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嘗試用兩種不同演唱方法來表現歌曲前后兩部分的不同情緒。
2、探索在歌表演中應用眼神、動作、表情與他人交往。
3、體驗與同伴愉快相處,合作歌唱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開學了,我們已經有2個月沒見面了,你們想我嗎?
2、老師也想大家,讓我們拉起小手歡快地跳起來吧!
3、播放伴奏音樂《拉拉勾》,激發(fā)幼兒大膽表演。
二、熟悉歌詞。
1、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艘粡埉。看看,這兩個小朋友怎么了?你是從哪里看出來時生氣了?可能發(fā)生什么事了?
2、教師朗誦第一段歌詞。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3、小結。歌詞內容,集體朗誦歌詞--分組朗誦。
4、討論:哦,這兩個小朋友都生氣了,他們之間發(fā)生了矛盾,那要怎么解決,請大家來想個辦法讓他們和好。
5、你們想得辦法真好,那這兩個小朋友會用什么辦法和好呢?看,(圖二)這時他們高興嗎?仔細看一看,他們是用什么辦法和好的?聽!他們在說什么?
6、教師朗誦第二段歌詞。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7、小結:歌詞內容,集體朗誦歌詞--分組朗誦。
三、學唱歌曲。
過渡:我把這兩幅畫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請大家來聽一聽!聽聽歌曲中哪里表示生氣了,哪里表示高興的。
1、教師范唱歌曲。
提問:歌曲名字叫什么?歌曲中哪里表示生氣了,哪里表示高興的.。
2、幼兒分段學唱。
。1)生氣時的那段是要快點唱還是慢點唱,是重點唱還是輕點,那表情應該是要怎么樣的,試一試,做一做(集體--分組)
。2)那唱和好的時候,表情應該要怎么樣的?該怎么唱?是重點還輕點唱?
3、整首歌曲齊唱:現在讓我們完整地來唱一唱這首歌。
4、兩兩表演四、結束延伸。
小朋友之間要友好相處,那樣才會很快樂,快樂的心情讓小朋友身體健康,讓我們去找好朋友高興的跳起來、唱起來吧!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比較,發(fā)現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并進行排序。
2、發(fā)展觀察、比較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發(fā)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2、小朋友用書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主探索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并進行排序。
二、幼兒分組操作。
1、玩雪花片:提供紅、黃兩色或其它的兩種顏色的“雪花片”,引導幼兒按規(guī)律排序。
2、圍圍墻:提供三種顏色拼搭玩具,讓幼兒按玩具的顏色及節(jié)數等規(guī)律排序。
3、串彩珠:提供不同長短顏色的長條手工紙,讓幼兒根據紙條各種特征串成彩鏈條。
三、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出是按怎么規(guī)律排序的。
四、引導其他組的幼兒想出不同的排列方法,并請他們試一試。
五、教師強調排序的規(guī)律性,排序的方法有多種,可按形狀顏色、數量多種特征排序。
六、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體驗同伴合作對唱歌曲,表現山谷回音的樂趣。
知識目標:了解山谷回聲強弱的現象。
能力目標:能將聲音、表情、動作結合來表演歌曲,并唱出“原聲”和“回音”的強弱變化。(重難點)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提前帶孩子了解什么是回聲音
物質準備:課件、音頻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初步了解
“今天天氣真好,開上我們的汽車去美麗山谷里玩吧!”教師帶領幼兒開汽車跟隨歌曲伴奏走進活動室。
二、游戲啟發(fā),引出主題
。ㄒ唬扒,美麗山谷已經到了,山谷里靜悄悄,你到了山谷里會做些什么事?”幼兒大膽想象講述,隨后和孩子們一起玩山谷回聲游戲。
。ǘ┨釂枺骸拔覄偛艑γ利惿焦日f了什么話?我們兩個說的話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不一樣?”教師進行游戲小結。(山谷回聲是大自然的一種有趣的現象,當我們的聲音碰到了阻擋它的東西,就會反彈回來,反彈回來發(fā)出的聲音就叫回聲。)
三、理解歌詞,完整欣賞
。ㄒ唬吧焦然芈曊婧寐,讓我忍不住想來唱一唱!苯處熐宄枨,幼兒完整欣賞。
。ǘ┨釂枺骸昂臀覀儎偛磐娴挠螒蛴袥]有一樣的地方?”教師再次完整演唱。提問:“除了一樣的地方還聽到唱了什么”教師再次總結山谷回聲的特點,引導幼兒表演回聲時可以添加的動作。并嘗試完整演唱,感受聲音強弱的變化。
。ㄋ模└柙~改編,練習鞏固
“小朋友們還想對美麗山谷說什么話?”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改編歌詞中的回音部分,學習用對唱的方式來演唱歌曲強弱變化的部分!霸鯓硬拍茏寧讉人的聲音聽上去像一個人那樣?”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有歌詞的部分全體幼兒一起唱,無歌詞的部分1組小朋友唱強音部分,2組小朋友接唱弱音部分。)
活動延伸
回家后把山谷回聲的游戲教給爸爸媽媽,和家人們一起玩。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利用油畫棒進行創(chuàng)作,感受繪畫作品的藝術美。
2.大膽想象,表現小田鼠在田野中的快樂游戲的情境,體驗畫面的均衡感。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干凈,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田鼠圖片若干,油畫棒,鉛畫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嘗試——可愛的小田鼠
1.今天老師帶來一位新朋友,看看他是誰?
