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3-08 07:54:37 教案

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备惺芾L本故事中奇妙有趣的想象,感受歡快活潑、寧靜的情感氛圍。

 、苍谇榫持谐醪綄W說句子連衣裙變成××花樣了。

  二、活動準備:

  一只大兔子、許多小兔子教具。各種圖片

  三、活動過程:

  1.部分,迷語引出課題。

  迷語:白白的身體像雪球,紅紅的眼睛像寶石。長長的耳朵真可愛,愛吃蘿卜和青菜。

  2.分段講述故事,《我的連衣裙》。

  (1)小兔子來到樹林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幼兒回答,撿到一塊白色的布)

  教師:你們能幫小兔想想白布能做什么東西?

  (2)繼續(xù)講述故事:

  她用那一塊白色的布做了一件什么?

  她穿著裙子來到了哪里?

  結(jié)果出現(xiàn)了什么神奇的事?

  3.教師說:我把這一只兔子請到了我們幼兒園,讓大家也看一看她的.這件神奇的連衣裙。

  在演示過程中幼兒初步會說句子連衣裙變成××模樣了。

  四、小朋友們都太棒了!(教師做傾聽狀)哦,剛才小兔子告訴我說:他有好多的好朋友也來到幼兒園啦。她們也穿來了神奇的連衣裙,小朋友們剛快來和她們一起玩吧!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開衫和套衫;學習穿好套衫和開衫。

  2、在學穿開衫的過程中學習一一對應(yīng)。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猜猜我有多愛你》。

  2、每位幼兒帶一件套衫和有扣子的開衫。

  3、教師準備兩件有扣子的上衣、一件套衫。

  活動過程:

  1. 認識套衫和開衫。

  出示套衫和開衫

  師:小朋友們,用你們的小眼睛仔細地看一看這兩件衣服有什么不一樣?

  師總結(jié):這是開衫,衣服的前面是開著的,用過扣子或者拉鏈,把衣服扣(拉)好或者解(拉)開。這是套衫,衣服的前面是關(guān)著的,不是開著的。

  2. 幼兒穿套衫

  師:現(xiàn)在老師請兩位小朋友上來穿一穿套衫。說一說你們是怎么穿套衫的啊?

  師:那你們來看一看老師是怎么穿的。

  老師邊念兒歌邊穿。

  師:請你們仔細地找一找,套衫上有幾個洞?

  師:有哪些洞?請指給老師看一下。

  師:那老師又有一個問題了,哪一面是衣服的前面?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讓幼兒按照前襟上的裝飾、領(lǐng)子前后的位置、衣領(lǐng)后的標識、帽子的.位置等進行識別)

  師:老師現(xiàn)在念詩歌,然后請一位小朋友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來穿套衫。

  3.幼兒穿開衫

  師:那這兒還有一件開衫呢,這要怎么穿呢?來看看老師是怎么穿的。

  教師運用兒歌,講解并示范穿開衫的方法。

  師:有哪一位小朋友學會了,趕緊來試一試。

  師:小朋友們,我們來看一看他紐扣扣得對不對?

  4. 幼兒學扣紐扣

  師: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衣服上的扣子有幾顆?扣眼又有幾顆?

  師總結(jié):哦!我們發(fā)現(xiàn)扣子和扣眼的數(shù)量是一樣多的,他們是一一對應(yīng)的。

  師:那你們想一想應(yīng)該怎么扣呢?試試看。

  教師邊朗誦詩歌邊一一對應(yīng)扣紐扣

  師:老師是這么做的,我們先把下面對齊了,然后從下往上扣是不是就不會扣錯了

  師總結(jié):今天我們知道了什么是套衫什么是開衫,也知道了他們要怎么穿。我們在家在學校都來自己試試看,多練習一下好嗎?

