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識字3》是一組以介紹公園景物與設施的詞語串連起來組成的韻文,并在“公園”的統(tǒng)轄下按“自然美景”、“景物設施”、“兒童娛樂設施”分類組合而成的“模塊”。編者通過韻文在情境中識字,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能力,而且為今后的閱讀、寫作做好必要的儲備。另外,課文配以相應的圖畫,形象地描繪了公園的美景與設施,圖文對照也可以幫助學生識字和理解詞義。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3種新筆畫,能正確美觀地在田字格中描紅、臨帖。
2、通過誦讀—看圖—活動,介紹公園的景物與設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詞串。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欣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識讀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詞串。
2、正確、美觀地在田字格中規(guī)范書寫7個生字。
教學設想:
通過請小朋友們當設計師,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設計自己喜歡的公園,相機指導小朋友進行識讀詞語、說話訓練;運用猜詞游戲、送詞語回家的形式進行復習、鞏固詞語;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小組討論的方式為詞語排序,體驗韻文識字的樂趣;通過聽范讀、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韻文;運用體態(tài)語言演示等手段,鞏固識字效果;最后讓學生妝小導游介紹公園的景物與設施再現(xiàn)并豐富課文內容。寫字教學穿插于識詞教學過程中。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根據課文插圖等做相關的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水彩筆、繪畫紙、橡皮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邀請設計,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們,你們玩過哪些覺得好玩的地方?根據回答相機板書:公園。
2、教學“公園”一詞。
3、談話:你喜歡公園嗎?為什么?如果在學校建一座公園,你們認為怎么樣?今天老師就請你們來當設計師,為學校設計一座公園好不好?
二、圖文結合,學詞寫字
1、談話:你們準備在小公園里設計些什么呢?(分小組合作、討論,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盡情表達)
2、集體交流,根據學生回答映示相關的圖片,共同欣賞,并請學生說說設計的理由。在圖片旁點擊相應的詞語,還請這個學生讀這個詞,并說說讀這個詞時要注意什么。
3、按照出示圖片的順序愛個學習詞語,讀準字音。在學習“紅花”、“流水”時相機教學新筆畫“撇折”、“提”、“橫撇”,分析“紅”、“花”、“水”的字形,用電腦演示筆順,指導書寫,學生完成習字冊中這三個字的描紅與臨寫。
4、自由識讀詞語。
三、寓學于玩,鞏固識詞
1、多媒體映示詞語。按學習小組玩猜詞游戲。(一個小朋友從詞語卡片中任意抽一個詞語給本組小朋友看,然后請其他小朋友來猜抽的是什么詞語。可評出小組的猜詞大王。)
2、映示圖片,送詞語回家。(將詞語卡片分發(fā)給有關小朋友,請他們先讀相關卡片上的詞語,注意補差工作的落實,再將卡片貼到相應的圖片上。)
第二課時
一、詞語排序,分類布景
1、小朋友們,你們上節(jié)課為校內公園設計了許多美景,有自然風光的.美,有各種造型設施的美,還有各式各樣的兒童玩具,大家能不能把它們分分類來布置一下?比如:這兒是景物,那兒是玩具,只要有道理,怎樣布置都行。
2、學生繼續(xù)小組合作給詞語分類,匯報分類結果。
3、談話:小朋友們真聰明,一下子就分對了。(師讀詞語)這樣排放讀起來不太順口,請你們讀一讀,看看怎么樣排放讀起來才美。
4、學生分組邊讀邊討論。
5、交流討論結果并說明理由。
二、動畫欣賞,學字寫字
1、談話:小朋友們剛給小公園里設計了這么多的東西,現(xiàn)在我們把糨組合起來,看看我們設計的公園是什么樣兒的。
2、欣賞本課的動畫片。
3、談話:小朋友們設計的公園真美。電腦或生字卡片出示“火、山、木、馬”四個字,指名讀。你們能把它們美美地寫出來嗎?
