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美術(shù)教案

美術(shù)教案

時間:2023-10-21 08:35:23 教案

美術(shù)教案8篇【實用】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shù)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shù)教案8篇【實用】

美術(shù)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人在萬點梅花中

  活動目標:

  1、欣賞畫家別具風格的梅花寫意畫,感受密集線條節(jié)奏和色彩的濃淡變化。

  2、整合前面活動中有關(guān)梅花的經(jīng)驗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掛圖

  活動過程:

  一、欣賞作品《人在萬點梅花中》

  教師請幼兒靜靜的聽音樂,整體欣賞作品

  1、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覺?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在哪里?它讓你想到了什么?為什么?

  2、 引導幼兒觀察細節(jié)。你覺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天氣,為什么?

  畫面上有哪些顏色?最密的地方在哪里?這么多的花枝和花朵,畫家想和我們說什么呢?這些密密的線條斜斜的交錯在一起,你覺得像什么?

  4、引導幼兒閉上在音樂聲中想象一下在花叢中行走的`樣子,然后描述給大家聽。

  5、再引導幼兒觀察背景

  二、整合自己的相關(guān)經(jīng)驗。

  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活動教案:一枝梅花

  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教案:一枝梅花

  一、 教學目的:

  1、 繼續(xù)學習用團點的方法畫出梅花的花朵,并初步學習用勾線的方法畫花枝。

  2、 鞏固幼兒的正確握筆姿勢,讓幼兒熟悉毛筆和顏色的使用,以及常規(guī)訓練。

  二、 教學準備:

  (1)幼兒作彩色畫的用品; (2)不同的姿勢的紅梅數(shù)枝。

  三、 教學過程:

  1、 復習鞏復固團點的技法

  出示數(shù)幅幼兒畫的梅花朵的作品,鞏固團點的方法,接著老師出示一幅畫好花枝的畫,請個別幼兒畫上花朵。

  2、 講解示范勾線的方法畫花枝

  (1)讓幼兒通過觀察知道畫花枝的方法與畫花朵的方法不一樣,是用勾線的方法畫花枝的,因為花枝有粗有細,有長有短,有的彎曲,有的直(同時出示實物,讓幼兒觀察)所以用筆的輕重,筆的轉(zhuǎn)動都要有變化。

 。2)演示勾線方法。筆桿握直,由下端往上畫,用筆時先重后輕,這樣花枝才能由粗變細,同時用筆轉(zhuǎn)動使花枝曲直變化。

 。3)示范畫一枝梅花。請二個幼兒可以先畫花后添枝,也可以先畫枝再畫花。

  3、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檢查握筆并指導蘸色、用筆方法。

  4、 講評作品,重點講評用筆用色的優(yōu)缺點以及表揚在洗筆蘸色、擱筆等常規(guī)方面表現(xiàn)的好的地方。

美術(shù)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在樹葉上較均勻地涂色并進行印畫的方法。

  2.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想象和創(chuàng)作,對樹葉印畫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添畫。

  3.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shù)活動的喜好與興趣,增進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能力,養(yǎng)成他們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1.戶外活動時老師帶領幼兒在幼兒園樹下進行“撿落葉”活動,共同收集各種形狀的樹葉,洗凈晾干。

  2.繪畫紙、毛筆、水粉顏料、水彩筆、油畫棒、廢報紙、護袖等。

  活動過程:

  1.老師出示大家在戶外活動時拾撿的`各種樹葉,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激發(fā)幼兒進行美工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學習樹葉印畫的制作方法。

  3.引導幼兒用樹葉設計花瓣,鼓勵幼兒設計出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花瓣。

  4.老師提出作畫的要求,幼兒創(chuàng)作,老師指導。

  5.將每個小朋友完成的“葉子花”作品擺放在一起。

  作品賞評:

  1.請幼兒觀賞他人的作品,鼓勵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

  2.教師有針對性地請小朋友給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教師并對其作業(yè)進行重點講評,分析作業(yè)的優(yōu)點和不足,指出今后注意的問題和努力方向。

美術(shù)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用蠟筆簡單勾勒出物體的形象。

  2、嘗試在濕畫法中用鹽進行作畫,感受其所產(chǎn)生的奇妙的肌理效果。

  3、體驗玩色的樂趣。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準備:

  排筆、大號水粉筆、水粉顏料、鹽、紙、盛水桶、抹布,范例。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師:夏天到了,許多寶寶都出來做游戲了。猜猜會有誰呢?(啟發(fā)幼兒自由想象)

  2、師:你想和哪個寶寶玩,就把它畫出來吧!

  教師巡回指導,找出畫的好的作品作范例。

  (二)講解示范

  1、師出示范畫(已有一個簡單的蠟筆畫形象):我也找到了一個飲料寶寶做朋友。瞧它玩得多開心呀!

  2、師:寶寶們玩得真開心。可是天氣太熱了,寶寶們?nèi)矶际呛梗覀円黄饚退鼈兿磦涼水澡吧!门殴P蘸清水打濕畫紙2、師:洗完澡可得趕緊穿上衣服。想一想,你準備給它穿什么顏色的衣服?動作要快,不然寶寶會著涼的!——上色(請一幼兒和老師一起上色)

  3、師:為了讓寶寶更舒服些,我們最后再給它撒點“爽身粉”吧!一一撒鹽法

  要求:用三個手指抓少量的鹽,均勻地撒在畫面上。

  a、“爽身粉”是什么呀?——鹽

  b、原來我們平時廚房里用的鹽也可以拿來作畫。這種用鹽作畫的方法就叫撒鹽法。

  4、師:那撒鹽法的效果是怎樣的呢?會發(fā)生什么事兒呢?畫面干了以后就可以看出來了。

  師展示另一幅已完成的撒鹽畫,引導幼兒觀察!胞}撒過的地方有什么變化?象什么?為什么會這樣?”(鹽會吸收水分,留下象雪花、蒲公英狀的痕跡)

  (三)、幼兒創(chuàng)作,師巡回指導。

  1、正確使用排筆,控制好水分。

  2、上色動作快,注意色彩的銜接。

  3、撒鹽要均勻且量少。

  (四)、欣賞交流作品

  把幼兒作品平鋪在一塊大墊子上展示。請幼兒說說喜歡哪個寶寶?為什么?

  (五)、 結(jié)束

  師:讓寶寶們睡個覺,休息一下吧。我們也要到教室里去給小手洗個澡了!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中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活動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美術(shù)活動要重在引導。以前繪畫的'形式都是比較枯燥,孩子們的學習也相對呆板。其實,我們美術(shù)教育的目的不是重在學會多少技能,更多的是要讓幼兒學會欣賞美,感受美,因為有了這樣的基礎才能真正地懂得創(chuàng)造美。

美術(shù)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運用圖形組合的方法,表現(xiàn)不同動態(tài)的小鳥。

  2、鼓勵幼兒大膽用各種顏色裝飾小鳥。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shù)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大膽運用圖形組合的方法,表現(xiàn)不同動態(tài)的小鳥。

  難點:鼓勵幼兒大膽用各種顏色裝飾小鳥。

  活動準備:

  畫有樹林的背景圖、記號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出示一只哭泣的小鳥)嗚——嗚——看,小鳥怎么了?它為什么哭呀?

  二、共同討論交流,了解小鳥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動態(tài)。

  1、我們怎么給小鳥建一個舒適的家呢?

  2、小鳥們真喜歡,它們從不同的地方飛回來了。

  看,這只小鳥怎么飛的?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不同動態(tài)小鳥的姿勢。

  3、它有哪幾個圖形組合起來的?

