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3-12-12 10:45:29 教案

小班教案精品[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精品[8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感受皮球翻跟斗的有趣。

  2.在玩玩、說說中嘗試初步仿編。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玩過皮球。

  2.人手一個皮球,小動物貼紙。

  3.幼兒用書第3頁。

  活動過程:

  一、嘗試玩球,激發(fā)對球的興趣

  1.教師:媽媽買了一個球,你會怎么玩?

  二、學習兒歌,感受兒歌的有趣

  1.完整欣賞兒歌,初步理解兒歌的內容。

  ——教師:媽媽買個皮球,上面有個誰?(小猴)

  ——教師:我來拍拍皮球,小猴在干什么?(翻翻跟斗)

  2.拍一拍,嘗試讓小猴翻跟斗

  ——教師:看一看,你的小猴是怎么翻跟斗的`?(激發(fā)孩子拍球的興趣。)

  3.念一念,進一步感受兒歌的趣味。(引導幼兒感受兒歌的韻律,并大膽學念。)

  三、初步仿編,體驗玩球的樂趣

  1.教師:我來拍拍球,皮球翻跟斗。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想跟著皮球來玩翻跟斗呢?(幼兒自由表達)

  2.引導幼兒嘗試替換小動物,進行兒歌仿編。(用小動物替換小猴。)

  3.引導幼兒將自己喜歡的動物貼紙粘在皮球上,邊拍球邊嘗試仿編。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3以內的數(shù)量,學會用右手指點數(shù)。

  2.學習按數(shù)量來分配,感知3以內的數(shù)量。

  3.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黑貓警長頭飾若干,魚貼紙若干。

  2.ppt

  3.作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聽《黑貓警長》的`音樂進場。

  師:大家好,我是誰?對了,今天我接到一個任務:一個糧倉被盜了,你們猜猜小偷會是誰呢?

  我們一起瞧瞧去(聽音樂入場)

  2.出示ppt,學習按序點數(shù)。

  讓幼兒用手指當槍點數(shù)。

  師:瞧!是誰呢?

  看到老鼠我們該怎么辦?

  幼兒集體練習打槍。

  問:看到一只老鼠,我們打幾槍呢?

  (幼兒用手指當槍,瞄準射擊)

  兩只老鼠呢?

  三只老鼠呢?

  2)依次讓幼兒點數(shù),并學習用相應的圓點表示。

  一只老鼠我們只能打一槍,還可以用幾個圓點來表示呢?

  兩只老鼠呢?

  三只老鼠呢?

  3.游戲:送魚。學習按數(shù)量來分配。

  1)獎勵小黑貓警長,一人一條魚

  2)幼兒自由結合,請個別幼兒來示范。

  說說;我們幾個人,獎勵了幾條魚?

  3)ppt,讓幼兒再次記憶。

  問:一個黑貓警長獎勵了幾條魚?

  兩個黑貓警長獎勵了幾條魚?

  三個黑貓警長獎勵了幾條魚?

  4)示范連線。

  4.幼兒操作。

  出示練習題,提出要求。

  請把左邊和右邊相同數(shù)量的連線。

  5.評價練習。

  6.結束活動。

小班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鼓勵幼兒大膽地向同伴介紹自己,并說出自己的姓名、年齡。初步培養(yǎng)幼兒主動交往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引導幼兒學習自我介紹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主動交往能力。

  2、幼兒主動地大膽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名字、年齡。

  3、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還有哪些場合需要自我介紹,初步培養(yǎng)幼兒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木偶娃娃1個,玩具電話2部。

  2、幼兒每人自制名片1張(幼兒自己的照片裁成名版大小,背面寫上姓名和年齡)。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木偶娃娃和電話,以“娃娃”的口吻進行自我介紹:“小朋友們好!我叫×××,今年3歲,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請一些新朋友到我家來做客,你們愿意來嗎?誰要想來,請給我打電話,告訴我:你叫什么名字,幾歲了”。[點評:以游戲的形式展開課題,激發(fā)幼兒介紹自我的興趣。]

  2、請愿意做客的幼兒來給娃娃打電話,并向娃娃介紹自己的名字、年齡等。[點評:通過打電話,幼兒能很快掌握自我介紹的方法,為幼兒的主動交往打下基礎。]

