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案五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海底世界》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海底世界》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5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能根據(jù)問題的提示理解長句與難句的意思;會背誦第2自然段。
2、初步學會按事物的幾個方面來分段的方法,能抓住過渡段來研讀全文。
3、能獲得有關海底的一些知識,激發(fā)學生探索大海秘密的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初讀課文,學習“景色奇異”一部分。
教學重點: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分段,讀悟1、2自然段。
教學難點: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說話;能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海底景色的奇異。
教學過程:
一、讀解課題,激發(fā)情感
1、“海底”后面加上“世界”說明了什么?
2、看錄像進一步理解課題。
看完錄像你最想說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二、整體感知,給課文分段
1、自由讀課文,把字詞讀準,把句子讀通。讀完后,把最長、最難讀的1—2個詞句找出來,多讀幾遍。
2、再讀課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段落,用“~~~~~~”劃起來。
3、抓住過渡段給課文分段。
三、體會海底景色的“奇異”
1、理解“奇異”的意思。
2、讀1、2自然段,用心體會,把你體會到特別“奇異”的地方找出來好好讀一讀,說說奇異在哪里。
3、交流板書:暗——光靜——動
(1)換詞理解“波濤澎湃、依然”
(2)通過思考括號里的問題,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fā)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深海里的光點,是怎樣形成的?)
(3)朗讀理解“竊竊私語”。
四、說話訓練,進一步感悟海底的“奇異”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學習第二部分“物產(chǎn)豐富”,總結全文。
教學重點:合作學習第4自然段,知道各種動物的活動方式,了解海底物產(chǎn)的豐富。
教學難點:自主選擇學法學懂第4自然段,培養(yǎng)學生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在哪里?
2、齊讀1、2自然段。
二、整體感知4、5、6自然段。
1、自由朗讀。把課文中寫到的具體的物產(chǎn)名稱用“——”劃出來。
2、給物產(chǎn)名稱歸類
海參 海藻 煤 烏賊 天然氣 鐵
石油 貝類 章魚 梭子魚
三、研讀第4自然段。
1、自由讀。想想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劃出。
2、討論學法抓住“海底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式”我們可以運用哪些方法學懂這段話?
討論得出:
(1)畫表格;
(2)出練習;
(3)提問題;
(4)有感情的朗讀;
(5)(略)
3、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與選擇同一學習方法的同學組成學習小組
4、運用所選的方法先自主學習,再小組合作交流、學習。
5、各小組展示學習成果。
6、朗讀全段。
四、略讀5、6自然段。
1、自由讀?纯从惺裁床欢牡胤?自己能學懂的地方,有感情地把它讀好。
2、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推薦課外資料。
你還了解海底的哪些知識,你是從哪里了解到的,介紹大家去讀一讀。
五、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讀全文。
2、寫話練習,深化情感
學了課文,聽了同學們的介紹,你有什么想法,寫下來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六、鞏固練習。
選做作業(yè)本中的作業(yè)
《海底世界》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在一次《海底世界》的活動中孩子們收集了許多的關于海底的資料圖片,還有許多的珊瑚礁、海螺、海帶、貝殼等。其中,一個漂亮的海螺殼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孩子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在海邊就能拾到它,是海水把它推到沙灘上的……”。孩子們對大海產(chǎn)生了興趣,去看過大海的小朋友比較興奮,而部分沒有看見過大海的小朋友卻沉默寡言!袄蠋,什么是大海呀?”孩子對大海產(chǎn)生了好奇心。為了讓幼兒的認知能力、想像力及創(chuàng)造力得到更廣闊的發(fā)展,于是設計了活動單刷板畫《海中航行》,通過DIY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的學習,能更有效地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表現(xiàn)技能。
活動目標:
1.愉快地參與活動,感受自己動手操作、在玩中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喜悅之情。
2.掌握單刷板畫創(chuàng)作基本技法,能用手指畫出不同波形。
3.能自由想像,大膽地和同伴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塑膠板、畫紙、粉彩紙、漿糊、竹簽、顏料、錄有海浪濤聲的磁帶,錄音機、海浪的影碟、各種顏色的三角形彩色紙。知識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大海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出示漂亮的小海螺殼:“小朋友,你們知道小海螺生活在哪里?”
1.討論:大海:讓幼兒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自由發(fā)揮,回憶想像海水的顏色、味道,說一說海面上有什么?海底下有什么?
