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4-03-25 12:55:30 教案

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體育游戲,體驗游戲成功后的快樂。

  2、能積極勇敢地跳過一定高度、寬度的障礙物,并遵守游戲規(guī)則。

  3、學習雙腳并攏跳約30cm高、50cm遠的障礙物,訓練四肢協(xié)調(diào)能力。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雙腳并攏跳過約30cm高、50cm遠的障礙物。

  難點:能遵守集體游戲規(guī)則,并積極大膽的.參加游戲。

  三、活動準備:

  1、音樂:兔子舞

  2、器材準備:30cm高的欄桿2個、小呼啦圈10個、繩子四條。

  3、場地布置:紅隊:○○○○○||

  藍隊:○○○○○||:30cm高欄桿;○:呼啦圈;||:距離50cm遠的繩子。

  四、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兔子舞

  兔寶寶們,今天天氣可真好,媽媽帶你們一起去戶外運動吧!

  熱身運動:頭部運動—四肢運動—體側(cè)運動—體轉(zhuǎn)運動—腹部運動—手部關節(jié)運動—腿部關節(jié)運動—跳躍運動。

 。ǘ┯螒颍盒⊥没丶

  1、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游戲的興趣。

  兔寶寶們,剛剛好不好玩呀?媽媽覺得有點累了,我們一起回家吧?墒腔丶业穆飞衔覀儽仨氁^一個圍欄、一條石子路和一條小溪才能到家,你們敢跳嗎?

  2、2、依次出示障礙物欄桿、呼啦圈及繩子,討論跳障礙物方法。

  3、請個別幼兒試一試。

  4、教師示范動作要領:跳障礙物時注意雙腳并攏、手自然垂直于身體兩側(cè),同時身體微微前傾、下蹲。

  3、5、將三個障礙物分別放置三個不同地方,幼兒自由練習。

  4、(三)游戲:小兔回家

  1、幼兒分成紅、藍兩隊進行游戲,先跳過高30cm圍欄、再跳過石子路,最后跳過寬50cm的小溪從隊伍右邊跑回來拍下一個朋友的手,游戲繼續(xù)。

  2、兩隊進行比賽,比比哪隊最快。

  3、放松運動

  帶領幼兒甩甩手臂、捶捶雙腿、轉(zhuǎn)轉(zhuǎn)腰等。

 。ㄋ模┦帐捌餍担〗Y(jié)游戲情況。

中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在“蘋果和橘子”的主題開展中,孩子都認識并了解了橘子,并且這個星期還品嘗了橘子,但是在過程中,更多接觸的是科學方面的內(nèi)容,如:一個橘子和很多橘子,橘子的外形特點、味道、顏色等。

  本次活動在欣賞樂曲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們在開橘子船的游戲中,發(fā)揮想象,說說一瓣瓣的橘子像什么。活動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說橘子,是幼兒已有經(jīng)驗的鞏固,通過猜一猜的形式引入;第二環(huán)節(jié)聽橘子歌主要是理解歌詞和熟悉旋律;第三環(huán)節(jié)在進一步熟悉歌曲的基礎上,把歌曲變?yōu)橛螒,在開橘子船的情境中,孩子發(fā)揮自己的想象。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愿意想象“一瓣橘子像什么”。

  2、在吃吃、玩玩中體驗開橘子船的樂趣。

  活動準備課件、幼兒已了解橘子的特點。

  活動過程

  一、說橘子——鞏固對橘子的了解

  1、猜一猜:老師一個個條件說出,請幼兒猜,猜出后出示橘子。

  這是一個水果,長得圓圓的,聞上去香香的,是剝著吃的',穿著橘色的衣服。

  2、你知道橘子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嗎?我們一起剝開看看

  3、師剝開橘子,里面一瓣一瓣的橘子是什么形狀的?長得像什么?

 。簣A圓的橘子,穿著黃黃衣,里面住著半圓形的小寶寶。

  二、聽橘子歌——理解歌曲,熟悉樂曲旋律

  1、老師帶來了一首橘子的歌,我們來聽聽看。

  2、欣賞歌曲

  提問:歌曲里的橘子變成了什么?開到了哪里去?

  3、再次欣賞歌曲

  提問:橘子像小船,還像什么呢?

