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10-22 12:42:10 教案

語文教案5篇[精選]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5篇[精選]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并正確讀寫課文出現(xiàn)的部分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樣的?它有什么特點?它有是怎樣建造的?

  3、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培養(yǎng)對自然界細致觀察的習慣和對動物的愛心。

  4、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激起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蟋蟀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重點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教學準備:師生共同搜集有關蟋蟀的資料,有條件的學生可以閱讀《昆蟲記》這本書或觀察蟋蟀及它的巢穴。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對于蟋蟀,你了解多少?師生交流,匯報搜集資料情況。(大屏幕展示蟋蟀圖片)這節(jié)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參觀一下大昆蟲學家法布爾筆下的《蟋蟀的住宅》,你們有興趣嗎?(板書課題并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語句(不會讀的字作標記,自學)

  2、檢查字詞認讀及朗讀情況。

 。1)出示詞語,用多種方式認讀。

 。2)師生相互強調(diào)難寫字,并適當寫一寫,加深記憶。

  (3)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板書:特點、建造)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概括出哪幾個方面的主要內(nèi)容,合理有效的銜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強化基礎知識的學習,達到在語境中認讀字詞的效果,又增強了學生的記憶力。)

  三、小組合作,梳理課文順序。

  師:同學們,讀了課文后你想解決哪些問題,在小組內(nèi)提出來,經(jīng)過整理后匯報上來。

  1、交流、梳理問題。

  2、小組合作討論:

  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點?蟋蟀是怎樣建造自己的住宅的?

  交流學習成果。(教師隨機板書:慎重選擇、向陽、隱蔽、干燥、有門、有平臺、簡樸、清潔、衛(wèi)生;加深加闊、不斷修整)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合作解決問題,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好勝心;引領學生梳理課文,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使之能駕馭課文,為今后的運用打下基礎。)

  四、小結課文,課堂練習。

  師: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fā)現(xiàn)與感悟呢?你對蟋蟀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嗎?下一節(jié)課我們再走進課文。

  1、抄寫生詞,把你認為難寫的字提出來。

  2、選擇正確讀音。

  洞穴(xué xuè) 粗糙(zào c?o)

  慎 (shèn sèn)重 即(jí jì )使

  3、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隱蔽——柔弱——簡樸——慎重——

 。ㄔ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引出懸念,銜接下課;鞏固基礎,使學生學有所得)

  五、作業(yè)布置:

  1、帶著你的疑問再讀課文。

  2、搜集關于描寫昆蟲的文章讀一讀,并寫讀書筆記。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聽寫生詞,同位互相檢查,及時改錯,必要時集體訂正:

  住宅、隱蔽、毫不可惜、棄去、隨遇而安、選擇、住址、洞穴、挖掘、搜索、傾斜、扒土、拋出

  回顧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ㄔO計意圖:從整體入手,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為下一課學習打下基礎,提出疑問,激發(fā)學生善于發(fā)問、善于思考)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師:同學們能提出問題,說明你們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下面請大家細讀課文,找出答案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

  互動研討:

  1、作者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稱做是“住宅”呢?這是運用了什么修辭寫法?

  2、“隨遇而安”什么意思?(指導學生讀第二自然段的前三句話)

  3、“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這恰好照應了課題“住宅”一詞。讀著這句話,你還會想些什么?(隨機板書;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

  4、指導朗讀,體會“不肯隨遇而安”所表達的豐富內(nèi)涵。

  師:作者不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說成是“住宅”,而且還說是個“偉大的工程”,你覺不覺得有點太夸張了?默讀文中相關段落,想一想為什么?(學生可能會結合蟋蟀的弱小及住宅建造方面來回答,引導學生抓住修建時的動作詞來理解)

  5、你對這個工程的設計者、施工者怎樣評價呢?(學生可能發(fā)出贊嘆或發(fā)表自己的感受)用什么語氣讀這句話?(指導讀)

 。ㄔO計意圖:從問題入手,使學生有問題可問,有問題可想,在上一節(jié)整合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問題,達到精讀的目的。)

  三、積累佳句,感悟寫法

  1、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了蟋蟀的住宅,這與他的細致觀察是分不開的,文中哪些地方講述他是怎樣觀察的,找出來讀一讀,體會一下。

  2、文中采用大量的擬人寫法,說明了什么?你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找出相關的語句多讀幾遍,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再摘抄下來。

  (設計意圖:好的文章是與作者細心觀察分不開的,文中作者對自己是如何觀察蟋蟀做了簡要敘述,在此讓學生找出來,品味寫法,達到積累與感悟寫法想結合)

  四、總結布置,拓展延伸

  1、談談你讀了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感受或啟發(fā)?

