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材簡析】
看到題目,一股淳厚的土氣息迎面撲來,一片淳美的田園風光在腦海中徐徐展現(xiàn),一陣心曠神怡的情愫便也在心頭彌漫開來,久久縈繞。小溪潺潺繞村莊、楊柳依依垂水面、水鳥流水相和唱,這是多少人的夢里水鄉(xiāng)、夢中江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小橋流水人家的人們恬淡、閑適的生活情況,又是多少人夢中的世外桃園!而這,就是我的故鄉(xiāng),不管過了多少年,不論隔了多少路,呵……故鄉(xiāng)的那灣水,那條橋怎能不令我懷戀?那愉快的童年和無數(shù)美好的回憶,怎能不令我思念?
讀著讀著,我們也似乎在溪水中嬉戲,在木橋上漫步,在茶園中駐足……不經(jīng)意間,我們心底那絲戀鄉(xiāng)之弦是否也被撥動了呢?
【設計理念】
本文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語言清新、流暢,一個“愛”字通貫全文!皹涓咔С咄涣烁保B兒返巢,牛羊歸圈,這是自然給我們的啟示;葉落歸根,“生于斯,長于斯,當歸于斯”,這是生活給我們的啟示。心系故鄉(xiāng),是我們每個人都暗藏心底的情結(jié)。在文中有作者愛戀故鄉(xiāng)的直接的感情流露,也有通過優(yōu)美的風景描繪,深情的往事回憶,來表達作者對故鄉(xiāng)綿綿不絕的懷戀和思念。教學中,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想象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色和生活,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同時對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有所領。
【教學目標】
1、識7個生字,讀讀記記“婀娜、舞姿、粼粼、波紋、干涸、點綴、涌現(xiàn)、潮濕、流通、舒服、印象”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场盐照n文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
。、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像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體會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懷戀和思念之情。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表達思鄉(xiāng)感情的多種表現(xiàn)方式。
【課時安排】
。闭n時。
【課前準備】
。薄W生預習課文,遇到不理解的詞查字典理解。
2、教師準備幾段不同風格(喜慶、悲哀、舒緩)的音樂。
。场W生搜集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古詩句。
4、把課文中相關句子制作成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想象畫面,情境導入
。、聽到“小橋流水人家”,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有什么感覺?
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描繪出一幅幅充滿詩情畫意的畫面,更快地進入課文的情境,為本課學習創(chuàng)下良好的情感基調(diào)。
師:這是一篇文章的題目,以詩句作題目,到底寫的是什么呢?讀讀課文,檢驗一下你的感覺對不對?
二、初讀課文,領略大意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體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3、交流體會:
讀了課文,你覺得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帶著問題讀課文,從整體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課文思想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賞析課文,領悟?qū)懛?/p>
能舉例說說你是從什么地方體會出來的嗎?
1、小組學習,合作探究:
學生默讀課文,想象文章描寫的情景,邊讀邊在句段旁作批注。
展示交流探究學習的成果。以小組為單位派出中心發(fā)言人匯報探究學習中的發(fā)現(xiàn)和體會。
2、根據(jù)學生發(fā)言,課件出示相應的句段,老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方法:
⑴ 課文的第一段寫了家鄉(xiāng)的`美麗景色,從“清澈見底”“長長的柔軟的柳枝”“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粼粼的波紋”“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等詞句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愛,家鄉(xiāng)在他眼里是那么美,可見他是多么地喜歡家鄉(xiāng)!
。ㄋ\用擬人的手法,描繪溪邊飄動的柳枝、小鳥的叫聲、溪水流動的聲音,把家鄉(xiāng)寫得像詩一樣,像畫一樣,表達了對家鄉(xiāng)景物的喜愛與贊美。)
、 “我和一群六七歲的小朋友,最喜歡扒開石頭,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我們并不是捉來吃,而是養(yǎng)在玻璃瓶里玩兒!
。ɑ貞浟送陼r一件件有趣的小事,表達了對故鄉(xiāng)那段日子的懷念之情。)
、 “一條小小的木橋,橫跨在溪上。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采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
。ㄏ葘懥藰虻臉幼,再描繪在小橋上丟花的情景,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 “我曾經(jīng)隨著采茶女上山摘過茶葉,我喜歡欣賞茶樹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黃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樹,腦海里立刻會浮現(xiàn)出當時的情景來。
。ㄕ枞~,欣賞野花、野菌,都是童年的事,過去了這么多年,都還深深印在頭腦中,體現(xiàn)了作者對故鄉(xiāng)濃濃的愛戀與思念。)
、 “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
。ɡ霞译m然矮小、潮濕、簡陋,但卻非常愛它。直接傳達了對家鄉(xiāng)的深情厚愛)
、 “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后山上的樹叢里鉆出來。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從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
。◤倪@幾句中,也可以體會到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愛。在他眼里,家鄉(xiāng)的日出是美的,家鄉(xiāng)的清風是美的,家鄉(xiāng)的小溪、小橋、楊柳,是美的,家鄉(xiāng)的一切都是美的。)
⑺ “大家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
。ㄓ萌齻成語概括了農(nóng)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點,“深深地印在’’表達了作者對它的留戀和熱愛。)
、 “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說明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愛。他回憶的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丟野花、欣賞野花和野菌的事,都是童年時期的事,可是他記得清清楚楚,并且永遠都忘不了,可見家鄉(xiāng)給他的印象有多深,也可見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愛有多深!)
