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2-01-09 03:47:25 教案

【精選】小班教案范文九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小班教案范文九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會用手掌印畫的方法表現(xiàn)梧桐樹葉的特征。

  2、引導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初步表現(xiàn)美的能力。

  3、使幼兒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梧桐樹的基本特征。引導幼兒觀察梧桐樹葉的形狀和他們的小手像不像。

  2、梧桐樹媽媽一棵、梧桐樹娃娃兩棵、每人一張8開的圖畫紙畫的梧桐樹娃。

  3、盛有黃色、綠色。淡棕色顏料的小盆各一個,抹布、棉簽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到戶外去結識一位新朋友。

  教師提問:“小朋友,這棵高高大大的是什么樹呀?”

  “對,是梧桐樹!薄澳銈冊敢馀c它交朋友嗎?”“長長的樹枝上長著什么呀?它是什么顏色的?像什么?(像小朋友們的小手)!

  二、基本部分

  1、引入主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1)<錄音機里傳出哭聲>教師:“誰哭得這么傷心?(帶領幼兒四處尋找,最終在教室找到)噢!原來是梧桐樹娃娃!<錄音機里>“我是梧桐樹娃娃,我沒有漂亮的衣服,不能夠為你們擋風沙、遮陽光,我真?zhèn)难!小朋友,快來幫幫我吧!?/p>

  (2)教師:“快讓我們來幫幫梧桐樹娃娃!可是,怎樣幫助梧桐樹娃娃,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說出以往的經(jīng)驗)

  2、引導幼兒探索手掌印畫的方法。

 。1)“你們想了這么多的好辦法,梧桐樹娃娃一定高興。今天老師帶來梧桐樹媽媽的衣服,她的衣服也很漂亮,你們看(出示樹媽媽)梧桐樹媽媽的衣服是怎樣做出來的?”

 。2)“桌子上有顏料、梧桐樹娃娃,我們也來印一印吧!”幼兒動手操作。

 。3)(選出印得好的作品)“小朋友印得都很漂亮!薄袄蠋熞蚕朐囈辉嚕銈儊懋斃蠋,教教我好嗎?”

  3、教師以“學生”的身份邊學邊示范手掌印畫的方法

 。1)“是用手掌蘸上顏料在樹枝上印梧桐樹葉。在蘸顏料時要把手掌放入盆中;顏料不要蘸得太多。剛才我看見有的小朋友,在換顏色時,要先把手洗干凈,這個辦法真好。這手上還有顏色,怎么辦呢?(幼兒出主意)再換個地方印一印!”

  (2)“老師印出來的小樹葉漂亮嗎?(漂亮)我們把用手掌印出來的畫叫手掌印畫”(幼兒說兩遍)

  4、幼兒動手操作,教師指導。

 。1)教師手指平面梧桐樹娃娃:“這幾棵樹娃娃還沒穿上漂亮的.衣服”我們快來幫助它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2)幼兒作業(yè),教師巡回指導。教師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并幫助幼兒學會集體布局畫面,鼓勵幼兒大膽用色。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快來看,梧桐樹娃娃多漂亮!薄皹渫尥薷吲d嗎?”(高興)“你們高興嗎?”(高興)“你們?yōu)槭裁锤吲d?”(因為我們幫助梧桐樹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樹娃娃高興了,我們也高興,我們把他們貼在墻上,讓大家都來看,我們的梧桐樹娃娃多漂亮!”

  活動反思:

  印畫是美術活動的另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是讓孩子在印畫中感受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藝術活動。小班孩子年齡小,要激發(fā)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通過這種繪畫形式,會深受孩子們的喜歡。以手印畫的方式,讓幼兒更直觀表達情感。讓幼兒在玩樂中作畫,調動孩子對美術活動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動手的能力和觀察能力。

小班教案 篇2

  快來拍拍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快慢,進一步學習隨樂有節(jié)奏的律動。

  2、借助從下往上的順序作出較快速反應,表演歌曲。

  3、在變化速度游戲時,愿意積極迎接挑戰(zhàn)。

  活動準備:

  幼兒已認識身體若干部位的名稱。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摸耳朵》

  1、幼兒隨著音樂,演唱歌曲。

  2、教師替換歌詞發(fā)出的指令,帶領幼兒邊唱邊玩“摸鼻子”、“摸膝蓋”的游戲。

  二、游戲《我說你拍》。

  1、教師發(fā)出語言指令,幼兒作出快速反應。

  教師:可以摸鼻子、摸膝蓋……可不可以拍呢?準備――拍手、拍膝蓋,還可以拍哪里?