  2、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堅持長期細心觀察的敬業(yè)精神給我們很大的啟發(fā)。平時,我們每一個人也要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身邊的每一件事,從小培養(yǎng)耐心細致的觀察習慣,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yè)貢獻一份力量。

  3、選擇學習;

 。1)課后選一處景物進行觀察,練習寫一寫。

  (2)繼續(xù)搜集關于昆蟲奧秘的相關資料

 。3)有條件的讀一讀《昆蟲記》這本書。(大屏幕出示或出示小黑板)

 。ㄔO計意圖:再一次從整體上感悟課文,達到讀悟共鳴,讀寫延伸,使讀能為今后的用服務,讓學生選擇性延伸學習,激發(fā)求知欲及好奇心。)

  附板書:

  26 蟋蟀的住宅

  特點:慎重選擇 建造:加深加闊

  向陽、干燥、隱蔽…… 不斷修整

  簡樸、清潔……

  吃苦耐勞 不肯隨遇而安

  偉大的工程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演一演這個童話故事。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紛紛”、“激烈”造句。

  3、在對課文語言文字朗讀感悟的基礎上,知道除草劑,噴霧器具有保護稻秧不受雜草侵害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編自演,鼓勵學生憑借語言文字進行自由創(chuàng)造想象。

  教學準備:

  小黑板,錄音,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初讀課文,學會生字詞。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小稻秧脫險記》。請小朋友把手拿出來,跟老師一起寫課題。注意“稻”的筆順,“秧”的右邊起筆位置。

  2、學這篇課文,我們有四項任務。(出示投影片,教師讀)

 。1)讀課文,讀出生字字音,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詞語的意思。

  (3)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后來是怎樣脫險的?

 。4)寫生字,要求寫得正確、規(guī)范。

  二、我的十分鐘,學習生字

  1、現(xiàn)在,先來看第一個任務。(出示生字)

  小朋友注意看,這些生字哪些不要老師教,也不要看書上的拼音,你就認識?

  A、我認識“拼”這個“拼”字你是什么時候認識的?

  (我是一年級時認識的。那時有一個詞是“拼音”。)

  B、我還認識“劑”、“吵”、“霧”。我還認識“雜”、“器”。

  2、(老師指“紛”)這個字有認識的嗎?(認識,這個字讀fēn。)

  你是怎么認識的?(我是在{清明>這首詩里學的:里面有一句是“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3、我還認識“搬”。你是在哪兒認識的?(在我們家門口墻壁上的“搬家公司”的廣告上認識的。)

  4、那是一些“野廣告”。看來,“野廣告”也有好處,可以幫助你認字。作為你,還要“感謝”“野廣告”。

  讀書,遇到不認識的字看一看課后的生字表。那上面有注音。

 。▽W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

  5、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不認識的生字的.拼音寫在上面。

 。▽W生默讀,邊讀邊寫拼音)

  6、讀完寫完后,請同學們讀一讀生字的拼音,并記住它。

  7、哪些字記住了?哪些沒記住,要老師幫忙的?

  三、學習課文

  1、請大家一邊讀課文,一邊把不懂的詞語畫下來。

  2、這些詞,有的需要老師幫助,有的自己讀課文就可以理解;請大家讀課文,邊讀邊想這些詞語的意思。我相信,同學們能通過讀課文理解這些詞語。

  3、讀的時候不僅要考慮詞語的意思,還要做到正確、流利,如果能做到有感情就更好了。請大家再讀。

  4、“蠟黃”是什么意思?就是指臉色像蠟一樣黃。

  5、哪個小朋友有把握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老師很喜歡勇敢的孩子。請你試著讀一讀。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

  吵 雜 擁 拼 欺 負 喘 紛

  2、指導

  注意字的結構,以及部件之間的比例。

  3、學生練習,教師適當指導。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鞏固7個生字,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并猜出謎底。

  3、會正確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鞏固7個生字,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并猜出謎底。