  穿套衫

  一件衣服四個洞,寶寶套進大洞洞,腦袋鉆進中洞洞,小手伸進小洞洞。

  穿開衫

  捉領(lǐng)子,蓋頂子,小老鼠,找洞子,東鉆鉆,西鉆鉆,吱吱吱吱上房子

  扣扣子

  扣子寶寶站一排,門兒也把隊來拍。一人對著一個門,站錯位置重新來。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創(chuàng)設(shè)條件,引導幼兒進行探索,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使幼兒產(chǎn)生愉快的情感。

  2、發(fā)展幼兒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提高音樂表現(xiàn)能力。

  3、嘗試動手制作泡泡水,并用身體語言表現(xiàn)泡泡的形態(tài)。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泡泡槍、吹管、小棒、毛巾若干。

  2、洗衣粉、餐洗凈、洗手液若干,杯子若干。

  3、電子琴。音樂游戲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用泡泡槍吹泡泡,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引入課題。

  二、展開:

  1、生活聯(lián)想:提問――平時在哪兒見過泡泡?哪些東西能變出泡泡來?幼兒討論,交流。

  2、幼兒認識操作材料。老師準備了什么東西?洗衣粉、水等。

  3、幼兒初次嘗試做泡泡水。

 。1)水是什么樣子的?加入洗衣粉后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2)幼兒用洗衣粉制作泡泡水。提問:“洗衣粉到哪兒去了,有什么好辦法讓它溶解的`快些?(小棒攪、加熱水)溶解到水里能變出泡泡來嗎?

 。3)試吹泡泡。提問:除了洗衣粉還有什么溶解在水中能夠變出泡泡來?

  4、嘗試用不同材料制作泡泡水,用自己制作的泡泡水吹泡泡,分享成功的喜悅。

  5、你是怎樣弄出泡泡來的?泡泡為什么能飛起來?為什么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

  6、游戲體驗――吹泡泡

 。1)幼兒用自己制作的泡泡水吹泡泡,分享成功的喜悅。

 。2)應(yīng)到幼兒觀察了解泡泡的特性,說出自己吹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有什么變化?(飛高、飛低、破裂、顏色等。)

  7、音樂游戲――吹泡泡

 。1)引導幼兒運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泡泡不同的形態(tài)。

 。2)鼓勵幼兒隨音樂進行“吹泡泡”的舞蹈動作創(chuàng)編。

 。3)師生共同表演音樂游戲“吹泡泡”。

  三、帶領(lǐng)幼兒到戶外吹泡泡,進一步觀察泡泡。

  活動反思:

  活動的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收獲也很多。只是幼兒在做實驗中急于想動手操作,沒聽清老師的注意事項,活動紀律比較混亂。可見幼兒的探索和發(fā)現(xiàn)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選擇探索活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不可直接控制,而應(yīng)以尊重和支持,引導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所以,教師應(yīng)該為幼兒提供一定的環(huán)境來鼓勵幼兒積極探索。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他們初步理解古詩內(nèi)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fā)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jié)律吟誦。

  活動準備: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清明節(jié)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節(jié)幼兒園都會組織小朋友們?nèi)ジ锩沂苛陥@掃墓,悼念我們那些未曾謀面的英雄前輩,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創(chuàng)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沒有他們的珍貴付出,不會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們了解清明節(jié)的重大意義,讓孩子們記住清明節(jié)的具體時間。

  二、基本部分

 。ㄒ唬┏鍪緢D片,引導觀察,講述

  1.剛才我們看了圖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jié)發(fā)生了什么事。空堄變河懻。

  2.現(xiàn)在老師要請幼兒再看一副圖片,你在圖片中都看到了什么呢?他們在干什么呢?天上怎么了?

  (二)幼兒看圖片,引起興趣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春天)對,春天到了,小鳥們都飛回來了,花兒也都開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人們都要干什么。浚ㄓ變鹤杂苫卮穑

  2.教師總結(jié):清明節(jié)是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古時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詩人啊,就在這天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師播放課件,請幼兒觀看。

  4.教師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jié)。

 。ㄈ┙處熇收b并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jié)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教師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nèi)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么?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可以慢慢的跟讀。

  4.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給下面的幼兒表演,可以邊念邊對照圖片。教師在一旁進行知道提醒,可以輪流請幾批幼兒。

  5.請幼兒再一起朗誦1-2遍。

  三、結(jié)束部分。

  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家朗誦給爸爸媽媽聽。或者在幼兒之間進行交流。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游戲活動,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驗參與文學活動的快樂。

  2、會比較連貫地學說短句:我吃了**。

  3、能簡單復述故事內(nèi)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重、難點

  重點:積極參與活動, 學說短句:我吃了**。

  難點:樂意運用語言交流,學說完整話。

  活動準備:

  1、三首音樂(游玩、睡覺、講故事)

  2、場景蘋果樹(蘋果貼圖)、香蕉樹(香蕉貼圖)、小樹(樹葉貼圖)

  3、毛毛蟲頭飾每人一個

  4、故事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幼兒頭帶“毛毛蟲”頭飾,隨音樂模仿毛毛蟲爬行的樣子進場! 今天天氣真好,小毛毛蟲們快和姐姐一塊出去玩兒吧!(播放游玩音樂)

  (二)幼兒游戲

  1、觀察小樹林

  2、游戲“毛毛蟲的故事”

  (1)教師示范

  (2)幼兒嘗試

  (3)幼兒再次嘗試(鞏固練習)

  (4)幼兒休息

  3、結(jié)合幻燈片講述故事(故事見附后)并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做什么?毛毛蟲都吃什么了?

