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12-18 10:18:19 教案

(集合)小學語文教案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集合)小學語文教案8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十課,誰來讀課題?

  2.我聽見了,(教師指箏字)這個字他讀得特別準確,他讀的是幾聲?(學生齊答:輕聲。)

  3.誰知道它單獨出現(xiàn)時讀幾聲?(一聲)請大家一起讀。

  4.教師小結:箏這個字單獨出現(xiàn)時讀一聲,與風組成風箏時讀輕聲,請大家再來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讀了課題,同學們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讀讀課文了吧?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要想辦法認識它,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詞

  1.學習生詞。

  大家讀得真熱鬧,看把小松鼠都吸引來了,你瞧,他給大家?guī)砹耸裁?你愿意讀嗎?把生詞讀給你的同位聽,讀不準的,請同位幫助改過來。(出示生詞。)

  把你們讀的情況匯報給大家,誰愿意讀?(請一對同位起立讀詞,出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2.學習生字。

  生詞大家都認識了,我把生字單獨拿出來你還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生字。)

  單個讀生字,齊讀生字。

  四、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板畫。

  大家表現(xiàn)真出色,為了獎勵大家,老師帶小朋友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老師邊板畫邊描述:那里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樹林,綠綠的小草,還有美麗的花兒)這兒美嗎?(學生齊答:美!)

  聽說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這里,大家看,這就是他們的家,(出示教具,小熊和松鼠的家)請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看看他們的家應該各建在哪里呢?

 。2)貼房子。

  誰愿意上來把他們的家貼在合適的位置?

  方案一:(學生貼對了)能告訴大家你為什么這樣貼嗎?

  方案二:(學生貼得有錯誤)其他同學都同意把房子貼在這里嗎?(有不同意的請他上來貼)為什么這樣貼呢?

 。▽W生以課本為依據(jù),在相互交流中貼對房子的位置。)

 。弁ㄟ^精美的板畫創(chuàng)設了美麗的童話世界,極大地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并指導學生從書中找到貼圖的依據(jù),使學生不但了解松鼠和小熊家的位置,而且學會了帶著問題讀書,用書本來解決問題。]

 。3)戴頭飾,扮演角色。

  這里風景這樣優(yōu)美,小熊和松鼠的家這樣可愛,大家想不想生活在這里?那就請大家戴上自己做的頭飾來做一只可愛的小熊或快樂的松鼠吧!

  王老師就是一只美麗的小鳥。(教師戴上頭飾,走到學生中間,熱情地跟小熊、小松鼠打招呼。)

 。圩寣W生扮演課本中的角色,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為后面的學習創(chuàng)設活潑和諧的氣氛,老師扮作小鳥和學生交流,一則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二則強化了學生的角色意識,使學生自然地進入角色,并為理解體會人物的情感做好鋪墊。]

  2.學習第二至六自然段。

 。1)了解課文大意。

  我就住山林里,(教師手指板畫)知道松鼠住在山頂,小熊住在山腳,他們卻成了好朋友,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大家讀讀二至六自然段,到課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誰知道他們倆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

  方案一:(學生讀課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嗎?

  方案二:(學生說故事的細節(jié))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嗎?(指板畫)是什么和什么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學生回答,借機貼紙船和風箏)教師指板畫總結,松鼠住在山頂,小熊住在山腳,是紙船和風箏使他們成了好朋友。

  [在學生自讀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在板畫的幫助下用簡單的話概括課文內容,既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內容,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2)重點學習三、五自然段,體會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他們倆收到對方的禮物,可高興了!

  書上有兩個自然段寫了他們高興的心情,是哪兩個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試著帶著高興的心情讀讀。(學生自己讀。)

  哪里直接寫了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方案一:(如果學生找到了樂壞了,教師指導朗讀這一句)樂壞了還可以怎么說?(很高興高興極了很快樂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讀好這一句嗎?(指導朗讀。)

  方案二:(如果學生找到其他句子)有一個詞直接寫了我們高興的心情,找到了嗎?

  還有什么原因讓你們這樣高興?

  方案一:(學生沒有回答)看!

  除了紙船和風箏還有什么?(教師出示教具,裝有松果和祝福語的紙船;掛有草莓和祝福語的風箏)還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興嗎?

  方案二:(學生找到了寫草莓和松果的句子)是啊,不但有紙船和風箏,我們還收到了草莓和松果呢,(教師出示教具,裝有松果和祝福語的紙船;掛有草莓和祝福語的風箏)能不高興嗎?看!

  還有什么呢?(教師指祝福的話。)

  還收到了對方的祝福。對,我們還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

  我們來讀一讀祝福的話。(指導學生朗讀,讀出祝福的語氣,體會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朗讀整個第三自然段。

 。圩プ∪齻讓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原因:收到紙船和風箏;收到松果和草莓;收到祝福的話,讓學生體會他們高興的心情。用換詞的方法理解樂壞了的意思,用教具和渲染性的語言激發(fā)學生朗讀的熱情,烘托高興的氣氛。一句一句指導后,又訓練學生朗讀整個自然段,由易到難,環(huán)環(huán)相扣,收到很好的效果。]

  小熊你很高興,小松鼠你們呢?用同樣的心情來讀讀這個自然段吧!

