柳樹枝條在隨風搖擺;燕子和蜜蜂.蝴蝶都飛來了;小草發(fā)芽了;春雨輕輕的下等等。

  2.《春天來了》的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

  一、談話

  老師提問: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

  你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二、欣賞歌曲《春天來了》

  1、老師播放歌曲的錄音,小朋友傾聽一遍。

  2、小朋友說說聽到了歌中唱些什么?小鳥們聚在一起干什么?(說說小鳥們的心情)小鳥們還送給我們祝福呢,它們都說了些什么呢?春天來了,你們開心嗎?為什么?

  3、接著再聽一遍歌曲錄音。

  4、老師帶領小朋友朗讀一遍歌詞。

  三、學唱歌曲

  1、小朋友再傾聽歌曲《春天來了》錄音一遍,聽后可以讓小朋友簡單地討論聽歌曲后的感受。

  2、讓小朋友跟著歌曲錄音數(shù)拍子,熟悉旋律。

  3、小朋友反復跟唱歌曲。

  四、進行表演

  1、根據(jù)歌曲的內容自己自由地做表演動作。

  2、請幾位動作做得較好看的小朋友上來示范,大家跟著做。

  3、你還能用什么好看的動作來表現(xiàn)美麗的春天呢?(小朋友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表演,盡情地抒發(fā)對春天美的感受。)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的

  1. 感受生活中各種常見的漩渦,了解這些漩渦的共同特性。

  2. 嘗試運用手工或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看到的漩渦。

  3. 在操作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欲望。

  4. 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shù)脑~匯進行描述。

  5 對科學探索感興趣,體驗積極探索帶來成功的心情。

  二、活動準備

  1.資源準備教師演示包:(1)漩渦圖片(2)實物:彩色紙、剪刀、橡皮泥、毛線、水彩筆、筷子、勺子、竹簽、大小、高度不同的容器、長短不同的攪拌器皿(3)記錄活動表格幼兒資源包:(1)實物:彩色紙、剪刀、橡皮泥、毛線、水彩筆、筷子、勺子、竹簽、大小、高度不同的容器、長短不同的攪拌器皿(2)記錄活動表格親子活動包:(1)容器、攪拌器皿、沙。

  自行準備:(1)課桌。(2)示頻儀、電源插座。(3)黑板。

  2.經驗準備教師:需要了解漩渦的形成。

  幼兒:幼兒收集各種不同的攪拌器皿以及容器,會填寫簡單的表格。

  3.環(huán)境準備在科學區(qū)準備各種不同的攪拌器皿以及容器。

  三、科學詞匯漩渦:水流急轉所激起的螺旋形。

  四、方法詞匯觀察:觀察怎樣制造漩渦。

  操作:用不同的物體制造漩渦。

  記錄:哪個物體能制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渦。

  五、活動建議

  1.導入活動律動導入:讓幼兒跳轉圈舞,感受漩的動作。

  2.引導幼兒討論幼兒已經認識了漩渦,請幼兒說說在哪兒見過漩渦?你看見的漩渦是什么樣的?你覺得漩渦像什么?

  3. 幼兒作業(yè)組織幼兒用各種材料直觀的表現(xiàn)出自己看到的漩渦。1.畫密密麻麻的螺旋線,拿剪刀順著螺旋線剪,剪一個漂亮的漩渦。2.用毛線擺螺旋線。3.把橡皮泥搓成長條,把長條擺成螺旋線。

  水中做漩渦。先問幼兒會在水中制造漩渦嗎?然后請幼兒討論用什么方法制造漩渦?(1)用手攪。(2)用嘴吹一吹。(3)用筷子攪水。然后用老師準備的材料,嘗試制造出一個又大又漂亮的漩渦,把結果記錄在表格內。

  4.過程關注。

  在幼兒進行制造漩渦時,教師要關注幼兒在操作時不把水弄到衣服和地面。

  5.教師小結。

  原來用長而細的攪拌器皿在大而深的容器中能制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渦。

  6.活動延伸(1)區(qū)域延伸在科學區(qū)提供一根蔥和有色的水:運用漩渦的知識看看蔥在漩渦中會怎樣。

 。2)家庭親子活動延伸水中的散沙如何成堆:水中有很多沙子,怎樣把它們撈出來?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練習鉆過離地60cm高的松緊帶,發(fā)展側鉆的能力。

  2、通過健身館的游戲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性。

  3、享受自選活動的樂趣,愿意參加鍛煉。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活動準備】

  1、用十張小椅子分別拉好四根離地60cm的松緊帶。

  2、輪胎、墊子、雪碧瓶若干、皮球等。

  3、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老師做豬媽媽,幼兒做豬寶寶,在音樂的.伴奏下做“小豬操”。(頭部、上肢|擴胸、腹背、下肢等等)

  師:“今天天氣真好,豬寶寶們和媽媽一起去活動活動吧!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討論減肥的辦法:

  師:“小豬身體這么胖,可怎么辦呢?”讓幼兒回答。(例如:有吃藥、有少吃、有去健身館鍛煉。)

  2、讓幼兒練習在離地60cm的松緊帶下側鉆。(場地有兩根可供練習的松緊帶。)

  師:“豬寶寶們要想辦法鉆出籬笆,才能去健身館鍛煉呀!庇變洪_始的練習,什么樣的鉆法都可以。(如:正鉆、側鉆、爬等。)

  3、師請個別幼兒示范并講解鉆的方法:

  —師:“你們是怎么鉆出去的?誰能做給大家看看?”

  —選請幼兒用語言說說,在請幼兒鉆。

  —教師邊講解邊動作。(先伸出一條腿,然后將身體低低的從松緊帶下移過去,在收回另一條腿。)

  4、幼兒分組進行側鉆練習。(場地上有五根松緊帶。)

  5、游戲:“健身館”

  師:“你們都能鉆出籬笆了,那我們就到健身房去選自己喜歡的器械鍛煉吧。”

  三、結束部分。

  豬媽媽提醒寶寶“健身房”關門了,我們要回家了。(提醒幼兒物歸原處)游戲:“看火車。”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

[經典]中班教案07-28

中班教案[經典]07-24

中班教案[精選]07-25

(經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經典)07-21

(經典)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07-20

【精選】中班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