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小班教案范文七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目標:
1.樂與參加數(shù)學活動
2.能發(fā)現(xiàn)物體的特征并進行分類排序
3.學會根據(jù)物體特征做標記
準備:
1.教具:彩色魚9條(由3種顏色組成,大中小各3條)
魚缸圖片3張,紅、黃、藍三色標簽各一份
2.學具:幼兒用彩色魚,人手9條,形狀顏色同教具相同
過程:
一. 念兒歌進教室
邊念兒歌(附后)邊做動作進教室,為下面的活動做鋪墊。
二. 出示教具(集體活動)
1. 出示彩色魚,無規(guī)律排放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位小客人來到我們苗9班,小朋友們想知道是誰嗎?”
2.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彩色魚的特點
“我們來看看這些小魚好看嗎?它們都有些什么顏色?它們的顏色都是一樣的嗎?我們來看看它們還有什么不同啊?”
三. 出示學具(個別活動)
“小魚們今天遇到一個難題,想請我們聰明的小朋友幫幫它們,好嗎?剛剛小魚們看到我們小朋友進教室的時候排隊排的很整齊,它們也想排個隊,請小朋友們幫它們也排個隊好嗎?”
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為彩色魚排列,教師巡回指導。活動結(jié)束后收學具,放回學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四. 交流小結(jié)
師“剛剛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來為我們的`小魚排隊,那我想請幾位小朋友上來將你的方法排給其他小朋友看看”
請2—3位幼兒示范。
小結(jié):彩色魚的排列可以是按照從大到小,從小到大,相同顏色放一排,花紋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進行不同的序列。
五. 學習制作標記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數(shù)字6、7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2、能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6、7,說出總數(shù)。
3、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電子白板教學課件。
2、學具準備:
(1)電子白板游戲課件;
(2)操作準備:第一組:數(shù)物對應(yīng)游戲(數(shù)物拼板若干);第二組:在數(shù)字旁邊印相應(yīng)數(shù)量的印章畫(印章若干、操作紙若干);第三組:數(shù)、點、物的對應(yīng)游戲(貼有點子卡的瓶子若干、貼有數(shù)字的瓶蓋若干、蠶豆若干)。
活動過程
1、順數(shù)接龍游戲,復習1—20的數(shù)數(shù)。
請幼兒從1往下順次接數(shù)下去,一直數(shù)到20為止,一輪結(jié)束后,繼續(xù)接數(shù)。教師提醒幼兒不要跳數(shù)。
2、觀看電子白板課件,學習認讀數(shù)字6、7。
(1)學習6的形成,認讀數(shù)字“6”。
教師點出森林圖課件(有六棵樹,樹上有六只桃子,七只香蕉,草地上有六朵花,七塊小石頭),師:“在美麗的森林里住著一群可愛的小猴子,今天天氣特別晴朗,它們出來做游戲了!边呎f邊點出猴子。
提問:“來了幾只猴子?”請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1、2、3、4、5),并說出總數(shù)“五只小猴子!笔褂變好靼讛(shù)到最后的一個數(shù),就表示所數(shù)物體的總數(shù)。
師:“又來了一只猴子”(將一只猴子放在五只猴子的旁邊),提問:“五只添上一只是幾只?”要求幼兒說出“5添上1是6”。提問:“現(xiàn)在有只猴子?”點數(shù)后,說出
總數(shù)“現(xiàn)在有六只小猴子!
提問:六只猴子可以用幾個點來表示?幼兒回答后教師表揚,點出6的點卡。
提問:六只猴子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幼兒回答后教師表揚,點出數(shù)字“6”,請幼兒一起讀一讀。
提問:6里面有幾個1?啟發(fā)幼兒說出6里面有六個“1”,六個“1”合起來就是6。
提問:數(shù)字“6”像什么?引導幼兒感知數(shù)字“6”的形狀特點:數(shù)字“6”像老師的口哨,有一個大的肚皮、長長的脖子。(點出口哨圖片)
提問:森林里還有什么東西也是六個?數(shù)字“6”還可以表示什么?請幼兒相互說說,然后再個別集體前回答,使幼兒體會到一個數(shù)可以代表相同數(shù)量的任何物體的個數(shù)。
教師小結(jié):我們認識了6,知道了6里面有六個“1”,六個“1”合起來就是6,任何六樣東西都可以用數(shù)字“6”來表示,數(shù)字“6”可以表示6樣任何東西。
對于數(shù)字6,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2)學習7的形成,認讀數(shù)字“7”。
師:“森林里又來了一只猴子”(將一只猴子放在六只猴子的旁邊),提問:“六只添上一只是幾只?”要求幼兒說出“6添上1是7”。提問:“現(xiàn)在有只猴子?”點數(shù)后,說出總數(shù)“現(xiàn)在有七只小猴子!
