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優(yōu)選(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術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該課使學生了解我國民間的鑲嵌藝術。屬“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教材中的學生作業(yè)有平面鑲嵌,也有在立體造型上進行的裝飾鑲嵌,讓學生認識到鑲嵌藝術材料的豐富性以及手段的多樣性。
教學目標:
1、了解鑲嵌工藝的含義和鑲嵌藝術的歷史,感受鑲嵌藝術的材料美、肌理美、形式美。
2、學會利用多樣材料在平面和立體造型上進行的裝飾鑲嵌,用材料的形、色組成圖案或畫面。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能力。
教學重點:教學生用材料的形、色進行巧妙的鑲嵌。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
教學用具:課件、橡皮泥或泥土,各種小石子、黃豆、玻片等。
教學課時:2個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游戲?qū)?/strong>
師拿出各種材料:彩色塑料片、紙片、小石子、黃豆、貝殼、紐扣等。
師:這些平常不起眼的東西可以作成漂亮的圖案,你們擺一擺,看一看,可以擺出什么來,怎么擺才好看。
二、 新授
1、欣賞
課件展示各種鑲嵌作品。
“文明的飛躍”是一幅陶片鑲嵌壁畫。
提問:這幅畫比樓房還高,分成無數(shù)小塊鑲嵌上去,給你什么感覺?
2、了解鑲嵌藝術
鑲嵌是一種工藝,指把東西卡在空隙里或嵌進凹陷處。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用這種技術制作精美的工藝品,還將大理石、彩色玻璃等材料鑲嵌在建筑物的墻壁和窗戶等地方,進行裝飾和美化。
小組討論: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鑲嵌藝術?
。ü珗@里的石子路)
3、 欣賞學生作品
小組探究:它們是怎么做出來的?
玉米:選用黃豆整齊地鑲嵌在橡皮泥上。
瓶子:用玻璃彈子鑲嵌在橡皮泥捏的瓶子上
4、 學生創(chuàng)作
根據(jù)自己所帶的工具和材料,作一幅巧鑲妙嵌的作品。
5、 作業(yè)展示評價
學生自評、互評。
選出“最具創(chuàng)意的作品”。
三、 小結(jié)
用我們身邊可取的材料,我們可以作出很多巧妙、美觀的作品來。同學們多動動手、多動動腦吧!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同學細心觀察各種植物枝葉生長的結(jié)構,葉片,花瓣的形狀特征以和枝杈的前后交叉變化。
2.能運用不同大小的點,流暢富有變化的單線條來寫生各種植物,并將點與線結(jié)合添加上背景使畫面的構圖更完整。
3.通寫生培養(yǎng)同學熱愛生活,發(fā)現(xiàn)美,表示美,鍛煉同學的觀察力,感受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實施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具:在教室里擺幾盆盆栽,再準備一些用不周資料制成的花卉作品。
2.同學準備學具:繪畫工具資料。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引導考慮,是什么把我們的學校裝點的如此美麗。培養(yǎng)同學能從身邊尋找美,發(fā)現(xiàn)美,激發(fā)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在教室里分別擺放幾盆盆栽,請同學觀察,植物的枝葉是怎么生長的?葉片或花瓣什么形狀?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間如何交叉的?得出畫畫前要先仔細觀察對象的認識。
2.發(fā)展階段
任何植物,都有它的.個性特征,有的莖干粗壯,有的根細弱,有的葉肥厚。教師引導同學講植物枝葉的結(jié)構,葉片或花瓣的形狀特征。如八月菊的葉子是橢圓形的,邊緣還長著許多小齒,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鋸子。葉子有大有小,良莠不齊。有的時子還垂下來。等同學心中有數(shù)了,再下筆去描繪。這時要注意畫面的構圖與盆栽外形有整體感覺,從什么地方畫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葉,枝杈的形態(tài)畫出來,后面的花葉枝可根據(jù)前面的特征進行添加與加工。