4、指導寫字。電腦演示生字筆順—學生描紅—小組討論每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集體交流—自我或相互評字。
過渡:你們設計了這么美的公園,想不想請家長或好朋友來公園里坐一坐,玩一玩?他們實 效來不清楚我們公園是什么樣兒的,那怎么辦?對,向他們介紹我們自己設計的公園。要介紹公園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你首先要記住公園里所有的景物與設施的名稱,還要能用你的語言和動作把它們美美地表現(xiàn)出來,才能讓家長或朋友喜歡,愿意來玩。
三、指導朗讀,背誦詞串
1、邊欣賞動畫片,邊聽韻文范讀。
2、分行指導。(讓小朋友們充分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和動作把詞語表現(xiàn)出來。)
3、學生試讀全文,邊讀邊想象圖中的美景與設施。
4、指名到前臺試背、表演。
5、播放輕音樂,集體邊背誦邊表演。
四、更換補充,自編韻文
1、小朋友,你知道公園里還有什么?
2、我們可以把這些詞語和我們韻文中的詞語進行替換,如:將第三行更換為吊環(huán)、碰車、山洞把它們接在韻文下面,三個一組,這樣你們也就能編書了。
3、學生小組合作替換、繼寫韻文。
4、集體交流小組的合作成果。
五、手腦并用,課外延伸
1、根據課文中的圖文與學生設計的景物進行課外綜合實踐活動,采用畫一畫、捏一捏、全一全的方法,把美景畫下來,用橡皮泥把實物捏出來等,讓學生放手組裝。
2、讓學生當小導游,向同學、家人、朋友介紹美麗的公園。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借住文本的內容創(chuàng)設說話、寫話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讀準字音,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把字寫正確、美觀。
在朗讀中感受秋天之美、秋游之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出示“金風送爽、雁過留聲、秋色宜人、天朗氣清”四個描寫秋天的成語與畫面:練習1中所學過的這組成語,你們喜歡嗎?為什么?
2.過渡:秋天這么美,這么好,你們想出去玩玩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和課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到郊外去“秋游”。
二、板書課題,解題
1.請跟老師一起寫課題。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跟著書空課題。
2.齊讀課題。
3.理解題目:誰知道“秋游“的意思呢?(對,秋游就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4.鼓勵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學生自由發(fā)問:誰去秋游了?他們到了哪些地方?看些什么?玩些什么?)
5.過渡:要想解決你們的問題,看看圖,讀讀課文就知道了。(出示掛圖或映示課件)
三、指導看圖
1.映示“秋天的天空,秋天的田野、同學們的活動”三幅圖:我們按從上到下的順序來觀察這幾幅圖,先看看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樣的?(相機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說完整的句子,如藍藍的天上飄著幾朵不同形狀的白云。)
2.秋天農田里哪些莊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相機讓學生從顏色上辨別成熟的莊稼)
3.草地上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呢?他們是怎么玩的?(出示小黑板或課件:小朋友有的( ),有的( ),有的()。[要求學生用“有的”組成句式說話。]
四、初讀指導
過渡:真是一次快樂的秋游呀,同學們不僅看到了天空,農田,還在草地上開心地玩耍。我們也快到課文中體驗這份快樂吧!
1.出示自學導引:
(1) 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遇到陌生的字多讀兩遍拼音。(2)讀通句子,看著標點符號讀出句子間的停頓。
(3)給課文標上小節(jié)號。
(友情提醒:完成快的.同學可以完成《同步導學》第1題)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
第一組:涼了 老師 郊外 一望無邊 白兔 追逐 喊
第二組:綿羊 稻子 高粱 棉花
打滾兒 逮螞蚱 亮開嗓子
學生做小老師,帶讀第一組詞語,學生相互提醒易讀錯的字音,
重點讀準 “郊、師、追、逐,涼”
小組形式檢查第二組的字音,特別強調“梁”讀輕聲,“滾”是前鼻韻母,“嗓”是平舌音,也讓學生觀察比較一下“棉”與“綿”的異同。
(2)鞏固詞語,交流《同步導學》第1題。
3.交流標自然段的情況,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指名學生朗讀完一個自然段后,聽讀的學生進行評價,師相機正音。
4.理清脈絡:默讀課文,按課文的順序排一排。(見《同步導學》第3題)
( )同學們玩得很高興。 ( )同學們跟老師到郊外游玩。
( )天空美。 ( )農田美。
5.同學們已經把課文的順序讀懂了,讓我們再齊讀課文一遍。
五、教學生字
1.自學課后的生字筆順表,把“兔、追、喊”三個生字的筆順描一遍。
2.觀察并交流你在生字的字形上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
兔:最后一筆是小兔的尾巴,不能丟。
涼:“兩點水旁”,與“冷”有關,不能寫成“三點水旁”。
逐:第七筆是“點”,不能寫成“捺”。
3.剛才在描紅中,你們覺得哪些字比較難寫呢?誰來幫幫這些同學呢?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總結,并范寫。
兔 喊 追 逐 望
4.學生觀察重點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說說。
5.學生描紅,并完成《同步導學》第二題。
六、布置作業(yè),相機輔導:
完成《同步導學》4、7兩題。
課后:讀熟課文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1.了解這首詩的作者生平及相關的背景知識。
2.了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體會詩人思想感情。
3.背誦這首詩。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配樂范讀、打拍朗誦、足踏朗誦,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充分體會作品的節(jié)奏、韻律,感受其聲韻美。
2.利用“主題”來建構以中秋月亮為題材的詩詞從而學會對詩詞的對比、區(qū)分與整合。