2.觀看影碟《美麗的浪花》使幼兒了解大海有漲潮、落潮并感受海面的.變化――認識波浪線。
二、通過顏料調色游戲,學習單刷板畫技法
(1)游戲:(小小指頭穿花衣)
A.引導幼兒用手指沾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并在塑膠板上記錄下所選擇的顏色。小指頭穿好衣服后比一比,看看誰穿的衣服最漂亮,說說自己的小手指都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
B.老師提出問題:“如果將所有顏料和在一起會變成什么顏色?”“大家試試看,我們用漿糊將它們和在一起”。教師示范加上漿糊和顏料一起在塑膠板上混合調勻。“我們來用五個指頭,大把的抓漿糊到塑膠板上,用兩只手來調和顏色,將顏料混在一起!(調入漿糊是單刷板畫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使染料敷在紙上不流淌,且凝固,干燥較快。大把的抓漿糊手里滑滑的感覺很好玩,支持鼓勵個別膽小不敢下手的幼兒大膽操作)。調和后讓幼兒觀察并說出變成了什么顏色。(黑藍色)引導幼兒說出大海的顏色。
C.練習繪畫海浪。
播放海浪聲音,感受海浪的聲音。聯(lián)想海浪,用手指頭在混合好顏料的塑膠板上繪出海浪的波形,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喜好畫出大或小的波浪線,然后擦手。
D.將彩紙覆蓋于塑膠板上,用力均勻施壓。然后將彩紙揭起。放在一旁晾好,待干。
3.運用彩紙拼擺小船。
出示各種顏色的三角形彩色紙,讓幼兒自由選擇各種顏色彩色紙在桌上拼圖“拼一艘你喜歡的、漂亮的、與別人不一樣的小船”。
三、作品評析
(1)引導幼兒發(fā)揮想像:你坐在小船上,會去哪里?你的小船上還有誰?你們去干什么?等等。
(2)分別請小朋友將自己的畫展示給同伴看、并講一講自己的畫,引導幼兒發(fā)揮想像,給自己作品起名字:《小小船》、《汪洋中的小船》、《小搖船》、《泰坦尼克號》等等。幼兒作品名稱可重復、靈活運用。(活動之前教師沒有規(guī)定作品的名稱,本活動名稱取材于幼兒作品名稱)活動延伸:《各種各樣的船》收集各種船的資料,認識船只的種類。
自我評析:
本次活動的內容產(chǎn)生于幼兒對大海的好奇心,通過本次活動,豐富了幼兒對大海的感性認識,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望;顒舆^程使孩子們通過“玩”輕松地完成了作品。老師設計了與孩子之間的交流講述很重要,在作品完成后,幼兒通過想像運用語言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達出來是兒童畫的靈魂,這樣,教師才能真正走進兒童的世界。
《海底世界》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按照物品的種類進行分類,用數(shù)字、符號記錄分類結果。
2、復習鞏固對5以內數(shù)的認識。
3、培養(yǎng)幼兒操作興趣,能用語言表達操作情況,促進語言與思維同步發(fā)展;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5、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引導幼兒學習用分類計數(shù)的方法記錄海底動物的數(shù)量。
正確計數(shù)分類結果,并用標記方法記錄分類計數(shù)結果。
活動準備:
海底世界背景圖2張、9張統(tǒng)計表、小海螺圖片、8組幼兒操作材料、1~5的數(shù)字卡片。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觀察法、分類操作法。
活動過程:
一、律動游戲,復習5以內的數(shù)。
1、師幼互動游戲《一只小雞》。
2、提出:律動里出現(xiàn)了那幾個數(shù)字?
3、出示數(shù)字寶寶,幼兒根據(jù)數(shù)字做拍手游戲。
二、創(chuàng)設情境“海底探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1、今天呀,老師要帶小朋友去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那里生活著許許多多的動物,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地方嗎?
2、出示“海底世界”背景圖,請幼兒觀察。
提出問題:猜一猜,我們這是到了那里?(幼兒:水里、河里、海里……)
3、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這里就是傳說中的“海底世界”,你們知道在海底生活著那些生物嗎?(幼兒:小魚、鯊魚、海龜、海馬、章魚……)是呀!海底有許多我們認識還有不認識的生物。咦,他們這會兒都到哪里去了呢?
三、感知動物數(shù)量,學習用分類計數(shù)的方法記錄動物的數(shù)量。
1、教師將章魚、水母和小魚的圖片一一貼到“海底世界”的背景圖上。
2、提出問題:誰能看出在海底一共有幾種不同的動物,它們分別是什么?(幼兒:有三種:章魚、水母、小魚。)
3、引入:今天呀,海底將要舉行一場運動會,想請隊員最多的一組動物當裁判,到底哪一組的隊員最多呢,還得請小朋友來幫幫忙,小朋友們愿意嗎?讓我們熱烈歡迎第一支代表隊—章魚代表隊。
4、請小朋友數(shù)數(shù)看,章魚代表隊一共有幾名隊員?應該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請幼兒找出數(shù)字“3”并貼在章魚圖片的下方。
5、教師啟發(fā)幼兒用同樣的方法感知記錄水母和小魚的.數(shù)量。
四、了解分類計數(shù)的意義。
師:小朋友剛才為每一個代表隊進行了數(shù)量統(tǒng)計,這個計數(shù)方法就叫分類計數(shù),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哪支代表隊可以當裁判,為什么?(小魚代表隊,他們的數(shù)量最多,是5條。)小朋友真能干,幫他們選出了裁判,為了表示感謝,他們決定將小海螺當禮物送給你們,想要幾個就伸出幾根手指吧。
五、實踐運用。
1、情景拓展。
引入:海底動物為了表示感謝,還特意給我們中一班的小朋友送來了邀請函,請中一班的小朋友去觀看他們的比賽,誰想來報名參加?