三、教學拓展
1.出示用其它資料制成的花卉作品供同學欣賞。
2.啟發(fā)深長用紙和其它資料通過剪,折拼貼等方法制作成立體或半立體的花卉,美化教室。
美術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分工合作,體會共同參加綠化上海的樂趣。
2、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多種材料,運用畫、剪、折、編、貼等多種方法布置畫面。
二、活動材料與準備
材料:
卡紙、各色彩紙、皺紙、火柴、彩色水筆、白膠等。
準備:
1、通過幼兒園遠足活動,參觀上海東方明珠、人民廣場等景點,引導幼兒熱愛我們的家鄉(xiāng)。
2、在大班美術角中,幼兒已有火柴粘貼、編紙、剪紙等活動經(jīng)驗。
三、活動過程
(一)引導創(chuàng)作,討論分工
1、幼兒分成三組,每組五人,各選一綠化景點,不重復。
2、各組幼兒按自己的特長進行討論、分工,確定畫、剪、折、貼任務。
。ǘ┻^程中引導
1、啟發(fā)繪畫幼兒考慮留出綠化、美化的地點場所。
2、鼓勵幼兒發(fā)揮自己特長,選擇自己擅長的材料和內(nèi)容進行制作。
3、啟發(fā)幼兒選擇多種合作方法,協(xié)調(diào)與同伴的工作,提高合作技能。
。1)做得快的小朋友在完成自己的.任務后,可幫助做得慢的朋友。
。2)制作能力強的幼兒可選多項制作,能力較差的幼兒可選擇粘貼或其它輔助工作。
。3)粘貼與制作互相交叉。
。4)不斷注意同伴的活動,調(diào)整自己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
4、引導幼兒互相啟發(fā),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出各具特色的景色。
。1)注意同伴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努力做到不雷同。
(2)不斷拓展綠化內(nèi)容。
。3)注意整體布局的美化。
。ㄈ┱
1、將三幅畫面組合成統(tǒng)一的景觀。
2、注意桌面、地面保持整潔。
。ㄋ模┬蕾p、評價
欣賞共同制作的作品,體會人人參與的樂趣。
美術教案 篇4
第15課 皮影
重面:用卡紙等堅真的紙張仿照皮影的外型戰(zhàn)制做特面,做一個人物。
1.領會皮影的外型及演出特面。
2.學習皮影的制做圓法,培養(yǎng)種植提拔學死脫手動腦及真踐才能。
3.提下對平易遠間傳統(tǒng)藝術的樂趣,充真闡揚其藝術魅力,發(fā)揚中國的皮影藝術。
講授重面、易面。
講授目標
易面:做一個能動的皮影人物。
(1)教師引見皮影戲的常識。
課前預備
。▽W死)卡紙、鉸剪等皮影制做材料。
。ń處煟┗脽艋蜾浵唷⒎蹲。
講授進程
1.導進課題。
講授進程
、垡暂S面為中間,沿箭頭圓背進行二合。
講授重面、易面。
。3)發(fā)問:若何令人物“動”起來?
(4)師死小結(jié):在關鍵處釘上舉止節(jié),裝上操做桿。
(學死) 膠火(固體膠),聚集廢舊彩色報紙、告白彩紙、白紙、垃圾袋。
。2)比較闡發(fā):①那兩幅畫在技法上有什么好異?②氣焰上有什么好異?③哪幅畫更富有童趣?
5.會商星狀圖案的詭計圓法。
(3)出示其他范做讓學死自己交流見地。
4.創(chuàng)做。
。1)主題:制做一件皮影做品。
。2)創(chuàng)做發(fā)起:可以選擇自己喜悲的故事人物創(chuàng)做;在關鍵處釘上舉止節(jié),裝上把持桿;可以與伙伴合做完成;屬意各種人物的外型特面。
(3)褒揚獲獎者。
。1)對學死做業(yè)中各種角色的好異外型創(chuàng)做面評,以及舉止關鍵處置的`面評。
。2)已完成的學死延續(xù)創(chuàng)做。
。2)說一說,評一評,體驗勝利的快樂。
第二課時
、茌S心對邊剪去一刀,打開成四角星。
(學死)皮影制做材料。
1.組織講授,搜檢學死課前預備的景象。
課前預備
2.感應熏染火墨外型的樂趣,進一步引發(fā)學死學習火墨畫的樂趣。
(2)只管使自己的做品外型有創(chuàng)意。
2.演皮影戲。
。1)每小組協(xié)商好演出皮影戲的合作。
講授進程
。3)小組派代表引見自己皮影戲的特色、亮面。
3.會商交流。
。1)評出“最好演出隊”并申明理由。
