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11-23 10:26:36 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7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7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教學要求

  1.理解詩句意思,了解特區(qū)發(fā)生的巨大變化,體會改革開放政策的英明正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了解“昨天的村莊”和“今天的特區(qū)新城”各是什么樣兒的。

  2.指導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特區(qū)的發(fā)展原因是執(zhí)行改革開放的政策。贊頌改革開放政策給特區(qū)帶來的繁榮昌盛。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初讀詩歌,分析第一部分

  二、預習課文,了解內容

  教學時先讓學生自己預習,在預習時告訴學生一些有關改革開放和特區(qū)的內容。這首詩就是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祖國所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告別了昨天的貧窮落后,贊頒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展望光輝燦爛的明天。把這首詩讀一讀,想想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了哪些變化。

  教師緊扣課題,設疑導入。

  三、指名朗讀課文,讀課后思考題

  四、讀課文,說說每小節(jié)的意思,哪幾小節(jié)聯(lián)系緊密

  引導學生分節(jié)朗讀,在說出節(jié)意的基礎上將課文分成三部分。(出示投影片)

 。ㄒ唬┑谝徊糠郑海1~2自然段)改革開放前,農村貧窮落后的模樣。

 。ǘ┑诙糠郑海3~7自然段)描寫了特區(qū)奇跡般的.變化。

 。ㄈ┑谌糠郑海ǖ8自然段)點出特區(qū)飛速發(fā)展的原因。

  五、重點分析討論第一部分

 。ㄒ唬├斫猓

  1.渺茫:因遙遠而模糊不清。

  2.晨曦:清晨的陽光。

 。ǘ┳蛱,泛指改革開放前。展開討論,生活多少年來一個模樣說明什么?

  說明人們只能沿著一種模式生活,對外面的世界沒有一點了解,過的是一種傳統(tǒng)的封閉的生活。

  進一步理解,現(xiàn)代文明在這里無從談起,是那樣“遙遠、渺!。展開討論。

  即使起早摸黑地干活,還是難以溫飽,婦女依然圍著鍋臺轉,人們吃的是溪里的水。這一切都說明:貧窮落后困擾著人們。(三)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這一部分寫的是昨天農村的貧窮落后,并點出了人們觀念的陳舊和保守。讀時語調要低沉,注意停頓的長短、語氣的輕重。

  六、老師小結第一部分內容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分析詩歌的第二、三部分,體會改革開放政策的英明正確

  二、分析詩歌第二部分

 。ㄒ唬┳约耗x,想:今天的特區(qū)新城又是什么樣兒的?課文是從哪幾方面講的?

  學生自己動手劃出來。

  高速公路 廠房 兒童樂園

  開卡車 運送 辦廠 學習 娛樂

  這是從社會環(huán)境和人的變化兩方面來講的。

  理解:

  1.邊陲:邊境。

  2.遨游:漫游。

  3.煥然一新:形容有光彩。

 。ǘ┙M織學生討論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

  農村變成了城市,高樓大廈林立,公路縱橫交錯,馬路寬而美。

  文化娛樂設施,城市建筑相配套。

  城市整潔美觀,似花園仙境。

 。ㄈ┯懻撊说淖兓娢氖窃鯓颖憩F(xiàn)的?

  緊張高效的工作,健康充實的文化生活。

  儀表到心靈都煥然一新。

 。ㄋ模┙處熜〗Y第二部分內容。

  三、分析詩歌第三部分

  討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改革開放插上翅膀開辟美好的遠景

  點出了變化的原因,(打出投影片)

  改革開放政策好。

  由學生總結出第三部分內容。

  四、指導朗讀

  這兩部分要讀得很歡快,表達出內心的喜悅,歌頌黨的開放政策給人們帶來的繁榮幸福。

  五、聯(lián)系切實體會,說說改革開放以來,你的家庭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住房、家用電器、生活水平等。

  六、總結全文

  這首詩歌贊頌了什么?

  黨的改革開放富民政策好。

  板書設計

  12.*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昨天────→今天

  生活一個模樣 高速公路

  貧窮落后 廠房幢幢

  遙遠渺茫 歡聲笑語

  煥然一新

  改革開放 繁榮幸福

  資料提供者: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樂趣。此文以色彩絢麗的插圖和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介紹了菊花之美,表達了人們的喜愛之情。所以,再現(xiàn)課文情境,引導學生潛心誦讀,從而受到美的熏陶,是以下的設計力圖體現(xiàn)的。

  [設計特色]

  在情境中誦讀,感悟。

  [教學流程和設計意圖]

  課時內容:

  教學課文第一、二段,學會其中看、開、放、不4個生字。

  課時目標:

  1、通過觀察錄象、圖畫和反復誦讀,體會菊花的美及人們對它的喜愛之情。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一、二段,背誦第二段。

  3、 學會4個生字,能正確、端正、有一定速度地書寫。

  一、設境激趣導入

  1、師:小朋友,天氣漸漸冷了,許多花兒都謝了,有一種花現(xiàn)在卻開得最美最多。是什么花?

