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美術教案匯總十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1) 教具和學具準備:
教具:1、立方體的切挖模型;2、用泡沫塑料做兩個相等的長方體模型,把它們拼在一起是一個立方體;3、大幅基本形體切挖掛圖;4、能進行切挖的軟性固體材料。
學具:蘿卜、柑桔、蘋果、肥皂、泥巴等軟性材料;2、小刀、鉛筆、橡皮、課本、作業(yè)本。
(2) 組織教學:
(3) 復習舊課,
(4) 導入新課
我們了解立方體及圓柱體的構成,那么把這些基本形體進行切挖后,會是怎能樣一種結構變化呢
(5) 講授新課
板書:基本形體的切挖:
1、 立方體的切2、 割與組合:
課本P14下圖說明從立方體中間切開成為兩個長方體,然后將這兩個長方體可以拼疊成各種造型(用二個長方體拼疊演示)
切去立方體的八分之一,首先找出立方體三個相鄰的面的面中心點,并把每個面分成四等分。然后將三個相鄰的四分之一等分垂直切去。
用泡沫塊做一個立方體,切去八分之一,被切去部分仍可嵌入原處,以便演示,并用紅色在立方體相鄰的三個面上畫出垂直水平線,切去后的截面用三種色區(qū)別,(自制模型進行演示)
2.圓柱體、球體、錐體的.切挖:
用較規(guī)范的蘿卜、桔子或蘋果及橡皮泥等到物,在課堂進行切挖示范,揭示圓信體、球體、錐體被切去一部分后的結構變化,并掛出以線徒刑的切挖結構圖。
。6) 作業(yè)要求
作業(yè)一:臨摹P/15四種基本形體切挖圖。
作業(yè)二:可任選一種基本形體作切挖練習,如立方體可用肥皂塊、泡沫塊等;圓柱體可用蘿卜等;球體可用柑桔、蘋果等。將切挖后的傷口放在課桌上進行寫生。
要求運用虛實、輕重不同的線條描繪聲繪出對象的內(nèi)部與外觀鐵組合關系。
課堂小結
對切挖練習及以線造型寫生較好的作業(yè)進行表揚,指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布置下堂課的準備工作。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站立的折紙動物的研究與制作,使學生初步掌握動物立體造型的一般規(guī)律,提高動手能力。
2.對動物的造型表現(xiàn)進行適當?shù)目鋸埮c裝飾,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3.通過對動物的了解與制作,培養(yǎng)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動物是人類的好伙伴。可愛的小豬、神氣的小鹿、英俊的小馬、笨重的大象、天真的企鵝……這些動物是小學生心中童話王國的嘉賓。利用身邊隨手可及的材料加以立體表現(xiàn),引導學生探討動物能站立的方法,研究折法、剪法和畫法等,使紙做的動物站立起來、漂亮起來,這是完全符合小學生好奇、好勝、好美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
怎樣讓動物生活得更愉快,是富有同情心和愛心的小學生思考得較多的.問題。只要激發(fā)小學生這種良好情感與表現(xiàn)欲望,就能讓小學生較好地去合作表現(xiàn)立體的折紙動物,并把它們組成一個快樂的大家庭,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鐵鑄的小鹿、陶塑的疣豬、銅雕的群牛……形式多樣,情趣盎然。具象與抽象、現(xiàn)實與想象、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并存,開闊了學生的眼界與思路。這些精美的雕塑藝術品,主要是讓學生真切感受雕塑之美、立體之美,懂得對于身邊熟知的動物,可運用適當?shù)牟牧线M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大膽發(fā)現(xiàn)、認識、聯(lián)想及靈活運用各種材質(zhì)的媒材,應物造型,蓄情創(chuàng)造,就會使材料煥發(fā)新的生命活力。
本課教學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個人通過折、剪、畫、貼等方法獨立制作完成能站立的折紙動物,當然也可以與同桌一起互助完成。第二課時是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合作小組,合作完成一個“動物樂園”。
2.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在好奇心驅(qū)使下,進行平面思維向立體形象思維的轉(zhuǎn)換,研究與實踐動物站立的方法。
難點:啟發(fā)學生思維,舉一反三,根據(jù)多種不同的構思進行設計和制作。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W生)各色彩紙、卡紙、廢舊掛歷紙、舊報紙以及剪刀、膠水等
。ń處煟┱n件、各種動物圖片資料、紙折動物實物若干、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1.動畫引入。
聽一聽:聽課件播放的各種動物的聲音。
猜一猜:這是什么聲音?是誰發(fā)出的?
