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集錦(3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關擦比較中了解臉譜形狀的含義,使用對稱繪畫經(jīng)驗表現(xiàn)唐僧師徒四人的主要特點。
2、對《西游記》故事感興趣,積極大膽表現(xiàn)自己喜歡的人物對象。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一、回憶故事,引出故事中的角色。
1、聽音樂回憶故事《金猴降妖》,去西天取經(jīng)的`還有誰?
2、這4人是著名的故事《西游記》中的人物。
二、觀察臉譜,了解特征并嘗試繪畫。
1、出示一組猴子臉譜,找出孫悟空,說出理由。
2、觀察人物不同特征后再找共有的特征,對應相關文字放臉譜。
3、小結:京劇臉譜會把任務的主要特征表現(xiàn)出來。
4、你喜歡里面的誰?怎么畫,才能讓人家一看就看出來你畫的是誰?
5、介紹輔助材料,能自己畫的孩子自己畫,需要材料幫助的請自己選擇,記住每個角色的特點和共有的地方。
6、幼兒作畫。教師觀察、引導。
7、交流展示作品:請相關幼兒的作品帶上來一起展示。教師講評。
三、出示妖怪,引發(fā)表演故事的興趣。
取經(jīng)的4人齊了,如果要表演這個故事還缺誰?
教學反思:
通過談話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引出緊箍咒和芭蕉扇,并通過提問,讓幼兒回想起緊箍咒和芭蕉扇的樣子和特征,同時做了小結。緊箍咒的形狀像個圓圈,是金色的;芭蕉扇的形狀像一個葫蘆,上面有非常漂亮的花紋圖案。
小百科:
《西游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F(xiàn)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如今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對生活中的家務勞動可以說是一無所知,更別說是幫助大人們做些家務活了。平時大人們總想把最美好的東西給孩子,究竟什么是最美好的東西呢?是高檔的服裝?精美的蛋糕?昂貴的玩具?我想都不是。最美好的東西應該是教會他們生存、生活、創(chuàng)造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給他們一個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為了讓孩子多了解生活中做菜的各種細節(jié),感受到大人們的勞動之辛苦,我特此設計了本活動,旨在讓他們體驗與他人共享勞動成果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進一步感受勞動帶來的無限樂趣。
活動目標:
1、能分工合作學習野菜菜肴制作的烹調方法(涼拌、炒、包餃子等)。
2、體驗自己動手用野菜制作食品的愉快情緒。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參加野菜活動。
2、提醒幼兒參與買菜做菜等家務,觀看過家長制作的多樣菜肴。
3、家長幫助幼兒準備野菜制作的菜肴(一種),并知道菜肴的名稱及制作。
4、餃皮、肉餡、野菜實物,佐料(幼兒已熟識)
5、涼拌菜的制作錄像
6、預計活動需要兩小時。
7、本活動需要兩個老師配合完成。
活動過程:
1、野菜菜肴展覽。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菜肴的名稱及烹調方法。
2、組織幼兒摘洗并制作野菜菜肴。
。1)摘洗野菜,提出活動要求
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摘菜,一組洗菜。摘菜時注意將黃葉摘去,洗菜要浸泡并清洗干凈。(教師在旁指導)
。2)制作野菜菜肴。
根據(jù)菜的烹飪方法不同,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為包餃子小組;另一組為涼拌組。
兩組同時進行活動。
包餃子組:一教師示范包餃子的方法,幼兒學習。教師幫助準備菜肉餡和幼兒一起包捏。并將包好的餃子在現(xiàn)場或交廚房煮熟。
涼拌組:教師組織幼兒觀看錄像《涼拌馬蘭頭》,并請幼兒講講涼拌馬蘭頭的方法。
教師幫助幼兒切、燙馬蘭頭。
教師重點講述馬蘭頭涼拌方法,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口味試著涼拌,教師在旁指導。鼓勵幼兒大膽的制作。
3、野菜品嘗會活動。
教師將幼兒制作好的餃子、涼拌菜擺放在桌上,組織幼兒已自助餐的形式品嘗自制的及家中帶來的野菜菜肴和混飩、餃子等。
4、談談野菜食品的味道,討論人們?yōu)槭裁聪矚g吃野菜?