3.古詩四步教學法:知詩-誦詩-析詩-品詩。引導學生知內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最終背誦。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再現(xiàn)詩的意境達到感染學生的目的,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并以次激發(fā)學生的想象進行創(chuàng)造,溝通課內外,提高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審美情趣,培養(yǎng)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領會詩意,體會詩意,并積累名句。
重點突破:多形式反復誦讀,情景教學,名句賞析。
教學難點:借助想象,感悟意境,深刻體味作品所蘊涵的情思,理解詩人的豁達樂觀情懷。
難點突破: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名句賞析、討論合作,幫助學生了解情感,引起共鳴。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情景教學法
3.討論點撥法
4.古詩四步教學法
學習方法:
1.朗讀理解
2.小組合作
3.發(fā)揮想象
教學用具:
《春江花月夜》磁帶、多媒體課件、《明月幾時有》歌曲磁帶、《水調歌頭》書法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引詞)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極富浪漫色彩的,它易激發(fā)人的藝術聯(lián)想,一勾新月會讓人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輪滿月,會讓人聯(lián)想到美好的生活,在月亮身上,文人們寄托了很多憧憬、很多情感,同學們能調動積累,說一說我們學過的有關明月的詩句嗎?(學生回答)那么蘇軾仰望明月,他會聯(lián)想到什么呢?
二.初步感知:教師播放《明月幾時有》歌曲,多媒體配以優(yōu)美畫面
教案一般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內容。為大家提供了初二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教學設計理念:
《水調歌頭》作為一首中秋詠月兼懷親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這首詞,為作者醉后抒情、懷念弟弟蘇轍之作。全詞運用形象的描繪和浪漫主義的想象,緊緊圍繞中秋之月展開描寫、抒情和議論,從天上與人間、月與人、空間與時間這些相聯(lián)系的范疇進行思考,把自己對兄弟的感情,升華到探索人生樂觀與不幸的哲理高度,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和對生活的美好祝愿、無限熱愛。在教學中,應讓學生“明其意,懂其理,誦其情”,讀出自己的理解和體驗。按照《語文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的理論指導,突出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對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等要求,在教學中設計多種情境,讓學生讀、思、品、說,理解詩情、詩理和詩味。并且在能力發(fā)展的同時,讓學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到審美樂趣。在教學流程方面,整體上按照我校市級立項課題《“構建7——9年級語文和諧課堂”教學實驗》中所倡導的“喚起體驗——整體感知——重點探究——拓展遷移”四個步驟進行設計,以構建語文和諧課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方面:
1、學會采用多種方法收集和閱讀自己需要的資料,并對資料進行初步整理、分析。
2、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感悟詞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3、品味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養(yǎng)成良好的誦讀詩詞的習慣。
過程與方法方面:
1.學習欣賞古詞的方法。
2.初步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
理解作者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點:
1、品味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養(yǎng)成良好的誦讀詩詞的習慣。
2、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感悟本詞情景交融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3、理解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初步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理解作者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設想:
1、教學方法:
1)自主學習法: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如課前認真預習,課上積極思考、大膽質疑、合作探究、踴躍發(fā)言,課外查找資料,自主探究,拓展遷移等。
2)誦讀品味法:在掃清文字障礙、初通文意后,通過反復朗讀,讀出詞的韻味,品味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3)聯(lián)想想象法: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感悟詞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2、教具準備:筆記本電腦、PPT課件、配樂FLASH動畫等。
3、教時安排:1教時。
三.指導學生朗讀:(誦詞)
(1.)教師范讀全詞(配以《春江花月夜》),學生聽讀,初步感知詩意
提示重點字讀音(多媒體出字)
闕(que)瓊(qiong)綺(qi)勝(sheng)
(2.)手打拍朗讀、足踏朗讀,(教師示范朗讀、學生跟讀)
要求:充分體會作品的節(jié)奏、韻律,感受其聲韻美
(3.)抽生讀,配樂。
要求:字正腔圓,正確斷句
(4.)分男女生分上下闕讀
要求:抑揚頓挫,略帶感情
四.整體把握詩意(析詞)
(1.)學生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教師提供背景,學生參考助讀資料
(2.)教師設計相關問題,知道學生解讀詩意
a.詞的上下兩闕主要寫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詩意
b.上闕中哪兩個字最能體會作者對明月的向往?哪兩個字又最能體現(xiàn)作者既向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心理?又是哪兩個字把蘇軾帶回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體會作者感情起伏
c.下闕中由中秋圓月聯(lián)想到什么?哪兩個字最能突出月圓人不圓的憂傷情懷?又是哪兩個字把筆鋒一轉,聊以寬慰,富有哲理?哪兩個字又最能體現(xiàn)作者豁達樂觀的情懷?
