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常用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理解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不同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表達的思想酌情。
3.學習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特點。
教學方法:自讀自悟、觀、讀、想、寫四結合。
學生學習方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使用媒體:課件《三峽風光》或教學圖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1.學生交流利用從網絡上或圖書館等到地方搜集、整理的長江三峽的有關資料。
2.長江,養(yǎng)育了炎黃子孫,滋潤著華夏兒女的心田。長江三峽,那里群山聳立,雄奇壯麗,就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圈。今天,讓我們走進三峽,共同領略三峽之秋的神韻。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質疑問難。
1.提示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想一想,有何收獲,遇到了什么問題。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交流。
。1)談收獲。
。2)質疑問難。
學生自由談,對于提問有價值的學生進行表揚,同時找出有代表性的問題。
三、再讀,深入理解。
1.提出要求:讀全文,選最喜歡的'部分自學,在書上圈圈、劃劃、注注,想一想應該怎樣讀。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4.全班交流。
采用"小先生"講課法:小組代表到臺前匯報自學成果,其他學生補充,評比朗讀情況。教師適時點撥,出示課件。
學生發(fā)言可抓住以下要點:
。1)總寫三峽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點。通過橘樹、柚樹的葉子、果實來表現(xiàn)成熟的秋景。
。2)早晨景色,突出了清新和明麗。從晨露閃亮到露水漸逝,再到一片明麗,讀者在感受變化時心情似乎也一片明朗。
。3)中午的景色,表現(xiàn)了熱烈的特點。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長江化作一條巨蟒,咆哮奔騰、呼嘯而去,所過之處,一片金黃。
。4)黃昏景色,抓住了平靜的特點。倒影林立的長江仿佛變成了一條靜靜流淌的小溪,溫柔可愛。
。5)在寫夜景時,作者用兩個自然段的筆墨,描繪了一幅靜謐而神的圖畫。從入夜時的沉沉入睡到圓月高懸時的恍入夢境。漁火、燈光、光暈、汽笛,有光有聲;月光、山影,有黑有白。再加上比喻手法的運用,呈現(xiàn)出一幅大寫意的三峽夜景圖。
四、朗讀比賽。
可采用推薦、指導、教師參與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參與朗讀,加上及時的評價,使學生在有感情(表情)的朗讀中再次感受三峽之秋的神韻。
教學小結:
1.本節(jié)課開始時提出的問題,你懂了嗎?
2.三峽,以它那迷人的風光吸引著無數(shù)中外來賓,而三峽工程又會給三峽帶來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課下展開調查,并相互交流。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有表達的興趣和自信,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
2、用普通話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態(tài)度自然大方。
3、認真聽別人講話,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教師:了解學生暑假生活情況,準備本課掛圖。
學生:回憶自己的暑假生活,可先對家人講一講。
教材簡析
讓學生回顧自己在暑假生活中感興趣的一件事情,并講給同學聽。在這里,“感興趣”涵蓋的面應寬泛,只要是自己想說的事都可以。如果學生沒有話題,教師要隨機應變,可以結合插圖,聯(lián)系生活,啟發(fā)學生說話。諸如看電影電視、旅游觀光、玩游戲、上網查資料、學游泳、跟爸爸媽媽干活、唱歌跳舞、讀書做作業(yè)等。
認真聽別人講話,同時把要講的話說得清楚、明白,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教學思考與設計(參考)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度過了第一個暑假,你有什么感受?你對哪些事感興趣?講給小伙伴聽,好嗎?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我”的暑假生活。
二、師生交流
看看插圖,圖上畫了什么?你做過這些事情嗎?是怎么做的?還做過其他的事嗎?
三、學生交流
1、把你的感受講給小伙伴聽聽,可以互相提提意見。
2、分組交流。
四、全班交流
1、各組推選代表到班上交流。
2、評一評。
3、選出今天的“明星”。
五、總結
聽了同學的發(fā)言,你認為誰的暑假生活過得有意義?為什么?
反思一
成功之處:
本節(jié)課,學生說的欲望非常高,聽的同學也十分認真,課堂氣氛空前高漲,達到了我意想中的效果。通過這次口語交際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讓學生明白怎樣的生活才是快樂而有意義的。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的感受頗深:
第一,設置“語境”,讓學生有話可說。這節(jié)課的引入,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出示小朋友看電影電視、旅游觀光、玩游戲、上網查資料、學游泳、跟爸爸媽媽干活、唱歌跳舞、讀書做作業(yè)的情景。從而拓寬了學生的思路,調動了學生生活積累,激發(fā)了學生的欲望。
第二,多向互動,發(fā)展學生的“語技”。口語交際課是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在交換思想、看法、意見時進行的心與心的對話。本堂課,做到了真正的互動,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多層次的交際,使學生真正進入角色,進入生活,提高了學生的交際能力。
第三,準確及時的評價,體驗到語言的魅力,獲得身心愉悅和審美感受,激發(fā)了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不足之處:應該嚴格遵守“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這一要求進行,教師在教學中只扮演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學生能回答的,教師一定不能代為回答,一定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做教學的主人。
反思二
13日上午的三年級教材網絡培訓一結束,我照瓢畫葫蘆,根據(jù)培訓視頻的一點提示——多學生多當眾展示的機會,在三(2)班上了一堂口語交際課《我的暑假生活》。
我的心中大致有個模板,但時間倉促,更多的是臨場發(fā)揮。開學以來,我本持著讓孩子清楚自己要學什么的教學理念,一打開課件,出示"口語交際——我的暑假生活"這幾個藝術大字,我便發(fā)問:"什么是口語交際?"