活動延伸:
1、將自制的餃子和涼拌菜送給其他班的孩子嘗一嘗,讓他們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培養(yǎng)孩子樂意與人交往的良好品質。
2、讓幼兒向他人講述當天的活動經(jīng)理,既培養(yǎng)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自信心,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交往能力。
活動反思:
本活動及科學、生活勞動為一體,是一個綜合活動。在活動中,老師通過家園互動的方式,讓幼兒在感知的基礎上通過看一看、講一講、動一動、嘗一嘗等活動形式,感受到自己動手制作野菜菜肴的樂趣。整個活動是在寬松、和諧的氣氛中進行的,幼兒沒有任何的壓力。教師和幼兒一起共同學習,分工合作,相處得十分融洽,正是這種融洽,才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野菜的不同制作方法,從而完成了教育目標。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對螞蟻的活動很感興趣,同時又想鍛煉幼兒爬行能力,培養(yǎng)合作意識,提高他們身體的協(xié)調性,同時在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因此我設計了此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yǎng)幼兒能聽信號手膝著地協(xié)調地爬行。
2、樹立幼兒合作的意識,提高幼兒之間動作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
3、能夠隨節(jié)奏的變化練習動作,并體驗在音樂情景中參與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場地布置:設置《螞蟻找豆》的游戲場景;
2、材料準備:
。1)小鼓一只,紅、黃、綠三種顏色的海洋球若干;筐子若干,糧食袋若干條;供幼兒爬行的草地一塊;
。2)螞蟻頭飾若干只;
。3)錄音機、音樂磁帶若干。
活動過程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教師扮演螞蟻媽媽,幼兒扮演小螞蟻,一起聽音樂活動身體。(教師與幼兒邊做邊配上好聽的兒歌:今天天氣真正好,螞蟻螞蟻起得早,穿上漂亮花花衣,跟著媽媽做游戲。點點頭,轉轉手;踢踢腿,蹦蹦跳;發(fā)現(xiàn)一粒大豆豆,嗨喲嗨喲抬回家。搖搖身體轉個圈,我是聰明的好寶寶)
。1)交代情境:冬天到了,螞蟻們要準備過冬的糧食,今天的任務就是要到遠處搬“豆子”回家。
。2)介紹游戲玩法:介紹豆子和筐子的位置,認識場地的另一端有許多糧食,請小朋友扮螞蟻爬過去,將糧食拿回來,放在筐子里,要求每人每次只能拿一個。
。3)幼兒在場地的一端集合,教師提醒幼兒將自己拿來的糧食放在靠近自己的筐子里,不擁擠。
2、隨節(jié)奏變換,練習爬行。
幼兒聽節(jié)奏以多種形式練習爬行: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練習向后倒退爬的.動作。接下來讓幼兒聽節(jié)奏變換速度爬行:鼓聲快,爬得快;鼓聲慢,爬得慢。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幼兒練習聽信號做各種不同的動作。
3、幼兒兩兩合作,跟著節(jié)奏運糧
幼兒兩兩合作把糧食裝在袋子里,一名幼兒爬行,另一名幼兒把成袋的糧食放在爬行幼兒的背上,一手扶好糧食,兩人跟著節(jié)奏一同前行。
活動反思: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素質教育的引進,教育賦予體育教學的功能也越來越大。而音樂特殊的社會化教育功有助于幼兒體育教育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幼兒比較活潑,非常喜歡在戶外活動,再加上活潑的音樂,幼兒參與意識大大增強,活動興致極高。在這次活動中,幼兒都能懂得遵守游戲規(guī)則,主動與其他伙伴合作,學會了手膝著地向前爬行的本領。只有部分幼兒在合作過程中配合有些失調,有待進一步練習。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精選]08-11
大班教案(精選)08-19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19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21
(精選)大班教案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