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絕句教案3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絕句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絕句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 培養(yǎng)幼兒聽古詩的興趣,并記住題目和古詩大意
2. 加深幼兒對春天季節(jié)特征的認識
3. 引導幼兒有順序地觀察圖畫
二活動準備
1、 幼兒教材、大書、電腦
2、 準備字卡:融 鴛鴦
3、 復習字卡:山 春 花 草 燕子
三活動過程
1. 談話:春天
(1) 提問: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幼兒回答,教師適時出示字卡:“春”。
。2) 提問:“她是一個小姑娘,著一件綠褒賞,青山綠水是花裙,桃花為她畫粉妝,姑娘咯咯笑一笑,小河解凍水長流。謎底是什么?引導幼兒說出謎底是“春姑娘”,
。3) 提問:“請你說一說,你最喜歡春天的什么景色?春天給我們怎樣的感覺?它的美體現(xiàn)在哪里?”鼓勵幼兒大擔發(fā)言。
2. 教師出示字卡“燕子”,請幼兒學燕子飛到指定位置拿書。
3. 請幼兒將書翻到第12頁,和乖乖熊一起看圖畫。
(1) 提示:請小朋友由遠到近觀察畫面
。2) 提問:“近處有什么?幼兒回答,教師適時出示字卡“花 草 燕子 鴛鴦
。3) 提問:“遠處有什么? “山”幼兒回答
。4) 提問::你能用一句話形容自己看到這幅圖以后的感覺嗎?
4 。放電腦。請幼兒來聽古詩,并回答問題
。1)教師:“春天萬物蘇醒,繁花似錦,到處都充滿了生機,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唐朝詩人杜甫的關(guān)于春天的古詩。
(2)請一名幼兒在大書上示范欣賞古詩
。3)幼兒獨立欣賞古詩,教師來回指導,注意糾正幼兒的不良坐姿態(tài)
。4)提問:詩名是什么?幼兒在自己的書上指出題目,并讀出
。5)提問:“這古詩中都有誰?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初步理解回答問題,教師適時出示字卡
。6)請幼兒再次欣賞古詩
。7)教師分析古詩大意》“這詩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景色,美麗如畫。前兩句對大好春光進行描寫,短短的十個字包括了陽光江山春風花草及香味,吸引我們?nèi)ンw會、感受、聯(lián)想春天的美好。后兩句寫的是燕子和鴛鴦。燕子圍著暖融融的`春泥高低飛翔,銜泥筑,鴛鴦睡蓮在暖暖的沙子中,給人一種輕松愉快的感覺到
。8)提問:“通過對這詩的了解,你認為詩人在春天感受到了什么?“引導幼兒感受春天的到來給我們帶來了愉悅和快樂
5、教師出示字卡:燕子 請幼兒學燕子飛,
6游戲
1準備:需認讀的大小字卡,2漂亮的小筐一個,將大小字卡放入筐中
2激發(fā)興趣:“春姑娘來啦她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禮物
3玩法:
步驟1:春姑娘的禮物。教師扮演春姑娘,說“我給每個小朋友都帶來了一份禮物 。教師手提小筐,請幼兒從董中每人取一個字卡
步驟2、介紹自己得到的禮物,請拿到大字卡的幼兒到前面,依次介紹自己得到的禮物 是什么。一個幼兒介紹完自己的大字卡,就請得到相同小字卡的幼兒到前面,舉世無起手中的小字卡,集體認讀
步驟3:說兒歌,做游戲,邊說兒歌邊做動作!按汗媚飦砝玻〈汗媚飦砝菜o我們帶來禮物,她的禮物是什么?教師出示大字卡“融”,說:“我的禮物是融。手拿”“融字寶寶的幼兒圍到教師。集體認讀,教師出示其他大字卡,游戲進行。
絕句教案 篇2
杜甫的《絕句》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寫景小詩。整首詩雖只有28個字,但字里行間卻洋溢著韻味無窮的美。
一、色彩美。
詩人展開語言的調(diào)色板,選用繽紛的色彩,將眼前的景物描繪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使它產(chǎn)生了誘人的魅力。黃鸝、白鷺、翠柳、青天,四種景物四種顏色,黃綠相間,白藍輝映,讀來怎不令人心曠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暢?