默讀課文,展開想象,理解文字,體會情感,從而感受語言的清新、流暢。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2、是啊,作者的感情就是從這美美的描寫中,娓娓的敘述中表達了出來。請你讀讀以上這些句子,體會作者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幾種不同方法:
學生自讀自悟,歸納方法,討論交流:
、散虄删涫亲髡咧苯颖磉_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愛。
⑴⑹兩句是通過描寫故鄉(xiāng)的美麗景色表達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感情的。
、脾洽娶耸峭ㄟ^回憶一件件童年趣事和家鄉(xiāng)人的生活反映出自己思念故鄉(xiāng)之情。
。、小結(jié):
課文中,作者既有直接抒懷表達思鄉(xiāng)之情,也有通過描寫景色和回憶往事的間接表達?矗星樵瓉砜梢赃@樣表達。直接抒發(fā)感情的句子,我們讀一讀就能明白,間接抒發(fā)感情的句子,我們只有細細品味,才能體會得到。請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文最后一句“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敝械摹懊篮糜∠蟆本烤箷男┠兀
學生感悟交流后明白這“美好印象”是包涵故鄉(xiāng)的景、故鄉(xiāng)的物、故鄉(xiāng)的事等多個方面的,人、事、景、物交錯一起的美好感受令我永遠難忘,深深懷念。
通過比較,領悟課文的寫作方法,從而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四、品讀課文,積累詞句
。、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優(yōu)美的鄉(xiāng)村畫卷,傳達了一段美好的思想之情,也說出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聲。這情是美好的、深刻的、動人的。如果讓你為這篇課文配上音樂,你覺得哪一段最合適呢?
。ń處煼謩e播放喜慶的、悲哀的、舒緩的幾種不同風格的音樂,供學生欣賞,并能說出理由。)
。、配樂朗讀:
學生一起隨著音樂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細細品讀,自主為課文配樂,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升華了情感。
五、思維拓展,升華情感
你知道哪些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古詩句?讀一讀,說一說。
有效拓展,實現(xiàn)了資源的有機整合和利用,充分體驗思鄉(xiāng)情深,戀鄉(xiāng)心切。
六、布置作業(yè),讀寫結(jié)合
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讀幾遍,熟讀成誦。
摘抄課文中生動優(yōu)美的語句。
運用直接抒情和間接表達的寫作方法,自由擬題,練寫片段。
【板書設計】
直接抒情 描寫景物
思念故鄉(xiāng)
間接抒情 回憶事情
【資料鏈接】
。、小橋流水人家:
語出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比藗兺ǔS盟鼇碇复纤l(xiāng)。本文指作者的家鄉(xiāng),有小橋,有流水,有人家,與詩句相吻合。
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出自古歌中句!兜弁跏兰o》記載:“帝堯之世,天下大和,百姓無事。有xxx十老人,擊壤而歌!备柙~是:“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于我哉!”后名為《擊壤歌》。這首詩描繪的是上古太平盛世,人民自食其力所過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太陽出來了,就開始干活。太陽下山了,就回家休息。生活是圍著太陽走的。要喝水,就自己打井;要吃飯,就自己種地。人少地多,無爭無憂。人們感到君王似乎是沒有什么用的,F(xiàn)在人們對偏遠地區(qū)的生活,也往往借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兩句話來形容。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這次活動布置了八對漢字,前一個為熟字,后一個為新字,前一個字是后一個字的組成局部,并且是形聲字中表音的局部。這是一種較好的識字方法。教學時應引導同學進一步發(fā)現(xiàn)漢字的構(gòu)字特點。在探索和發(fā)現(xiàn)中學會識字,體驗識字的樂趣,激發(fā)識字的興趣,并學會應用!鞍硶J”用來進行鞏固生字,并適當進行拓展;“俺會讀”進一步發(fā)現(xiàn)和鞏固這種漢字的構(gòu)字特點。
教學過程:
俺會認。
1、出示多媒體課件(兩組漢字錯落排列)引導同學讀一讀,看看哪兩個字可成為好朋友。
2、找找每組中兩個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同學發(fā)現(xiàn)這是用了什么識字方法?(熟字加偏旁)
3、你還能用其他方法來記住這幾個字嗎?
4、多種形式讀生字,給你喜歡的字另組詞。
5、你能用這種方法還認知哪些字?進行交流。
俺會讀。
1、讀讀加點的字,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多種形成讀詞語,想一想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關?
