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讓垃圾回家

大班社會教案:讓垃圾回家

時間:2022-01-14 09:29:13 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讓垃圾回家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讓垃圾回家,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社會教案:讓垃圾回家

大班社會教案:讓垃圾回家1

  設計意圖:

  促進幼兒對周圍的社會環(huán)境關心、熱愛的情感,設計了這節(jié)活動課,現(xiàn)在人類不會保護環(huán)境,制造各種各樣垃圾,破壞了我們的環(huán)境,雖然不可能都直接從事環(huán)保工作,我們可以告訴幼兒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我們常?吹竭@種現(xiàn)象,隨手擦得餐巾紙。喝得飲料瓶子、吃的果皮紙屑隨處亂丟,這些現(xiàn)象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選擇“垃圾回家”開展活動,使幼兒了解生活中的垃圾,那些可回收,那些不可回收,那些有害,了解垃圾回收標志,真正做到垃圾“回家”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學會保護環(huán)境。

  2、知道什么是回收物,什么是不可回收物、什么是有害物。。

  3、能正確區(qū)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

  活動準備:

  1、收集一些廢舊物品,如:菜葉、廢紙盒、空易拉罐、礦泉水瓶、酒瓶、毛巾、電線、陶瓷、電池和溫度計、燈泡、化妝品、筷子等。

  2、自制紅、黃、綠色垃圾分類表格。

  3、垃圾及垃圾桶圖片。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

  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這些垃圾怎么來的?看到這么多垃圾我們怎么辦呢?教師小結垃圾的來源。

  二、垃圾標志認識及分類。

  1、討論:教師出示準備的垃圾,這么多的垃圾怎么辦呢?丟到垃圾桶去(幼兒)。對呀,那么這些垃圾有沒有用呢?

  2、看圖片,垃圾桶的`標志圖片。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垃圾桶。你們認識這些垃圾桶嗎?今天我們認識“垃圾桶標志”

  ————出示“回收利用”的標志,綠色垃圾桶。講解“回收利用”標志含義,請幼兒說說: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為什么?(紙、玻璃瓶、易拉罐、礦泉水瓶等經(jīng)過加工處理,可以制造出新的產(chǎn)品。)

  ————出示“不可回收利用”標志講解。黃色垃圾桶。其中不可回收中有害的垃圾!安豢苫厥绽谩睒酥竞x,請幼兒說說: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可以回收利用?

  ————出示“有害垃圾”紅色垃圾桶。有害垃圾有哪些。

  3、游戲:看誰說得對。黑板上按可以回收利用與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兩類,現(xiàn)在老師將你們收集的垃圾給你們。通過剛才的認識進行一次分類。教師檢查幼兒分類情況。

  4、教師小結:如果我們能回收利用這些物品,就能凈化環(huán)境,保護資源。

  延伸活動:

  向父母宣傳“垃圾分類”的意義,并付諸實踐。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于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料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等。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牙膏皮等。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鞋等。不可回收的:煙頭、果皮、菜葉、衛(wèi)生紙。有害的:藥品、化妝品、溫度計、費電池。

大班社會教案:讓垃圾回家2

  活動目標:

  1、了解垃圾的三種分類及其標志。

  2、不隨便亂扔垃圾,建立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3、能按照垃圾的分類標志區(qū)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事先收集一些廢舊材料。如可樂瓶、果奶瓶、玻璃瓶、紙盒、廢電池、廢紙等;兒歌的視頻,一些圖片(整潔和臟亂小區(qū)的環(huán)境圖片、垃圾分類的圖片)。

  2、知識準備:請幼兒觀察居住小區(qū)及周圍的環(huán)境,和父母一起討論收集有關生活中垃圾的相關圖片。

  活動重難點:

  能按照垃圾的分類標志區(qū)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垃圾分類小兒歌"導入活動,使幼兒能夠盡快融入課堂氛圍。

  二、基本部分

  (一)了解垃圾的來源,認識其危害。

  教師出示兩個對比鮮明的的圖片:整潔美麗的小區(qū).又臟又亂、蚊蠅飛舞的小區(qū)景象,組織幼兒對比觀察、討論。

  教師提出問題:"你們喜歡哪個小區(qū),為什么?""垃圾從哪里來?""垃圾有什么危害?"

  (二)了解垃圾分類的方法

  1.學習垃圾分類的方法。和幼兒一起討論

  師:"垃圾可以分成幾類?"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們該怎么做?"

  2.在幼兒初步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垃圾分類處理方法。師:"你們認識這個垃圾筒嗎?,為什么它們有不同的顏色?"

  "可回收垃圾的標志是什么顏色的?"

  "不可回收垃圾的標志是什么顏色的?"

  "有害垃圾的標志又是什么顏色的?"

  (綠色代表可回收垃圾,黃色代表不可回收垃圾,紅色代表有害垃圾)

  (三)送垃圾"回家"

  讓幼兒親身嘗試送垃圾"回家"。

  老師把事先準備好的各種垃圾混放在一起。然后,把三個標志以及代表他們的三個垃圾桶依次排開,讓幼兒進行垃圾分類的游戲。

  "小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開始游戲了!"

  游戲結束后,請沒有參與游戲的幼兒進行判斷,看看這些垃圾分得對不對。

  三、結束部分

  (一)美麗的垃圾桶

  師:"小朋友們我們該如何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

  "那現(xiàn)在我們來爭做一個"小小環(huán)保宣傳員"。

  "請小朋友們裝扮垃圾桶,張貼"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宣傳畫"。

  活動延伸:

  收集廢舊材料,投放在活動區(qū)中。我將在美工區(qū)中投放可樂瓶、紙盒、果凍盒、各種玻璃瓶、掛件、裝飾瓶子等用來制作環(huán)保服裝、環(huán)保宣傳畫展等。在音樂區(qū)中投放各種罐子、瓶子、制作成樂器。

  活動反思

  《指南》社會領域目標中指出應讓幼兒學會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讓幼兒產(chǎn)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需要從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扔垃圾是幼兒每天都必須做的一件事情,但是幼兒園仍然會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的垃圾被丟在了地上,因此,需要教師們圍繞這個主題聯(lián)系生活對孩子進行引導.另外,生活質量提高,不同垃圾有不同的扔的方法,垃圾在不同條件下也有不同的扔的方法,因此作為大力提倡文明素質、垃圾分類的時代,我們的孩子應該掌握了解最基本的扔垃圾方法,嘗試垃圾分類,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行為習慣,從我做起,讓環(huán)境變得更加美麗!

【大班社會教案:讓垃圾回家】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垃圾回家教案03-26

大班社會教案:垃圾回家04-10

《垃圾“回家”》大班教案04-06

垃圾回家大班教案11-13

《垃圾“回家”》大班教案6篇04-06

垃圾分類社會大班教案03-07

大班社會垃圾分類教案06-26

垃圾回家教案02-21

大班社會教案《垃圾分類 》03-26

大班垃圾分類社會教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