  三、教師示范,幼兒觀察了解不同動態(tài)小鳥的'畫法。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五、展示與宣傳。

  將幼兒制作的宣傳畫展示到一樓走廊,并引導幼兒向同伴們講述自己的宣傳畫,激發(fā)幼兒保護動物的情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體現(xiàn)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使學習美術(shù)成為一種樂趣。幼兒能積極參與整個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我都是強調(diào)以幼兒自主參與活動為中心,寓教于樂,培養(yǎng)了幼兒的興趣,充分發(fā)展了幼兒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美術(shù)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信封的作用,學習運用折、剪、貼、畫等多種方法制作信封玩偶;

  2、能大膽發(fā)揮想象對信封玩偶進行裝飾;

  3、體驗創(chuàng)作裝飾的樂趣。

  【活動重點】

  學習用信封制作玩偶,并進行創(chuàng)意裝飾。

  【活動難點】

  能大膽發(fā)揮想象對信封玩偶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1、三個不同動物的信封玩偶、制作步驟圖;

  2、信封、剪刀、用于裝飾的動物耳朵和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了解信封的用途,并激發(fā)幼兒想用信封創(chuàng)作的興趣。

  師:看,這是什么?那你知道信封有什么用嗎?

  師:是啊,我們都知道信封是用來裝信寄信的,但是今天信封還要給我們展示它的新本領哦!

  二、基本部分

  1、出示信封玩偶讓幼兒欣賞。

  師:你們看,這些小動物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它們是用什么做成的?

  師:那你們認識它們嗎?

  2、引導幼兒觀察它們不同的裝飾特點,觀察后請幼兒大膽猜測講述玩偶做法,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興趣和期望。

  師:哦,長耳朵的是小兔,圓耳朵的是小熊,尖耳朵的是小貓。

  師:你們知道用信封做一個動物玩偶需要哪些步驟嗎?

  3、教師示范操作方法、講解要領及注意事項。

  ①先把信封對折;

  ②接著在對折線的兩端用剪刀剪下兩個三角形,(然后把小剪刀嘴巴關(guān)上,放到桶里)展開后就有了頭和身體;

  ③再取一對耳朵,撕下雙面膠,貼在頭上;(撕下的雙面膠放在?對了,放在垃圾盒里)

 、茏詈笥孟灩P從上到下依次畫上眼睛、鼻子、嘴巴等,并穿上漂亮的衣服。

  師:喏~可愛的信封玩偶就做好了!你們學會了嗎?那現(xiàn)在就請你們自己動手做一做信封玩偶吧!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看看步驟圖。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和創(chuàng)作。

 、傩⊥瞄L著紅眼睛;小貓有長長的胡須;小熊有紅紅的臉頰。

 、谌绻阕龅耐媾际悄泻⒆樱涂梢源┮r衫戴領帶,女孩子就穿裙子戴項鏈。

 、垡呀(jīng)完成的`小朋友可以翻過來畫另一面。

  三、結(jié)束部分

  1、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師生共同講評。

  師:誰愿意把你做的玩偶介紹給大家?這是?你幫它設計的衣服是有***的花紋。誰也做的是小熊?你設計的衣服和他一樣嗎?請你來介紹一下。

  2、教師小結(jié),活動結(jié)束。

  師:今天,我們每個小朋友都做了信封玩偶,放在我們的小舞臺游戲里肯定會更熱鬧的,對嗎?現(xiàn)在就戴上你的信封玩偶和客人老師說“再見”吧!