  出示:菊花 (正音)

  2、現(xiàn)在,正是賞菊的好時候。(貼圖)誰能說說:什么時候,誰去公園干什么?

  出示第一段。指名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 今天,就讓我們跟他們一起去:

  看菊花 板書看

 。▽懺谑孪犬嫼玫奶镒指窭铮

  學生看師范寫,再做個動作演示看,明白看由變形手和目組成。

  [利用圖畫再現(xiàn)課文第一段的情境,既揭示了課題,又學完了第一段內容。學生描繪圖意的過程,就是讀第一段的內容,回答的學生說,其他的學生聽,幾個下來,已聽過幾遍,再來讀文字,降低了閱讀難度,會順暢得多。老師以一句:我們跟他們一起去看菊花吧!順利地完成了角色轉換,以下的教學始終是我們在看,學生自己在看?词且粋要學的生字,字形較難。老師的板書就是范寫的過程,看清了再動作演示,很快就記住了手和目組成看。]

  二、入境誦讀感悟

  過渡:讓我們張大眼睛,去看菊花吧!(播放菊花錄象)

  1、 出示:公園里的菊花

  2、 菊花的什么好看?

 、伲伾┏鍪荆狐S的、白的、淡紫的、紫紅的。

  顏色真多呀!有哪些顏色?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吧!

  指名讀,一起讀。

  真是越數(shù)越高興,越數(shù)越開心!(表達出驚喜的心情來。)

  這么多顏色,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嗎?(五顏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繽紛)

 、 還有什么也很好看?(形狀)

  都有哪些形狀呢?(生看錄象描述)

  師:每一種形狀都是一個品種。品種可真多!你能用什么詞來形容?(千姿百態(tài)、形態(tài)各異、多種多樣)

 、 菊花不光顏色美,品種多,數(shù)量也不少呢!

  師描述:你們看,菊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一朵接一朵。(出示:一朵朵)搶著開,有的三朵五朵湊在一起說悄悄話呢。ǔ鍪荆阂粎矃玻┻@里一叢,那里一叢,最后,越開越多,一叢叢菊花連成了一大片,向四面鋪開,匯成了菊花的海洋。(出示:一片片)

  一朵朵、一叢叢、一片片,你能連起來讀,把菊花由少到多的意思表達出來嗎?

 、 小朋友,現(xiàn)在已是深秋,刮起了寒風(出示:深秋、寒風,正音),許多花都謝了,菊花開得這么美,說明了什么?(不怕冷)

  出示:它們正迎著深秋的寒風開放呢。

  我們來夸夸它們吧。ㄖ笇ёx)

  哪個詞最能說明菊花不怕冷?(迎)那該怎么讀?

 、 這一句從菊花的顏色和數(shù)量上來說明菊花的美,還告訴我們菊花不怕冷的精神。連起來欣賞一下吧!(齊讀)

  3、菊花又美麗又勇敢,你喜歡它嗎?看花的人們也一樣,他們是怎么做的?(錄象演示)

  讀第三句,把人們流連忘返的心情表達出來。(以評促讀:太快了,沒有舍不得的心情。)

  4、 想象:如果你在看菊花,你很舍不得離開,會怎么做?

 。ó嬒聛怼⑴恼、拍錄象等)

  [錄象再現(xiàn)了課文情境,那絢麗的色彩,繁多的姿態(tài),真實地出現(xiàn)在學生眼前。學生置身于菊花的海洋,思維被激活了,情感調動了,怎么能不為之深深贊嘆,為之動情呢?他們忍不住要把看到的、想到的表達出來。老師的作用就是適當?shù)亟M織、點撥、啟發(fā)、鼓動,讓他們暢所欲言,反復誦讀。自己的表達受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的制約,可能是零散的,不太規(guī)范的。而書上的語言正是他們想說的,所以,出聲的朗讀既滿足了他們表達的愿望,又使他們找到了表達的憑借。反復的誦讀中,老師的引導,同學的評價又使他們的認識有所提高,較好地完成了課時第一個目標。中間對顏色和形態(tài)的認識,老師提供了一些美詞,起到了積累的作用,又為下面當小導游服務。最后想象的設計,換取學生生活經驗,進一步使學生理解了課文,產生了對菊花的喜愛之情。]