  單個讀第五自然段(教師指導)。

  所有小松鼠讀第五自然段。

  (利用各種形式進行朗讀指導,使學生樂讀、會讀,能讀好。)

 。3)配樂朗讀一至六自然段,體會友誼帶來的快樂。

  松鼠和小熊的友誼真讓人羨慕,我們再在音樂聲中分享一下友誼帶給我們的快樂吧!

  我們來分工讀一至六自然段。

 。郯讶、五自然段作為重點單獨學習后,師生分工朗讀二至六自然段,使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有總體連貫的感知,進一步鞏固朗讀訓練的結果。]

  (4)區(qū)別漂和飄。

  在讀課文的過程中,細心的小鳥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呢!

  它就藏在這兩個句子中,請大家自己讀一讀,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出示兩個句子。)

  紙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門口。

  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松鼠的家門口。

  方案一:(學生發(fā)現(xiàn)了無價值的東西)誰還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如果仍舊沒有發(fā)現(xiàn))我的發(fā)現(xiàn)在這兒。(點擊課件,漂飄變紅)

  紙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門口。

  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松鼠的家門口。

  方案二:(學生直接發(fā)現(xiàn)了兩個飄的區(qū)別)指導學生談。

  教師小結:你看,這兩個字讀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卻不一樣,這個漂是三點水旁,和水有關,表示在水上漂;而這個飄是風字旁,和風有關,表示在風中飄。我們的漢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個有心人,一定會發(fā)現(xiàn)漢字更多的秘密。

 。燮、飄字的區(qū)別很好地反映了漢字形聲字的特點,借機進行訓練,使學生初步了解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展示了漢字的魅力,也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課堂教學的特點。]

  3.學習第七自然段。

  我這只活潑的小鳥,天天在山林里飛來飛去。每天清晨,我看見小小的紙船把親切的問候帶給小熊,每天傍晚,我看見美麗的風箏給松鼠帶來深深的祝福,他們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憂傷的音樂響起,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師深情朗誦)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山頂上再也看不見飄揚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見漂流的紙船了。

 。垡魳酚蓺g樂變?yōu)閼n傷,教師深情朗誦渲染氣氛,感染學生情緒,使學生深入人物內心世界,體會人物的感情,理解課文內容。]

  4.學習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你們的心情怎么樣?(很難過)能告訴小鳥原因嗎?

 。2)讓我們帶著難過的心情讀讀這兩個自然段。(齊讀。)

 。3)原來你們吵架了,誰也不理誰了,可是我不明白你們?yōu)槭裁催是每天扎風箏,折紙船,這是怎么回事呢?

  生:雖然我們吵架了,可是我們都還是想著對方,還想成為好朋友。

  5.學習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來是這樣啊!

  雖然你們吵架了,但心里還都想著對方,還想和對方做朋友啊!

  那結果怎樣了呢?請大家自己讀讀第十、十一自然段。

  結果怎樣?(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誼失而復得,你們的心情一定很復雜,咱們能不能通過讀把你的心情表達出來?先自己試試。

 。1)學生讀第十自然段,聽完他讀,我也忍不住想讀讀了,但又怕讀不好,大家能幫幫我出出主意嗎?

  再也受不了了,應該讀出松鼠實在忍受不住,特別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風箏吧!應該讀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誠的語氣。

  有了大家的幫助,我就有信心讀好了。(教師范讀。)

  你也想試試嗎?一定比我讀得更好!

  單個讀,齊讀。

 。2)學生讀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樣的方式讀呢?

  生1:我想自己讀,讓大家給我評點一下。

  生2:我想聽聽王彥讀,然后我學一學他。

  生3:我想讀一讀,請王老師評價一下。

  交流過程中要注意:美麗的風箏強調美麗,說明小松鼠看見風箏很高興、很激動、很驚喜;他高興得哭了說明他再次得到了小熊的友誼很激動。

  6.拓展練習。

 。1)是啊,松鼠將所有的紙船都放進了小溪,一只只紙船載著他深深的情意順流而下,小熊看到這么些紙船向他漂來,會怎樣呢?

  生1:小熊看到這么紙船向他漂來,高興地說:太好了,我和松鼠又和好了。

  生2:小熊看到這么紙船向他漂來,高興得哭了。

  生3:小熊看到這么紙船向他漂來,連忙爬上樹,把一只只風箏放到了空中,風箏上寫著:小松鼠,我非常想念你,天天盼著與你和好呢!

  [讓學生補充這句不完整的話,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訓練了學生組織語言,正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

  (2)小熊、松鼠,經歷了這一切,你們以后還會鬧別扭嗎?(不會。)

  我知道你們都學會了珍惜友誼,你們有什么話要對我這只小鳥說嗎?

  生1:小鳥,你以后交朋友時要注意,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和朋友吵架。

  生2:和朋友吵了架,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主動和朋友和好。

  大家說得太好了,我一定牢牢記住你們的話,用一顆真誠、寬容的心去對待朋友,呵護友誼,愿我們大家永遠是朋友!