提問:七只猴子可以用幾個點來表示?幼兒回答后教師表揚,點出7的點卡。
提問七只猴子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幼兒回答后教師表揚,點出數(shù)字7,請幼兒一起讀一讀。
提問:7里面有幾個1?啟發(fā)幼兒說出7里面有七個“1”,七個“1”合起來就是7。
提問:數(shù)字“7”像什么?引導幼兒感知數(shù)字“7”的形狀特點:數(shù)字“7”像老爺爺?shù)墓照取?/p>
提問:森林里還有什么東西也是七個?數(shù)字“7”還可以表示什么?請幼兒相互說說,然后再個別集體前回答,使幼兒體會到一個數(shù)可以代表相同數(shù)量的任何物體的個數(shù)。
教師小結(jié):我們又認識了數(shù)字7,知道了7里面有七個“1”,七個“1”合起來就是7,任何七樣東西都可以用數(shù)字“7”來表示,數(shù)字“7”可以表示7樣任何東西。
對于數(shù)字7,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3、電子白板游戲:送禮物。鞏固對6、7數(shù)量的感知。
我們給小動物送它們愛吃的食物,請按動物的數(shù)量送給它們。
4、分組操作活動。
第一組:數(shù)物對應(yīng)游戲。
第二組:在數(shù)字旁邊印相應(yīng)數(shù)量的`印章畫。
第三組:數(shù)、點、物的對應(yīng)游戲。
(鼓勵幼兒三組游戲都去玩一玩,玩一組游戲后給幼兒貼一個貼貼紙)
5、交流小結(jié),收拾學具。
請幼兒交流自己玩的游戲,教師簡單評價幼兒學習情況。
(用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提醒幼兒收拾學具)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diào),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yù)設(shè)的要求。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發(fā)展幼兒的平衡能力,增強幼兒的體質(zhì)。
2.培養(yǎng)幼兒的粗淺的環(huán)保意識。
二.活動準備:
三根不同高度的平衡木、垃圾、垃圾袋、垃圾箱。相同高度的平衡木、小積木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韻律操
1.聽好音樂跟著教師做運動。
2.動作有力,有精神。
3.指導個別幼兒動作到位。
(二)游戲活動:撿垃圾
1.教師帶幼兒去娃娃城玩,讓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臟的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的情感。
2.這么臟,怎么辦呢?
.3.提出撿垃圾的規(guī)則。
(1)老師這里有許多垃圾袋,請你們把垃圾撿好后放在垃圾袋里,扔到垃圾箱里。
。2)記住廢紙放在一起,垃圾罐放在一起。
。3)幼兒活動老師檢查幼兒是否按照規(guī)則活動。
(三)感知討論:
1.今天,我們來玩平衡木,誰能告訴我,這平衡木是怎么玩的?
2.請個別幼兒示范。
3.討論:(1)看看他是怎么走的?
。2)他的手是怎么放的?為什么要伸手?
(3)仔細看看腳是怎么站的?
(四)操作練習:
1.幼兒分散練習,教師指導。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能力調(diào)節(jié)幼兒選擇不同高度練習。
3.提高幼兒不斷增加練習難度。
4.鼓勵膽小的幼兒大膽地參加活動。
5.提醒幼兒擦汗。
(五)游戲鞏固:
1.現(xiàn)在我們把這些垃圾都運走。
2.提出游戲規(guī)則:每次只能運1——2袋垃圾;去的時候“獨木橋”上走,回來的時候從“小石頭”上走;運垃圾的時候注意動作,要兩側(cè)舉手才走得穩(wěn)。
3.幼兒開始活動,教師指導。
(六)延伸活動:
。1)你們知道這些垃圾運到垃圾廠后有什么用?
(2)廢紙,飲料罐它們又會變成什么呢?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模仿各種動物的行進方式
2、了解常見動物的食物
3、認識簡單的有關(guān)的漢字
活動準備:動物圖片、動物頭飾、各種動物愛吃的食物、相關(guān)的.識字卡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回憶自己的已有的經(jīng)驗,說一說小動物愛吃的食物。
--小鳥吃什么?(蟲子、糧食、葉子……答案不是唯一的)
――小狗吃什么?(骨頭、剩飯……)
――小牛吃什么?(青草、玉米……)
…………
出示動物頭飾和各種動物食物,讓幼兒自己選擇動物頭飾之后去選擇該動物愛吃的食物,由其它小朋友判斷他選擇的是否下正確。
過渡:小朋友真棒,知道小動物都喜歡吃什么,那么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么去尋找食物的呢?
