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11-23 09:00:19 教案

語文教案9篇【薦】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9篇【薦】

語文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一只小猴子下山來了,一路上,它看見山下有又大又多的玉米、又大又紅的桃子、又大又圓的西瓜、可愛的小兔子,感到非常高興。可是當它回家的`時候,卻是兩手空空。這是怎么一回事呢?讓我們跟著這只小猴子來看看吧。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課文,重點指導“一塊”“非!薄巴啊薄拔鞴稀薄氨谋奶钡壬~的讀音。

  2、學生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理解詞語的意思。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猴、瓜”這些生字時,可以結合圖片理解;學習“掰、扛、扔、摘、捧、抱、蹦、追”這些生字時,可以采用動作表演的方法;學習“塊、常、往”這些生字時,可以采用形近字比較的方法。

  形近字示例:

  塊(石塊)--快(快樂)--訣(口訣)

  常(經常)--賞(欣賞)--裳(衣裳)

  往(來往)--駐(駐足)--炷(一炷香)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地”“土”作部首時,末橫變提。

  “非”橫間距均勻,兩邊最下橫稍長。

  “常”上寬下窄,“巾”的豎在豎中線上。

  “往”“主”的三橫長短不一。

  “瓜”第一畫是短撇,要寫得平一些。

  “進”寫“辶”的捺時,要寫成平捺,托住被包部分。

  “空”““稍扁一些,”工“的上橫短、下橫長。

  易錯提示:

  “往”左部是“彳”,不要寫成“亻”。

  “瓜”不要漏寫點,不要寫成“爪”。

  “空”上部是““,不要寫成”宀“。

  (3)歸類識字。

  部首歸類示例:

  土:地(土地)--場(場面)--壞(壞人)

  扌:扛(扛起)--扔(扔掉)--摘(采摘)--捧(吹捧)--抱(擁抱)

  彳:往(向往)--行(行走)--街(街道)

  量詞歸類示例:

  塊:一塊玉米地一塊糖一塊石頭

  棵:一棵桃樹一棵青松一棵白菜

  片:一片瓜地一片樹葉一片月光

  只:一只兔子一只襪子一只小船

  (4)書寫練習:巡視指導,并糾正握筆姿勢、筆順和坐姿。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猴子下山,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明確:玉米地里、桃樹下、西瓜地里。

  2、小猴子這一路上看見了哪些東西?

  明確:玉米、桃子、西瓜、兔子。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又大又多的玉米、又大又紅的桃子、又大又圓的西瓜、蹦蹦跳跳的小兔子,這可都是好東西!可是,小猴子不僅沒有滿載而歸,反而一無所獲。同學們,你們知道原因是什么嗎?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尋找答案。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語文教案 篇2

  課題: 青海湖,夢幻般的湖

  教學目的:

  1、閱讀課文,感受青海湖的粗獷、自然而質樸的美。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2、學習作者觀察及表達的方法,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畫面。

  3、激發(fā)學生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畫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yōu)美的詞句。

  教學重難點:

  1、閱讀課文,感受青海湖的美。

  2、學習作者觀察及表達的方法,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畫面。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青海湖風光錄象

  教學方法:啟發(fā)法 朗讀感悟法 自主性學習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導語:我國地域遼闊,有無數(shù)的名勝美景。在我國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東北部有一處令人向往的湖泊——青海湖。齊讀課題《青海湖,夢幻般的湖》。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找出文中與題目照應的句子。理解“夢幻”。(因為青海湖美,作者欣賞過后,有如在夢境中的感受。

  2、默讀交流,文中分幾個方面表現(xiàn)青海湖的'美?

  3、師生交流板書:湖水清,環(huán)境美,鳥多。

  4、師指導學生理清課文段落,寫出段意。

  三、熟讀課文,質疑問難。

  1、通讀全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詞句?

  2、師生互相交流解答問題。

  四、小結

  師:我們了解到作者從三個方面來介紹青海湖的美。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青海湖是祖國大地上最大的內陸湖,也是一個咸水湖。它四面環(huán)山,景色奇特。這節(jié)課我們去領略青海湖的風光。

  二 、學習全文,想象品味。

  1、分組研讀,協(xié)作討論。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喜好,組織小組學習,要求找到有關句子。

  讀讀想想,從那些描寫中讀到了美?為什么?

  師巡回指導,隨機參與學生的討論。

  2、課堂交流,匯報學習成果。

  3、朗讀體味,想象描畫。

 。1)學生再次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 描寫青海湖美的句子,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A 小組為單位練習朗讀,看誰讀得最美。

  B 學生自主選擇,自由讀給全班聽,師生評議。

 。2)一小組為單位共同描繪一張青海湖的風景畫,要求畫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處景色。

  A 學生自己作畫。 B 展示作品,并配以解說詞。

 。3)欣賞青海湖風光錄象。

  三、總結升華,遷移增效。

  1、假如你正面對青海湖,你會對它說什么?

