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9-10 08:46:28 教案

語文教案【共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共7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馬”為主題,選文有說明文、散文,有古詩和現(xiàn)代自由體詩歌!鹅柲怂沟鸟R》為散文,寫群馬奔騰的動態(tài)局面如“山洪奔瀉”驚心動魄。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馬的熱愛之情,從中指出我們?nèi)祟惖纳钆c馬息息相關(guān),說明了馬是人類的好朋友。作家周濤對于西部有著特殊而深厚的感情,他的文章和他對西部的感情一樣寬廣而深厚,執(zhí)著且激情澎湃。正如他自身所說的“我希望成為這塊土地的代言人!薄斑|闊”是他表示文章的藝術(shù)張力,《鞏乃斯的馬》借助對馬群奔跑局面的描繪,表達了一種對不受羈絆的生命力的向往與渴求。

  學生分析

  學生對于《鞏乃斯的馬》所描繪的馬群奔跑場景并不熟悉,體會課文難度較大。課前學生收集了許多資料,包括作家自己以和鞏乃斯當?shù)氐那闆r。學生們通過第一課時對馬群、鞏乃斯當?shù)氐闹T多介紹,基本了解感悟了作者寫作的目的以和鞏乃斯馬群奔騰的局面。學生對課文進行了畫批,理清了文章的結(jié)構(gòu),初步感受到了散文語言的感染力。在課堂學習中,學生質(zhì)疑、討論、朗讀等使用各種方法學習體會課文,對場景的描寫手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教學設想與目標

  1.讀中感悟。讀文百遍,其意自現(xiàn)。這樣一篇極具特色的文章,一定要抓“讀”,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受到感染,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象群馬奔騰的壯闊氣勢。為使學生能很好地進入語境,教師富有激情的范讀應起到積極的作用。

  2.讀寫結(jié)合。從文章中學習語言文字的用法,體會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學習寫作的精妙方法。把閱讀和寫作緊密地結(jié)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文中的比喻句多、奇、大氣,是學習和積累的好資源,應該讓學生有充沛的時間通過讀和想象體會這些比喻句的生動之處,并和時練筆,反饋收獲。為使學生的練筆有話可寫,有感而發(fā),可以為學生播放馬群奔跑的影片片段,給學生以直觀感受,心靈真正受到震撼。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馬的`精神,其中國特色和風格,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

  2.使學生了解說明文的寫作特點和學習記提綱式筆記。

  教學過程:

  課前精彩兩分鐘:繼續(xù)介紹馬

  一、 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見到過真正的馬群嗎?

  生:見過,去草原旅游的時候常能見到,但是散養(yǎng)的居多,很少能見到成群結(jié)隊的馬群。

  生:沒親眼見過,只是在影視作品或查找到的資料中看過,體會不深。

  師:你們有什么感受?

  生:氣勢雄偉壯觀,極為震撼,那種局面必需親身經(jīng)歷才干體會。

  生:雖沒親自見過,但很向往,想見一見。

  師:沒見過的同學也不用遺憾,以后會有機會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走進神秘的鞏乃斯,通過語言文字來領(lǐng)略這世間罕見的場景。

  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說一說鞏乃斯的馬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學生默讀補充畫批、質(zhì)疑)

  生:鞏乃斯的馬數(shù)量眾多,氣勢宏大。

  鞏乃斯的馬形態(tài)各異,充溢旺盛的生命力。

  鞏乃斯的馬群有著一種頑強的精神。

  師:是啊,對鞏乃斯的馬群奔跑局面的描繪,表達了一種對不受羈絆的生命力的向往與渴求。

  二、課中研討

  師:從對暴風雨中馬群的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收集組內(nèi)的各種意見、條理各種意見、組織語言并征求同組成員的意見)

  讀中感悟,學生朗讀。

  生:馬,這不肯安分的生靈從無數(shù)谷口、山坡涌出來,山洪奔瀉似的在這原野上匯集了,小群匯成大群,大群在運動中擴展,成為一片喧叫、紛亂、快速移動的集團沖鋒!