。2)評出“最好皮影制做獎”并申明理由。
5.講評。
2.瀏覽圖片導進新課。
b.學死做品瀏覽,比一比誰畫得好?您喜悲哪一幅?為何?(會商。)
美術教案 篇5
課題:
指偶劇院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的:
學習手指玩偶的制作方法。通過折、畫手指玩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紙工小舞臺玩一玩,體驗美感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分析:
小朋友愛操作玩偶,邊講邊演,其樂融融。操作手指玩偶最能滿足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愿望。本課教學溶折、剪、畫、講、玩為一體。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制作過程的指導,而且還應引導學生玩得有趣,有意義。
教學重點:
抓住動物面部的主要特征,折、畫能套在手指上的動物玩偶。
教學難點:
折、畫出耳朵和面頰長短不一的動物玩偶。
教具準備:
手指玩偶范例若干個、教學、紙工小舞臺一個。、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
學具準備:
每人2—3張正方形紙、水彩筆或油畫棒一盒、剪刀一把。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jié)
施教時間:12月15日——12月16日
活動一:
激情引趣:
學生欣賞,初步感知美的形象
播放兩分半鐘《各種各樣的動物》,學生觀賞。
顯示《各種各樣的動物》,學生觀看。
活動二:
交流探討:
1、教師出示紙工小舞臺,操作表演“老虎”玩偶,導入課題。
2、引導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審美
。1)出示動物玩偶紙折的步驟圖,小組討論,并講一講具體折法。
。2)小組之間討論一下,從第一步到第七步是怎么制作的。待會兒請小組的代表說一說。
3、學生折一折。
、艑W生回憶步驟圖,比一比誰最快、最完整的折出。
、茖W生再次觀察步驟圖,解決第一次折紙中出現(xiàn)的問題。
4、教師引言提問:“動物玩偶折好了。猜猜看,接下來做什么呢?”
5、教師出示動物玩偶范例,學生欣賞,并找出錯誤之處。
活動三:
欣賞、評價交流:
1、學生欣賞范畫①和范畫②,小組討論兩幅范畫形象不同之處。
2、教師提問:“動物耳朵尖的、圓的、下垂的分別怎樣制作呢?”
3、教師演示不同動物的頭部畫法,學生欣賞。
活動四:
發(fā)展階段:
⒈學生折畫動物頭飾,師生相互交流。
教師出示紙工小舞臺。
學生制作,師生共同探討。
、矊W生通過紙工小舞臺進行表演。
活動五:
學生欣賞,相互評價作品
⒈學生交換制作的動玩一玩,說一說。
、步處熞浴盎⒋笸酢钡纳矸菪既嗤瑢W制作的小動物都被招收到森林劇團。
第二節(jié)
施教時間:12月17日——12月19日
活動一:
教師宣布動物劇團開始演出。
各小組討論自己組準備演哪一出戲并分配角色,大家一起討論具體的場景和對話。
活動二:
各小組隨著相應的音樂表演童話劇。
教師引導學生運用相應的語氣、動作進行表演,觀眾可以給予適時評價。
活動三:
交流參與這次活動的感想。
引導學生愛惜作品并在活動結(jié)束后妥善保存自己的作品。
課后拓展:
1. 對身邊能找到的'各種材料感興趣。
2. 把美術課上所獲得的綜合能力運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上。
札記 :
我用學生熟悉的《天線寶寶》的造型作了幾個范作,找學生和我一同表演。這樣的導入
激起了學生極大的創(chuàng)作欲望,在我的引導下,他們很快的分好了組,合理的分配了角色并進行制作。提高了創(chuàng)作的效率。所以說教師在做范作時要多動腦筋研究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一定要作出能夠感動學生的范作。
美術教案 篇6
課題 :登山游戲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
教師:我們周圍有哪些山?你爬過哪些山?把爬山的經(jīng)過和大家分享一下 學生:... ...
教師:我們身處的這個市叫黃山市,我們安徽就有九華山、黃山、齊云山、大蜀山、八公山和大別山等等,在江西有五臺山、太行山等等,我們周圍有這么多山,大家爬山時候的感覺是什么樣的?