3、你還能說出其他類似的字嗎?
二、日積月累
這一局部包括三項內(nèi)容:“讀讀比比”、“讀讀記記”、“學習查字典”。“讀讀比比”布置了五組詞語,目的讓同學通過認讀,進行比較,來鞏固讀音相同的形近字。“讀讀記記”是一段姓氏歌,目的在于引導同學反復誦讀,分清姓氏讀音相同或相近,但姓氏的部件或偏旁是不同的。“學習查字典”是新的教學內(nèi)容,引導同學掌握部首查字法,教學時應首先讓同學明確部首的含義,再進行舉例,然后同學嘗試加以練習。過程中要采取有效形式激發(fā)同學興趣,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
教學過程:
讀讀比比。
1、分小組競賽讀,要求讀準字音。
2、指讀每組詞,比較帶點的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用喜歡的.方式讀。
4、你能為加點字再組詞嗎?匯報交流。
姓氏歌。
1、同學同桌互讀姓氏歌。
2、回憶這是俺學過的哪種識字方法,誰能舉其他的例子?
3、多種形式反復讀。
學習查字典。
1、復習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查下面這些字:區(qū)、仙、好,比一比誰最快。
2、今天俺們就要來學習一種利用字的部首來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教師介紹部首的含義。
3、教師舉例,示范部首查字的方法。
4、全班分成幾個組,各請一名會部首查字的小老師引導組員查以下生字:悟
5、引導同學歸納部首查字法的步驟。(確定部首找部首頁碼數(shù)剩下筆畫查找生字)
6、競賽進行書中練習。評出“查字典小能手”。
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是在學習《俺選俺》一課的基礎上,談“俺的想法”。目的是為讓同學對王寧的做法有正確的認知,做事對自身有信心,懂得正確的表示自身,和樹立為他人服務的意識。教學時要針對班級的實際情況,引導同學積極參與,大膽表達,取長補短,相互促進。
交際準備:
多媒體課件。
組織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出示多媒體課件(《俺選俺》課文插圖)觀看,引導同學說出這是怎樣的畫面。王寧選自身當勞動委員,對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同學自由談)王寧選自身當勞動委員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誰來說說原因。
2、設定崗位,組織競選。
。1)假如班里改選干部,你會不會選自身?
。2)設立崗位,啟發(fā)競選。(針對班級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也可以假設崗位。)
。3)小組內(nèi)選定崗位,進行練習。
3、競選展示。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選出優(yōu)秀代表,上臺“演說”,臺下同學進行評議。
展示臺
這次的展示臺是“露一手”。內(nèi)容不限,形式不拘一格,是同學展示才干,相互學習的良好時機,在整個過程中要讓同學真正能展示自身,體驗快樂。要引導同學選好展示的內(nèi)容和方式,并且要為展示做好準備,展示時讓每人都能“露一手”,這項活動可不受時間所限,以后也可以不定期的進行。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1.認識生字12個。
2.積累13個詞語和2句句子。
3.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初步了解春天里風霧雨陽光,以及植物的一些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春天的感情。
教學重點:1.認識生字12個。
2.積累13個詞語和2句句子。
教學難點:1.正確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初步了解春天里風霧雨陽光和植物的一些特征。
教學準備:投影錄音。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名言,揭示課題。
1.出示名言:小朋友,這句名言你會讀嗎?(一年之計在于春)
2.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學生交流)
3.對呀,春天不僅是一年的開始,還是一個播種的季節(jié)呢!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到大自然中去找找春天。
4.揭示課題:1春天在哪里(個別讀集體讀)
4.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來聽錄音。
二.聽錄音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1.播放課文錄音。邊聽邊思考:課文中向我們介紹了春天在哪些地方?
2.交流板書:枝頭上
草地上
竹林里
田野里
3.用“春天在……在……在……還在……”的句式練習說話。
三.朗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思考:你覺得課文哪一節(jié)寫得最美?為什么?
2.按學生回答的順序?qū)W習各個小節(jié)。
。1)輕聲朗讀課文第一小節(jié),思考:春天的枝頭是怎樣的?(微風吹過,柳條兒跳舞,桃花兒臉紅)
。2)出示生字:枝柳舞。
。3)小組合作學習這三個生字。
(4)集體交流匯報。(注意點:“舞”和“柳”的字型。)
。5)指導正確朗讀第一小節(jié)。
。6)完成填空練習:春天的枝頭美極了,柳條兒----------,桃花兒-----------。
。7)指導感情朗讀第一節(jié)。(讀出欣喜的感情。)
。8)指導背誦課文第一節(jié)。
。9)用同樣的方法學習課文的另外三個小節(jié)。完成填空練習:春天的.草地美極了,草兒----------。春天的竹林美極了,竹筍----------。春天的田野美極了,麥苗----------,菜花----------。蠶豆花---------。
四.復習鞏固。
1.進入識字園,認讀生字。(個別抽讀,集體讀。)
2.把這些生字連成詞語你會讀嗎?(認讀詞語。)
3.自由朗讀課后練習3的兩句話。
4.集體交流朗讀。
5.春天除了在這些地方以外,還會在哪里呢?