  2、教師按照從下往上的'順序,引導幼兒拍腳、拍膝蓋、拍腰、拍肩、拍頭。

  3、教師按照從上往下的順序,引導幼兒拍頭、拍肩、拍腰、拍膝蓋、拍腳。

  二、韻律活動《快來拍拍》

  1、教師隨音樂旋律朗誦歌詞,并按規(guī)定的節(jié)奏做動作。

  這樣表演動作:在“來”自上做一次召喚的動作;在“拍拍”上,做兩次拍手動作;在“頭、肩、腰、膝蓋、腳”上做一次輕拍該部位的動作。

  2、教師隨音樂旋律邊唱邊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并引導幼兒跟做。

  3、引導幼兒完整的邊唱邊做。

  三、根據(jù)前奏速度的變化來變化動作和演唱的速度。

  四、結伴放松游戲《快來拍拍》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意圖:

  很多孩子對有著相同顏色、不同花紋的一些動物皮毛特征還缺乏仔細判斷能力,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動物花花衣》。旨在讓幼兒發(fā)現(xiàn)幾種常見動物皮毛花紋、顏色的不同,引發(fā)幼兒喜歡、親近各種常見的動物,分辨動物明顯的特征。

  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皮毛的主要特征。

  2、用對應方法為小動物穿上花花衣。

  活動準備:

  斑馬、斑點狗、梅花鹿等對應圖案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說說比比

  了解不同的三棟房,幼兒找房子主人。

  1、這里有幾棟房子?

  2、小動物的房子哪里不一樣?(顏色、大小不一樣)

  3、房子里住著誰?猜一猜。

  二、觀察討論

  猜出房子的主人,了解皮毛特征。

  1、房子里住著誰,猜一猜。(露出斑馬皮毛的部分)

  這是什么動物?(斑馬)

  小斑馬身上的斑紋是什么樣的?(黑色和白色條紋的.)看上去像馬嗎?

  2、喜歡汪汪叫,最愛肉骨頭,愛穿斑點衣。

  它是什么小動物?(斑點狗)

  斑點狗身上的花紋是什么樣的?(許多黑色的小圓點)像什么?

  3、出示梅花鹿的影子,猜動物

  身有一朵朵小花,它是誰呢?(梅花鹿)

  它身上的圖案為什么像梅花?

  三、找找貼貼

  加深對動物皮毛花紋的認識和了解。

  1、在不同的圖文中找出小動物的花花衣。

  2、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動物圖案,將對應的圖案貼在它們的身體上。

  活動反思:

  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出示了三棟房子,顏色,大小不一樣,根據(jù)顏色的不一,孩子進行了大膽地想象。有的說住著斑點狗,有的住著梅花鹿,都大膽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讓孩子了解動物皮毛的主要特征,孩子們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能通過觀察,去猜測這是什么動物,有的幼兒看到斑馬的皮毛說是斑點狗,說明孩子們對于動物的花紋并沒有完全了解,所以我在這里強調了花紋是有塊狀的,有條紋狀的,讓孩子去區(qū)分各種動物。

  最后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能通過不同的圖文找出小動物,但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最后找出自己喜歡的動物圖案時,他們出現(xiàn)了搶的現(xiàn)象,可能在教具準備上不夠充分,下次可以多找些動物供孩子們選擇。

小班教案 篇4

  讀本分析:

  小動物們逐一爬到吊床上去睡覺,結果隨著重量的增加最終將吊床壓塌,動物們都受傷住院了。該讀本的畫面信息非常豐富,尤其在情節(jié)的推進上,圖畫呈現(xiàn)了多條線索:椰子樹越來越彎、吊床越來越向下沉、床上小動物的表情越來越嚴肅和生氣。所有的線索都向了故事的結局--吊床塌了。因此,利用線索預期和推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感受故事幽默的結局是該讀本教學的重點。

  活動重點:

  利用線索推測故事。

  活動難點:

  能從圖畫中感知動物一個比一個大。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感受故事幽默的結局。

  2.有序觀察圖畫,能根據(jù)圖畫中的線索合理推測故事發(fā)展。

  3.初步感知量的輕重,理解一一對應。

  活動準備:

  相應內容的PPT、相關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課前在黑板上畫好兩棵樹和吊床的圖畫。由圖畫導入:幾棵樹?樹上吊著的'這個你認識嗎?吊床和我們平時睡的床有什么不同?