  2、作者寫青海湖美,表達的目的是什么?

  板書設計:

  4、青海湖,夢幻般的湖

  湖 水 藍

  環(huán) 境 美

  青海湖 鳥 (世界) 如夢境

  魚 (天堂)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飛、馬、鳥”三個字,認識兩種筆畫“豎折折鉤”和“橫斜鉤”,認識兩個偏旁“反犬旁、寶蓋頭”。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會識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

  4、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xiàn)象,激發(fā)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詞,了解方位,理解“影子就像一條小黑狗!边@句話。

  【教學準備】

  1、找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讓學生在操場上做“踩影子”的游戲,觀察自己和同學影子的變化。

  2、太陽光和影子關系的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11個生字,學習2個新偏旁“反犬旁”和“寶蓋頭”。

  2、能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理解太陽光和影子的關系。

  3、通過對“影子”現(xiàn)象的研究,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回憶課前“踩影子”的游戲,說說玩后的感受:(如:你是怎么做的或看到了什么。)

  2、出示課題,讀課題,注意輕聲的讀法。

  3、學習生字“影”。有一個小朋友叫京京,他和我們一樣做過踩影子的游戲看著這個字,說說怎么記住“影”字。(京京在太陽底下玩,那三撇就像他的影子。)

  二、學習課文

  1、師范讀課文。

  京京不但仔細觀察了自己的影子,他還寫了一首小詩,想不想聽聽?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⑴ 借助拼音,自己小聲地讀一讀課文,把要求會認的字圈出來。

 、啤〗柚匆簦岩髸J的字讀一讀,特別注意讀準前、后鼻音和翹舌音的字:影、前、常、跟、著、朋。)

 、恰⊥缹ψx,互相正音。

 、取¢_火車讀,檢查讀音,共同正音。

 、伞∽约鹤x一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3、細讀課文,學習字詞句,理解課文。

  ⑴ 讀課文,想一想,課文這兩小節(jié)分別寫哪一幅圖?

 、啤⌒〗M合作學習:看圖讀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⑶ 集體交流,隨機看課件,理解太陽光和影子的關系。

  看課件演示、觀察,讓學生各抒己見,最后得出結論:影子的位置跟太陽的位置正好反。

  看圖說一說: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在左,影子在右。(理解“前、后、左、右”。)

  4、質疑、釋疑。

  ⑴ 學生質疑。

  再讀課文,想想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如:為什么說影子就像一條小黑狗?影子是我的好朋友?它指誰?)發(fā)動大家動腦筋解決問題。

 、啤∽杂商骄俊

  挑選自己喜歡的一個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研究。

 、恰〗涣鲄R報。

  在交流之中學習“黑狗、常常、跟著、它、朋友”這幾個詞,懂得影子和黑狗有相似的地方:顏色黑,常常跟著主人轉,非常親熱;“它”指影子,影子陪我上學、放學,就像我的好朋友。

 、取≡诶斫獾幕A上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動動腦筋,學習認字

  1、學習新偏旁“反犬旁”和“寶蓋頭”。跟老師說一說偏旁名稱。

  2、找一找?guī)в羞@兩個偏旁的字:狗、它。說一說怎么記住這兩個字。

  3、學生根據(jù)畫面說說怎么記住“黑”字。

  4、讀詞說句認字:用“跟著、朋友”分別說一句話。

  5、辨字、認字:貼上三個頭飾(男孩、女孩、動物的頭)老師一個個指過去說:“他、她、它都是我們的好朋友,到底是哪個tā呢?誰能從這兒找字貼上去?”

  四、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自己讀讀課文,想辦法記下來。

  2、邊讀邊做動作,加深對課文的記憶。

  3、看課件,老師引讀課文,指導背誦。

  4、學生自己背誦課文后,背給同桌聽,會背的獎給自己一顆星。

  五、課外作業(yè)

  把生字讀給家長聽,把課文背給你的好朋友聽。

  繼續(xù)觀察:在哪兒能看到影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一步理解方位。

  2、學寫三個生字,認識兩種筆畫“豎折折鉤”和“橫斜鉤”

  3、激發(fā)學生課外繼續(xù)探究的熱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自由讀一讀課文,再現(xiàn)課文中的生字。