  3、教師組織討論,提出啟發(fā)性問題:小朋友你們在什么時候向別人介紹自己呢?(如:媽媽帶著去陌生人家中做客、表演節(jié)目、打電話、迷路時等)。引導幼兒發(fā)散性地思考問題。[點評:開發(fā)性問題的提出,讓幼兒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開思路,培養(yǎng)了幼兒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4、玩游戲:送名片。鼓勵幼兒主動去尋找一位伙伴,通過自我介紹,互送名片的形式去認識新朋友。[點評:幼兒主動交往能力在游戲中得到鍛煉;ニ兔黾恿擞螒虻娜の缎,也能反映當今社會的人際交往的方式。]

  5、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一種認識朋友的新方法——介紹自己。你們把朋友的`名片帶回家中介紹給爸爸媽媽。明天,我們到娃娃家做客也可以把自己的名片送給娃娃。[點評:父母的積極參與,有助于幼兒主動交往。同時,名片背面的名字可給父母提示,幫助幼兒正確地說出同伴姓名。名片每天輪換使用,以激發(fā)幼兒持續(xù)的交往行為。]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向木偶娃娃大膽地介紹自己并請能力強的幼兒介紹同伴;帶幼兒到別的班級去玩,鼓勵幼兒大膽地主動交往:“我是××,是×班小朋友,你叫什么?”“我是×××,你能幫我個忙嗎?”讓幼兒在實際生活中提高交往能力

  日常生活滲透:

  在角色游戲中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主動交往的能力;讓幼兒到隔壁班老師處請求幫助;參觀幼兒園各部門,增加鍛煉機會。

  家園同步:

  家長多帶孩子出門與人交往,鼓勵孩子大膽、主動地向別人介紹自己。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策略:

  改變了傳統(tǒng)單純的自我介紹方式,在游戲中層層深入地讓幼兒愉快地掌握了自我介紹的方法,并讓幼兒運用這一方法去進行主動交往,有效地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初步培養(yǎng)了幼兒主動交往的能力。

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喜歡藝術活動的興趣,初步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美.

  2.鼓勵并引導幼兒能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體驗自己創(chuàng)編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樂于助人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兒歌音樂,小動物頭飾

  三、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1)表演:路邊有個小娃娃跌倒了,在地上哭著喊媽媽,教師趕緊跑過去把他扶起來,并高興的送他回家。

 。2)提問:剛才發(fā)生了什么事?小娃娃他怎么了?引導幼兒說出:跌倒了

  并逐一引導幼兒說出兒歌。

  2、練唱兒歌

  (1)用多種方式反復練習說兒歌。

 。2)引導幼兒練唱兒歌。

  3、即興創(chuàng)編兒歌動作

  鼓勵并引導幼兒為兒歌即興創(chuàng)編動作,分組展示。

  4、拓展活動

  借助小動物頭飾把兒歌中的小娃娃換成其他小動物,表演唱。

  5、小結

  提問: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兒歌?以后你們看見有小朋友跌倒了你會怎么做呢?

  教育幼兒養(yǎng)成樂于助人的好習慣。

  假如是你跌倒了,你會哭嗎?教育幼兒能勇敢面對困難。

  附:兒歌

  小娃娃跌倒了

  路邊有個小娃娃跌倒了

  哇啦哇啦哭著喊媽媽

  我快快的跑過去抱起小娃娃

  高高興興送他回了家

小班教案 篇5

  教材分析:每個人在幼年時都會擁有一些玩具,大多是爸爸媽媽或是親戚朋友買的,比如洋娃娃、汽車、皮球、積木,但是也有一些是自己不經意間發(fā)現(xiàn)的,比如橘子皮做成的花燈,比如池塘邊柳條編成的草帽,再比如空易拉罐做成的花籃等等。有時候,這些小小的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作所帶來的樂趣,并不亞于得到一樣現(xiàn)成的玩具。因為在游戲中,寶寶參與了“玩具誕生”的全過程,獲得了發(fā)現(xiàn)的驚喜與制作的快樂,這對處于幼年時期的孩子而言是彌足珍貴的。即便這些現(xiàn)成的玩具充滿了各種所謂的創(chuàng)意理念,可以鍛煉孩子的多種能力,但是也無法代替寶寶自己發(fā)現(xiàn),制作玩具的那份愉悅體驗與創(chuàng)造的成就感。

  繪本《大紙箱》,由寶寶發(fā)現(xiàn)了一個空空的大紙箱,于是把它看成一座可以遮陽擋雨的大房子。又把紙箱做成了一架飛機。再把紙箱當作飯桌,和玩具小兔一起吃飯。到了該回家的時候,寶寶把紙箱做成了一個有窗戶和房頂?shù)?小屋子,和小兔子一起在里面休息。雖然人物不多,情節(jié)也簡短,但它符合幼兒口吻的敘述不僅帶著幼兒體驗了一次發(fā)現(xiàn)制作玩具之旅,也讓大人重溫了兒時的美好回憶,表現(xiàn)出溫馨的故事氣氛。