令我驚訝的是,班上大多數(shù)學生不知什么是口語交際,上口語交際的形式是什么,經過分層引導,先讓學生理解"口語"的概念,再說說"交際"的大意,學生們才漸漸明朗起來。
對于這一部分臨場發(fā)揮的教學設計,我心里挺高興的,洪瑩老師對我說,一堂課不要求講的多,一課有一得,就足矣。在這堂課,孩子們至少知道了口語交際是什么,上口語交際的目的是什么。因為我一直給我教的孩子灌輸"學習語文就是聽說讀寫"的概念,口語交際就是"說"的這一部分。上口語交際要會說,還要說得好,別人說的時候,我們還要會傾聽,也就是"聽",會"說"不"聽",會"聽"不會"說"都不能算是學好了語文。
明確了我們"說"的主題后,我讓學生開始討論,這也是落實了"對話式教學"。以前我只知討論就是討論,不知討論的重要性和好處,所以也不十分重視。經過暑假培訓,明確了學生討論也可以等于"對話式教學",我在我的每堂課都充分讓學生討論,美名其曰"思維火花的碰撞。"
另外,從討論這一點教學設計我也學了點經驗,要讓學生對自己的同伴有話可說,設計討論話題時斷不能是"一望而知"的,要"知意而口不能言"的問題,心中所想但只知冰山半角,通過和同伴的交流,心中答案能呼之欲出的,這才是有效的討論。否則,我們的課堂上很可能出現(xiàn)學生聊天的現(xiàn)象。
充分討論過后,我請班上口語表達較好的兩位學生登臺展現(xiàn)。這不是故意偏袒,而是我們的口語交際課堂才剛剛起步,我尋思著要給這群剛剛起步的孩子們找個好榜樣,有個合格的模仿對象。登臺的兩位同學雖略有羞澀,但也算大大方方,雖然說展現(xiàn)內容有些瑣碎,但我的目標是能將意思說清楚就足矣,至于怎樣才能說得好,來日方長,慢慢訓練。
兩位學生講的均是沙漠之旅,引起了我們極大的興趣。第一位學生說完,坐在臺下的我舉起了手,接二連三地問了好幾個問題。其實我是在向孩子們示范,待別人說完后,我們是可以舉手追問的,但不可以沒說完就插嘴,這是不禮貌的表現(xiàn)。第二位學生登場,學生們紛紛效仿,對上臺的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什么沙漠里的泳池長什么樣,駱駝吃仙人掌會不會被刺傷等等,一時課堂好不熱鬧。
最后五分鐘,我總結了這堂課學習到的內容,在黑板上板書下學會表達、學會傾聽、學會提問。
通過這次口語交際課,學生們初步了解了口語交際的上課規(guī)則,也讓他們的表達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傾聽能力得到展現(xiàn),提問能力得到提升。我將在接下來的三次口語交際課中,精心備課,砥礪前行,真正地將課堂還給學生。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預設目標:
1、整體感知閏土是個聰明、能干、活潑可愛又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
2、學習作者對閏土的外貌描寫,感知語言的表達力度,體會閏土的健康和可愛,嘗試仿寫。
3、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學習描寫閏土外貌的片段和第一畫面——看瓜刺猹的片段,了解閏土不僅是個健康、純樸的農村少年,而且非常的勇敢,在作者的心中完全是一個小英雄的形象。
教學重點:學習描寫閏土外貌的片段和第一畫面——看瓜刺猹的片段,了解閏土是個健康、純樸、勇敢的農村少年。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對閏土的外貌描寫,感知語言的表達力度,體會閏土的健康和可愛。
體會“深藍的天空中……的西瓜”的景致描寫蘊涵著作者對閏土生活的廣闊天地的向往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看詞語,想畫面。
“媽媽”“雪”“朋友”
這些畫面和畫面背后的事情都不是發(fā)生在昨天,為什么你們會這么記憶猶新呢?
