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綜合實踐課教案通用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綜合實踐課教案通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綜合實踐課教案通用1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觀察是一種很重要的方法,知道觀察的概念,并學會怎樣觀察的方法。
2、讓學生初步了解觀察中要注意的問題。
3、讓學生初步體驗觀察的過程,并學會撰寫觀察記錄表。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觀察的意義,學會觀察的方法。
難點:觀察法的運用,并學會撰寫觀察記錄表。
三、教學準備
1、制作課件。
2、準備觀察的材料:餅干、礦泉水
3、制作觀察記錄表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導語:同學們,我們先來做個游戲!我請xxx同學先到門外去。(轉身問)你們有誰知道xxx同學今天穿什么上衣,什么長褲,什么鞋子嗎?(指名回答)。
你怎么知道這么清楚?(觀察了一下)你們怎么沒有注意呢?(沒有仔細觀察)
師小結:其實在生活中許多事物只有通過我們的觀察,才會有所了解,才會有所發(fā)現(xiàn)。今天,這節(jié)綜合實踐活動課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怎樣進行觀察?(板:怎樣進行觀察)
。ǘ┭芯坑懻
1、什么是觀察呢?觀察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較持久的認識活動,也是用人類的多種感官去認識客觀事物現(xiàn)象的一種活動。
2、平時你都用什么感官去觀察周圍的事物呢?(眼睛、耳朵、鼻子、舌頭、手等)
3、現(xiàn)在,發(fā)揮你的多種感官去觀察一下你們的教室,你觀察到了哪些同類事物?(有生命的、無生命;木質、陶瓷、發(fā)光、電器等)
4、導語:剛才大家觀察的`非常仔細,發(fā)現(xiàn)了教室里有這么多同類的事物。因此只有通過觀察才會有所發(fā)現(xiàn),而且觀察是綜合實踐活動中一種重要的方法。怎樣對事物進行觀察呢?下面我請一位同學來觀察一下這塊餅干。
讓學生通過看,發(fā)現(xiàn)這塊餅干是方的,上面有一些小孔等,接著讓學生用鼻子聞一聞,覺得餅干很香;然后讓學生嘗一嘗餅干的味道,很脆又有點甜,吃起來香噴噴的。
師小結:剛才這位同學運用自己的多種感官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了餅干的一些特點。如果我們平時能對事物進行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你所不知的一些秘密。當然,在觀察中要注意一些問題,那么,在觀察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5、四人小組討論后,反饋,并進行小結:(課件出示)
。1)觀察要有序;
師點撥:觀察的順序有哪些?
。2)觀察要有目的;
。3)觀察要進行比較;
。4)觀察要啟發(fā)想象。
。ㄈ⿲嵺`操作
1、教師給每個學生發(fā)一瓶礦泉水,要求通過觀察把觀察的過程記錄下來,填寫觀察記錄。
附:(觀察記錄表)
觀察記錄表
觀察對象
觀察人
觀察時間
觀察過程和結果
收獲和體會
2、學生交流觀察記錄。
。ㄋ模┱n堂總結與延伸
1、師生總結。師:請大家再來回顧一下觀察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2、課外延伸: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每位同學都能養(yǎng)成觀察的好習慣,做個社會的有心人。
。ㄎ澹┳鳂I(yè)
課后觀察螞蟻,并寫一份觀察記錄。
一年級綜合實踐課教案通用2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親身參與實踐活動,使他們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進一步掌握人民幣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一年下冊教案。
2、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數(shù)學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結合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活動重點:學生親身參與實踐活動,使他們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進一步掌握人民幣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教具、學具準備:學生準備一些玩具,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各種幣值的人民幣。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今天的教室布置的漂亮嗎?(教師參考教科書上的樣子把教室布置成一個商店的'樣子。把學生座位繞教室三面擺放,一方是玩具柜臺,左右兩邊分別是學習用品柜臺、廢品回收站和生活用品柜臺)
2、這些物品中哪些是玩具,哪些是學習用品,哪些是生活用品?我們給它們分分類。(請四名學生分別選出玩具、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和可回收的物品,擺放在相應的柜臺上)
二、新授活動準備
1、請讀一讀物品標簽上的價格,看看你喜歡的商品是多少錢?
2、你要買什么商品?
3、應該去哪個柜臺購買?
活動示范
1、誰來扮演顧客,誰又來扮演售貨員呢?(選出購物示范學生兩名)
2、教師問顧客:你喜歡什么商品?準備去哪個柜臺購買?(買什么)
3、你喜歡的商品標價是多少錢?(讀價格)
4、你手里有多少錢?怎樣付款?(算付款)
5、教師問售貨員:顧客拿出了多少錢?他要買的商品是多少錢?(讀價格)
6、你要找多少零錢給他?(算找零)教師請其他學生觀察這兩名學生如何進行商品買賣,在買賣過程中有什么步驟。
三、開始活動
1、活動要求:顧客要檢查售貨員有沒有找錯零錢。
2、賣易拉罐和礦泉水瓶的同學要檢查廢品回收員有沒有算錯一共應該付多少錢。
3、售貨員要看清顧客付款對不對。
4、可以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可以合伙購買。
教師選定一部分學生扮演售貨員,一兩名學生扮演廢品回收員,其余的扮演顧客。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幣卡片購買商品及開展廢品回收活動。在活動過程中,要讓買賣雙方互相檢查對方在進行人民幣計算時有沒有發(fā)生錯誤。教師一方面要注意觀察學生提出了哪些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另一方面要在學生碰到困難時給以適當?shù)膸椭吞崾尽?/p>
四、活動匯報
活動結束后,組織一部分學生進行匯報。
1、你在活動中碰到了什么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
2、大家討論一下這些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呢?
3、抽取幾名顧客進行匯報。
a、你原來有多少錢?
b、買了哪些東西?
c、一共花了多少錢?還剩多少錢?
d、原來的錢數(shù)減去花去的錢數(shù)等于剩下的錢數(shù)嗎?
4、抽取幾名售貨員匯報結果。
a、一共賣出多少東西?
b、收入多少錢?
5、請廢品回收員匯報。
a、數(shù)一下一共回收了多少個易拉罐和多少個礦泉水瓶,付出多少錢。
b、付出的錢等于所回收物品的價錢嗎?教師要利用這個機會向學生介紹環(huán)境知識,宣傳環(huán)保思想,培養(yǎng)學生從小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
五、活動討論
1、把你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和小組的同學說說,互相聽聽大家的購物過程。
2、購買相同價錢的商品有沒有不一樣的付款方法,分別是怎么解決的?
3、售貨員在一起討論今天你賣的商品是怎么計算找零的?
六、小結
1、今天的活動你喜歡嗎?
2、你有什么收獲?
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教師做簡短總結:一方面我們復習了人民幣的有關知識,進一步熟練地運用百以內的加減法進行人民幣的計算;另一方面,通過參與活動,我們還可以看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我們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所以,我們平時要注意觀察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并運用所學的知識把它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