談一談:你最喜歡哪種動物發(fā)出的聲音?為什么?
學一學:最喜歡的動物的叫聲(如小狗汪汪、小貓喵喵……)。
。哼@些動物都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选?/p>
2.展開。
繼續(xù)欣賞動畫和圖片,逐漸地導出動物雕塑圖片。
說一說:看了雕塑家雕塑的動物,你有什么感受?(提示:引導學生觀察動物的神情。)
比一比:這些雕塑的制作材料是不同的,你能說說它們各自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嗎?
找一找:這些雕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提示:都是四肢著地站立著的。)
想一想:用你手中的紙來制作站立的動物行嗎?
試一試:一張紙怎樣才能立起來?(提示:折、卷、揉等。)
折一折:有哪幾種折法?(提示:對折、二折、三折等。)
想一想:怎樣充分利用紙張呢?(提示:構圖要大、滿。)
剪一剪:展示剪成兩半的失敗的作品,動畫反復播放剪的過程,讓學生找出失敗的原因。(提示:剪時要注意留好連接處。)
貼一貼:給剪好形狀的動物形象貼上花紋圖案,進行美化。
學一學:這些紙做的立體動物是老師課前制作的,是怎么制作出來的?
3.作業(yè)與輔導。
作業(yè)要求:模仿或自創(chuàng)站立的折紙動物。
學生大膽制作表現(xiàn),教師巡視指導。
4.與。
玩一玩:讓學生模仿動物的叫聲、走路動作,上臺表演,作。
評一評:誰做的作品大、美,站得牢。(提示:可采用實物投影方式。)
延伸:下節(jié)課制作“動物樂園”。請同學們自由組合成合作小組,準備好材料。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W生)各類紙張、剪刀、膠水
。ń處煟┙M織學生參觀動物園、海洋館或觀看溫馨“動物家園”的圖片或錄像資料,較大的有色卡紙和相關工具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和分組情況。
。2)欣賞評述上節(jié)課的優(yōu)秀作品。
2.講授新課。
。1)欣賞動物園、海洋館、花鳥市場等相關的動物圖片或錄像資料。
討論:你最喜歡哪種動物?它有什么特征?可以怎樣把它制作出來?
。2)用最快的速度折好卡紙并設計出最喜歡的動物外形。全班同學舉起來,比一比誰設計的動物最大方、最美;合作小組的同學之間相互賞析,指出修改意見。
。3)討論:準備添加什么樣的花紋圖案?可選擇哪些合適的顏色?