  三、回顧抒情表達

  1、 回讀第二段。今天我們到公園看菊花。看到了:公園里的.菊花 。顏色有 ,數(shù)量也很多 ,在百花凋謝之時,它們 。人們 。

  2、 菊花美得讓人陶醉。我都看得不忍離去了。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吧。R讀第二段)

  3、 這么美的菊花,可不能獨自欣賞呀!應該和朋友們一起分享。請你當小導游,向朋友介紹。

 、 先記住導游詞。(自由試背)

 、 向同桌介紹。(看看是不是會介紹了。)

  ③ 指名介紹。(好的掛上導游證,以此激勵。)

  [先對課文進行回顧,整體朗讀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小導游的介紹意在讓學生背誦第二段,以完成課時目標二。這個板塊設計時并不限定學生照書一字不差地背?梢杂蒙侠蠋焺偛盘峁⿲戭伾托螒B(tài)的詞,也可用自己在課外書上看到的美詞,以鼓勵一些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介紹,給學生語言的發(fā)展提供了空間。]

  四、自主識寫作業(yè)

  過渡:一陣秋風吹來,有幾片樹葉落到了老師的桌上。你們認識嗎?

  1、出示:開、放、不、看認讀。

  2、 看筆順圖,邊讀邊書空。書上描紅一遍。

  3、 說說哪個字最難寫,寫時要注意什么?

  4、 作業(yè)設計

  1、必做題

  A、習字冊上描紅、仿影、書寫

  B、有感情地朗讀1、2兩段。

  2、選做題

  A、生字開花(開、放、看)

  B、做小導游,把看到的菊花美景用自己的話介紹給爸爸媽媽聽。

  [識寫生字力圖體現(xiàn)自主。學生看著筆順圖書空后再描一遍,初步對字有個整體感覺,然后再說說寫哪個要注意什么,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難點,提醒全班注意。作業(yè)設計也力求給學生一定的選擇余地。必做題無非是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面向全體。選做題留給還有余力的學生。這樣做既達到了目標的下限,又達到了目標的上限,使所有學生有所得,有提高。]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懂得借別人的東西要愛護,并能按時歸還。

  2、能看圖連貫地說一段話,并能使用借書和還書時的禮貌用語。

  重點和難點:連貫地說一段話,注意句與句之間的連接,把借書、還書的過程說清楚。

  教學準備: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小朋友,我們有時要向別人借東西。這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說、怎么做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些知識。出示課題,齊讀。要求大家仔細看圖,并且把話說正確、有順序。]

  明明買了一本故事書,丁丁想借來看。怎樣學會借書呢?這節(jié)課就來學學這方面的內容。

  二、逐幅看圖說話。

 、、看圖1。

  問:這是哪一天?(3月5日)圖上畫了什么?明明有本新的故事書,丁丁向明明借書時是怎么說的?(明明,這本新書借給我看看好嗎?)

 、、看圖2。

  問:丁丁來到什么地方?(家里)他在干什么?他在干什么?(把借來的書包上封面。)為什么要包上封面呢?明明是怎么想的?

 、、看圖3。

  問:丁丁看書時怎么樣?(丁丁看得很認真,也很小心,不把書弄臟。)

 、、看圖4。

  問:丁丁什么時候把書還給了明明?

  丁丁還書時會說些什么?(明明,這本書我看完了,現(xiàn)在還給你。謝謝。

  明明怎樣說?(不用謝。)

  三、把4幅圖連起來說。

  1、提示:丁丁的言行要說具體,明明的話要說得簡明。

  2、讓學生自由準備,再指名說,老師作點播,注意用好過渡語。

  3、指定幾個人說,評議,說出優(yōu)缺點。

  四、情境表演。

  1、自由組合,表演“借書”。

  2、指定一組表演,評議。

  3、遷徙說話訓練,可表演借鉛筆、借橡皮等,練習借和還時的`言行。

  五、總結。

  1、你喜歡丁丁的哪些地方?

  借了東西要愛護,要及時歸還。借和還的時候要使用禮貌用語。

  2、針對班級實際,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

  板書:

  借書 (請 謝謝)

  包書 (愛護)

  看書 (認真)

  還書 (謝謝)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能正確認讀13個生字和9個詞語。

 。、能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從“面包店老板”的一言一行、“我”的一舉一動中體會關鍵詞語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感情朗讀課文。積累感人的句子。

 。场⒛芊e極參與學習。感受我對國旗的尊重和愛護、老板對我的理解和友好情誼。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從“我”一舉一動的關鍵詞中體會對國旗的尊重和愛護。

 。、難點:

  從老板一言一行的態(tài)度變化中體會對“我”的理解和友好情誼。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讀準生字、讀通課文,了解單元導讀。

 。、課文插圖。

  3、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檢查預習(板、寫、讀、問、讀、評)

 。薄⑼瑢W們,今天我們學習第26課,題目是:一面五星紅旗?蠢蠋煂懻n題。提示“旗”。齊讀課題。

  2、同學們都預習課文了嗎?用手勢告訴我。讀過幾遍?