2、有一位朋友在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xiāng)時也像你們一樣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兒時的伙伴,當母親和他提起這位朋友時,他的腦里就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畫面。(出示課文插圖)
靜靜地音樂聲中聽老師講述閏土刺查的故事。說說聽了故事之后的感受。
他就是魯迅小說《故鄉(xiāng)》中的主人公——閏土。
二、整體感知課文。
。ㄒ唬┠阆胝J識這位少年嗎?細細地讀讀課文。
輔助閱讀:
1、注意文中生僻的字詞,能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意思。(其間、仿佛、素、如許、單、無端)
2、填填你讀課文后對閏土的認識:()的少年閏土,還能說說理由;
3、文中還有一個“我”,這“我”又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ǘ⿲W生反饋交流。(板書學生對閏土和“我”的認識。)
三、提出問題,互釋疑點,保留問題。
魯迅的文章語言精辟,同學們在初讀課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請大家快速讀讀課文,找一找,做好記號。先由四人小組長組織,進行組內交流,再把你們解決不了的寫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夠相互解決一部分。
1、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2、 反饋交流,部分問題存疑。教師從學生的問題中了解學生的關注點和疑問點。
四、學習閏土的外貌。
方案一:由學生問題進入第一自然段教學。
方案二: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問題,組織后提出疑問:不知你們是否有這樣的疑問,三十年過去了,作者回憶起美好的故鄉(xiāng),就想到了閏土。
1、請同學們找一找二人初次見面時閏土是怎樣的形象。
2、指名讀,同學們仔細聽,聽完后說說閏土的形象有什么樣的特點。
。ǹ闯鲩c土是一個純樸、活潑的孩子)
3、老師給大家捎來一頂紹興的'小氈帽,我們找個小朋友戴一戴。仔細觀察,戴上氈帽的小朋友像閏土嗎?
區(qū)分紫色——又白又嫩,體會閏土的健康。
4、 抓住重點詞,親切地朗讀這句話。
閏土是一個健康的孩子,形象非常可,可惜課文中沒有寫到“我”是怎樣的一種形象。再讀讀課文,你們能不能根據(jù)閏土的形象特點來想象一下“我”會有怎樣的形象?注意:要有想象力,但要有根據(jù),合乎邏輯。
5、 學習作者對閏土外貌的描寫,將大家對“我”的設想用幾句話寫一寫。
6、 反饋交流,師生評價。
7、小結:同學們的想象力很豐富。這樣想的緣由,我們到下節(jié)課可以繼續(xù)研究。
五、教學第一段畫面:
正是這不同于我的外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讓我最記憶猶新的則是看瓜刺猹的閏土。
(一)輕輕地讀讀這段話,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ǘ┓答伣涣,體味提升。
1、第一句教學:
。1)指名讀第一句。同桌互讀,并且把認為讀得好的同桌推薦給大家。再請這些同學齊讀。學生評價。學習讀。
。2)教師點播:在閏土奔馳在一望無際的海邊時,我在哪里?試想,每每回憶起這幅畫面時,我的心中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3)深情地讀讀這段話,把這幅畫面,把這個小英雄深深刻在腦中。
2、第二句教學:
(1)刺猹——閏土不僅健康可愛,還非常勇敢,看插圖中的少年分明是一個小英雄。
。2)不同形式的體味朗讀,鼓勵生生之間的評價與賞識。
。3)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腦中了?閉上眼睛,再把這個形象回味一下:“其間……”
六、小結、導讀。
這樣兩個外貌、身份都截然不同的孩子,卻成了難舍難分的朋友。老師建議大家課外好好地去讀一讀魯迅寫的《故鄉(xiāng)》,讀了以后你會對他們有更全面的了解。然后再細細地讀讀課文《少年閏土》,你一定會有新發(fā)現(xiàn)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3、能寫一段“我”的外貌描寫。
4、了解閏土是個活潑可愛、聰明能干、見識豐富的農村少年。
教學難點:理解“他們不知道……四角的天空!
教學重點:朗讀說話訓練;“我”的外貌描寫。
教學過程:
一、學生確定學習方向、內容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5 自然段,同學們,看看課后習題,這節(jié)課我們該研究什么問題?
生:……
師: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來研究這些問題。
二、學習6-10自然段
1、自由讀6-10自然段,想想我了解到什么?(從閏土身上體會到什么?)
。、學生回答。
。场㈦S機出示:
!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① 稀奇的事是指什么事?
(板書: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看跳魚兒)
師:這稀奇的事也就是——少見的事,有吸引力的事。(板書:有吸引力)
4、選擇你自己覺得最稀奇的一件事讀一讀,把它讀得有吸引力。
。、學生朗讀,評價。
6、師:同學們大部分選擇了“雪地捕鳥”、“看瓜刺猹”這兩件事來讀,都覺得這兩件事有趣、稀奇。準備一下,能否從這兩件事中選一件,像閏土一樣說給別人聽?等會兒,老師來當魯迅。
。贰W生準備。
。浮⒄f話練習。
、傺┑夭而B
師:閏土啊,你能不能幫我捕鳥呀,鳥兒可好玩啦!