3.自主表現(xiàn)。
學生自主或合作完成單件作品,教師巡視輔導,幫助解決制作中的問題。
4.分組合作。
分小組合作完成“動物樂園”,巧妙添加背景,如山、水、樹木、花草等。
5.展示講評。
。1)參觀各組合作完成的“動物樂園”。
。2)投票選出最佳合作小組。
6.課堂。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特別的收獲?還有些什么問題?請同學們課后查找資料,進一步完善“動物樂園”。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選用畫、撕、多種形式進行造型活動。
2、引導學生關注并欣賞祖國得大好河山,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選取自己喜歡得景色進行畫面表現(xiàn)。
教學難點:對生活中得美好景色得愛好及具體表現(xiàn)。
教具準備:風景圖片及名家作品欣賞。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引導階段:
1、師生共同探討自己曾經(jīng)游玩過的美好景色。
2、通過觀賞圖片或錄像資料,讓學生知道祖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和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興趣和欲望。
3、教師出示課前畫好得列車,啟發(fā)學生想象成上列車到祖國各地區(qū)觀賞、畫畫的情景。
三、發(fā)展階段:
鼓勵學生先用自己喜愛工具材料,通過畫、撕、剪、拼貼等造型表現(xiàn)出自己對工具、人物、景物的想象。在作業(yè)過程中激勵學生要無拘無束的大膽、自由的表現(xiàn)。熱情的與同學進行交流、合作。
四、學生開始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指導重點:
1、鼓勵學生積極的動腦筋進行大膽的想象?梢圆捎门c眾不同的造型方法。
2、繪畫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可以與同學之間交流、合作或請教老師。
3、畫面中主要的物象,可以大膽得進行描畫。最后再添加環(huán)境部分。
五、展示學生作業(yè)。
1、教師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畫面向同學展示,并將自己的畫面描述給大家。
2、督促學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較環(huán)境的衛(wèi)生和整潔。
課后拓展:
讓學生收集自己游玩過的名勝古跡或自己身邊的景色變化的圖片,并養(yǎng)成善于表現(xiàn)畫面的愿望和習慣。
課后反思:
學生交流過程中的描述非常精彩,這種有意識的交流,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才,更給學生養(yǎng)成了觀察得好習慣。繪畫過程中學生表現(xiàn)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畫面生動形象。這種形式的繪畫內(nèi)容,給學生的思維注入了活力 ,今后應加強引導。
美術教案 篇4
執(zhí)教時間:
教學目標
1.能夠說說曲、直線及物品帶給自己的感受。
2.能夠用繪畫、剪貼、綜合等方法表現(xiàn)曲線、直線的畫面。
3.通過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留心生活細節(jié)與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通過反復欣賞、觀察使認識直、曲線在畫面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利用身邊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創(chuàng)作一幅圖
教學準備:
教具:楊景芝《線的認識與表現(xiàn)》VCD,克立作品《奔流》畢加索《牛頭》其他圖片
學具:收集各種質(zhì)地、造型的線材。畫筆、剪刀、膠水、彩色線。
教學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受:
教師播放楊景芝《線的認識與表現(xiàn)》VCD,克立作品《奔流》畢加索《牛頭》其他圖片,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并學習教材文字部分。
教師與學生用游戲的形式,一起來說說直線和曲線。如:只顯像爸爸,曲線像媽媽;直線像高山,曲線像流水;直線像松柏、曲線像楊柳;直線像老鷹、曲線像小鳥……一方面加深對直線與曲線的了解,另一方面也為下一階段的作業(yè)打下思路。
二、發(fā)展階段:
小組成員檢視一下自己帶來的材料,區(qū)分一下直線與曲線,一起商量一下:用它們做什么,怎樣做,然后交流。
欣賞書上學生作品,教師出示范作,講解制作過程,開拓學生思路。
學生討論,修正剛才的設計,再次交流。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指導:
學生作業(yè)可以單獨選用直線或者曲線一種線形,也可表現(xiàn)二者對比。學生作業(yè)最好以小組為單位,一邊作業(yè),一邊討論、交流,有些材料可以共享。
四、展示作業(yè),收拾與整理:
展示作業(yè),重點對學生是否能夠巧妙地利用收集到的.線材進行設計、作業(yè)進行評價。
課后拓展:指導學生用線材制作簡單的立體構成。
札記:
有個學生平時不太愛動腦筋,但今天他把一張長方形紙的一端剪成一條一條的,把另一頭折成三角形,在紙的中間位置畫上五官,一個活脫脫的圣誕老人的頭就出現(xiàn)了,而且作品中有曲又有直,真是太可愛了!我及時表揚了他的創(chuàng)新精神,他羞澀的低下了頭。要不怎么說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呢,看這個孩子,平時不怎么樣,靈光顯現(xiàn)的時候多么出色呀!千萬不能把平時不出色的學生一棍子打死!