2.前幾天我請小朋友回家去觀察了小田鼠的活動,你們誰來說一說它在田野里會做些什么事情呢?
3.小朋友說的都很棒。我們就一起來畫一畫他有趣的形象吧。
二、幼兒操作
1.嘗試運用多種方法畫,表現田鼠有趣的形態(tài)。
2.大膽想象它與好朋友在游戲的情境。
3.教師及時介紹幼兒畫面中表現的情境。
三、交流分享
1.展示幼兒的作品,幼兒自己介紹你畫中的'小田鼠在干什么?。
2.幼兒相互比較并評價同伴的作品。
活動反思:
小田鼠是一種可愛的形象,孩子們非常地喜歡;顒迎h(huán)節(jié)一先引導幼兒講述小田鼠的活動情形,激起幼兒的繪畫的興趣。孩子們的活動作品效果很好,小田鼠的活動形象各式各樣,想象力比較豐富。我覺得可以在活動中添加創(chuàng)編故事的情節(jié),活動效果會更好。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氣象于人們生活的關系。
2、學習通過觀察天氣和溫度計做氣象記。
3、有探究氣象變化的興趣個求知欲。
重點難點:
學習通過觀察天氣和溫度計做氣象記。
活動準備:
1、提醒幼兒注意近期的天氣,能經常聽天氣預報。
2、紙、筆、幼兒畫冊第三冊p333、天氣預報的錄像。
活動過程:
1、啟發(fā)幼兒將自己了解到的近期天氣變化情況告訴大家。
2、觀看一周天氣預報錄像。了解一周的天氣變化情況。
為什么我們每天要看或聽天氣預報?
3、學看溫度計。
提出問題:人們是用什么方法知道每天不同的氣溫的?
提供氣溫表,教幼兒測量活動室內外地氣溫。
教師根據幼兒報的氣溫用圖示或實物投影儀進行演示。
4、學習記氣象記錄。
幼兒分組討論用什么方法將看到的.、聽到的天氣變化記錄下來、學習用圖表的形式將觀看一周天氣預報記錄下來。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知上:學會順數與倒數,學會順接數、倒接數。
2、能力上:在游戲中感知倒數與順數的規(guī)律,開拓幼兒的思維發(fā)展。
3、情感上: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積極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理解順數與倒數的內在規(guī)律。
活動難點:
學習倒數、倒接數
活動準備:
一、1-10磁性數字卡2套、方向箭頭1個
二、青蛙10個,荷葉若干個
三、相同火車頭圖片2個(區(qū)別:車牌號不同)
四、高樓模型1棟、1-10粘貼數字1套
五、《開火車》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教師自我介紹,表達認識新朋友的愉悅心情。
(二)教師以談話的方式,導入青蛙,及要去參觀青蛙的新樓房的主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三)教師與幼兒共同游戲進行知識鋪墊。
1、通過拍手游戲感知數量之間多1與少1的關系。
2、數字感知多1與少1的關系:如:比2多1的數是幾?比9少1的數是幾?------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師通過引導幼兒報數的方法,使幼兒初步感知順數與倒數的內在規(guī)律,并進行小結:我們把按從小到大順序排列的,后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多1,這樣排列的一排數叫順數。從大數到小數排列,后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少1,這樣排列的一排數叫倒數。
(二)教師引導幼兒從上、下、左、右四個方向觀察、感知由于方位的變化,數的順序也會發(fā)生變化。
(三)復習鞏固:
1、教師以神奇的口吻,導入青蛙,以尋找青蛙不同點的方法,引導幼兒發(fā)現有的青蛙胸前沒有數字,并啟發(fā)幼兒進行按規(guī)律填數字。
2、以青蛙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戲,引導幼兒進行從任意數起的順數與倒數練習。
3、教師以乘坐小火車參觀青蛙的新樓房的'方法,導入小火車,引導幼兒對車牌號碼變換方向進行觀察,再次感知由于方位的變化,數的順序也會發(fā)生變化,并引導幼兒根據車牌號的排列規(guī)律結合報數乘坐火車,以參與的形式體驗、感知順數與倒數。
4、以觀察樓房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順接數與倒接數的練習。如:住在5樓的**想到1樓的**家串門,要走哪幾層樓?