 。蹖W習完課文后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以小鳥的身份和學生交流,絲毫沒有說教的痕跡,學生在和小鳥交流感受的同時,初步理解了友誼的意義,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評析】

  王春曉老師在濟南市課程改革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上執(zhí)教了《紙船和風箏》一課,在教學中,她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設置情境,注重朗讀的指導,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入小鳥這一角色,架起了師生之間交流的橋梁,在學習課文過程中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

  新教程指出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王老師在本課教學中,別出心裁地設計了課文中本來沒有的小鳥角色,對教材進行了大膽創(chuàng)新。

  小鳥角色的加入首先拉近了學生和教師的距離,王老師戴上頭飾親切地與小朋友們打招呼,相互問好,使師生關系一下子變得融洽,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習活動的展開做好了鋪墊。

  另外,小鳥的角色在整篇課文的學習中還起到了穿針引線、推波助瀾的作用。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但卻以小鳥的身份出現(xiàn),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比如在初讀課文后,指導學生了解小熊和松鼠成為好朋友的經過時,小鳥以我是他們的鄰居,怎么不知道他們怎樣成為朋友的這一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巧妙而不留痕跡。再如:當松鼠與小熊吵架后,心里很難過,小鳥站出來主動要求傾聽他們的心事,在向小鳥訴說的過程中,學生已經深深體會和理解了小熊和松鼠的心情,理解了課文的內容。

  因此,小鳥角色的加入切實起到了一舉多得的作用,設計十分巧妙,對教材的創(chuàng)造性使用很成功。

  二、緊緊抓住情字,設置感人的情境,給學生以情感上的熏陶

  新課程改革提出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精神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王老師在教學中根據(jù)課文內容多次設置情境,使學生始終處于豐富的情感體驗之中。

  本課是一個小小的童話故事,王老師在教學一開始就通過精美的板畫創(chuàng)設出了美麗的童話世界,極大地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更巧妙的是,王老師讓學生戴上自己做的頭飾,來扮演這童話王國里的一個人物,使學生真正深入到課文中來,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也為后面理解課文內容做好鋪墊。

  音樂的運用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突出特點,課文一至六自然段寫了松鼠和小熊成為好朋友的經過,是情緒歡快的部分,配上輕松歡快的音樂進行感情朗讀,使學生充分理解友誼給人們帶來的快樂。七至九自然段寫了兩個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情緒憂郁的部分,歡快音樂戛然而止,代之以悠傷的樂曲,一下子感染了學生的情緒,在這種氛圍中指導朗讀理解課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王老師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始終注意讓學生有豐富充分的情感體驗,理解了友誼的重要,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了一定的感受。

  三、注重朗讀指導,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訓練,做到了課堂上充滿瑯瑯書聲

  低年級段朗誦訓練是重點,王老師特別注意利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感情朗讀指導,使課堂上充滿瑯瑯書聲。

  在指導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時,王老師讓學生找到了描寫小熊快樂的句子,學生一下子找到了樂壞了這個詞,王老師立刻抓緊這一個詞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先用換詞的方式體會樂壞了的意思,王老師又提出情感的要求,如再高興點注意表情等,使學生很快體會到了這種快樂的感受,朗讀自然就到位了。

  再如,王老師在指導朗讀第十自然段時,讓學生當小老師教老師讀,給老師提出朗讀的意見和要求,在師生共同探究的過程中,進行感情朗讀的訓練,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引起他們很大的興趣。

  四、注重語文基本功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

  在積極倡導新教改的大潮中,王老師吸收了新的教學理念,但沒有忘記對學生進行扎實的語文訓練,在教學中,她不但體現(xiàn)了新的理念,而且始終注重語言文字訓練,既活又實。

  在導入新課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王老師就注意了糾正學生讀音,箏字單獨出現(xiàn)出讀一聲,而與風組成風箏時讀輕聲。這個知識老師沒有單刀直入地引入,而是請學生讀課題,學生自己就讀正確了,教師借機提出如果這個箏字單獨出現(xiàn)讀幾聲?這樣這個問題就自然而然地解決了。

  課文中出現(xiàn)了漂、飄,一個是風箏飄在空中,一個是紙船漂在水里。王老師抓住這兩個音同意異的字進行語文訓練,出示兩個句子后,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借機引導飄帶風字旁和風有關,是指飄在空中,而三點水旁的漂和水有關,指漂在水里,王老師小結時指出漢字獨有的魅力,引起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好奇和熱愛,進行語文的熏陶。

  學習完課文,王老師仍然沒有忘記對學生進行語文訓練,她出示小熊看到了許多紙船向他漂來,他這句不完整的話,讓學生補充完整,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很容易想到小熊的表現(xiàn),還要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

  總之,王春曉老師執(zhí)教的《紙船和風箏》一課,無論是在實踐新的教學理念,還是在注重語文訓練,都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的指導,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本課教學要以朗讀為主,在讀中成誦,在讀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目標]

  1、認識“共、同”等八個生字,會寫“土、云、大、禾”四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3、在學習中體會到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

  [重點難點]

  重點是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難點是體會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及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設計流程]

  一、看圖談話,導入新課

  1、引導學生從整體上觀察圖畫,說說圖上畫有什么。

  2、指導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邊看邊想:白云和藍天,禾苗和土地,小鳥和樹林,魚兒和大海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我們和地球有什么聯(lián)系?

