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

時間:2023-12-12 10:19:58 教案

美術教案集錦[8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集錦[8篇]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會用紅、黃、藍中的兩種顏色進行調配,并學會做觀察記錄。

  2.知道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后會變成另一種顏色。

  3.體驗顏色的變化樂趣。

  活動準備:

  1.各裝有紅黃藍三色顏料水的礦泉水瓶和不同顏色的礦泉水瓶蓋若干。

  2.顏色變色記錄單42份。

  3.每人一盒彩筆。

  4.一張黑布。

  活動預設:

  一.創(chuàng)設魔術情境,用變魔術方式導入

 。ㄒ唬1.師:"今天王老師變成了一個魔術師,要給小朋友們表演一個神奇的魔術,你們可要睜大眼睛仔細看哦,待會你們也可以做魔術師,F(xiàn)在老師要變出我的魔術道具啦,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二、三變變變"老師和幼兒一邊念咒語一邊逐一出示用桌布蓋著的魔法瓶(三瓶裝有紅、黃、藍顏料水的礦泉水瓶)

 。ǘ.引導幼兒認識、觀察3個裝有紅、黃、藍顏料水的`礦泉水瓶。

  1.師:這就是老師剛才變出來的魔法道具,現(xiàn)在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這三個魔法瓶都裝了什么呀?它們(或三瓶水)都有什么不同呢?(引導幼兒說出紅色、黃色、藍色)

  2.師:"小朋友們都回答的很棒,這三個魔法瓶分別就是紅色、黃色、藍色的,但是,你們知道這三個魔法瓶都有什么什么魔力嗎?

  二.表演"魔術"

 。ㄒ唬┙處熛仁痉赌贸鲆粋裝有紅色顏料水的礦泉水瓶,再蓋上沾有藍色顏料的瓶蓋。

  1.師:現(xiàn)在我要開始給這個魔法瓶施魔法咯。ㄒ贿吥钪湔Z"一、二、三變變變",一邊不停地搖晃礦泉水瓶,直至瓶內的水完全變成綠色為止。)

 。ǘ┮龑в變河^察變色情況,師幼共同做觀察記錄。

  1.師:現(xiàn)在魔法瓶變成什么顏色啦?(引導幼兒說出變色情況)

  2.師:誰能說一說剛才老師是施了什么魔法會讓瓶子里的水變色的呢?(鼓勵幼兒大膽猜測)

  3.通過一邊向幼兒講述變色原理一邊和幼兒一起填寫變色記錄單。

  師:原來秘密就藏在這個瓶蓋上,你們仔細看看瓶蓋里面有什么顏色?現(xiàn)在我們用彩筆把這個魔法記錄在這張記錄單上( )+( )=( )(引導幼兒用對應顏色的彩筆在括號內涂一個圓圈)

  三.幼兒分組探究變色情況,并做好變色記錄單

  (一)老師講述操作注意事項

  1.師: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做一個文明的魔術師呢?要做一個文明的魔術師就要做到下面這些事情哦。你們能不能做到呀?(待會每位魔術師都會拿到一個魔法瓶和兩個魔法蓋子,你們就可以輪流選擇一個魔法蓋蓋在瓶子上,但是一定要擰緊了哦,不然魔法就會失靈咯。等到魔術成功后,你們要記得把變色情況記錄在變色記錄單上)現(xiàn)在小魔術師們,開始回到自己座位上表演魔術吧。

  2.幼兒回座位分組進行實驗探究。

  四.請幼兒展示記錄單,并能完整的表述出自己的探究過程。(是用什么顏色的顏料水+沾了什么顏色的瓶蓋)變成了什么顏色。

  五.結束活動:

  師:今天,你們這些小魔術師表現(xiàn)的都非常棒,回家以后,你們也可以把這個魔術表演給爸媽媽看哦。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蒙德里安的代表作,觀察其中的格子畫的特點。

  2.體驗嘗試利用格子畫的特點去大膽設計作品。

  活動準備

  紅黃藍顏料,幼兒每人一塊畫板,毛筆,課件ppt,剪刀,黑色長條即時貼,籮筐,小毛巾。

  