 。阂话臧甑拈僮诱嬗腥ぃ裥〈、像月亮、像帽子……

  三、開橘子船——在想象中游戲

  1、我們來玩開橘子船的游戲吧,開到誰那里,就要說出橘子像什么,說完后橘子就給他吃了。

  2、師生游戲。

  附:《橘子船》

  七個隆冬鏘!

  八個隆冬鏘!

  剝個橘子瓣兒,呦!

  像只小小船兒。呦!

  七個隆冬鏘!

  八個隆冬鏘!

  小船開到哪兒?呦!

  鏘鏘鏘鏘鏘!

  鏘鏘鏘鏘鏘!

  開到媽媽嘴里邊兒。呦!

  開到媽媽嘴里邊兒。呦!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處理一些突發(fā)事件,知道幾個常用的報急電話,并學會撥打報急電話。

  2、教育幼兒不玩火,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重點:學會保護自己,知道幾個常用的報急電話。

  活動難點:會正確撥打報急電話。

  活動準備:教學vcd、電話機一部、突發(fā)事件圖片(著火、迷路、急。╇娫捥柎a卡片:119、110、120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看vcd(一),引起幼兒的興趣。

 。ㄒ惶欤∶鳘氉栽诩,忽然有人來敲門,透過窗子,他看到一個陌生人,小明沒開門,這時,陌生人開始撬小明家的門。)

 。1)教師提問:“這個時候,小明該怎么辦呢?”

  幼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回答。

  “下面我們來看小明是怎么做的!保〒艽110)

  (2)學習撥打報警電話——“110”

  出示電話機,請個別幼兒上來撥打。

  教師示范講解撥打報警電話:先拿起聽筒,撥號碼110,聽到嘟嘟的幾聲長音,表示電話通了,對方接了電話以后,向?qū)Ψ街v清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幼兒觀看vcd(二),引導幼兒學習撥打急救電話——“120”

  “小玲和奶奶在家正看著電視,奶奶突然昏倒在地上,小玲急得哭了起來。”

  教師提問:“這個時候,小玲該怎么辦?”(請小朋友動腦筋幫小玲想辦法。)

  幼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回答。

  “我們來看小玲是怎么做的!保ù螂娫捊o爸爸)

  讓小朋友想一想最快最好的辦法是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打急救電話。

  教幼兒學打急救電話“120”。

  3、觀看vcd(三),引導幼兒學習撥打火警電話——“119”

  “小強一個人在家時,玩起了火,不小心火燒到了床單上!

  教師提問:“這個時候小強該怎么辦?”

  幼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回答。

  “我們來看看小強是怎么做的?”(小強拿小杯子裝了水去滅火)

  “你們覺得他這樣做對不對?他應該怎么做?”(撥打119)

  教師小結(jié):在撥打電話之前,首先要記住你所要撥打的電話號碼,電話接通后,就可以和對方通話了,別忘了告訴消防隊的叔叔什么地方著火了。

  4、游戲:“該打什么電話”

  出示第一幅圖畫,一個小朋友在玩火,一不小心,火把窗簾燒著了。

  “這個時候,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請說對的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消防隊叔叔報警)

  出示第二幅圖畫,有一個人騎車摔倒在地,這時他已經(jīng)昏迷不醒了。

  “該打什么電話呢?”(請說對的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急救中心報警)

  出示第三幅圖畫,有一位小朋友在街上迷路了。

  “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請個別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警察叔叔報警)

  活動反思:

  隨著社會生活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快,現(xiàn)代生活給幼兒帶來的潛在危險日益突出,像火災、溺水、拐騙、突發(fā)事件等一系列危險時刻威脅著年幼的孩子。中班幼兒年齡小,還處在未成年期,缺乏生活經(jīng)驗和自我保護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發(fā)生意外傷害。然而,孩子的安全是幼兒園的首要任務,我們不可能整天跟著孩子轉(zhuǎn),只有教給他們學會自我保護的能力。在圍繞著幼兒園課題"充分挖掘幼兒、家庭、社區(qū)的教育資源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這一主線,我設計了本次社會活動--《神奇的電話號碼》,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讓每個幼兒都能真正動起來,使每個孩子都主動、積極地去記住這些報急電話,才能使幼兒自己遇到緊急問題時會使用這些號碼,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首先,在本次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能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注意內(nèi)容的綜合性、趣味性,寓教于生活和游戲之中。