 。场⒑芎茫瑢W們有預習的好習慣.這些詞語都會讀了嗎?誰來讀?

  (正音、多音字)

  師評:離開課文能讀準這些詞語。真能干!

  二、整體感知,通讀全文(讀、練、復述、梳、結)

 。、讓我們把這些詞語帶回課文,自由的,把課文讀通順。讀完后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自由讀。

  (巡視、發(fā)現(xiàn)、點撥按先、再、最后說)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ú换牛巳藙涌诰氁痪殻

  誰來告訴大家,比比誰會傾聽。

  師評:(概括)你抓住了一些重點詞來介紹,把長長的一篇文章,給讀短了!

  師評:(具體)真好,你能用上“先、再、最后”有順序地說,讓我們把故

  事聽得很清楚。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他(們)講故事時,先介紹的什么?再說了什么?最后說的什么。

  板書:

  漂流遇險 拒絕交易 得到救助

  師指板書:

  課文就是這樣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來寫的。

  三、自讀自悟,發(fā)現(xiàn)變化,提出疑問(找、讀、比、讀、疑)

  1、(指板書)初讀了課文,我們知道了:“我”漂流遇險,得到面包店老板的`救助。在這個過程中,老板的態(tài)度有變化嗎?(有)在課文中找找老板的態(tài)度變化的句子讀讀。

 。、指名說2個句子(隨機出示)讓我們讀讀這兩個句子。

  男女分讀。

 。、你發(fā)現(xiàn)老板的態(tài)度有什么變化?

  先不愿意給我面包,后來幫我付費。

 。銖氖菑哪莾鹤x出這個變化的?能找課文中的詞語說說嗎)

  先要“平等交易”,后來說“費用由我來付”。

  (你是從老板的語言描寫中讀出他態(tài)度的發(fā)生了變化)

 。ㄕl有新的發(fā)現(xiàn)?)

  先攤手一臉無奈,后來豎起大拇指。

 。ㄟ@是寫老板的什么變化-動作變化)

  (還有新發(fā)現(xiàn)嗎?)

  先態(tài)度冷淡。后來態(tài)度很熱情。

 。ㄕ娴臅x書,還讀出了老板語言、動作背后的感情。)

 。础⑵降冉灰资鞘裁匆馑?

 。ㄗ杂烧f)

  同學們,“平等交易”也是國際交往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通用的慣例。

 。怠⑽覀儚睦习宓 “一言一行”中,感受到,這個口口聲聲要求與我“平等交易”的老板,最后卻說:(“安心養(yǎng)一養(yǎng),費用由我來付!保⿷B(tài)度確實發(fā)生了的變化!

  6、讓我們來再讀一讀這個變化。

  男女分讀。

  短短的幾分鐘里,我一句話也沒有說,老板對我的態(tài)度就像變了一人似的,讀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

 。槭裁蠢习鍟羞@樣的變化?)

 。ㄟ@正是課后練習題中提到的問題。)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八、入、大、天”4個字。認識5個偏旁“王、足、口、亻 ”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激發(fā)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認字、識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偏旁的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八、入、大、天”4個字。認識5個偏旁“王、足、口、亻 ”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激發(fā)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認字

  三、教學難點:、識字

  四、教學過程:

 。ㄒ唬⒔沂菊n題,啟發(fā)談話。

  1、課間,小朋友在哪兒活動?你最喜歡參加哪些體育活動?(相機出示有關詞卡)

  2、看圖,說說課間還可以開展哪些活動?(從圖中找出剛才沒說到的項目,出示相關詞卡)

 。ǘ、自讀詞語和兒歌。

  1、小組練讀。要求讀準字音,畫出生字多讀幾遍。

  2、檢查詞語讀音。做“登山”游戲。(師簡筆勾勒一座山,山腳下帖幾面紅旗代表各個小組。師隨意出示詞卡,小組搶答,哪個小組搶答成功就把那個小組的紅旗向上挪一步,最后看哪組最先到達山頂)

  3、檢查兒歌讀音;競賽“評選金嗓子”,小組派代表讀兒歌,看誰讀得準確、流利、響亮。

  (三)、學習詞語中的生字。

  1、復習“ ”,說說學過的帶“ ”的字。

  2、找一找生詞中帶“ ”的字,說說你怎樣記住它。

  3、小組討論:為什么這些字都帶有“ ”?(都是指手的動作)

  4、認識“ ”:(出示足球)這是什么?(足球)你怎么記住這兩個字?