  一、介紹蒙德里安

  師:孩子們,我們今天要來認識一位有名的畫家他叫蒙德里安,是一位荷蘭的畫家。

  二、欣賞蒙德里安的作品,了解其特點。

  1.出示第一幅畫《紅黃藍的構成》

  這幅畫名字叫《紅黃藍的構成》,是由黑色線條和紅黃藍色塊組成的`。

  2.出示第二幅畫作《倫敦構成》(見圖2,這幅作品以黑色線條為主,點綴了幾個彩色格子),引導幼兒觀察其中的線條。

  3.出示第三幅畫作《構圖c》(見圖3,這幅作品色塊突出,線條有粗有細),引導幼兒觀察其中的色塊。

  三、介紹材料,幼兒操作。

  1.教師講解介紹材料。

  示范怎樣正確的涂顏料,要有紅黃藍三種顏色,并留有留白的地方,畫才漂亮。請一個幼兒上來試一試

  2.幼兒自由選擇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3.展示幼兒作品,互相欣賞。

  四、結束活動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意圖:

  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兒童的本能沖動。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我們的孩子處于好奇心和探究欲旺盛的時期,周圍的事物、環(huán)境,小小的變化即能激發(fā)他們什么都想知道,問題也沒完沒了。所以,開展了此次活動《樹的朋友》。引導幼兒探索樹的朋友的秘密,讓幼兒可以了解和樹有密切關系的事物,也增進對樹的了解。

  活動目標:

  1、了解和樹有關的事物。

  2、畫出樹的朋友。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5、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范畫一張,油畫棒,活動手冊美術第9頁。

  活動過程:

  一、孤獨的大樹

  1、出示活動手冊中的大樹,給大樹找朋友。

  2、大樹有哪些朋友嗎?

  3、互相交流,用簡筆畫形式在黑板上記錄。

  二、樹的朋友真多。

  1、為什么說它們是樹的`朋友?

  2、出示圖片,觀察樹與其他事物的關系,

  3、了解與樹關系密切的事物。講解示范:太陽和樹、雨水和樹、有鳥窩的樹、藤條纏在樹上、松鼠蹲在樹上吃松果等。

  三、幼兒操作

  1、作畫要求(保持畫面清潔,繪畫的完整性)

  2、分發(fā)幼兒活動手冊,油畫棒。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4、添畫小草、小花、太陽等。

  5、對幼兒的作品給與肯定。

  活動延伸:

  給大樹找到更多的好朋友。

  活動反思:

  幼兒由于年齡特點決定,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活動交流環(huán)節(jié)有動有靜,這樣,既滿足幼兒想動的欲望,而同時也是讓幼兒由抽象的想象升華到表演,從而進一步了解和樹有密切關系的事物。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知道幼蟲的特征以及它的習性,并且知道昆蟲的特征。

  2、教會孩子們用巧克力制作幼蟲。

  活動準備 巧克力豆,木工膠,簽字筆或是圓珠筆

  活動過程

  [導入] 1、 用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幼蟲。

  - 我喜歡啃樹葉吃。

  - 我長得很小,喜歡蜷著身體。

  - 我是昆蟲的寶寶,我是誰呢?

  [展開] 1、談談幼蟲。- 你見過幼蟲嗎?

  - 你在哪兒見到的幼蟲?幼蟲長大了會變成什么?

  - 看過幼蟲后你有什么感想?

  2、談論一下昆蟲的一生。- 昆蟲是怎樣出生的?

  - 在蛋里是什么樣子的? 然后又變成了什么? (昆蟲在蛋里是幼蟲。)

  - 在昆蟲中從幼蟲變成蛹的`都有什么?(有蝴蝶和金龜子。)

  - 在昆蟲中從幼蟲直接變成成蟲的有什么?(從幼蟲不變成蛹直接變成成蟲的昆蟲有蟬,螞蚱和蜻蜓。)

  (從幼蟲變成蛹或是變成成蟲的過程被叫做變態(tài)。有從幼蟲變成蛹的完全變態(tài)還有從幼蟲直接變成成蟲的不完全變態(tài)。)

  3、說說昆蟲的特征。- 昆蟲長什么樣子?