  2.PPT封面導入:吊床上有什么?有幾個枕頭?可以睡幾個動物呢?(指小蛇)這是誰?它想要做什么?(朗讀書名)小蛇上床睡覺,哪,還可以上來幾個動物睡覺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會是哪些動物。

  二、教師引導幼兒閱讀大繪本

  PPT第1頁:小蛇想要做什么?它會睡在床的哪個位置?(請幼兒上來指出來)為什么?

  PPT第2頁:小蛇睡在了哪個位置?誰來了?它會睡在床的哪個位置?為什么?

  PPT第3頁:獅子睡在哪個位置?現(xiàn)在誰來了?它會睡在哪個位置?

  PPT第4頁:誰來了?它會睡在哪個位置?現(xiàn)在還剩下幾個枕頭?還會有動物上床睡覺嗎?

  PPT第5頁:誰來了?教師緩慢翻閱第1-5頁,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吊床、椰子樹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吊床和椰子樹發(fā)生了變化?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PPT第6頁:你猜對了嗎?結果怎么樣?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PPT第7頁: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動物們哪里受傷了?

  三、 總結分享

  1.請幼兒回憶故事中哪些小動物到吊床上睡覺。幼兒說出一種動物,教師就把相應的動物圖片粘貼到黑板上,再請幼兒回憶這些動物上床睡覺的順序,老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在黑板上排列動物圖片。

  2.討論:小動物怎樣做才能讓自己不受傷呢?

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音樂是表現(xiàn)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讓幼兒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與體驗,尋找合適的教材是至關重要的。在“好朋友”主題中歌曲《小豬像大象》,不僅旋律優(yōu)美、內容生動,在簡短的幾句歌詞中包含了一個極富童趣的小故事。

  在活動中,我動用了幼兒的多種感官,通過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演一演的過程增進幼兒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在充分感受的同時又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自由寬松、有利于引導幼兒觀察的學習環(huán)境,也讓幼兒通過音樂的感受習得有關小豬和大象鼻子的不同特點的常識,使音樂和科學知識相匹配,力求音樂活動多元化。在活動中,還為他們提供了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充分刺激幼兒的視覺,引領他們輕松地理解和掌握歌曲。但在學唱時,由于課件中速度快,所以從新錄制了稍微慢一點的歌曲,有利于幼兒跟上速度。最后讓幼兒通過動作和演唱的有機結合感受歌曲形象的可愛、滑稽,愉悅心情,享受、體驗與老師、同伴一起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初步探究小豬和大象鼻子的不同特點,嘗試用肢體來表現(xiàn)小豬和大象的鼻子。

  2、感受歌曲的幽默和風趣,喜歡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有關小動物鼻子的特點與功用資料。

  小豬胸飾、小豬、小象圖片、動畫課件、錄制的歌曲、律動音樂。

  活動重難點:能嘗試用肢體表現(xiàn)小豬和大象的鼻子。

  活動過程:

  一、歌表演《小豬吃得飽飽》

  “我們是一群快樂的小豬,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到草地上玩吧!

  “豬寶寶們吃的飽飽,又睡了一覺,現(xiàn)在開始學本領咯!

  二、幼兒理解感受豬鼻子的特點

  1、說一說:小豬鼻子是怎么樣的?它有什么用?

  2、你們說的真棒,能知道小豬鼻子有這么多的本領,我們來學一學小豬鼻子的樣子。

  3、小豬與大象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猜一猜在小豬旁邊的也長的胖乎乎的是誰?(出示胖乎乎的身子——再出現(xiàn)長長的鼻子)

  大象的鼻子長得怎么樣?它又什么用?(引導幼兒做大象卷鼻子卷木頭的動作)

  課件小結:大象的鼻子長長的、粗粗的、可以吸水、還可以卷東西。

  4、雖然小豬的鼻子和大象的鼻子不一樣,可他們長得都怎么樣?過度:小豬很希望自己長得像大象,可惜就鼻子短又翹。

  三、課件欣賞“小豬像大象”

  1、歌曲里說的是誰?說了件什么有趣的事情?