  5、找一找生詞中帶“ ”的字,說說你怎么記住這兩個字。

  6、小組討論:為什么這些字都有“ ”旁?(都是指腳的動作)

  (四)、鞏固練習。

  1、連一連、讀一讀。

  把下面的練習印在紙上,每組一張。小組成員有的負責連線,有的負責檢查,有的負責上臺匯報,比一比哪組又快又好。

  拔、打、拍、跳、踢

  氣球、皮球、排球、足球、皮筋、河

  2、找朋友。

  把六組詞打亂,用找朋友的方法分成兩類。(一類是手部運動,一類是足步運動)

  (五)、學習寫字。

  1、指導寫好“ ”、“ ”兩種撇的`筆畫。

  2、比較“八”、“入”的異同。同:都是撇低捺高。不同:“八”起筆分開,“入”起筆相連。

  3、“入”與“個”字撇捺相接的比較。

  4、注意撇捺張開的角度要大,底部要平,保證字體的端正。

  5、教師范寫,學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五、作業(yè)布置: 書寫今天所學的生字。

  六、板書設計:拔、打、拍、跳、踢

  氣球、皮球、排球、足球、皮筋、河

  七、課后反思:-操場上精品教案設計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八、入、大、天”4個字。認識5個偏旁“王、足、口、亻 ”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激發(fā)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認字

  三、教學難點:、識字

  四、教學過程:

 。ㄒ唬、復習。

  1、開火車讀詞卡。

  2、用“打、球、拔、拍、跳、高、跑、步、足”組詞。

 。ǘW習兒歌。

  1、學習兒歌中的生字。

 。1)自讀兒歌,自學兒歌中的五個生字;

  (2)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響—學習偏旁“ ”。

  課—、果,學習識字加偏旁的識字法,學習偏旁“ ”。

  真—注意“八”與“入”的不同。

  身—與“真”的上半部比較。

  體—、本,學習偏旁“ ”。

 。3)用生字口頭組詞。

  (4)做“接龍”游戲:說說帶“足、口、、、”的字。(學生說,老師寫,看哪條龍接得最長)

  2、指導朗讀兒歌。

 。1)借助拼音讀正確。讀準后鼻音“鈴、聲、響、場、上”。

 。2)透露出歡快的心情,第二句要注意自然停頓。小組讀—個別讀—評議—集體讀。

  3、指導背誦。

 。1)小組背誦;同學們在小組中討論如何又快又好地背誦這首兒歌。

  (2)交流:哪一小組背熟了?你是怎么記住這幾句話的?

  (三)、擴展練習。

  1、課后讀讀畫畫:把你喜歡的活動涂上喜歡的顏色。書上沒有的自己可以補上。

  2、把自己喜歡的活動寫在卡片上,教同組的小朋友讀,并向大家介紹玩法。

 。ㄋ模、學習寫字。

  1、仔細觀察“大”、“天”,比一比,說一說。

  2、仔細觀察“大”、“天”兩字的撇筆,并與“八”、“入”比較。注意:先直下,過了橫之后再撇出,一瞥之中要有頭、有肚、有尾,不可粗細一樣。

  3、在書上的田字格中描一描。

  4、教師范寫。

  5、學生示范寫,學生評一評。

  6、用“八”、“入”、“大”、“天”組詞。

  7、學生練寫。

 。ㄎ澹、作業(yè)設計

  1、讀一讀,連一連。

  沙 拔 跳 跑 足 報 電

  紙 球 視 河 發(fā) 步 高

  2、拼一拼,寫一寫,加一加。

  shi

  “十”加上一筆是( )。

  mu

  “木” “木”加上一筆是( )。

  da

  “大”加上一筆是( )。操場上精品教案設計

  五、作業(yè)布置:用“八”、“入”、“大”、“天”口頭組詞。

  六、板書設計:沙 拔 跳 跑 足 報 電

  紙 球 視 河 發(fā) 步 高

  七、課后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L、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減一減”的識字方法,激發(fā)自立識字的興趣,培養(yǎng)識字能力。

  2、積累詞語,激發(fā)學生讀詩歌,背詩歌的興趣。

  3、口語交際訓練。

  4、培養(yǎng)仔細觀察,在生活中學知識的好習慣。

  課時安排: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讀讀小伙伴說的話。

  二、探索“減一減”識字法。

  1、出示第一組字。

  jiāo zhī lóng

  郊——交(立交橋)枝——支(一支歌)籠——龍(龍燈)

