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3-12-23 09:57:20 教案

中班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通用6篇]

中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在主題《身體的秘密》的循序開展中,中班孩子對于自己身體變化有了一些初淺的認識,他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以前穿的衣服現(xiàn)在已經(jīng)太小了不能穿,通過孩子們對這一點的認識,我選擇了《被澡盆卡住的熊》這一個故事素材,故事中小熊這一可愛的角色就是許多孩子的寫照,講述了一個趣味十足的成長小故事,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仔細觀察畫面中的一些細節(jié)來幫助他們理解故事的情節(jié)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這個故事畫面中確實有一些閱讀符號及情節(jié)的空白點能夠幫助幼兒通過觀察、想象積累閱讀經(jīng)驗。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希望孩子們能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體驗到成長的奇妙和快樂。

  本次活動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模仿小熊洗澡引起興趣;第二環(huán)節(jié)在觀察中理解小熊慢慢長大被澡盆卡住得有趣故事情節(jié),并在過程中養(yǎng)成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的習慣;第三環(huán)節(jié)完整欣賞,同時鼓勵幼兒和小熊一樣,我長大了,要更勇敢。

  活動目標:

  1、觀察、理解小熊從澡盆到池塘洗澡的相關(guān)情節(jié),感受成長的'變化和快樂。

  2、愿意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小熊愛洗澡——律動中引出愛洗澡的小熊

  出示畫面一,小熊:我是小熊,我最喜歡洗澡,和我一起來洗澡吧。(幼兒一起做做洗澡的動作)

  二、被澡盆卡住的小熊——了解小熊被澡盆卡住的相關(guān)情節(jié),感受長大的奇妙與快樂

  1、邊看課件邊理解畫面內(nèi)容

  小熊每次洗澡都愛用它的澡盆,它在洗澡的時候特別開心。(引導幼兒觀察小熊在澡盆里洗澡的開心表情)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小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重點觀察和理解小熊逐漸長大后在澡盆里的變化)

  2、正在小熊發(fā)愁的時候看看誰來了?猜猜河馬會對小熊說什么呢?小熊愿意嗎?

  3、小熊不愿意去池塘洗澡,它還是喜歡在小澡盆里洗澡,終于有一天,小熊……(引導幼兒觀察小熊被澡盆卡住的畫面),小熊怎么會被卡住的?誰來幫他想想辦法?小河馬用了什么辦法幫助小熊?(引導幼兒觀察小河馬幫助小熊的三個方法,可用動作體驗)

  三、小熊到池塘洗澡——進一步在故事情景中感受成長的奇妙

  1、原來小熊一天天長大,小小的澡盆已經(jīng)不適合它了,它現(xiàn)在會去哪兒洗澡呢?(出示最后一幅畫面,引導幼兒感受小熊心理成長的過程)

  小結(jié):小熊長大了,變得更勇敢了,它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在大大的池塘里洗澡,還可以和小魚小蝦一起玩耍,真開心!

  2、完整欣賞故事

  剛才我們看的這個故事有個好聽的名字《被澡盆卡住的熊》,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延伸:小熊長大了,你們長大了嗎?(引導幼兒活動結(jié)束后分享成長中的小故事)

中班教案 篇2

  一、教學根本目的':

  1、孩子按意愿嘗試自己獨立選取教學材料,打扮水果籃,培育審美情調(diào)。

  2、孩子觀測和察看、表述、記錄教學中加強、累積水果的感性經(jīng)驗。

  3、孩子在教學中體會成功快樂,產(chǎn)生關(guān)心長輩的感情。

  二、教學預備:

  1、早期知識預備:已認知了些許熟知水果。

  2、教學材料預備:種種水果,水果籃,記錄卡,裝扮用的彩帶,剪刀,雙面膠,透明膠等。

  三、教學過程:

 。ㄒ唬﹩l(fā)興致

  以觀摩“水果商店”引題啟發(fā)孩子教學興致。

 。ǘ┯^測和察看互動

  1、交流溝通

  提問:

  (1)水果商店均有哪一些水果?

 。2)你最喜愛吃啥水果?為何?

  2、感情共鳴

  提問:

 。1)為何爸爸媽媽常常買水果給孩子吃?

 。2)我們可為他們做些啥呢?

  (三)動手制作

  1、觀測和察看欣賞

  提問:水果裝在袋子好還是裝在籃內(nèi)好?為何?