  二、揭示課題

  三、自讀課文,認識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拼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多讀幾遍。

  2、小組內互讀,把讀錯的字找出來,互相糾正。

  3、檢查認讀帶生字的詞語。

 。1)愿當小老師的學生帶領大家認讀自己會讀的生字詞。

 。2)開火車讀生字詞。

 。3)去掉拼音,認讀生字詞。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再評出讀得好和有進步的同學。

  自由朗讀,讀后想想從課文里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問題想向大家請教。

  3、小組互相交流,討論你要請教的問題。

  4、再現(xiàn)插圖,想想:

 。1)藍天是誰的`家?土地是誰的家?

  樹林是誰的家?大海是誰的家?

 。2)它們愛自己的家嗎?為什么?

  5、為什么說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我們應該怎樣愛護“我們共同的家”?

  四、練習背誦,積累詞語

  1、聽課文錄音,跟隨課文錄音朗讀課文。

  2、同桌互相背誦,看誰背得好。(不丟字、不添字、背誦流利.)

  3、會背誦了,就把課后題中的小鳥涂上顏色。

  五、練習,拓展思維

  1、小黑板出示課后練習第二題,讓學生讀讀,想想,再填空。

  2、小組交流,檢查訂正。

  3、你還知道有什么是誰的家?(如:天空是星星的家,大地是莊稼的家……)

  六、指導書寫

  指導寫“云”字時,要告訴學生:“云”字的第三筆是撇折,這是新學習的筆畫。

  七、擴詞,積累運用

  土:泥土土地沙土土壤

  大:大方大人大小大家

  云:白云烏云云霧云海

 。2)認讀“詞語花籃”里的詞。

 。3)你從這課里還學會了哪些新詞?填在花籃里。

 。4)選擇你喜歡的一兩個詞語說一句話。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揭題。

  二、范讀課文,思考。

  要求:1、課文主要寫誰,寫了一件什么事?

  2、聽準字音,注意生字字形,在疑難之處做上記號。

  三、檢查,反饋。

 。薄W習生字新詞。

  腎炎 歌詠 撅著嘴 冤枉

  (朗讀,“冤”查什么部首,再查幾畫)

 。、這篇課文主要寫誰?寫媽媽一件什么事?

 。场R讀:寫“我”那當老師的媽媽為了一位學生,冒雨趕回家里取一件藍制服,又匆匆趕住學校一件事。

 。、指導分段。

 。ǎ保┠膸仔」(jié)直接寫媽媽?

 。ǎ玻┌磱寢屧诓辉趫霭颜n文分為三段。

  四、教學第二段。

 。、自由讀,要求:(1)想辦法讀好我和媽媽的對話。

  (2)用線劃出直接寫出了媽媽的品質的`一段話。

 。病⒗斫饩渥樱

  媽媽斜了我一眼:“答應……演出呢?”

  (1)齊讀句子。

 。ǎ玻⿱寢尨饝l一件什么事?

 。ǎ常笆拧笔鞘裁匆馑?媽媽有沒有失信,從哪里看出來?媽媽是在什么情況下回來的?

 。场⒄f話練習:

  天上飄起了蒙蒙細雨,媽媽加快了腳步,快到學校門口,突然,媽媽看到( ),想起( )。她停住了腳步,心想:( ),于是,她( )。

  4、“我”同意不同意?

 。、出示句子:

  已經快到學校了,犯不著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說還下著雨!

  (1)什么叫“冤枉路”,我有什么理由說這是冤枉路?在這句話中找找。

 。、比較句子:

  天下著雨,已經快到學校了,犯不著又跑一趟冤枉路。

  已經快到學校了,犯不著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說,還下著雨!

 。贰⒛阒С终l的理由:小玲為什么這么說,說說理由。媽媽說這句話時用了一個什么動作?(斜)

  體會“斜”的含義,感情朗讀。

 。、理解句子:“媽媽取出藍制服塞進提包,轉身就走。”

  師:把“塞”改成“放”行不行?

  師:媽媽為什么而急?

  朗讀指導。

 。、指導朗讀媽媽的其它語言。

 。ǎ保┳宰x。

 。ǎ玻┲该x自己認為讀的最好的句子。

  五、.總結,練習。

  1、在你的心目中,小玲的媽媽是一位怎樣的人?

  2、望著媽媽遠去,小玲心里又想說什么?

  我倚在門邊,望著( )。心里又是( ),又是( ),想起( ),我真想對媽媽說:“( )”。

 。、把小玲心里想說的話寫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同課研讀 異構呈彩──我的《滿井游記》教學設計比較談。

  我的老同事要參加縣優(yōu)質課評比,定的課題是八年級下冊第29課《滿井游記》一文。前天來電說此文一課時設計難度較大,叫我出出主意。設計決定質量,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確,對于一節(jié)課來說,文本的駕馭能力即教學設計乃是決定一節(jié)課的質量如何。為此,我在認真研讀了本文后給出了AB兩種教學思路,僅供我的老同事參考,F(xiàn)寫出希望批評斧正。

  A種思路

  一、設計思路

  扣準“讀”字,按讀準字音、讀懂文意、讀賞美景、讀出自己四步驟設計思路來組織教學。這樣由淺入深,從音到字到文意把握到重點美句欣賞最后用自己的習得體驗來談談本寫景文的情感內蘊。

  二、學習步驟

  1、情境引入:

  “她輕步走上草地,玉指玩摸樹木,她把氣息吹給細柳枝、嫩桃樹。雖然我沒見到她的到來,我已感到了她的存在!边@個她是誰呢?