  教學過程

  一、誦讀兒歌,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從開學到現(xiàn)在,我們學過不少兒歌,讓我們一起來背誦其中的一首:“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這首兒歌是個謎語,誰知道謎底?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謎語詩,學完課文,你們一定能猜出謎底。

  由學生已知的謎語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課文,同時又為本課猜出謎底作了鋪墊。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多媒體課件映出山水畫,引導學生引導整體觀察圖畫,再由遠到近地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然后教師播放優(yōu)雅的古典音樂,范讀課文,讓學生很快進入古詩描繪的`優(yōu)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樣,學習生字。首先,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遇上不認識的字就請拼音朋友幫忙拼一拼,多讀幾遍。在此基礎上,用同位互讀,抽卡片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法鞏固讀音。最后來一個拼字游戲,四人小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這首詩,比一比,哪個小組又快又好。既鞏固了生字的認讀,又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三、誦讀古詩,展開想象,體會感情

  這一步是教學的重點,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及動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詩的內(nèi)容,想象詩中描繪的美好畫面,感受畫的美,語言文字的美。

  1、學生自由讀詩,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行多讀幾遍,并讀給同位聽,這里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興趣盎然地讀詩。

  2、根據(jù)學生學習的情況調(diào)整教法,學生喜歡讀哪一句,就指導學生讀好哪一句。導讀方法如下:

  “遠看山有色”,多媒體課件演示“山‘的分解圖片,師描繪遠山:遠遠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行詩讀得很美呢?

  “近聽水無聲”,演示“水”的分解圖片,師述,嘩嘩的流水從山間流出,請一位同學上臺來聽流水的聲音,其他同學把耳朵貼在書上聽一聽,能聽到流水的聲音嗎?為什么?(畫上的水)。那么,這一行該怎么讀呢?

  “春去花還在”,演示“花”分解圖片,師述,春天到了,百花盛開,現(xiàn)在春天過去了,花怎么還在開放呢?(畫上的花)。誰能把這一句讀好呢?

  “人來鳥不驚”,演示“鳥”的分解圖片,師述,枝頭上站著一只可愛的小鳥,咱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吧。請一個同學上來,和下面的同學一起說:“嗨,小鳥,你好呀!”哎呀,小鳥不理我們,這是怎么回事呀?(畫上的鳥)。誰會讀這行詩?

  3、指導學生把整首詩連起來讀好。指名讀,齊讀,看圖讀,引讀。此時,讓學生猜出謎底:畫。引導學生再來欣賞一下這幅美麗的畫,多媒體課件展示整幅畫,配樂,學生邊看圖邊吟誦,還可請學生上臺來當小詩人表演這首詩。最后熟讀成誦。背誦時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山、水、花、鳥”來背。

  四、趣味練習,書寫生字,課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戲,把“我會說”中的六對反義詞做成頭飾給學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樂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戲,找到了朋友就用頭飾上的詞說一兩句話。

  2、指導書寫“人、義、火、文”

  3、回家請爸爸媽媽猜今天學的謎語,如果猜對了,就畫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送給他們作為獎勵,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謎語,課間玩謎語竟猜游戲。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10個生字,認識綠線里的5個生字。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教育學生要正確對待榮譽,應該把榮譽作為自己前進的動力。

  教法:

  1、創(chuàng)設情景,讀演感悟。

  2、拓展讀說,深化體驗。

  課前準備:

  課件、頭飾。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識字,寫字

  第二課時:讀悟課文,讀讀、演演、悟悟、說說,明白道理。

  第三課時:聯(lián)系實際,發(fā)展課文,指導行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激趣,導入:

  1、(出示帶有硬殼的蝸牛圖)認識它嗎?介紹一下。師補充。

  2、(出示有翅膀的蝸牛圖)很久以前,蝸牛有一對大翅膀,好可愛。

  3、看了圖片,有什么問題要問?

  4、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蝸牛的獎杯》。學習:“獎”理解“獎杯”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解決疑問。

  1、讀三遍:一、讀準字音

  三、標小節(jié)號,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四、找問題答案

  2、學生自學

  3、檢查

 。1)學生字、詞

 。2)讀通課文,理解詞義

  (3)解疑,用一句話說說故事內(nèi)容。

  五、寫字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指名讀:

  自由

  遙遙領先

  得意洋洋

  惟恐

  天長日久

  勉強

  翅膀

  蜻蜓

  蜜蜂

  生怕

  堅硬

  (1)讀準字音。

 。2)把第一行詞語的意思讀出來。

 。3)找出一組近義詞(惟恐――生怕)

  二、情景體驗,品讀課文。

  1、(出示有翅膀的蝸牛圖)

 。1)這是什么時候的蝸牛?