  2、讀一讀,辨一群每組中兩個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指名說一說。

  (前一個字去掉一部分就是后一個字,字的讀音差不多。)

  4、歸納。我們把這種識字方法叫“減一減”。

  5、用同樣的方法5!導學生學習第H組中的生字。

  三、學習“我會認’”。

  1、指名學生讀一讀,正音。

  2、齊讀,注意讀準字音。

  四、學習“我會寫”。

  1、讀讀這組字,發(fā)現(xiàn)有什么規(guī)律?(每組字都有相同的地方)

  2、你還認識哪些有相同地方的字,寫一寫。

  第二課時

  一、學習“我會讀”。

  1、教師領讀。

  2、自由讀詞語。讀準字音。

  3、自由選詞說句子。

  如:奇形怪狀一一爸從北京回來時,給我?guī)Щ亓撕芏嗥嫘喂譅畹氖印?/p>

  二、學習“讀讀背背”。

  1.老師范讀,讀出豐收的喜悅之情,學生認真聽。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3.教師領讀,讀出停頓,重音。

  4.讀了詩歌后你知道了什么?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ㄇ锾焓且粋豐收的季節(jié),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讓秋天到處都充滿了豐收的歡樂。)

  5.學生自由誦讀詩歌,試背。

  6.學生互相檢查背誦,比比誰會背。

  第三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秋天多么美呀!同學們,你們想去秋游嗎?(想)可去哪兒呢,老師想聽聽同學們的建議。

  二、準備交流。

  l.啟發(fā):建議要說清楚哪些內容?

  (到哪兒去,干什么,做哪些準備)

  2小組交流。

  你想去哪兒,干什么,做哪些準備,想清楚后,各抒己見。把自己的建議告訴小組的伙伴,讓他們來分析分析哪個主意好?分析之后保留幾個比較好的在班上交流。

  三、全班交流。

  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同學們認真聽,看哪個組的建議好。

  四、評比。

  1.教師指名評議,說說哪個建議最好。

  2.教師小結,肯定一個最好的,給予表揚。

  第四課時

  一、談話激趣。

  秋天是個多么美麗的季節(jié)呀,同學們在這個美麗的季節(jié)里,也有很多收獲。今天咱們就來看一看,評一評,看誰的作品最棒。

  二、作品交流。

  1.在課桌上擺好自己的作品。

  2.自由下位互相看看。

  三、評一評。

  引導學生評價自己喜歡的作品,這樣說:

  我最喜歡的作品,我覺得

  四、總結。

  今天的展示臺上的作品真是棒極了,看來我們班上的每一個同學都是心靈手巧的孩子,讓我們一起齊說:“我們很棒,我們真的很棒!”

  單元后記:

  本組教材以“秋天”這一線索來編排的課文,其中《黃山奇石》、《植物媽媽有辦法》這兩篇課文,讓學生通過朗讀、學習使他們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偉大,從而激起學生去探究大自然奧秘的.興趣。本組教材內容十分豐富,以秋天為線索,又不局限于秋天的景色。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秋天的美好,體會美好的生活是勤勞的人們創(chuàng)造的,領略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

  教學本組教材時,我激發(fā)了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秋天景物和氣候的特點,知道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識字的習慣,提醒學生在識字、閱讀的過程中注意積累詞匯;引導學生自己畫秋天、寫秋天,并動手利用樹葉等制作書簽、賀卡等。并注意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預習的習慣和認真讀書的習慣。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課題

  古詩二首

  課型

  新授課

  設計說明

  本課安排的是兩首古詩,分別是唐朝詩人王之渙寫的《登鸛雀樓》和唐朝詩人李白寫的《望廬山瀑布》。兩首古詩都用凝煉精妙的語言描寫了祖國雄偉壯麗的自然風光,兩首古詩意境深遠,極具畫面感。《望廬山瀑布》更是富有神奇的想象力;诮滩奶攸c,在教學中,通過圖文對照,想象畫面,充分利用插圖來展現(xiàn)美,發(fā)揮想象充實美,聯(lián)系生活發(fā)現(xiàn)美,進而動情地表達美。

  兩首古詩文字優(yōu)美,充滿韻味。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使學生和作者產生共鳴,理解作者的心情,同時又使學生的朗讀能力、閱讀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采取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識字活動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從而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重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抓住重點詞句,通過觀察畫面,展開合理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重點)

  3.能體會詩句的意思及蘊含的哲理。(難點)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能夠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學生)

  2.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教學提示

  一、談話導入,引出古詩(用時:5分鐘)