  (2)毛毛蟲吃飽以后睡著了,接著變成了什么?最后變成了什么?

  4、音樂游戲:毛毛蟲變蝴蝶

  附:《毛毛蟲的故事》

  我小的時候不喜歡吃東西,一直都長不大,媽媽很著急,就對我說:“寶寶,你要吃很多東西,長大才能變漂亮的’。聽了媽媽的話,(邊翻書邊講述)我來到蘋果樹下,阿烏,阿烏,我吃了一個紅蘋果,又來到梨樹下,阿烏、阿烏我吃了一個黃梨子,接著又來到長滿綠樹葉的小樹下,阿烏、阿烏我吃了一片綠樹葉,這回,我真的吃飽了,我要美美地睡上一個很長很長的覺,我呀變成了一只蛹,把自己包在里面,不讓別人去打攪我睡覺,等我睡醒了,換了件漂亮的衣服從蛹里出來了,你們猜我變成什么拉?(幼兒自由發(fā)言),毛毛蟲變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在天空飛舞呢。

  教學反思:

  在日常的生活中,當孩子們看到毛毛蟲的時候總是會表現(xiàn)出好奇、害怕等等各種各樣的反應(yīng)。然而,絕大多數(shù)幼兒并不知道毛毛蟲最終會變成美麗的蝴蝶。我們試圖通過一個生動的小故事,幫助小班幼兒感知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同時讓幼兒會比較連貫地學說短句,使幼兒在一邊游戲一邊講述的過程中,充分理解故事,體驗參與文學活動的快樂。

  小班孩子年齡小,具體形象更能充分激發(fā)孩子的'興趣,為了讓孩子能夠融入到整節(jié)課堂當中,我精心準備了教具:為每位幼兒準備了毛毛蟲頭飾,布置場景(三棵果樹),果樹上的果子要能夠方便摘取并能粘在自己的肚子上,還能確保不會容易掉落等等。

  在做好教具后,開始找適合活動所需的音樂。在三段適合不同場景的音樂,如:爬行時活潑、有趣的音樂,睡覺時舒緩的音樂,講故事時舒緩的音樂,還把奧爾夫音樂《毛毛蟲和蝴蝶》融入貫穿到游戲當中,使幼兒能根據(jù)聽到不同的音樂做相應(yīng)的動作。在找音樂時,首先考慮節(jié)奏是否適合,還要聽旋律是否適合每一個活動過程。一節(jié)活動的效果怎么樣,配樂和活動準備都很重要。根據(jù)故事,我還制作了幻燈片,邊講故事,還能邊給孩子看,符合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我覺得這節(jié)活動的課前準備比較充分了。

  活動開始以毛毛蟲媽媽帶著寶寶出去游玩的時候進入小樹林里,發(fā)現(xiàn)了紅蘋果、黃梨子、綠樹葉開始了活動。開始部分,寶寶都能跟著老師的思路,寶寶的興趣一直很濃厚,當我說我們吃飽了的時候,突然有位孩子說,那我們就睡覺吧,對于孩子突然的發(fā)言,我覺得有點意外(這可能和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有關(guān)系),而我在課中也沒能接過孩子的話;顒又锌偸菚霈F(xiàn)一些突發(fā)狀況,教師要考慮得更廣泛,不僅要備教案更要備孩子,關(guān)注到孩子的言行并能及時地引導;顒舆^程中我盡量啟發(fā)、引導幼兒說完整的話:“我吃了一個xxx”,大部分孩子都能用完整的話說出來,有個別孩子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完整的話。