  圖畫書采用蠟筆繪制,以鵝黃色作為底色,畫中的人物與背景以草綠、朱紅、水藍著色,雖然色彩種類并不多,但是足以表現(xiàn)出故事溫暖與喜悅的氛圍。簡短但符合孩子口吻的敘述不僅帶著寶寶體驗了一次發(fā)現(xiàn)制作玩具之旅,也讓爸爸媽媽們重溫了兒時的回憶,提醒他們培養(yǎng)寶寶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性。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在參與“玩紙箱”的全過程中,獲得發(fā)現(xiàn)的驚喜與制作的快樂,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2、在游戲互動中理解了繪本的內容,學說簡單的對話,培養(yǎng)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喜歡繪本,體驗繪本閱讀帶來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大紙箱、《大紙箱》ppt、輕音樂。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紙箱,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寶貝們看一看我們的教室里有什么。俊l(fā)現(xiàn)紙箱。(聽音樂進入活動場地)師:你們玩過大紙箱嗎?你是怎么玩得?今天劉老師帶來了一個關于大紙箱的圖畫書,你們想不想看看呀?

 。ㄖ笇Р呗裕哼@一環(huán)節(jié)利用大紙箱引起幼兒對下面內容的興趣,起到一個很好的引導作用。)二、師幼共同觀看ppt課件——《大紙箱》,理解故事內容。

  1.觀看圖(一),師:小朋友們,這是誰?

  (小弟弟和小兔子)師:小弟弟發(fā)現(xiàn)了大紙箱,他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ê芨吲d、很驚奇)師:小弟弟會對小兔子說什么?

  “小兔子,小兔子,你看你看,一個大紙箱!

  (指導策略:給幼兒足夠的時間,讓幼兒學會觀察,并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人物的表情和心情,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觀看圖二、圖三、圖四。

  師:小弟弟和小兔子在哪里?小兔子對小弟弟說了什么?

 。ù蠹埾淅,小兔說:“讓我們進去看看,嗯,真不錯”)師:你們想不想,到大紙箱里面去看一看、玩一玩呢?(邊游戲邊念兒歌)(大紙箱放放好,小手要把箱扶扶牢,小腿輕輕抬,慢慢走進來,小心蹲下身,快快藏起來。⿴煟哼祝趺匆幌伦犹旌诹?怎么辦呢?(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一扇小窗戶)(指導策略:讓幼兒自己親身去體驗大紙箱里面的神秘感,和黑暗帶來的恐懼,從而讓幼兒自身探索出戰(zhàn)勝黑暗方法。)

  3.觀看圖五。

  (播放下雨的音樂)師:小弟弟和小兔子正玩得開心,突然天氣怎樣了?(播放下雨的音樂)師:小弟弟和小兔躲在哪里?大紙箱變成了什么?(變成雨傘)師:小弟弟對小兔子說了什么?

  (“沒事沒事,這樣就淋不到了,聽,滴答滴答,小雨點在唱歌呢!)(指導策略: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讓幼兒可以很好的發(fā)揮想象,開動小腦筋,為接下來的活動做鋪墊。)4.觀看圖六、圖七師:小弟弟手里拿著剪刀在干什么?他想把大紙箱變成什么呢?

 。ā靶⊥米,我們把房子變成一架飛機好不好?太好了太好了,那樣我們就能上天了!”)師:小弟弟和小兔子,坐在飛機上說了什么?

 。ā帮w起來了,飛起來了,哇,好高。 保⿴煟盒∨笥褌兾覀円瞾韺W一學小弟弟的話(“飛起來了,飛起來了,哇,好高!”)(指導策略:這一環(huán)節(jié)利用游戲的的方式來看故事,這樣便于小朋友們更好的記住大紙箱都變成什么了,這樣的方式比較有趣,幼兒也比較容易接受。)5.觀看圖八。

  師:“飛機降落了,聽!咕嚕咕嚕什么聲音? 是飛機在叫嗎?”

  幼:“不是,是小弟弟和小兔子的肚子餓了,該吃飯了!

  師:吃飯需要桌子,誰會把飛機變成桌子呢?