  (2)找出文中描寫這只蝸牛樣子的句子讀一讀。

 。3)如果你也有一雙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你的心情怎樣?

 。4)讀第一小節(jié)。

  2、(出示帶有硬殼的蝸牛圖)

 。1)這又是什么時候的蝸牛?

 。2)和以前的'蝸牛比比,有什么不同?

 。3)找出句子讀給大家聽聽。

 。ǔ鍪荆撼林氐莫劚兂闪藞杂驳耐鈿,蝸牛只能勉強地從硬殼中伸出頭來,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4)指導讀句。

  3、過渡:這獎杯是怎樣得來的?課文哪一小節(jié)告訴了我們?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有哪些動物參加比賽?(體會省略號的作用)

 。2)指名讀。討論:哪些詞說明蝸牛能得冠軍?

 。3)指導朗讀。

 。4)齊讀第二自然段。

  (5)如果你是那只獲勝的蝸牛,愿意接受老師的采訪嗎?

 、俳裉,你獲得了冠軍,心情如何?你現(xiàn)在最想說的是什么?

 、诮窈竽阌惺裁创蛩悖

  4、課文中的蝸牛是怎樣想的呢?自己讀第三自然段。

  (1)出示句子:蝸牛得了飛行比賽冠軍,反而不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變得只能在地上慢慢的爬行。

  (師出示填空句,生小組討論,交流。要求用上文中的詞語。)

  (2)齊讀這句話,你最想提什么問題?(為什么蝸牛從能在空中飛行變得只能在地上爬行?)

  (3)再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可以在哪些詞語句子里得到答案?用筆劃下來。

 。4)先同桌交流,再指名讀有關句子。

  (5)現(xiàn)在你就是那只得意洋洋的蝸牛,跟你的朋友一起演演,想想蝸牛當時想些什么?它的神態(tài)、動作是怎樣的。

 。6)指名一人戴上頭飾,背上獎杯演。

  師:你們是評委,看看演得像不像。

  師讀,生演。

  提問:①你為什么得意洋洋?

 、谀銥槭裁础俺商彀血劚吃谏砩稀保

 、鄣搅送砩希阌譃槭裁此讵劚?

  (在談話中比較“惟恐”與“生怕”的不同。)

 、苣氵能飛嗎?為什么?(獎杯很大很重)

 。7)評價。

 。8)讀好這一段。

  5、結果蝸牛怎樣了?

 。1)指名讀句:天長地久,蝸牛和獎杯粘在了一起,一對翅膀也退化了。

 。2)師接讀后一句。

 。3)現(xiàn)在你知道蝸牛為什么不會飛了吧?你想對它說什么?

  三、回顧課文,深化體驗。

  1、故事后續(xù):有一天,老蝸牛帶著小蝸牛出去散步,正好看到前面在舉行飛行比賽。老蝸牛望了望天上正在飛行的蜜蜂、蜻蜓……嘆了口氣……

  2、思考討論:老蝸牛會對小蝸牛說什么?小蝸牛又會怎樣說?

  小蝸牛:您看,它們飛得多高,我要是有一對翅膀該多好。為什么我們蝸牛就沒有翅膀呢?

  老蝸牛:孩子,以前我們蝸牛也有一對有力的翅膀,后來……

  小蝸牛:我懂了……

  3、指名對話。

  四、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同桌練習對話。

  板書:

  有力的翅膀

  自由地飛翔

  遙遙領先

  捧

  蝸

  牛

  的

  獎

  杯

  背

  退化了

  爬行

  慢慢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默寫詞語

  2、填空:

  蝸牛原來長著一對(),能在空中(),曾經(jīng)在飛行比賽中()?墒牵商彀血劚吃谏砩,()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到了晚上,它()別人偷走它的獎杯。天長日久,翅膀(),只能背著()變成的(),在地上慢慢地()。

  二、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續(xù)編故事。

  四、采訪班級中比賽獲過獎的同學。

  你得過什么獎?獲獎后有什么感受?如果你得了第一名你會怎樣?