  2、開火車認字、詞:影、前、后、它、跟著、黑狗、朋友。

  3、會背課文的同學站起來,背背課文。

  二、觀察說話

  1、說給同桌聽: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邊是(   ),我的右邊是(   )。

  2、全班交流。

  3、小組認字比賽。

  以五人為一單位,拿出各自準備的生字卡片,圍成一圈,讓圈中間的同學介紹手中的字。

  如:我的前面是馬字,一匹馬的馬;我的后面是友字,朋友的友;我的左面是飛字,飛機的飛;我的右面是鳥字,啄木鳥的鳥。……

  如果有說錯的小組成員可及時糾正,比比誰說得又快又對。

  三、指導寫字

  1、學習新筆畫“豎折折鉤”,學寫“鳥、飛”。

  教師利用一截電線,由“豎”彎成“豎折折鉤”,在動態(tài)演示中幫助學生了解筆畫形狀,知道是一筆寫成的。

  2、讓學生找一找三個生字中帶有這個筆畫的字,書空。

  引導學生分辨“鳥”和“馬”的區(qū)別。

  描紅“鳥、飛”仿寫。

  3、學習新筆畫“橫斜鉤”,學寫“飛”。

  復習“橫折彎鉤”,想一想,哪個字有這個筆畫?

  比較“飛”和“九”,引出新筆畫“橫斜鉤”。

  看教師范寫“飛”,跟教師書空,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交流在田字格中寫著兩個字要注意哪些筆畫。

  書寫練習,個別輔導。

  四、繼續(xù)激趣,引導探究

  1、激趣:學了課文之后,你還有什么有關影子的問題想研究(或教師提問)?

  2、預設:什么時候影子最長,什么時候影子最短?

  什么時候影子很清楚,什么時候影子很模糊?

  什么時候人們喜歡影子,什么時候的人們不喜歡影子?……

  3、引導探究:希望同學們課后再去研究研究,能干的同學也可學著課本上小朋友的樣子,寫一段小詩。

  【板書設計】

  9、影子

  影子在前,太陽在(   )。

  影子在后,太陽在(   )。

  影子在左,太陽在(   )。

  影子在右,太陽在(   )。

  像小黑狗   是好朋友

語文教案 篇4

  課題(i u ü (第 1 課時)

  課 時教 學目 標

  1、認識i u ü3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

  2、能正確認讀四個聲調。

  3、學會在四線格里書寫i u ü。

  課時教學重 難 點重點:在四線格里正確書寫i u ü。難點:正確認讀帶調 i u ü

  教學媒體準 備卡片 教學投影片

  時間教師活動設計學生活動

  一 看圖激趣 導入新課

  1、出示情境圖:你們喜歡這個地方?能說說你的想法嗎?

  2、談話導入:這農家小院真美。你看,小朋友住的房子多漂亮。∥萸坝幸粭l清澈的小河,小朋友正在河邊給鯉魚喂食呢!院子的周圍種著樹,烏鴉飛來樹上做窩。小朋友的媽媽多勤勞呀!她在做什么呢

  二、學習單韻母i

  1、教師示范發(fā)音,請學生仔細觀察。

  2、請學生齊讀,指明個別讀,檢查發(fā)音情況。

  3、讓學生試著自己給I戴上四頂帽子在讀一讀。

  4、打亂i的四個聲調,指明幾個學生認讀。

  5、請學生用i的四個聲調組詞。

  三、學習單韻母u ü

  1、指導學習韻母u和ü的讀音。(方法同I)提示:注意區(qū)分i和ü的讀音 扁扁嘴巴iii 圓圓嘴巴üüü

 。病⒄垖W生認清韻母i u ü的形。四人小組看圖討論如何記住i u ü

  3、指導書寫i u ü。

 。ǎ保┱垖W生同桌討論i u ü這三個單韻母在拼音格中所占的位置。

 。ǎ玻┙處熢谄匆舾裰邪逖輎 u ü,請學生邊看筆畫筆順邊書空。

  四、復習鞏固

  1、出示a o e i u ü的卡片,請學生認讀。

  2、指明認讀a o e i u ü的四個聲調:ǎ ǘ è ó à ǖ ā ò ǘ ǐ í ē看圖說話。看教師口型,學習發(fā)音方法。自由讀i的.四個聲調。認讀i的四個聲調。聽教師發(fā)音,注意區(qū)別i和ü的讀音。念一念順口溜來區(qū)別兩個韻母的發(fā)音。想方法記住i u ü。討論i u ü的書寫位置?唇處熓痉叮瑫展P順。認讀a o e i u ü及其四個聲調。

  教后錄

  1、i、u的發(fā)音較準確,ü的發(fā)音有的學生不夠穩(wěn),嘴型容易變化。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發(fā)音方法的指導,這樣發(fā)音才能更加準確。