  師:作者運用擬人、比喻的寫作手法生動逼真地把馬群奔跑的局面展現(xiàn)出來。馬的精神以和對生命的向往與渴求躍然紙上。

  生:有的瘋狂向前飛馳,像一隊尖兵,要去踏住那閃電;有的來回奔跑,儼然像臨危不懼,收拾殘局的大將;小馬跟著母馬認真而緊張地跑,不再頑皮、撒歡,一下子變得老練了許多……

  師:排比、夸張的寫作手法把馬的精神和氣勢表達的淋漓盡致。

  生:雄渾的馬蹄聲在大地奏出鼓點,悲愴蒼勁地嘶鳴、叫喊在擁擠的空間碰撞、飛濺,畫出一條條不規(guī)則的曲線,扭住、纏住漫天雨網(wǎng),和雷聲雨聲交織成驚心動魄的大舞臺。

  重點品味:涌 奔瀉 沖鋒

  師:隨著馬群的奔跑、起伏、跳躍和喘息,我們的心情變得開朗、舒展、壓抑消失,豪興頓起……

  品味后練習朗讀、學生評讀

  生:文章描寫出了馬群飛奔時的不同狀態(tài),重點體會寫法以和排比句的作用。并通過朗讀表達出自身的理解。

  師:應在2自然段重點練習朗讀

  重點品味:奏 碰撞 飛濺 扭住 纏住 交織

  針對以上幾點展開討論、質(zhì)疑。聯(lián)系全文談感受

  師:馬的狂奔與人的情感宣泄交織在一起,生命力沖擊著陰暗低沉的氣候,在壓抑的環(huán)境中使人重溫到自由的快樂。

  生:作者真實鐘情于馬。

  師:請大家看一部馬群奔跑的短片,直觀感受偉大的場景。

  三、總結(jié)

  1.“把這幾分鐘見到的記在腦子里,相信,它給予我的將使我中深受用不盡”現(xiàn)在能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了嗎?

  在人生的瞬間作者難得地面對了生命界真正的高尚壯烈。

  2.小組交流課堂筆記,說說記筆記的方法和收獲。

  四、作業(yè)

  1.完成《伴你生長》的相關(guān)活動

  2.摘錄文中的比喻句。

  3.收集帶“馬”字的成語。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并正確讀寫課文出現(xiàn)的部分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樣的?它有什么特點?它有是怎樣建造的?

  3、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培養(yǎng)對自然界細致觀察的習慣和對動物的愛心。

  4、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激起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蟋蟀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重點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教學準備:師生共同搜集有關(guān)蟋蟀的資料,有條件的學生可以閱讀《昆蟲記》這本書或觀察蟋蟀及它的巢穴。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對于蟋蟀,你了解多少?師生交流,匯報搜集資料情況。(大屏幕展示蟋蟀圖片)這節(jié)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參觀一下大昆蟲學家法布爾筆下的《蟋蟀的住宅》,你們有興趣嗎?(板書課題并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語句(不會讀的字作標記,自學)

  2、檢查字詞認讀及朗讀情況。

 。1)出示詞語,用多種方式認讀。

  (2)師生相互強調(diào)難寫字,并適當寫一寫,加深記憶。

 。3)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板書:特點、建造)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概括出哪幾個方面的主要內(nèi)容,合理有效的銜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強化基礎知識的學習,達到在語境中認讀字詞的效果,又增強了學生的記憶力。)

  三、小組合作,梳理課文順序。

  師:同學們,讀了課文后你想解決哪些問題,在小組內(nèi)提出來,經(jīng)過整理后匯報上來。

  1、交流、梳理問題。

  2、小組合作討論:

  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點?蟋蟀是怎樣建造自己的'住宅的?

  交流學習成果。(教師隨機板書:慎重選擇、向陽、隱蔽、干燥、有門、有平臺、簡樸、清潔、衛(wèi)生;加深加闊、不斷修整)

 。ㄔO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合作解決問題,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好勝心;引領(lǐng)學生梳理課文,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使之能駕馭課文,為今后的運用打下基礎。)

  四、小結(jié)課文,課堂練習。

  師: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fā)現(xiàn)與感悟呢?你對蟋蟀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嗎?下一節(jié)課我們再走進課文。

  1、抄寫生詞,把你認為難寫的字提出來。

  2、選擇正確讀音。

  洞穴(xué xuè) 粗糙(zào c?o)

  慎 (shèn sèn)重 即(jí jì )使

  3、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隱蔽——柔弱——簡樸——慎重——

 。ㄔ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引出懸念,銜接下課;鞏固基礎,使學生學有所得)

  五、作業(yè)布置:

  1、帶著你的疑問再讀課文。

  2、搜集關(guān)于描寫昆蟲的文章讀一讀,并寫讀書筆記。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聽寫生詞,同位互相檢查,及時改錯,必要時集體訂正:

  住宅、隱蔽、毫不可惜、棄去、隨遇而安、選擇、住址、洞穴、挖掘、搜索、傾斜、扒土、拋出

  回顧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設計意圖:從整體入手,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為下一課學習打下基礎,提出疑問,激發(fā)學生善于發(fā)問、善于思考)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師:同學們能提出問題,說明你們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下面請大家細讀課文,找出答案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

  互動研討:

  1、作者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稱做是“住宅”呢?這是運用了什么修辭寫法?