  五、課外延伸:

  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語文教案 篇5

  知識與技能目標:

  正確認讀本課五個會認的生字,掌握九個會寫的生字。

  過程與方法:

  1.多種形式朗讀詩歌達到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讀中感悟,邊讀邊議,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引起情感的共鳴。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品讀詩歌與詩中的小朋友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

  2.激發(fā)孩子們讀詩的興趣,享受美好的兒童詩的潤澤。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師:“看到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喜歡的方式解決,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質疑:課文還有不會讀的嗎?

  3.出示文中的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4.認讀生字并組詞。

  質疑:還有不認識的生字嗎?

  5.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誘餌”等詞語可以利用圖片進行理解。

  如:“盡情”、“香甜”、“原諒”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對于其他詞語可以師生共同解決。

  三、淺悟課文。

  1.讀文,看看自己都知道了什么?

  2.交流。

  四、小結。

  談談自己的收獲。

  第二課時

  一、師生談話導入。

  師導:孩子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金波爺爺?shù)脑姟稁в甑幕ā罚@首詩真美,把你把我都深深的陶醉了,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走進第19課《帶雨的花》,那誰還記得,這首詩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生作答。

  師激情導入范讀文本。(意圖:學生在引導下回憶所講內(nèi)容,積淀情感。)

  二、教師范讀課文。

  師配樂范讀課文。調(diào)動興趣:你們想有滋有味的讀讀嗎?(意圖:教師的范讀可以激發(fā)孩子們的情感,促使學生有朗讀的欲望。)

  三、細讀文本,深入品味,并指導情感朗讀。

  1.結合自己生活實際去體會文中小女孩當時的心情。

 。1)找生說說自己和文中的小姑娘一樣的經(jīng)歷。

 。2)教師通過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偷偷的” 、“盡情”等詞語指導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

  2.以文中的“我”偷跑出去都發(fā)生了哪些開心的事為主線索,繼續(xù)朗讀文本。(出示大屏幕)

  教師提問:你有沒有追過蝴蝶?說說自己追蝴蝶的情景和當時的心情。并體會著去讀讀文本。

  意圖:(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經(jīng)驗世界、情感世界產(chǎn)生情感共鳴。)

  3.繼續(xù)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找生讀3、4小節(jié)。

  師提問:小魚小蝦給我們帶來了那么多樂趣,小女孩是怎樣對待它們的?指導:下保證時的態(tài)度?

  師小結,過渡到下環(huán)節(jié)。

  4.朗讀5、6小節(jié)。

 。1)師提問:下雨了,人們都在跑,小女孩又是怎么做的?生回答并體會試讀文本。

 。2)教師追問:她給媽媽采花時心情怎樣?都想到些什么?生回答,并體會著讀文本。

 。3)指導“一束帶水珠兒的鮮花!”最后為什么用感嘆號?出示大屏幕。

  教師小結標點的作用。 (意圖:標點符號的設計達到文本性和工具性的`結合。)

  5.故事的尾聲。

  師過渡:玩了那么久,也玩痛快了,現(xiàn)在該回家了,此時小女孩是怎樣的心情呢?

  學生自讀第7、8小節(jié)。

  (1)學生自讀文本,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說說當時小女孩的心情怎樣?

 。2)教師引導學生體會著小女孩當時的心情讀。

  四、小練筆。

  回到家里,小姑娘會挨媽媽一頓罵,甚至一頓打嗎?如果你是那位媽媽,你會怎樣對待孩子呢?。代替媽媽給孩子說說心里話。(課上時間充足可在課上寫在小本本上。)

 。ㄒ鈭D:換位思考,讓孩子體會做家長的那份愛與關心,注重聽說讀寫結合。)

  五、回讀整首詩,整體感悟。

  1.配樂朗讀文本,并思考文中的小女孩是個怎樣的孩子?(同時板書主要詞語)

  2.在美妙的音樂中讀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結束本課。(播放音樂)

 。ㄒ鈭D:整體感知文本,體會詩歌的韻味美。最后音樂中升華朗讀。)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夏》教案01-30

語文精品教案01-23

語文園地教案04-10

語文《貓》教案01-11

語文尊嚴教案02-04

語文小學教案02-21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小學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