生:……
師:那么你們是怎樣捕鳥的?
生:……
②看瓜刺猹
生:“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師:“管什么呢?”
生:“要管的是獾豬,刺猬,猹!
師:“怎么管?”
生:“月亮地下,……輕輕地走去……”
師:“然后呢?”
生:“走到了,……反從胯下竄了。”
師:“想不到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真新鮮,真稀奇!”
。埂倪@幾件事中,你能體會閏土是位怎樣的農家少年?(見識豐富見多識廣眼界廣闊)
。保、朗讀
閏土地聰明、能干、見多識廣,你們對他佩服嗎?魯迅也從心底
里羨慕、佩服閏土,通過朗讀表示出來。
二、再讀16小節(jié),突破難點
。、閏土能干、見多識廣,我和朋友們又是怎樣的呢?再讀讀16自然段,想想讀懂了什么?
。、出示句子:
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四角的天空。
①句子中你有哪些地方不懂?
②“他們和我”指誰?“四角的天空”指什么?
、鄢鍪荆洪c土在海邊時,我和我的朋友看不見____________;
看不見______________;看不見_______________,只看見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的井底之蛙。
三、展開想象,寫寫“我”的外貌
。薄ⅰ拔摇焙烷c土除了身份、經歷不同,還有哪些方面不同?(外貌不同)
。、“我”的外貌怎樣?(出示描寫閏土外貌的句子)展開合理想象寫下來。
。、學生練寫。
。础⑦x擇一位同學互相交流。
。怠⒃u講,修改自己寫的句子。
四、課外延伸
。薄⒑髞,閏土走了,那么“我”和閏土所建立起來的友誼還能持續(xù)下去嗎?“我”和他還會見面嗎?會的,確實見面了,在三十年后。
。病⒊鍪荆
一眼就認出走進來的人,灰黃的皮膚,尖長的臉,又腫又紅的眼睛配著一張毫無生氣的臉,他就是閏土。
。、想不想知道閏土變化的原因,課外去讀一讀小說《故鄉(xiāng)》。
板書:
閏土 “我”
農家少年 少爺
外貌 ?
雪地捕鳥
經歷 海邊拾貝 四角天空
看瓜刺猹
看跳魚兒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三個字。認識2個筆畫“ 、 ”和3個偏旁“山、木、 ”。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按一定順序觀察畫面,理解詞語和句子,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
教學準備
掛圖、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三個字。認識2個筆畫“ 、 ”和3個偏旁“山、木、 ”。
二、教學重點:按一定順序觀察畫面,理解詞語和句子。
三、教學難點: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
四、教學過程:
。ㄒ唬、看圖,揭示課題
1、一邊看圖,一邊聽音樂。
2、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感受?(引導學生結合圖上的內容談體會)
3、出示課題,生齊讀。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幫助正音。
3、自由讀后,開展朗讀競賽。
4、當小老師帶讀。
。ㄈ⒃僮x課文,理解課文
1、讀了詩歌,我們讀了課文知道江南很美,誰能說一說?
(1)結合看圖,理解“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是江南水鄉(xiāng)的交通工具。
(2)看圖理解樹木密的“密”指一棵挨著一棵,而且樹木特別密又特別綠。
。3)指出圖中的禾苗。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或句子。
引導學生理解“江南魚米鄉(xiāng)”。課文哪個地方講到魚兒?(魚兒游)哪個地方告訴我們這兒稻米多,稻米香?(禾苗綠油油)
師:江南一帶小魚多,河里有許多魚蝦,那里還種了許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帶叫做“魚米鄉(xiāng)”。因為江南魚米鄉(xiāng)很美,就像一幅畫。所以說小小竹排就像在畫中游。
。ㄋ模、朗讀、背誦
1、朗讀課文,感受江南水鄉(xiāng)的美。
2、請學生朗讀。先個人讀,再小組讀,最后全班伴隨音樂朗讀。
3、看圖試著背誦。
六、作業(yè)布置:回家畫四季。
七、板書設計:草芽 彎彎
荷葉 尖尖
谷穗 圓圓
八、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按一定順序觀察畫面,理解詞語和句子。
三、教學難點:,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哪個小朋友愿意把課文背給大家聽?
