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2-29 08:26:43 教案

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動作理解、學習兒歌,正確發(fā)準“釘、縫”等字的字音,并邊念兒歌邊游戲。

  2、理解兒歌中的動作,并大膽地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小鞋匠做鞋的動作。

  活動重點:

  通過圖片、動作理解、學習兒歌。

  活動難點:

  正確發(fā)準“釘、縫”等字的字音,并邊念兒歌邊游戲。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提問:畫面上有些什么?畫面上的人是誰?小鞋匠在干什么?(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的細節(jié),初步知道畫面上畫的是小鞋匠,他在做鞋子。)

  2、小鞋匠是怎么做鞋子的呢?(幼兒自由講述)請小朋友仔細地看一看老師表演的小鞋匠是怎么做鞋子的。

  二、引導幼兒理解學習兒歌。

  1、教師根據兒歌的內容,表演啞劇《小鞋匠》,(注意強化兒歌中的動詞部分:繞、拉、釘、縫等。)

  2、小鞋匠是怎么做鞋子的?小鞋匠做了哪些動作,是什么意思呢?(鼓勵幼兒大膽用語言描述表演中的動作,并邊說動詞邊學相應的動作。)3、教師示范朗誦兒歌,邊朗誦邊做動作,并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

  4、提問:

  這首兒歌的名字叫什么?

  小鞋匠在干什么?他是怎么做鞋的?

  5、教師再次示范朗誦兒歌。

  6、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學念兒歌。

  7、幼兒完整朗誦兒歌。

  三、學習表演動作。

  我們來做小鞋匠,一邊念兒歌,一邊來做一雙漂亮的`皮鞋,好嗎?

  四、創(chuàng)編游戲。

  1、除了皮鞋,你們還想做一雙什么鞋子?

  2、我們來分組做鞋子比賽。(將幼兒分成三組,輪流表演兒歌。)

  3、請個別幼兒上前表演兒歌。

  五、引導幼兒體會勞動的快樂

  小鞋匠們,你們做了這么多鞋子,真了不起,你們的心情這么樣?小鞋匠們真能干,做鞋子雖然很辛苦,可是能做出許多漂亮的鞋子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展開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 篇2

  區(qū)域時間到了,建構區(qū)是男孩子的首選,你也不例外。你說:“今天我要搭一個坦克。”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你看了看建構區(qū)的材料,我看到你選擇了泡沫墊,這可是一個挑戰(zhàn)呢。我們更多地會選擇雪花片建構,就看看你的嘗試過程吧。你先將泡沫墊拼成一個正方體,就這樣一個一個拼著,終于你拼出了很多個正方體,你將它們擺成一個長方形。你告訴我說:“這個要兩層的!蔽尹c了點頭。接著,你的同伴徐梓軒聽到你要拼坦克,就加入了你的隊伍。你們一個一個拼著正方體,你發(fā)現(xiàn)這樣速度太慢了,拼著拼著你就知道了連起來拼出一個長方體。這樣速度可就快多了,你對這個方法很滿意,并且告訴了徐梓軒,也告訴了我。你說這個方法比較好,長長的長方體就作為坦克的頭。完成后,你們開心地要我為你們拍照。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樣的.學習可能在發(fā)生

  當你來到建構區(qū)時,你就想好了要做什么,首先你有了計劃,這一點很好,做任何事有計劃、有目的,一定能夠事半功倍的。在活動中,你不斷摸索,從拼出一個小小正方體到拼出一個長長的長方體,這是你在探索過程中的提升。同時你樂意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的好方法與同伴分享,這一點也是難能可貴的。

  下一步學習的機會和可能性

  在建構區(qū),老師可以為你提供更多的半成品材料,你可以盡情搭建生活中的建筑。老師可以為你拍照,將你的作品以照片形式在集體面前展示,讓更多小朋友學習。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撕紙技能,鞏固認識三角形。

  2、練習使用粘貼材料,掌握粘貼技能。

  3、提高幼兒在活動中的創(chuàng)造性。

  活動準備:

  課件、有齒孔的彩紙、粘貼用具(雙面膠或膠水)、畫紙及彩筆。

  活動過程:

  1、幼兒探索撕紙。

  ①請小朋友看看彩紙上有什么呀?(針孔)

  ②針孔把這一張紙分成了兩個什么圖形?(三角形)

  ③請你們想一個辦法把這兩個三角形分開。(幼兒練習撕紙)

 、苷埬芰姷挠變赫f一說是怎樣撕的,并演示一下。(教師小結:先折一下,再沿針孔撕。)

 、菽銈兓ハ嗫匆豢词种械娜切斡惺裁床煌?;本文(顏色不同,大小不同)

 、捱@些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呀?(幼兒討論,發(fā)表見解)你們看看動畫片里的三角形拼成了什么漂亮、好玩的東西來。

  2、幼兒觀看課件。

 、倌銈兛吹搅耸裁矗

 、谶@些圖案是用什么圖形拼成的?(三角形、圓形)

 、廴绻翰怀鰣A形來怎么辦?(用彩筆畫)

 、苷埿∨笥验_始撕紙粘貼,看誰能做出和別人不同的圖畫來。

  3、幼兒撕紙粘貼,提醒幼兒將撕下來的紙放入小盒內,注意桌面地面清潔。

 。1)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可以先擺一擺再粘貼。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創(chuàng)造性粘貼出和老師、小朋友不同的作品,并添畫相關情節(jié),使畫面更有內容。

  7、展覽講評:幼兒互評,老師講評,表揚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

  活動反思:

  撕紙是小班幼兒很喜歡的一種活動,它不僅能鍛煉手部肌肉的`精細動作,還可提高手眼的協(xié)調性,紙被撕碎時發(fā)出的聲音以及撕后的形狀能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極大的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他們感興趣,他們團結協(xié)作,共同的在輕松的氛圍中欣賞了美、創(chuàng)造了美、感受了美。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情感態(tài)度目標: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喜歡參加集體的游戲,并體驗愉悅情緒。

  2、能力技能目標:培養(yǎng)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聲說活以及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能力。

  3、認知目標:引導幼兒聽懂游戲規(guī)則,幫助幼兒發(fā)準帶e、g、h音的字。

  【活動準備】

  1、狐貍頭飾一個,鵝的頭飾十個(1個大的,9個小的)。

  2、在教室的中間畫好一條河,作為河界。

  3、白鵝和狐貍的照片。

  【活動重難點】

  重點:聽懂游戲規(guī)則,發(fā)準帶e、g、h音的字。

  難點:培養(yǎng)幼兒參加集體游戲,并敢在集體面前大聲說話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以實物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

  (出示白鵝和狐貍的照片)今天我們班里來了兩位客人,你們看是誰呀?誰來學一學他們?他們想和我們一起做個游戲,你們想不想參加?

  二、教師示范朗誦兒歌,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

  1、教師指著照片朗誦兒歌,請幼兒完整聽一遍;

  2、以提問方式引導幼兒學會游戲兒歌。

  (1)東邊有什么?西邊有什么?

  (2)鵝兒在干什么?

  (3)誰跑過來了?鵝是怎樣下河的?

  著重幫助幼兒發(fā)準“鵝、河、歌”等相似的音,糾正幼兒的不正確發(fā)音。

  3、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2—3遍。

  三、向幼兒簡單介紹游戲的玩法和基本規(guī)則。

  1、小白鵝在河邊,邊念兒歌邊做鵝的動作。

  2、當兒歌念到“一只狐貍跑過來”時,狐貍從座位上站起來。

  3、兒歌念完后,小白鵝才能跳下河,同時狐貍才能跑出來抓鵝,若小白鵝被抓住,可停止游戲一次。

  四、兩位教師分別扮演鵝媽媽、狐貍,請部分幼兒開展游戲。

  1、誰想當小白鵝呢?想當小白鵝的小朋友必須告訴鵝媽媽“我是小白鵝,我會水里游”,這樣他才能成為鵝媽媽的小寶寶呢!

