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大班教案7篇(精選)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本節(jié)教學活動主要是通過談論"胖和瘦"的話題,引導幼兒探究有關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識。幼兒在知識經驗的碰撞中提高了對健康生活方式的感知和理解,從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鞏固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活動中,幼兒并不是單純地探討"胖和瘦",而是深入了解胖和瘦對身體和生活的影響,并且根據(jù)他們的年齡特點,讓他們自己設計運動計劃表,從而建立起愛護身體、愛惜生命,保持適量運動的觀念。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內容知道太胖和太瘦對健康不利,懂得保持適量運動有利于身體健康。
2.嘗試合作制作運動計劃表,能夠合理安排運動項目。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知道太胖和太瘦對健康不利,保持適量運動有利于身體健康。
活動難點:
制作運動計劃表,能夠合理安排運動項目。
活動準備
1.課件
2.運動計劃表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太胖和太瘦對身體不利
出示圖片,感受胖和瘦對身體和生活的影響
師:在美麗的健康王國里住有一對好朋友,你們看看他們的身材怎么樣?
師:他們一個叫胖胖,一個叫瘦瘦。胖胖和瘦瘦在健康王國里開心嗎?為什么?太胖和太瘦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哪些煩惱呢?
師:太胖和太瘦都不健康,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這么多的煩惱,他們怎么會變成胖子和瘦子的呢?
小結:就像你們說的這樣,胖胖和瘦瘦飲食不合理,而且運動不是太多就是太少,所以一個很胖一個很瘦,有什么辦法讓他們變得健康呢?
二、懂得保持適量運動有利于身體健康
1.了解運動的重要性
師:他們根據(jù)你們的建議調整了飲食,他們每天都有葷有素,非常有營養(yǎng),可是他們還是不舒服,這是怎么回事呢?
師:我們來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吃完飯在做什么?
師:他們應該怎么做?
2.出示一周不同的運動項目圖片
師:胖胖和瘦瘦制定了一張運動計劃表,你們覺得合理嗎?說出你的'理由
師:到了第六天,發(fā)生了什么事?怎么會這樣?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幫胖胖和瘦瘦修改一下計劃表,每天運動多長時間才合適?每天的運動項目是否需要調整?愿意幫助胖胖的小朋友舉手,那么剩下的小朋友來幫助瘦瘦吧。
幼兒交流、討論。
師小結:其實每天1個小時左右的運動時間是最合適的,并且保證在一段時間內身體各個部位都運動到。
三、嘗試制作自己的晨間運動計劃表
1.與生活經驗聯(lián)系,講述自己參加的運動項目
師:胖胖和瘦瘦嚴格按照小朋友們修改的計劃表,身體變得越來健康。我們小朋友們每天運動嗎?幼兒園的晨間鍛煉也是一個小時左右,平時的晨間鍛煉都做哪些運動?運動到身體的哪個部位?
2.小組合作制作班級晨間運動計劃表。
師:我們的運動項目這么豐富呀。我們大班小朋友也來制定一張班級的一周晨間運動計劃表吧。一個小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每天早晨都能做些什么運動,注意喔要把身體每個部位都運動到。商量好后,請組長把它畫下來,一起念一念,做一做。
幼兒按組依次講述,制定的晨間運動計劃表。
3.講評
幼兒介紹自己小組制定的運動計劃表。
師:誰愿來介紹一下你們制定的運動計劃表呢?(可以讓小朋友邊介紹邊來學一學)
師:小朋友都很認真的制定了班級的晨間運動計劃表。那么我們制定的是不是很合理呢?讓我們把它貼到班級里,每天都按計劃去試試吧。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通過談話,以及動手設計表格,來完成活動目標。談話過程中,幼兒之間的互動有情感的交流,也有知識經驗的分享,更有不同觀點的碰撞和提升。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他們希望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被他人接受和認同。他們通過互動,了解太胖或太瘦都是不健康的。最終,自己設計運動表格,了解運動與健康之間的密切關系。
大班教案 篇2
目標:
l 能兩臂側平舉,身體正直地在寬25厘米的紙板上行走。l 在游戲中感受勞動的快樂和秋天豐收的喜悅。
準備
l 場景布置:6個果籃,懸掛的塑料橘子數(shù)量是幼兒人數(shù)的3倍。l 人手兩塊長約30厘米、寬約25厘米的紙板。
l 輕松快樂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過程
l 準備活動
幼兒手拿合成一塊的兩塊紙板,當做方向盤進場。然后隨音樂跟教師做紙板操:上肢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教師自編)
l 幼兒自由玩紙板,嘗試一物多玩。
教師:動物們的水果品嘗會正在準備中,我們小朋友也帶來了許多的水果,告訴大家你帶來的水果是什么?它是什么顏色的?