。ǘ、激發(fā)想象,豐富情感
1、一邊聽音樂,一邊聽老師朗讀課文,想象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麗景色。
2、說說你自己查到的資料。
(三)、復習鞏固生字詞
1、不帶拼音的詞,學生認讀。
2、顯示紅色的生字,學生記憶生字的.字形。
3、出示課后“我會讀”的詞卡讓學生認讀,自由讀,再同桌互相考一考。
4、做“漢字開花”游戲:一個花瓶上插著一些花,告訴小朋友,每一朵花可以開出一個詞語。一小組為單位進行開花競賽,比一比哪一組開的花多。
。ㄋ模⒕毩曈谩癆BB的什么”說詞語,幫助學生積累詞匯
綠油油的小草 白茫茫的霧 黑糊糊的小屋 亮晶晶的星星 金燦燦的太陽
。ㄎ澹⒅笇鴮
1、出示“日”,先讓學生跟老師書空,認識新的筆畫橫折鉤,再仔細觀察,說說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中”先引導學生學會尋找壓線筆,再跟老師一起書空,認識新的筆畫“ ”。然后學生書寫一個。
3、“口”由學生自己觀察后書寫。
。、練習
1、有感情背誦課文。
2、照樣子說幾個字。
游 江 ( 河 ) ( 清 )
唱 響 ( ) ( )
樹 ( ) ( ) ( )
六、作業(yè)布置:回家畫四季。
七、板書設計:草芽 彎彎
荷葉 尖尖
谷穗 圓圓
八、課后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 教材分析
《灰椋鳥》是蘇教版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是一篇散文,描繪了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鳥兒的喜愛和對林場工人辛勤勞動的敬仰之情。第二段是課文的重點,對灰椋鳥的歸林及它們入林后落下飛起,起舞爭鳴的景象,作者觀察細致,描述生動形象。要引導學生讀通讀懂有關語句,進而體會這些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 觸摸灰椋鳥歸林時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 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三.教學重點:
1.從描寫“灰椋鳥歸林時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受到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2.在品味“樹林是鳥的樂園”的同時完成語言的內化和積累。
四 .教學思路設計
針對本教材的特點,可采用教師稍加點拔,學生主動自學的“導學式”教學方法。通過一系列教師精心設計的語言文字的訓練,引導學生體會并理解課文的內容。訓練的同時,注意情境教學的設計,使學生在有形的訓練之中無形地入情、入境、用情……最終獲得知識。
。ㄒ唬┙谭ǎ
1.以讀代講法。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變教師的講為學生的練,而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唯有多讀,才能理解,才會運用,才能潛移默化地將范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2.品析詞句法。本課重在品析灰椋鳥歸林和入林的詞句。所以,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緊扣場面的壯觀和喧鬧,品析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詞語的比較、句式的推敲、結構的解悟、情感的體會等等品賞評議,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品評之后的積累,就是消化了的吸收,避免了生吞活剝。
。ǘ⿲W法:
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重點指導學生用推敲重點詞句、朗讀體會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以學生自學為主,努力使學生自覺地獲取知識,掌握學法,使學生在自身的語言活動中提高閱讀能力。學習過程中,注意指導學生邊讀邊想邊批注,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1.引導批注閱讀。學生通過有感而發(fā),有疑而注,有得而寫,滿足了個體學習的需要,促進個性品質的發(fā)展,不失為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的有效方法。在教學第四、五自然段時,分別讓學生自讀這一自然段,你從那些句子感受到灰椋鳥歸林的場面壯觀?寫下自己的.感受。以及你最喜歡描寫灰椋鳥的語句,寫下自己的體會。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各自的認識和理解。通過批注閱讀,學生既認識了歸林場面的壯觀,又感受到了入林后的喧鬧熱烈的場面以及鳥兒的可愛。
2.提煉生活,豐富想象,是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對話的保證。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表述可以適當點撥,逐步內化語言,豐富語言。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在努力實踐著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也是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如在讓學生理解“傾訴、呼喚、應和”這部分內容時,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一只灰椋鳥,想象自己會傾訴、呼喚、應和些什么,學生眾說紛紜。這里,教師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實現(xiàn)了個性化閱讀。
3.設計開放問題。閱讀既然是一種個性化的解讀過程,那么,學生自然可以依據(jù)自己的“閱讀期待”,對課文產生認同、共鳴,或進行質疑、批判。所以,在課文問題設計上,應摒棄強調“答案惟一性”的限定性問題,多設置一些能促進學生多向思維、個性思考的開放性問題,為學生馳騁思維、放飛思想、張揚個性提供廣闊的時空。如在教學第五自然段時,設計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描寫灰椋鳥入林后自己喜歡的語句;教學第六自然段時,設計讓學生讀了作者的感想之后,說說你讀了之后的感想;這樣富有彈性的、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學生根據(jù)自身的認識和體驗,可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作出闡述。
4.倡導學生自主評價
教師應鼓勵學生自己提出評價,同時教師和其他學生給予熱心反饋,使這種自我評價更為客觀,更符合實際,從而提高評價的積極效果。如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可以這樣倡導學生自我評價:“你聽出壯觀的氣勢來了嗎?你有信心比他讀得更好嗎?”教師這樣引導著,學生進行評價,這個朗讀評價過程教師始終讓學生當自己的評委,教師僅在引導,教師在和學生作平等的交流,在這種和諧的心理環(huán)境下,學生是自己的老師。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句;培養(yǎng)學生默讀課文、質疑、合作解疑的能力。
4、教育學生懂得保護大自然,增強環(huán)保意識。
5、讓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重點·難點
1、學習生字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2、教育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聯(lián)系生活,引入課題