6.出示投影: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
--------------------,
-------------------。
五.課外拓展。
1.春天給人以美,春天給大地帶來了生機,你還知道哪些帶有“春”字的詞語呢?
2.投影出示:春暖花開春風化雨春風滿面春華秋實妙手回春
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春風得意春花秋月
3.指導朗讀。
4.不僅帶有“春”的詞語很多,而且還有許多和春天有關的古詩呢!
5.投影出示:春曉和詠柳兩首古詩。
6.小組合作學習兩首古詩。
7.大組交流。
六.。
今天我們不僅在兒歌中找到了春天,而且在古詩和我們的生活中找到了春天,春天真美啊,老師喜愛春天,我們小朋友更喜愛春天。讓我們帶著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集體背誦課文。
回家作業(yè):1.背誦課文。
2.完成課課練。
3.預習第2課。
板書設計:枝頭上柳條桃花
草地上草兒
1春天在哪里
竹林里春筍
田野里麥菜花蠶豆花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材簡析:
“語文百花園八”安排了五個欄目:語海暢游、積少成多、閱讀平臺、能說會道、筆下生輝。
“語海暢游”安排了三項內(nèi)容。一是“詞語真有趣”;二是“讀一讀,填一填”;三是“讀讀比比,說說哪句好,為什么”。
“積少成多”安排的是“讀讀背背”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閱讀平臺”提供的短文是《俞伯牙遇知音》
“能說會道”的話題是“說說家鄉(xiāng)的習俗”,意在讓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的一些風俗習慣,知道這些習俗的意義。
“筆下生輝”的內(nèi)容是把自己在某個節(jié)日留下深刻印象的事寫下來。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體會詞語構(gòu)成的趣味性。
2、讓學生體會“忽然、竟然、依然、仍然、不然、顯然、當然”等詞語的意思和用法的不同。
3、引導學生體會反問句的表達效果。積累語言,豐富知識。
4、運用已有的讀書方法,閱讀理解詩及短文,提高閱讀能力。
5、對學生進行民間文化傳統(tǒng)教育,并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6、寫出自己在某個節(jié)日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提高寫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掌握詞語的構(gòu)成、用法及句式的表達效果。
難點:寫出自己在某個節(jié)日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提高寫作能力。
教學準備:教師自制的簡單課件。
教學方法:
以學生的自主練習為主,教師的點撥、講解為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凸顯閱讀訓練重點,加強說與寫的結(jié)合,著眼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教學時間:第周
課時安排:4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學(語海暢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走進本學期的最后一個“語文百花園”,相信大家在這里會收獲更大的知識碩果。
二、分項訓練
語海暢游
1、詞語真有趣(課件出示)
鳥獸蟲魚梅蘭竹菊亭臺樓閣
琴棋書畫筆墨紙硯喜怒哀樂
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酸甜苦辣
。1)請同學們讀讀這些詞語,你發(fā)現(xiàn)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嗎?
[教師不要去講解,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進行總結(jié)]
。總詞語的四個字分別表示一種事物,而這四種事物同屬于一類,它們的構(gòu)成屬于并列式)
(2)動動腦筋,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
。3)教師再出示一些詞語,讓學生讀讀。
[教師的參與,豐富了教學的內(nèi)容,更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讀一讀,填一填。(課件出示)
忽然竟然依然仍然不然顯然當然
。1)請同學們讀讀這幾個詞語,它們有什么特點?你能說出這幾個詞語的意思嗎?
。ㄟ@些詞語都帶有一個“然”字,但意思卻有所不同。)
[對于詞語的意思學生能說出來就可以,不要死記硬背。]
(課件出示)
夏天還沒到,天氣熱起來了。
花落了一地,昨夜刮了大風。
端午節(jié)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保留了下來。
西門豹及時巧妙地揭穿了巫婆和地方官員騙錢害人的把戲,村民們還會上當受騙。
。2)同學們讀讀這幾個句子,想一想,應該怎樣填呢?
(3)學生試填,并說明理由。
夏天還沒到,天氣忽然熱起來了。
花落了一地,顯然昨夜刮了大風。
端午節(jié)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竟然保留了下來。
西門豹及時巧妙地揭穿了巫婆和地方官員騙錢害人的把戲不然村民們還會上當受騙。
(“忽然”表示來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顯然”是容易看出或感覺到,非常明顯的意思;“竟然”是沒想到,出乎意料之外的意思;“不然”表示如果不是上面所說的情況,就發(fā)生或可能發(fā)生下面所說的情況。)
[對于詞義的差別和用法的不同,應結(jié)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來理解體會,不要求死記硬背。]
3、讀讀比比,說說哪句好,為什么。(課件出示)
這些年來,你們?yōu)榉亲鞔酰恢λ懒硕嗌俟媚,騙了百姓多少錢財,我怎么能饒你們呢?