  新《綱要》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孩子是社區(qū)的一分子,在社區(qū)這個大環(huán)境中的一切人和事物,也都對孩子起著無聲的教育作用。我發(fā)現(xiàn)在生活中,幼兒雖然知道了一些急用電話,但還不會正確使用,為此,我利用經(jīng)常發(fā)生在孩子周邊的生活經(jīng)驗,專門組織了本次專門教育活動,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報警知識。從而,真正體現(xiàn)《綱要》中提出的將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精神。

  眾所周知,這些安全知識比較抽象,光靠枯燥無味的講解,幼兒是沒有興趣的',也更是不可能掌握的。我們都知道興趣是人們積極、主動地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動幼兒探求知識的動力,它會使幼兒產(chǎn)生學習需要,是學習活動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首先引導幼兒將日常社會生活常發(fā)生的具體事件進行分類,知道當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會迅速求助相關部門。再而,利用游戲、情景表演等幼兒感興趣的方式,學習撥打110、120、119電話進行求救的正確方法。

  活動中,教師觀察到幼兒已掌握了初步的報警知識的,便設置了游戲活動--"打電話"是小朋友常見而感興趣的,所以,整個學習過程中幼兒熱情高漲,興趣很濃,積極參與整個游戲活動,樂意的表現(xiàn)自己,達到了活動目標,學具的提供滿足了孩子動手的需要。從而,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真正體現(xiàn)是學習的主人,發(fā)揮主體作用,使報警知識得到強化、內(nèi)化。

  其次、為幼兒提供相互交往、共同活動的機會與條件。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努力建構(gòu)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在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積極互動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引導幼兒與別人討論,充分調(diào)動幼兒看、聽、說、動腦等各種感官進行探究問題。當老師提問:"該怎么辦,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我們應該怎樣正確撥打電話呢?"……讓幼兒相互討論,教師、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機制。連平時膽小的都忘乎所以地和同伴討論,幼兒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發(fā)展了口語表達能力。

  另外,中班幼兒年齡較小,對這些報急電話號碼不一定全記住,只有通過反復練習、強化,才能牢記。因此,在延伸活動中,我在活動室擺放許多電話玩具,供幼兒游戲時練習撥打電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隨時提醒幼兒、教育幼兒,并爭取家長的配合和支持。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愿意幫助身邊的人,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2、學會獲取幫助和幫助別人的具體方法。

  活動準備:ppt、視頻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互相幫助真快樂

  1、幫助別人就是你開心你我也開心

 。1)他們在干什么?

 。2)還看到了什么?

  小結(jié):她幫助她穿衣服,她開心了,她也開心了。

  2、當?shù)玫絼e人幫助的時候會說感謝的話

 。1)小朋友之間有要別人幫忙的時候,大人也像你們一樣有時需要別人的幫助,我們來看,誰需要幫助?為什么阿姨要幫助老師?

  小結(jié):做危險的事情需要幫助。

 。2)老師會對阿姨說?阿姨會說?

  小結(jié):得到幫助要說感謝的話。

  (3)樹葉貼好了,阿姨和老師的臉上怎么樣?

  小結(jié):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得到別人幫助也是件快樂的事。

  3、在我們生活中都有不得已需要幫助的時候

  (1)我們再看,誰需要幫助?

 。2)奶奶為什么需要幫助?

 。3)你們覺得奶奶要到幾樓?小姐姐怎么會知道的?怎么問?

  小結(jié):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不得已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有時可以主動發(fā)出請求,有時可以主動幫助別人。

  二、談談聊聊,幫助的具體方法

  1、當我們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我們可以主動請求幫助

  (1)接下來你們看,幼兒園里誰需要幫助了?

 。2)走不進去怎么辦?你們來幫幫他,說什么話?

  小結(jié):原來當我們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我們可以向別人主動發(fā)出請求。

 。3)剛才我們幫他說了這么多請求的話,看看問題解決了嗎?

  小結(jié):遇到困難的時候,只要你提出請求總有人來幫助你。你們幫助了他,你們心里開心嗎?

  2、遇到別人有困難,我們也可以主動去幫助別人

  (1)我們再來看,他又遇到什么麻煩了?

 。2)如果沒有提出請求會有人幫助他嗎?

  小結(jié):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別人不說,我們也可以去主動發(fā)現(xiàn),主動幫助他。

  3、情景幫助:我走不出去,怎么辦?

  小結(jié):有人幫助我了,我很方便地走出去了,我真開心!你們開心嗎?

  三、經(jīng)驗拓展,在生活中時時刻刻需要別人幫助觀看助人為樂公益視頻,視頻里有幫助嗎?幫助了別人他們開心嗎?

