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xué)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lǐng)和行動方案?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學(xué)說故事中的話“我愛你”、“愛是需要表達出來的”。
2、樂意大膽的用語言表達“我愛你……”
3、體驗大膽表達愛的快樂。
4、在活動中,引導(dǎo)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
5、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引導(dǎo)幼兒關(guān)注身邊各種各樣的愛。
2、故事PPT。
活動過程:
一、身體游戲,導(dǎo)入課題。
找一個朋友抱一抱;找一個朋友摸一摸;
找一個朋友親一親;找一個朋友碰一碰。
二、欣賞故事,學(xué)說語言。(播放PPT)
師:(做出愛的動作):猜一猜,這是什么意思?(幼兒自由回答)
師:這個動作代表一顆愛心,表示愛的意思,今天燕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一個關(guān)于“愛”的故事,名字是《我愛你》。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提問:
。1)長頸鹿老師教給小朋友們一句什么話?
。2)回家的路上,非非對誰說了這句話?
2、教師講前半段故事,提問:
。1)長頸鹿老師還說了什么?(幼兒學(xué)說故事中的話)
。2)在回家的路上,非非忙著干什么呢?(學(xué)說“我愛你”)
。3)非非的心情怎么樣?
(4)爸爸媽媽聽到非非所說的話有什么感受?
教師小結(jié):愛是要說出來的,說了以后,自己很快樂,聽的人也很高興。
2、教師講后半段故事,提問:
。1)非非吃飯時時怎么說的?
。2)該睡覺了,又說了些什么?
(3)最后,爸爸媽媽對非非說了什么?為什么呢?
教師小結(jié):非非的行為感染了爸爸媽媽,原來愛能感染每一個人。
三、討論交流,體驗快樂。
1、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心中的愛。
2、幼兒討論交流表達愛的方式。
師:心中有了愛,除了用口說出“我愛你”以外,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達?(擁抱、親一親、頭碰頭、送禮物、打電話、優(yōu)美的舞蹈、動聽的'歌曲等)
3、大膽的表達愛。
師:愛是要表達出來的,你愛誰?請你表達出你心中的愛!
4、音樂游戲《找個朋友》。
四、大聲表達,結(jié)束活動。
1、師:我們都找到了自己愛的朋友,現(xiàn)在請大家看看,在我們的周圍有什么?你愛什么玩具,就走過去大聲的告訴它,好嗎?
2、師:小朋友們,今天回到家,不要忘記和爸爸媽媽說一句:“我愛你!”
附故事:
我愛你
今天,長頸鹿老師教給小朋友們一句話:我愛你。長頸鹿老師說:“愛是要說出來的呀!”
回家的路上,非非可忙了——“小樹,我愛你!小花,我愛你……”
回到家,非非一見到媽媽,就喊起來:“媽媽,我愛你!”
非非一見到爸爸,就喊起來:“爸爸,我愛你!”
開飯了,非非一邊吃飯一邊說:“米飯,我愛你1青菜,我愛你……”
該睡覺了,非非爬上床說:“小床,我愛你!枕頭,我愛你!小布熊,我愛你…
爸爸媽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一起說:“我愛你!”
小百科:“愛”在漢語中是一個多義的字。它包含了愛情、母愛、父愛、友情、親情、博愛以及人對所有事物的根本情感。愛在藝術(shù)、哲學(xué)、美學(xué)等科學(xué)文化領(lǐng)域,是一個普遍的主題,也是一個永久的主題。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xué)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2、積極參與語言游戲活動,感受故事中關(guān)愛朋友的美好情感。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dǎo)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xué)習(xí),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麻雀手偶一個、高高的大樹和小草背景圖( 從上至下不同的位置隱藏貓頭鷹、小猴子、小松鼠、小鹿的圖片)
2、“愛唱歌的小麻雀”字條。錄音
3、動物頭飾,歌曲《我們都是好朋友》。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活動:
——播放歌曲《一只小麻雀》
師:是誰在唱歌呀?(小麻雀)老師邀請這只愛唱歌的小麻雀來做客,我們一起歡迎它的到來。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小麻雀的故事叫《愛唱歌的小麻雀》——出示字條
二、分段講述,引導(dǎo)幼兒學(xué)習(xí)故事值得對話。
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講到“忽然,樹下傳來了一個聲音”提問:那個聲音是從哪里傳來的呀?說了什么?叫誰不要唱歌了?
幼兒猜想:請小朋友猜一猜為什么不讓小麻雀唱歌了呢?(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教師繼續(xù)講故事……
提問:小麻雀是怎樣問貓頭鷹的?貓頭鷹是怎樣回答的?小朋友猜猜看,貓頭鷹下面的朋友是誰呢?(是嗎?我們看看到底是誰?——拉出小猴子圖片)那小麻雀會和小猴子說什么呢?——觀察小猴子的動作,小猴子會說什么呢?(配上動作)
教師繼續(xù)講故事…….