  2、游戲開始時,被請到的'幼兒分別站起來說:“我是小白鵝,我會水里游!敝v對了,教師給他戴上頭飾,說:“對對,你是我的小白鵝。”如果發(fā)音不對,教師及時糾正。

  3、全體幼兒念兒歌,扮小白鵝的小朋友沿著“河”邊,邊做鵝的動作,邊念兒歌。當念到“一只狐貍跑過來時,”狐貍從座位上站起來。兒歌念完后,小白鵝急忙往河里跳,狐貍迅速去抓尚未跳進河里的小白鵝。

  4、此游戲共進行2遍,使幼兒進一步了解游戲的玩法及規(guī)則。

  五、請幼兒分組自由游戲。

  請每組兩名能干的幼兒扮鵝媽媽和狐貍,游戲前,教師再提醒幼兒念完兒歌后,鵝才能跳下河,狐貍才能抓鵝。

  六、結束部分。

  請小白鵝回家吃飯。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目測的方法分辨多與少。

  2、了解多少是通過比較得來的'。

  活動準備:

  裝有飲料的杯子若干(多于幼兒人數(shù))。

  活動過程:

  1、尋找寶寶杯:

  (1)幼兒尋找自己的寶寶杯,認識自己的標志。

 。2)看看、聞聞、嘗嘗杯子里是什么,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

  2、比多少:

 。1)請幼兒告訴大家,喝的是什么?味道怎么樣?

 。2)教師為幼兒添飲料,鼓勵幼兒主動用“多一點”或“少一點”來表示。

 。3)幼兒喝飲料。——“現(xiàn)在你杯子里的飲料比原來多還是少了?”

 。4)幼兒嘗試比較多與少。

 。5)比較籮筐里和桌子上的杯子哪個多,哪個少。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名稱:我的鞋子

  二、預設目標:

  1、能用語言、歌曲等不同的形式表達自身所獲得的不同感受。

  2、通過創(chuàng)編歌曲,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

  三、資料準備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幼兒會唱歌曲《大鞋小鞋》,并改編過一段歌詞。

  2、教師安排場地:地毯、報紙、海洋球、稻草、石子

  四、重難點:

  重點:能表達自身的感受

  難點:創(chuàng)編歌曲

  五、活動流程:

  幼兒自由體驗創(chuàng)編歌曲

  六、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體驗:

  (1)、師:今天,我們要帶鞋嬰幼兒去玩玩,你們看看

  哪些地方?(幼兒自由說)

  我們帶鞋嬰幼兒去踩一踩,看看鞋嬰幼兒會發(fā)出什么聲音。

 。ㄓ變涸诓煌牡胤阶咦,體驗不同的感受)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區(qū)別各種不同的聲音,并能用較形象的象聲詞表示出來。

  (2)、互相交流:

  如:我踩在海洋球上,發(fā)出嘩啦啦的聲音

  教師可以讓個別幼兒再去踩踩,其它幼兒傾聽,并表達自身的感受,幼兒可以用不同的象聲詞表達鞋子踩在某一地方的聲音,如:踩在石子上,聽到嚓嚓嚓的聲音;踩在石子上,聽到唰唰唰的聲音。

  教師還可以讓幼兒感受兩種對比較明顯的`聲音,如:地毯上的聲音較輕,可以用較輕的聲音表達,海洋球的聲音較響,可以用響的聲音表達。

  2、創(chuàng)編歌曲:

 。1)、幼兒演唱歌曲《大鞋小鞋》

  摘句:的篤的篤的的的的篤(唱的時候可以輕一點)

  (2)、演唱改編的一段歌詞

  我穿自身的鞋呀,真呀真舒服,踩在地板上呀,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3)、幼兒創(chuàng)編歌曲:

  a、幼兒自由結伴,選擇場地進行創(chuàng)編,教師隨機指導。

  如:我穿自身的鞋呀,真呀真舒服,踩在海洋球上,嘩啦嘩啦嘩啦啦啦啦啦,嘩啦嘩啦嘩啦啦啦啦啦。

  b、創(chuàng)編的時候要注意跟上節(jié)拍,注意聲音的運用。

  c、能初步體驗合作的快樂。可以采用多種演唱方式,如領唱、齊唱、重唱等。

  如:踩在海洋球上聽到嘩啦啦、噼噼啪啪的聲音,就可以采用重唱的方法演唱。

  3、幼兒展示效果:

  a、提醒幼兒認真觀看其它幼兒的扮演。

  b、假如幼兒的演唱方式比較簡單,教師可以適當提醒,如:誰來領唱?特別褒揚一些平時較膽小的幼兒,鼓勵他們大膽扮演。

小班教案 篇7

  主題:小司機

  源自:教材《學習》(小班)p26

  內容與要求:

  1、了解常見車輛的不同外形和功用。

  2、喜歡聽辨周圍的各種聲音。

  3、體驗車輛給我們帶來的方便。

  集體教學活動:各種各樣的車

  幼兒年齡:3~4歲

  一、 設計意圖

  這個主題我們將小司機和好聽的聲音結合在一起。帶孩子們外出活動時,他們對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非常感興趣,并對各種車輛發(fā)出的不同聲音感到好奇,個個都想試一試,學一學。根據小班幼兒好模仿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因為之前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常見車輛的外形和功用,所以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幼兒交流及模仿各種車輛聲音方面。

  二、 活動內容與要求

  1、樂意向同伴介紹自己認識的`車,喜歡模仿各種車的聲音。

  2、體驗車輛給我們帶來的方便。

  三、環(huán)境與材料準備

  1、帶領幼兒觀察過馬路上的車,了解了常見車輛的名稱及主要特征。

  2、常見車輛圖片,如:自行車、摩托車等。

  3、音樂錄音(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的笛聲)。

  四、 活動過程

 。ㄒ唬┙涣魃嫌變簣@的方式

  1、你是怎么來幼兒園的?

  2、幼兒自由回答

  例:自行車

  自行車會發(fā)出什么聲音?

  帶領幼兒進行表演:自行車呀叮鈴鈴、叮鈴鈴、叮鈴鈴,帶著我呀向前跑,

  輪子輪子轉呀轉,一直轉到幼兒園。

 。ǘ┱f說其它的車

  1、你還知道哪些車?

  2、幼兒自由回答

  3、聽一聽,學一學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的聲音

 。ㄈ┯螒颉伴_汽車”

  來來來,我們上幼兒園啦!

  小汽車,嘀嘀叫,開到東來開到西,

  看見紅燈停一停,看見綠燈快快開。

小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在數(shù)熊山的游戲情境中初步學念兒歌。

  2、感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幼兒已經上過計算活動“數(shù)熊山”

  材料準備:PPT

  一、說說一座山

  1、討論圖片

  ——(看圖片)這些山有什么不一樣?(是熊山)有幾座是熊山? (5座小熊山)

  2、欣賞兒歌:數(shù)熊山

  3、幼兒嘗試扮演

  ——如果要表演這首兒歌的話,你想扮演誰?(熊山、數(shù)熊山的人)

  ——需要幾個人來扮演熊山?(5個)

  二、念念幾座山

  1、討論不一樣的熊山

  ——這幾座熊山有什么不一樣?(有的是一只熊的熊山,有的是兩只熊在一起的熊山)

  2、再次欣賞兒歌

  3、幼兒嘗試扮演

  ——如果請兩只熊在一起扮演一座熊山,我們需要5座山,需要幾個人來扮演熊山?(10個人)

  ——沒有輪到的'小朋友干嗎?

  三、做做小游戲

  1、 介紹游戲規(guī)則

  根據圖片以及教師的拍手聲提示變換組成熊山的小熊數(shù)量,多余幼兒做數(shù)熊山的小朋友。

  2、 幼兒分角色游戲

小班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了解部分動物避暑的方法

  2、體驗模仿動物避暑的樂趣

  活動準備物質準備:

  (1)太陽頭飾一個

 。2)教師自制的有關動物避暑方法的多媒體課件。

  (3)《誰跟小羚羊去避暑》故事錄音、熱身入場的音樂、播放器。

  活動過程1. 播放夏天的音樂,帶領幼兒進入課堂氣氛。

  2. 談話導人。

  引導語:小朋友夏天是不是很熱啊?誰能想個辦法讓我們涼快一些,降降溫呢?(可以扇扇子、開空調、開電風扇、吃西瓜……)引導語:我們人類在夏天的時候有這么多避暑降溫的好方法,那小動物呢?你們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在過夏天的時候是怎么避暑降溫的。

  3. 觀看課件、傾聽故事,了解動物避暑的好方法。

  了解狗拾怎樣避暑降溫的。

  教師模仿狗的叫聲,提問:這是哪個小動物?誰知道狗是怎么避暑降溫的呢?