  (萬事開頭難。老師用這樣一句話富有詩意的語言讓學生猜猜文中的“她”是誰?以此來親近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致和學習沖動,學生的思維很快就走進課堂,并這一情景與本文的刻畫的早春景象吻合,形成很好的文本內容鋪墊。)

  2、讀準字音:

  出示生字詞:朝輒廿乍妍靧髻鬟鬣茗罍曝蹇浹墮惡,請學生根據(jù)工具書和注視下已經提供的拼音快速從文中找到并結合所在語句讀準。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本文是不可忽略的,本古文生字詞較多,如果沒有這一鋪墊,學生是無法順利進入文本正確朗讀的。至于要用什么方式更快速有效的把握還需考慮。)

  3、讀懂文意:

  播放錄音或范讀文本,學生自由朗讀并完成兩步驟要求:

 、 獨立看注釋翻譯,

 、 不懂處小組內合作解疑。

  (這是文言文學習不可或缺的步驟,疏通文本文意是基礎,是為文本的內容賞析搭好腳手架。)

  4、讀賞美景:

  從文中找出你認為寫景最美的句子。

 、 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 談談作者的寫景手法。

  (這是學習的關鍵點,也是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落點。以一個開放性問題入手,讓學生找美句,描美句,賞美句。)

  5、讀出自己:

  你認為本寫景文想表露一種怎樣的情感愛好?老師再用一問請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文本的深入體驗品賞后談談作者在描寫北國滿井的美麗景象時是本著一種怎樣的情感愛好的。

  (其實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重在由文本的內容解讀拔高到作者的情感傾向。這也很好的凸顯本文的主旨,讓本節(jié)課推向高潮,學生的喜好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得到很好的熏陶和強化。)

  補充作者材料,增強認識:袁宏道,不愿意做官,卻酷愛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險登臨。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反對復古,并努力實踐。他寫文章強調“性靈”,強調自然、天真、趣味,主張自然地流露個性,語言流利凈潔。這篇游記,就是他這種主張的實踐范例。

  B種思路

  一、設計思路

  由于A種思路在教學中學生掌握也比較好,各方面落實也扎實,不過這樣的教學思路比較傳統(tǒng),在優(yōu)質課評比中很難以巧妙駕馭文本的特色取勝,為此,我在考慮是不是有一種更新的文本解讀方法來重新設計。我又回歸文本繼續(xù)探究。第二段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郊游的所見所感。但見長堤高柳,大地回春,空曠遼遠,一派生機。作者寫景,主要寫了水光山色,柳條麥田,以及游人的歡欣,魚鳥的“悠然自得”。其中“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繪出初春水光;“娟然如拭,鮮妍明媚”畫出春山之態(tài)。然后,分別用兩個長句作喻,水如新開之鏡,山如髻鬟始梳,新奇而生動。寫柳條突出其“將舒未舒”的姿態(tài),寫麥田說其“淺鬣寸許”,都是典型的北國早春景致。由此,我想到何不用本學期我倡導并嘗試的“專題教學法”來設計呢?

  本文新的設計思路由此而生:整堂課圍繞“滿井春韻”這一專題來進行設計,由回憶寫春詩句導入到“找春”“讀春”“品春”“寫春”為線索把整篇文本解讀下來,既集中又挖深一點學有所得。

  二、學習步驟

  1、詩歌導入:

  讓學生回憶描寫春天的詩句。老師出示早春詩典范之作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請學生領會詩中描繪早春的詞句“初”“早”“新”“漸欲”“才能”等。

  (這一導入讓學生背熟知的詩歌,一下子就能達成師生互動,學生有了發(fā)揮才華的時機,他們喜歡,積極性也來了。)

  2、找春:

  在聽讀課文錄音或老師范讀時,請學生拿筆劃出描寫滿井春天的詞語句子。

  (這是初識文本的行為。)

  3、讀春:

  讓學生把劃出的描春句子讀出來。這一步驟著重解決生字讀音,疏通寫春句子的意思和正確朗讀個別難度句子的節(jié)奏停頓。如:山巒為晴雨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這些句子的確不易讀順。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下環(huán)節(jié)“品春”的基礎,只有會讀并懂其意了,才好品出其中美之所在。)

  4、品春:

  請學生根據(jù)找到讀出的寫春美句從作者蘊含的情感和采用的寫法角度進行品賞。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整節(jié)課的關鍵。這是語言品讀賞析和作者情感的解讀的著力點環(huán)節(jié)。我重錘敲擊,從中也探究作者之所以能把早春美景寫得如此之美是因為在寫景時運用了很多寫作手法。如白描的'筆法:寫水為“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寫柳條為“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這種表現(xiàn)方法,沒有夸張、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卻鮮明如畫。擬人的寫法:作者寫山,用倩女新妝作喻,寫魚鳥,說它們洋溢著喜氣,都是用了擬人的寫法。這種表現(xiàn)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動感或“靈氣”,同時也融入作者的主觀情感。還有比喻的妙用:在這篇游記中,比喻大多是用來寫景的,如寫水寫山的句子;但也有的是寫人的,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為“脫籠之鵠”。這些比喻都很恰當,因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體會和感受。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還可以通過本文的畫龍點睛之筆“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進一步談及袁宏道其人形象:追求自由的天性。袁宏道的游記散文,也充滿了疏放不羈的精神,是對大自然的熱愛,是對官場的厭倦,是個性的張揚和抒發(fā)。)

