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12-17 14:18:18 教案

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會認10個生字,會寫8個字,識記本課中表示玩具和游戲名稱的詞,積累“經(jīng)常、舉行、曲曲折折、冰天雪地”等詞語,繼續(xù)練習獨立識字的方法。

  3.指導學生完整地說一句話和一小段話,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寫話技能。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完全是活動的主人,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完成對知識的歸納和總結。

  2.采用“問題——討論式”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讓學生主動參與,最終完成知識的構建。

  3.通過及時評價和總體評價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朗讀課文,讓我們農(nóng)村學生體會農(nóng)村孩子自豪快樂的感情。

  2.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增強農(nóng)村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游戲激趣,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游戲激趣:拍手游戲。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提示“游”字的字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生字。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把你認為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課件出示:識字方法)

  3.小組交流自主識字成果。

  4.指名分段讀文,及時評價。

  5.學習詞語。

  1)課件出示第一部分詞語。

  (1)小老師教讀。(師正音,并點撥多音字的認讀)。

 。2)同桌互讀。

  (3)開火車讀。

 。4)去掉拼音,分組賽讀(座位組、男女組)。

  2)課件出示第二部分詞語。

 。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名稱)

  (2)做連線題

 。3)你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補充,生自由說

  ___手絹 ___皮筋 ___象棋 ___謎語

  學______ 織______ 擦______ 撿______

  6.現(xiàn)在把生字寶寶放回到課文里,你還能認識它們嗎?齊讀課文。

  三、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你們是怎么記住這些字寶寶的呢?(出示要求書寫的生字的課件)

  2.同桌討論。

  3.全班交流,師點撥。

  4.指導書寫。

 。1)“形”。

  ①讀音,后鼻韻母。

 、谧中,學會觀察。

  ③書寫,師范寫,生書空。

 。2)“夏”。

 、倥c形近字“復”比較,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夏”?

 、诶蠋煼秾,學生觀察。

 、蹖W生在作業(yè)本上寫一個。

  5.選擇你喜歡的生字寫一寫。

  第二課時

  一、引人課題

  1.談話導入,直入主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復習字詞

  出示字詞,指名讀、齊讀。

  三、整體感知

  1. 指名讀課文,正音。

  2. 學生自由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3. 匯報交流。練習用“讀了這篇課文,我知道了_________!

  四、 品讀感悟

  1.自由讀課文二、三、四、五自然段,說說孩子們都玩了什么游戲和玩具?如果能按照下面的句式來說,你就最棒了。

  ________,孩子們在________。

 。ㄊ裁醇竟(jié)) (哪里)(干什么)

  2.學生交流匯報,教師相機板書,并指導朗讀。

  五、 讀寫結合

  1. 出示例句。

  夏天,我們喜歡自己做抄網(wǎng),去河邊捉小魚和小蝦。

  ______,我們喜歡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喜歡_______,_______。

  2. 仿照例句自己說一說。

  3.同桌討論交流。

  4. 全班匯報交流。

  5. 師小結。

  六、 拓展延伸

  同學們放學回家后,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交流,聽聽他們小時候玩過什么玩具和游戲。

  七、 寫字練習

  選擇自己認為最難寫的字,在課堂練習本上書寫

  板書設計:

  我們的玩具和游戲

  春:編花環(huán) 吹口哨

  夏:做紗網(wǎng) 捉魚蝦 打水漂 賽游戲

  秋:制木槍 玩打仗 捉迷藏

  冬 :堆雪人 打雪仗 釘雪橇

  抽陀螺 丟沙包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了解各種朗讀、背誦的形式,訓練正確的朗讀、背誦的姿勢幾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及背誦習慣。

  2.了解課外閱讀的內容和形式,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逐步養(yǎng)成閱讀健康的課外書報的習慣。

  3.使學生逐步了解的意義,逐步養(yǎng)成勤的習慣。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掌握正確的讀書、背書姿勢及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讀、背誦習慣。

  教具學具準備:掛圖、投影。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觀察圖畫

  1. 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 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朗讀的?

  二.小結要領

  身正肩平雙手拿書

  左右兩臂自然平放

  目光課本保持距離

  眼睛課本距離一尺

  三.模仿評判

  1. 請幾個學生模仿練習,并由大家給予評判。

  2. 評判中指出一些錯誤姿勢的危害。

  四.集體訓練

  1. 觀察下圖。讓學生說說圖上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

  2. 讓學生說說圖上的小朋友朗讀時身子怎樣,兩臂怎樣,怎樣拿書,眼睛和課本的距離怎樣。

  3. 復習要領,全體學生參與姿勢訓練。

  4. 指名幾個學生擺正姿勢,朗讀一篇短文。

  5. 集體評判。

  6. 學生齊讀已學過的課文,看學生是否達到要求。

  7. 小結。

  第二課時

  一. 整體感知圖畫

  1. 指導觀察順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2. 簡說圖意。

  二.指導學生觀察集體背誦圖(一、二幅)

  1. 提問:背誦時課本和文具盒怎么擺放?