  引導幼兒看課件,了解狗拾怎么避暑降溫的。

  小結:狗在夏天的時候通過伸出舌頭散發(fā)身體的'熱量來避暑降溫的。

  啟發(fā)幼兒模仿狗避暑降溫的樣子。

  了解大象是怎樣避暑降溫的?

  引導語: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長又長,幫人把活干。這是什么動物?誰知道大象是怎么避暑降溫的?

  引導幼兒看課件,了解大象是怎么避暑降溫的。

  小結:大象是將沙子或牧草甩到背上避暑降溫的。

  啟發(fā)幼兒模仿大象避暑降溫的樣子。

  了解兔子是怎樣避暑降溫的。

  引導語: 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這是什么動物?兔子是通過豎著兩只長耳朵散發(fā)熱量來避暑降溫的。

  播放故事《誰跟小羚羊取避暑?》。引導幼兒了解其他動物避暑的方法。

  提問:故事中都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么避暑降溫的?

  根據幼兒的回答系統(tǒng)的小結故事中動物的避暑方法。

  游戲"動物避暑"。

  將幼兒進行分組,每組分別代表一種動物組織幼兒游戲:教師頭戴太陽頭飾,游戲開始時,教師站起來時,說"太陽出來了",幼兒就模仿自己所代表動物避暑的樣子游戲結束后,引導幼兒交換,重復游戲。

  活動延伸在語言區(qū)投放有關動物避暑的圖書、圖片等,讓幼兒通過閱讀繼續(xù)了解其他動物是怎樣避暑降溫的。

  要求幼兒回家后把今天了解的這些動物避暑的方法講給爸爸媽媽聽,然后和他們一起從書上或電腦上收集更多有關其他動物避暑的方法來與同伴一起分享。

  活動資料誰跟小羚羊去避暑?(故事)天熱了,小羚羊,小羚羊的媽媽要帶孩子到高山地帶去避暑,小羚羊想還有許多小伙伴也一起熱得難受,得約大家一起去。

  "誰跟我去避暑?"她一面走,一面喊。

  一匹小紅馬奔跑過來,對小羚羊說:"我不去,我一出汗就像洗了冷水澡一樣涼快了。"原來她身上有許多汗腺,熱了就出許多汗來調節(jié)體溫,防止中暑,不需要避暑。

  小羚羊想:聽說小黑狗身上沒有汗腺,一定熱得受不了,去約她避暑吧。這時,小黑狗正趴在一間屋檐下,張著嘴,伸出長長的舌頭,直喘氣。

  "黑狗弟弟,高山地帶涼快極了,你跟我一起去避暑,好嗎?"小羚羊對他說。

  "謝謝你。"小黑狗擺擺尾巴說,"我身上沒有汗腺,可舌頭上有許多汗腺呢。我伸出舌頭,就是用它排汗,調節(jié)體溫呀。"小羚羊,走到一棵告別了小黑狗,走到一棵大樹旁,看見小黃雞躺在樹下的沙土里,兩腳搔著沙土,還不斷地打著滾兒。

  "你躺在沙土里玩,多熱呀!"小羚羊搖搖頭說。 小黃雞"咯咯咯"地笑了,他說:"我熱得直喘氣,在沙土里躺躺,渾身諒嗖嗖的,可舒服了。"小黃雞不需要避暑,小羚羊多么失望呀!她又走進林子里去約小松鼠。