  2、“隨遇而安”什么意思?(指導學生讀第二自然段的前三句話)

  3、“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這恰好照應了課題“住宅”一詞。讀著這句話,你還會想些什么?(隨機板書;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

  4、指導朗讀,體會“不肯隨遇而安”所表達的豐富內(nèi)涵。

  師:作者不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說成是“住宅”,而且還說是個“偉大的工程”,你覺不覺得有點太夸張了?默讀文中相關(guān)段落,想一想為什么?(學生可能會結(jié)合蟋蟀的弱小及住宅建造方面來回答,引導學生抓住修建時的動作詞來理解)

  5、你對這個工程的設計者、施工者怎樣評價呢?(學生可能發(fā)出贊嘆或發(fā)表自己的感受)用什么語氣讀這句話?(指導讀)

 。ㄔO計意圖:從問題入手,使學生有問題可問,有問題可想,在上一節(jié)整合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問題,達到精讀的目的。)

  三、積累佳句,感悟?qū)懛?/strong>

  1、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了蟋蟀的住宅,這與他的細致觀察是分不開的,文中哪些地方講述他是怎樣觀察的,找出來讀一讀,體會一下。

  2、文中采用大量的擬人寫法,說明了什么?你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多讀幾遍,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再摘抄下來。

 。ㄔO計意圖:好的文章是與作者細心觀察分不開的,文中作者對自己是如何觀察蟋蟀做了簡要敘述,在此讓學生找出來,品味寫法,達到積累與感悟?qū)懛ㄏ虢Y(jié)合)

  四、總結(jié)布置,拓展延伸

  1、談談你讀了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感受或啟發(fā)?

  2、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堅持長期細心觀察的敬業(yè)精神給我們很大的啟發(fā)。平時,我們每一個人也要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身邊的每一件事,從小培養(yǎng)耐心細致的觀察習慣,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yè)貢獻一份力量。

  3、選擇學習;

 。1)課后選一處景物進行觀察,練習寫一寫。

 。2)繼續(xù)搜集關(guān)于昆蟲奧秘的相關(guān)資料

 。3)有條件的讀一讀《昆蟲記》這本書。(大屏幕出示或出示小黑板)

  (設計意圖:再一次從整體上感悟課文,達到讀悟共鳴,讀寫延伸,使讀能為今后的用服務,讓學生選擇性延伸學習,激發(fā)求知欲及好奇心。)

  附板書:

  26 蟋蟀的住宅

  特點:慎重選擇 建造:加深加闊

  向陽、干燥、隱蔽…… 不斷修整

  簡樸、清潔……

  吃苦耐勞 不肯隨遇而安

  偉大的工程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積累1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學習“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子。

  4、體會課文中主人公講文明的品質(zhì)。

  教學重點

  1、認識9個生字,積累10個詞語。

  2、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學習“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子。

  教學難點

  學習“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子。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引入):

  1、今天我們要學習兩個關(guān)于做人的故事。

  直接出示課題“18、做人的故事”

  齊讀課題。

  2、這兩個故事的名稱分別是什么?(檢查預習情況)

 。1)為什么要說“謝謝”

  (2)面對小夜鶯感到羞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朗讀要求:

 。1)讀準字音,尤其是主人公的名字。

  (2)讀通句子,不讀破句。

 。3)想一想,故事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2、學生交流:

  第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爺孫。

  第二個故事的主人公是兩個分別叫奧莉婭和莉達的小姑娘。

  學習生字:莉(形聲字,組詞:茉莉花。提醒:人名不能作為組詞的內(nèi)容出現(xiàn))

  3、完成填空:

  誰來說說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呢?你可以老師給的提醒,也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說。

  故事一:爺爺和孩子口干舌燥,這時,()的河水()地流動。他們喝了起來。爺爺喝完后對小河說()。又告訴小男孩,( )喝了水是不說謝謝的,而( )是需要這個詞的。

  故事二:奧莉婭把吃剩的東西( ),而莉達把吃剩的東西(),因為她當著( )。

  指名匯報。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nèi)容。

  為了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意思,讓我們一個一個地來細細品味。

  故事一:

  1.出示故事的題目:為什么要說“謝謝”,質(zhì)疑:

  看了題目,你有什么問題想考考大家?(誰說“謝謝”?做了什么事后說“謝謝”?)