  師:飛機又變成了什么?小弟弟手里拿著什么?小弟弟拿著菜單會對小兔子說什么?(“你想吃什么?我請客!”)師:肚子吃飽了,他們又去了哪里?(“吃得好飽呀,小兔子,我們該回家了!”)6、觀看圖九、圖十、圖十一。

  師:大紙箱又變成了什么?(家)師:小兔子進了家,對小弟弟喊 “小弟弟快進來,我們睡覺了”

  師:天變黑了,星星月亮出來了,寶寶在干什么?

  (像媽媽一樣抱著小兔子講故事)“晚安小兔子!小兔子會說“晚安小弟弟!”

  師:寶寶、小兔子進入了甜蜜的夢想。寶寶做了一個夢,它夢到了一個大紙箱。

  小結:故事中一個廢舊的大紙箱能變這么多好玩的,如果能有很多紙箱一定會有更多有趣的事情發(fā)生,只要我們小朋友們去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探索,那么我們一定能得到更多的快樂。

  三、師完整的帶領幼兒欣賞故事,幼兒人手一本繪本書。

 。ㄖ笇Р呗裕河變涸诘谝槐槁牴适碌臅r候都是比較零散的,由于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還沒有可以把整個故事很好的串聯(lián)起來,所以有必要給幼兒進行一次完整的故事講述,便于幼兒對故事很好的理解。)四、活動結束。

  小結:大紙箱好玩嗎?在我們的生活里,還有好多廢舊的物品,可以制作出許多精美的玩具,我們小朋友,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一起玩一玩,然后回來和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好嗎?

 。ㄖ笇Р呗裕阂龑в變盒蕾p藝術作品,培養(yǎng)幼兒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激發(fā)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樂于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2.嘗試用“這是誰呀?原來是……”的句式描述畫面中的部分與整體的圖片。

  3.在猜想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對動物的興趣。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會玩語言游戲《請你猜猜我是誰》;已經認識瓢蟲、蜜蜂、蚯蚓、螞蟻、蝸牛、毛毛蟲等動物。

  物質準備:小鳥手偶一個,繪本《猜猜我是誰》。圖卡:柳樹、草地、白云、太陽等。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形式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將小鳥手偶藏在身后:今天有位小客人來到我們教室,大家一起來猜猜它是誰?師學小鳥叫,“嘰嘰喳喳,嘰嘰喳喳,請你猜猜我是誰?”

  師出示小鳥:“今天小鳥還帶來了它的好朋友,都在這本書里!(出示繪本封面)“你們猜猜會有誰呢?”幼兒自由想象。

  二、閱讀繪本,引導幼兒猜想并體驗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1.師:“誰猜對了呢?我們一起來看書!狈_繪本第一頁。師:“骨碌碌,骨碌碌,這是誰呀?”

  請幼兒想象、討論想車輪一樣的三個黑黑的圓是誰?

  師:“問問小鳥,大家猜對了嗎?小鳥搖頭了,都沒猜對。我們來問圖書吧!

  翻開第二頁,“這是誰呀?原來是瓢蟲呀!”引導幼兒一起說句式。

  師:“剛才為什么大家都沒猜對呢?因為那三個骨碌碌的圓是小瓢蟲身上的什么呢?”。(點)“這三個黑圓只是小瓢蟲身上的一部分,小瓢蟲可比黑點大多了!

  2.師:“小瓢蟲是小鳥的好朋友呢?纯催有誰?”

  翻開第三頁:“哎呀!是大老虎來了嗎?大老虎會是小鳥的好朋友嗎?”幼兒自由猜測。

  翻開第四頁:“這是誰呀?原來是……小蜜蜂呀!”返回前頁,“這黃色和黑色的是蜜蜂的什么?”(身上的花紋)“花紋也是小蜜蜂身體的一部分!

  3.翻開第五頁。

  師:“黑咕隆咚的,這是誰呀?猜猜看!庇變翰孪搿

  師:“這是誰呀?原來是小螞蟻呀!小螞蟻的身體黑黑的!

  4.繼續(xù)翻看以下頁面,讓幼兒邊看邊猜想,用“這是誰呀?原來是……”的句式說出蚯蚓、蝸牛、毛毛蟲等動物。

  三、完整閱讀圖書,并一起講述。

  師:“這些都是小鳥的好朋友。我們再來看一遍,這次我們要看到它們身上的一部分就能說出它們的名字!

  四、結束部分。

  師:“今天小鳥帶來了這么多好朋友,我們和它們一起到外面去玩一玩吧!