二、結(jié)構(gòu)美。
這首詩巧妙地將數(shù)字運用于形象思維領(lǐng)域,既使詩在結(jié)構(gòu)上渾然一體,又獲得了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給人一種神思馳騁的時空美。第一句“兩個”黃鸝,寫“點”,是近寫;第二句“一行”白鷺,寫“線”,是遠寫;第三句“千秋”雪,寫“面”,表明了時間;第四句“萬里”船,展現(xiàn)了空間。簡短四句詩,點、線、面相互交織;遠、近、時、空彼此對照,構(gòu)成了這首詩內(nèi)在的結(jié)構(gòu)美,耐人尋味。
三、意境美。
這首詩描寫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機勃勃的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難以抑制的.喜悅之情。
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由近及遠,由低及高,寫的是動景,草堂周圍翠綠的柳樹上成對的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構(gòu)成了新鮮而優(yōu)美的意境。
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由遠及近,寫的是靜景,作者身在草堂憑窗遠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積雪,低頭瞥見門外停著的來自萬里之外的東吳的船只,不禁喜上心頭。短短四句詩,卻描寫了諸多景物,遠近結(jié)合,動靜交錯。色彩明麗,有條不紊,勾畫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色的畫面,抒發(fā)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和愉悅的情感。
絕句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帶領(lǐng)學生復習已經(jīng)學過的一些基礎(chǔ)知識。(主要是文學體式、唐代詩人及其風格)
2、掌握杜甫的生平及體會情感取向。
3、學習并掌握詩歌鑒賞的基本要點,主要是學會從一首詩的動詞及形容詞中把握作者情感,體會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
4、理解“寓情于景”的。寫作方法。
【教學分析】
1、教學內(nèi)容分析
近年來雖然《考試說明》把詩歌鑒賞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鑒賞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內(nèi)容上,但在實際考查中,詩歌鑒賞題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所以過去多年的詩歌鑒賞的備考策略,往往強調(diào)指導學生認真分辨題型、明確。試題常見的置誤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等。但是,20xx年高考的詩歌鑒賞題,以主觀表述的形式考查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這種命題方式的轉(zhuǎn)變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詩歌鑒賞的難度,也迫使我們在詩歌鑒賞的教學及備考工作中及時采取新的策略。
根據(jù)考試說明,我們對20xx年詩歌鑒賞的命題走向有這樣一個初步認識:材料的.選擇應(yīng)該是淺易的、膾炙人口的,在設(shè)題角度上分兩個方面對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進行鑒賞,對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進行評價,允許考生在尊重定論的基礎(chǔ)上適度發(fā)揮。所以,這節(jié)高考詩詞鑒賞指導課主要圍繞《考試說明》的要求進行設(shè)計,使學生掌握把握詩歌鑒賞的基本要點。
2、學生情況分析
為了既能體現(xiàn)命題者在《考試說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鑒賞”的要求,又能在題目的區(qū)分度上達到理想狀態(tài),高考所選擇的詩歌材料應(yīng)會比較淺顯,學生能初步讀懂。經(jīng)過一輪訓練,學生對詩歌主觀題的命題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讀懂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把相關(guān)的表達技巧與具體的詩句關(guān)鍵詞的把握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本節(jié)課的設(shè)計把培養(yǎng)學生把握關(guān)鍵詞并以此來獲得詩人情感信息作為重點。
3、教學方法分析
針對學生文化底蘊薄弱,詩詞形象思維能力差等特點,本課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等優(yōu)點,采用音樂、動畫、圖片等營造詩歌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本課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fā)、小結(jié)和學生的朗讀、分析等互動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以期達到提高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的目標。
【教學重點】
1、杜甫的生平及情感取向。
2、通過動詞及形容詞來把握詩人情感,分析詩歌內(nèi)容。
3、了解并掌握“寓情于景”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題
以文學體式(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進入唐詩,順帶復習中國文學史上的幾種常見文學體式。
二、了解杜甫生平并把握其情感取向
1、生平概述
杜甫,字子美,詩中常自稱少陵野老。原籍襄陽,舉進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居長安。及安史之亂,乃逃至鳳翔,謁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后,隨肅宗還京,不久棄官。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攜家出蜀,病死途中。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稱為“詩史”。以古體、律詩見長,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有《杜工部集》。
2、通過兩首詩體味杜甫的愛國情感
3、引入《絕句》
三、講解《絕句》
。ㄒ唬┩ㄟ^直觀觀察及朗讀來體味詩歌所反映出來的作者情感。
。ǘ┩ㄟ^分析詩中的關(guān)鍵詞語來體味作者情感,使同學了解詩歌鑒賞的要點。
1、分析動詞入“情”
鳴:①請同學找出能夠形容鳥叫的詞語并歸為兩類
、趧(chuàng)設(shè)情境表現(xiàn)黃鸝的存在狀態(tài)
上:①如果用“沖”字代替會改變什么?
、诟爬ɡ硐胫械摹吧稀边@個動作
小結(jié):表現(xiàn)了初春景色宜人和詩人喜悅的情懷。
含:引導得出“含”字所表現(xiàn)的詩人情感
泊:通過此字體會作者思緒
小結(jié):寫出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欲架舟重游江南的愿望
2、分析形容詞入“境”
可以根據(jù)四個形容詞制成四幅圖畫,在引導學生給四幅畫命名、調(diào)配畫面色彩的同時體會作者情感
3、分析數(shù)詞入“趣”
用對比法使學生看到數(shù)詞的作用
黃鸝加上兩個,成對出現(xiàn),當然就雌雄合鳴,具有喜慶意味,氣氛就融合協(xié)調(diào)了。
白鷺加上一行,就寫出了白鷺成行起飛的特征,令人更感到真實而富韻味。
雪而千秋,言其積累之年深日久,可見西嶺之高寒。(時間)
船而萬里,言其來程之遙遠,重游江南之思緒,越遷越長了。(空間)
?偨Y(jié):一鳴一上,近景清脆,遠景悠揚,一收一放,遠大的要收回來,近處的卻放出去。在空曠遼闊的畫面中,雄渾博大的境界出來了。
四、點出“寓情于景”的。寫作特點
五、作業(yè):
根據(jù)所講鑒賞方法鑒賞《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背景:在中唐前期,韋應(yīng)物是個潔身自好的詩人,也是個關(guān)心民生疾苦的好官,但他為中唐政治弊敗而憂慮,百姓生活貧困而內(nèi)疚,有志改革而無力,思欲歸隱而不能,進退兩難,只好不進不退,任其自然。曾明確表示自己是“扁舟不系與心同”,表示自己雖懷智者之憂,但自愧無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無所作為。
【絕句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絕句教案《絕句》11-11
絕句的教案05-08
《絕句》教案01-14
《絕句》教案03-03
絕句教案范文11-13
古詩絕句教案03-19
關(guān)于絕句教案02-26
絕句的優(yōu)秀教案09-11
小學語文絕句教案11-14
精選絕句教案四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