  2.學習描寫小河的句子:

  因為天氣炎熱,所以爺爺和小男孩來到小河邊喝水。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河呢?請你劃一劃描寫河水的句子。

  出示:清涼的河水緩緩地流動,發(fā)出輕輕地潺潺聲。

  理解詞語:緩緩、潺潺(翹舌音)

  3.理解小男孩的話。

  爺爺喝了這么清的河水后對小河說謝謝!小男孩聽了,他笑了起來。

  出示:

  “您為什么要對小河說‘謝謝’?”他問爺爺,“要知道,小河不是活人,它聽不到您的話,也不會接受您的感謝!

 。1)指名讀。找找提示語。說說如何讀好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子。

 。2)自由感悟。交流朗讀。合作讀。體會小男孩此刻的心理活動。

  4.理解爺爺?shù)脑挕?/p>

 。1)讀爺爺?shù)脑挘耄喝伺c狼有什么區(qū)別?為什么人要說謝謝呢?

 。2)平時你在什么情況下也說“謝謝”的?

  5.聽了爺爺?shù)脑捄,小男孩沉?/p>

  起來,他會想些什么?(人應該講禮貌,也可以說人懂得感恩。)

  6.你想對小男孩說些什么?

  故事二:

  1.出示題目:面對小夜鶯感到羞愧

  師述:有這樣一個畫面,兩個小姑娘走了一段令人疲倦的路程后,坐在地上邊聽夜鷹唱歌,邊吃東西,吃完東西后,他們各自怎么做的?用“ ”劃出有關(guān)句子。

  2.交流后出示句子。

  學習生字:

  剩:給乘加個部首。

  撕:做個撕的動作。

  指導朗讀。指名讀,分男、女生讀,體會兩個小女孩說話時的語氣。

  3.你能說說她們不同做法的原因嗎?奧莉婭把垃圾扔進灌木叢是因為——,而莉達則是覺得——

  奧莉婭——誰也看不見。

  莉達——當著夜鶯的面感到羞愧。

  4.想想:莉達說這句話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中間的省略號省略了什么?

  為什么當著夜鶯的面羞愧?(人要講衛(wèi)生。)

  5.齊讀第二個故事。想想你喜歡誰?為什么?

  四、拓展:

  1、鍛煉口頭表達:你還知道哪些做人的道理呢?

  2、鍛煉閱讀能力:朗讀《做人的故事》中的另一個小故事。

  五、課文:

  受人幫助應適時表達謝意,而注意公共場所的`衛(wèi)生應該是人的一種自覺的行為,不能因為“誰也看不見”,就忘記做人的原則。這兩則故事教會我們兩個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

  六、作業(yè)布置:

  1、完成描寫和抄寫本。

  2、熟讀課文。

  3、和身邊的同學演一演這兩個故事。

  4、你能把你知道的做人的道理編成一個故事嗎?試著寫下來。

  板書設計

  18做人的道理

  講禮貌

  講衛(wèi)生

  教學反思

  課文中的兩個小故事淺顯易懂,學生只需多讀幾遍就能理解意思,得出結(jié)論。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自己質(zhì)疑,自己解答。雖然有些孩子問的問題比較幼稚簡單,但學生之間的問與答的互動活動,使得課堂活力四射,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了。在這樣的課堂中,作為老師的我說的話還是多了點,也許是心中對學生的不信任造成的吧。以后,我要多放手,把課堂的時間和空間讓給學生,使學生在課堂這個舞臺展示出更多元化的個性。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讀記“惡作劇、奇妙無比、不拘一格、年過花甲”等新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從哪幾個方面闡述索溪峪的“野”。

  3.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教學重難點

  1.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2.體會作者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表達的對索溪峪美的獨特感受。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揭題解題,激發(fā)興趣

  1.出示課文題目,學生齊讀課文題目:索溪峪的“野”。

  2.“索溪峪”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索溪峪是“野”的?“索溪”是張家界的一條山溪,那“峪”又是什么意思呢?可以根據(jù)字形來揣摩它的意思。(“峪”就是“山谷”的意思?磥,根據(jù)字形揣摩字義真是個不錯的方法呢。)

  二 讀課文,解疑惑

  1.我們知道“索溪峪”的意思了,至于為什么說索溪峪是“野”的,看誰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請同學們快速地讀課文。

  2.學生質(zhì)疑解疑。

  “野”的`本來意思是什么?那么在文中也是這個意思嗎?