  1.引導學生背誦自己積累的古詩。

  2.教師板書《登鸛雀樓》,教學生識記“樓”字。

  3.結合學生質疑介紹“鸛雀樓”。出示圖片。

  4.介紹詩人王之渙。

  5.范讀全詩,指導朗讀。

  1.學生背誦自己學過的古詩。

  2.學生認讀“樓”,再想一想怎樣記住這個字。

  (1)學生跟著老師范寫進行書空“樓”。

  (2)說說注意點,并臨寫一個。

  3.學生讀題質疑。欣賞圖片,了解“鸛雀樓”。

  4.了解詩人王之渙。

  5.跟著老師朗讀古詩,讀出節(jié)奏。

  1.學生交流自己學過的古詩不多,它的作用是創(chuàng)設一個詩歌的氛圍。

  2.鸛雀樓、詩人的資料只需老師簡單介紹即可,而了解鸛雀樓的雄偉壯麗是為學習詩歌做準備的,所以應該用圖片介紹。

  二、圖文結合,細讀品味(用時:25分鐘)

  1.教師朗讀古詩,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想象詩人看到了怎樣的景象。交流過程中相機地說出一些詞語幫助學生積累。如:山窮水盡、層林疊翠、煙消云散、名山大川等。

  2.指導學生讀詩句,師生合作畫簡筆畫,理解“白日”“依山盡”。

  3.指導學生說說第一、二兩句詩中描繪的畫面。

  4.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發(fā)揮想象:小朋友,見過夕陽西下的景象嗎?看到這么美的情景你會情不自禁地說些什么呢?

  5.指導朗讀,讀出詩中描繪的意境。

  6.指導想象:如果再往上走,還能看到哪些景象呢?

  7.教師小結:是呀,要想看到更多的美景,還得繼續(xù)向上攀登。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

  8.指導學生找到詩中描寫這個意思的詩句。

  9.指導朗讀,理解“欲窮”“千里目”“一層”。

  1.學生聽讀,思考:詩人看到了哪些景物?哪幾句詩寫出了這些景物?(1)用筆在詩句中圈畫出來。(2)圖文對照,想象畫面,并用“看到了( )的____”的句式說說這些景物。(3)認真讀詞語。

  2.自由讀第一、二兩句詩,和老師一起畫簡筆畫,理解“白日”就是指太陽!耙郎奖M”就是指太陽靠著青山,慢慢往下落,直到最后消失在天邊。在理解詞義中識記“依”“盡”。

  3.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第一、二兩句詩中描繪的畫面。

  4.想象:假如自己看到了這樣的景色,會說些什么?

  5.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兩句詩。

  6.想象:再往上登,還會看到哪些景物?(如:船只、飛鳥……)

  7.聽老師小結,再從詩句中找到后兩句,理解詩歌蘊含的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

  8.理解“欲窮千里目”的意思,了解“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而是指很遠。

  9.有感情地朗讀詩句。理解“一層”指很多層。

  1.這首詩是五言絕句,學生要想領會這二十個字中描繪的意境以及蘊含的道理是不易的,需要老師渲染氣氛,讓學生通過圖文對照、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方法進行想象畫面。

  2.古詩很凝煉,在指導學生理解字詞的時候,要避免簡單告知,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引導學生理解,如根據詩句合作繪畫等。

  3.古詩的意境深遠,無需學生多講,要在學生想象的基礎上,指導他們運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讀,在朗讀中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出示生字,指導書寫(用時:8分鐘)

  1.課件出示本課生字:“依、盡、層”,再次認讀,并練習組詞。

  2.指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書寫注意點,并指導臨寫。

  3.教師范寫生字,重點講解“盡”的'書寫要領。

  4.教師利用投影儀展示同學的書寫成果,組織交流反饋。

  1.學生認讀生字并組詞,比一比誰組得多。

  2.學生觀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書寫注意點。

  3.觀察老師范寫,一邊觀察一邊做書空練習。

  4.同桌、全班互相交流,指出書寫的優(yōu)點和不足,并改進。

  1.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觀察生字的特點。

  2.重點指導“盡”,引導學生抓住漢字書寫規(guī)律。

  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用時:2分鐘)

  1.教師對課堂學習情況進行總結,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識字。

  2.布置作業(yè):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將詩句中描繪的畫面講給家長聽。

  1.學生從老師的總結中知道:要多動腦筋想多種方法學習生字。

  2.學生完成作業(yè),并請家長對自己的作業(yè)做出評價。

  教師可以建議家長從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是否能讀出不同句子的不同語氣等方面進行評價。

  第二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教學提示

  一、復習回顧,導入新課(用時:3分鐘)