  2. 這些同學怎樣坐的,他的.雙肩和雙臂怎樣?眼睛向著什么地方,態(tài)度神情怎樣?

  小結:身正肩平交臂平放

  眼向前方態(tài)度認真

  3. 背誦時還要注意什么/

  聲音響亮邊背邊想

  正確流利富有感情

  4. 全班學生模仿圖上的學生,集體背誦一段已學過的課文,教師檢查評判。

  5. 圖上的小朋友背誦的是哪篇課文,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圖背誦有什么好處?要注意什么?(圖中有文,文中有圖,按序背誦)

  三.觀察三幅小圖,按圖模仿訓練

  1. 觀察左下方小圖。

  讓學生說說:圖上的同學是怎樣站立的?態(tài)度怎樣?老師要他干什么?老師表情怎樣,為什么高興?指名學生模仿表演。

  2. 觀察中間小圖。

  讓學生說說:這是在什么地方?家長要孩子干什么?孩子表情怎樣,是怎么做的?

  3. 觀察右邊小圖。

  讓學生弄清:學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態(tài)度怎樣,姿勢怎樣?選取一段課文片段,然后交換檢查同桌的背誦。

  四.小結。

  第三課時

  一. 觀察上邊三幅圖

  1. 從第一幅圖你們看到了什么?

  2. 圖上的一位小朋友借到一本心愛的課外書,他笑的多開心!閱讀課外書的好處真多,意義真大!

  學習兩條格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3. 觀察第二幅圖。

  讓學生先演示朗讀時正確的姿勢、態(tài)度、表情,然后告訴學生讀課外書報與朗讀的姿勢一樣,態(tài)度認真,神情專一,但是為了保護閱覽室的安靜,閱讀時要做到眼看、心記、不出聲。

  4. 觀察第三幅圖。

  5. 圖上的幾個同學在干什么?他們的表情則怎樣?

  6. 小結三幅圖: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

  二.觀察下邊三幅圖

  1. 從第一幅上可以看出這是在什么地方?同學們在干什么?

  2. 說說去閱覽室看書的過程。

  3. 在閱覽室看書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4. 觀察第二、三幅圖講解。

  三.小結。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

  3.學習生字、詞語,積累好詞好句。

  教具準備

  1.實物展示臺。

  2.學生準備水彩筆。

  3.爬山虎實物。

  教學課時:2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 出示實物,引入:認識這種植物嗎?對,它叫爬山虎。你們知道它什么特點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介紹?磥砟阏媸莻會觀察的孩子。葉圣陶爺爺不僅喜歡觀察,而且會觀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筆下的爬山虎的腳。齊讀課題。

  看看作者是怎么觀察的,又是怎么寫的,自由讀課文。

  二、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三、反饋讀書情況。

  1.出示詞語讓學生認讀。

  2.朗讀課文,可以讓學生小組互讀,可以請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點檢查生字、詞語的讀音。

  四、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讀了葉圣陶爺爺?shù)奈恼,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點?你有什么感受?葉爺爺為什么會把爬山虎寫得那么生動具體?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具體了解爬山虎的特點,感受作者生動具體的描寫和長期細致的觀察。學習觀察和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引入語:同學們,大自然是神奇的,你們曾跟隨老師一起領略過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欣賞了世界上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感受了被稱為鳥的天堂的大榕樹給我們帶來的歡樂……今天老師帶同學們更加仔細地去觀賞一種植物──爬山虎。讀課題。

  一、請同學們看實物。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點?

  3.你能用一兩句話把這些特點連起來說說嗎?

  4.葉圣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怎樣呢?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5.讀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寫的美?你喜歡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風吹時爬山虎葉子的美。做一做拂過、漾起的動作,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想欣賞一下風吹爬山虎的樣子嗎?

  7.老師指導讀出美來。可以采取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補充后半句的讀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組讀,讓學生充分感受爬山虎葉子的美。

  8.作者為什么把葉子寫的這么美呢?(認真觀察)所以我們要學習作者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地鋪滿墻,這跟它的腳有密切的`聯(lián)系,爬山虎的腳又是什么樣的呢?