  由此引導學生明白“野”在文中的意思是原始的,自然的,不加任何修飾的。

  3.那么,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了索溪峪原始、自然的“野”趣呢?(山、水、動物及人。)

  三 精讀課文,談“野”論“野”

  1.請同學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畫出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野”的句子。

  2.比較品評,感悟山“野”。

  這種美,是一種驚險的美:幾十丈高的斷壁懸崖拔地而起,半邊懸空的巨石在山風中搖搖晃晃,使人望而生畏。

  這種美,是一種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獨秀,也不是三五峰呼應,而是千峰萬仞綿亙蜿蜒,“十里畫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氣長舒。

  這種美,是一種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或直插云天,或橫攔綠水。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對相依,宛如“熱戀情人”;婷婷玉立,則好似“窈窕淑女”。

  (1)如果有同學說到其中一句,建議將其他兩句話一起出示研讀,引導比較、體會。

  (2)借助圖片理解“斷壁懸崖、千峰萬仞、綿亙蜿蜒、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等的意思,引導學生分別感受索溪峪的山的驚險之美、磅礴之美、變化之美。

  (3)選擇其中一句,自由讀,指名讀,老師隨機點撥與引導;老師引讀,學生跟讀。

  3.領(lǐng)悟?qū)懛?感受水“野”。

  索溪像一個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會兒繞著山奔跑,一會兒撅著屁股,賭著氣又自個兒鬧去了。

  你覺得索溪峪的水“野”在什么地方?實際上,在常人眼中,這溪水是什么樣子的?(溪水彎彎曲曲,一路朝前流去。)為什么讀課文時,你覺得它“野”趣十足呢?(引導學生體會表達效果)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

  4.體會動物的“野”。

  (1)讀課文第4自然段,找出體現(xiàn)“野”趣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談談體會。(野性十足的猴子驚得游客慌不擇路。)

  (3)有感情地齊讀課文,讀出“野”趣來。

  5.體會人的“野”。

  (1)人們親身感受了索溪峪的山、水、猴子的十足“野”性后,也變得“野”了。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哪一個詞最能看出這一點?(返璞歸真。)

  (2)大致理解“返璞歸真”的意思。

  (3)再讀這一自然段,看看游客們“真”在何處,“野”在哪里。

  四 再讀全文,探“野”品“野”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體會索溪峪的“野”。

  2.摘抄或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語文教案 篇5

  習作要求

  1、能自擬題目,寫一封回信,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

  2、了解書信這一體裁的特點,懂得有需要才寫信,情動而辭發(fā)。

  3、書寫工整,注意不寫錯別字,會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4、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珍惜親情、友情,要有愛心。

  4、寄信。

  習作重點

  1、按照書信的特點及格式寫;

  2、要從寫信的目的、內(nèi)容入手寫具體。

  3、做到感情真實得體,語句通順得體。

  習作難點

  A能自擬題目,寫一書信體,基本寫工整,寫具體,寫通順。

  B要從寫信的目的、內(nèi)容入手寫具體,做到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

  C能表達一定的中心

  指導重點

  學生已有知識1、有5題讀信的基礎,也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

  2、初步了解書信的'特點、格式。

  3、有給親人或朋友寫信交流的愿望。

  新授知識

  初步懂得:寫信的格式要正確,寫清寫信的目的和內(nèi)容,要會寄信。

  教學準備

  做好5題的口語交際,為習作做好滲透

  指導過程

  一、布置體驗:

  1、想給親戚或朋友寫信嗎?激起學生寫信的熱情。

  2、打算給誰寫信?為什么?(傳遞信息、通報情況、交流情感)

  二、激發(fā)興趣,交流體驗

  1、合作說一說有什么內(nèi)容可寫,拓展思路,引導體驗

  2、班上說,指導交流。

  3、指導擬題。

  4、格式:信與信封的構(gòu)成、位置、格式?為什么收信人的稱呼要頂格寫?為什么寄信人的名字要寫在右下角?

  四、體驗。(修改錯信)

  五、自主習作

  1學生討論,起個題目。

  2、在40分鐘內(nèi)把它寫出來了。

  老師巡回指導。學生靜下心來習作。

  六、發(fā)現(xiàn)問題集中指導,如存在共性問題及時指出。

  六、引導互評互改學生自評自改。

語文教案 篇6

  設計理念

  “披文入景,披文入情。由詞及句,由句及篇!毖凶x的過程也是引導學生反復揣摩語句,培養(yǎng)語感,實現(xiàn)語言積累的過程。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把這場雪稱做“瑞雪”的原因,體會北國風光的雄偉和人們的喜悅心情。