美術(shù)教案 篇6

  一、教案背景

 。1)面向?qū)W生:?□小學

 。2)課時:1

 。3)學科:美術(shù)

  (4)學生準備:場景道具、畫紙、各個小組的評價表、水彩筆、或者各色彩色紙、剪刀、膠水、觀察記錄表等。

  二、教學課題《螞蟻搬家》

  三、『教學分析:』

  1、螞蟻搬家是孩子們喜歡的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因此我認為,教學的過程就應該是師生一起愉快地、相互參與體驗樂趣的過程。這個故事體現(xiàn)了螞蟻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寓意深刻。因此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應淡化雙基意識,著眼于情感的陶冶和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考慮德育的暗示作用,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學習活動的方式采用小組或集體合作為宜。

  2、本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的內(nèi)容,是一節(jié)表現(xiàn)性繪畫課,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夸張地表現(xiàn)。以故事為前提,創(chuàng)設好情境,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對昆蟲外形特征的描繪,激發(fā)探究興趣,能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描繪出生動、有趣的螞蟻搬家的情景。學習螞蟻的造型表現(xiàn)方法是本課的一個知識點,其中包括螞蟻的外形、結(jié)構(gòu)特征及動態(tài)的表現(xiàn)。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觀察了解螞蟻的外型特征,抓住螞蟻的基本特征刻畫動態(tài)。

  2、能力目標:能憑著自己的觀察、體驗和豐富的想象進行無拘無束的表達;學會與他人合作共同創(chuàng)作。

  3、情感目標:通過對螞蟻外型特征及搬家過程的描繪,激發(fā)對螞蟻的喜愛和探究興趣;在共同創(chuàng)作、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合作的樂趣和參與的喜悅,樹

  立集體協(xié)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重點:運用繪畫形式,通過集體創(chuàng)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螞蟻搬家的生活情景!航虒W難點』

  抓住螞蟻的基本特征刻畫動態(tài),以及螞蟻搬家過程的擬人化的想象。

  五、『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本課探究學習的過程為: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討論——提供指導——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小結(jié)內(nèi)化五大教學環(huán)節(jié)實施教學。

  1、課堂伊始,我先讓學生聽歌曲,從學生熟悉的兒歌《小螞蟻》入手提出問題:誰能聽出歌曲里面唱的是誰?它長得什么樣子?它在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特點?并出示螞蟻的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后面的質(zhì)疑探究活動奠定基礎。

  2、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自己動手先畫一畫,自己見過的螞蟻,初步認識結(jié)構(gòu)特征,相互討論一下螞蟻是怎樣搬運食物的?首先想象有著夸張動態(tài)的螞蟻形象,接著探究出螞蟻為什么要搬家的?然后把家搬到哪里去?并能想象總結(jié)出螞蟻搬運食物常用的方式方法。

  3、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學到的知識分析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4、課堂結(jié)束,我通過“你從螞蟻搬家的故事中學到了什么”這一問題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理,并把探究活動延伸至課外。

  我力求通過自己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多媒體及精美圖片的欣賞,以及現(xiàn)場演示搬運物品的表演,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用語言描繪活用行為模擬螞蟻搬家的情景,師生互動,展開討論學習,并留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小組2人合作表現(xiàn),讓學生親自動手去畫,動腦去想。在學生的'觀察、討論、想象中了解螞蟻的外形、結(jié)構(gòu)特征,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表現(xiàn),在共同創(chuàng)作、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合作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六、『教具準備』

  教師自己制作多媒體課件。

  為小組準備:畫紙、各個小組的評價表、水彩筆等。

  小組查閱、搜集有關(guān)螞蟻的資料,圖片等。

  七、『教學過程』

 。ㄒ唬、創(chuàng)設情境

  播放兒歌《小螞蟻》導入:

  (目的: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螞蟻的生活環(huán)境特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百度搜索】:兒歌《小螞蟻》

  1、師問:剛才這首兒歌里唱的是誰?