  5、寫春:

  要求學生運用文中修辭:比喻和擬人來抒寫自己心中的春天。范例:“她輕步走上草地,玉指玩摸樹木,她把氣息吹給細柳枝、嫩桃樹。雖然我沒見到她的到來,我已感到了她的存在!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的設置出發(fā)點主要是讓學生在學了本文寫景手法后能學而致用。因為現(xiàn)在的課堂過于注重口頭上的“頭頭是道”,反而讓學生在動筆時往往詞不達意的現(xiàn)象而有意安排的。)

  以上兩種教學思路殊途同歸,共同達成文本的內容解讀和作者心靈世界的領悟。一是,整節(jié)課扣準一個“讀”字,按讀準字音、讀懂文意、讀賞美景、讀出自己等四步驟從字詞句到思想內蘊層層深入、由表及里進行研讀;一是,整堂課圍繞“滿井春韻”這一專題進行設計,以“找春”“讀春”“品春”“寫春”為線索構架本文的教學思路。可見,一篇看似無從下手的文言文,只要緊扣新課標的有關精神,立足文本,深入挖掘文本并對文本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那也一定能上出精彩的課!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即席辯論的方法和途徑,做到有理、有節(jié)、有禮。

  2、培養(yǎng)發(fā)言能抓住要害,有較強的說服力。

  3、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和應變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語引入

  有時候,對一個問題會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看法,這就要通過辯論來互相啟發(fā),提高認識,在辯論前,要根據(jù)自己一方所持的觀點準備材料,在辯論中要根據(jù)對方發(fā)言的漏洞進行即席反駁,這就是即席辯論。要使即席辯論有效地擊中對方要害,那就應該仔細聽清對方辯論中提出的觀點和內容。尋找其發(fā)言中的漏洞。并記下這些漏洞,根據(jù)自己準備的材料,有的放矢地進行反駁,并闡明自己的觀點,這是辯論中最重要的本領。

  二、典型引路:

  1、出示辯論題:有了電腦,還要花功夫練習寫字(正方)

  有了電腦,不要花功夫練習寫字(反方)

  2、展示部分辯論場景:(放錄像)

  反方發(fā)言:我認為"有了電腦,不要花功夫練習寫字。"因為電腦中有各種字體,練了也沒有用。如果你需要的話,從電腦中找出制作一下不就行了嗎?從而可以節(jié)省很多的時間來做別的工作,這也是時人代文明發(fā)展的標志。

  三、組織討論:正方如何反駁。

  1、正方記下發(fā)言漏洞:

 。á湃绻枰脑挘瑥碾娔X中找出制作打印出來就可以了。

 、七@也是時代文明發(fā)展的標志。)

  2、從哪些地方進行反駁:

 。1、如果需要的話,從電腦中找出制作打印出來就可以了。

 、傥倚枰貏e大的字你能制作嗎?

 、诂F(xiàn)場需要,當時沒有電腦怎么辦?

 、廴思倚枰闾醾意見,寫個留言或題個詞,你怎么辦?

  2、這也是時代文明的標志。

 、贂r代文明標志最重要的是人的現(xiàn)代文明素質,而不是先進的科技工具。

 、诰毩晫懽挚梢砸嬷墙∩恚囵B(yǎng)良好的人格和情操。人的素質高了,這練習寫字有助于社會文明的發(fā)展。)

  三、小組合作:請再找出發(fā)言中的'一處錯誤,并提出幾點反駁的理由:

  一處錯誤:

  幾點理由:

  四、嘗試項目請聽"小學生要多看電視"的正方發(fā)言:

  我認為小學生要多看電視,因為電視中有做人的道理,有美的欣賞,有丑惡的警戒,有各種科學的知識和技能,從中可以得到很多書本上得不到的知識和道理,電視看得越多,即就得到越多。

  請在小組里進行交流,評出優(yōu)秀辯手,進行班級辯論。

  五、總結注意點:

  1、聽要仔細,及時抓住發(fā)言中的漏洞。

  2、辯論時,要想好辯論要點,既要講"理",還要講"新"。做到語言規(guī)范,論據(jù)充分,說理有力,培養(yǎng)文明的語言習慣。

  六布置作業(yè):以下面的題開展辯論

  你認為是男性聰明,還是女性聰明,請選定題后寫出4條理由。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兒童詩,一共八小節(jié),向我們講述了一粒種子的夢想:它想象了自己生長過程中所經歷的幾個階段的不同體驗,告訴我們種子生長的艱難過程以及它為實現(xiàn)夢想而付出的努力。種子如兒童,作者借此來告誡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有著許多的坎坷,要勇敢地面對,努力地克服,只要有夢想經過努力,就一定會成功。表達了一種對夢想的追求,對美好的追求。

  學情分析:

