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2-01-13 22:59:33 教案

【精華】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ㄒ唬┨剿髯層白佑醒劬Φ姆椒ǎ醪礁兄庠、遮擋物和影子三者之間的關系。

  (二)樂于參與活動,愿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活動準備

 。ㄒ唬┕饩較暗的教室。

 。ǘ┌咨尘鞍鍍蓧K,兔子頭飾若干。

 。ㄈ┧膫小筐,里面放有記號筆、固體膠、彩紙、手電筒、剪刀、牙簽。

 。ㄋ模┳灾芇PT。

 。ㄎ澹┯變河脮5冊第8頁。

 。┙處熥詡浠顒右魳贰

  三、活動過程:

 。ㄒ唬⿴椭⊥谜矣白。

  1、回憶關于影子的已有經驗。

  ——這些天,我們]都在玩關于影子的游戲,你們發(fā)現影子有哪些有趣的現象?

  2、用手電筒找找兔子的影子,并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大家好,我是小兔,你們能用手電筒幫我找找影子嗎?

  3、幼兒嘗試用手電筒找小兔的影子。

  4、師幼小結交流。

  ——你找到小兔的影子了嗎?你是怎么找到的'?手電筒可以怎么用?(請個別幼兒分享交流自己的方法,感知光源、遮擋物和影子三者之間的關系。)

  (二)有眼睛的影子。

  1、觀看PPT或閱讀幼兒用書第5冊第8頁,比較、發(fā)現影子的不同之處。

  ——這兩只小兔的影子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你的小兔影子有眼睛嗎?怎樣讓小兔的影子有眼睛?

  自由猜想,教師以簡筆畫的方式記錄。(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各種方法,如畫、粘、剪、戳洞等,并及時記錄,拓寬幼兒的思路。)

 。ㄈ┬⊥糜白拥难劬

  1、認識材料。

  ——這里有些材料,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么。它們可以幫助你找到小兔的影子,一會兒請你們用剛才想到的辦法去試一試,看看哪種方法能讓小兔影子有眼睛。

  2、自由探索,嘗試用各種辦法尋找小兔影子的眼睛。

  3、交流分享。

  ——你的小兔影子有眼睛了嗎?你用了哪些方法?都能成功嗎?

  ——為什么用畫和粘的方法不能看到小兔的眼睛,而剪或戳的方法能看到呢?(引導幼兒用比較的方法感知有“洞”才能透光的現象。)

  ——剛才我們想出了很多的辦法,你們覺得什么方法好呢?你是怎么做的?(討寸論、比較,尋找制作小兔眼睛最好的方法,請個別幼兒演示“鏤空”找眼睛的方法,教師提煉活動難點:將畫好的眼睛的中心處小折一下,用剪刀剪一個小口子,將剪刀頭放入小口子中,從眼睛中間剪向邊緣,并按畫好的眼睛輪廓線剪下。

  (四)小兔的影子舞會。

  1、可愛的小兔影子。

  ——小兔影子有了眼睛,除了眼睛外它還少什么?

  2、幼兒再次操作,可以讓小兔影子有嘴巴或者鼻子等。

  3、跟隨音樂,讓小兔影子跳起舞來。

  ——小兔影子有了眼睛和嘴巴,可開心了,讓我們帶著它們跟隨音樂跳跳舞吧!

  4、分享快樂,延伸經驗。

  ——剛才有的小朋友發(fā)現小兔的眼睛一個大、一個小,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再去科學區(qū)尋找答案吧!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科學探究活動,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2、對沉浮現象感興趣,能遷移已有的沉浮經驗,積極嘗試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猜測。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水果(桔子和冬棗),鹽。

  2、每組擦手毛巾若干,抹布若干。

  3、教室周圍擺放玻璃水池若干,攪拌棒若干。

  4、關于沉浮定理的課件。

  重點難點:

  對沉浮現象感興趣,能遷移已有的沉浮經驗,積極嘗試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請幼兒想一想,猜一猜。

  教師出示桔子和冬棗,引導幼兒辨認。

  師:你們猜,要是把這些水果放到水里,會怎樣呢?