這些年來,你們?yōu)榉亲鞔酰恢λ懒硕嗌俟媚,騙了百姓多少錢財,我不能饒你們。
孔子搖搖頭說“我還沒有真正領會這首曲子的思想內(nèi)容,這樣彈奏怎么會使人感動呢?
孔子搖搖頭說“我還沒有真正領會這首曲子的思想內(nèi)容,這樣彈奏不會使人感動。
。1)請同學們分別比較著讀讀每組中的兩句話,哪種句式表達的感情更強烈一些呢?為什么?你是怎樣體會到的?
(2)學生反復品讀、體會后匯報。
。拷M中的第一句是反問句,比第二句陳述句表達的感情更強烈。)
(3)請同學們再來讀一讀,讀出反問句所表達的強烈感情。
(4)你還能從我們學過的課文中找到反問句嗎?讀一讀。
三、課堂總結(jié)
看來,無論是“字”“詞”“句”都有它的奇妙之處,只要同學們仔細的去學習和探索,就會知道得更多。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積少成多閱讀平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有兩項內(nèi)容:一是讀背古詩《芙蓉樓送辛漸》;二是閱讀短文《俞伯牙遇知音》。希望你們能從其中有所收獲。
二、分項訓練
1、積少成多
讀讀背背
。ㄕn件出示)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p>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ㄌ啤ね醪g)
。1)請同學們來朗讀這首詩,你能說出詩的大意嗎?
(秋冬時節(jié),冷雨灑滿江面的夜晚,詩人來到潤州。天亮的時候,詩人送走了好朋友,眼前只留下楚山的孤影,詩人對他的朋友說“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問起我的情況,就說我的心如同玉壺中的冰一樣晶瑩純潔。)
。2)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呢?
。ㄟ@首詩借送友人,一方面表達了他當時強烈的離愁別恨,點明自己孤獨的心境,另一方面表白自己對世人的種種非議的抗議。)
。3)反復練讀
(4)背誦
2、閱讀平臺
。1)簡介俞伯牙
。2)請同學們仔細讀文,想一想,這篇短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ù呵飼r代著名的音樂家俞伯牙和樵夫鐘子期的故事。俞伯牙在乘船回家途中,遇到能從琴聲聽懂他的心意的鐘子期,激動地稱鐘子期為知音。)
(3)再讀短文,說說短文中的“知音”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現(xiàn)在我們說的“知音”是什么意思嗎?學生討論交流后匯報。
。ǘ涛闹械摹爸簟笔侵哥娮悠诙糜岵赖囊魳罚浪那俾暠磉_什么意思。后來“知音”指知己的朋友。)
。4)你有知音嗎?
三、課堂總結(jié),置留作業(yè)
1、誰來說說,這節(jié)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2、了解家鄉(xiāng)的一些習俗。
第三、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能說會道筆下生輝)
教學內(nèi)容:
一、導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xiāng),在你的家鄉(xiāng)有著特定的習俗,在那些特別的日子里一定有令你難忘的事。今天的“語文百花園”,就給了你一個暢所欲言、盡情書寫的`機會,趕快展示自己的才華吧!
二、分項訓練
1、能說會道
。1)同學們,你還記得《端午節(jié)的由來》這篇課文嗎?誰來說說文章主要內(nèi)容。
。2)是啊,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習俗。在你的家鄉(xiāng)有哪些習俗呢?他們都有哪些特殊的意義呢?
。3)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家鄉(xiāng)的習俗。
[因課前已布置了收集任務,所以學生交流起來并不困難,而且可以互相補充。]
。4)哪個小組愿意在班級交流?把你了解的家鄉(xiāng)習俗講給大家聽。
[學生可以按不同的分類來匯報:可以是紀念歷史人物的;可以是寄托某種愿望的;可以是表達一種心情的。另外也可以按時間的順序來說明。教師不做固定的要求]
。5)看來,同學們了解得還真不少!在這么多的習俗中,你最喜歡哪一個?說說你的理由。
。6)你對哪些習俗還有自己的看法呢?又有哪些建議呢?
[學生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7)誰來說說你的建議?
[學生匯報,師生共同評價。]
筆下生輝
1、同學們知道的節(jié)日很多,既有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這樣的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又有婦女節(jié)、勞動節(jié)、兒童節(jié)這樣的現(xiàn)代國際節(jié)日,還有一些特殊的節(jié)日,如國慶節(jié)、教師節(jié)、植樹節(jié),等等。節(jié)日里的事情往往令人記憶猶新。這次習作,就寫某個節(jié)日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吧!
。ㄕn件出示)
(1)你想寫什么節(jié)日?這個節(jié)日有什么特點?