美術教案 篇5
一、學情分析:
本年級學生對美術課興趣濃厚,并具有較好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其中對繪畫材料的運用能力較強。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xiàn)平面形象、立體造型,并能大膽地發(fā)揮想象,作品內(nèi)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較高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較好的心理品質(zhì)。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空間感較弱,對一些廢舊材料的綜合運用能力較差,有待進一步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采用散點式的結構,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jīng)驗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四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課題。全冊共20課,內(nèi)容涵蓋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xiàn)及設計應用占有較大的比重,欣賞評述大多隨堂教學,均分配在各課中。
三、教學目標:
。ㄒ唬┛偰繕藢W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jīng)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huán)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發(fā)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ǘ└鲗W習領域目標
1、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體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xiàn)所見所聞,激發(fā)豐富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愿望。
2、設計應用學習領域?qū)W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手工制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它美術活動的區(qū)別。3、欣賞評述學習領域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zhì)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綜合探索學習領域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nèi)容,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表演和展示,并發(fā)表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色彩的明度漸變和純度漸變等色彩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xiàn)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運用。
2、能用日記畫的形式表現(xiàn)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義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人物,表達自己的情感。用各種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膽想象并設計制作簡單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
難點:
1、利用多種媒體,如蛋殼、廢包裝、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賞情節(jié)性比較強的中外作品,認識該美術作品的藝術特點。
3、用水粉、水彩顏料表現(xiàn)周圍的事物,表達自己的興趣與愿望。
4、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通過植物籽粒,纖維線材、織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貼進行造型設計。
5、能運用紫沙泥等材料進行立體造型,并用水粉顏料加工、裝飾。
五、教學措施:
1、應將學習內(nèi)容與生活經(jīng)驗緊密聯(lián)系起來,強調(diào)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2、多種形式,組織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并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xiàn)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獻。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3、教師的評價要體現(xiàn)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馬格利特的作品,感受與理解畫面并能大膽表述。
2.嘗試運用對比的手法,表現(xiàn)超大蘋果與背景物的大小關系。3.樂于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分享創(chuàng)作的喜悅;顒訙蕚洌弘娔X、馬格利特作品制作的'PPT幻燈片,勾線筆、圖畫紙、磁性板、磁鐵、幼兒水粉作品一幅,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感受作品,理解畫面并能進行表述
1. 師生共同欣賞馬格利特的作品,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畫面。
師:“我們來欣賞一幅作品。你看到了什么?”
。ㄒ龑в變簭奶O果與周圍物體的比較中感受蘋果的大)“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2.繼續(xù)欣賞瑪格利特作品,進一步感受超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手法。
3.小結。
師:“這位畫家的名字叫瑪格利特,他的想象力太豐富了,我們小朋友的想象力也很豐富,我們也可以嘗試畫一幅超大蘋果的圖畫。”
二、師生共同討論超級大蘋果的表現(xiàn)方法
討論:添畫哪些背景物來表現(xiàn)蘋果的巨大呢?
師:“畫家把蘋果放在房子里和大海上,你想把這個蘋果放在什么地方?周圍可以添畫些什么?”(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怎么樣添畫背景物才能突出這個蘋果非常非常的大呢?”(引導幼兒理解超現(xiàn)實作品中蘋果與背景物的對比關系)
三、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教師個別指導
師:“大家都很想趕快把自己想像的超級大蘋果給畫出來了!老師這里有一些紙,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點,選一張你喜歡的到座位邊去畫超級大蘋果吧!”
四、展示交流
1.教師幫助幼兒將完成好的作品展示出來供大家欣賞。
2.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體驗創(chuàng)作的喜悅。師:“我們小朋友創(chuàng)作的超級大蘋果真是太棒了!你們最喜歡哪一幅畫?誰愿意來介紹自己的作品?