  2、四個聲調中的第二聲和第四聲學生出錯率較高,應加強指導和訓練。

  3、中優(yōu)美的情境圖能讓枯燥的拼音學習變得生動而又有趣,也使學習更貼近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因此在以后的教學設計中,我們應該在課文插圖上多花a一點心思,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漢字的筆順規(guī)則,練習如何寫中畫是豎的漢字,掌握字的間架結構,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復習查字典的方法。

  3、通過組詞和造句積累詞語。

  4、讀詩歌,了解學習和工作也是游戲,學習用具和工具也是玩具。

  5、背誦古詩,感悟古詩的意境。

  6、組織班級玩具交易會,鍛煉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準備

  學生要帶《新華字典》和玩具。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

  1、出示“豐”字。

  學生觀察,說說:你覺得這個字哪一筆最重要?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2、出示“舉”字。

  指名板演,集體評議。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3、練習寫其他中畫是豎的字,如“木”、“書”、“干”。

 。ǘ┎樽值浔荣

  1、引導學生回憶查字典的方法。

  2、以“敞”字為例,讓學生說說如何在字典里查到這個字。

  全班一起查字典,再個別匯報,復習查字典的方法。

  3、開展查字典比賽,看誰查得最快。

 。ㄈ┙M詞、造句,積累詞語

  1、出示:功、迷、意、親。

  2、用這四個字組詞,看誰組的詞語最多。

  3、選擇你最喜歡的三個詞寫在書上每個字的后面。

  4、出示詞語:驚訝、親密、樂趣、熱鬧、制作、高明、印象、隨便。

  請小老師帶讀。

  5、從這些詞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比一比誰的句子造得多、造得好。

  教師對句子造得多、造得好的同學要給予及時的鼓勵。

  6、將這些詞語抄寫在詞語積累本上。

 。ㄋ模┳鳂I(yè)設計

  1、選擇這一單元中自己喜歡的生字寫一寫,注意安排好字的間架結構,寫工整,寫美觀。

  2、用部首查字法再練習查幾個字。

  第二課時

 。ㄒ唬┳x一讀《有趣的玩具》

  1、讓學生自由輕聲讀這首小詩,邊讀邊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2、交流識字的方法。

 。ǹ醋中握J字、看上下文猜、讀半邊、查字典、問別人……)

  3、小組合作學習,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認圈出來的生字。

  4、同桌互相讀詩,糾正讀音。

  5、齊讀詩歌,邊思考:詩中有趣的玩具指的是什么東西?

  6、指名說說。

  7、小組討論后交流:“我”的玩具和爸爸媽媽的玩具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為什么說爸爸媽媽的工作也是游戲?

  8、指導朗讀。

  9、說說:你們全家有哪些有趣的游戲?

 。ǘ┱b讀古詩

  1、出示古詩《所見》。

  2、自讀古詩,試著解決不認識的生字。

  3、和同桌一起讀讀這首古詩,再看一看插圖,說說:詩人見到了什么?

  4、播放歡快的音樂,說說詩中寫了哪些景色?

 。镣、黃牛、鳴叫的蟬……)

  5、說說:這個牧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6、指導背誦這首古詩。

  自由背——指名背——齊背

  (三)作業(yè)設計

  1、向同桌介紹你從有趣的玩具那里得到了哪些快樂。

  2、自己在積累本上摘抄一首古詩,在學習小組內背一背。

  第三課時

 。ㄒ唬┻x擇參加交易會的玩具

  1、激趣:你希望玩到更多的玩具嗎?你愿意和好朋友交換玩具玩嗎?今天我們一起來舉辦一次班級玩具交易會。

  2、學生說說自己準備拿出哪一樣玩具出來參加玩具交易會。

  3、指導學生用幾句話來介紹自己的玩具——介紹了這樣玩具的特點、玩法以及玩這樣玩具的樂趣,還可以定出玩具的“價格”。

 。ǘ┲谱髻徫锶,定出活動程序

  1、小組合作設計制作活動需要用到的購物券。

  2、組織討論,制定出交易會程序。

  教師指導,學生自己總結:

  (1)擺出自己的玩具;

  (2)向別人推銷自己的玩具;

 。3)用購物券購買自己中意的玩具;

  (4)為自己得到的新玩具寫幾句話。

  (三)開展交易活動

  1、按照制定出的程序開展活動。

  2、教師做相機指導。

 。ㄋ模┛偨Y

  1、說說自己在交易會上的收獲。

  讓學生展示自己得到的新玩具,說幾句話介紹自己的新玩具。

  2、評選最佳推銷員,比一比誰的介紹最清楚、最生動、最吸引人。

  可自薦,也可互相推薦。

  3、評出的最佳推銷員給大家表演表演。

 。ㄎ澹┳鳂I(yè)設計(二選一)

