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2-01 09:18:12 教案

科學教案6篇(經(jīng)典)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6篇(經(jīng)典)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了解水的特征,知道水是透明的。

  2.知道水可以反復利用的,萌發(fā)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

  3.對水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節(jié)約用水的視頻、有關干旱的圖片、一次性杯子、勺子、臉盆、水桶、奶粉、果珍、米、水。

  活動過程

  一、變魔術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杯水,還有一杯米。現(xiàn)在,老師要給小朋友變個魔術(把玻璃珠偷偷放入米中和水中)。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能看到水中藏的玻璃球卻看不到米中藏的玻璃球?

  小結:因為水是透明的,所以能看見水中藏的的玻璃球;因為米是不透明的,所以看不見里面米里藏的玻璃球。

  二、觀察與比較

  實驗一:幫水寶寶搬家。

  選用工具,把水從臉盆里搬到水桶里,實驗結束后,說說你是用什么工具給水寶寶搬家的?搬了幾次?

  小結:剛才小朋友們用了很多種方法給水寶寶搬家,有的用勺子,有的用杯子,有的什么都不用,直接倒過去。

  實驗二:了解水是流動的。

  提問:老師這里有很多種勺子,我們來看看,用這個有小洞洞的勺子能不能給水寶寶搬家?為什么?

  小結:因為水是流動的,所以有小洞洞的勺子不能給水寶寶搬家。

  實驗三:了解水是無色無味的,知道溶解現(xiàn)象。

  請小朋友們自由進行制作飲品,并品嘗。

  小結:水是無色無味的,因為在水中加入了奶粉或者果珍,水才變得有顏色有味道的。像奶粉和果珍倒入水中,用力攪拌下,過一會看不見奶粉和果珍了,這種現(xiàn)象叫做溶解。

  三、知道水的.作用,探討如何節(jié)約用水

  活動延伸:

  設計節(jié)約用水的標志,玩紅黃藍三元色水變色的游戲。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梢哉f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fā)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

科學教案 篇2

  認知目標:通過看看、聞聞等形式,了解春天花朵的各種形態(tài)與美技能目標帶領幼兒在社區(qū)環(huán)境中尋找各類春天的花情感目標萌發(fā)幼兒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植物的情感。

  活動重點:萌發(fā)幼兒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植物的情感活動難點通過看看、聞聞等形式,了解春天花朵的各種形態(tài)與美。

  準備:貼板一塊、黑色記號筆一支

  導入:

  1.交待小朋友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春天里有許多美麗的`花朵也開放了,我們今天就去小區(qū)里找找看哪些花已經(jīng)開了。

  2.教師帶領幼兒外出

  3.邊散步邊尋找美麗的花

 、傩∨笥涯阏J識這種花嗎?它叫什么名字?

 、诳纯此幕ò晔鞘裁搭伾模肯袷裁?

  ③教師可以揀地上的落花把花瓣分給幼兒請孩子摸摸有什么感覺?

 、苋ヂ劼劵ǖ南阄

  4.教師用貼板收集幼兒找到的花,并標上序號和花名。

  5.返回幼兒園

  6.集中總結數(shù)數(shù)我們今天找到了幾種花?你最喜歡哪朵?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桔子若干,彩盒一個(里面放著桔子)

  活動過程:

  1、彩盒導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提問誰知道里面放的什么?教師描述桔子的特征,并請一名幼兒摸出桔子,啟發(fā)幼兒說出名稱。

  2、幼兒每人拿一個桔子進行觀察,教師提問:

  a、看一看桔子什么樣子?(圓圓的,扁扁的)

  b、桔子皮是什么顏色?(桔紅色)

  c、摸一摸有什么感覺(軟軟的,不太光滑)

  d、聞一聞桔子有什么味道?

  e、想一想桔子怎樣吃(桔子剝了皮才能吃)里面什么樣子?桔子瓣象什么?

  f、嘗一嘗桔子什么味道?讓幼兒品嘗桔子,啟發(fā)幼兒說出桔子又酸又甜。

  3、教師小結桔子的特征:桔子是扁扁的、圓圓的,是桔紅色的很香。里面是一瓣一瓣的,有的有核,味道又酸又甜,桔子皮能作藥材。

  4、啟發(fā)幼兒說一說還吃過哪些水果?桔子是什么季節(jié)的水果?