l 幼兒品嘗自己帶來的水果,感受品嘗帶來的`快樂。
(1) 教師:紙板可好玩啦,請小朋友動腦筋去玩一玩,并把自己的好玩法介紹。
(2) 幼兒自由嘗試用紙板進行游戲。教師啟發(fā)幼兒用不同的身體部位接觸紙板或將紙板進行拼接、疊加后進行鍛煉(托紙板、間隔跳、蹦跳、夾板跳等)。表揚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
l 練習走小路。
(1) 請幼兒按組用紙板鋪成若干條小路,在小路前站成一橫排,教師講解、示范游戲規(guī)則。
教師: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橘子熟了,我們要去果園里摘橘子,但去果園要走小路,不能走到路外面去。我們試試看。
(2) 幼兒自由地在本組小路上循環(huán)走。
(3) 教師幼兒活動情況,個別幼兒示范兩臂側平舉身體正直行走的動作,引導幼兒觀察同伴的手臂、身體的姿態(tài),邊看邊模仿。
(4) 幼兒用正確的動作再次練習走小路。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身體正直、走在紙板上。
(5) 教師游戲。
l 游戲“摘橘子“。
(1) 教師介紹玩法。
教師:我們都學會走小路了,現(xiàn)在我們出發(fā),走到果園后,每人摘一個橘子再走回來,將橘子放在籃子里。然后再去摘橘子。
用提問的方式強調規(guī)則:怎樣走小路?每次摘幾個橘子?
(2) 幼兒玩“摘橘子”游戲.
(3) 讓每個幼兒摸摸橘子,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體驗勞動的快樂和豐收的喜悅.
l 游戲“晴天和雨天”。
(1) 教師發(fā)出“晴天”和“雨天”的信號,幼兒變換動作。晴天,幼兒自由坐在紙板上捶腿、捶臂、轉腰;雨天,幼兒將紙板當作傘頂在頭上。
教師示意幼兒“下雨了”,幼兒頭頂紙板跑離場地,結束活動。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給氣球充氣,知道氣球充了氣就會鼓起來,觀察說出充氣多少與氣球大小的變化。
2.體驗給氣球充氣的樂趣。
3.裝飾氣球,提高了幼兒的審美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氣球、繩子、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以謎語導入
一物真奇怪,胖也快,瘦也快,胖能天上飛,瘦了落下來。
這是什么呀?
二、 幼兒自由探索給氣球充氣
1.幼兒自由操作,觀察氣球的變化。
問:幼兒你想用什么辦法讓氣球鼓起來的?
2.教師出示兩個色彩、形狀相同的氣球,但是一個有氣一個沒氣,引發(fā),對氣球的興趣。
兩個氣球一樣嗎?你們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3. 探索充氣的多少與氣球的大小的變化。
吹氣球時,嘴巴不能撒氣,一口一口的'吹,吹完后要捏緊,不能讓氣漏出來,這樣才能鼓起來,最后把氣球用繩子系起來。
三、自由添畫
1.幼兒自由裝飾氣球。
2.展示作品,講解作品。
活動延伸:
教師帶領幼兒將美化好的氣球裝飾活動室。
活動反思:
這一課我選了常見的氣球,小朋友會很喜歡同時小朋友也會有玩氣球的經驗和方法。這樣互相交流起來容易些。在活動的過程中老師是引導者,給幼兒自由想象和發(fā)展的空間。氣球的一次減少使幼兒有了分享玩具的體驗并感受到分享帶來的快樂。多人合作玩氣球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受伙伴合作帶來的快樂,激發(fā)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氣球是易爆的這點要向幼兒說明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注意一下。在這里幼兒可能不太理解分享和合作的意義。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經常給幼兒提供分享和合作的機會讓幼兒進一步理解其意義。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球體和圓柱體,感受它們的基本特征及不同點。
2、尋找生活中與球體和圓柱體相似的物體,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數(shù)學》。教師用皮球一個,大圓形紙片一張,大圓柱體積木一塊。幼兒用圓形紙片、皮球、乒乓球、圓柱體積木、紙棒等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認識球體。
教師出示皮球和圓形紙片,提問:它們一樣嗎?哪兒不一樣?
教師有意轉動皮球與紙片,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紙片從有的方向看是扁的,皮球無論從什么方向看都是圓的。為每位幼兒提供圓形紙片和乒乓球,讓幼兒自由操作玩弄,感受乒乓球可以向各個方向滾動,圓紙片不可以。
師幼共同小結:乒乓球、皮球、排球等都是球體。不管是從哪邊看都是圓的,不管往什么方向推都能滾動的.物體叫球體。
2、認識圓柱體。
教師出示圓柱體積木,提問:它是球體嗎?為什么?