  生:回答、、、(小螞蟻)

  師問:平時我們看到的螞蟻是什么樣的?同學們想想···老師找同學起來大體描述一下螞蟻的外貌。

  生:思考。并找學生描述。(學生描述:頭圓圓的,全身黑黑的。頭上有一對觸角,六對足,還有一個大肚子)

  2、圖片欣賞

  【百度搜索】:平時見過的小螞蟻圖片

 。康模鹤寣W生通過欣賞真實的螞蟻圖片,加上教師的簡單講解,進一步加深印象,知道了螞蟻的大體結(jié)構(gòu)。)

  【百度搜索】:小螞蟻身體結(jié)構(gòu)圖片

 。康模涸俅巫寣W生清楚明白螞蟻的身體結(jié)構(gòu)是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

  3、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又大又重的物體,自己力氣小,搬不動,需要有人幫助。而在細小的昆蟲世界,這樣的事情也會經(jīng)常發(fā)生,螞蟻就是這樣的群體。

  他們喜歡在地下筑巢,他們成群居住在一個巢穴里。別看螞蟻身體那么小,只要發(fā)現(xiàn)一點吃的食物,螞蟻們就會立刻返回蟻巢,一邊走一邊分泌一種化學物質(zhì),在路上留下記號,等回到窩里,就用他們頭上的觸角和其它的螞蟻交流。

  4、動腦想一想:什么情況下,螞蟻們要成群結(jié)對地搬家呢?

  生:討論交流······

  師:小結(jié)。對,就是天要下雨了,螞蟻們才匆匆忙忙的搬家。螞蟻是怎么搬家的?你能做做螞蟻搬東西的動作嗎?

  課件展示螞蟻搬東西的動作,師一邊講解一邊模仿。師一邊講解一邊模仿。同位之間也相互模仿螞蟻的樣子搬運東西。給別人的感覺東西要很沉很沉的。師:你們看,他們好像搬得好辛苦呀,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想一想······生:大家一起搬。

  師:對了,3個人一起搬或者抬或者拉、推等等,力量大了,就能更快的把很沉的東西搬走。人多力量大呀。

  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

  板書課題:螞蟻搬家

  (二)、欣賞螞蟻

  1、再次欣賞真實螞蟻圖片。師講解螞蟻的結(jié)構(gòu):頭、胸、腹。頭上有一對觸角。胸有三對足。

  【百度搜索】:小螞蟻的身體結(jié)構(gòu)圖片

 。康模赫J識螞蟻的外型特征,學習抓住螞蟻的基本特征刻畫動態(tài)的方法。)

  2、知道了螞蟻的身體結(jié)構(gòu),怎樣表現(xiàn)會把螞蟻畫的更可愛?

  【百度搜索】:再次欣賞圖片1:真實螞蟻搬運東西

  【百度搜索】:欣賞圖片2:卡通螞蟻搬運東西

  (真實螞蟻、卡通的螞蟻)對比一下,哪種方法表現(xiàn)的螞蟻更可愛?師略作分析講解,師生共同總結(jié)出:

  卡通的表現(xiàn)手法更可愛。

 。ㄈ、畫螞蟻。

  1、教師示范畫螞蟻:

  頭是圓形的,胸也是一個橢圓形,腹部也是一個長長的圓形。(教師當場演示,學生認真看)

  2、螞蟻搬運食物用的工具、姿勢:

  【百度搜索】:

  圖片一小螞蟻自己扛著、拖著

  圖片二多人合力搬運

  圖片三:雨中的小螞蟻

  圖片四:小螞蟻搬蟲蟲

  3、螞蟻愛吃的食物:(圖片展示)

  【百度搜索】:(水果、餅干、饅頭渣渣、米飯粒、雞腿等等。)

美術(shù)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新《綱要》提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活動內(nèi)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想作為教師應根據(jù)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原有經(jīng)驗,引導幼兒走向最近發(fā)展區(qū)由此產(chǎn)生了美術(shù)《筆屑貼畫》

  活動目標:

  1、探索用鉛筆屑貼出各種形象。

  2、樂意在探索過程中大膽想象,積極動手完成作品。

  3、培養(yǎng)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折紙活動的.樂趣。

  4、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

  卷筆刀,各種筆,膠水,彩色紙,小碗。

  活動過程:

  一、出示7種筆(鉛筆,鋼筆,圓珠筆,水筆,毛筆,記號筆,蠟筆)