  2、動手操作要求

  (1)孩子自選水果并記錄

 。2)孩子自選教學材料裝扮果籃

  四、觀看作品

  1、孩子相互觀看,出示作品。

  2、激起述說饋贈祝詞。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譜念讀兒歌,并做出相應的動作。

  2、聽辨音樂的開始與停止、感受音樂速度的快慢。

  3、遵守游戲規(guī)則,知道小老鼠什么時候在逃,什么時候不動了。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活動過程

  l、模仿貓和老鼠走路:

  (1)教師演唱歌曲《小老鼠》,請幼兒欣賞。

  (2)問:歌里唱的是哪個小動物?它是怎么走路的?

  請個別幼兒模仿小老鼠走路。

  (3)問:小老鼠最害怕什么動物?它是怎樣走路的?

  請個別幼兒模仿小貓走路。

  (4)引導幼兒思考小貓和小老鼠腳步聲的不同,模仿小貓和小老鼠走路。

  2、聽辨節(jié)奏,念讀兒歌:

  (l)教師用手在地上拍慢、快兩種節(jié)奏,請幼兒聽辨哪個像小貓的腳步聲,哪個像老鼠的腳步聲。

  (2)問:哪個聲音像小貓的腳步聲?

  當幼兒回答正確時,教師在地上拍節(jié)奏,引導幼兒念讀相應的兒歌。

  (3)如上方法,學習念讀小老鼠的兒歌。

  3、分析貓叫,感受強弱:

  (l)問:小貓從遠處走過來,越來越近,它喵喵喵的叫聲也會越來越小,逐是越來越大?

  引導幼兒邊用手做動作,邊模仿小貓的叫聲(參考兒歌部分動作建議l-2小節(jié))。

  要求:動作由小變大,聲音由弱到強。

  (2)邊做動作邊念讀一遍兒歌。

  4、圖譜學習: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用圖譜表示兒歌內(nèi)容。

  ①問:兒歌里小貓走過來的時候,我們是怎么演奏的?是怎么拍地板的?

  用哪張圖能表示小貓走過來?

  引導幼兒用小腳印來表示小貓走過來。

 、谝来翁釂,請個別幼兒選擇圖片,粘貼到黑板上。

  問:用哪張圖片來表示老鼠嚇得團團轉(zhuǎn)?

  小貓從遠處走來,聲音越來越大,可以用哪張圖片來表示小貓的叫聲?

  吱溜一聲又用什么圖片來表示?

 、劢處熞怨适抡Z氣出示完整圖譜:

  喵喵喵,小貓走過來(貼上小貓的圖片),老鼠嚇得團團轉(zhuǎn)(貼上小老鼠),吱溜,快點躲起來(貼上小房子)。

  (2)引導幼兒看圖譜,念讀兒歌并表演。

 、俳處熓种笀D譜,指揮幼兒念讀兒歌。

 、诜纸M分角色念讀兒歌,加深記憶。

 、壅堄變悍謩e扮演小貓和小老鼠,邊念讀兒歌邊模仿貓和老鼠進行表演。

  5、音樂聽辨與游戲:

  (1)播放音樂,請幼兒聽辨哪段像貓,哪段像老鼠。

  (2)教師:小貓走一走,停一停,四處看看有沒有可以吃的食物。

  教師邊說邊模仿小貓,給予幼兒動作提示;請幼兒聽音樂模仿小貓。

  (3)續(xù)聽音樂,請幼兒聽辨老鼠的音樂,模仿小老鼠的樣子。

  (4)教師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引導幼兒模仿貓和老鼠:

  小老鼠肚子餓了,悄悄出來找食物,它們東瞧瞧西望望(引導幼兒模仿老鼠表情、動作),看看食物在哪里。找到食物了,真開心、快吃啊!突然,聽到了貓的腳步聲,快躲起來,不要讓貓發(fā)現(xiàn)了,我們躲在桌子下(第二遍音樂玎以躲在門后面、躲在角落里)一動也不能動,千萬不要發(fā)出聲音。共同模仿貓的動作,伸個懶腰,喵喵叫,揉揉肚子,豎起耳朵、瞪大眼睛找找哪里有老鼠。

  (5)互換角色,玩游戲:

  教師扮演小貓,幼兒扮演小老鼠,聽音樂玩游戲。

  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幼兒自然地感受音樂的快與慢、開始與停止。教師在與幼兒一起做模仿時,適當給予語言提示、鼓勵幼兒大膽積極地模仿,但是語言運用要少,聲音要輕,以免影響幼扎聽辨與游戲。

  三、友情提示本活動在小班、中班上學期均可開展。教師可以通過豐富情境,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如:老鼠裝死、偷油。

  教學反思:

  藍天班的幼兒較活潑,幼兒學習語言的欲望強烈,表現(xiàn)欲很強。他們學習回答問題,學習用語言提出請求,學習敘述事件,喜歡一遍又一遍地聽故事。正因為如此,故事表演對他們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在本次語言教學過程的開始,我采用了故事表演的方法進行導入:“喵喵”誰來了?小花貓來了,今天它要給我們講個好聽的故事。以故事表演的方式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故事中的內(nèi)容能吸引他們的小耳朵。在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幼兒好模仿,容易進入游戲角色的.特點,是故事表演能取得很好的語言教學效果的前提。因此在本次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游戲小花貓”讓幼兒分角色表演兒歌。幼兒通過故事表演,一邊表演一邊朗誦兒歌,真是形象又貼切。用肢體生動的描繪了小花貓抓老鼠的情景。但同時我發(fā)現(xiàn)在表演小花貓兒歌的過程中部分幼兒不能專心表演,精力不集中。

  通過這次兒歌的教學活動我反思到:作為新教師要具備生動形象的語言的同時還要學會利用語言的時機。就如本次的教學中我應該在學生在表演時還有發(fā)出其他聲音時給出提示:如果小朋友們再講話的話,小花貓也就不出來和小朋友們見面了,我們要安安靜靜地觀察小花貓。這個時候?qū)W生們就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應該馬上改正安安靜靜地。因此我們不要吝嗇自己的語言,要善于用自己的語言感染你身邊的孩子。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生病要及時去醫(yī)院看醫(yī)生,打針、吃藥是治病的好辦法。

  2、通過看錄像、開展談話、交流活動,了解醫(yī)生的工作情景。

  3、樂意扮演“醫(yī)生”,獲得當醫(yī)生的情感體驗,消除看病的恐懼感。

  4、認識文字:醫(yī)生。

  【活動準備】 醫(yī)生看病的情景錄像做醫(yī)院游戲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像。

  師:這是誰?你在哪里見過他們?他們在干什么?(出示文字:醫(yī)生)

  二、引導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進行講述,了解為什么要去醫(yī)院?

  師:人們在什么時候去醫(yī)院?

  小朋友去醫(yī)院要做什么?

  小朋友為什么要去打針、吃藥?

  你們害怕打針、吃藥嗎?

  教師小結(jié):我們小朋友生病了,就要去醫(yī)院,讓醫(yī)生給你看一看。你身體有什么地方不舒服。然后,醫(yī)生會給你開藥或讓你打針。這樣你的身體才會健康。

  三、角色游戲。

  師:穿上醫(yī)生服裝,示范“醫(yī)生看病”的`情景。

  師:我是醫(yī)生,現(xiàn)在來為小朋友看病,要告訴醫(yī)生,你哪里不舒服?幼兒上來和教師示范醫(yī)生看病的情景。

  詢問哪里不舒服,給病人打針、吃藥并囑咐回家后按時吃藥。

  有意識地表揚哪些勇敢的孩子。

  小朋友輪流當醫(yī)生為他人看病。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車軸的名稱和用途。

  2、喜愛實驗操作,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組合玩具車若干輛,汽車模型若干;

  2.圓形硬紙卡人手兩張,木棍或牙簽、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找一找,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你們自己選一件玩具,玩一玩,看一看,找一找,在玩具上找一件神奇的東西,它可以連接車輪使汽車平穩(wěn)地向前開動,它是什么呢?

  (幼1:是輪胎)

  (幼2:是車子里的方向盤)

  (幼3:是里面的發(fā)動機)

  (幼4:是輪胎里面的棍子)

  師:到底是什么神奇的東西呢?老師先不告訴你們,先看老師手上的車子。

  (評析:活動的導入部分通過老師富有懸念的提問,將幼兒引入自發(fā)的探究環(huán)節(jié)中。本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始終帶著問題在玩樂。通過自己不斷的動手操作,答案在慢慢揭曉中。)

  二、觀察老師的組合玩具車,初步了解車軸的作用。

  (一)師:老師這里有一個汽車,它缺了什么呢?(車輪)

  把車輪放上去就能開動嗎?(老師把四個車輪“放”到車身上去,松開手滾動,車輪四散滾開)

  為什么有了車輪它還不能平穩(wěn)地向前開動?