5、教師以祝福青蛙搬新家的方式,引導幼兒參與游戲,再次進行順接數與順倒數的練習,如:“拍拍手,來數數,123,接著數------”(456),“拍拍手,來數數,987,接著數------”(654)。
三、結束部分:
拓展幼兒思維,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哪里有順數與倒數,豐富幼兒生活經驗。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同爸爸媽媽共同尋找、查閱資料,順數與倒數還應用在哪些方面,下周一大家共同分享。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運用分類、排序的經驗進行猜?lián)淇伺频幕顒印?/p>
2、有初步的協(xié)作、合作、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自制撲克牌一套、現成撲克牌五套。
【活動過程】
一、觀察撲克牌排列規(guī)律
1、出示撲克牌提問:“這是什么?你們玩過嗎?今天老師就用撲克牌來和小朋友做一個有趣的游戲。這兒有一些放大的撲克牌,牌上的數字寶寶已被我悄悄地藏起來了。你們仔細看看,他們是怎么排隊的?”
2、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橫著看,第一排是梅花,第二排是紅心,第三排是……豎著看,第一排是3個點子的牌,第二排是4個點子的牌……每種圖案的牌有幾張呢?有幾種圖案?最少的是幾個點子?最多的'又是幾個點子?
二、猜?lián)淇伺?/p>
講解游戲規(guī)則:老師任意抽調一張撲克牌,你根據規(guī)律猜出是什么圖案的、幾個點子的撲克牌不見了。
1、老師拿,幼兒猜。
2、幼兒拿,另一幼兒猜。并讓幼兒講講:你是怎么找出來的?
三、分組猜?lián)淇伺?/p>
1、講解游戲規(guī)則:四人為一組一起合作,人人動手,將老師藏掉的撲克牌找出來。并一起記錄在老師的記錄單上。
2、請客人老師藏掉兩張撲克牌,幼兒找并進行比賽。要求大家一定要商量一下,怎樣才會獲勝。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區(qū)角活動中與同伴或回家后與家長一起玩出更多的撲克牌的玩法。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與分析作品,感受米羅作品的童真、童趣,試著模仿作品中的圖形符號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
2、在默畫、比畫的過程中,發(fā)現《太陽也跳舞》在造型、用色上的特點。
3、在欣賞的過程中能手腦并用,樂意表達,樂意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PPT,幼兒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默畫,初步欣賞作品。
1、快速欣賞繪畫作品《太陽也跳舞》,體驗名畫帶給自己的視覺沖擊力。
提問:看到這幅畫的第一眼你記住了什么?
2、再次欣賞作品,初步感受作品的形美、色美。
提問:畫里都有什么?(色彩、圖案、線條)
畫里的造型像什么?
3、幫畫起名。
提問:你想幫這幅畫起個什么名字?為什么?
介紹畫家給這幅畫的命名。
4、情感體驗。
提問:看了這幅畫,心里有什么感覺?心情是什么樣的?
5、默畫,幼兒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畫面展示在紙上。
二、比畫,感受作品在造型、用色上的特點。
1、展示孩子的作品,和畫家的畫比一比。
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
有什么不一樣?
通過比較,引導幼兒發(fā)現《太陽也跳舞》在圖案、色彩上的特點,加深幼兒對這幅畫的理解。
2、介紹畫家,初步理解抽象畫的`含義。
3、介紹米羅的其他作品,感受米羅作品的童趣。
三、添畫。
按照米羅作品的特點,幼兒試著模仿作品中的圖形符號豐富畫面。
課后反思:
以往的美術欣賞活動,我們習慣于讓孩子看看、說說、畫畫,形式很單一,感覺孩子的興趣也不濃厚。因此,本次活動我設計了默畫--比畫--添畫三個環(huán)節(jié)。每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都遵循動靜交替的原則,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教學方式,把教育目標分解成可以具體實施的一個個教育行為,寓教于樂,效果還是挺不錯的。
這一完整的教學流程,在具體實施的時候也進行了進一步的整合,比如,活動中整合了語言的內容,鼓勵孩子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把所看、所想能流暢的表述;活動中尤其注重細致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觀察色彩,觀察造型,等等。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看圖猜測野貓講述的城市是怎樣的,并愿意大膽表述自己猜測的內容。
2.理解故事內容,并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故事。
3.認識重點詞語:城市、森林、地圖。
4.會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的城市。
5.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6.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大圖書一本,小圖書人手一本,城市,森林,地圖大字卡。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師:“老師認識一只貓,它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貓,是一只生活在城市里的野貓。有一天,野貓來到了森林,森林里的動物們讓野貓告訴他們,城市是什么樣的?”