  小結(jié):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需要別人的幫助,別人也需要你的幫助,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我們都會很快樂,下次我們也去幫幫身邊的朋友,好嗎?

  教學反思:

  活動結(jié)束后,我認真反思了這節(jié)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jīng)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fā)現(xiàn)、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jié)課下來,我個人認為,我設計的這節(jié)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做做,讓幼兒了解符號有不同的含義,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離不開它,從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

  2、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大掛圖一張,各種生活中常見的符號,大的一套。

  小圖20張,各種生活中常見的符號小的20套。

  實物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微型立體娃娃城。

  活動過程:

  一、 鞏固認識已學的符號,并認識新的符號。

  1、 引出課題:教師對著幼兒,用食指貼在緊閉的嘴巴上,看看幼兒懂不懂教師的意思,問:教師這個動作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安靜),待幼兒回答后,出示這個符號。復習已學的符號。

  2、 認識新的符號。

  師:今天還有許多新的符號朋友來跟我們一起做游戲,它們是誰呢?(逐一出示各種符號),你認識這個符號嗎?它表示什么意思?在什么地方出現(xiàn)?

  幼兒回答后,教師小結(jié)新的各種符號及各表示什么意思。

  二、 學會運用符號。

  1、 我們平時在生活中會遇到這些符號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張圖片,請你們互相商量幫助符號朋友找到合適的地方。然后想一想,符號朋友為什么站在這個地方,表示什么意思?

  2、 幼兒分組放符號,可以互相商量、合作完成。

  3、 幼兒集中討論,并在大掛圖上張貼符號。

  1) 請個別幼兒上臺把符號朋友貼到合適的什么地方?有不同意見的`請舉手發(fā)言。

  2) 為什么讓符號朋友站在這里?符號朋友站在這里告訴我們什么意思。

  3) 教師小結(jié):符號在我們生活中是很多的,當我們看到這些符號時,就知道這是哪里,或告訴我們它表示什么意思,它給我們帶來許多方便。

  4、游戲:寄信

  活動延伸:

  幼兒園需要符號嗎?哪些地方需要呢?我們下次區(qū)域活動時去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好嗎?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主題活動,安全知識會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扎下根子,其安全自衛(wèi)和防衛(wèi)能力將有較大提高。使幼兒真正地感受到了標志與規(guī)則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顒又刑峁┝擞變撼浞值刈杂杀憩F(xiàn)的機會,展示自己的特長,促進了幼兒個性發(fā)展。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一、運用長布進行游戲,學習攀索向前爬行,發(fā)展幼兒手腳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二、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大膽嘗試。

  三、培養(yǎng)幼兒克服困難、相互合作,一起完成游戲。

  活動準備:

  兩塊六米長的花布平鋪在地毯上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幼兒做小海龜在教師帶領下爬進象征大海的花布。

  2、聽音樂做小海龜模仿動作:轉(zhuǎn)頭、伸臂、踢腿、挺腰、打滾、跳躍等。

  二、復習游戲:漲潮了、落潮了教師導語:大海馬上要漲潮了,我們一起躲到海浪下去吧,海浪高,小海龜就跳起來,海浪低,小海龜就蹲下來,海浪往前移,我們也往前爬。

  三、指導新授游戲:海上索道

  1、小朋友嘗試著在在平地上練習兩手撐地,兩腳蹬地向前爬。

  2、請小朋友嘗試其它坐著爬行的方法(可以側(cè)著爬或反著爬)教師導語:小海龜們,海浪平靜了,我們一起來劃水,好嗎?那怎么劃呀!除了這種方法還有那些方法呢?我們一起來試試看。

  3、在用布卷起的"索道"上練習攀索爬行(請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先來示范,然后請別的.幼兒一起再試一試)

  4、在兩條"索道"上進行比賽。鼓勵幼兒爬過索道。

  教師導語:看,這里有一條海上索道,小海龜們敢不敢爬過去呢?誰能用我們剛才學過的本領來試一試!

中班教案 篇7

  一、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春天萬物蘇醒的美麗景象。

  2、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想象,并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表達。

  3、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關注周圍事物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春娃娃》的PPT

  2、小圖片:春娃娃的朋友(蝌蚪、花、草、筍)等若干。

  3、經(jīng)驗準備:教師事先帶領幼兒觀察、認識一些春天的景物。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1.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呀?。

  2.現(xiàn)在是春天了,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春天的秘密呀!