  幼兒大膽猜測:

  幼1:我覺得桔子和冬棗都會在水的下面。

  幼2:我覺得桔子會在水的下面,冬棗會在水的上面。

  幼3:冬棗那么小,肯定在水的上面,桔子那么大,肯定在水的下面。

  ………………師:老師要告訴你們,在水的上面叫做浮起來,在水的下面叫做沉下去,那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試一試,看看到底哪個小朋友猜的是對的,好不好?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二、出示浮起的桔子,請幼兒猜測原因。

  師:小朋友看看,孫老師這里有個神奇的桔子,它和冬棗一樣能浮在水面上,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幼兒猜測大膽,并說說原因:

  幼1:這個桔子里面什么都沒有了,老師把桔子肉都吃掉了。

  幼2:我也覺得這個桔子只有皮,沒有肉。

  幼3:這個肯定是玩具桔子,很輕很輕,所以浮起來了。

  ………………師:哈哈,你們都沒猜對,這個可是一個真的、很重的桔子哦。老師來告訴你們,秘密呀就藏在老師的手里(手掌攤開,讓幼兒觀察這個神奇的東西),其實呢,老師在水里放了很多這個神奇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神奇的東西是怎么讓桔子浮起來的,好嗎?

  教師操作,幼兒觀察:

  在清水中不斷加鹽攪拌,直至桔子浮起來。

  師: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在水里加了什么神奇的東西!現在請一個小朋友來嘗嘗這個水是什么味道的。(咸)是呀,老師在水里加了很多很多的鹽,所以桔子才會浮起來。那你們想不想知道為什么水里加了鹽桔子就會浮起來了呢?

  觀看課件,學習簡單的科學知識。

  教師播放課件,使幼兒了解知識點:在水中加鹽,使水的濃度變大,浮力就變大,桔子就會浮起來。并為幼兒簡單介紹“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就是指能把物體托起來的力量。

  四、幼兒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師:我們兩個小朋友一起合作,一個在水里加鹽,一個用攪拌棒把水攪拌一下,觀察什么時候桔子才會浮起來。

  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我們今天學會了一個新的本領,把本來沉下去的桔子寶寶變得浮起來了,那么我們能不能把浮著冬棗寶寶變得沉在水里面呢?我們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試一試,明天來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怎么樣?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看一看、摸一摸、剝一剝、嘗一嘗等感知活動,感知、探索荔枝的特征。

  2、探索怎樣用又快又方便的方法剝開荔枝,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荔枝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師:你們吃過荔枝嗎?

  師:今天老師就帶來了許多荔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荔枝是怎樣的呢?

  二、探索荔枝的奧秘。

  1、看一看

  師:用小眼睛觀察一下荔枝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2、摸一摸

  師:用小手摸一摸荔枝的殼是怎樣的?有什么感覺?

  3、剝一剝

  師:荔枝里面有什么呢?自己想個最好的辦法來打開荔枝,待會請你來告訴小朋友你是用什么方法將荔枝打開的?

  師:我剛發(fā)現有小朋友是用嘴巴咬的方法去打開的',這樣一點都不衛(wèi)生,所以我們不好用嘴巴去咬荔枝。那我們有什么好辦法嗎?要又快又方便。(嘗試第二次剝荔枝)

  4、聞一聞

  師:我們都剝好了,發(fā)現里面的荔枝肉是有點透明的,那我們現在聞一聞,荔枝是什么味道?

  5、嘗一嘗

  師:我們一起來嘗一嘗荔枝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看一下荔枝肉里面還藏著什么?

  師:荔枝肉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蛋白質,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但是荔枝也不能多吃,多吃會出現頭暈、口渴、惡心、出汗、肚子疼、心慌等現象,會得“荔枝病”呢。

  三、利用荔枝殼、核制作裝飾畫

  師:現在我們用剝下來的荔枝殼或核拼成一幅畫或一個作品。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1-16

科學活動有趣的轉動中班教案12-06

中班科學活動找路教案02-16

中班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3-13

中班科學活動《水》教案03-29

螃蟹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3-15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鏡子03-15

中班科學活動紙教案03-26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竹筍04-18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溶解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