。2)在這個節(jié)日里什么事情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是這件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怎樣寫才能表現(xiàn)節(jié)日的氣氛呢?
2、讀了這些內(nèi)容,你又明白了什么?
[通過閱讀提示,可以開拓學生的思路,明確習作的要求]
3、下面就請同學們回憶,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
[通過互相交流,可以互相啟發(fā)]
4、想好了,就把它寫下來。
[自擬題目,寫草稿。注意要通過場面的描寫來突出節(jié)日的氣氛。]
5、寫好后,學生自讀自改。
三、課堂總結(jié),置留作業(yè)
1、本節(jié)課,我們結(jié)束了本學期的最后一個“語文百花園”的暢游,相信同學們都會有自己的所得,只要你努力,就會有更多的收獲。
2、繼續(xù)完善自己的習作。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解題〕
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作者為川端康成。故事發(fā)生在從神戶港開往北海道的輪船上。一位貴夫人要領養(yǎng)一對窮夫妻的孩子,并答應給一筆可觀的酬謝。初始,為生活所迫的窮人把大兒子交給貴夫人領養(yǎng)。后來又三次反悔。最后一個孩子也沒放手。貴夫人也被感動了,把那筆酬金送給他們作為做生意的本錢。故事詮釋了“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名言,深情地贊頌了無比珍貴的親情與關愛他人的品格。
〔結(jié)構(gòu)分析〕
故事共19個自然段,依發(fā)生、發(fā)展與結(jié)局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講貴夫人要領養(yǎng)窮人的孩子。先交代故事的主人公———貴夫人與窮人。貴夫人很富有,但卻無子嗣;窮人很窮困,卻有4個兒女。貴夫人產(chǎn)生領養(yǎng)窮人的一個孩子的念頭,窮人答應了。這是故事的發(fā)生。
第二部分(第8~18自然段),講窮人一開始答應了貴夫人領養(yǎng)孩子的要求,后來卻反悔的過程。窮人先把大兒子送給貴夫人,繼而用二兒子換回大兒子,接著用小女兒換回二兒子,最后把小女兒領回,決定一個孩子也不放手了,退還酬金。這部分生動地描述了窮人在獲得金錢與保持親情之間的矛盾心理。這是故事的發(fā)展。
第三部分(第19自然段),寫了窮人夫婦最后的決定,一個孩子也不送人。貴夫人也深受感動,把酬金送給窮人當做做生意的本錢。這是故事的結(jié)局。
〔語意理解〕
“輪船從神戶開往北海道!
“神戶”,日本第二大港(次于橫濱)和最大的工業(yè)中心之一!氨焙5馈保毡镜囊患壭姓䥇^(qū)和第二大島。從神戶到北海道直線距離約長1000千米以上,從海路乘船更遠,需幾天時間。因時間很長,本故事反復曲折的情節(jié)才能展開。
“當船駛出瀨戶內(nèi)海時,聚集在甲板上的人群中,有位衣著華麗、年近40歲、氣質(zhì)高雅的貴夫人格外引人注目。有一個老女傭和一個侍女陪伴在她身邊!
“瀨戶內(nèi)海”,日本本州、四國、九州三島間的內(nèi)海。與太平洋和對馬海峽相通。它是日本近海航運的要沖。神戶是瀨戶內(nèi)海北岸的港市。從神戶到北海道須先駛出瀨戶內(nèi)海!凹装濉,輪船上分隔上下各層的板,本文指船最上面的一層板。乘客可以在上面觀望、散步或作其他活動!叭A麗”,美麗而有光彩。“衣著華麗”,本文指貴夫人的穿戴漂亮、貴重!皻赓|(zhì)”,指一個人相對穩(wěn)定的個性特征,如活潑、直爽、沉靜、浮躁等。“高雅”,高尚,不粗俗!白⒛俊,把視線集中在一點上!芭畟颉保腿!笆膛保绣X人家雇用來使喚的年輕婦女!芭畟颉焙汀笆膛倍际怯绣X人雇用的做服務性工作的人。這兩句描繪出一個十分富有、頗有教養(yǎng)的貴夫人,這為下文迫切要領養(yǎng)子提供了條件!澳杲矗皻q”仍無子嗣,才知道自己不可能生兒育女,只能領養(yǎng);十分富有,才領養(yǎng)得起;“氣質(zhì)高雅”,才知書達理,才可能有后來的對窮人關愛的行為。
“父親抽泣地說:‘對不起。昨晚我們一夜沒合眼,女兒太小了,真舍不得她。把不懂事的孩子送給別人,我們做父母的心太狠了。我們愿意把錢還給您,請您把孩子還給我們。與其把孩子送給別人,還不如全家一起挨餓……’”
在送養(yǎng)孩子這件事上,窮夫妻前后三次反悔。每次反悔都找出了不同的理由,這段話是第三次反悔時父親陳述的理由與解決辦法。第1句是表示歉意,反映父親很有禮貌。第2句解釋領回小女兒的理由:孩子太小,舍不得。第3句進一步說明,把不懂事的孩子送給別人,表現(xiàn)出做父母的心太狠了,這是用批評自己的方式表達不忍割舍親骨肉的情感。第4句提出解決辦法:退還酬金,領回孩子,即解除領養(yǎng)與送養(yǎng)的口頭合同。第5句表白不送養(yǎng)孩子的決心,寧肯一起餓死,也不送養(yǎng)孩子。經(jīng)過三次反復,這對夫妻終于明白了,送養(yǎng)孩子,表面看似乎減輕了經(jīng)濟負擔,得到了金錢,但卻背上了“情債”,父母的良心將一輩子受到譴責。得到一筆大酬金,可以生活一段時日,但這是以父母永遠心痛為代價的!耙灰箾]合眼”,足見他們對這件事經(jīng)過了反復思考,權(quán)衡利弊,認識到送走孩子,得到酬金,這簡直是一筆可恥的交易。所以最后選擇了全家生死永遠在一起,這樣雖苦猶樂,生活重壓遠不如精神重壓可怕……這段話揭示了故事主題的一個方面:贊美了父母對子女的愛。
“都是我不好。我雖然沒有孩子,可理解做父母的心。我真羨慕你們。孩子應該還給你們,可這錢要請你們收下,這是對你們父母心的酬謝,當做你們在北海道做生意的本錢吧!”