3.教師小結,引發(fā)幼兒繼續(xù)創(chuàng)作的愿望。師:”今天,我們用勾線筆畫超級大蘋果。下次我們還可以像這位小朋友一樣用水粉顏料來表現(xiàn)超級大蘋果!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會用深淺間隔的方法粘貼。
2、 手工活動時能細心耐心地進行操作。
活動準備:
1、 紙剪成的毛衣。
2、 彩紙條。
3、 環(huán)境布置中有編結好的'“毛衣”。
過程建議:
1、 師生共同布置毛衣角并組織欣賞與討論:毛衣上的花紋漂亮嗎?是怎么編織的呢?
2、 設問:怎樣讓毛衣上花紋的顏色好看?是不是顏色越多越好?幼兒操作。
3、 幼兒交流、切磋:看看誰的毛衣好看,說說是怎么配色的。
4、 幼兒再操作;ハ鄥f(xié)作,完成作品。
5、 教師有意識地展示幾個幼兒的作品,集體觀察討論。
設問1:這里的毛衣都能進商店嗎?為什么?
設問2:你的顧客喜歡哪件毛衣?為什么?(顏色搭配好)請幼兒把已經(jīng)完成、正確的毛衣陳列在“櫥窗”里。
美術教案 篇8
課題:會動的小紙人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材簡析:
會動的小紙人之所以會動,是因為它的身子是用紙彈簧做的,課前學生告訴我,他們在幼兒園時學過制作紙彈簧但那是上下一樣粗的紙彈簧。本課要學的是上大下小的紙彈簧。
教學目標:
1、通過制作會動的小紙人,培養(yǎng)學生設計意識和動手的能力。
2、利用小紙人來表演節(jié)目的游戲,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并強化他們與人交流合作的井繩。
教學重點:
通過不同的渠道探究會動的小紙人的特點及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
探究紙彈簧的制作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一些短小精悍的、適合于表演的、孩子們熟悉的小故事、各種形象的小紙人。
。2)教師提前為學生準備一頭寬、一頭窄的紙條1-2對。
。3)學生準備彩色筆、紙、剪刀、膠水等物品。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jié)
一、引導階段:
1、教師出示小紙人范作、并用它們同學生合作表演一個節(jié)目。
這個小紙人為什么會動?哪一部分會動?它像什么?我們叫它紙彈簧。
2、探究如何制作紙彈簧:發(fā)給每一組一個兩頭一樣大的白色紙彈簧。
、俑惺芗垙椈傻膹椥约盎顒拥奶攸c(搖一搖,捏一捏)
、谕M通過觀察或拆開老師發(fā)給的紙彈簧,探究紙彈簧的制作方法。
、圩约涸囍刍厝。
、苷堈鄢晒Φ耐瑢W到講臺上為大家表演一下。
3、進一步探究制作小紙人:
①用老師發(fā)給的彩色紙條折一個紙彈簧。
、趯Ρ茸约赫鄣募垙椈膳c老師發(fā)給的白色紙彈簧有什么不同之處
、蹫槭裁粗谱餍〖埲说募垙椈尚枰活^大一頭?(試著分別搖一搖,看哪一種動的厲害)大頭在上動的幅度大還是小頭在上動的幅度大?(試著搖一搖找出答案)
、芸蠢蠋煼蹲,自己的小紙人還需要做上什么?
二、發(fā)展階段:
1、思考并交流:你將要表現(xiàn)的角色的頭部有什么特征?你準備如何來表現(xiàn)?
2、用撕貼、剪貼加添畫的方式完成人物頭部。
3、根據(jù)自己設計的人物動作剪貼上合適的四肢。(注意比例)
三、表演階段:
同組的同學都制作完畢后,根據(jù)自己組小紙人的身份編一個故事,并利用剩下的彩紙設計制作出簡單的.場景進行表演。
四、收拾與整理:
將環(huán)境衛(wèi)生收拾好后,把小紙人按故事情節(jié)在窗臺上擺放好。
布置下一節(jié)帶彩紙等工具。
第二節(jié)
一、引導階段:
上一節(jié)課我們用紙彈簧制作出了會動的小紙人。那你知道紙彈簧還可以做成什么造型?