  1、為自己得到的新玩具寫幾句話。

  2、寫寫這次交易會中的故事。

  第四課時

  結合本班學情有針對性地講評《語文伴你成長》的部分題目。

語文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yǎng)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畫下來,連詞多讀幾遍。

 。1)自讀,互讀。

  (2)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1)我來考考你。

  一學生拿著生字卡片,讓另外學生讀出讀音,然后再組詞(如有可能再說一句話)。

  (2)我來說你來猜。

  出示詞語:

  精心憧憬依然蹤影似乎凌空飛起

  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垂頭喪氣半沉半浮翩翩飛舞

  一學生說出詞語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動作),其余學生根據(jù)他的話或動作,從上列詞語中找出該詞語。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1.選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

  讀后回答,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yǎng)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感悟課文,體會“我們”的心情變化

  (一)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二)找出“我最喜歡的部分”。

  1.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地方。

  2.說出你為什么喜歡這部分。

 。1)做風箏

  重點句子:

  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風箏做好了,卻什么也不像了。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①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部分。

  ②感情朗讀,讀出“快活”的心情,強調“依然”。

  板書:依然

  指讀,挑戰(zhàn)讀,再指讀,齊讀。

 、劬毩暟选半m然……但是……”加進“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里去,進一步體會“我們”快活的心情。

 。2)放風箏。

  重點句子:

  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②你認為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反映出“我們”當時快活的心情?

  板書:拼命

  ③感情朗讀,讀出“快活”的心情。

  指讀,挑戰(zhàn)讀,再指讀,齊讀。

 。3)找風箏。

  重點句子:

  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我們都哭了,在田野里四處尋找,找了半個下午,還是沒有蹤影。

  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僮寣W生分別找出這幾句話,教師出示這幾句話。

  ②學生連起來讀這幾句話,整體體會“我們”當時心情的變化過程。

 、壅页鲎钅鼙憩F(xiàn)當時心情的詞語。

  板書: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哭垂頭喪氣

  指讀,挑戰(zhàn)讀,再指讀,齊讀

  ④練習用上面幾個詞說幾句話,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學習中遇到困難、麻煩時的表現(xiàn)。

  三、拓展想象

  讀課文最后部分,思考“我們”找到“幸福鳥”了嗎?

  讓學生大膽想象,能說多少說多少,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

  如有時間可以讓學生寫下來。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2.四人一小組討論。

  3.每組選代表發(fā)言。

  四、感情朗讀課文,初步體會“我們”心情的變化

  自由讀課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與別人交流。

  板書:

  10風箏

  做風箏 高興

  放風箏 高興 真實的生活 真實的體驗

  找風箏 難受

語文教案 篇7

  一、概述

  《雨鈴鐺》是北師大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二冊第十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從兒童的視角捕捉到了下春雨時的生動有趣的情景,傾聽了下雨時的聲音,賦予了春雨人性化的特征。從春雨灑落時的沙沙聲寫出了春雨“潤物無聲”的特征,把春雨匯集在房檐上形成的小水珠極富情趣地比作小鈴鐺,把串串水珠滴落下來的聲音比作鈴鐺的丁零當啷聲,字里行間滲透了作者對春雨的喜愛之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認識13個生字,能準確讀出生字卡片上字音并且認清字形;

 。ǎ玻 會寫生字“雨”,書寫端正整潔,筆順正確,間架結構規(guī)范;

  (3) 認識偏旁金字頭,能夠說出學過的或認識的帶金字頭的字;

 。ǎ矗 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ǎ担 至少能用3個新學的生字在8-10分鐘內口頭組詞造句;

 。ǎ叮 能夠根據(jù)提示在3分鐘內仿編、續(xù)編或創(chuàng)編兒歌。

  2、過程與方法

  (1) 能夠提出不認識的生字朋友,進一步掌握和體驗識字的方法;

 。ǎ玻 能夠通過自主提出問題、老師引導、動腦思考、同桌交流、表達反饋的課文學習過程,體驗和感悟探究的一般過程;

 。ǎ常 能夠通過仿、續(xù)或創(chuàng)編的方法,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意見或看法;

 。ǎ矗 能夠仔細傾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有將生字識記方法或對課文的理解感悟用語言表達出來與其他同學交流的愿望,體驗協(xié)作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场⑶楦袘B(tài)度價值觀

 。ǎ保 能夠注意到寫字姿勢的重要性,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 能夠在讀中體會春雨的情趣,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口頭表達能力進而感受春天帶給世界萬物的勃勃生機。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1.學生是7~8歲的兒童,思維活躍,課堂上喜歡表現(xiàn)自己,對語文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2.學生喜歡形象、直觀、有趣的學習內容,學習過程中仍以無意注意為主,渴望得到教師或同學的贊許;

