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3-11-05 10:59:15 教案

小班教案精品[4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教案精品[4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會運用各種線條有序的組合表現(xiàn)蝴蝶翅膀的深淺變化,感受線條畫帶來的美感;

  2、學習用油畫棒、水彩筆、水粉的相近色、對比色的套色運用;

  3、培養(yǎng)幼兒仔細、耐心的良好作畫習慣。

  4、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5、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供欣賞的成品、水彩筆、記號筆、水粉、油畫棒、紙。

  活動過程:

 。ㄒ唬┯^擦了解線條畫的特點

  1、找找線條排列有什么規(guī)則?粗細線、排得密顏色深;

  2、強調(diào)套色的運用。

  (二)幼兒作畫,講解要求

  1、用粗細線、排列稀或密體現(xiàn)深或淺;

  2、可以用圖形組合畫各種蝴蝶的外形;

  3、先勾主體,裝飾時線條排列清晰;

  4、耐心、仔細地作畫。

  5、套色運用講解

  教師指導,幫助個別幼兒合理運用線條,中途若發(fā)現(xiàn)問提可請幼兒互相觀擦發(fā)現(xiàn),同時鑒借別人的好的方法。

 。ㄈ┱故居變鹤髌

  1、看一看、說說作品美在什么地方;

  2、整理用具。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兩只耳朵,它長在頭的兩邊,耳朵可以聽聲音。

  2、發(fā)展幼兒的聽覺,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

  3、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指偶:娃娃、兔子、大象、小貓。

  2、動物頭飾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手套小娃娃指偶進行情境表演。

  小晶晶------

  哎!媽媽有什么事情?

  小晶晶真聽話,我一喊你,你就來了,你是怎么知道我喊你的呢?

  我呀,是用我的小耳朵聽見的。

  你的.小耳朵在哪兒呀?

  在這里(用手摸摸小娃娃的耳朵)

  教師提問:(1)小晶晶有聽話的小耳朵,你們有沒有?在什么地方?有幾只?

  (2)耳朵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互相觀察,用手摸摸同伴或自己的耳朵,能說出耳朵長在頭兩邊,有兩只。耳朵是軟軟的,橢圓形的,中間有耳洞等。

  2、知道小動物也有耳朵,也能聽見聲音。

  教師分別喊出小兔、大象、小貓等指偶的小動物,引導幼兒觀察這些動物的耳朵,知道每種動物的耳朵長的都不一樣,它們的耳朵也很靈。

  3、共同討論怎樣保護耳朵。

  人和動物都有兩只機靈的耳朵,耳朵可以讓我們聽見各種聲音,如美妙的歌聲、高低不同的說話聲等。耳朵也是很重要的器官,我們要好好保護,不隨便挖耳朵、不往耳朵內(nèi)塞異物、聲音大時,人要走開或雙手捂住耳朵張大嘴等。保護好自己的耳朵讓我們的耳朵更靈。

  4、游戲“機靈的小耳朵”

  幼兒帶上動物頭飾,離開座位邊走邊念兒歌:今天我們真高興,一起出來做游戲,不好不好,豎起耳朵仔細聽,嗚----,刮大風了。幼兒聽到后迅速跑回座位。(教師模仿嘩------下大雨了、轟隆隆------響雷了等聲音。培養(yǎng)幼兒專心傾聽的習慣。)

  活動反思:

  1、自我保護是幼兒生而具有的生存需要,這一需要和發(fā)展自我保護能力的需要是隨幼兒身心素質(zhì)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幫助幼兒發(fā)展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是我們成人應認真去做的責任。此次活動是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設計的。讓幼兒認識耳朵以及耳朵的用途。

  2、此次活動相對來說還比較成功。小班的幼兒注意力還不是很集中,可此活動帶有游戲性所以他們的注意力還是比較集中的。只有個別幼兒注意力不是太好,可能是活動前游戲時沒有玩到自己想玩的玩具。其余的幼兒表現(xiàn)都不錯。

  3、此活動如果再加上一些視頻資料效果應該會更好。

小班教案 篇3

  ◆目標:

  練習走、跑、跳的動作。

  ◆準備:

  ◎場地上畫一個大圓圈。

  ◆玩法:

  幼兒手拉手站在圓圈上。

  游戲開始,幼兒邊聽教師說兒歌"刮大風、下大雨;小豆子、著了急;快快跑回家里去;嘩啦啦啦--關窗子",邊做動作。

  動作說明:

  第一句:大家手拉手走向圓心,并將拉起的手舉過頭,再還原。

  第二句:在原地左右搖擺松開的手,做著急的樣子。

  第三句:快速回轉(zhuǎn)身跑向圓圈處站好。

  第四句:原地向上跳跳跳,當說到"關窗子"時立即蹲下(或雙手搭在胳膊上蹲下)。

  規(guī)則:

  說到"關窗子"時,幼兒才可以蹲下。

  活動反思

  班幼兒運動系統(tǒng)的發(fā)育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運動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功能還不完善,只有加強幼兒基本動作的練習,才能促進幼兒身體的`發(fā)育和機能的完善。,利用游戲的形式,既能孩子滿足愛爬的欲望,又能達到訓練的目的,從而使幼兒獲得最基本的獨立運動能力,增強身體素質(zhì)。

小班教案 篇4

  小班健康活動教案:《我們的身體》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開始對自我和他人的身體產(chǎn)生興趣。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自我的身體器官,并了解身體各部分的名稱。

  2、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

  3、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發(fā)散性思維和手口一致的本事。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分清身體器官的位置

  活動準備

  1、大的身體掛畫。

  2、練習卡彩筆。

  3、小朋友的照片。

  活動過程

  1、找朋友(教師指圖,幼兒用手指指自我身體相應的位置并告知幼兒它們名稱)

  2、點眼睛點鼻子游戲教師帶領這幼兒做游戲要求幼兒迅速準確的指出五官及身體部位

  3、五官、身體作用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五官、身體部分的作用,要作出相應的動作,如鼻子聞花香。

  4、眼睛眼睛在哪里?引導幼兒利用身體五官及動作編兒歌。眼睛眼睛在哪里?眼睛眼睛在那里(手指眼睛)耳朵耳朵在哪里?……

  5、看照片照五官和身體部位

  教學反思

  1、這節(jié)課用的'直接導入,小朋友不容易被吸引。如果換成“看看缺什么”。(畫些缺少五官的動物,引起小朋友的興趣)

  2、那個照片利用的不好,在掛畫前出示照片,問小朋友這是什么(指著五官、身體)

  3、身體的作用這環(huán)節(jié)能夠增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