提出:老師想把上來的這些幼兒分成兩組,可以怎樣分呢?誰幫老師出出主意?
孩子們各自表述自己的想法。
那么,什么方法能最快的將他們分成兩組呢?(男孩子、女孩子)那我們就動起來吧。(抽幼兒上前分一分。)小朋友們分得真迅速,那小男生、小女生各有多少?
2、幼兒操作,鞏固分類計數(shù)。
將幼兒分成8組,給每組幼兒分發(fā)操作材料,要求每組幼兒分工合作完成。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輔導。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分類計數(shù),就是先將不同的種類的物品分類后再統(tǒng)計其數(shù)量,這種方法在生活中我們會經(jīng)常用到。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旨在引導幼兒學習用分類計數(shù)的方法記錄海底動物的數(shù)量;能正確計數(shù)分類結果,并用標記方法記錄分類計數(shù)結果。整個活動分為三部分。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律動游戲,復習5以內的數(shù),為分類計數(shù)打好基礎。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海底探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感知動物數(shù)量,學習用分類計數(shù)的方法記錄動物的數(shù)量;了解分類計數(shù)的意義。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實踐運用,通過情景拓展讓幼兒上前將前面來的幼兒分成兩組,并統(tǒng)計其數(shù)量;幼兒分組合作操作,借助老師的提示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分類計數(shù),從而鞏固所學知識。
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感覺不是很理想,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改進。
1、活動時間過長,究其原因是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復習鞏固5以內的數(shù)耗時太長,以至于幼兒后來的分類計數(shù)操作練習,教師的個別輔導沒能跟到位,沒有對幼兒的操作效果進行評價,以至于草草結束,幼兒的動手能力沒能很好的得以展示。今后在教案設計和教學活動中,要充分考慮好時間上的搭配。
2、在教學分類計數(shù)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數(shù)量統(tǒng)計的方法過于單一,只是引導幼兒用數(shù)字統(tǒng)計物體的數(shù)量,但是寫數(shù)對于中班幼兒有一定的困難,這一技能要求有些高;課后我想如果讓幼兒用畫圓點、畫圈的方式、找數(shù)字寶寶進行粘貼或讓幼兒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數(shù)量統(tǒng)計,這樣也許效果要好,還照顧到不同程度的幼兒。
《海底世界》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抓住重點句子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并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讓學生了解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海底世界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句子,并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的。
教學具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數(shù):
2
第1課時
教學要求: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大體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一、了解已有知識、激趣導入:
1、板書:“海底世界”。你對海底世界有多少了解,誰能為大家介紹介紹?
2、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呢?打開書,讀讀看。
二、初讀全文,了解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你對海底世界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學習生字新詞:
小組學習:看來你們讀的很認真,我想你們從這篇課文中也認識了許多生字新詞,結合你的預習,相互交流一下你在字詞上的收獲。
檢查:你們掌握的怎么樣呢?
請看――是否竊竊私語嗡嗡啾啾收縮攻擊
普通長途蘊藏煤礦陸地儲藏稀有
你們能讀正確嗎?
自由讀——指名讀
重點指導讀音:啾啾(jiū)蘊藏(yùn)
哪個字難寫易錯?重點指導字形:“湃”、“儲”
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嗎?
引出近義詞:蘊藏-儲藏
齊讀詞語;還有不理解的字詞嗎?
這回你們能把課文正確流利地讀下來嗎?二人互查。
誰愿意接受大家的檢查?請7名同學分讀課文。
三、統(tǒng)觀全文,理清層次。
1、他們讀的時候大家想一想:哪幾個自然段具
體介紹了海底世界?那么你們認為全文可以分幾部分呢?分別講了什么?
四、課堂作業(yè):
生字組詞:看看誰寫得既正確又工整。
第2課時
教學要求:
能抓住重點句子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并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使學生了解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句子,并體會這段話是怎樣寫具體的。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今天讓我們和潛水員一起到海底世界深入探尋一番。齊讀課題:你現(xiàn)在最想知道什么?