  - 昆蟲的身體分為幾部分?

  - 都有什么特征?(身體分為頭,胸和肚子三個部分。身體左右對稱。胸上有2對翅膀和3雙腿。昆蟲一共有6條腿 ,還有觸角。)

  4、研究制作幼蟲。- 制作幼蟲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巧克力豆怎樣制作幼蟲呢?

  5、利用活動紙中準備的材料制作出幼蟲。① 用巧克力豆粘出幼蟲的樣子。

 、 其他的部分用簽字筆畫好。

  [結尾]1、讓孩子們把完成的幼蟲介紹給朋友們

  2、活動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房子的興趣。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能夠大膽的設計未來的房子。

  4.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重難點:

  大膽的設計未來的房子。

  不同的造型、不同的功能。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水彩筆、畫紙、課件、范畫

  知識準備:幼兒對房子有一定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介紹房子)(10分鐘)

  1.“你家住在什么樣的房子里?”(平房、樓房)(石頭房子貼上瓷磚進行裝飾)

  2.“以前人們住在什么樣的房子里?”(原始人山洞—草房—木房—石房—磚房,隨著人們技術水平的提高,房子也在不斷發(fā)展。)

  3.在我國一些地方的人們還會住在這樣的房子里。

 。1)吊腳樓:在我國西南地區(qū)的一些少數(shù)民族就住在吊腳樓里,那里很潮濕。因此,建造吊腳樓,最大的特點:通風干燥,防毒蛇猛獸。

 。2)窯洞:在我國陜甘寧地區(qū),黃土層很厚,根據這種地形特點建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筑的窯洞。特點:冬暖夏涼,很環(huán)保。

 。3)蒙古包:氈包、氈帳。我國北部的蒙古族人們就住蒙古包,他過游牧的生活,會根據牛羊食物的數(shù)量的多少而進行搬遷,方便搬遷。

 。4)四合院:北京以前就大部分是四合院,四四方方或長方形的院落,一家一戶,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很和睦,有困難會互相幫助。

  二、展開(20分鐘)

  1.看課件,欣賞造型奇特的.房子。

  “一些建筑師為了追求美觀奇特,在不同的地方建造了奇特的房子,有的在水里,有的在山上,有的是鞋的造型的房子,有的是球形的房子等等”。(1分鐘)

  這些建筑師想象力可真豐富,他們設計了現(xiàn)在的房子,未來的房子是什么樣的呢?你來想一想互相說一說。

  2.互相討論。(2分鐘)

  提問:你想把未來的房子設計成什么樣?(你的想象力很豐富,想象很大膽,很有創(chuàng)意。)

  3.范畫分析。(2分鐘)

  小朋友的想法都很好,老師也設計了一個未來的房子,車房,多功能車房。升降傘可以飛起來,也可以降落,就像直升飛機一樣。想去哪就去哪,看美麗的風景,還可以潛水,到海底去看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15分鐘)

  5.教師點評。

  從想象力、顏色搭配、畫面布置合理三方面進行講評。

  活動延伸:

  畫完畫的小朋友可以用玩具搭建出自己設計的房子。

  希望小朋友長大能夠當真正的建筑設計師把自己的想法實現(xiàn)。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孩子們非常感興趣,首先感覺本活動知識非常的豐富,在簡單認識房子結構功能的基礎上,啟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大膽的設計未來的房子。

  優(yōu)點:教師物質準備和知識準備都比較充分,課件圖片豐富,能充分調動幼兒的想象力,教師對一部分幼兒的評價語也比較及時、到位。

  幼兒表現(xiàn)很積極,想象出各種各樣未來的房子:從功能上來說有安全房子,可以防地震、水災、火災(這是一個比較愛觀察生活的幼兒所想象的);聲控房子,是一種高科技,比較先進的房子(這可以讓殘疾人住在里面,比較方便,說明是一個有愛心的小朋友);在海底游泳的房子,想進入海底觀看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這是一個喜歡海洋生物的幼兒想象的);會飛的房子,可以去旅游,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從形狀上來說有老虎形狀的房子、小兔形狀的房子、米老鼠形狀的房子等等。幼兒的作品也比較豐富漂亮,創(chuàng)作出了鯊魚房子、米奇妙妙屋、月亮上的房子、烏龜房子等等。

