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
2、在幼兒熟悉旋律的基礎上按節(jié)奏學會做手腕轉動。
活動準備:歌曲《手腕轉動》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我們大家做得好》《學做解放軍》《小鳥醒來了》《下雨了》《我上幼兒園》
二、導入活動
1、游戲:《小手拍拍》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小手拍拍這個游戲,讓幼兒按老師的指令用自己的小手做出動作。
2、教師讓幼兒練習用手做舉起來、轉起來、拍一拍等動作。
3、教師:我們的小手真能干,那小朋友們還可以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做些什么動作呢?(教師引導幼兒做一些別的'動作。)
4、教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們學一個新的動作,叫轉手腕。
教師帶領幼兒練習轉手腕的動作,并且告知幼兒手腕的具體位置在什么地方。
三、幼兒傾聽歌曲旋律,感覺歌曲的節(jié)奏
1、教師:剛才小朋友們做得都非常的棒,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一首好聽的曲子,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然后邊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來拍手打節(jié)奏。
2、教師彈奏歌曲旋律,請幼兒傾聽。
3、再次彈奏歌曲,并請幼兒跟著歌曲的節(jié)奏來進行拍手。(帶領每小節(jié)拍手兩次)
4、教師介紹首歌曲的名字:《手腕轉動》。
四、初步學習表演歌曲
1、教師:我們今天就要請小朋友來根據(jù)歌曲節(jié)奏來做手腕轉動的動作。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可以怎么樣做呢?
2、教師先請小朋友們邊聽歌曲邊做出轉手腕的動作。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按著節(jié)奏,每一小節(jié)拍一次手轉一下手腕。
4、教師帶領幼兒表演歌曲!結束活動。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水會流動的特征。
2、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幫水搬家。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培養(yǎng)幼兒對水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大水盆、水桶各2個,杯子、空礦泉水瓶、海綿、塑料注射器、塑料袋、抹布、自制小水車等。
活動重難點
讓幼兒了解水的特性,探索水的多種玩法
引導幼兒注意,不要將水灑在自己身上。
活動過程
1、提供材料,讓幼兒玩水。
。1)請幼兒結合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可以用哪些方法和工具玩水。
。2)讓幼兒觀察提供的各種材料,說出其名稱。
。3)引導幼兒嘗試用各種工具與水寶寶做游戲,感知水會流動。
用小水車玩水,感知水的流動。
握緊吸滿水的海綿、抹布,水也會流出來。
往杯子、空瓶子等器皿里倒水,水會越來越多。
2、組織幼兒開展游戲:幫水寶寶搬家。
將幼兒分成兩隊進行比賽,看哪組小朋友最先把水桶里的水寶寶運到水盆里,哪組小朋友用到的方法最多。
規(guī)則:水盆和水桶不能離開原地;把所有水寶寶都運到水盆里,不能撒到半路,記住自己所用的工具和方法。
3、請幼兒交流自己用什么方法幫水寶寶搬家。
活動延伸
1、在沙水區(qū)投放玩水材料,進一步探索水的特征。
活動反思:
活動以幼兒親自感知、操作、擺弄為主。以幫水寶寶搬家等,了解水的特性。由于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他們很難自覺發(fā)現(xiàn)水會流動的特性。所以活動中給孩子們準備了一些材料,借助這些材料設法使水的這一特性顯露出來,使幼兒親眼目睹這一現(xiàn)象,這樣幼兒才容易理解。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學內(nèi)容。
2、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更多、更新的玩水方法。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體驗顏色的混色過程。
2.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
活動準備:
1.“兒歌”:《你好嗎》
2.食用色素(紅黃藍色)面團。
活動過程:
1. 結合幼兒用書中的`《你好嗎》,和幼兒一起學念兒歌。
2. 給幼兒一塊白色的面團,允許他們隨意揉捏成圓形、長條形等。
3. 拿出紅黃藍色食用色素,請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一種顏色,加在面團里(食用色素的量不要太多,一面顏色太深,不易變色),揉一揉、捏一捏,看看面團變成了什么顏色。
4. 請幼兒從自己有顏色的面團上取下一塊,和別的幼兒交換不同顏色的面團,然后將兩者并在一起,揉一揉、捏捏,看看會有什么變化。
5. 請幼兒利用變色的面團自由造型。
6. 和幼兒一起討論、交流變色面團。
活動結束:小朋友一起吃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