  二、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觀察:

  a、腳的樣子; b、腳的形狀; c、顏色

  1.誰來告訴老師你觀察的結果。

  2.書上又是怎樣寫的呢?找出寫腳的句子讀一讀。

  3.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4、體會按時間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體會祖國山河的美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2.師生共同交流課下搜集的關于三峽的資料,可以是文字資料,可以是照片,也可以談談自己游覽三峽的感受。教師酌情補充。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讓學生說說自己通過預習得到的'收獲。

  2.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寫了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哪些特點。

  這篇課文是按照時間的順序來寫,寫了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下列特點:

  早晨: 清新而明凈 明朗

  中午: 熱烈

  下午: 平靜、輕緩

  夜: 沉沉欲睡 驚醒

  3.朗讀課文

  三、深入學習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閱讀課文,思考并討論;課文是如何具體地寫三峽一天中的美景的?把你喜歡的句段找出來,讀一讀,加以體會。

  2.學生自學,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討論結果。

  4.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四、布置作業(yè)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觀看三峽風光片。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掌握“院子、分開、路邊、青草”等詞語。認識“聰、巧、硬、止、爭”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解決問題不能使蠻勁,要抓住其特點想出切實可行的辦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學習新課《聰明的華佗》。

  2.華佗長大后成了我國著名的醫(yī)學家。

  二、指導看圖,了解圖意。

  1.出示課件,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2.圖上畫了些什么人?從服飾上看,他們是什么時候的人?

  3.圖上畫的小男孩就是小時候的華佗。旁邊的中年婦女就是華佗的媽媽。摸著胡須的老人就是華佗的師父蔡先生。

  你看,圖上的小華佗在干什么?

  4.華佗為什么拿青草喂小羊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篇課文吧!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輕聲自由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課文,讀準字音。

 。2)對照課后生字表,畫出生字及生字所帶出的詞語,多讀幾遍。

 。3)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學。

 。1)認讀生字。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說出大意就可以了。)

  四、分段細讀,理解課文內容。

  1.通過自學,我們已經(jīng)初步知道文章講了華佗小時候的事。接下來,我們深入學習,看看華佗聰明在哪兒?

  2.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這段講什么?

 。2)齊讀第一句,誰能給“有名”換一個詞語,但這句話意思不變?(出名)把“出名”放進句子,再讀一讀。

 。3)理解“學徒”。

  3,蔡醫(yī)生是怎么收下華佗的呢?自由讀讀第二、三、四自然段。

  小組學習:

 。1)蔡醫(yī)生出了一個什么題目考華佗?

 。2)用“﹏﹏”畫出寫兩只羊打架的`句子。

  (3)華佗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用“——”畫出有關的句子。

  4.小組反饋學習結果。

 。1)蔡醫(yī)生是怎樣考華佗的?指名說,全班開讀第二自然段,

 。2)找一找寫兩只羊打架的句子。

  出示句子“兩只羊頭對著頭,角對著角,你頂過來,找頂過去,斗得很兇”。讀一讀。

 。3)華佗是怎么想的?(齊讀想法。)“硬拉”會有什么后果?你有什么好辦法?說給大家聽聽。

 。4)華佗想到了好辦法嗎?哪個自然段寫了華佗的做法?

  ①看圖,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谡艺颐鑼懏呝幼鞯脑~語。(“撥”“拿”“搖動”。)

  華佗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你覺得華佗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圻@段主要講了什么?

 、苤笇ёx這一段,要表現(xiàn)出華佗的聰明。齊讀。

  5.學習第五段。

  (l)蔡醫(yī)生收下了華佗為徒嗎?齊讀最后一段。

 。2)你從哪幾個詞中看出蔡醫(yī)生對華佗很滿意?

 。3)用高興的語氣再讀一讀。

  五、總結全文,加深理解。

  你覺得華佗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有什么收獲?

  六、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朗讀課文。

  2.認讀生字新詞。

  二、小組內互學本課生字。

  如:我記住了“分”,上面是“八”,下面是“刀”合起來就是“分”,分開的分。

  三、班內交流,重點指導。

  “角、對、分、著、斗”可用熟字變一部分或分解、組合來識記。

  例如:拿:合——手

  四、指導書寫。

  這:先寫“文”,最后一筆是點,再寫“之”,捺要長些,托住“文”。

  那:右半部“阝”起筆要比左邊低。

  著:橫畫較多,上面三橫長短不一,所有的橫畫之間間隔勻稱!澳俊弊煮w形窄長,與“丷”上下對齊。

  五、作業(yè)。

  正確書寫本課生字。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收集名人童年時期遇到問題開動腦筋巧妙解決的故事,開個故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