  2、學會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籠”“分”,理解“瑞雪、凜冽”等詞語的意思。

  3、知道按時間順序?qū)懙亩温涞奶攸c。

  4、能按要求默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媒體準備

  《雪景》——多媒體課件一個。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案說明

  加“()”為教師主要導語;加“[]”為擬定的學生回答。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2、理清脈絡,了解課文是按時間順序?qū)懙摹?/p>

  3、初步感受北國雪景的壯美。

  4、引出研讀專題。

  教學過程

  一、侃雪賞雪—— 導入新課

  1、侃雪:板書“雪”(一起讀“雪”)[“雪”](喜歡雪嗎?我們學過的哪些課文中描寫過雪?請你背上一兩句。

  百聞不如一見,讓我們一走進白雪世界,去賞雪好嗎?)

  2、賞雪:欣賞課件——(告訴大家你欣賞到了怎樣的雪。)在“雪”旁加括號,播放課件。

  二、放聲朗讀—— 教學字詞

 。ㄕn文又是怎樣描寫雪的呢?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去細細品味。讀之前請同學聽清朗讀要求:將難讀的詞多讀幾遍,難寫的詞在課本上寫幾遍,并將你認為最難寫的1個詞語寫在小紙片上。)

  學生根據(jù)要求放聲朗讀課文。

  根據(jù)學生小紙片上反映的情況,確定字詞教學重點。初擬以“凜冽”、“巍巍”兩詞為重點。

  “凜冽”教學步驟如下:

 。、一起讀“凜冽”。

 。、范寫。

  3、學生工工整整地寫一遍。

  4、(“凜”和“冽”真是一對好兄弟,他們形影不離,經(jīng)常手拉著手在一起。這回兄弟倆出現(xiàn)在哪個句子中呢?我請同學來讀一讀。)學生讀:昨天中午,凜冽的寒風呼呼地刮了起來。

 。、(明白凜冽是啥意思嗎?)

 。丁膬蓚方面深切理解“凜冽”——非常寒冷:A、分組查“凜”和“冽”明白“凜”和“冽”都是“寒冷”的意思,兩個寒冷加在一起是[非常寒冷、十分寒冷、特別寒冷等]B、反復讀句從句中的像聲詞“呼呼”中也可感受到“凜冽”表示十分寒冷。

  “巍”的教學步驟如下:

 。、正形:“巍”有三部分組成:上面是一座山,下面“委”和“鬼”,先寫“委”再寫“鬼”,合起來念“巍”,“巍巍群山”的“巍”。(教師邊范寫邊提醒)

 。、學生工工整整地寫一遍。

 。、請一個同學擇圖寫填寫“巍巍群山”意會的含義。注:一副圖中畫著起伏高聳的群山;一副圖中畫著幾個小土坡。

  三、輕聲誦讀——初步感知

 。ㄕ埻瑢W們輕聲朗讀課文,劃出文中描寫雪或雪花的詞語。)

  學生輕聲讀,邊讀邊劃。

  交流,在交流的同時補充板書。大片大片的雪花、紛紛揚揚的雪、白蒙蒙的雪、一望無際的雪]注:不苛求學生找出所有描寫雪的詞語,隨著學習的深入慢慢去體會。

 。ò酌擅傻难⒁煌麩o際的雪,讀了課文我們一下子找出這么多描寫雪的詞語。讓我們再自由地選擇自已最喜歡的句子或自然段美美地讀一讀。)

  自由選擇讀句子。

  指名學生選擇讀,集體糾正朗讀中的錯誤。

  五、默讀探究——理清脈絡

 。ㄕn文是按同學們讀的須序?qū)懙膯?)[不是](作者是按什么順序?qū)懙?請默讀課文找出依據(jù)。)

  默讀、交流得出結(jié)論:課文是按時間順序?qū)懙,文中表示時間變化的詞有“昨天中午、傍晚、霎時間、夜里、今天清早”。

  六、引讀設疑——提出專題

  (咱們就抓住這些表示時間變化的詞,一起合作將課文有條理地讀一讀。我讀表示時間變化的詞,同學們接著讀相關(guān)的內(nèi)容。)

  1、引讀全文。

 。òパ!讀了課文,我突然發(fā)現(xiàn)今天老師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請同學們看看老師黑板上寫的字,知道老師出了什么洋相嗎?)[課題是“瑞雪”不是“雪”]

  2、請同學幫老師把“瑞”字補上去,其余同學在課題旁寫一寫。

  3、(“瑞”字啥意思?)[吉祥](連起來說“瑞雪”就是)[吉祥的雪]。

 。础ⅲㄕl能馬上從課本中找到“瑞雪”的詞?)[好雪]