  兒童詩是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裁。文中,作者以第一人稱向我們闡明,文字質樸、親切,但含義深刻,學生領悟有一定難度。要抓住詩中難點,借助多種渠道體味感知,進而突破。最好能與學生自身經歷相結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讀準字音,正確書寫褐色、積攢、絮語、盟誓、釀造等詞語。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

  3、通過理解種子的成長歷程,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有夢想就會有追求、有努力,就會有希望,就會成功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明確種子的夢,理解種子艱難地生長過程。

  教學難點:

  把種子的生長過程與兒童的成長歷程相結合,進而激發(fā)學生思想感情的升華。

  教學準備:

  教師:學生錄制課文錄音;任意植物的種子;種子生長過程的;音樂。

  學生:了解植物的生長、繁衍;作者資料。

  教學過程:

 。ㄒ唬┘と耄

  1、同學們,看,(出示任意一粒植物種子)這是什么?(學生回答同時板書:種子)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學生交流課前掌握的植物生長信息)

  2、一粒小小的種子也是有生命的,聽,它在向我們訴說著自己的夢呢。(板書:夢)(播放學生錄制的課文錄音)

  [點評: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以孩子的童音讀出課文內容,拉進了距離,讓孩子感受到了沒有發(fā)芽的種子的一種稚嫩。]

  3、說說看,你都聽到了些什么?(學生談)

  4、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種子的夢》。(板書補充課題)齊讀課題。

  [點評:以孩子的感興趣的視角切入主題,用孩子富有童趣的聲音作為引導,將學生帶入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看了題目,你想了解些什么?(問題集中在:種子的夢是什么?它為什么要做夢?)在后面的學習中,我們就來一一解答這些問題。

  2、打開書,大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3、檢查預習:

  交流作者資料。

  檢查生字新詞。

  [點評:這一環(huán)節(jié)將會利用多媒體出示文中需要學生認識記憶的生字詞,在出示過程中,用紅色突出易錯筆劃,引起學生注意。]

  4、指讀課文,糾正字音。

  5、全班齊讀。

  [點評:學問,學問,有問才會學,質疑的過程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初讀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

 。ㄈ┥钊雽W習,提升認識:

  1、這是一首兒童詩,讀過之后,你知道種子的夢是什么嗎?(學生概括文章內容:種子夢想自己從播種到發(fā)芽,到開花結實,再到最后不斷繁衍。)

  2、種子夢想了自己最終能夠開花結實繼續(xù)繁衍的生長過程,課文又是怎樣具體描述的呢?再來讀一讀文章。

  3、順勢引導學生分析文章內容:第1-3小節(jié)講述了埋在土中正在生長的種子;在具備一切生長條件下(第4小節(jié)),種子發(fā)芽(第5小節(jié))。隨后開出了鮮艷的花朵(第6-7小節(jié)),最終結實繁衍再生長(第8小節(jié))。

  4、出示種子的生長過程。

  5、剛才我們看到了一粒小小種子的生長過程。有什么感覺?

  [點評:將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有助于學生理解種子的生長過程。談感受,是為了讓學生根據(jù)所看到的形象畫面,初步體會種子生長的艱難。]

  6、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一起感受一下種子生長的歷程。

  7、有了夢想就要去一步步的實現(xiàn)它。種子又是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夢的?在實現(xiàn)夢想的過程中,又發(fā)生了些什么?默讀課文。

  8、交流。(學生談出在種子的生長過程中有努力也有幫助即可。)

  9、既然有努力也有幫助,那我們就來找找看,種子都做出哪些努力?都獲得了哪些幫助?

  10、出示學習要求:小組合作學習,將找到的信息在組內交流互補,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深層含義。

  11、全班交流:

 。1)努力:

  A、對困難的克服。

  找出描寫種子生長過程中代表困難的詞句。(冰冷冰冷、土層的壓力、冰雪的妒忌)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B、自己的付出。

  交流相關詞句。(根須吮吸、沖破、積攢力氣、伸展、擠碎、傾心交付)談談你的體會。

  結合兩部分的努力,說說你的感受。

  (2)幫助:

  種子的生長除了有自己對困難的克服、自己的付出,還要借助許多其他事物的幫助。你找到了哪些?(水分、陽光、蜜蜂、大地)

  12、不難看出,種子的生長是艱難的,要遭遇這么多困難,借助許多力量。那它為什么還會有這樣的夢想呢?

  (因為種子有著自己的追求,有著自己美好的夢想,也有實現(xiàn)夢想的決心,只要有了這些,它就會不斷地努力,直至實現(xiàn)愿望。盡管過程是艱難的,但是它卻毫不畏懼。)

  13、再讀課文,體會作者表達。(配樂)

  14、這也是植物的生長規(guī)律。播種發(fā)芽開花結實繁衍,過程中要有自己努力,還要有其他事物的幫助。雖然會遇到坎坷,但對于美好夢想的追求不變。

  15、有沒有同學也要來談談你的體會?

  [點評:教師小結后,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他們會結合學過的《楓葉如丹》,將植物的生長與人的成長相連。自然抓住文章的難點。在此談出體會,不僅僅是對文章中種子艱難地生長過程,更多的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成長來談。]

  16、小結。

 。ㄋ模┩卣寡由欤

  1、一粒種子竟會有如此遠大的夢想,那你呢?你的夢又是什么呢?