  1、教師:小朋友看,老師手里有什么?(拿出筆)你認識這只筆嗎?(拿出一只筆)這是什么筆?(幼兒回答)

  2、教師:你知道這些筆可以干什么?(個別回答)這些筆不僅可以寫字、畫畫,孫老師還可以用鉛筆變魔術(shù)呢。(教師削鉛筆)

  二、教師出示各種形狀地鉛筆屑。

 。ń處熛縻U筆)提問:小朋友看,這是什么?(鉛筆屑)(教師在白紙上擺放鉛筆屑)看看這像什么?(個別幼兒回答后,教師再進行適當貼畫)(圓形鉛筆屑、供形鉛筆屑、扇形鉛筆屑)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教師:剛才老師用鉛筆屑變出了這么多東西,屑鉛筆時要輕輕地、慢慢地屑,把鉛筆屑削在小碗里面,然后用鉛筆屑貼出漂亮地圖案。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四、展示幼兒的作品,進行評價。

  大家一起看一看,你最喜歡哪一幅作品,你上來指給大家看看。你貼的是什么,是怎么貼的?

  小百科:貼畫作為一種最普通不過的工藝品,它無不顯示著人們欣賞美的情趣和想象力。貼畫的材料隨手可得,許許多多可能就是垃圾,但在心靈手巧的藝術(shù)愛好者手中就能變成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品,是一種傳統(tǒng)的藝術(shù), 它是一種對美的表達。

美術(shù)教案 篇8

  “六一”是孩子們的節(jié)日,為了讓孩子們在這天過的有意義。特開展“親子互動”游戲,在游戲中讓孩子去感受一種親情、一種溫馨。讓即將要離開幼兒園的孩子們留下最美好的回憶。同時在活動中可以讓孩子們?nèi)ジ惺芘c爸爸媽媽在一起快樂之情,體驗與爸爸媽媽合作的和諧親情。

  活動目標:

  在畫畫、做做、玩玩、跳跳中去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體驗親子之間的親情。

  讓幼兒了解節(jié)日的由來,感受節(jié)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jié)日。

  參與節(jié)日游戲。

  活動準備:事先準備好一個游戲、白色汗衫、顏料、畫筆、小舞臺

  活動時間:09年6月1日。上午8:40——10:30分

  活動地點:親子繪畫在教室里。親子游戲在一樓操場上。親子服飾展示在一樓舞臺上。

  參與人員:大一班、大二班、全體幼兒。教師、保育員、家長

  活動過程:

  8:40——9:20 親子繪畫活動。在本班教室里進行,教師提前分好顏料、白汗衫、筆。在繪畫之前做好溫馨提示工作,要求家長與孩子們保持桌面、地面及水槽的`干凈。教師做好巡視指導工作。

  9:20——9:30 休息時間。曬親子衫、喝點水,保育員做好清潔工作,老師準備游戲器械。

  9:30——10:00 親子游戲。大一班:踩氣球 大二班:二人三足 要求:活動前,教師整隊、講解游戲方法。

  10:00——10:30 親子衫秀。鼓勵每位

  家長都能和孩子們同臺演出,大膽展示自己設計圖形。

  活動結(jié)束:

  1、孩子們與家長道別。

  2、教師帶領孩子們進入教室。

  3、唱“六一”的歌曲,發(fā)放禮品。

  教學反思:

  鍛煉幼兒的能力,積極快樂的表演,過一個健康快樂的兒童節(jié)。

【美術(shù)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美術(shù)》教案02-17

美術(shù)教案02-20

美術(shù)的教案11-08

美術(shù)教案(精選)07-24

美術(shù)教案(經(jīng)典)07-23

美術(shù)教案(精選)08-07

美術(shù)教案[精選]08-10

(精選)美術(shù)教案08-06

(精選)美術(shù)教案08-08

(經(jīng)典)美術(shù)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