海底是的世界?(板書)
二、自由讀一讀課文
看看你了解到的海底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教師注意比較學生感受的不同點:個別感受與整體感受,最后歸結“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
三、精讀課文。
1、從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呢?生自學
2、(隨機學習2——5自然段)
學習第二自然段:
1、那好,我們都來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海底怎樣奇異吧?
2、學生自由讀。
3、感受到了嗎?有誰愿意把你感受到的給大家讀讀
4、多奇異啊!師生對讀“海上波濤澎湃”――“海底寧靜”。
5、還有哪些地方也讓人感到奇異?誰想讀讀?(海底一片漆黑——光點閃爍)
6、我們一起走到海底,看看這奇異的景象吧。
7、這次我們找2名同學讀,該怎樣讀呢?
為什么要這樣讀?(體會“奇異”是對比出來的。)其他同學閉眼想象一下。
8、海底真是奇異,讓我們男女生分讀感受一下吧,注意各自應讀到哪里。
學習第三自然段:(評讀)
1、你還從哪些地方體會到海底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了呢?(海底是有聲音的。)大家都體會著讀一讀。
2、指讀、評讀:你們感覺他讀得好不好?為什么?
3、都誰認為應該聲音大些?那你就大聲地讀給大家。你覺得海底的聲音是這樣的嗎?你怎么知道聲音。浚ā案`竊私語”),那么應該怎樣讀?再讀讀。
4、那我們也竊竊私語一回?學生表情朗讀。
5、海底動物發(fā)出的聲音還像什么?有的`像……?誰來接著說?(有的像小貓一樣喵喵,有的像小羊一樣咩咩……)
自學第四自然段:(默讀)
1、你還從哪些地方體會到海底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了呢?
2、靜靜地讀一讀,看看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來寫的呢?
用直線畫出來。各種動物的活動方式有什么不同呢?想一想,標一標,把他們都相互比一比,看看誰有所發(fā)現(xiàn)。
3、誰愿意把你剛才的學習成果展示給大家?
4、師隨機點撥:你們看海參收縮爬行;梭子魚游;他們是——(一快一慢)他們兩個和烏賊、章魚比較一下?就這樣接著往下談。它們的活動方法各有什么不同?
海參:爬慢前進
梭子魚:游快自己動
烏賊和章魚:噴后退
貝類:爬自己不動
5、如果分讀的話,這段應怎樣分更好?(大家齊讀首句,接著4人分讀。)
6、段落中的句子之間如果具有這樣的關系,我們就把這段的形式稱為“總分”段式。
五、學習五、六自然段:(自由讀)
1、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呢?
六、總結全文。
1、如果把全文分讀的話,應該怎樣讀?齊讀首尾兩段,5人讀中間五段。體會總分總的文章結構。
2、學完這一課,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要說的嗎?
作業(yè):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2-4任選)
板書設計:
10、海底世界
深海景象
景色奇異聲音
物產(chǎn)豐富活動方法
物產(chǎn)
《海底世界》教案 篇5
課時安排:一課時
授課對象:二年級
教學目標:
1、認識、了解魚的基本特征和形狀、花紋,并能畫出各式各樣的魚;
2、認識涂色的表現(xiàn)形式
3、完成一幅完整的海底世界的畫作。
教學難點:
畫出魚的形狀和涂色的方法。
教學設計:
在教學本課時,教師遵循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把握“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運用1、情景體驗法2、激勵評價法等進行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看圖片,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出課題《海底世界》
2、播放卡通視頻,激發(fā)學生興趣。
(二)、魚的結構
播放幾組圖片,然后指導學生,通過提問總結出:一條完整的魚是由頭、軀干、尾、鰭四個大部位組成的。
(三)、魚的形狀
展示各種形狀的魚的圖片,提問學生“這些魚是什么形狀的?”。然后板書總結魚的形狀有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長方形、橢圓形等。
(四)魚的花紋
從圖片上分析魚的各種花紋,再將其線條化,,讓學生上臺畫一畫花紋,令其充分掌握這節(jié)知識點。
(五)涂色的三種表現(xiàn)形式
展示幾幅不同的畫,向學生說解以下幾種涂色的表現(xiàn)形式。
1、單色描線
2、彩色描線
3、黑色筆描線后整片涂色
4、彩色描線與整片涂色結合
板書設計:
1、魚的結構
2、魚的形狀
3、魚的花紋
4、涂色的四種表現(xiàn)形式
【《海底世界》教案】相關文章:
《海底世界》教案02-16
海底世界教案02-15
海底世界的教案09-07
《海底世界》教案08-30
海底世界教案01-14
海底世界經(jīng)典教案03-08
《海底世界》 教案03-03
《海底世界》的教案02-23
美麗的海底世界教案04-22
有關海底世界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