 。槭裁凑f這是一場好雪呢?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細細研究。)在課題上打1個紅色的問號。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研讀課文,體會雪大、雪美、雪使人歡,知道課文所以說這是場瑞雪的原因。

  2、能按要求默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场⒛芙柚鷷r間順序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引入專題

 。ㄍ瑢W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瑞雪]。(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一起完成了一項工程,老師把這項工程叫做“四個一工程”,是哪四個一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我們學習了一些新詞,比如說)指名學生自由報,報一個馬上集體聽寫一個。;(我們還知道了《瑞雪》這篇課文寫的是一場)指名學生說;(我們又發(fā)現(xiàn)文章是按)學生集體回答(這一個順序?qū)懙模;(最后我們還留下了一個問題,誰來說說是啥問題?)指名學生引入研讀專題:課文為什么稱這是一場好雪?(這節(jié)課咱們就首先來解決這個疑問。)

  二、默讀全文研讀深究

 。ㄕ埻瑢W們仔細默讀課文,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出了這是一場瑞雪,請你把它劃出來,并且想一想理由是什么。)

  (一)學生按要求默讀、思考,教師進行默讀指導。

 。ǘ┠x好后同桌間交流。

 。ㄈ┤嘟涣鳎涣黜樞虿还潭,主要根據(jù)學生發(fā)言前后而定,教師適當調(diào)控,初擬交流重點如下:

  1、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從昏暗的天空中紛紛揚地飄落下來。霎時間,山川、田野、村莊,全都籠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1)指名學生交流。教師指導學生能組織語言將理由說清。如:[我找的是“傍晚……大雪之中。”因為從“傍晚、大片大片、籠罩、白蒙蒙、這些詞中我讀懂了這場雪下得很大。]請學生將研讀結(jié)論“大”寫到黑板上。

 。ǎ玻ㄕl能通過讀讓大家感受到這場雪下得很大。)學生比賽讀,師生點評激勵。

 。ǎ常ㄈ绻蠋煱选凹娂姄P揚”這個詞給去掉,我們再輕聲地讀讀這個句子,想想好不好。)

 。ǎ矗⿲W生讀后交流,得出結(jié)論:[不好,紛紛揚揚不僅寫出了雪大,而且使人感受到雪花在飛舞,很美。]如果學生理解有困難,播放課件——雪花飛舞,幫助感悟。

  (5)訓練延伸:(下面這個句中也有“紛紛揚揚”這個詞,你能把這個句子補充完整嗎?)

  秋天( )紛紛揚揚地從( )飄落下來。

 。、一輪紅日升起來,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銀裝。

 。ǎ保⿲W生交流研讀成果。

 。ǎ玻┳x了句子,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雪嗎?指名板書“美”

 。ǎ常┱l能通過讀讓大家感受到雪美。

 。ǎ矗┳屛覀円黄鹱哌M這白雪世界吧。播放課件,欣賞雪景。

 。ǎ担懊CL镆耙黄┌祝∥∪荷奖樯磴y裝!泵鎸@么美的雪景,你會發(fā)出怎樣的贊嘆?

 。ǎ叮⿲W生贊美。

 。ǎ罚ㄗ髡呤沁@樣贊美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好一派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好一幅瑞雪豐年的喜人圖畫。](我們也學著作者的樣來贊美雪。)好一場( ),好一派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好一幅瑞雪豐年的喜人圖畫。

 。场ⅰ敖穸溕w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泵鎸σ煌麩o際的大雪,有經(jīng)驗的老農(nóng)高興得眉開眼笑,連聲說:“好雪!好雪!”

 。ǎ保⿲W生交流。

 。ǎ玻┯梅丛懙姆椒c拔理解。(我可從沒見過麥子蓋了三層被,也沒見到過有人枕著饅頭睡。這句句子寫錯了。)

  (3)請學生來解釋給老師聽,教師裝著由迷惑不解到弄明白,在這個過程中指導學生深入理解句子。

  (4)(原來,這場大雪還會給我們帶來了豐收,人們該是多么高興啊。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板書“帶來豐收”。

 。、孩子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擲雪球,奔跑著,追逐著,清脆的笑聲傳遍了山村。

 。ǎ保⿲W生交流研讀成果。

 。ǎ玻┲笇c拔,這句中看出了“雪使人歡”。板書“雪使人歡”。

 。ǎ常┯懈星榈刈x句子。

  三、驀然回著解答專題

 。ㄍㄟ^我們剛才的研究,我想上節(jié)課留下的疑問我們應該能解決了。請你看著板書自己準備著說一說。)