二、 展開
1.幼兒自由閱讀小圖書:觀察、猜測畫面,初步感知故事內容,教師巡回指導。
提問:野貓是怎樣向動物們介紹城市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為什么斑馬要躺在地上?奶牛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什么。
3.教師引導幼兒閱讀。
(1)為什么斑馬要躺在地上?他會用斑馬來當做城市的什么呢?他會怎樣比劃?(踩過去)小動物從斑馬身上過去,斑馬有什么感覺?斑馬會怎么說呢?
(2)野貓說城市是很大的地方,那他會用什么來表示城市呢?奶牛身上的圖案像什么呢?野貓在奶牛身上劃來劃去,野貓感覺怎樣?
(3)河馬張大嘴巴在干什么?動物們聽完野貓的介紹后,他們是怎么想的?
4.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并出示字卡城市、森林、地圖。
5.師:對于城市的介紹野貓講清楚了嗎?為什么?野貓用自己的方法來介紹城市,因為它講述的不清楚,所以讓森林里的動物覺得城市是一個很疼很癢很沒羞的地方,動物們都不喜歡城市了。這一天,城里來了一輛汽車,從車上下來許多小朋友,假如你從那輛車上下來,你會怎樣介紹我們的城市呢?
反思:
這次的教學活動,選的課題是:故事課《野貓的城市》的第一課時。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聽故事感知故事的情節(jié),想要在課堂上多提供幼兒參與的機會,于是我就想把課堂最后一部分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介紹城市,改成讓幼兒用身體語言表現個重點句:“城市是個很X的地方!毕M軌蛲ㄟ^這種形式起到活躍氣氛,提高幼兒參與性,讓幼兒個好地掌握三個重點句的目的。結果,課堂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想中的效果。然而,問題產生了。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我為了保證最后增加的環(huán)節(jié)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完成,我將幼兒傾聽故事后,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故事中野貓犯的錯誤的提問簡縮了。結果沒有起到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自己發(fā)現問題的目的,就直接把答案告訴幼兒。在最后增加的環(huán)節(jié)上,雖然達到提高讓幼兒參與的機會,但卻讓幼兒對故事的理解產生了錯覺,將“城市是個X的地方”理解成故事傳給我們的唯一信息。偏離了教學目標中,讓幼兒發(fā)現、糾正故事中野貓犯的錯誤的目的。其實,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幼兒參與的機會,只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一部分,因此在為課堂設計教學形式、手段時必須符合課堂的實際。聯(lián)教課就像一位知心的醫(yī)生,診斷出我們身上存在的問題,然后提醒我們要對癥下藥,然而預防遠遠勝于治療,要讓我們的課堂避免疾病的入侵,及時發(fā)現,及時治療固然重要,平常堅持鍛煉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選題、備課、寫教案、制作課件、聽課、評課、上課,這個過程中不斷重復著,不斷進步著。
《野貓的城市》教學反思這次聯(lián)教課,選的課題是:故事課《野貓的城市》的第一課時。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聽故事感知故事的情節(jié),想要在課堂上多提供幼兒參與的機會,于是我就想把課堂最后一部分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介紹城市,改成讓幼兒用身體語言表現個重點句:“城市是個很X的地方!毕M軌蛲ㄟ^這種形式起到活躍氣氛,提高幼兒參與性,讓幼兒個好地掌握三個重點句的目的。結果,課堂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想中的效果。然而,問題產生了。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我為了保證最后增加的環(huán)節(jié)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完成,我將幼兒傾聽故事后,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故事中野貓犯的錯誤的提問簡縮了。結果沒有起到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自己發(fā)現問題的目的,就直接把答案告訴幼兒。在最后增加的環(huán)節(jié)上,雖然達到提高讓幼兒參與的機會,但卻讓幼兒對故事的理解產生了錯覺,將“城市是個X的地方”理解成故事傳給我們的唯一信息。偏離了教學目標中,讓幼兒發(fā)現、糾正故事中野貓犯的錯誤的目的。其實,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幼兒參與的機會,只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一部分,因此在為課堂設計教學形式、手段時必須符合課堂的實際。聯(lián)教課就像一位知心的醫(yī)生,診斷出我們身上存在的問題,然后提醒我們要對癥下藥,然而預防遠遠勝于治療,要讓我們的課堂避免疾病的入侵,及時發(fā)現,及時治療固然重要,平常堅持鍛煉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選題、備課、寫教案、制作課件、聽課、評課、上課,這個過程中不斷重復著,不斷進步著。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01-20
大班教案01-20
大班教案01-20
大班教案01-20
大班教案01-20
大班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