同學們,當你在公園、車站等公共場所,吃完帶皮、帶核的食物后,你是怎么做的?今天我們一塊兒來學習
第21課——《清澈的湖水》,看看課文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板書課題《清澈的湖水》。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
要求:
①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
、诠串嬌帧⑿略~,多讀幾遍。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字音。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采取指讀、齊讀的方式。注意讀準翹舌音“澈”,“卷”在本
課讀juǎn,不要讀成“juàn”波:讀音是“bō”不要讀成“bē”或“pō”。。
。ㄈ┠x課文
要求:把讀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和學習小組的同學討論,如果本組解決不了,提出來在班上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指導。
課文敘述了小潔跟隨爸爸媽媽出去游玩,被湖里美麗的景色所吸引,不忍心將面包紙扔進清澈的湖水里。當她正陶醉在這美麗的景色之中時,一個小男孩把香蕉皮扔進水里,小潔對這種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非常不滿。最后當船*岸時,小潔把面包紙扔進垃圾箱里。選編本文,意在加強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教育學生要像小潔一樣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增強環(huán)保意識。
(四)理解課文,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1、抓住景物特點,讀中體會景物的美。
(1)自讀課文,用“____”畫出文中描寫景物優(yōu)美的句子,以小組為單位先讀一讀自己勾畫的句子,結合重點詞句,再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景色怎么美。
。2)全班交流。
下面這些句子非常形象、生動,突出了景物的特點:
①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這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五角、石兔,好像正在賽跑呢。
。o止不動的山石仿佛成了一只只活潑可愛的小動物,非常有意思。)
、谒X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自由自在,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多美呀。
③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游人表演呢!
(魚兒和游人嬉戲、玩耍,給游人帶來了歡樂。)
。3)指導朗讀,可采取指讀、范讀等方式,讀出景色的美。
2、抓住文中表現(xiàn)小潔神態(tài)變化的詞句,體會她的心理變化。
。1)用“﹏﹏”畫出表現(xiàn)小潔神態(tài)變化的句子,說一說她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2)交流:先讀句子,然后談體會。
(3)小結:小潔先是沉浸在美麗的景色之中,當潔凈的湖水被破壞后,她感到“不滿”,最后看到垃圾箱,她“眼睛一亮”,這一神態(tài)變化反映了小潔愛護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心理。
(4)指導朗讀,要讀出這種心理變化。
。ㄎ澹├首x全文,深化教育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說說小潔跨上岸,四處張望什么;假如你是小潔,會對亂扔香蕉皮的小孩說些什么?
第二課時
。ㄒ唬┲缸x全文,談感受
學了課文之后,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說給小組同學聽。
(二)進行識字、寫字教學,讀寫詞語
注意指導寫好下列生字:
澈:要注意中間部分是“育”,不要寫成“盲”。
波:可與“潑”比較音和字形。
丟:第一筆是橫撇,下面是“去”字。
幻:注意左邊是“幺”,不要寫成“纟”,右邊不要寫成‘力”。
覺:上邊是“”,不要寫成“”。
演:右邊中間不要丟短橫,下邊是“由、八”。
賞:上邊是“]”,不能寫成“”。
賽:中間部分筆順是:。
丟:第一筆是橫撇,下面是“去”字。
(三)完成課后第3課
可以兩人一組,進行對話表演,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ㄋ模⿺U展練習
1、你家周圍的環(huán)境怎樣?如何勸說你的家人和鄰居自覺保護環(huán)境?
2、列舉一些有關環(huán)境污染的數(shù)字、事例,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隨堂練習
1、填上合適的詞。
白色的()長長的()美麗的()
。ǎ┑纳綆n()的湖水()的雄鷹
2、想一想,把小潔與亂扔香蕉皮的小男孩的對話寫下來。
小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會認“乖”等7個生字,會寫“性”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性格、任憑、貪玩、盡職、抓癢、踩印、梅花”等13 個詞語
2、 有感情朗讀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3、 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真實,具體的表達方式,體會文中作者是怎樣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
4、 產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 體會文中作者是怎樣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
2、 產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課時:兩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生詞新詞
2、 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發(fā)興趣
。贸鲆槐究ㄍ〞抖嗬睞夢》)這本書你們都喜歡看,誰能告訴我這本書的主角是誰?(生答:大雄和機器貓)。沒錯,除了大雄外就是那只可愛而且無所不能的機器貓,但是它不是真實的貓,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現(xiàn)實生活中的貓(課件展示貓的圖片)。今天我們就跟隨老舍先生來看看他養(yǎng)的貓。
板書:貓(齊讀)
二、初讀課文,掌握生詞新詞
1、 初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2、 反饋自學情況:
a. 指名讀生字,卡片演示生字
b. 請同學上臺聽寫
c. 點評并重點講解:“憑”字上半部分是“任”最后一筆稍短;“貪”字上半部不能多加一點寫成“令”,“癢”偏旁不是“廣”,“辟”字的左邊不是“啟”。
d. 辨析多音字:“的” 、 “和”、 “了”,讓學生讀出他們的字音,同時點擊畫面出示相應拼音。
三、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a.詞語質疑
任憑:不論,無論 無憂無慮:沒有憂愁和擔心
屏息凝視:指屏住呼吸,聚精會神地看。屏:抑制 凝:注意力集中
生氣勃勃:形容富有朝氣,充滿活力。
b.聽課文錄音。
c.集體朗讀課文,體會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給你什么感受?