 。、學生準備說。

 。、指名交流。

  四、熟讀成誦自然結(jié)課

 。ㄊ前。@是一場令人欣喜的雪。如果沒有優(yōu)美的句子把它描寫下來,我們又怎么能聯(lián)想到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又怎么能感受到瑞雪豐年的喜悅呢?老師真想把這篇優(yōu)美的課文背下來,把它牽牽地記在心上。同學們想嗎?我背這篇課文的時候可有竅門的,有同學知道我的竅門嗎?)[借助時間順序背誦。](咱們比一比誰背得又快又正確。)

 。、學生自由準備。

 。、指名背誦,及時激勵。

 。、(來,讓我們邊欣賞這迷人的雪景,邊背誦這優(yōu)美的文章。全體起立。)(播放課件)集體背誦。下課。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會讀寫 1 個生字(洛);能正確讀“意萬重”的“重”字; 能正確理解并記住“見秋風”、“意萬重”、“復恐”、“行人”、 “開封”的意思。

  2.能結(jié)合注釋用自己的話正確說出詩句的意思,并記住“洛陽 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的意思。

  3.能背誦《秋思》,并默寫出來。 4.在朗讀背誦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受古詩詞的`韻律 美,語言美。

  教學重點:

  品味詩句,理解每句詩,有感情地朗誦《秋思》,通過背誦、默 寫積累詩詞語言。

  教學難點:

  能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本插圖

  課前預習:

  自由讀一遍《秋思》。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泊船瓜洲》,這一節(jié)課呢,我 們接著學習第二首古詩《秋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同學們一起朗讀 1 遍《秋思》。(若發(fā)現(xiàn)學生有哪個字讀不 準,要及時糾正。提示多音字“重”)

  2.解題。 師:同學們,“秋思”的“思”是什么意思呢? 生: 師:對,“思”是“思念”的意思,那“秋思”就是——秋天的 思念。那么作者在秋天思念什么?(板書“思:思念”,要求學生記 下來。)你們認識作者張籍嗎?(PPT 展示,讀一遍) 好,那么,作者在秋天到底思念什么呢?下面,我們就跟隨作者 一起來到洛陽城。好,大家一起讀《秋思》。

  3.自學古詩,讓學生根據(jù)注釋理解詩意。

  PPT 展示

  自學要求

  1.讀古詩;

  2.借助注釋理解詩句意思;

  3.小組討論,派代表匯報。

  師:有哪位同學可以說說前兩句詩句的意思嗎?

  師:嗯,這位同學理解得很正確。(PPT 展示這兩句詩的意思, 并要求學生讀 1 遍詩的意思,并抄在課本上。) 那“見秋風”是什么意思,同學們知道嗎?

  師:“見秋風”不是看見秋風,秋風是看不見的,但秋風是可以 感覺到的。所以, “見秋風”是“秋風初起”的意思。 (PPT 展示“見 秋風”的意思并要求學生記下來。)

  師:那“意萬重”是什么意思?

  生: 師:對,“意萬重”的意思注釋里面有。同學們,咱再一起讀 1 遍第一、二句詩和它的意思。

  師:接下來,同學們一起讀一下第三、四句詩,好嗎?

  師:同學們知道“復恐”是什么意思嗎?(板書:“復恐:又害 怕!保

  師: 同學們理解后兩句詩是什么意思嗎?四人小組交流合作解決 詩句意思。

  生: 師:哪位同學可以說說自己的理解?(等學生說完,再 PPT 展示 后兩句詩意,讓學生齊讀一遍詩意。) 師:嗯,對。就是這個意思。

  4.同學們真棒,都理解了這兩句詩的意思。到底他們“說不盡” 的是什么呢?同學們想一下詩人與行人之間會說什么呢, 四人小組進 行角色扮演。前后桌交流之后,我們請其中一、兩組同學作為代表扮 演給我們看。

  5.詩句的意思我們已經(jīng)懂了, 那么作者在秋天到底思念什么呢? (PPT 展示: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三、指導朗讀,背誦全詩

  1.首先,整首詩讀 1 遍。

  2.再試著兩句兩句地背誦,然后是整首背誦。(先要求同學互 相背誦,再讓全班一起背誦。)

  四、布置作業(yè)

  抄寫2遍《秋思》,熟背并要求第二天默寫《秋思》。

  板書設計:

  秋思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教案[精選]10-12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0-04

語文教案12-05

語文教案12-05

語文教案12-05

語文教案12-05

語文教案12-05

語文教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