  3.學生已經認識“氵”、“口”、“ 扌”三個偏旁和“雨”、“快”、“房”、“沙”四個生字;

  4.學生對于識字興趣很高,識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識記生字,并且能自己創(chuàng)設情境來鞏固、應用生字;

  5.學生能根據(jù)提示仿、續(xù)或創(chuàng)編寫故事,并樂于表達。

  四、教學策略

  1.以問題解決為主的教學策略:a.學生通過朗讀課文自己提出不認識的生字或生僻字(問題),在其他同學的幫助或教師的提示下自主運用謎語、兒歌、組詞造句、加減、同音、形近等方法識記不認識的字(解決問題);b.學生通過朗讀課文自己提出問題(雨聲像什么?)通過同桌討論和教師對重點詞句的點撥,學生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并和全班同學交流(問題解決)。

  2.自主學習策略:學生通過觀看、收聽影像資料并進行創(chuàng)新寫作,在深入理解課文主題的基礎上,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促進思維的深層次加工。

  五、教學環(huán)境和資源準備

 。薄⒔虒W環(huán)境:多媒體環(huán)境。

 。、資源準備:教學PPT、打印的拓展資源、自制教學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周一下了一整天的雨還記得吧!那你能說說帶有“雨”的詞語嗎? 生說詞語。

  2、 這些詞都是我們在生活中積累的,看來課堂以外也有我們學習的廣闊天地。大家說的很好,就讓我們一起來寫寫這個字。

  3、 舉起小手和老師一起寫,并說筆順。寫對之后如何能寫得更好呢?(先寫豎,豎中線。然后再寫四個小雨點)

  4、 同學們說得好,寫的也很棒,不僅吸引了老師,也吸引了春姑娘,她給大家?guī)砹硕Y物。(聽鈴鐺的聲音)摸摸是什么做的?如果我要寫出她的名字,應該是什么偏旁。和老師一板書(補充課題邊寫邊說生字的結構,提醒學生是形聲字。)

  5、 誰來讀課題?強調輕聲鈴鐺

  6、 雨鈴鐺到底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一起里輕翻書、放桌面、手和眼睛一起看。聽老師范讀。

  二、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ㄒ唬┏踝x課文

  1、 大家聽得很認真,活潑可愛的春雨在天地間跳動著輕盈的舞蹈。讓我們同學也自己來讀讀吧,把你不認識的.字用喜歡的方法好好認識它。生自讀課文。

  2、 同學們讀得很美,下面到小組里和伙伴們一起學生字吧,并說說你是如何記住他們的。

  學生到小組里學習生字的音、形、組詞。

 。ǘz測生字

  1、春姑娘帶來了一些詞語,我們來讀讀。在讀詞語的過程中提問如何記住這些詞語。

  沙沙響 灑水 房檐(是哪里。浚 掛水珠 一串(怎么記串?和串串有什么區(qū)別?)

  鈴鐺 招呼(和老師打招呼) 蓋房 快快(反義詞是什么?)

  2、這些詞同學們讀得很準,變成小生字,還認識嗎?生字化成了小雨點,我們一起來讀!

  開火車讀 爬臺階讀

 。ㄈ┳x準字音,整體讀文

  1、這些小雨滴怕怕媽媽擔心,都回家了。再讀兒歌時,你們能認識他嗎?先自己練習讀讀,

  2、誰愿意給大家讀讀?其它同學注意聽評一拼他的字音是否讀準了?

  三、品讀兒歌、體會意境。

  1、剛才讀課文時老師聽到了一些好聽的聲音,都是雨鈴鐺的聲音,你找到了嗎?

  沙沙響 丁零當啷

  2、你從那里找到的?給大家讀讀

  (一)沙沙響

  1、你們看,春雨細細的,密密的,細如牛毛,像花針一樣,多好看。≌l能把這沙沙的聲音讀出來呢?

  T: 確實像細雨如絲一樣!

  2、我們讀課文的時候也邊讀邊想,就會把課文讀得更好。 禁不住往下讀。

  3、誰像鈴鐺?誰的什么像 鈴鐺?聲音像!注意聽!

  雨鈴鐺發(fā)出了沙沙的聲音,還有什么聲音?

 。ǘ┒×惝斷

  1、我們聽聽小鈴鐺的聲音,清脆 響亮。讀給大家聽!