d.上下闕的聯(lián)系何在?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并作補充講解
我欲何似
上闕:飲酒問月――幻想上天――――——熱愛人間身世之感
又恐
無眠但愿
下闕:月圓人離――難眠懷弟――――——美好祝愿思弟之情
難全
五.品詩
(1.)學生發(fā)揮想象,描繪意境
教師利用音樂烘托,多媒體畫面激發(fā)興趣,散文描述來激發(fā)學生想象,并帶領學生進入意境
(2.)(學生活動)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讓學生自述眼前畫面,師生互相補充完整
(3.)問:作者對人生的感悟體現(xiàn)在那些詞句上?
(學生活動)學生暢談對這一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六.拓展:
1.賞析美術作品、書法、繪畫,融合音樂,激發(fā)學生別出心裁讀古詩,并教育學生熱愛古詩詞
2.名句互通,踏雪尋蹤、聯(lián)系課堂內外。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李白《把酒問月》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俯之任蜀州》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六.總結:這首詞雖飽含人生哲學,但它是通過一個完美的文學意境來表現(xiàn)的。我們感覺到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而不是枯燥的說教。詞中雖有出世與入世的矛盾,情與理的矛盾,但最后還是以理遣情,不脫離現(xiàn)實,無悲觀消極情緒,卻是豁達樂觀的祝福。怪不得人們說:“中秋詞自蘇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七.齊誦本詞。要求:沉浸詞中,飽含感情,讀出感情的起伏變化,讀出全詩高潮。
八.布置作業(yè):美好的詩詞意境總能引發(fā)人們無窮的創(chuàng)造。試發(fā)揮想象力,根據這首詞的內容畫一幅簡筆畫或編一段舞蹈或創(chuàng)造一幅書法作品或制作電腦動畫。
板書設計:
水調歌頭
一.引詩——“含月”詩句
二.誦詩
我欲又恐
上闕:――飲酒問月――幻想上天――――――——熱愛人間身世之感
何似
三.析詩——
無眠但愿
下闕:――月圓人離――難眠懷弟――――――——美好祝愿思弟之情
難全
四.品詩:想象、口述畫面
五.拓展:欣賞、名句互通
語文教案 篇4
創(chuàng)意說明:利用文章多層面的對比,通過反復的比較賞析,把握文章特色,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在求同析異中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與質量。
教學步驟:
一、簡介創(chuàng)作背景,激情導入新課。
二、自由誦讀,理清層次,體會作者情感。
三、深入課文,引導比較賞析:
1.縱向比較:
、傥闹腥I蠄D景有什么變化?這對塑造海燕形象有何作用?(重點圈讀三幅圖中描寫風云雷電的詞句,把握環(huán)境逐次變化對烘托海燕形象的作用。)
、陔S著暴風雨的逼近,海燕的表現(xiàn)有什么變化?文中海燕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尋讀三幅圖中描寫海燕神態(tài)、聲音、動作的詞句,體會海燕英勇無畏、愈戰(zhàn)愈勇的英姿。)
2.橫向比較:
、俦容^海燕與海鷗、海鴨、企鵝面對暴風雨的不同表現(xiàn),挖掘海燕形象設置的典型意義。
、诒容^烏云、狂風與波浪、大海形象,進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題。
3.拓展比較:聯(lián)系鄭振鐸的《海燕》,比較賞析兩文在海燕形象的內涵、立意、寫法方面的不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四、師生共同總結。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賞析、體悟春的無限生機和希望,激發(fā)熱愛春天之情。
2、欣賞佳詞妙句,積累語言,并能引用古人的詩句來贊頌春天。
3、能結合自己的體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思路:
1、引導學生進行體驗性學習:課前讓學生走進大自然,用各種感官去感受春天,在學習課文時,學生就能用已有的生活體驗來解讀文本,也就容易產生發(fā)自內心的情感體驗。
2、在課堂中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間,將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集體探究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優(yōu)化教學結構。
3、注重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1)、抓重點句賞析,引導學生感悟語言,積累語言。
。2)、借助對古詩的吟誦,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并運用語言的能力,滲透語文教學的人文性,使學生的認識有所提升。
教學流程:
一、初步感受“春天”
1、媒體出示:“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腿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師:你們自己讀讀,有什么疑問?你還想了解什么?