這段貴夫人對窮夫妻說的話,宣布了對領養(yǎng)孩子與送養(yǎng)孩子事件的最終解決辦法。貴夫人自我檢討,不該引發(fā)這件令人傷心的事。接著闡明對父母憐愛子女的理解。再接著贊揚父母那博大、深沉的親子之情。最后提出具體解決辦法:退回孩子,酬金照舊留下。貴夫人的解決辦法,表達了她對窮人的關愛。當然這也是在窮父母的濃重親情的.感召下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實質(zhì)上是借貴夫人之口說出了世上稍有同情心的人對這件事的態(tài)度,也表明了作者對這件事的處理態(tài)態(tài)度———出現(xiàn)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jié)局。同時也揭示了故事主題的另一方面:關愛他人是高尚的品格。
〔寫作特點〕
。保宋飳υ挼谋憩F(xiàn)力。
本文大量地記敘的人物對話,起到了表達人物情感,推動事件矛盾沖突發(fā)展及揭示主題思想的作用。本文沒有大量鋪展事件的發(fā)展過程,也不去寫人物的內(nèi)心與行動,而是著力記敘了人物的語言,用人物的語言來反映人物心理,揭示故事主題。作者寫了老傭人與窮人的對話,既簡要地介紹了窮人與貴夫人兩個家庭的家境,又議定了領養(yǎng)與送養(yǎng)的口頭合約。以后寫窮夫妻三次反悔的過程,也都憑借對話。特別是最后兩段對話,在情節(jié)發(fā)展上交代了事件的結(jié)局,主人公在金錢與親情權(quán)衡的最后選擇,有力地表現(xiàn)了文章贊美親情重于金錢這一主題。
。玻咽录i定在特定的時空中。
故事發(fā)生的場所是特定的———輪船上。議定領養(yǎng)關系是在船的甲板上,以后送大兒子、換大兒子、換二兒子、領回女兒都在貴夫人的客艙里。故事的時間是特定的———乘船的幾天中,第一天議定領養(yǎng)與送養(yǎng)的關系,送大兒子給貴夫人;第二天清晨,用二兒子換大兒子;第二天傍晚,用小女兒換二兒子;第三天上午領回小女兒。在這個特定的空間中,在這么短暫的時間內(nèi),發(fā)生了這么一件震憾人心的事情,這些巧妙的安排,足見作者概括生活組織材料的功力。
〔教學目標〕
。保ㄟ^閱讀課文使學生認識到父母愛孩子是一種極其高尚的情感,這種情感受到人們的理解和尊重。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常w會文中父母對孩子愛的情感。
。矗J識4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當有人要領養(yǎng)窮夫妻的孩子時,他們內(nèi)心的痛苦。他們同意領養(yǎng)出于被貧窮逼得不得已,并不是不愛孩子。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掛圖。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2課時。
〔操作要點〕
建議本課采用默讀體會、對話朗讀或感情朗讀的方法進行、要以讀促理解。
1.導入新課。
可以讓學生簡單說一說父母對自己的愛或你心中的父母是怎樣關心你的情況,然后引導學生讀課文。
。玻x課文,感知課文的內(nèi)容。
要讓學生充分默讀,全面把握課文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或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也可以說一說讀完這篇文章的體會。
。常倌x或自由讀文,討論匯報。
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讀課文,引導學生理解以下問題:一是這對窮夫妻起初為什么忍心把孩子送給貴夫人,是他們不愛孩子嗎?是冷酷嗎?不是。是為貧困生活所迫,不得已而為之。二是這對夫妻幾次調(diào)換送人的孩子,說明了什么?最后又停止了這種做法,說出了“與其把孩子送給別人,還不如全家一起挨餓……”又說明了什么?圍繞這兩個問題,讓學生理解窮夫妻的做法是不得已,他們還是愛孩子的,送出哪一個也舍不得。所以最終選擇了不送走,一起受窮。
對故事中的貴夫人也應該全面評價,她開始想領養(yǎng)孩子,是出于富人的自私,認為有錢沒有辦不成的事。經(jīng)過與窮夫妻打交道,最后也被他們的父母心打動、受到了教育,轉(zhuǎn)變了態(tài)度,對窮夫妻給以資助。她的做法也可看做是許多人(也包括作者)對窮夫妻愛子之心的認可和贊許。對以上問題的理解可以小組討論后匯報。
4.擴展延伸。
說一說父母對你的愛,要舉出具體的事例,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寫一寫。
資料
〔川端康成〕1899年生,大阪人。1924年東京帝國大學國文科畢業(yè),同年創(chuàng)辦《文藝時代》。
川端康成是新感覺派、唯美主義的作家。他寫了100多篇短篇小說及大量隨筆和文藝評論。他的作品充滿了濃厚的日本民族氣息,貫穿著日本古典文學的纖細、感傷的情調(diào)和東方佛教的虛無色彩。他以豐富的感情、敏銳的感覺和高超的藝術(shù)技巧表現(xiàn)了日本人的內(nèi)心世界,他的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淺草紅團》系列、《山之音》等。1968年,他因《雪國》《古都》《千鶴》三部代表作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繼泰戈爾之后,第二位獲諾貝爾獎的亞洲人。1972年,川端康成逝世,終年73歲。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口語交際