  2、幼兒有節(jié)奏的跟講一遍歌詞。

  3、幼兒跟唱(慢速)

  4、加上夸張的動作

  教師用夸張的動作表演引起幼兒學唱的興趣,體驗模仿和探索帶來的快樂。重點唱:可惜少了條長鼻子,和哈哈、哈這個節(jié)奏。

  5、表演唱

  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演出來,特別是胖乎乎和長鼻子、以及鼻子短又翹。

  四、結束活動

  “今天小豬寶寶們表演的真棒,大象本領大不大?媽媽想學學大象的本領,你們想學嗎?

 。犚魳纷龃笙蟮脛幼鞒鼋淌遥

小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情況掩護是我國的根基國策之一!扒闆r教誨”已走進教室,幼兒教誨作為基本教誨的有機構成部門,也有須要盡早讓幼兒——21世紀的主人從小接管情況掩護的啟蒙教誨。團結我園的環(huán)保課題我預設了這節(jié)課!端疄槭裁醋兣K了》通過看情景演出、游戲勾當從而讓幼兒知道水是如何被污染的,使幼兒知道掩護水源潔凈的重要性;造就幼兒情況掩護的意識。從小分明掩護情況,熱愛自然!毒V領》中也指出,要讓幼兒親近自然,打仗社會,劈頭相識人與情況的彼此依存干系,有認識和摸索的樂趣。

  解說目標:

  1.通過看情景演出,讓幼兒知道水是如何被污染的,使幼兒知道掩護水源潔凈的重要性。

  2.通過游戲勾當,造就幼兒情況掩護的`意識。

  解說籌備:

  1.大透明框1只,清水;垃圾,污水,圖片2副。

  2.魚頭飾,魔棒,污水,面具各一。

  3.灌音機,磁帶。

  解說進程:

  一、看情景演出

  1.(出示有水的透明框)這水清潔嗎?有什么用?

  2.看情景演出,“這條河此刻變的怎么樣?尚有用嗎?”

  3.小結:使幼兒認識河水被污染后,水很臟、很渾濁,

  就不能飲用了。

  二、看圖比擬:

  1.請一名幼兒飾演小魚,先容她的家的轉變。

  2.出示圖片,舉辦圖片比擬;

  1)尚未受到污染的河道讓幼兒調查,上面怎么樣的?有什么?

  2)出示一些工場廢水,住宅區(qū)的糊口垃圾的圖片,讓幼兒調查、體會。

  3)開導幼兒動頭腦,想步伐辦理水污染問題。

  4)小結。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學習判斷行為的正確與否,爭做小紅花的好朋友。活動準備

  活動難點

  1、小朋友用書,磁帶、錄音機。

  2、小紅花若干;請大班幼兒排練好故事情境表演。

  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判斷行為的正確與否,爭做小紅花的好朋友。難點剖析通過分段欣賞的方式,逐一幫助幼兒理解故事。讓幼兒欣賞情景表演,讓幼兒更加直觀的感受事物的正確與錯誤。同時調整自己的`認識,并賦予行動。

  活動過程

  教學策略創(chuàng)意說明一、講述并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一朵小紅花,講述故事1—3自然段。

  提問:你認為怎樣的孩子能做小紅花的朋友呢?

  2、講述故事第4自然段。

  提問:小紅花想找誰做朋友呢?為什么?

  3、講述故事第5自然段。

  提問:小紅花為什么又不愿意找小辮子姑娘做朋友了?

  4、講述故事第6.7段,

  提問:小胖子做了什么好事,小紅花想找他做朋友?后來又為什么不找他了?

  5、講述故事最后兩個自然段。

  提問:最后,小紅花找了誰做朋友?為什么?

  二、觀看情境表演,完整欣賞故事。

  三、幼兒講述自己平時的好行為,教師予以肯定并獎給小紅花。

  1、你想和小紅花做朋友嗎?