。2)自由討論,小組交流匯報
。3)檢查匯報情況,請幾個小組代表談談
板書: 古怪
淘氣 可愛
。4)請選擇你最喜歡的部分,自由組合讀書,把“古怪”“淘氣”“可愛”的味道讀出來。
,《貓》教案
四、小結:老舍先生用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xiàn)了貓的性情,字里行間流露對貓的喜愛之情,下節(jié)課我們再深入學習。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讀懂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2、 學會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體會文中作者是怎樣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
3、 又感情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4、 產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 學會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體會文中作者是怎樣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
2、 產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jié)課生詞新詞:
分組合作比賽,默寫生字,要求全部寫出來,寫對寫好,前面的不會后面的補充,到規(guī)定時間為止。
二、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自由組合閱讀課文了,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深入學習貓是怎樣古怪、淘氣、可愛的?
板書:古怪 淘氣 可愛
三、整體感知,體會真實的表達方法(分大組朗讀交流)。
讀完以后你們覺得老舍先生寫的貓真不真實?那些地方看出它的真?
四、重點感悟課文,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一)上節(jié)課同學們已經選擇喜歡的部分,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深入課文,注意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后有感情地朗讀出來,要讀得讓其它同學也喜歡這些詞句。
。2)小組交流匯報
大花貓:
1、 性格古怪
(1) 小組代表讀,其他同學聽:哪兒讀得好?為什么?從哪聽出來的?
。2) 重點體會“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a.質疑:古怪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貓的性格古怪?從哪可看出貓的性格古怪?
。ü殴质侵父话闱闆r不同,或生疏罕見,使人覺得詫異。從三方面具體寫出貓的古怪:一是有時特別老實,有時又特別貪玩,有時又非常盡職;二是高興極其溫柔,不高興時又一聲不出;三是有時無比勇猛,有時又無比膽小。這樣極端矛盾的表現(xiàn)集中在一只貓的身上,跟一般情況不同,只能稱其古怪。同時體會到這句話是前三個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對貓的性格的集中概括。 老實 貪玩 盡職
板書:(大花貓)性格古怪 高興時……不高興時……
膽小 勇猛
b.學生發(fā)現(xiàn):你們發(fā)覺什么表達方法嗎?
師引導:作者在開頭就指出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這叫什么?(開門見山)這種寫法好不好?(簡潔明了,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學習)
,《貓》教案
。3)朗讀課文,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寫作特點嗎?
體會到:(課件展示)
a.“說它……吧,可是……“的句式(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這個句式由兩部分構成,前部分和后部分是矛盾的,課文通過這樣的句式,寫出貓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的特點,體現(xiàn)了貓“實在古怪”的性格。)
b.“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我們體會到貓十分貪玩,一玩起來就要玩?zhèn)痛快。)
c.“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屏息凝視指屏住呼吸,聚精會神地看。屏:抑制;凝:注意力集中。課文通過寫貓一連幾個小時抑制呼吸,聚精會神地看,下定決心地等,突出他的盡職。“非……不可”寫出抓老鼠地決心和耐心,突出表現(xiàn)貓地盡職。)
d .“它若不高興啊,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也一聲不出。”(“無論”用來表現(xiàn)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我們體會到貓在不高興時舉
斷冷漠的表現(xiàn)。)
。4)學生又感情朗讀這一部分。
2、淘氣
那些地方寫貓的淘氣,找出關鍵句。還有從幾方面寫小貓的淘氣?