學生1:刺激、興奮
學生2:很累,流很多汗
學生3:登上山頂?shù)哪且豢毯茏院、驕?/p>
教師:確實登山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體會,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視頻,看看登山的時候會遇到哪些困難。
二:新授環(huán)節(jié)
1.欣賞視頻:清華大學天倫登山隊20xx 年登山紀實。感受登山的.魅力以及登山隊員的耐力挑戰(zhàn)和勇氣,感受登山的辛苦,以及攀登高峰時候的自豪感。
2.了解我們身邊的山:黃山,欣賞黃山的幾個著名景點,講解黃山的小故事,感受山的魅力。
并讓學生講講,他們知道的山。
3.用黃山路線圖復習登山游戲路線圖的做法,講解路線圖設計的步驟以及重點難點。
4.展示教師制作的“登山達人”游戲棋盤,請部分表現(xiàn)好的學生幫助一起找到剛講好的景點放入游戲棋盤中,共同完成游戲棋盤。
5.教師展示轉(zhuǎn)盤的做法,講解制作步驟,現(xiàn)場制作轉(zhuǎn)盤。
三:鞏固提高
1.優(yōu)秀學生作業(yè)欣賞
2.布置作業(yè):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設計制作一份登山游戲,可以結(jié)合日常生活、學習中有意義的事情!
四:展示評價
將做好的作業(yè)貼在黑板上,并評選出大家“最喜愛的登山游戲”
教師對獲獎團隊鼓勵并頒發(fā)獎品,并請獲獎團隊代表談談制作過程中的心得。
五:課后擴展
1.邀請同學玩游戲,體驗成功,分享快樂。
2.思考和尋找: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制作游戲棋?
六:照片欣賞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毛毛蟲的基本結(jié)構,嘗試繪畫毛毛蟲。
2、遷移經(jīng)驗,在討論中探索畫網(wǎng)及圓形之間緊密連接的方法。
3、大膽作面,愿意給他人講述自己的畫面內(nèi)容。
活動準備
1、聽過故事《好餓的毛毛蟲》:
2、畫有草地底色的畫紙,水粉顏料(紅、黃、藍、紫、橙):
3、抹布每組兩塊,水粉筆人手一支,洗筆筒若干。
4、繪本《好餓的毛毛蟲》。
活動過程
1、講故事《好餓的毛毛蟲》引出活動。
教師:前幾天,我們聽過一個故事叫《好餓的毛毛蟲》:毛毛蟲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小示毛毛蟲的圖片,幼兒欣賞。
教師:我們一起看看,毛毛蟲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毛毛蟲的頭上有什么?身上有什么?
3、在討論中探索畫網(wǎng)及圓形之間緊密連接的方法。
(1)教師:今天我們一起帶著毛毛蟲到草地上玩游戲。
(2)教師:毛毛蟲圓圓的身體怎么畫呢? (可以是先畫一個空心的圓,再在中間涂色;也可以直接用涂抹的方法繪畫出一個實心圓)
(3)教師:毛毛蟲的'頭畫好了,身體和毛毛蟲的頭是怎么樣的呢?那怎么才能緊緊地靠在一起呢? (第二個圓可以從第一個圓上起筆)
(4)教師出示已畫好的不同毛毛蟲造型。
、俳處煟耗銈兛,這些毛毛蟲在干什么呀?
、诮處熜〗Y(jié):有的毛毛蟲正在草叢里休息,有的毛毛蟲正在向前走路,身體是拱起來的,還有的毛毛蟲想看看前面有沒有樹葉,把頭抬得高高的。你們想面一條什么樣的毛毛蟲呢?
4、教師出示小草的底圖,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這里有一片草地,我們一起邀請毛毛蟲來玩游戲吧!我們先一個接著一個面出毛毛蟲胖乎乎的身體,再給毛毛蟲添畫上眼睛、觸角。
(2)幼兒作畫,教師提醒幼兒換色時先洗筆,再在抹布上蘸一蘸:
5、展示幼兒作品,師幼共同欣賞。
教師:誰來說說,你畫的毛毛蟲在于什么呢?
活動建議
☆區(qū)角活動
、倜佬g區(qū):提供各有利場所的背景圖,如草地、大樹、房子等,讓幼兒用水粉筆或油畫棒繪畫毛毛蟲。
、跀(shù)學區(qū):提供各種顏色的圓片,幼兒按顏色間隔順序排列毛毛蟲。
、壅Z言區(qū):提供繪本《呼餓的毛毛蟲》,供幼兒邊看邊講述。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20
《美術》教案02-17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9
美術教案【精選】07-30
[精選]美術教案07-28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精選)07-24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3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7-26
美術教案(精選)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