  活動延伸:

  將繪本放在閱讀區(qū)中,供幼兒觀看。

  活動反思: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可拓展兒童的想象。讀懂她、愛上她讓幼兒用想象力描繪出眼睛無法看到的故事,真正學會閱讀。本次活動選用的繪本畫面簡單有趣,幼兒看完后總有恍然大悟的表情。畫面提供了每個動物身體的一部分讓幼兒推測、想象,讓幼兒逐步懂得了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學會由部分推及整體。圖與圖之間呈現(xiàn)獨特聯(lián)系,表達繪本的整體內涵,預留給孩子最大的想象空間,帶給孩子閱讀的快樂感。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背景

  孩子較小剛來園幾個月,在家里玩具都是自己的,獨自玩慣了,現(xiàn)在在幼兒園許多小朋友玩幾個玩具,不能獨自玩了,所以就出現(xiàn)了搶玩具,爭玩具的現(xiàn)象 。為了從小培養(yǎng)他們與大家一起分享并感受其中的樂趣特創(chuàng)設了這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玩具。

  2、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重難點

  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玩具。

  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

  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準備一些玩具(為避免幼兒忘記帶玩具)

  2、幼兒帶來的玩具(提早幾天通知家長)

  活動過程

  1、展示玩具。請玩具的主人上臺來介紹玩具的來歷(誰買的,在哪里買的,什么時候買的)以及它們的玩法(提醒幼兒:別人介紹時要專心聽。)

  2、給玩具分類。和幼兒一起將玩具作簡單分類,例如,請帶車子的小朋友上來、請帶娃娃的小朋友上來。最后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帶來的玩具屬于哪一類。

  3、分享玩具!堄變赫務勍嫱婢邥r應該注意的地方!變合嗷ソ粨Q玩玩具。(交換玩具時提醒幼兒相互道謝,老師并及時夸獎幼兒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很棒!讓幼兒感受到分享的快樂!)

  活動反思

  1、讓孩子把最喜歡的玩具帶到幼兒園,和其他的孩子分享,一起感受共分享玩具的快樂!

  2、這個活動可以培養(yǎng)幼兒學習與人分享事物,是踏入群體的第一步,也是培養(yǎng)良好人際關系的好方法。

小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能將夾子有序地夾在容器邊緣,并刷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2、體驗變廢為寶,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綠色小盆栽、各種仿真花、各類廢舊盒子、木夾子若干。

  2、每組紅、黃、藍三色顏料各一盤。

  3、幼兒小圍裙若干條。

  三、活動過程:

 。ㄒ唬⿴ьI幼兒參觀小花園。

  1、師:我們教室里建了一個小花園,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引導幼兒參觀小花園,重點欣賞裝飾過的小花盆。(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小花盆的材料、顏色。)

  師:“你覺得哪邊的花漂亮呢?”

  “小花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小花盆上的夾子有什么顏色?”

  師:“小花住進小花盆里變得更加好看了?還有一些小花也想住進小花盆里,可是不夠了怎么辦呢?”

 。ǘ┙榻B小花盆的裝飾材料和方法,激發(fā)幼兒操作的興趣。

  1、介紹裝飾小花盆的材料之一:木夾子,引導幼兒學習夾夾子的方法。(兩個手指捏一捏,夾子張開小嘴巴,一個一個排好隊,)

  師:“夾的時候啊要往下夾一點這樣才能站得穩(wěn)站得直!

  師:“夾子和夾子要不要靠的很緊。。ú灰┚拖裎覀冃∨笥雅抨犚粯,靠的很緊就不舒服了!

  師:“夾子夾好了這樣完成了嗎?(沒有)還要做什么呢?還要幫他刷上顏色呢!這時就要請顏料和毛筆來幫忙了!

  2、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將小花盆打扮得更加美麗?(選一種自己喜歡的顏色,用毛筆輕輕蘸上顏料,在小夾子上涂色,把所有的夾子都涂上顏色。)

  師:(刷刷刷從上往下刷,刷刷刷,上下來回刷)要把夾子朝外的一面全部刷滿哦!

  3、欣賞成品,激發(fā)幼兒操作的'愿望。

 。ㄈ┯變貉b飾小花盆,教師巡回指導。

  1、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個小盒子。

  2、提醒幼兒夾夾子的時候在兩個夾子之間留有空間。

  3、夾子朝外的一面要刷滿顏料。

  4、刷的時候手要扶著盤子。

 。ㄋ模┳髌氛故。

  將幼兒裝飾好的作品擺放到“小花園”里,分享成功的喜悅,拍照留念。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樂》03-15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教案03-24

小班教案[經典]07-23

(精選)小班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