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它不是從任何方向看都是圓的。再請每位幼兒都取一個圓柱體積木進行滾動,發(fā)現(xiàn)它只能向一個方向滾動,不是往什么方向都能滾動,因此得出結論:它不是球體。引導幼兒觀察,并感知了解圓柱體上下兩個面都是圓形,并且是一樣大小的。
師幼共同小結:上下一樣粗、上下兩個面是一樣大的圓形的物體叫圓柱體。教師演示圓柱體橫、豎不同的擺放形式,引導幼兒感受不同擺放狀態(tài)下的圓柱體。
3、找一找。
請幼兒找找教室內以及幼兒園的建筑,哪兒有球體、哪兒有圓柱體。
幼兒使用《小朋友的書·數(shù)學》第17頁"球體和圓柱體",按要求練習,進一步熟悉與鞏固球體和圓柱體的特征。
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新《綱要》指出:藝術是“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讓“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鞓泛屯纯嗍呛⒆幼罨咀钤嫉那楦校彩侨粘I钪薪洺w驗到的情感,因此讓孩子大膽表現(xiàn)這些情感,可以激發(fā)孩子情感上的內在體驗,提高表現(xiàn)和表達情感能力。然而,由于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他們在表現(xiàn)方式上往往非常單一(多從內容上進行表現(xiàn)),為此,教師適時提供支架(欣賞藝術家的同主題作品),引導幼兒拓展視野,感受藝術作品中內容。形式(主要是形。色和線條)這因素與情感表達的關系,同時通過對這些藝術品的凝神觀照和解讀,來識別情感,產生共鳴,加深對各種感受的體察,獲得審美享受和情感的陶冶。本次活動試度選取一個新的角度,從對音樂的感受入手,切入情感的主題,再引導他們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音樂帶給他們的感受,最后欣賞藝術家同主題的名畫幫助孩子來拓展視野,獲得情感上的共鳴,使幼兒在各種藝術感受和通道之間建立有效的聯(lián)系。
活動目標:
。、能大膽表現(xiàn)快樂或難受的情感,提高表現(xiàn)情感的能力
2、引導幼兒欣賞名畫“哈里昆狂歡節(jié)”“哭泣的女人”,感受作品所表現(xiàn)的不同情感,初步體驗作品不同表現(xiàn)方式。
活動準備:名曲:巴哈的“舞樂組曲”及“雅克的迦可琳眼淚”名畫:米羅的“哈里昆狂歡節(jié)”畢加索的“哭泣的女人”色卡紙,水粉顏料等作畫工具
活動步驟:
。、音樂導入
。帷⑿蕾p巴哈的“舞樂組曲”:你聽了這首曲子感覺怎樣?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什么時候也覺得很快樂?你快樂的時候最想干什么?
。、欣賞巴哈的“雅克的'迦可琳眼淚”:這首曲子聽上去感覺怎樣?為什么?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什么時候覺得很難受?為什么覺得難受?你難受的時候最想干什么?(這個環(huán)節(jié)首先引導幼兒靜靜地傾聽音樂,體驗作品傳遞的情感,其次啟發(fā)幼兒聯(lián)系已有經驗,自由交談自己快樂或難受的事及感受,這樣不僅讓孩子進一步加深對這類情感的體驗,同時為下面的自由表現(xiàn)作好鋪墊)
。、分組自由表現(xiàn):你能把你的快樂或難受畫下來告訴大家嗎?
a、分成二組讓幼兒自由選擇畫快樂還是難受(二組有適當?shù)姆指簦?/p>
b、在幼兒作畫時反復播放相應的音樂
c、引導幼兒說說想怎樣畫快樂或難受(教師適當引導幼兒將要表現(xiàn)的內容和所用的方法進行初步的設想,這樣使孩子在表象與直接作畫這兩個在難度上有一定落差的活動之間設置一個較為和緩的過渡)
d、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
。场⒆髌氛故,交流:他評:你從哪兒看出他畫的是快樂的或難受的(教師及時捕捉孩子好的經驗,適時從孩子的已經經驗中提升新的經驗:如有孩子關注到了顏色的,或線條的等)
4、名畫欣賞:出示作品:想不想看看畫家叔叔是怎樣來畫快樂或難受的(借助名畫,使幼兒的新舊經驗產生沖突)猜一猜哪幅畫畫家叔叔表現(xiàn)是快樂的,哪幅畫畫家叔叔是表現(xiàn)難受的,為什么?(孩子對藝術作品有一種良好的直覺,他們往往能較為準確地把握作品的基本情緒情感。讓孩子說一說自己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有助于他們對自己的直覺加以注意和反思。)(在孩子回答為什么時,老師首先捕捉孩子中出現(xiàn)的閃光點,同時通過輔助提問幫助幼兒感受藝術作品的表現(xiàn)方式:你在畫上看到了什么?這幅畫中用的最多的是什么顏色?這種顏色你有什么感覺?這幅畫和你平?吹降漠嬘惺裁床灰粯?看到這樣的線條你感覺怎么樣?模仿畫一下這些線條?)