  后面蝴蝶姐姐出來時,小朋友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了,活動進入一個小高潮。在后面聽故事時,因為有多媒體的介入,加上故事講述,有的蟲寶寶還能看圖跟著講!故事結(jié)束后提問:“猜猜我變成什么啦?”蟲寶寶都知道是蝴蝶了。通過后面的提問情況,反映出寶寶對故事內(nèi)容已經(jīng)理解,能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整節(jié)活動我覺得和寶寶都比較融洽,玩得很開心,在玩的過程中學習知識。但是,同時也出現(xiàn)、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比如沒有接應(yīng)孩子的提問,忽略了孩子,在今后的教學上,我要盡量避免,爭取做到最好!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樂意嘗試用抱枕玩各種游戲。

  2、用抱枕玩爬、跑、跳等游戲,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用抱枕玩爬、跑、跳等游戲,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探索抱枕的多種玩法。

  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鮮艷的抱枕,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幼兒進活動室。

  1、帶領(lǐng)幼兒開汽車進活動室。(用抱枕做汽車方向盤)

  2、認識抱枕,感觸抱枕。

  二、鼓勵幼兒探索抱枕的多種玩法

  1、幼兒自由探索,引導幼兒頂抱枕、夾著抱枕跳…

  2、躲貓貓用抱枕遮住身體的不同部位

  三、根據(jù)情境創(chuàng)造性地玩抱枕。

  1、到小烏龜家做客小烏龜邀請我們到它家去做客,你們想去嗎?可是小烏龜家住在河的.那邊,我們要渡過河才能到小烏龜家,我們沒有船怎么辦啊?"鼓勵幼兒想辦法,用抱枕做船。

  2、教師:"快看,小烏龜家到了,我們敲敲門吧。"小烏龜打開門和大家打招呼。

  小烏龜:"歡迎小朋友們來我家做客,我們一起做游戲好嗎?我們來玩烏龜爬的游戲吧。" 鼓勵幼兒想辦法,用抱枕做殼。

  四、結(jié)束部分

  轟隆隆,打雷了,寶寶們要下雨了,趕快撐起小傘回家了。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荷花、藕、蓮子的特征,以及它們是荷花的花、莖、種子部分。

  2、了解它們與人類的關(guān)系,能關(guān)注水中生長的植物。

  活動準備 ppt課件:荷花 蓮藕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荷花、藕、蓮子的特征

  1、課件演示:出示荷花、藕、蓮子

  讓幼兒說說這些是什么?

  2、啟發(fā)幼兒仔細觀察,說說荷花、藕、蓮子是什么樣子的`。

  3、討論:

  蓮子長在哪里?

  蓮蓬是什么樣子的?

  藕是什么樣子的?它長在哪里?

  討論后知道:藕是橫著長在水中的泥土里,荷花的莖,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

  荷花謝了以后長出蓮蓬,蓮子長在蓮蓬里。

  荷花、藕和蓮子是一顆植物上的莖、葉、花、種子。

  4、知識拓展

  荷花是什么季節(jié)開花?它最喜歡什么?

  如果沒有水它會怎樣?

 。ê苫ㄗ钕矚g水和高溫,夏天溫度高,荷花夏季開花,荷花是生長在水中的植物。

  二.引導幼兒討論荷花與人們的關(guān)系

  1、人們用藕,荷花,蓮子可以干什么?

  2、你喜歡荷花嗎?為什么?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通過操作,感受聲音的數(shù)量變化。

  活動準備

  1.課件-聲音:掛鐘

  2.小彩石數(shù)個、一個瓶子里裝有一些彩石

  聲音

  活動過程

  重點:數(shù)清楚彩石掉進瓶子的發(fā)出的聲音次數(shù)

  1. 教師與幼兒玩游戲,請幼兒猜猜瓶子里裝的是什么?

  2. 教師一粒一粒的向瓶子里裝彩石,扔彩石時稍用力,讓幼兒聽彩石落進瓶子里的聲音。

  3. 倒出瓶子里的彩石,教師重新向瓶子里裝彩石(7以內(nèi))

  讓幼兒邊聽邊數(shù),然后請一位幼兒說出瓶子內(nèi)彩石的的.數(shù)量,再倒出來數(shù)一數(shù),看看對不對。

  4、教師針對個別幼兒進行聽聽音數(shù)數(shù)活動。

  5.課件-聲音:掛鐘

  讓幼兒聽聽掛鐘的聲音響了幾下

  教師用播放和暫停的方法,讓幼兒聽清楚掛鐘的聲響次數(shù)。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03-24

小班教案(精選)09-03

小班教案(精選)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