2、師:想不想跟朱自清來一個親密接觸。自己快速讀讀課文。
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感受課文中的無邊春景。
同桌交流。你仿佛看到了哪幾幅春景圖?集體交流。
學生說到:風箏圖
春風圖
春草、春花圖
春雨圖
二、欣賞“春天”
1、師:是啊!一絲絲綠,一枝枝紅,一片片黃;那一縷縷風,一絲絲雨,一股股香,時時、處處誘惑著我們去尋覓、去發(fā)現(xiàn)。那就請你們從課文的3---6自然段中,選擇自己最喜歡或最感興趣的一幅春景圖來欣賞,劃出你覺得寫得美妙的句子來讀一讀,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簡單地寫在旁邊,也可以用朗讀把自己體會到的美表達出來。
2、學生自主選擇學習。
3、集體交流:你讀了哪一幅圖?劃出了什么?
。1)、春雨:
重點賞析:“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學生說。師:讀一讀,同桌討論妙在哪里?
師:你體會得那么好,能不能把它讀給大家聽?這幾句話寫得這么美,你想不想讀給大家聽?
師:前些天,嘉興連綿不斷地下了好幾天的春雨,我聽見不少同學在埋怨,現(xiàn)在讀了朱自清寫的春雨,你對春雨的感情有了什么變化?
學生說。
師:你們現(xiàn)在已經發(fā)生那么大的'變化,誰愿意用朗讀把大家?guī)нM這煙雨迷蒙的景色中。
配樂,學生讀(請一位朗讀高手。)
。2)、春草:
學生說!靶〔萃低档貜耐晾镢@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
師:用你的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學生讀。
師:你此時想干什么?把你的向往說出來。
出示句子: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引讀,老師也迷住了。
。3)、春花:
學生說。
師:你還從什么地方感受到野花的妙處,前后同桌交流一下。
學生說:“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師:沒有寫陽光,春風,你感覺到了什么嗎?
學生說。
師:給老師一個機會,讓老師也來讀讀。師讀后:集體的力量總是無窮,齊讀來征服我好嗎?
師:還有嗎?
學生說:“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人,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師:你們剛才說的情境,能否有用一個四個字的詞來形容。學生說。
學生讀。
(4):、春風:
學生說。
“春風是無形的,看不風,聞不到,摸不著,但在朱自清的筆下,春風是怎樣的?”
師:在朱自清筆下春風還是怎么樣的?快速讀讀。學生說。
讀讀。
三、贊美“春天”: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朱自清筆下的春天,我們仿佛也融入了大自然的懷抱,與春風為伴,與花草為伍,與鳥碟嬉戲……難怪朱自清情不自禁地發(fā)出贊嘆。讀一讀。
師:課文欣賞到這里,你聯(lián)想到其它贊頌春天的詩句了嗎?
欣賞。
學生作詩。
師:欣賞老師的一句對聯(lián),少了橫批。請學生幫忙補。
四、設疑延伸:
這節(jié)課,同學們津津有味地說春,賞春,贊春,課文還告訴我們什么?
五、延伸作業(yè):
1、用你喜歡的方式描繪自己眼中的春天。
2、搜集相關的詩歌,歌曲,籌備“春之聲”的詩歌朗誦演唱會。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園地教案04-10
語文《貓》教案01-11
有關語文的教案04-03
《語文園地》教案02-21
語文母雞教案02-22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28
語文《氓》教案02-23
語文教案(精選)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