  2、小雨點從天上落下來,房檐上掛著小水珠,就像一串一串的小鈴鐺發(fā)出了悅耳的聲音。女孩、男孩、讀

  3、春雨發(fā)出了沙沙,丁零當啷的聲音,除了這些聲音,還會有什么聲音?學學? 叮咚、滴滴答答、嘩嘩、

  4、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看到了一位神奇的魔法師,在房檐上花了一副美麗的畫,唱了一首動聽的歌這首歌,也召喚了誰?

  5、我就是小燕子,你是小雨點,我們打個招呼吧。誰愿意和我說說話?

  你們都是熱情的小雨點,我們也熱情地讀讀吧!

  6、可愛的小燕子回來了,可愛的小雨點除了招呼小燕子還會招呼誰呢?

  7、創(chuàng)編仿寫。

 。ㄈ﹦(chuàng)設情景,整體把握

  春雨輕盈的在我們身邊舞蹈,細細的,密密的,為大自然帶來了各種變化。她無聲無息地飄落在屋檐上,又凝集成晶瑩、動聽的雨鈴鐺,還熱情地招呼遠去的燕子回家。春雨貴如油,得到春雨的滋潤,一切都顯得生機勃勃,花兒展開了笑臉,柳樹抽出了新的枝條,小草也發(fā)芽長出了新葉。讓我們用高興的心情,動聽的聲音再來讀讀這篇課文吧。

  老師把這篇小詩變成了一首歌曲,讓我們一起來唱唱吧!

  四、作業(yè)

  希望同學們在春雨的滋潤下快樂長大。把這首兒歌說給家長聽、或者唱出來。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風格,本詩的創(chuàng)造背景和創(chuàng)造目的。

  2、品味詩歌,并背誦全詩。

  3、結合詩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詩歌的內涵。

  4、感知詩歌的意境,感受詩人的灑脫的胸懷以及隱逸的情懷志趣。

  教學重難點

  1、結合詩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詩歌的內涵。

  2、感知詩歌的意境,感受詩人的灑脫的胸懷以及隱逸的情懷志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作家作品

  1、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襄陽(今屬湖北)人,主要活動于開元年間。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陽城南峴山附近的澗南園,中年以前曾離家遠游。四十歲那年赴長安應進士試,落第后在吳越一帶游歷多年,到過許多山水名勝之地。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貶荊州刺史,孟浩然曾應辟入幕,不久辭歸家鄉(xiāng),直至去世。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傾大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其詩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寫下的山水行旅詩,也有他在登臨游覽家鄉(xiāng)一帶的萬山,峴山和鹿門山時所寫的遣興之作。還有少數(shù)詩篇是寫田園村居生活的。詩中取材的地域范圍相當廣大。

  2、背景介紹

  孟浩然家在襄陽城南郊外,峴山附近,漢江西岸,名曰“南園”或“澗南園”。題中鹿門山則在漢江東岸,沔水南畔與峴山隔江相望,距離不遠,乘船前往,數(shù)時可達。漢末著名隱士龐德公,因拒絕征辟,家隱居鹿門山,從此鹿門山就成了隱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隱居峴山南園的`家里,四十歲赴長安謀仕不遇,游歷吳、越數(shù)年后返鄉(xiāng),心追步鄉(xiāng)先賢龐德公的行跡,特為在鹿門山辟一住處。偶爾也去住住,其實是個標榜歸隱性質的別業(yè),所以題曰'夜歸鹿門,雖有紀實之意,而主旨卻在標明這首詩是歌詠歸隱的情懷志趣。

  二、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1、學生朗讀,背誦詩歌。

  2、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3、討論:詩歌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三、詩歌內容賞析

  1、并分析第1句:詩歌開篇寫了什么景象?

  明確:開篇二句寫詩人傍晚江行的見聞。首句寫白晝已盡,黃昏降臨,幽僻的古寺傳來了報時的鐘聲,次句寫沔水口附近的漁梁渡頭人們急于歸家時搶渡的喧鬧,首句表現(xiàn)的是安寧靜謐的環(huán)境,次句卻表現(xiàn)喧囂,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比照,這是遠離人寰的禪境與喧雜紛擾的塵世的比照。

  2、讀并分析第2句:這種比照暗示著詩人和世人的選擇不同,,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的志向是什么?

  明確:前句承“漁梁”詩意,是寫村人各自上岸還家;后句承“山寺”詩意,寫自己回到鹿門。這兩句是以人歸引出自歸,作為前文的具體補述。兩種歸途展現(xiàn)兩樣不同的心境,這又是一個比襯,從中表現(xiàn)出詩人與世無爭的隱逸志趣和不慕榮利的淡泊情懷。

  3、讀并分析第3句:詩人既選擇歸鹿門,那么他在歸途中又見到什么景象呢?