  不足之處:

  1.前邊教師講述較多,用時較長。

  2.沒有給幼兒一個總體概括的評價。分別是從功能上、結構上、外觀形象上等進行概括性講評。

  3.范畫不飽滿(沒有涂底色)。

  小百科:房子指供人類居住、從事社會活動或供其他用途的建筑物。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繼續(xù)學習用團點的方法畫出梅花的花朵,并初步學習用勾線的方法畫花枝。

  2、鞏固幼兒的正確握筆姿勢,讓幼兒熟悉毛筆和顏色的使用,以及常規(guī)訓練。

  【教學準備】

 。1)幼兒作彩色畫的用品;

  (2)不同的姿勢的紅梅數(shù)枝。

  【教學過程】

  1、復習鞏復固團點的技法。

  出示數(shù)幅幼兒畫的梅花朵的作品,鞏固團點的.方法,接著老師出示一幅畫好花枝的畫,請個別幼兒畫上花朵。

  2、講解示范勾線的方法畫花枝。

  (1)讓幼兒通過觀察知道畫花枝的方法與畫花朵的方法不一樣,是用勾線的方法畫花枝的,因為花枝有粗有細,有長有短,有的彎曲,有的直(同時出示實物,讓幼兒觀察)所以用筆的輕重,筆的轉動都要有變化。

  (2)演示勾線方法。筆桿握直,由下端往上畫,用筆時先重后輕,這樣花枝才能由粗變細,同時用筆轉動使花枝曲直變化。

 。3)示范畫一枝梅花。請二個幼兒可以先畫花后添枝,也可以先畫枝再畫花。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檢查握筆并指導蘸色、用筆方法。

  4、講評作品,重點講評用筆用色的優(yōu)缺點以及表揚在洗筆蘸色、擱筆等常規(guī)方面表現(xiàn)的好的地方。

美術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橋的主題蘊含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它是幼兒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任何一個城市、村莊都有橋梁,它們在社會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快捷和方便;它有著豐富的形態(tài),有的柔美,有的莊嚴,有的輕巧,有的沉重,那流暢的線條、多變的構型,使人產生美妙的聯(lián)想;它是藝術與科學結合的孩子,每一種形狀都蘊含著科學的原理,不論是材料的性質,還是造型里所運用的力學的道理,都可以用具體的形象來展示;同時,它還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那些關于橋的美好傳說,更深刻地揭示了隱藏的意義—跨域障礙,連接溝渠,抵達彼此的心靈。結合中班幼兒的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創(chuàng)設了輕松的活動情境,讓幼兒自由畫彎曲的物體,體驗美術創(chuàng)造的快樂。

  教學目標:

  1、感受拱橋美的行態(tài)和趣味。

  2、理解其中的情感內涵。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準備:

  1、各種各樣橋的圖片、音樂CD。

  2、《美工》第10頁。

  教學過程:

  一、在音樂聲中欣賞作品。

  1、播放音樂引導幼兒欣賞。

  師: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師:欣賞這是什么樣的橋?它像什么?它讓你想到了什么?

  2、畫面細節(jié)再回到畫面整體。

  師:畫面中還有什么?樹長在什么地方?水面上有什么?船都?吭诎哆厗幔坑幸凰掖涍^哪里了?

  3、回到畫面整體。

  師:你喜歡這幅畫嗎?

  師:你覺得它哪個地方最美?它讓你想起了什么?

  4、在音樂聲中,教師請幼兒閉上眼睛,想象眼前的畫面。教師用優(yōu)美的語言來描述這幅作品。

  二、拱橋的.特點及和其他橋的不同之處

  1、出示各種橋的圖片,請幼兒比較拱橋和其他橋的不同之處。

  教師找來各種各樣的橋問:他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哪里不一樣?(拱橋是彎的別的橋是直的,拱橋有洞洞別的橋有的沒有洞洞等)

  2、引導幼兒猜想:為什么要把橋造成這個樣子?造成這樣有什么好處?(因為好看,船可以從下面的洞那里穿過去,還可以走路)

  2、引導幼兒才想、抒發(fā)心情。

  師:要是你去了這個地方,你愿意在哪里看風景?為什么?