。怠⒑现凸摹拔铇方M曲”跳起歡樂舞。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隨音樂、邊唱歌邊拍出身體各部位。
2、根據(jù)歌詞的變化,在前奏速度的提示下,準確地做出相應動作。
3、與同伴友好地結伴做律動,相互拍身體各個部位時,應注意控制力度。
活動過程:
1、“拍身體”游戲
(1)幼兒聽教師口令迅速指出身體相應部位。
。2)先請幼兒講述動作順序及應拍身體哪些部位,然后邊念歌詞,邊拍出身體相應的各部位。
。3)幼兒隨音樂拍出身體相應的各部位。
2、隨音樂做律動
。1)請幼兒用較慢的'速度邊唱邊拍出身體相應部位。
。2)引導幼兒根據(jù)前奏速度提示,逐漸加快或放慢歌曲的速度,并準確地拍出身體相應部分。
3、創(chuàng)編動作
。1)
教師提問:除了拍頭發(fā)、肩膀、膝蓋、腳,還可以拍身體的什么部位呢?啟發(fā)幼兒拍出身體的其他部位,如耳朵、肚子、大腿等。提醒幼兒要按照身體各部分的順序性,要求幼兒邊做邊唱,做與唱要協(xié)調。
附歌:1=C
5654|345—|234—|345—|
頭發(fā)肩膀膝蓋腳,膝蓋腳,膝蓋腳,
5654|345—|2255|331—|
頭發(fā)肩膀膝蓋腳,眼睛耳朵鼻子嘴。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探討各種旋轉玩具的玩法及旋轉原因。
2、學習比較觀察的方法。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旋轉玩具
2、硬幣人手一個。
3、有見過生活中能旋轉的物品,有一些經驗準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T:小朋友們,你們平時在生活中有見過會旋轉的東西嗎?
2、幼兒回答。
二、探討各種能旋轉東西旋轉原因。
(1)讓硬幣旋轉。
1、T:小朋友們,現(xiàn)在在我們的手上都有一枚硬幣,那么你能讓你手上的硬幣旋轉起來嗎?請你在桌子上嘗試用各種方法旋轉硬幣。
2、幼兒嘗試。
3、T:你是用什么方法讓硬幣旋轉起來的呢?(用嘴吹、用手擰、手指彈)
4、教師總結:有的小朋友是用嘴吹,有的小朋友是用手擰,還有的小朋友是用手指彈讓硬幣旋轉起來的。
(2)和幼兒探索各種能旋轉的玩具的玩法。
1、T:我們小朋友還帶來了好多的能旋轉的玩具,那么你們帶來的`玩具是怎么旋轉起來的呢?
2、T: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讓它們旋轉的?
T:還可以有什么別的方法讓他們旋轉嗎?
3、T:現(xiàn)在先請小朋友向自己組上的小朋友來介紹下自己帶來的玩具的玩法。
4、請幼兒輪流上來介紹自己的玩法。
5、T:你帶來的這些旋轉玩具的玩法都一樣嗎?
T:有哪些不一樣的玩法呢?
6、幼兒自己介紹。
(3)和幼兒一起討論物品旋轉的原因。
1、T:小朋友們,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硬幣可以旋轉的,帶來的玩具可以旋轉的,那么請小朋友們來找一找在我們的教室中有什么東西是可以旋轉的嗎?
2、幼兒回答。
3、T:那么為什么有的東西能夠旋轉,有的東西不能夠旋轉呢?
4、T:為什么有的東西旋轉的時間長,有的東西旋轉的時間短呢?
5、T: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能旋轉的東西有什么共同點呢?(圓的、可以立起來轉的、有輪子的、有齒輪的等等)。
三、活動結束。
T:剛才和小朋友們發(fā)現(xiàn)了旋轉東西的秘密,回家后小朋友再找找還有什么能旋轉的?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經典)07-30
(經典)大班教案07-29
大班教案(精選)08-19
(經典)大班教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