  1.教師引導學生背誦古詩《登鸛雀樓》。

  2.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詩中描繪的畫面。

  1.學生背誦古詩。

  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中描繪的畫面。

  教師必須要求學生說出完整的句子,鼓勵學生采用不同形式說詩中描繪的畫面,進而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形式。

  二、理解詩題,知曉詩人(用時:5分鐘)

  1.介紹詩人李白。出示ppt資料。

  2.板書詩題,指導學生讀題,讀準“瀑”“布”。識記這兩個生字。

  3.指導學生用“補白”的方法,說說題目的意思。

  4.出示圖片,欣賞廬山瀑布,感受瀑布的形態(tài)。

  1.聽老師介紹詩人李白,了解他的詩歌特色。

  2.朗讀題目,讀準字音。交流識記方法。

  3.用自己的話說說題目的意思。

  4.看圖說說瀑布的樣子,了解廬山。

  教師要教學生用補白的方法說題目的意思,從而為下面理解詩句打下基礎。

  三、初讀疏通,初知詩意(用時:15分鐘)

  1.出示帶拼音的詩句,指導學生朗讀古詩,相機正音:讀準“紫煙”。

  2.認識生字:相機區(qū)別“爐、煙”,學寫生字“照、爐、煙、掛、川”。

  3.指名讀整首詩,糾正、齊讀。

  4.指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律。

  讀古詩特別要讀出詩的韻律美,韻腳一定要讀準,讀到位。(如“煙”“川”“天”)

  5.出示詩的停頓及重音,范讀并指導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美。

  1.學生自主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認識生字,交流識記方法,區(qū)別“爐、煙”。

  3.在教師的指導下練習書寫生字“照、煙、川、掛”。把難寫的字多寫幾遍。

  4.朗讀全詩,在老師的指導下讀準韻腳。

  5.學著老師的樣子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

  1.教師要不遺余力地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節(jié)奏。

  2.在指導生字書寫的時候,要發(fā)揮示范的作用,要能及時反饋。

  四、再讀課文,圖文對照,想象畫面(用時:15分鐘)

  1.指導學生圖文結合,想象畫面,說說看到了什么。

  2.播放廬山風光片,飽覽廬山秀美的風光。教師解說。

  3.指導朗讀第一、二兩句詩。理解詩意。

  (1)指導學生體會“生”“掛”的精妙。是誰把瀑布掛在了山上?

  (2)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4.指導學生細讀第三、四兩句詩,理解字詞,感受詩歌意境。

  (1) “飛”“直”寫出了瀑布的什么特點?

  (2)感受“三千尺”的夸張用法。

  (3)補充“銀河”“九天”各指什么。

  (4)“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詩句的意思是什么?

  (5)指導學生朗讀詩句。

  5.小結:由瀑布到銀河,這是作者的一種奇特的聯(lián)想;將瀑布的高大、急的特點展露無余。

  6.指導配樂有感情地朗讀。

  7.指導背誦。

  1.圖文結合,想象畫面,說說看到了什么。

  2.欣賞廬山風光,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3.讀第一、二兩句詩,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1)思考、交流:一個“生”字就把香爐峰描繪成一個仙境,把云霧寫活了;是大自然把瀑布掛在了山上。體會“生”“掛”用法的精妙。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兩句詩。

  4.默讀第三、四兩句詩,圖文對照思考交流:

  (1)“飛”“直”寫出了瀑布的高、筆直的特點。

  (2)感受“三千尺”的夸張用法,突出瀑布長的特點。

  (3)通過資料了解——銀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現(xiàn)出一條明亮的光帶,夾雜著許多閃爍的小星,看起來像一條銀白色的河。九天:天的處。古人認為天有九重,的一重稱為九天。詩里形容極高的天空。

  (4)理解“疑”,了解作者的想象。

  (5)感受瀑布從極高的地方傾瀉而下,體會壯麗的景象。

  5.聽老師總結。

  6.聽音樂,有感情地朗讀。

  7.背誦古詩。

  1.理解詩句,教師要指導學生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感受詩句的優(yōu)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2.對于詩中涉及的夸張的修辭方法,教師不多強調術語,讓學生在想象里、在朗讀中自然體會。

  五、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用時:2分鐘)

  布置作業(yè):搜集其他描寫瀑布的詩歌讀一讀。

  在家長的幫助下,搜集有關瀑布的其他詩歌,并且讀一讀。

  如果孩子能力強,也可以寫一寫,還可以為自己的小詩配插圖。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2-21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教案02-04

小學語文故事教案02-12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8-23

【經典】小學語文教案08-25

小學語文教案(經典)08-28

小學語文貓的教案03-14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