  2、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動筆寫下自己的夢。

  [點評:作者借種子的夢告訴我們要有追求、有夢想,雖然會遇到困難坎坷,但要勇于面對,盡力克服。學生在理解后,將思想內化,說說自己的夢,從而拓展思維,鍛煉表達,也為練筆做了準備。]

  附:

  [柯巖簡介]

  柯巖,女,當代著名詩人,作家。廣東南?h人,滿族。

  1949年開始專業(yè)創(chuàng)作,先后為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專職編劇,中國作家協(xié)會駐會作家。

  柯巖從事多種文學樣式的寫作,三十多年來出版過《最美的畫冊》《相親記》《小迷糊阿姨》《周總理,你在哪里?》《奇異的書簡》、《癌癥≠死亡》《尋找回來的世界》《春的消息》《柯巖作品選》《柯巖兒童詩選》等30部。

  由于柯巖在文學上的成就,她被推選進多種協(xié)會、學會,擔任過許多社會職務。如:中國人民保衛(wèi)兒童委員會全委;中國文聯(lián)全委;中國作家協(xié)會理事、書記處書記;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北京關心青少年教育協(xié)會副會長及諸多刊物惡毒編委及顧問,并被應聘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山東大學等多所高等學院的教授。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本單元的生字、生詞、并能用有關詞語造句。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

  3。 真切的了解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緬懷那些為和平英勇戰(zhàn)斗的英雄們,激發(fā)熱愛和平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同教學目標2。

  三、教學方法

  啟發(fā)點撥、比較分析法。

  四、教學步驟

 。ㄒ唬 激情導入,樂中求學。

  齊唱《二小放牛》,帶學生再次回到硝煙紛飛的戰(zhàn)爭年代,感受那個時代孩子們的生活與感情。

  回憶本組課文,完成學案1題。

 。ǘ 著眼整組,明確目標。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制定復習目標(同教學目標)。(三)整體回顧,知識歸類。

  這組教材有四篇課文,通過學習,我們掌握每篇課文的字詞、內容和中心,完成學案中的'綜合訓練,歸類復習。

 。ㄋ模┓答伋C正,深化提高。

  1。反饋矯正。教師根據(jù)學生復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講解,糾正錯誤,使他們對所學知識形成正確、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閱讀《山里的孩子》完成課后題。

 。ㄎ澹﹩卧〗Y,增強自信。

  本單元四篇課文都是圍繞著“戰(zhàn)爭與和平”這一專題,編排的,學生要在把握每篇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重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針對復習情況予以鼓勵,增強自信。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體會詞語的節(jié)奏。

  2、留心觀察校園生活,體會校園生活的多彩多姿。

  重點:認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積累詞語體會詞語的節(jié)奏,留心觀察校園生活,體會校園生活的多彩多姿。

  第一課時

  一、看圖引入:

  1、學生觀看校園生活的圖,議一議,說說圖上都畫了什么?

  2、說說自己的學校生活經及自己的感受。

  二、學習生字。

  1、借助圖畫讀本課的詞語,畫出生字。

  2、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同桌互相糾正讀音。

  3、檢查讀音,重點讀準“琴”和多音字模。

  4、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流識字經驗。識字方法。

  三、看圖讀詞。

  1、小組合作學習,找一找哪些詞語在圖畫中能找到,再讀一讀。

  2、哪些詞語是圖畫中沒有的?找出來讀一讀。

  3、再次練讀詞語,展示:喜歡讀哪一行就讀哪一行。

  4、比賽讀,看誰讀得最好。

  四、指導書寫

  1、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紅。

  2、教師范寫,學生臨寫:

  胡:左高右低,左右寬乍基本相等。

  戲:左窄右寬,左短右長,又的捺變點。

  鋼;金字旁的`起筆不要超過第二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

  1、自已讀詞語,如有不會的可以向同學請教。

  2、指名讀詞語,看誰讀得準確讀得有感情。

  3、檢查學生認讀詞語的情況。

  二、誦讀詞語

  1、教師范讀。

  2、學生評說老師的范讀,教師提示從以下兩個方面:要邊讀邊想象,讀每個詞語都要讀出一個畫面來。要讀出詞語的韻律來。

  3、學生有滋有味地練讀詞語。指名讀第一行詞語,相機評議,最后齊讀。

  4、自主讀后三行詞語,邊讀邊做動作體會。指名讀,喜歡讀哪行就讀哪行,學生讀后可提問;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為什么喜歡這個詞語?為什么要這樣讀?

  5、男女生比賽讀。

  三、指導寫字。

  1、學生觀察描紅。

  2、教師范寫學生臨寫。

  觀;左窄右寬,左短右長,左邊又字捺變點,右邊見字的“撇”不宜太長,豎彎鉤要舒展開。

  彈:左窄右寬,左右相等長。

  琴:上邊的兩個王字要扁一點,下面的人字要舒展開。

  養(yǎng):中間的豎撇要一筆寫成。

  四、讀讀說說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2-21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教案02-04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03-30

小學語文《麻雀》教案07-24

小學語文的優(yōu)秀教案10-17

小學語文故事教案02-12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04-19

小學語文備課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