  3.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們本領真大,你們發(fā)現(xiàn),春天到了,小草就會發(fā)芽。。。。。。。,是呀,春天來了,大地就會變得萬紫千紅、生機勃勃,特別的美。

  4.我們已經(jīng)知道春天來了,小樹、小動物知不知道春天來了呢?它們是怎么知道的呀?

  (二)欣賞故事

  1.引出故事:“老師這里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它會告訴我們動物、植物們是怎樣知道春天來了的!

  2.出示PPT,邊看圖片邊聽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3.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表達。

  (1)春娃娃去了哪里了呀?

 。2)布谷鳥是怎樣知道春天來了?

 。3)春娃娃對布谷鳥說了些什么?

  (4) 布谷鳥醒來以后是怎么做的?請個別幼兒學一學動作。鳥飛,學說“布谷 布谷”

 。5)春娃娃又給柳樹姐姐做什么?分男女孩子用肢體學柳樹的.搖擺動作。

 。6)那么,還去催誰開花呢?

  4、拓展思維:

 。1)春娃娃有許許多多的朋友,你猜猜他還會去找誰呢?

  (2)他會對好朋友說什么話呢?

  (三)游戲、互動。

  1、游戲《春娃娃找朋友》:(春天景物的小圖片若干)

  (1)出示有關春天的小圖片,并與旁邊的幼兒說說圖片上是什么?

 。2)對這個朋友說一句好聽的話,讓春娃娃看看誰說的最好聽,好嗎?

  2、在《春天在哪里》的音樂聲中,找一位老師講一講自己想說的話,孩子和聽課老師一起相互交流欣賞。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在這個年齡段對數(shù)和量的認識是很敏感的,在一次區(qū)域角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數(shù)學區(qū)域中玩的孩子很多,很投入。于是為孩子們設計了這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 通過數(shù)方塊比較面積大小。

  2、 能數(shù)數(shù)并寫出數(shù)字。

  3、 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教學重點、難點

  按物計量

  活動準備

  幼兒掛圖、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幼兒掛圖觀察并提問:

  1、從圖中你看到了哪些動物?

  2、你能告訴看到了哪些動物?

  3、它們又在做些什么呢?

  二、 引導幼兒看幼兒書讓幼兒進行觀察并按物寫出數(shù)字,請幼兒按面積大小進行涂色,并請幼兒進行說一說為什么?

  三、 提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快思.教案網(wǎng)!你的方法是什么?

  四、 教師出示實物讓幼兒進行判斷

  五、 分組議論

  六、 個別發(fā)言

  教學反思

  1、 根據(jù)幼兒園《綱要》提出對于幼兒數(shù)學方面學習,應注重幼兒邏輯思維及幼兒的推理能力。

  2、 這節(jié)課我主要引導幼兒進行討論的方式讓幼兒做到了思維想象力、尊重了孩子的發(fā)言及表現(xiàn)力。

  3、 在以后的數(shù)學課堂中我們應做到多讓幼兒分組討論,個別發(fā)言以及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

中班教案 篇9

  游戲意圖:

  和寶寶一起玩親子游戲,對于家長們來講,是一種生活上的放松,對于寶寶們來講,更是意義非凡。

  游戲準備

  毛毛蟲頭套、小球、獎品。

  游戲過程:

  1.媽媽和寶寶們一起準備好游戲所需要的道具,并且,布置好跑道;

  2.每個寶寶分得一個毛毛蟲的頭套,媽媽給自己的寶寶戴好頭套;

  3.游戲開始,媽媽和寶寶分別站到跑道的兩邊,媽媽將準備好的小球放到自己的'身邊;

  4.寶寶在口哨響起時,用最快的速度,爬過通道,就像毛毛蟲在地上爬一樣;

  5.寶寶爬到媽媽那邊之后,媽媽將小球遞到寶寶的手中,寶寶爬會起點;

  6.看看哪個寶寶用最短的時間結(jié)束游戲;

  7.給獲勝的寶寶頒發(fā)小獎品。

  溫馨提示:

  上面的這個小游戲,充滿了趣味性,而且,能夠給寶寶帶來超級棒的游戲體驗,家長們抓緊和自己的寶寶一起進行游戲吧。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1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中班教案07-20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0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8

中班教案(精選)07-29

中班教案[精選]07-25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