  (幼1:因為它沒裝好)

  (幼2:車輪沒有連起來)

  (幼3:中間少了一根連起來的棍子)

  (二)師:車輪怎樣才可以連起來,讓它平穩(wěn)地向前滾呢?

  (請一個幼兒上前和老師一起將車輪用車軸相連并拼裝到車身上去,拼接好后開一開,滾一滾)

  現(xiàn)在玩具車可以開給你開給我,老師用什么東西把兩個輪子連起來,讓它不散開,能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的呢?它叫什么名字呢?它究竟有什么奇妙的作用?

  (三)學習“車軸”的名稱,了解車軸連接車輪,促進車子平穩(wěn)前行的作用。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的三個部分是不斷遞進的。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老師不斷地拋出“問題包袱”,使幼兒關(guān)注到連接車輪的車軸,以及它必不可少的作用。)

  三、操作實驗和討論交流。

  (一)實驗

  師:車軸到底有沒有那么大的作用,讓車子平穩(wěn)地前進,我們用圓紙板做車輪,牙簽做車軸做個實驗好嗎?

  實驗1:滾動一塊圓紙板,觀察滾動的情形。

  實驗2:用牙簽將兩圓心相連后滾動,觀察滾動的情形。

  (二)討論和交流:

  師:一塊圓紙板滾動是怎樣呢?兩塊圓紙板用牙簽連起來又是怎樣滾動的呢?

  (幼1:我滾一個小車輪的時候,滾不起來,兩個連起來就好滾了)

  (幼2:一個車輪滾一會兒就倒了,兩個車輪連起來可以一直滾)

  (幼3:一個紙板滾得不平衡,兩個串起來就平衡了)

  師:哪種方法可以使車輪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呢?為什么呢?

  (幼兒自由發(fā)表見解)

  總結(jié):圓紙板有了牙簽相連所以能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所以車輪是因為有車軸相連才可以平穩(wěn)地前進。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高潮部分。幼兒通過圓紙板和牙簽的兩個小實驗,了解了圓紙板平穩(wěn)向前滾動的原因,從而遷移了相關(guān)的經(jīng)驗。)

  四、擴展和想像

  師:你還知道哪些地方是有車軸的呢?(依維柯、三機、大客車、皮卡、小轎車……)

  假如車子在馬路上行駛,突然車軸沒有了,想一想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

  (幼1:車子開著開著,“嘭”一聲,就爆炸了)

  (幼2:如果沒有車軸了,輪子就到處散開了)

  (幼3:車子會撞到一塊兒去,會起火,會爆炸)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充分擴展了孩子的想象力,雖然孩子們的答案千奇百怪,但是作用是顯見的,就是進一步加深了對車軸作用的認識。)

  五、游戲:找車軸

  再一次挑選自己喜愛的的玩具車,找一找它的`車軸在哪里,向老師和同伴談談它的作用。

  (評析:從尋找到了解,然后再尋找,孩子們已經(jīng)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通過孩子們自己動手動腦,孩子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延伸:

  1、觀察在家庭中所玩的車輛是不是都有車軸。

  2、與爸媽討論車軸的用途

  3、在手工區(qū)提供廢舊紙盒,牙簽細木棍或細鉛絲,若干圓卡紙板,制作可以滾動的紙盒小汽車。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從幼兒感興趣的車軸問題入手,利用幼兒動手動腦動口的實驗活動,來探索、驗證了車軸的作用,使師生共在玩樂中,共享了經(jīng)驗,交流了情感,激發(fā)了智慧。

  2、本次活動內(nèi)容來自幼兒日常的生活,從一個幼兒的提問,從兩個孩子為車輪車軸的爭執(zhí),及手工區(qū)內(nèi)材料的提供中,我們找到了本次課題的教育契機。針對車軸這一具體事物的作用進行探索和驗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和探究欲望”。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運用線條和顏色的有序間隔排列的方法裝飾鱗片。