欣賞紙彈簧造型作品:龍、小貓、小蛇、小鹿等。這些造型用的紙彈簧也都是一頭大一頭小嗎?(不一定)
二、發(fā)展階段:
1、做小龍等較長的動物,折紙彈簧時紙條不夠長怎么辦?(自己小組試折一下,研究一下解決的辦法。)
2、各小組交流一下解決辦法,看哪一組的辦法最好最簡單。
3、各組商量一下要制作什么,先要制作一個什么樣的紙彈簧,再添加些什么?添加的部件可不可以制作成類似紙彈簧的可以動的?
啟發(fā)學生想象,通過合作創(chuàng)造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三、玩一玩:
將各組制作的作品組合到一起,為各自的角色編上臺詞,來表演一下。
四、收拾整理階段。
五、課后拓展: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彈簧?可不可以用紙彈簧代替,動手試一下。
札記:
對于第二節(jié)課來說,裁紙條倒成了難點,很多學生不會裁紙條,耽誤了太多時間,影響了制作。在這個問題上還需要進一步探討解決方法,實在不行,可以加以加一節(jié)課專門練習裁各種形狀的紙,為以后的制作課打基礎。
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訓練使學生掌握三角形的方法。
2、運用學習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練習畫燕魚。
3、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添加裝飾魚身上的'花紋。
教學重點:
三角形畫法。
教學難點:
添加花紋。
教學過程:
直接入題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用三角形畫燕魚(板書課題:畫燕魚-三角形練習)
研究探討
今天我們首先來研究一下三角形的特點,你們仔細觀察這個三角形(卡片)它有幾個角呀?再觀察這個三角形(鐵線圍成的)它由幾條直線圍成的?那么怎樣畫三角形呢?
教師一邊在黑板上示范,讓學生用手在空中畫,之后讓學生說一說哪一種畫法畫起來順手(討論,說明原因)。
怎樣在我們的畫紙上畫一只燕魚呢?首先,我們要考慮這只魚安排在畫紙的什么位置上,放在什么位置上合適呢?(將一只畫好的魚的卡片放在畫紙的各個位置上比較,讓學生說放在哪,然后讓他們講出為什么這樣做。)
教師輕松地在畫紙上勾畫出三角形,接著問:還需畫些什么?學生邊說教師邊在畫紙上勾畫,在勾線結束時讓學生在自己的畫紙上勾畫。(巡視、指導,注意因材施教)
大多數(shù)的學生勾畫完之后,提問:我們還需怎樣做,才能把勾畫的這條魚畫的更完美?(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見解和解決)添加花紋涂色(使用幻燈片復合變化花紋和顏色)。
在學生們完成上述步驟之后,如果還有時間讓他們添加些水草、氣泡等。
美術教案 篇10
人美版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一、教學目標
。ㄒ唬┏浞职l(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精神,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情趣和追求正義與公正的價值觀。
(二)讓學生在積極參與討論.探究.體驗的過程中,了解美術鑒賞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蘊。
二、教學重點:了解作品中藝術語言與主題表達的關系。
三、教學難點:理解象征性和立體派的藝術手法。
四、教學準備:學生課前準備:查閱相關資料;準備鉛筆、課本。
五、教學方法:欣賞法.理解法.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聯(lián)系學生在生活中繪畫時對情緒的體現(xiàn)和認識,體味情緒與作品風格的關系。
2、提出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也來欣賞一幅繪畫作品,你來設想一下,他們是在什么情緒下創(chuàng)作繪畫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
。ǘ、學習新內(nèi)容:
1、直觀感受作品,并描述其帶來的心理感受。
2、探究:理解作應從幾個方面入手。
3、學生介紹搜集到的作者、作品、背景資料。
4、欣賞作者其他作品和同一時期畫家作品,認識立體主義的作畫方法,及其形成的
原因。
。ㄈ┵p析作品:
1、結合課件展示,引導學生觀察牛、馬、母親、燈、舉燈的人、跳樓的人、逃生人的表情、姿態(tài),用形容詞或短句描述其帶來的心理感
受,并討論、分析畫面形象的象征意義。
2、理解象征性藝術手法的應用。
3、分析作品色彩、構圖對作品主題表達所起的作用,對作品進行歸納性評價。
。ㄋ模⒖偨Y賞析辦法:
1、在深入理解作品內(nèi)涵的基礎上,說出現(xiàn)在對作品的感受及學習收獲。
2、總結賞析這類表現(xiàn)性美術作品的基本方法: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
。ㄎ澹┚毩暬顒樱
聯(lián)系1937我國人民生活的悲慘狀況,激起學生的情緒,嘗試用象征性的藝術手法、半抽象的繪畫方法表現(xiàn)自己對戰(zhàn)爭的感受
。、展示作品:
1、學生展示作品,并進行自我評價與解釋。
2、拓展知識,表達戰(zhàn)爭感受的形式是多樣的,如戲劇文學、音樂等。
七、板書設計格爾尼卡牛頭:德國法西斯馬;西班牙無辜百姓課后反思:
第一課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課型:欣賞課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藝術作品的欣賞和分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2、通過藝術作品的欣賞和分析,使學生初步學會欣賞藝術作品。在思考和討論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互動地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評述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二、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藝術創(chuàng)作的題材、內(nèi)容與技法都源于生活,藝術家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作品及其藝術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三、教學難點:以美術作品作為切入點,使學生理解"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四、教學準備:
教師:教材,教學課件,實物投影儀等。
學生:教材,查找和搜集相關資料,如各類藝術作品(實物、圖片資料、音像資料等),部分學生亦可準備語言表演或肢體表演的節(jié)目。
五、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具,安定課堂。
。ǘ⿲搿
1、影視欣賞:動畫片《奔尼兔》片段
2、思考比較:動畫片中的兔子形象與生活中的兔子的異同3、點出本課重點,并板書"藝術生活"
。ㄈ┟佬g作品賞析。
1、國畫作品《蝦》(齊白石)①映示國畫作品《蝦》(教材P4)齊白石是我國著名的藝術家,他在詩、書、畫、印幾個方面都達到很高成就。齊白石作畫反對拘泥于形似,主張作畫要形神兼?zhèn)。他認為"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都不可取。就拿他畫的蝦來說吧:人們都覺得畫的像極了,蝦體透明,會游、會跳動。不過當我們拿畫中的蝦與生活中的真蝦相比,它們又有很多不同。
、凇段r》的藝術處理:齊白石依據(jù)真蝦總結出極為簡練的畫法,使其所畫之蝦又不同于真蝦。真蝦的'眼睛看上去是一個小點,他卻以濃墨橫筆將蝦眼畫的非常突出,顯得極為精神;真蝦的腿有很多,他刪繁就簡,僅畫五條,就顯得多而生動。所以他畫的蝦,既讓人感到是充滿生命力的在覓食游動的活蝦,又讓人體會到蒼勁有力的筆法和濃淡干濕變化的墨色的藝術美感。
、邸段r》的藝術特色及其藝術魅力。
齊白石所畫之蝦的頭與尾是俯視效果,腰身是側視效果,是由兩處最具蝦的形象特點構成的。正是由于畫家集中和強化了蝦的典型特征,所以他畫的蝦比真蝦更具典型性,也更高于生活。畫家根據(jù)長期的觀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蝦變成了藝術的形象。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17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02-20
【推薦】美術教案10-12
帽子美術教案03-09
大班美術教案05-26
紋樣美術教案08-18
美術活動教案11-03
《大樹》美術教案12-11
《紙杯》美術教案12-11