  總結分享:教師用桔子皮進行拼擺造型,請幼兒觀察。

  活動評價:

  桔子是幼兒較熟悉的水果,若僅通過語言來表達它的特征對小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困難,但借助于實物再通過語言表述桔子的顏色、味道、形狀等特點,使幼兒不僅從感官上了解了桔子,也使幼兒的言語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

  活動反思:

  秋天來了,許多的水果都成熟了,本次教學活動選擇的教學材料是橘子,此材料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豐富了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幼兒對自己熟悉的事物能產(chǎn)生積極的興趣;顒娱_始我采用猜一猜的導入方法“猜一猜老師袋子里放了什么好吃的東西”,讓幼兒思考有什么感知的方法知道袋子里藏的是什么,許多幼兒都能通過“摸一摸”“聞一聞”去探索;顒拥谝画h(huán)節(jié)幼兒表現(xiàn)的都很興奮,很愿意表達自己的看法,有的說“軟軟的我猜是香蕉”有的說“香香的可能是金橘”;活動第二環(huán)節(jié)中,是讓幼兒自己先去嘗試剝橘子,許多幼兒都能在的勞動成果中分享到快樂,并且很愿意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橘子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顏色的,有幾囊。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還豐富了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介紹了橘子的身上結構還有好聽的名字,比如“臍”、“蒂”、“橘絡”。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我讓幼兒品嘗自己的橘子,并且讓他們和大家說一說你的橘子是什么味道的。本次教學中,然幼兒通過玩而學,激發(fā)了幼兒的各種感知行為并且激發(fā)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向幼兒介紹太空有許多星球,他們都是朋友,如:太陽、月亮是地球的好友。

  2、激發(fā)幼兒探索宇宙奧秘的愿望。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1、地球儀一個,手電筒一只,放大鏡一面,黑色紙片一張。

  2、宇宙圖片一張。

  活動重點:讓幼兒知道太陽和月亮是地球的好朋友。

  活動難點:知道地球、太陽、月亮之間運轉的形式:月亮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它們一直都不離開。

  活動過程:

  一、出示宇宙圖,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問: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在神秘的太空中有什么?(幼兒這樣回答)[教師出示宇宙圖]2、在太空中有那么多的.星球,他們之中誰是地球的好朋友呢?為什么?

  小結:月亮離地球最近,一直圍繞著地球轉,地球又圍繞著太陽轉,它們一直都不離開。

  二、介紹太陽

  1、實驗一:晝夜之分師問: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你知道要多長時間?(一年)你知道為什么會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教師運用地球儀和手電筒進行實驗操作)

  小結:地球在圍繞太陽轉動是,自己也在自轉,地球轉向太陽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陽的一面是黑夜。

  2、實驗二:利用太陽光使紙燃燒,介紹同樣的作用。

  師問:太陽是一個燃燒的巨大火球,溫暖的陽光能使地契上的動物、植物得以生存,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太陽光做那些事情嗎?

 。ㄌ栐;太陽船;太陽能電池可用于手表、計算機內;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還可用來發(fā)電……)我們現(xiàn)在就一起來做一個實驗,瞧瞧太陽光的威力吧。ㄔ谔柟庀吕梅糯箸R演示紙片燃燒)

  三、介紹月亮

  師問:月亮也是地球的好朋友,它圍繞著地球不停地轉,晚上,我們可以看到皎潔的月亮,那么月亮他本身回發(fā)光嗎?

  (月亮本身不會發(fā)光,它像一面鏡子一樣反射太陽的光。)

  四、延伸活動

  師:在廣闊的宇宙中還有許多星球,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金星、水星、木星……)它們隱藏著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秘密,等待著我們小朋友長大了去探索。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準備充分,學生很感興趣,教學效果很好,只是在幼兒創(chuàng)編表演時,教師應該提供動物、植物、人物的卡片,這樣創(chuàng)編的詩歌更接近原詩歌的結構,使幼兒的思路更廣闊。幼兒在學習朗誦詩歌時,教師注意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語氣來朗誦白天和黑夜,讓幼兒充分表達出白天與黑夜的不同,感受朗誦詩歌時應該注意運用語言表達出詩歌的意境。

科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大膽交流竹子的各種功用,感知竹子用處大。

  2、學習初步的分類方法,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各種竹制品:筷子、簸箕、菜板、扁擔、竹簍、竹籃、牙簽等,各種竹制品上都貼有標簽;“貨架”三只,上面貼有標簽。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前幾天,小朋友們出去找春天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那就是小竹筍長大后就是非常有用的`竹子,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竹子的本領!

  2、交流調查表:生活中有什么東西是用竹子做的?