  明確:鹿門山的林木本為暮靄所籠罩,朦朧而迷離,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霧竟消,樹影清晰。詩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著崎嶇的山路,不知不覺間來到了龐公昔時隱居的地方。這微妙的感受,親切的體驗,表現(xiàn)出隱逸的情趣和意境,隱者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龐公,即龐德公,東漢隱士!逗鬂h書逸民傳》載:“龐公者,南郡襄陽人也。;荊州刺史劉表數(shù)延請,不能屈,后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采藥不返。”孟浩然仰慕龐公的志節(jié),他在《登鹿門山懷古》中也吟有“昔聞龐德公,采藥遂不返。隱跡今尚存,高風邈已遠”的詩句。

  4,讀并分析第4句:詩人回到鹿門隱居之所,他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明確:這“幽人”,既指龐德公,也是自況,因為詩人徹底領悟了“遁世無悶”的妙趣和真諦,躬身實踐了龐德公“采藥不返”的道路和歸宿。山巖之內,柴扉半掩,松徑之下,自辟小徑。這里沒有塵世干擾,唯有禽鳥山林為伴,隱者在這里幽居獨處,過著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四、課堂小結

  這首詩的題材是寫“夜歸鹿門”,讀來頗象一則隨筆素描的山水小記。但它的主題是抒寫清高隱逸的情懷志趣和道路歸宿。詩中所寫從日落黃昏到月懸夜空,從漢江舟行到鹿門山途,實質上是從塵雜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隱逸道路。詩人以談心的語調,自然的結構,省凈的筆墨,疏豁的點染,真實地表現(xiàn)出自己內心的體驗和感受,動人地顯現(xiàn)出恬然超脫的隱士形象,形成一種獨到的意境和風格。

  五、布置作業(yè)

  課下練習三,將此詩與王維的《歸嵩山作》對比,說說兩首詩的意境有何異同。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認識、會寫“筋、聯(lián)、盟、絡、某、擇、垮、謹、慎、慣”10個生字;辨析多音字“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首尾兩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如何在習作時養(yǎng)成謹慎用字選字的好習慣,錘煉語言。

  4.體會課文段落之間是怎樣連接起來的。

  重點難點:

  1.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首尾兩個自然段。

  2.難點:體會如何謹慎用字選字;了解段落之間的連接。

  教 具識字卡

  一、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理解課文第二至五自然段。

  (1)思考:作者談到習作時要如何用字呢?

  (2)交流探討。

  作者分別從四個方面,通過例舉、比較的方法,一步一步深入地談如何用字。首先,談到意思相近的詞也有差別,不能隨便用,通過造句,把“上學”和“入學”進行了比較;接著,談到“字面差不多的字眼”,不明白意思,不能馬虎用,“最好打聽明白”,舉了“聯(lián)盟一聯(lián)合”、“聯(lián)絡一聯(lián)系”的例子;然后,談到明白了字的意思,用對了,但是如果不規(guī)范、不是約定俗成的,也不行,在這里把一對同義詞“行一走”放到具體的語境中進行了比較;最后,談到即便是現(xiàn)成字,是規(guī)范的,還要比較選擇最恰當?shù)牟判校峙e了三個同義詞“做一干一搞”,把它們分別放到同一個語境中進行比較,“恰當”與“別扭”一目了然。

  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問題: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寫了什么?前后自然段之間是怎樣連接起來的?要注意給足時間,引導學生自己閱讀體會,小組成員商量討論,明白段落巧妙地使用了過渡句承上啟下(如第三、四、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它們之間形成逐層遞進、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構段方式,給人連貫通順、一氣呵成之感。

  2、理解課文第六自然段。

  (1)閱讀思考:知道了用字的困難,怎樣克服它呢?

  (2) 指名匯報。這個問題回答起來簡單,但要做起來就難了。教師教學時,除了引用書上的句子外,還可結合課后練習第3題,出示一些意思相近的.詞語,仿照文中的比較方法試著分析,也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平時的習作訓練談體會。例如,“飲”和“喝”,都是一個意思,即把液體或流食咽下去,可以說“飲酒”、“喝酒”;但在“飲水思源”中,不能說“喝水思源”;在“他沒喝過幾年墨水”中,不能說“飲墨水”。從而得出結論:要字字想好,謹慎用字,養(yǎng)成習慣。

  二、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1.學完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可引導學生從文章內容、寫作方法等不同角度來談。

  2.你有謹慎用字選字的好習慣嗎?如果有,請把經驗介紹給大家。

  3.課外閱讀老舍的作品。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園地教案04-10

語文母雞教案04-18

語文教案07-20

語文教案(精選)09-23

[精選]語文教案09-15

語文教案[精選]10-12

語文教案【經典】09-16

[經典]語文教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