  2、體驗相互關(guān)心、相互幫助的快樂。

  3、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每組一籮筐(內(nèi)放人手一張半圓形紙、三個固體膠);每人一盒蠟筆。

  2、在畫紙上畫一條沒有魚鱗的大魚,魚鱗范畫三張,紙制小魚三條。

  三、活動過程:

 。ㄒ唬┣榫皩胄履昕煲搅,小朋友你們喜歡過年嗎?過年的時候小朋友們還能收到自己喜歡的禮物呢!魚寶寶們也盼望著新年的到來,希望能夠收到自己喜歡的禮物。一天,一只美麗的美人魚來到它們身邊,問魚寶寶需要什么禮物,小魚們看到美人魚身上閃閃發(fā)亮的魚鱗,說;“要是我們身上也有像你一樣美麗的魚鱗,那該多好呀!”于是,美人魚就取下身上的魚鱗一片片送給它們。

  (二)欣賞討論1、黃色魚寶寶來了,美人魚摘一片魚鱗送給它。

  討論:魚鱗上有什么顏色?顏色是怎樣排列的?

  2、橘黃色寶寶也想要,美人魚也送給它一片。魚鱗上有什么顏色?

  討論:這片魚鱗和剛才的那片有什么不同?(顏色不同、排列形式不同、線條不同)3、粉紅色魚也想要,美人魚送給它一片。這片魚鱗的顏色是怎樣排列的?上面有怎樣的線條?

 。ㄈ┕膭瞠殑(chuàng)1、美人魚把身上的魚鱗全送給了小魚,小魚們就商量著要幫助美人魚穿上新裝,做為送給美人魚的`新年禮物,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幫助它們好嗎?

  2、幼兒作業(yè),老師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嘗試用不同的線條和顏色有序排列裝飾魚鱗,注意個別引導。

  3、展示作品:

  幼兒將裝飾的魚鱗粘貼在魚美人身上,相互介紹自己是怎樣設計魚鱗的,幼兒相互欣賞,體驗助人為了的情感。

  的紙巾還能做什么呢?我們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做,好嗎?

  教后反思:

  本次活動我以幼兒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紙巾作為原材料,通過浸染讓紙巾變得更漂亮,使美麗定格在紙巾上。從材料的準備到目標的制定以及過程的設計,我們組里的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讓我的活動得以順利進行。整個活動遵循了幼兒的年齡特點,我一開始采用了魔術(shù)導入,抓住了幼兒的興奮點,使幼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能積極投入活動中去。在幼兒的操作中,讓幼兒增強了自信心,體會到成功的快樂。無論是目標的達成度,還是幼兒的積極性的調(diào)動,通過活動都能一一呈現(xiàn)出來,當孩子們第二次看到自己的作品時,他們都忍不住為自己鼓掌起來。

  雖說自己正式上課前已進行了試上,自己在試上之后出進行了嘗試,但還是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如試上時我采用了正方形的紙巾,因為幼兒第二次操作時出現(xiàn)了紙巾撕破的現(xiàn)象,所以我改用了無紡布,雖然我自己是能夠折成不同的形狀,但由于幼兒年齡小,沒有那么大的臂力,他們在折的時候不能使無紡布面和面貼緊,他們?yōu)榱硕冀镜筋伾颜麄都浸下去,所以在呈現(xiàn)幼兒作品時出現(xiàn)了沒有留白的現(xiàn)象,還有無紡布吸水性較強,容易擴散,很多顏色都混雜在一起,不能反映“折的圖形不一樣,出現(xiàn)的圖案不一樣”這一特點。如我多試試其他材料,如熟宣紙也許效果就不一樣了。

  在細節(jié)的處理上我也沒有把握好,顏料盒里的顏料過多,示范操作時幼兒沒有面對面地對著小朋友,到底應該浸到什么位置等這些問題沒有交待具體,用過的顯示器也忘掉關(guān)了,打擾了孩子的視線,這些問題雖說很細小,但說明我還是沒有準備充分,俗話說得好“細節(jié)決定成敗”。

  看來要想讓一節(jié)課完美地展現(xiàn)在眾人眼前,不經(jīng)過多次的揣摩和推敲,是很難實現(xiàn)的。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2-11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精選)07-29

中班教案【精選】07-29

【精選】中班教案08-01

中班教案07-20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0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