  "我不用去避暑。"小松鼠在樹枝間蹦來跳去,回答說,"夏天到來之前,我就脫掉了冬天的厚皮毛衣,換上了薄薄的夏裝啦。"再去找誰呢?小羚羊正猶豫著,小灰兔急急忙忙地從她面前經過,小羚羊喊住他。

  小灰兔擺動著兩只大耳朵說:"我不想去避暑。夏天,我挺著這兩只大耳朵,可以散熱,調節(jié)體溫。"小羚羊看看沒有小朋有跟她去避暑,只好跟著自己的媽媽去避暑啦。

小班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感知體驗擁抱的溫馨,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做與他人親近的動作。

  2、通過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初步學習仿編歌曲《碰一碰》。

  3、聽到琴聲的.指令能較快地找到同伴,體驗與同伴友好親近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故事磁帶《請你抱抱我》。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3、泡沫墊子人手一塊。

  三、活動過程:

  1、通過游戲《抱一抱》,引出活動內容。

 。1)教師:小朋友好。ɡ蠋熀茫。┬∨笥颜嬗卸Y貌,老師非常喜歡你們,真想抱抱你們.你們想抱抱老師嗎?來,我們一起來抱一抱!

  (2)師生互相擁抱后,每人找一塊墊子坐下來。

  2、老師講述故事《請你抱抱我》,給幼兒一個完整的印象。

  (1)教師:小朋友,你們想知道還有誰喜歡跟人抱抱嗎?下面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請你抱抱我》,聽一聽故事里誰想跟別人抱抱呢?

  (2)教師講述故事.

  3、通過討論,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1)誰喜歡和人抱抱?

  (2)刺猬和誰抱抱的?別人有沒有抱抱它呢?

 。3)后來,誰和他抱一抱的?

  4、教師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播放錄音故事《請你抱抱我》,讓幼兒邊看書傾聽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小刺猬想和別人抱抱,可是為什么沒有人想跟刺猬抱抱呢?

 。2)你喜歡跟別人抱抱嗎?你想跟什么人抱抱?和別人抱抱心里有什么感覺?

  (3)你是怎樣抱別人的呢?

  5、啟發(fā)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與他人親近的動作,并用語言表達。

 。1)教師:小朋友喜歡別人時,除了想抱抱,還想做什么動作呢?

  (2)啟發(fā)幼兒想出:親一親、碰一碰、拉一拉、笑一笑或說一句話。

  6、為歌曲《碰一碰》創(chuàng)編歌詞,并在游戲中做出與歌詞相應的動作。

 。1)玩游戲"碰一碰"。

  教師:小朋友喜歡別人碰一碰,那我們就來玩?zhèn)游戲"碰一碰".仿編歌詞,玩游戲"抱一抱"。

 。2)啟發(fā)幼兒將歌曲中唱"碰一碰"的地方換成"抱一抱".

  四、效果分析:

  在活動過程中,小朋友能夠用簡單的語言進行交流,聽故事的過程中,個別幼兒不能很好地注意力集中地聽講故事,在回答老師提問的過程中,部分幼兒還是能準確地依據故事內容認真作答。

  附故事:請你抱抱我

  刺猬艾利的身上又尖又刺,如果你不小心被它刺到,一定會忍不住“哎喲!”叫起來。艾利很喜歡和人抱抱,可是沒有人敢抱它。

  有一次,它緊緊抱著電線桿,可是電線桿卻沒有回抱它;有一次,它緊緊抱著紅綠燈,可是紅綠燈卻沒有回抱它;有一次,它僅僅抱著一棵樹,可是樹卻沒有回抱它。

  艾利想,也許自己太沒有吸引力了。所以它就在身上打了一個大大的蝴蝶結。哎呀,每個人都稱贊艾利,但卻沒有人抱它。圣誕節(jié)時,它在身上掛了好多的裝飾品,看起來就像棵圣誕樹。每個人都稱贊艾利,但還是沒有人抱它。艾利跑到森林里哭了起來,哭得很傷心:這時候它遇到另一只刺猬,它們輕輕地,輕輕地抱著,!它們的毛剛好一樣長,一樣尖,誰也不會刺到誰呀。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03-24

小班的教案04-16

(精選)小班教案08-05

小班教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