體會到:a.什么東西都玩
b.玩起來不怕率跟頭,也不怕撞疼
c.膽子越來越大,逐漸開辟新的游戲場所。
耍個沒完
小貓:淘氣 枝折花落
3、可愛
重點體會:上面兩部分都體現(xiàn)了貓的可愛,因為無論是古怪還是淘氣,老舍先生都是視貓如兒,愛貓如女的。
4、重點體會以下幾個詞:
生機勃勃:充滿生機與活力。文中意在表現(xiàn)貓的天真可愛、淘氣頑皮及作者的喜愛之情。
盡職: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貓的天職是捉老鼠,文中寫貓在捉老鼠時屏息凝視,連等幾個鐘頭,從中看出它盡力地做好本職工作。
變化多端:變化多樣。老舍爺爺家里的貓叫聲長短不同,粗細各異,富有變化。
5、依據(jù)板書總結全文,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1) 默讀課文,體會:貓既古怪又淘氣,作者為什么還說它可愛呢?
a. 從性格上看,正因為貓的性格時矛盾統(tǒng)一體,才使它性情豐富多彩,生動 有趣。
b. 從淘氣看,“生機勃勃”看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2) 默讀全文,列出作者喜愛貓的句子并談體會。(融情于貓,情貓相融)
如“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保ò雅K腳印形容成小梅花,而“印”字用得何其生動。)
“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保ò沿埖慕新曅稳莸脨偠鷦勇,喜愛之情躍然紙上。)
“它在花盆里摔跤,抱著花枝大秋千,所過之處,枝折花落。你見了,絕不會責打它,它是那么生機勃勃,天真可愛!”(“天真可愛,生機勃勃”這些詞語一般形容小孩子,放在這里體現(xiàn)了作者對小貓的寬容憐愛如待幼小孩童。)
五、思維拓展,深化主題
1、 思考題:請你以老爺爺?shù)纳矸莺拓埖纳矸菹蛲瑢W介紹本課的貓。選擇你喜歡介紹的方式。
2、 學生分頭準備,同桌交流。
3、 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學習的感受。
六、總結全文:這是一篇描寫動物的文章,老舍先生用通俗曉暢的語言細致、生動地描述了貓的古怪性格和它滿月時的淘氣可愛,全文字里行間流露作者的愛貓之情。
,《貓》教案
七、布置作業(yè)
1、 做同步練習
2、 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 小練筆:試試描寫你喜歡的動物 老實 貪玩 盡職
附板書設計: (大花貓)性格古怪 高興時……不高興時……
膽小 勇猛 可愛
。ㄐ∝垼┨詺 耍個沒完
枝折花落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1.《珍珠鳥》這篇課文選自滬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本單元內容是讓我們一起體會人和動物之間信賴的美好境界!墩渲轼B》是這一單元中最能體現(xiàn)人與動物的平等意識的一課,它將進一步引導學生學會讀生活之書,并且從中能有所發(fā)現(xiàn),得到啟示。
2.保護動物,珍視生命是《珍珠鳥》一文的主題,文章描寫細膩,文字優(yōu)美,意境深遠,內涵深刻,是學生學習的一篇佳作。
學情分析
1.五年級的學生閱讀有一定的速度,也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字詞有獨立解決的能力。
2.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還是淺層面的,不夠深入。
3. 文中作者怎樣逐漸得到珍珠鳥的信賴,及對“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含義深刻句子的理解,還需要教師適時的引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讓學生學習課文的字詞句段,從而掌握文章的語言特點,同時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覺地對課文進行延伸閱讀的習慣。
2.過程與方法:首先是培養(yǎng)學生以朗讀方式品味文章的語言,揣摩文章細膩的描寫風格,從而提高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再次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發(fā)學生思考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從中讓學生懂得保護動物,珍視生命,感受到“相互信賴,和諧相處”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愛鳥護鳥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喚醒學生內心的愛,激發(fā)他們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學難點:品味文章的語言,學習對珍珠鳥細膩、人性化的語言描寫。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采用自制的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導入新課
1、你們養(yǎng)過小動物嗎?說說你和小動物之間有趣的.故事? 學生積極發(fā)言,紛紛講述故事。
2、老師也給大家?guī)硪晃恍屡笥选?/p>
3、板書課題。10、珍珠鳥
二、 初讀課文,感受“情意
1、初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檢查生字新詞自學情況。
讀完課文會交流課文主要內容
會認真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新詞
讀完課文后可能會產生疑問
三、細讀課文,理解真愛
1、再讀課文,思考:出示自讀卡。
2、引導學生探究“我”對珍珠鳥的精心呵護。
小組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呵護珍珠鳥的?
相互交流,展示,匯報
角色體驗
3、教師小結。
四、聯(lián)系實際,感悟信賴
1、理解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
2、課文講的僅僅是珍珠鳥對作者的信賴嗎?
學生交流對這句話的理解
學生思考
4、教師小結。
板書設計
10. 珍珠鳥
珍珠鳥————“我”
先是膽小
隨后試探不傷害 漸漸地大了
先是安全放心 撫一撫
信賴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2-21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教案02-04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03-30
小學語文《麻雀》教案07-24
小學語文的優(yōu)秀教案10-17
小學語文故事教案02-12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04-19
小學語文備課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