這次訓練是以“我們的小制作”為主題開展口語交際,是對本組專題的擴展和延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同時在交際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與人協(xié)作的能力。
交際準備:
1、學生課前進行的小制作(如:用毛線編織蝴蝶結(jié),用塑料瓶做成花籃等)
2、把學生劃分成若干個交際小組。
過程建議:
1、學生將課前布置制作的小制作拿出。如,用毛線編織蝴蝶結(jié),用塑料瓶做成花籃,用紅辣椒做成玩具鞭炮,用紙疊成的……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愛的小制作。
3、小組交流、匯報制作過程。別人講的時候,聽的.同學可以提出問題,講的同學要作解答。
4、小組推薦做得好、說得好的同學在班上展示、介紹自己的小制作。
5、評一評誰的小制作做得好,誰介紹得好。
6、將學生的小制作辦成一個展覽。
展示臺:
這次展示臺安排了兩項內(nèi)容:一是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郵票、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名言。 其實這只是一個范例,教學時應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和才能。還可以結(jié)合口語交際活動辦個“小制作展覽”,給學生創(chuàng)造相互交流和學習的機會,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培養(yǎng)他們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使他們體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
1、展示:與組內(nèi)的同學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圖片與材料。(內(nèi)容不限)
2、全班交流自己的搜集途徑,大家互相學習借鑒。
3、總結(jié):每個人交流一個蘋果,得到的還是一個蘋果;每個人交流一個思想你便得到許許多多的思想,愿同學們,時時處處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將美與他人分享。
4、以此專題辦個展覽。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閱讀能力。
2、教育學生珍惜時間。
教學過程
小河流過我門前
一、讀一讀。
小河流過我門前,小河搖頭不答應,
我請小河玩一玩,急急忙忙去發(fā)電。
小河搖頭不答應,小河不肯玩一玩,
急急忙忙去澆田。小河不肯站一站,
小河流過我門前,一分一秒也不停,
我請小河站一站,日日夜夜奔向前。
1、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詩歌,同桌討論解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小組互讀、評議,推選朗讀優(yōu)秀學生,在班級競賽。
3、評選朗讀能手。
4、集體朗讀。
二、討論:這首詩歌告訴我們了什么?說明了什么?你今后應該怎樣做?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閱讀能力。
2、教育學生珍惜時間。
3、積累諺語知識。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
條條江河向東流去,流入大海。什么時候才能再會來呢?時間也是這樣一去不回啊!如果年輕的時候不努力,到老年時再傷心后悔也來不及了。
1、借助漢語拼音自讀這段話,同桌討論解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小組互讀、評議,推選朗讀優(yōu)秀學生,在班級競賽。
3、評選朗讀能手。
4、集體朗讀。
二、討論:這段話告訴我們了什么?說明了什么?你今后應該怎樣做?
三、讀一讀,背一背。
一年之計在于春,
一日之計在于晨。
一寸光陰一寸金,
寸金難買寸光陰。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2-21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教案02-04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12-25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03-30
小學語文備課教案06-13
小學語文《麻雀》教案07-24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學語文絕句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