2、嘗試模仿各種動物的行動方式
――與幼兒討論各種動物的行動方式。師:小動物怎么才能去吃到東西?(如毛毛蟲爬行,跳著去吃東西)
――老師站開一段距離,手拿一個“果子”,請幼兒上臺,假裝是毛毛蟲趴在地面上,爬到教師面前吃“果子”。
――教師設(shè)置幾種動物,如:小兔隊、毛毛蟲隊。喜歡哪一種動物的幼兒就到這一組來排隊。
――把各種“食物”分放在離幼兒有一段距離的置物籃中,請幼兒逐個以本隊小動物的行動方式前去吃“食物”(如:毛毛中爬動、小鳥飛、兔子跳、猴子左右腳張開屈膝走、魚游、大象卷鼻子),進行往返游戲。
――交換隊伍,幼兒嘗試扮演其他動物。
過渡:小朋友學得真的不錯,那么你們想不想認一認這些字呀?看看哪些小朋友成了認字大王!
3、巧認字
――老師先出示實物,再出示要認的漢字,請小朋友跟讀。
個別幼兒認讀,漢字再現(xiàn)。
――請幼兒戴上動物頭飾,去選擇與自己有關(guān)的漢字(如戴兔子頭飾的幼兒可選擇“兔”字,也可選擇“草”字,但必須大聲地讀出來。戴小雞頭飾的幼兒可選擇“雞”字,也可選擇“蟲”字,必須讀出聲來)。
――幼兒可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頭飾,去認識相關(guān)的字,如果不認識或認錯了,其它幼兒可提示。
――玩“毛毛中散步”的游戲,讓幼兒隨音樂做全身的放松活動。
備注:頭飾:貓、狗、毛毛蟲、鳥、兔、猴、魚、象、雞
漢字:貓、狗、蟲、鳥、兔、猴、魚、象、草
食物:魚、蟲、桃、草、蘿卜、葉、骨頭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聽故事,知道花兒好看要愛護。
2.提高幼兒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讓幼兒有明辨是非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看這朵花
2.課件:花園里
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動畫片:看這朵花,引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你在動畫片里看到了什么?
2.小動物們看到了什么花?它們是怎樣看花的?
二、展開
1.小朋友在公園里都看到過什么花呀?好看嗎?
。ㄓ變夯フf,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看花的)
2.故事
。1)有幾個小動物也到公園里來玩了,它們是怎樣看花的呢?
聽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仔細聽故事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提問
●誰到公園里去玩?
。ㄐ⊙,小猴子,)
●它們玩的很開心,看到了什么?
。ǹ吹交▓@里有許多漂亮的花)
●它們是怎樣看花的?
●小羊小鳥為什么說小猴子,他做了什么事情?
(小猴子摘花園里的花,摘花是不對的)
●小猴子知道自己做錯了嗎?它是怎樣說的?
小結(jié):讓幼兒更明白小猴子為什么做的`不對,為什么要學小羊,知道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3.討論:怎樣保護花草
。1)看到自己非常喜歡的花能不能摘?
讓幼兒討論后知道,花兒還看是讓大家看的,所有的人都要愛護,誰都不能摘。
。2)如果看到有不愛護花草的,你應(yīng)該怎樣做呢?
。ㄗ層變汉桶叺幕锇榛ハ嗾f一說,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三、結(jié)束
1.給小動物評選保護環(huán)境小衛(wèi)士
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當評委,評選出保護環(huán)境的小動物好嗎?
2.請幼兒再聽一遍故事,通過理解故事,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然后評選故事中的保護環(huán)境小動物。
附:故事《公園里》
有一天,小羊約小猴子去公園玩,這一天天氣很好,太陽公公早早得出來上班,好及時送給小朋友們溫暖的陽光,這時小羊和小猴子倆到了公園開開心心的玩耍著,小羊和小猴子看到天上的小鳥,看到太陽公公在微笑著看著他們,他們和小鳥開開心心的玩耍著,不一會他們來到了花園,小羊和小猴子看到花園里有好多漂亮的花小猴子就摘了兩朵,小羊就著急的阻止小猴子,花園里的話是不能摘得,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樣,那你還能看到漂亮的花嗎?