提問:是誰不讓小麻雀唱歌了?老師也覺得很奇怪,小麻雀唱歌很好聽,小松鼠為什么不讓它唱呢?請小朋友猜猜是什么原因呢?
師:是不是這個原因呢?師繼續(xù)講述故事以又輕又慢又神秘的語氣講述,并輕輕的撥動草叢,讓幼兒看到小鹿。
提問:現(xiàn)在,誰知道小松鼠為什么不讓小麻雀唱歌了嗎?當(dāng)小麻雀看到鹿寶寶在睡覺后,他有事怎樣做的呢?
討論:你們喜歡小麻雀嗎?為什么?你覺得什么時候也要安靜,不吵鬧?——播放PPT課件圖片 教師小結(jié):我們也要學(xué)會關(guān)愛朋友,當(dāng)小朋友看書時,要安靜不要聲講話,午休時,不和別人講話,進餐時,不要打擾別人吃飯…….
三、分角色表演故事,續(xù)演故事。
1、師:小動物們聽到小朋友這樣關(guān)心自己的好朋友。它們悄悄地飛到了小朋友的椅子下。來,我們一起把它們請出來吧!
(小朋友們輕輕地拿出小動物頭飾)
2、師:向你的好朋友介紹一下,飛到你身邊的小動物是誰? (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小動物,幫助他們了解自己將要扮演的角色。小朋友們各自戴上小動物頭飾,教師戴上小麻雀頭飾。)
3、師:貓頭鷹在哪里?(在這里)。
師:噓!輕一點,誰在睡覺?(小鹿寶寶)
師:是呀,小鹿寶寶正在睡覺呢,我們要——(輕輕地說)
師:貓頭鷹,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貓頭鷹):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師:啄木鳥,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啄木鳥):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師:小猴子,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猴子):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師:小松鼠,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松鼠):是的。是我叫你不要唱的。
師:為什么呢?小鹿寶寶在睡覺。
師:哦!快看,小鹿寶寶美美地睡了一覺,F(xiàn)在,它伸伸懶腰醒了。
。ń處煶鍪疽恢凰训男÷箞D片)
以小鹿的.口吻感謝懂得關(guān)心別人的小麻雀和小朋友。
師:讓我們一起和小麻雀唱歌,跳舞吧!
四、教師打開錄音機,播放歌曲《我們都是好朋友》,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跳舞。
活動反思:
選擇這節(jié)《愛唱歌的小麻雀》因為它是一篇充滿關(guān)愛之情的溫馨小故事,作品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卻不能唱歌”的主線,以小小的懸念吸引著孩子,通過簡單重復(fù)的對話,使孩子慢慢獲得一份情感的愉悅,從而延伸為內(nèi)化的行為。同時,小班孩子對周圍環(huán)境具有好奇心,尤其對小鳥、小猴子、貓頭鷹等動物充滿了關(guān)愛之情,而小班孩子在言語表達上有些不完整、有些單一、個別小朋友還出現(xiàn)不愿意說等現(xiàn)象。為了鼓勵孩子們愿說、敢說,我根據(jù)孩子的認知水平及生活經(jīng)驗選擇以動物為主角的故事、讓他們在喜歡的角色中更加激發(fā)孩子其說的愿望。依據(jù)《指南》語言領(lǐng)域中提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想法和感受”“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理解和體驗”根據(jù)這一教學(xué)目標結(ji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fā)展水平制定目標。
整個活動下來雖然很流暢,但也存在了一些問題:
1、在整堂課的時候應(yīng)該給幼兒更多自我表現(xiàn)得機會學(xué)習(xí)故事中的對話。在故事的講解中可以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故事中小麻雀和其他小動物的對話。
2、認知上的錯誤,麻雀是不會唱歌的而且歌聲并不好聽,唱歌唱的很好聽的應(yīng)該是黃鶯。
3、課堂中幼兒的猜想活躍,但我個人卻出現(xiàn)了:反應(yīng)較慢,不夠靈活的現(xiàn)象。仍需提高個人的課堂應(yīng)變能力。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加深對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印象。
2、 能根據(jù)材料的指示進行相應(yīng)的.分類活動。
3、 養(yǎng)成認真思考的好習(xí)慣。
材料提供:
1、 自制4個顏色不一的天線寶寶,并在每一個天線寶寶的肚子上剪出各種圖形。
2、 圖形餅干若干。
操作層次:
第一層次:根據(jù)天線寶寶肚子上口袋的形狀,進行餅干分類。
第二層次:根據(jù)天線寶寶肚子上口袋的形狀和顏色,進行餅干分類。
指導(dǎo)建議:幼兒在喂娃娃時,教師要引導(dǎo)幼兒說出手中圖形的形狀和顏色。
小班教案 篇4
讓孩子知道在何種情況下要用什么禮貌用語。
活動目標:
能知道在哪些情況下要使用“請,謝謝,對不起”,奠定團體中互動的基本禮節(jié),體會更豐富的感情分化,建立積極和諧的個性。
活動準備:
圖片,分組
活動過程:
1、引導(dǎo)者先和幼兒討論在生活中許多的禮節(jié),如早上到幼兒園問候老師,與幼兒打招呼,道早安,拿東西時用雙手接,并會說謝謝,不小心撞到別人時要說對不起,拿東西給別人時,要說請,放學(xué)回家時會和老師、幼兒道別說再見等。
2、接下來,引導(dǎo)者可以發(fā)問,讓幼兒來回答,如踩到別人時要說什么,幼兒就回答“對不起”,以此方式來練習(xí)生活中常用的禮節(jié)及禮貌用語,同時在這一周內(nèi)提醒幼兒要注意禮貌
注意事項:
除了課程上的'教學(xué)外,引導(dǎo)者應(yīng)和幼兒將這些禮節(jié)融入日常生活中。
失敗的處理:
幼兒最記得或常用的詞匯可能較少的原因是因為不知道在何種情況下要用什么禮貌用語,因此討論時知道,實際上不會使用,因此需加強日常生活練習(xí)。
活動結(jié)束:
小朋友互一起回教室。
活動名稱:四個好朋友(小班)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向幼兒介紹情境表演的名字“四個好朋友”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觀看情境表演“四個好朋友”
一天,天氣非常晴朗,小白兔、小花貓、小黃狗、小公雞四個好朋友在草地上玩,小白兔和小花貓在跳舞,跳著跳著,小白兔不小心踩了小花貓的腳,小白兔連忙說:“對不起”,小花貓說:“沒關(guān)系”。它們互相笑笑又繼續(xù)跳舞。小黃狗和小公雞在玩拍球游戲,小黃狗不小心撞了小公雞的頭,小黃狗連忙說:“對不起”,小公雞說:“沒關(guān)系”。它們又在一起高高興興游戲,玩的可開心了。
3、討論:
我們向故事中的誰來學(xué)習(xí)?為什么來學(xué)它?
4、請小朋友再次表演“四個好朋友”
5、教師小結(jié):當(dāng)你不小心撞了、碰了或踩了別人時應(yīng)該賠禮道歉并說“對不起”,別人向你賠禮道歉時,你要原諒他并說“沒關(guān)系”。
三、結(jié)束部分
表揚幼兒會使用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沒關(guān)系”等。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大膽表述所看到的畫面,并根據(jù)畫面的內(nèi)容進行簡單的想象。
2、體驗與同伴一起分享好東西的快樂。
3、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4、通過閱讀,理解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多媒體動畫、頭飾:小鳥,小豬,
活動過程:
一、開始引出。
師:今天天氣真好啊!小豬胖胖要去野餐了。我們也跟著一起去看看吧!
二、觀察畫面,說說講講:
第一張:小豬拿了哪些東西?
總結(jié):對呀,你們猜對了,小豬胖胖帶了許多東西。肚子餓了,可以吃點心;口渴了可以喝礦泉水、飲料;有時候還可以吃吃小零食,野餐真開心呀
第二張:
1、喳喳喳,誰來了?小鳥聞到香味也來了,他看到許多好東西,也想吃東西。你們猜小豬胖胖會怎么做?小豬會把什么東西分給小鳥,為什么?
(1) 個別幼兒說
(2) 集體說
(3)我們來看看,小豬聽了你們的話,會給小鳥吃什么呢?
2、師扮小鳥,幼扮小豬,學(xué)說對話。
3、小結(jié):原來,小鳥肚子餓了,小豬胖胖把面包送給了它。
第三張:
1、哧溜哧溜,誰來了?小松鼠爬上爬下,口渴了。他聞到香味也來了,你覺得小松鼠這會兒最想吃什么呢?為什么?
2、師扮小豬,幼扮小松鼠學(xué)說對話。
第四張:
1、呼哧呼哧,誰來了?小猴子聞到香味也來了,“小豬,小豬,我想吃香蕉!毙∝i一看,只剩下一個香蕉了,而香蕉可是我最喜歡吃的東西呀,這可怎么辦呢?
2、小豬聽了你們的話會怎么做呢?
小結(jié):這個辦法真好,當(dāng)碰到好吃的東西只剩下一樣時,可以用一分為二的辦法解決。
3、啊呀,小豬胖胖的東西還剩下一點點了,可是,他為什么還笑得這么開心呢?
小結(jié):對呀,好吃的東西和朋友一起分享,好朋友開心,大家都開心。
第五張: 小動物們?yōu)槭裁催@么開心?
三、延伸游戲:《找朋友》。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樂》03-15
小班教案12-01
小班教案12-01
小班教案12-01
小班教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