  師:你會有什么樣的心情?心里會想起些什么呢?

  三、“彎彎的橋“添畫活動,畫一畫彎彎的橋。

  教師引導幼兒想象自己擁有一座彎彎的橋應該會是什么樣的?請幼兒來當一個小小設計師來設計一座你自己的橋。

  活動反思

  《彎彎的橋》這個活動的目標讓幼兒感受拱形橋的形態(tài)和趣味,理解其中的情感內涵,知道彎彎的橋能承受多少重量,享受探究的樂趣。

  這個活動的重點是在拱形橋的形態(tài)上。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在音樂聲中欣賞幼兒的作品。畫面中溫暖的陽光、寧靜的綠波和繁茂的樹林,無一不烘托出濃濃的春意。在和幼兒共同欣賞時,要將之作為一個和諧的整體,并重點突出橋的意義。

  拱形橋是江南水鄉(xiāng)常見的橋,它適合于小河又需要行船的地方。拱形橋不僅可以方便船通過,而且能夠增加承受的能力。后者需要實驗證明,在活動時我也給幼兒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教師搭建兩座橋,一座彎彎的橋,一座直橋,通過往兩座橋上放相同重量的物品,看它們的承 受能力,因為得出了一個道理:彎彎的橋能承受根多的重量。

  我覺得本次活動,幼兒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活動自始至終都表現(xiàn)出較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思維活躍,創(chuàng)作熱情很高,下筆很大膽,畫出了范例以外的很多彎彎的物品。總的來說,整個教學過程層層相扣,過渡自然,節(jié)奏較緊湊。使幼兒在輕松、愉快、自由的情境中,知識、技能、情感得到全面發(fā)展。所以我認為本次活動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顏料或各種輔助材料來裝飾石頭,體驗在石頭上做畫的樂趣。

  2、能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創(chuàng)造出新穎的形象。

  3、嘗試用裝飾好的石頭造型來創(chuàng)編故事,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小石頭(已洗凈涼干并分類)

  2、油畫棒、棉簽、橡皮泥、各色紙、毛線、假花、雙面膠、吸管、稻草、瓶蓋、牙簽、皺紋紙等。

  3、各組一塊抹布。

  活動過程

 。ㄒ唬┙處熞詣赢嬈蜗笠,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問題:1、他們是什么做的呀?

  2、你們覺得這塊小石頭象**嗎?

  3、**和**有什么不一樣的呀?

 。ǘ┙處熞龑в變嚎纯础⒄f說、想想石頭象什么?

  要求:1、每個小朋友去挑選一塊自己最喜歡的石頭,玩玩、說說、想想它的形狀象什么,可以變成什么?

  2、和同伴說說你的石頭可以變成什么?為什么?

  3、如果將石頭組合起來,你覺得它又象什么?

 。ㄈ┙處熃榻B制作方法,引導幼兒先在紙盒內組合石頭,然后對石頭進行裝飾,再用雙面膠將石頭固定在紙盒上,最后對紙盒進行裝飾,完成作品。

 。ㄋ模┙處熖岢龌顒右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頭變成什么。

  2、要用上各種好看的顏色。

  3、在裝飾紙盒的時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裝飾才能編出一個好聽的故事來。

  (五)幼兒創(chuàng)作石頭畫,教師指導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大膽想象,能利用各種石頭進行組合,創(chuàng)作出各種造型。鼓勵幼兒大膽選擇各種輔助材料及工具。

 。﹦(chuàng)編故事

  教師組織先完成作品的幼兒利用自己制作的石頭來創(chuàng)編故事。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精選)07-24

美術教案(經典)07-23

[經典]美術教案07-26

美術教案【精選】07-30

《美術》教案02-17

美術教案02-20

美術教案(經典)10-22

美術的教案11-21

【精選】美術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