小鳥,小羊都說小猴子,小猴子紅著臉說我以后再也不亂摘花了,太陽公公聽小猴子說玩笑著對小猴子笑著說:“這才是好孩子!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能主動與長輩和同伴分享食物。
2.幼兒初步掌握“請您吃…….”并能主動的運用簡單的禮貌用語。
3.培養(yǎng)幼兒集體活動意識和互相謙讓的良好品德。
4.遵守游戲規(guī)則,掌握游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小猴分桃子掛圖,猴子的爸爸、媽媽、奶奶、爺爺、小猴圖片,香蕉食物每人一個。小雞、松鼠、兔子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導幼兒看圖講述
(一)師:有一只小動物來到了我們班,我們一起看看他會是誰?小侯家有5口人,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小猴。這天小猴摘了許多的桃子,他想分給大家,小朋友你猜猜,小猴會把桃子分給誰?
(二)師:你們想了這么多,那小猴在家里會分給誰呢?小猴會對他們說些什么呢?爺爺會對小猴說什么呢?
(三)師:寶寶們真聰明,小猴對爺爺說:“爺爺,請您吃桃子!睜敔斦f:“謝謝!毙『镎f:“不用謝!睂殞殏兡銈儾虏拢『镉职烟易臃纸o誰呢?對他們說了什么?他們對小猴說了什么呢?依次出示奶奶爸爸媽媽。
(四)小猴還想吧桃子分給她的好朋友,可是小猴現(xiàn)在有事,去不了了,怎么辦呢?我們一起幫助她把桃子送給他的好朋友好嗎?那我們應(yīng)該說什么呢?你想送給誰就把桃子放在她的小筐里,我們開始吧。
二、小猴把桃子分給了大家,大家都很開心,你幫助了小猴,你們開心嗎?那我們一起跳個舞慶祝一下吧。(放音樂)
三、實踐
(一)寶寶們真棒,小猴為了感謝你們,他請你們吃香蕉,小猴說:“請您吃香蕉.”我們應(yīng)該說什么呀?
(二)寶寶們真不錯,我們的'小手是干凈的,那寶寶們就把手里的香蕉剝了皮,送給客人老師吧,那我們應(yīng)該對客人說什么呢?我們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jié)課預(yù)設(shè)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yīng),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手掌、手指、拳頭進行印畫,并大膽添畫。
2、根據(jù)要表現(xiàn)的動作或植物形象,選擇適應(yīng)的手印方式進行組合表現(xiàn)。
3、對趣味添畫產(chǎn)生興趣,體驗活動的樂趣。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顏料,塑料盤、白紙人手一張、抹布、各色油畫棒、課件手印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1、游戲:小手變魔術(shù),引導幼兒觀察教師手型的.變化(鴿子、螃蟹、狼頭等),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力,感知對手形的聯(lián)想。
提問:小朋友張開小手,伸一伸、張一張、彎一彎,看看手變成了什么?
小結(jié):手指可以變化出這么多有趣的手形,引出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手指印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手印畫(手印畫:利用不同手型來印畫)
2、示范手印畫。請小朋友分組上臺來印手掌印。
方法:
。1)張開五指,在塑料盤里將整個手掌都蘸上自己喜歡的顏料。
。2)將手掌印在白紙上。
(3)用抹布把手上的顏料擦干凈。
(4)晾干后根據(jù)手印進行添畫。
指導語:
手印好了,教師添畫,組成一幅班級樹。想想還可以在這手印上添畫東西,又可以變成什么呢?(如添上眼睛、嘴巴可以變成孔雀)
3、一起欣賞課件
師問:你們都看見了那些手印畫?(小魚、螃蟹、孔雀、花瓶等。)
4、豐富經(jīng)驗,討論設(shè)計。
。1)提問:你準備創(chuàng)作一幅什么樣的手印畫?里面有哪些動物?哪些植物?這個動物要用什么樣的手型進行印畫?怎么添畫?
。2)引導幼兒擺出不同的手型,說說像什么?可以怎么印畫?
(3)討論怎么組合各種手型表現(xiàn)形象。
。4)提醒幼兒注意操作常規(guī),晾干后進行添畫。
小結(jié):我們可以用拳頭、手掌、手指、指尖、手背很多地方進行印畫,根據(jù)形象還可以把各種手型的印畫進行組合表現(xiàn)。
教學反思:
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能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并以語言、體態(tài)、表情等積極肯定每個幼兒獨特的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顒舆整合了語言教育、情感教育和社會性教育的目標:如提供給幼兒自由寬松的交往環(huán)境,鼓勵幼兒大膽地自由表現(xiàn)等。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樂》03-15
小班教案03-24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教案 | 小班陶藝:蘋果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