  2、那你做過什么好事呢?(鼓勵每個幼兒發(fā)言)

  以分段欣賞,分段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把每一段主要講的故事內容給予梳理與理解。并讓幼兒自由表達自己對找朋友的能理解,也讓教師對幼兒這方面的經(jīng)驗有個初步的了解

  觀看情景表演,使幼兒對故事的完整性有一個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

  結合幼兒的生活,讓幼兒大膽的在集體面前說說自己做過什么好事。強化正確的行為,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充分運動身體,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性。

  2、在活動中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人手一個小輪胎;毛絨小狗、小貓、小兔;紅、綠顏色小飛盤。

  活動過程:

  一、小小司機開車嘍

  1、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游吧。

  2、現(xiàn)在我們來到停車場,我們開車去郊游,每個人找一輛車。

  給汽車打氣(四輪)、加油。

  3、小汽車要開了,我們去郊游,你們說說我們去哪里玩。

 。1)小汽車,嘀嘀嘀,開著小車去**(三遍)

  (2)我們去了**、**、**開心哇。

  二、小小司機本領大

  1、紅燈停綠燈行

  看信號開車行進

 。1)現(xiàn)在我是警察,站在這里指揮交通,你們開車子,聽到紅燈亮了,你們該怎么樣?聽到綠燈亮了,你們該怎么樣?教師做警察指揮交通說話。

 。2)剛才你們是聽到警察說紅燈,綠燈,你們開車耳朵聽的,現(xiàn)在你們看警察叔叔手里有什么,紅燈綠燈,你們眼睛看好,是紅燈趕快停,是綠燈趕快行。

  (3)幼兒到教師身邊集合,有的時候我們車子會開在馬路上,馬路上要慢慢的開,有的時候我們的`車子會開在高速公路上面,高速公路上面我們的車子就要快快的開啦~(聽指揮往公路或高速公路上開,開的快或慢。)

  2、到動物家作客

  向指定的方向行進,到小動物家做客

  到小貓家作客,唱生日快樂歌

  到小兔家作客,唱小兔子乖乖的歌

  到小狗家作客

  三、放松游戲:停小車

小班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故事欣賞、指點畫和游戲活動,培養(yǎng)幼兒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

  2、學習用多種顏色進行手指點畫。

  3、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

  (1)桌面木偶:未上色的魚媽媽一只、魚寶寶若干,海底世界布景;(2)紅、黃、藍顏料、抹布、每組一份;回形針、繩子每人一份;(3)范例若干;(4)錄音機一臺,歌曲《捉魚》磁帶一盒。

  2、知識經(jīng)驗準備:

  (1)幼兒已熟悉歌曲《捉魚》;(2)幼兒已有初步的指點畫經(jīng)驗。

  3、《捉魚》音樂磁帶一盒,錄音機一臺。

  4、大小、顏色不同的三角形若干。

  5、娃娃、餐具

  教學過程:

  1、觀看故事表演并欣賞配樂故事《魚媽媽和魚寶寶去旅行》

  (1)觀看故事表演并欣賞配樂故事(2)根據(jù)故事內容進行簡單提問。

  2、指點畫:“魚媽媽”和“魚寶寶”

  (1)播放背景音樂,幼兒自由欣賞教師的'范例。

  (2)啟發(fā)幼兒從顏色和排列方式等方面談談魚媽媽和魚寶寶穿的衣服。

  (3)以魚媽媽的口吻請幼兒為魚寶寶穿上漂亮的衣服,鼓勵能力弱的幼兒大膽點畫,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嘗試點出有規(guī)則的“鱗片”來。提醒幼兒使用抹布,注意保持桌面和衣物的清潔。

  3、游戲:魚媽媽和魚寶寶去旅行。

  (1)提供海底世界布景,讓先完成作業(yè)的幼兒帶著魚寶寶“去旅行”。

  (2)聽音樂《捉魚》玩游戲,提醒幼兒跑動時注意不碰撞。

  教學延伸:

  1、音樂角:啟發(fā)幼兒在玩《捉魚》游戲時用上不同的魚游動作。

  2、美工角:引導幼兒用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拼貼《魚媽媽和魚寶寶去旅行》并添畫泡泡。

  3、操作角:提供圓形、正方形、三角形讓幼兒練習按圖形特征排序。

  4、娃娃角:提供娃娃、餐具等供幼兒游戲。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樂》03-15

小班教案03-24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 | 小班陶藝:蘋果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