  請幼兒以小組調查的方式交流調查表:

  第一組調查的是廚房用具:(表格內以繪畫方式表示)廚房用具菜板 蒸架 … …第二組調查的是農用工具:(表格內以繪畫方式表示)農用工具扁擔 竹簍 … …第三組調查的是生活用品及其他:(表格內以繪畫方式表示)生活用品及其他席子 牙簽 … …

  3、除了以上小朋友剛剛說的之外,你還知道竹子可以做什么東西?請幼兒補充說明,(如窗簾、茶具、工藝品等)(幼兒沒有說到的也可有老師補充)師小結:竹子的本領真大,像扁擔、畚箕、竹籃、牙簽、席子、坐墊等等,都是用竹子做的。

  4、開竹制品商店 :

  師:“今天我們教室里也來了很多竹制品朋友,讓我們也來開一家竹制品商店,好不好?”

  請幼兒將竹制品按要求分類擺放:(各竹制品上貼有標簽,如菜板貼上101,就將菜板放到廚房用具柜的101處)5、師小結,結束本次活動。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通過實驗,對重力現(xiàn)象產(chǎn)生好奇與思考。

  2.發(fā)現(xiàn)彈簧的粗細長短與小球下滑的速度有關系。

  3.使動手能力、分析、比較能力在操作中得到提高。

  活動準備:

  1. 做好的旋轉彩球玩具。

  2. 幼兒操作材料:長銅絲、短銅絲若干,粗細不同的圓鉛筆、吸管、小棒等若干,圓形彩紙片若干,漿糊、抹布,橡皮泥,別針。

  活動內容:

  1. 演示彩球玩具,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演示玩具,請幼兒觀察現(xiàn)象。

 。2)介紹玩具的構造。

 、俳處煟哼@個玩具有幾個部分組成的呢?

  ②示范彈簧的制作方法。

  2. 請幼兒來制作玩具。

 。1)幼兒嘗試自己制作旋轉彩球玩具,教師巡回指導。

  (2)幼兒玩一玩自己制作的玩具。

 。3)交流制作經(jīng)驗。

  教師:

 、倌闶窃鯓幼鲂D彩球的?你的彩球能滑下來嗎?怎樣滑下來的?

 、趲熒餐〗Y。

  3.討論:為什么彩球下滑轉動快慢不一樣。

 。1)比一比:誰的小球轉得快?

  (2)想一想:為什么彩球轉的快慢不一樣呢?

  彈簧粗的轉得快還是彈簧細的轉得快?

 。3)小結:原來有的小朋友他繞的彈簧比較細,所以彩球轉的快;有的小朋友繞的彈簧粗,所以彩球轉的慢些。

  4.怎樣使彩球轉得快些。

 。1)猜一猜:不改變彈簧的粗細能不能讓彩球轉得快些?

 。2)幼兒嘗試,教師做必要的提醒和指導。

 。3)小結:

  活動延伸:

  1.將材料投放在科學角,供幼兒平時操作。提供橡皮泥,鼓勵幼兒嘗試將紙球換成橡皮泥,改變兩邊橡皮泥的重量,觀察其下滑速度的變化。

  2.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重力與速度變化的現(xiàn)象。

  活動建議:

  1.長短銅絲應分別為兩種規(guī)格,利于

  幼兒對比。

  2.銅絲應軟些,便于幼兒操作。

  3.活動周期為2課時;幼兒園的集體活動、興趣小組、家庭等均可開展此項活動。

  相關知識:

  1.玩具原理及制作方法:

  在本玩具中,重力可以分解成為對銅絲的壓力和下滑力,把螺旋彈簧拉長,重力中的下滑力變大,所以“彩球”旋轉的速度就變快了,同理,彈簧變細了,重力中的下滑力也變大了,所以速度同樣變快了。

  取一根長約50厘米的.16號鐵絲。鐵絲一端留出5厘米后,在圓鉛筆上繞10余圈,鉛筆脫出后做成彈簧,然后再將彈簧拉長。

  取l根長約20厘米的18號或加號鐵絲,中間交叉留出1個圓環(huán),鐵絲的2個頂端彎個直角小鉤。用彩色粘紙或白紙涂上顏色,剪4個“圓球”,粘貼在鐵絲兩端的小鉤上。將貼有彩色“圓球”的鐵絲中間圓環(huán),套入螺旋彈簧頂端,“彩球”沿螺旋鐵絲,旋轉下落。

  2.重力、重力加速度的概念。

  任意兩個物體或兩個粒子間的與其質量乘積相關的吸引力。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簡稱引力,有時也稱重力。在地球物理學中習慣把地球重力加速度稱為地球重力,其單位厘米/秒2稱伽(Gal,為紀念伽利略而命名)。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30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30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3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4

[精選]科學教案07-22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科學教案11-26

科學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